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语气都带上几分焦急。 梁秀瞪了他一眼,别说她没受委屈,就算受委屈了,他能帮她什么? 苏奶奶也是盯着梁秀看,眼里都是担忧。 几个娃面面相觑看了彼此一眼,都是心事重重的样子。 他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很多事也明白了。 他们在学校都受了不少的气,何况是工厂里。 大人的世界,远比孩子们的世界更加复杂。 可是,梁秀却坚决地摇头。 “没事,没人让我受气!” 梁秀的话虽然说得坚决,但是别人不相信也没办法啊。 “真的?”苏老三并不相信,而是回头问齐良英。 “二嫂,你们在工厂里是不是受委屈了?” 齐良英这会儿其实也是一脸茫然,她没想到梁秀会忽然说出这话。 两个人上的同一个班,每天都是同进同出,当然知道工厂里所有的事。 她蹙眉看向梁秀,半晌也没反应过来梁秀这话因何而来。 “三弟妹,你咋能有这样的想法?”齐良英说话的时候,还在苦苦思索。 看到自己一句话,竟然让家里的人都这样担心,梁秀也很不好意思。 “我没受气,你们想想,鸡蛋糕厂的鸡蛋可是大嫂那边供应呢,谁还能欺负我们不成?” 梁秀这话说出来,其他人倒是相信了几分。 鸡蛋糕厂最难弄到的原材料就是鸡蛋,哪怕只是为了鸡蛋,工厂里的人应该也不会欺负从红心大队来的几个人。 “那是咋回事?”苏奶奶觉得,梁秀不是个无缘无故说这话的。 “我就是觉得鸡蛋糕厂的效益似乎没有前两年好了。” 梁秀说这句话的时候迟疑了好半晌,这只是她私下看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 苏小甜意味深长地看向亲娘,真是没想到,亲娘还能看出这个来。 梁秀说的这句话,是苏小甜之前就已经预料到的。 鸡蛋糕厂现在的效益是不错。 可是过上两年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效益就会下降。 到了那时候,如果不改变,鸡蛋糕厂或许就会成为最早被市场淘汰的工厂。 “妈,你说得不错。”苏小甜忽然开口,让其他人都很惊讶。 一个十来岁的娃娃,是咋知道梁秀说得不错的? 尤其是齐良英自己是工厂里的人都没发现这些问题。 “小甜,你咋会这样说?”苏老三疑惑地看着女儿。 苏小甜笑着说:“我就是觉得最近市场上新鲜的食品越来越多了。” 苏老三听完这话,点头说:“我去外面跑长途运输,确实发现这些现象。可这会影响鸡蛋糕厂的效益吗?鸡蛋糕这么好吃的!” 不光苏老三没明白,其他的人一样没有明白。 “鸡蛋糕厂的产品单一,竞争力就会弱,效益下降是必然的。”苏小甜淡然的说道。 现在的经济条件下,鸡蛋糕厂还能生存,再过两年,要生存下去,就要有特色。 “单一有啥不好的?鸡蛋糕好吃,很多人都喜欢。”苏老三很是执着地回答。 或许是因为这些年来固有的认知,苏老三总是觉得,鸡蛋糕是这个世上最好吃的。 苏小四忽然开口说话了:“三爹,你这话可不对。” “哪儿不对了?”苏老三看着侄儿,不乐意地问。 臭小子,难不成,鸡蛋糕还不好吃了? “我们觉得鸡蛋糕好吃,那是因为鸡蛋糕少,一年到头也吃不到几块。要是让您天天吃鸡蛋糕,您肯定也不愿意吃。” 苏老三听过之后,竟觉得无言以对。 苏小四这小子的话不错,天天吃,再好的东西都会腻。 “以前吃不饱的时候,能吃到面糊糊,都开心得很。”苏奶奶十分不赞同地说。 苏小甜立刻说:“条件不允许的时候,没有办法选择,可是,条件一天比一天好,怎么可能不选择?” “可现在,能买到的也就鸡蛋糕和饼干,饼干干巴的很,不好吃。”苏奶奶十分坚持自己的意见。 苏小四很认真地开口。 “我在大队里的时候,听其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其三奶奶说,她小时候在大户人家帮工,大户人家的糕点多得很,什么云片糕、核桃糕、马蹄糕、糯米糕都有,口味也多,咸的甜的,还有一些奇奇怪怪味道的都见过。要是眼前摆着这么多好吃的,为什么一定要吃鸡蛋糕?” 苏小四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说的。 以前家里条件差,鸡蛋糕这样的好东西,一年到头都未必吃到一小口,觉得那就是人间美味。 可这两年,亲娘在鸡蛋糕厂上班,他吃过不少次鸡蛋糕。 开始吃的时候,确实觉得挺好吃,但是吃得多了,也觉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苏小甜一双漂亮的眼睛盯着四哥,真没想到,四哥竟然还能想到这么多。 孺子可教也! 苏老三沉默了。 这些年,觉得鸡蛋糕好吃,是因为家里连粗粮饼子都吃不饱,一两年能吃一口两口鸡蛋糕,自然认为好吃。 现在仔细想想,鸡蛋糕好吃是好吃,但已经不能和以前那种让人觉得魂牵梦萦的滋味相比了。 或许,就像小四说的,觉得鸡蛋糕好吃,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有选择,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会执着于鸡蛋糕。 而是会选择各种口味的糕点。 “媳妇,你们工厂里没有想着加工其他点心吗?” 苏老三动心了,要是有各种口味的点心,好像也不错。 梁秀白了苏老三一眼,这男人,是真的傻了,当她是领导吗? “我们就是寻常的工人,哪里知道领导心里咋想的?” 会不会改变生产模式,生产其他的食品,梁秀是真的不知道。 齐良英听到苏老三被梁秀抢白,也忙解释一句。 “三弟,要生产啥,生产多少,是领导层面的事,我们这些做工人的,可操心不到这么多!” 说起这个,齐良英这才将自己平日里所见所闻略微整理了一下。 她惊讶地发现,梁秀说的可能是真的。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最近几个月,加班的时间少了。 加班时间少,意味着什么? 她不敢继续想下去。 苏奶奶看到二儿媳妇的面色也有所变化,便猜测,三儿媳妇说的厂子效益在下降,可能是真的。 要是这样,还要早些谋划才行,那个鸡蛋糕厂,说起来自家的三个儿媳妇都是要依靠的。 齐良英嘴角划过一抹苦涩说道:“三弟妹,你说的是,可能鸡蛋糕厂这几个月的产量确实不如以前了。” 苏奶奶并不是十分愿意相信,鸡蛋糕厂的效益就这样不行了,因此她在拼命找理由。 “可能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买鸡蛋糕的人就少了。鸡蛋糕好吃,大热天却也不经放。” 梁秀听了婆婆的话,迟疑了一下。 “妈,你真的想放弃工厂里的工作?那可是铁饭碗。”苏小甜看着梁秀。 梁秀确实迟疑了。 好不容易才弄到这样一份好工作,要是就这么放弃了,梁秀不甘心。 好不容易从乡下地方爬出来,当然人人羡慕的工人,总不能就这样回去吧? 她又将目光看向苏奶奶。 以前婆婆只在家照顾孩子,她也不担心。 可现在婆婆一个人干活赚钱很辛苦,她做儿媳妇的,要是不帮忙也说不过去。 苏奶奶看到儿媳妇看她,瞬间就明白了,这娃,自己想岔了。 “秀儿,我知道你这是心疼我,你还是回到工厂里好好干活去,我这边要是实在顾不过来,就先雇一个人。” 这段时间给几个娃的钱不少,就是真的雇一个人,也未必能花这样多钱。 苏奶奶一番话,果然就成功地打消了梁秀的顾虑。 厂子里的效益是在下降没错,可是现在工人的工资和奖金却能拿到手。 每个月还有各种票据,要是真辞职回家了,这些可都没了。 苏奶奶说起雇人的话,倒是提醒苏小甜了。 奶奶一个人忙早餐,确实很辛苦,毕竟,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 “奶,咱们真的应该雇一个人。” 苏小甜甚至想到了一个可以雇佣的人,因此立刻提议。 至于亲娘要辞职这件事,再等等吧。 这时候,可没什么比铁饭碗还好。 苏奶奶是什么人?那是对苏小甜最关心的人,苏小甜一个眼神,她都能明白苏小甜的意思。 苏小甜这话说出来,苏奶奶便明白,她心里有合适的人。 “小甜,你是看上谁了?”苏奶奶直接开口问。 “谈子石的妻子黎瑜娘。”苏小甜一本正经的说道。 “谈半城的妻子?”苏奶奶显然吃了一惊。 黎瑜娘虽然嫁给谈半城之后,日子过得不是太舒心。 但大户人家的太太,身边跟着小丫鬟伺候,花园里有原园丁厨房里有厨子,真的会干活吗? 苏奶奶觉得不太相信。 他们小本生意,要是找个不会干活的,怕要耽误赚钱。 “能!”苏小甜十分坚定的点头。 “黎奶奶会做饭,而且做饭的味道不错。” 听了苏小甜这话,苏奶奶哪里能不明白,这孩子,私下里只怕是没少找谈子石两口子。 就算他们制止,可显然没用。 苏奶奶瞪了苏小甜一眼,这孩子,认准的事就是这样执拗,也不知道想啥呢。 “奶,我就是觉得,黎奶奶挺可怜的。”苏小甜弱弱的说道。 如果说最开始只是举手之劳,后来便是真心实意了。 她不是为了谈子石,而是为了黎瑜娘。 一个女人,一辈子没有自己的儿女,还要眼睁睁的看着丈夫与其他女人生儿育女,这就是世上最残酷的事了。 而黎瑜娘,更是比最残酷还要残酷,竟然还要被后进门的妾室磋磨。 这让她忍不住就想帮一帮。 “那行,你让她来吧,每天早上帮我干活,按照干活的多少算工钱。” 苏奶奶也不是那等执拗的人,看着苏小甜坚持,便也答应下来。 而且在潜意识里觉得,苏奶奶觉得,小孙女认为能成的人,就是能成的。 苏小甜听了之后,开心的差点儿蹦起来。 “奶,我就知道您最好了!”小姑娘哄人还是挺有一套的。 苏奶奶傲娇的说:“我还以为在你心里,最好的是你的黎奶奶!” “奶奶,怎么可能?小甜心里当然奶奶才是最重要的,黎奶奶,我只是同情她。”苏小甜又是捶肩又是捏背,服务的那叫一个周到。 苏奶奶听完苏小甜的话,也忍不住唏嘘了一声。 可不是么,确实挺可怜的,比她这个乡下老太太可怜多了。 罢了,既然小甜想帮着,那就帮一帮吧,也不是什么大事。 苏奶奶享受着苏小甜小手揉肩捏背的待遇,眼底眉间都是满足的笑容。 雇人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翌日一早,黎瑜娘果然就来老苏家了。 她来的时候,天还没有亮。 不过老苏家的人都起来了。 苏奶奶正在包包子。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帮着做菜盒子。 瞧见黎瑜娘来了,苏奶奶也没客气,安排她洗手之后,正式上工。 黎瑜娘先将围裙围在腰里,这才去洗手,然后帮着苏奶奶一起包包子。 苏奶奶冷眼看着。 看了好一会儿,苏奶奶才暗暗点头。 黎瑜娘的手艺果然不错,她包出来的包子一个个圆鼓鼓的一般大小,就是包子上的褶儿,也是一样的大小,看着就招人稀罕。 苏奶奶最终没忍住开口问:“您以前可是大户人家的太太,没想到还会做这些?” 苏奶奶这话问出来之后,黎瑜娘的面上闪过一丝赧然。 她是大户人家的太太不错,可是大户人家不是她说了算。男人不疼,她在家里头就没地位。 甚至连体面一点的下人都比她要有地位,她在那个家里,就是个人人都可以欺凌的人罢了。 尤其是那个女人怀孕的时候,不吃别人做的饭,就要吃她做的。 谈子石让她做饭,她便只能做饭。 偏偏那个女人又不是个善茬,她做了面条她就要吃饺子,她做了饺子,她又要包子,每顿饭,都要来来回回做好几趟。 她做饭的手艺也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作为正房,为了伺候一个偏房小妾练习了一手好厨艺,这样的话,她难为情没有办法说出来。 苏奶奶没有听到回答,只看到了黎瑜娘脸上一闪而过的难堪。 知道自己这话可能不好回答,苏奶奶收住话题不问了。 “你这手艺真不错,我一直觉得我包包子漂亮,今天见了您做的这个包子,才知道人上有人!”苏奶奶这话并不是客气,而是真的。 她包包子的手法比起黎瑜娘,要粗糙很多。 就像小甜总说的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样的差别! 第179章 苏奶奶的早餐摊子支起来的第一天,杜同和和余瑞媛夫妻两个到了县城。 他们要回京城去了。 苏老三这一日正好闲着,就去帮着二老买车票。 当天去京城的火车票已经没有了,最快的就是第二天晚上的一趟。 苏老三便买了第二日的。 苏奶奶知道他们要回家,也高兴,当天晚上做了好几道菜给他们送行。 余瑞媛和杜同和两个人却生出几分不舍来。 尤其是余瑞媛,从事艺术多年,比起杜同和又要感性许多。 她拉着苏小甜的手依依不舍,片刻都舍不得放开。 苏奶奶在一旁看着,那就一个嫉妒啊。 自家的孙女,咋搞得像是送了人一样? 转念才想起来,可不就是送人了?多年前,就给别人当孙女了。 她后悔了怎么办? 当初让苏小甜认杜家夫妻做爷爷奶奶,本就是个错误,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心中这样想,可苏奶奶却知道,来不及了,几年过去,苏小甜和杜家夫妇也有感情了,真的是当做爷爷奶奶在孝敬的。 而杜家夫妻,也当苏小甜是亲孙女儿一样疼爱。 再想想杜家唯一的儿子是为国家牺牲的,苏奶奶就更不好说其他的话。 要不然,将哪个臭小子送给杜家当孙子去?小甜还是要回来? 苏奶奶这边还没考虑清楚,就听到余瑞媛说话了。 “老姐姐,要不,我带着小甜去京城读书?”余瑞媛虽然知道这样说不合适,但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苏奶奶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淡了下去。 说说话,亲近亲近就完了,咋还要带到京城里去? 她家乖宝要是去京城里了,她的日子还能过? “大妹子,你也别着急,你们先回去安顿下来。” 余瑞媛原本就知道,肯定带不走苏小甜,但是没有听到苏奶奶亲口说出这话之前,总还有一点希望。 “再有两三年,小甜也该考大学了,到时候要是考上京城的大学,就能去找你们了。” 看着余瑞媛脸上的落寞,苏奶奶眼珠子一转,开始画大饼了。 苏奶奶虽然是庄稼人,可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杜家两口子出身不低,就算亲儿子没了,可旁支的亲戚还是有的。 等他们回到京城,只要放出风声身边要养个孩子,肯定有不少人会送过来。 到了那时候,他们就不会总惦记着她的乖宝了。 余瑞媛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傻傻开口:“怎么就要考大学了?小甜才几岁啊?” “小甜今年已经初二了,初中一年,高中两年,可不是三年之后就要考试了?” 苏奶奶算得不错,可余瑞媛和杜同和两个人却对视一眼。 三年之后,苏小甜也不过堪堪虚岁十五而已,这样的年纪参加高考,真的能报名? 没错,两个老人担心的是苏小甜是不是能够报名,而不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 苏小甜也笑了:“干爷爷,干奶奶,等我考上大学了,就去京城陪着你们,到时候我带着我奶一起去!” 余瑞媛听了苏小甜这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还是个聪明机灵的娃呢,给他们表态的同时,还没忘记顾念自己的亲奶奶。 饶是百般不舍,最终杜家二老也只能依依不舍地上了火车。 苏小甜想起大队里剩下的就只有迟爷爷一个人,心里多少有些难受。 但这样的事,也不是她能决定的,再等等吧,总能落实政策的。 “小甜,你想什么呢?”迟意远看到苏小甜这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忍不住问。 “意远哥哥,你是不是也想回家去?”苏小甜仰着脸,认真地问:“你是不是也想读书?” 迟意远沉默了片刻之后,最终点头。 “每个人都想回家!我也一样,虽然我家出事的时候,多少人和我家划清界限了,可我这几年也想开了,他们也是无奈之举。我还是想回去,见见那些熟悉的人。” 只是,少年心里却在揣测,他想见的那些熟悉的人,现在还是熟悉的人吗? 又或者,那些人早就已经忘却了生命中曾经有过他这样一个人出现? 迟意远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回家是他的执念。 他看着沈伯伯回家了,又看到杜爷爷回家了。 他终于愿意相信,自己也有回家的机会了。 “意远哥哥,你会回去的,再等等。”苏小甜十分认真地说。 迟意远却只当苏小甜这是在安慰她,便揉揉她的头发再没说话。 摸了一下被揉乱的头发,苏小甜嘟囔着小嘴。 她都已经长大了,怎么都拿她当孩子一样? 尤其是意远哥哥,分明也没比他大几岁,怎么就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 “意远哥哥,以后不许揉我的头发,都给你揉的长不大了。”苏小甜抱怨道。 迟意远哈哈大笑。 自从苏次良走了之后,老苏家的人对迟意远都很信任,没有人成天给迟意远找茬,迟意远觉得,这日子都幸福了很多。 看着迟意远发自内心的笑,苏小甜忽然觉得,这样好像也不错。 罢了,头发揉乱了也没事,重新梳理一下就行了。 苏奶奶的早餐事业就从小推车开始了。 两个老太太在一个小少年的帮助之下,开始并不是很顺利,尤其第一天,一个早上也没赚到多少钱。 苏奶奶都灰心丧气了,但苏小甜说,贵在坚持。 贵不贵的苏奶奶不知道,但坚持的道理,苏奶奶懂得。 从第二日开始,果然就有更多的人来吃早餐。 慢慢的,就变成了一批人等着吃苏家的早餐。 有了固定的客源之后,苏奶奶就不打算用小推车了,便和市场部门申请了一下,有了一个固定摊位。 这时候,也真的就是申请了一下,其他什么手续都没有,小吃摊就这样固定在了距离苏家不远的一个十字路口上。 早餐摊位固定下来之后,苏奶奶早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了,甚至连油条豆浆都有。 种类丰富的早餐吸引了很多人,吃早餐的客人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这个十字路口很是繁荣,学生和工人都不少。 苏小甜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都能看到摊位前苏奶奶和黎瑜娘二人忙忙碌碌的身影。 还有小板凳上坐着说说笑笑等着吃早餐的客人们。 这里面有很多人都是冲着苏奶奶的好手艺来的。 苏奶奶很得意,还专门将这件事写信给苏满秀说了一遍。 苏小甜看着自家奶奶这样,忍俊不禁笑了。 都说老顽童老顽童,人老了,果然和孩子一样。 黎瑜娘是个肯吃苦认真干活的人,开始的时候,也不怎么说话。 到了后来和苏奶奶熟悉了,便说起一些自己当年的事。 苏奶奶也是这时候才知道,高门大户的太太不好当,尤其是不得宠的太太更是不好当。 “他当初那样对你,你咋还照顾他这几年?”想起这个,苏奶奶就觉得不合理。 宠妾灭妻的男人,要来干啥?好日子没跟着过上一天,他倒霉了倒是跟着。 “当年嫁给他的时候,我娘说,让我一辈子敬着他,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黎瑜娘温柔地笑着说。 “后来,他娶了那个女人进门,我也难受,看着他对那个女人千般照顾百般疼爱,我的心,挖心挖肺的难受。” “可是,人这东西,忍耐力就是强,一年一年的,我竟然也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我看着他们两个人儿女成群,我也可以青灯古佛一辈子了此残生了。” 虽然黎瑜娘说得云淡风轻,但苏奶奶却从这短短的几句话里听到了她的悲哀。 “实际上,我也真的去了佛堂里,老姐姐,你是不知道,在佛堂里那几年,我的日子也不好过。” 为啥不好过,黎瑜娘没说,可苏奶奶却猜到了。 一
相关推荐:
少妇的悲哀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po-18.com你真可爱(H)
他是恶龙(H)
买了,放置后被反吃(h)
快餐车
女帝修罗(潇湘vip完结)_np文
海贼:没有正义
绯闻(1v2)
一些乱七八糟的脑洞(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