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时别的不说,就是爱笑,他肯定不希望你们这样哭哭啼啼的!” “小五说了,他家还有四个哥哥,老爹不指望他开枝散叶,所以他可以跑过来参军!”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家也早该开枝散叶了吧!” 陈三民眼中噙着泪,嗓音沙哑,颤抖着说。 “周老,我们大营村上上下下万把口人,都是陈五英雄的家人!” “我们,都曾受过陈家五烈士的照顾和庇护!” 第59章 陈家五子,皆是无畏的英雄! 第59章 陈家五兄弟 “陈家、五烈士?” 周国栋低声重复着这个名词。 忽然,他幡然醒悟。 双眼瞬间通红,眼神的倒影中,似乎还有那个嬉皮笑脸的干瘦孩子,与他逗咳嗽的画面。 “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 “小五这臭小子,嘴里就蹦不出一句真话,我怎么就信了他说过的那些谎呢,我怎么就会相信,他家中还有四个哥哥开枝散叶!!” “他,原来和大牛一样,都是家中硕果仅存的独苗啊!!” 独苗啊。 在国人自古以来传承下来的理念中,独苗何其重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论放在任何一个家庭中,最后一个孩子身上都肩负着,为本家传承香火的重任。 独苗没了,这一家子,可就绝了根了! 可是,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里,国人又有多少的百姓流离失所,又有多少家庭失去了独苗和香火传承。 那是一场被敌人以“亡国灭种”为目的,试图奴役全民族的残酷侵略! 哪个家中,会有四个年轻力壮的孩子,默默留守,然后让家里最小的孩子出来和鬼子拼命呢? 没这个道理! 少年热血,不畏牺牲。 那才是革命青年的常态! 一直以来,他都很是小心的保护照顾队伍里最年轻的两员小将,小陕北和陈大牛。 却不知道,小五居然在背后,默默的奉献了这么多! 一时间,周国栋痛惜的几乎失语。 原本已经压下的悲伤情绪,顷刻涌上心头,有些情难自已。 陈三民和卢云秋见状,连忙上前搀扶。 生怕老爷子受不了这么激烈的刺激。 但是,周国栋这一生,无数战阵杀伐都拼杀过来。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固然心中痛惜于小五为了战友的牺牲。 但他更清楚,完成小五的遗愿,带着这些老兄弟老战友,继续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他的使命! 也是他心中信仰的炙热表现。 在走遍国土的名山大川前,他绝对不会倒下! “我没事,不用扶我!小五在天上看着我呢!” “小五,在对着我笑呢!” “小五哎,你为了这些战友,为了我们这个民族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我们不会忘!” “还有那些,为了我国战争胜利而浴血奋战的万万千千个小五,你们的一腔热血,绝对不会被埋没的!” 陈三民真怕老爷子伤心过度。 小心搀扶的同时,还不忘从旁开解。 “周老太爷,陈家五烈士都是英雄,我们肯定不会忘记的!但您老人家可千万千万不要太过难过。” “今天,可是陈五英雄归家的大日子!” “更何况,我们所有人,都是陈家的后人,我们能活下来,是因为五位英雄的牺牲,陈家的血,不会白流!” “陈家的根,会永远的延续下去!” 陈三民的一番慷慨陈词,让在场所有的村里干事,都感同身受。 所有人都不由站直身体,正襟危立。 那模样,似是要让周老英雄好好的看看,这陈家后人,是不是在茁壮成长。 看看新一代陈家的青年,是不是还能扛得住事儿! “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 周国栋拍拍陈三民的肩膀,在众人的搀扶下,一路进村。 “能不能和我讲讲,陈家五烈士的事?” 周国栋嗓音有些沙哑,闭了下眼睛,恢复些情绪,才低声问。 “我想听。” 小五是一位优秀的战士。 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每次当他冲锋在炮火的第一线时。 最先跟随着他,冲在他身边的人,绝对是小五。 小五那张无时无刻不在坏笑的脸,总能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抚慰他的心灵。 这样的小五,他的家人,他的家族,一定是一脉相承的忠勇! “能将这些可歌可泣的过往,讲出来,是我们的荣幸!” …… 啪。 一摞厚厚的信封,放在桌上。 每个信封都上了些年纪,封皮泛黄。 其上的字迹,有的工整,有的潦草,有的甚至不是字、而是用一些符号作替代。 “周老太爷,这些都是陈家五烈士过去寄回来的家书,从前都是陈老太爷收着。” “在陈家老太爷故去后,这些家书就都是我们村子的集体财产,是收在档案库里珍贵保存着的档案!” 周国栋的手,一向很稳。 但看到这一封封笔迹不同的信,还是忍不住有些颤抖。 呼吸沉重些许。 他拆开了一封信,那是陈家长子的信。 满篇幅都是看不太懂的潦草画符,涂涂改改,虽然抽象丑陋,但却真实朴素。 陈家长子不识字,只能写这样的信。 可在那潦草字里行间中,所有人都看到了加与民。 卢云秋心中暗暗笃定。 小陕北,陈大牛的故事,无一不是可歌可泣的民族史诗。 但现在,他无疑是找到了他稿子中最最需要的内容。 这一家五子的家书,就是他即将出版的传记中,最需要也最真实的内容,这些故事,应该有人用真实的笔触,记忆下来! 流传下去! “陈家老太爷,也就是五位烈士的父亲,过去是经营火腿作坊的!” “那时候年月混乱,何况我们这地界除了各家那几亩少得可怜的稻田,也没多少能种出庄稼的土地!” “陈家这五兄弟,各个头脑活络!” “老大当家早,南来北往的四处走商,经营出一些家底,可是因为小时候没念过书,将上私塾的机会都留给了家里的几个弟弟,所以并不识字,每次写信都是这些歪歪扭扭的字符……” 一封几乎没人能看得懂的信,上面却写满了外出走商的哥哥,对这个家的思念与对四个弟弟的疼爱。 “陈家的另外四个儿子,也都是有本事的人!” “要么是子承父业,学了那百年老字号的火腿手艺,要么是到处学本事,总也闲不住!” “那时节,到处在闹饥荒,灾荒,咱这江浙地区闹得尤其严重……” “有家里五个孩子经营维持,陈家日子过的不错。陈老太爷心善,看不得四处闹灾的灾民,每次遇上了,都要接济!” “甚至看到那些实在过不下去的,都会带回家来,传手艺!传走商的学问!有啥传啥,绝不藏私!” “当时我们叫陈家大集,就是现在大营村的前身!我们这些来自
相关推荐:
狮心岛漂流记(nph)
美男后宫太妖娆
孤芳自赏【校园】
温柔的他_新御书屋
养娇娇
从文艺兵到娱乐宗师
今天你愿意被我*吗
你管谁叫反派
快穿:没有女主拿不下的人
少妇的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