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胡来(NP) > 第414章

第414章

… 太虚道门,清寂山。 在多次提出请愿后终于被获准登上清寂山的安如意满心欢喜,她没有御剑,而是遵照清寂山一贯的规矩,自万丈冰崖的底部徒步跋涉,走向清寂山巅。 对于仅仅只是引气入体、却还没有彻底从肉体凡胎中蜕变的筑基期修士而言,这无疑是一条坎坷艰难的道路,但是安如意倒没觉得苦楚。 凭借着一腔思念与一口不甘服输的心气,安如意当真爬上了清寂山。然而映入她眼帘的不是那距离红尘最高最远的天光,而是一人孑然而立的背影。 在看见那个背影的瞬间门,安如意只觉得心脏被尖针刺了一下,又酸又软,胸腔内热血滚烫。 安如意也不知道为什么,玄微上人明明是当世修为最高的大能,可他身上最打动她的却是那张破碎后又强行弥合、故而摇摇欲坠的孤独感。 安如意是个理性的人,她知道怎么做才会对自己更好。但是对于爱上玄微上人这件事,她有些意外,却又不是那么意外。 偶尔的偶尔,她会情不自禁地想要问他,师父啊,我们上辈子是不是见过? 这听起来像一句拙劣的搭讪,但安如意是真的觉得,自己和玄微上人前世曾经见过。 “师父……”爬上万丈冰崖的安如意早已精疲力尽,她模样狼狈,却还是忍不住撩起鬓边的散发,朝着回首望来的人露出一个笑。 她笑,玄微上人却不笑。他眉眼冷冽,神情冰冷,即便是面对自己唯一的弟子,淡漠的眼眸中也没有什么温度,只是浅浅地颔首:“随我来。” 安如意觉得自己早该习惯的,但看着他这般无情,还是忍不住心中一酸:“是。” 安如意垂着头随着玄微上人走入庭院,她有些意外地发现这寒冰般难以融化的男人居然有温情的一面,院中的摆设清雅怡人,很有“家”的感觉。 家?安如意突然有些茫然,她看见玄微上人走至长廊之下,突然转身看向她。那居高临下的姿态与莫测的神情,第一次让她感到陌生而又可怕。 “……师父?”安如意不知怎的,胸腔内沸腾的热血忽而一凉。她想要勾起唇角,却只露出一个艰涩的笑。她这才感觉到,清寂山真的太冷了。 “我问你。”玄微上人没有自称“为师”,曾经月下相拥时似有几分温情的暖意自他眼中褪去,他又是初见时那高高在上、仿佛魂灵不在人间门的仙人了。 “这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不可说谎。”玄微上人的一只手覆在了腰间门佩剑的剑格上。 “仲冬月壬葵日所生,你究竟是壬日,还是葵日?安青瓷究竟是壬日,还是葵日?” 安如意哽了一瞬,她没想到玄微上人问的是这个。 “我……”安如意想说自己是壬日所生,她下意识地想要报出那个母亲反反复复要求她背下来的生辰八字,但是她张了张嘴,却仿佛舌头被冻僵了一般说不出口。 她看着玄微上人摁在剑柄上的手,忍不住齿关轻颤,缩了缩肩膀:“……您想杀了我吗?” 玄微上人没有回答,他只是用那样冷冽冰寒的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她。 安如意也不知道,到底是他意图出鞘的剑让她难过,还是他此时的目光更让她感到心碎,她的意志笼罩在这种堪称磨折的凌迟中,在沉默里一点点地崩溃。 “我……”她为自己的猜想而感到腿软,几乎是站立不住地瘫坐在地上,“我……我不知道……呜,我不知道。” 安如意捂着脸,忍不住崩溃大哭了起来:“我真的真的不知道——母亲说仲冬月壬辰日是我的八字,她叫我一定要记得这个八字,就像那枚玉佩一样莫失莫忘。” “她告诉我,不管将来会遭遇什么,面对什么,哪怕跌落至泥潭,我都能迎来转机和希望。” “我是想相信母亲的,我一直都是相信她的。可是,可是……” 清寂山的风雪太冷,就连滚烫的眼泪都在掉落眼眶的瞬间门凝结成珠,滚落在地上。 但那个在安如意眼中既强大又孤独、冰冷却也温柔得含而不露的男人,只是冷眼旁观,没有再对她伸出援手。 不知怎的,看着这样的玄微,安如意的心中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气怒:“壬日如何?葵日又如何?我不知道安青瓷的八字,您能肯定她也是壬葵日所生吗?” 玄微上人抬了抬眼皮,语气无波无澜:“是。你和安青瓷,必定一个壬日生,一个葵日生。” 安如意嗓音喑哑:“……您为什么这么肯定?” “因为是我改的。”玄微眯了眯眼,将一个本该被视为禁忌的秘密宣之于口,“长禧六年,仲冬月葵日酉时生。” “将一个本该死于天劫下的人送入轮回,这个命数,是我改的。” 可是,不知道是冥冥之中有人拨动了命运的丝线,还是有人多此一举混淆了天机,从某一天开始,他的推衍变得模糊混乱了起来。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本该更早动手的。但他分不清,分不清谁是气运之子谁是他的爱人,所以举棋不定,直到今天。 第342章 天道眷顾者 望凝青只觉得自己做了一场漫长而又久远的梦。 她在梦里走完了“安青瓷”的一生。 天之骄子, 生而知之;少年英才,红颜早逝。 安青瓷第一次踏足京都时时年不过六岁,穿着一身雍容华贵却不适合孩童的沉重衣饰, 于朝堂上垂首,任由人间的帝皇为她戴上坠着金色流苏的华贵冠冕。 那冠冕太沉,以至于孩童细弱的颈项都难以撑起这熬人的分量, 只能一直微垂着头颅,矜骄自持地敛着双目。 即便如此,为她更换衣装的侍女依旧谦卑地跪在地上,不敢起身,不敢以居高临下的视野去看她。 安青瓷没有觉得这种尊卑是理所当然, 却也从来都没想过要去改变。她生来便有顺天的思想,总是坦然也随波逐流地接受世事变迁带来的一切规则。 她在徒水城中备受爱戴地长大,直到有一天, 世外而来的剑如一颗激起千层浪的石子般击中了她心中无波无澜、死水般的湖。 然后, 最终死在同样的一柄剑下。 想到这,望凝青揉了揉眉心, 她不知道这份记忆究竟是过去还是尚未发生的未来,但她已经感觉不到“安青瓷”该有的情绪。 没有悲伤, 没有愤怒, 没有不甘。就仿佛已经努力走完了自己艰难而又坎坷的一生, 仅剩没能挡下那一剑的遗憾。 “安青瓷”这个存在所剩下的唯一一点执念,就是挡下那一剑。 望凝青隐隐有种预感,如果她能完成安青瓷最后的执念,那困缚她多年的瓶颈也会应声而解。 但望凝青没有冲动,越是到了紧要关头,她反而越是冷静。她太明白心态发飘就容易功亏一篑的道理, 所以没有为此而失去自己的平常心。 哪怕她知道,越过这座山的背后,就是她苦求了一生的大道。 望凝青在自己所在的山洞附近设下屏障,确保有生物接近,自己便能第一时间发觉。 基本的安全工作准备完善之后,望凝青打开了粟米珠,将剑尊给予的资源有条不紊地一一取出,开始调配适合自己的锻体药物。 寻常人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提拔肉体的力量基本是不可能的,想要让躯壳变得强大,只能经过长年累月的捶打,否则过犹不及,反而可能伤及根底。 但,望凝青不同,或者说,安青瓷不同。因为安青瓷这具躯体是天授的道体、天生的剑骨。 天生剑骨可不是名头上听起来好听而已,拥有这种体质的人之所以在修真界中备受尊崇,就是因为天生剑骨在锻体一事上不必遵循常理。 其他人锻体还要忧心拔苗助长的后患,但天生剑骨完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比起人的骨肉,天生剑骨更像是铜铁,须得千锤百炼,方可成就无上宝剑。 让望凝青觉得有些意外的是,这些似乎都在剑尊的算计之中,他给予望凝青的资源都是当下最适合她、最循序渐进、最上等的灵材。 他甚至还贴心地将所有药物与灵材进行了分门别类,剑尊在药理学上的造诣显然比望凝青要深,许多药物配置比望凝青的原定计划还要好。 虽然无法猜测剑尊的目的,但渡劫期修士的灵觉也没有感受到对方的害人之心,望凝青在进行适当的调整后,便开始了锻体。 这个过程,望凝青原本以为会很漫长。毕竟不管如何,她和安青瓷在心境、修为、经历之上都有太多的不同,这往往代表着躯壳和灵魂的磨合并不会太过顺利。 然而,当灵魂与躯壳真正开始融合时,预料中的痛楚与斥力并没有降临。望凝青的灵如同浸泡在温泉水中,就像胎儿回归了母体。 修者入定名为“坐忘”,而灵魂离体而去徜徉宇宙,此为“神游太虚”。以人之身感悟天道韵律,不知寒暑,不分朝夕。 等到望凝青再次睁开眼,她原本所处的山洞已经长满了草木,她身上溢散而出的灵力滋润了这一方死地,令枯木萌芽、春回大地。 望凝青不知道眼前的一切是自己造成的异变,还是因为时间已经悄然流逝,沧海化作了桑田。 修士漫长的生命中,最先应该习惯的便是睁眼的这一瞬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孤独。 望凝青缓缓抬头,她所在的山洞因风吹雨蚀而塌陷了一角,恰好有阳光照落,浸润她的眼眸。 望凝青抬手摸上自己的腰间,握住了自己的剑——那是太虚道门给所有内门

相关推荐: 穿进虚假童话后和主角he了[慢穿]   兽夫:强强抢!   娇气炮灰每天都在修罗场[快穿]   从吞噬星空开始觉醒   散花天女   [红楼]美人鱼宝玉   四合院的悠闲人生   主角花容江云骓完整版   综漫之弟弟难为   红楼从庶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