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斤六两肉。 可这时候,李柱子跑过来了,说要将自己的二两肉给老苏家。 “这可不行,柱子,难得分一次肉。”苏奶奶立刻反对。 李柱子说:“我一个人,只能分二两肉,锅里一放就找不到了。”李柱子摸着脑袋说:“煮一次,还要浪费柴火。” 他家里就只有一个人,二两肉确实难处理。 大队里的社员们听了都哈哈笑起来。 因为李柱子的签也靠前,加上只有二两肉,也没人反对他的放在老苏家一起分。 苏奶奶拎着三斤八两肉回家去了,这可是猪身上最好的一块肉。 肥嘟嘟的,苏奶奶想着等回去就熬油,剩下的油渣到中秋节的时候,包包子吃。 番瓜包子放上油渣,可香了。 到时候,再给李柱子送几个大包子过去,总不能真的收下李柱子的二两肉,肉可是稀罕玩意儿。 大队长苏长久分完肉,路过苏家自留地,却惊讶的发现,苏家自留地里的粮食长得比大田里的粮食还好,这是咋回事? 这老苏家真的是走运了?最近都是好事儿。 得了县里领导的照顾,又有省里的领导记挂着,这也就算了,就是抽签都能抽到第一号的。 但庄稼总不能因为运气好就变好吧?好像两个月之前,苏家自留地里的庄稼还长得不咋地。 大队长决定,回头要去问问苏爷爷,到底是怎么种地的,咋能操务的这样好。 苏奶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包的包子。 按照这里的规矩,八月十五是要蒸月饼的。 农家自己蒸月饼,肯定和城里出售的月饼不一样,是自家做的千层大月饼。 到了晚上,要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正中间摆上自家做的最好最大的一个月饼祭月神。 农户家里,平日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但到了八月十五这一日,哪怕再费油、费面、费糖,月饼肯定还是要做的。 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甚至比过年的仪式还要正式。 这几年,虽然不让祭月神了,但做月饼这个老规矩却没坏了。 到了这天早上,就算大队里再穷的人家,也会做月饼,一时之间,整个村子的上空都是浓浓的月饼香味。 这个时代,谁家菜里面淋上一勺热油,都能飘香三里地,就别说整个大队都在做月饼了。 但整个大队的香味比起来,也比不过老苏家传出来的香味儿浓。 苏奶奶手艺好,还能舍得料,做出的月饼不光好看,还香甜的很,大老远的就能闻见属于月饼独特的香味,吸引了村子里不少的人。 “老苏家这是日子过好了,这个月饼一闻就知道,没少放好东西。” “那可不是,老苏家可是得了上头领导喜欢的人家,没看哪天那个大官来的时候,带了那么多的物资,够吃半年了!” “我家咋就没有那样的好亲戚,要是有,我也能过的好节了!” “你做啥梦呢?还过个好节,你能吃上一口好饭就不错了。“ 众人嘻嘻哈哈七嘴八舌的说着,却也没有人真的去老苏家。 苏家,苏奶奶正在将月饼从蒸笼里拿出来。 三尺大的蒸笼里,一个大大的月饼,将近四寸厚,上面还摆上了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面做成的花儿,点缀着几颗红枣,煞是好看。 苏奶奶舍得用油,也舍得放糖,今日一早就拿出一包黑糖融化了半碗,每层面中间都均匀的放了浓稠的黑糖水,还放了碧绿的苦豆子碎和红艳艳的玫瑰花碎。 这样大的月饼,蒸熟需要一个小时时间,苏奶奶一口气就做了三个,将三个笼屉都放满了。 这是几年以来,最奢侈的一次,以往苏奶奶做月饼,只做一个,而且没有这么大。 但今年,家里不缺粮食,就和了一大盆的面,做完月饼,还有半盆面,苏奶奶掺了些玉米面,开始包包子。 番瓜是自己家里种的,早就切成了细细的丝儿,拌上油渣,闻着就香喷喷的。 苏奶奶带着三个儿媳妇,飞快的捏着包子。 说是大包子,就真的是大包子,一个个比成年人的拳头还要大上很多。 一口气做了一百来个大包子,将三个笼屉都摆的满满的,苏奶奶才心满意足的点头。 “娘,这可比过年做的还多。”王香花看着这么多的大包子,虽然掺上了玉米面,面皮有些发黄,可这也是大包子啊! “难得今年条件好,趁着过节,吃点儿好的。回头,你们一人带上十个包子回娘家去,也体面。” 三个儿媳妇没想到,还有给自己拿回娘家去的。 “这些年,家里没有,我也没法子,现在有了,给你们长长脸。”苏奶奶笑的那个灿烂啊。 对此,三个儿媳妇并没有推辞,毕竟,家里的条件差,她们回娘家,也没少被挤兑。 这下可好了,十个大包子,是极体面的节礼了。 “回头还要给李柱子送几个过去,总不能真的白吃人家二两肉。我寻思着,送几个包子过去,再送上几块月饼,李柱子也是个苦命人,咱不能占他的便宜,省的被人讲究。” 苏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坚决不肯无缘无故的占人便宜。 三个儿媳妇一致点头,这话很是,要是占了李柱子的便宜,是要被人说三道四的。 “再就是牛棚那边,也不能落下。算了,有些事,你们不知道,可你们要记住,不是人家占咱的便宜就行了!” 苏奶奶不能明说,家里放的这些物资,很多是给牛棚里祖孙两个的,但还是提醒一句儿媳妇们。 苏家三个儿媳妇都不是傻的,哪里不知道这其中肯定有缘故,因此,都一致点头。 就在这时候,大门响了。 第54章 第五十四章中秋节 梁秀用围裙擦了一把手,从厨房走出去开门。 院子里小七正在玩耍,也听到有人敲门了,忙跑过去开门。 梁秀便站在院子里看着。 进门的是许久没有回过娘家的苏家大女儿苏满秀。 她局促地站在大门口,低声叫人。 “三嫂!” 梁秀看到是小姑子来了,笑着迎上前说:“难怪早上就有喜鹊在门前的大树上叫,原来是咱家秀儿回来。” 虽然按照当地的讲究,出嫁的闺女在过节的时候要回家追节,可苏满秀却很少回来。 只因为苏满秀在婆家过得不好。 刚出嫁的时候,苏满秀过得还行,但是一年以后,苏满秀的肚子没有动静,在婆家的日子就艰难了起来。 一晃这些年过去,苏满秀在老王家过的日子那就和下人差不多。 每天起早贪黑地伺候老王家一大家子,还要在地里干活挣工分。 饶是如此,还经常吃不饱,动辄会被丈夫打骂。 老苏家的人最开始还会贴补一些给苏满秀,可苏满秀拒绝,不肯拖累娘家。 苏家哥哥们也曾经想着去帮苏满秀出气,可苏满秀总说,她生不了娃,欠了老王家的,吃点儿苦没啥。 久而久之,所有的人似乎都接受了这样的现状。 但梁秀看着眼前的苏满秀,眼中酸涩。 苏满秀出嫁的时候,二十一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 那样青春漂亮的一个女娃儿,几年时间就被磋磨成了这样。 她今年也才二十八岁,可面容看起来比三十六岁的大嫂子还要老一些。 身上穿的衣裳,更是没眼看。补丁已经补到连一块好地方都没有了,脚上的鞋子破了一个大洞,脚趾都露出来了。 许是感觉到梁秀的目光,苏满秀的脚趾卷曲了起来,似乎这样就不会羞愧难当了。 不是她懒,不想补,是婆婆说,她就适合穿这样没人要的鞋子。 “走,咱先去堂屋里。”梁秀亲昵地拉起小姑子的手,苏满秀身体僵硬了一下,才放松下来。 “爹,娘,我大妹回来了!”梁秀笑着大声招呼。 苏奶奶听到大女儿回来了,连上锅上了一半的包子都顾不得了,两步就从厨房里跨出去。 “秀儿,你总算知道回来看你娘了。”苏奶奶冲出去,对着闺女说一句话就说不下去了。 她也看到了闺女惨兮兮的模样。 她好好的闺女啊,咋就过成这样了? “娘,今日过节,我就想着来看看您和家里的人。”停顿了一下,苏满秀说:“就是……就是……我也没带啥……” 苏满秀说到这里的时候,整颗脑袋已经垂得只能看到自己的脚了。 梁秀早就看到小姑子一双手空落落的,哪里能不知道,就老王家那样,愿意给她准备节礼就奇怪了。 “这是回家,带不带啥的有啥重要?你来了,爹娘和哥哥嫂子们就开心。”梁秀忙就说道。 她是嫂子,说这个话,比婆婆说出来更能让小姑子安心。 苏奶奶感激地看了一眼三儿媳妇。 果然,苏满秀的表情略微好了一点。 但梁秀就是觉得,这小姑子今天有些不一样,她似乎受委屈了。 这个小姑子,样样都好,就是太自尊了些,在婆家受了委屈,从不开口说。 她这些年很少回娘家,也总劝着不让娘家人去看她。 这样主动来娘家的时候,倒是难得。 苏小甜本来正在自己屋里安心的看书,听到外面的对话,才惊觉自己忘记了的到底是什么。 就是大姑姑。 上辈子,大姑姑因大姑父要离婚,赌一口气,不愿意做下堂妻,最后自杀了。 但是她跳河的时候,被人救了。 婚最后还是离了,大姑姑带着一身伤痛回到了娘家红心大队。 回来之后,大队里一些社员们就说三道四的,那些流言蜚语让她不能承受,最后还是跳到了冰冷的河里x香消玉陨。 应该就是这一年了,那么现在大姑姑突然回娘家,是不是已经存了死的决心? 不,千万不要,大姑姑就是来看看的吧? 思及此,她忙就几步从小隔间里出来,果然,大姑姑的表情不对。 苏小甜眼珠子转了一下,蹦蹦跳跳地跑到苏满秀面前。 “大姑姑,您来了?甜甜可想你了呢!” 苏小甜笑容很有治愈效果,看得苏满秀心里暖暖的。 但这份温暖也仅仅维持了一瞬间,她就想到自己没有孩子,可是,那个女人却已经大了肚子,忍不住又想掉眼泪了。 她自问从来没有做个什么缺德事儿,为什么老天爷要这样磋磨她? 婆婆骂得对,作为女人连个孩子都没有,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苏满秀脸上一闪而逝的笑容,被苏小甜收入眼中,她的心沉了下去。 上辈子,大姑父和村里一个小寡妇搞到了一起。 那女人怀孕了,大姑父要娶她,便强逼大姑姑离婚,大姑姑是个十分传统的女人,当然不愿意当下堂妇,所以苦苦哀求。 可是,那男人铁了心要离婚,大姑姑不离婚,他就打她。 这一辈子,估计还是如此。 她这个猪脑子,怎么将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 这样的事,苏小甜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办法解决。 甚至,就她现在这个年纪,连多说两句都是错的。 苏小甜苦恼了。 但她忽然想到,就算没有办法解决,等大姑姑回到村里以后,让家里人多照看她,防备着些应该也能行。 大不了,到时候她多请假在家看着大姑姑。 至于要离婚这件事,苏小甜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反正一个渣男而已,离了就离了。 苏满秀感受到了家里人的浓浓情意,心中酸涩越甚,但却不开口说自己的苦楚。 “娘,我去给大妹做点好吃的。”梁秀想着许是自己这个嫂子在,苏满秀不好意思说,因此便找了理由退出去。 到了厨房里,梁秀低声将自己的猜测给两个嫂子说了。 王香花忍不住啐了一口说:“早就看着那王狗子不是个东西了,咱老苏家好好的姑娘许配给了他,给弄成啥样了?” “咱还是做点好的给大妹补一补。大妹要是和小妹一样,知道到娘家哭诉,日子也不会过的这样艰难。”齐良英说。 小姑子的生活分明过的不错,却经常找各种理由来娘家要东西,倒是大妹,吃不饱穿不暖的,还不肯到娘家求助。 “我倒是情愿那些粮食和肉给大妹吃了!”梁秀感慨。 苏满香那个喂不熟的白眼狼,吃着自家的,还要诋毁她家小甜。 王香花冷嗤一声说:“就算给了大妹,也是白白便宜了王狗子一家。大妹今日来了,咱给她多做点好的。” 梁秀和齐良英都深以为然。 三妯娌拿出陈子安带来的挂面,给苏满秀煮面,还不忘记给她窝上两个荷包蛋,最后,还放了满满一大勺的肉臊子。 本来简简单单的一碗面,放了这么多好东西,瞬间就不一样了。 当梁秀端着一碗面走到堂屋里的时候,气氛却是沉默的,一家子三口人,竟然都没说话。 “娘,饭做好了,先让大妹吃一口,等下包子也要熟了。”梁秀脸上堆起笑容对苏奶奶说。 “来,秀儿啊,你先吃一碗面,等下再吃个包子,你最爱吃的油渣番瓜包子。”苏奶奶心疼的说。 可苏满秀却嗫嚅的说:“娘,我就不吃了,这面这么好,还是留给娃吃!”苏满秀看着面,肚子饿的咕咕叫,可却还是摇头:“我就是来看看您和我爹,看到了,我也该走了!” 她回娘家啥都没带,咋还能留在娘家吃东西? 娘家这么多的娃,也不富裕,她不能太自私。 “大妹,面条都做好了,你咋能就这样走了?你今天要是空着肚子走了,让爹娘心里咋能放得下?”梁秀忙就扯住苏满秀说。 “可是……” “没啥可是,你回到家里了,就该吃点儿好的,嫂子还给你窝了鸡蛋!” 这碗面,苏满秀最终还是吃的,却是伴着眼泪一起吃下去的。 苏满秀吃完了面条,王香花端着一盘包子走了进来,放在炕桌上说:“娘,包子做好了,让大妹帮着尝尝味儿。” 苏满秀吃了一碗加了鸡蛋和肉臊子的面条,已经十分不好意思了,再看着这比成年男人拳头还大的包子,哪里肯吃。 “来,秀儿,你喜欢这个味道。”苏奶奶拿起一个热腾腾的包子,不由分说,直接塞到女儿的手里。 苏满秀没有出嫁的时候,确实喜欢吃番瓜包子,可自从出嫁之后,这么些年下来,莫说是想吃什么了,就是能吃饱就已经很满足了。 “娘,包子留给娃们吃!”苏满秀要将包子放回盘子里,却被苏小甜给阻止了。 “大姑,我们一起吃哦,我奶包了好多包子。” 苏小甜说着,伸手拿起一个包子放在苏爷爷手中,再拿起一个放在苏奶奶手中…… 很快,屋里的人手中都多了一个包子。 “秀啊,一起吃,一起吃,家里还有,不缺娃们的。”苏爷爷说着,率先拿起包子啃了起来,却到底有些食不下咽。 他知道女儿在婆家过的不好,但女儿说,没有娃,受点气没啥,他也觉得,大闺女没有生孩子,老王家有怨言也应该。 可这次大半年没见,闺女咋就变成这样了? 当爹的心里疼啊! “我看今晚也别回去了,和娘住一起说说话。自从出嫁,你都多长时间没有在家里住了。”苏奶奶没有吃包子,只说。 苏满秀本来不想答应,但再想想那个男人,最终还是决定,就住一个晚上吧,或许这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就在这时候,苏满香来了,一家子五口人,一个不缺,十分齐全,就连基本上不上门的康仁德也满脸堆笑的来了。 一家子人,倒是带了节礼,是半包鸡蛋糕。 苏奶奶看着,不由蹙眉,这是寒颤谁呢? 亏得还总说是镇上的干部,干部能这样? “娘,过节了,我和娃他爸带着娃们来看看您和我爹!”苏满香满面笑容,说的十分好听。 但梁秀却立刻变了脸,如果不是因康仁德也在,她能立刻动手将苏满香打出去。 “娘,我要吃包子。”康小宝看到了桌上放着的大包子,立刻开口。 不等其他人说话,苏满香已经开口了:“到了外公外婆家里,可不就像是自己家一样,你们想吃啥自己去拿。” 最近几次回娘家,都没得到啥好的,今天她特意带着娃一起来。 就算舍不得给她,那也不能不让吃罢?一家子人饱饱的吃上一天,也能吃不少呢。 以前穷的时候还好,现在有钱了,竟不给她补贴,真是越富越扣门了。 苏满香不满的想着,觉得娘家人都不好,都不疼着她。 康小宝得了苏满香的话,立刻伸手去拿包子,却在伸出手之后,发现包子没了。 苏小甜将剩下的包子都端在自己手中,正冷冷的看着康小宝伸出来的爪子。 “娘,你看看,这个死丫头被你惯成啥样儿了?咋还吃独食呢?这么多的包子,分一点给小宝咋了?美华,大宝,你俩也要吃,给妈也拿一个。” 看着苏满香这副样子,王香花不愿意多废话,直接扭身出门去了。 到了厨房里,她立刻和齐良英两个人一起动手,将今天才蒸好的月饼和包子都装起来,放在柜子里里,顺便还没忘记将柜子门给锁上。 这么多好东西,要是被苏满香看到了,估计一点点都不会给自家留下。 以后,这种亏不能再吃了。 堂屋里,苏奶奶瞥了一眼女儿,原本还想看在孩子们的面子上,不说啥了,可她在看苏满香的时候,无意中就看到了康美华那淬了毒一样的眼神。 瞬间,她就清醒了,这一家子人都是养不熟的。 “秀啊,你接着吃,好不容易回一趟娘家,得吃点好的!”苏奶奶催促大闺女。 “娘,你咋能这么偏心?”苏满香立刻不干了,她娘这是啥意思? 就苏满秀这个不会下蛋的母鸡,也配吃这样的大包子? “我是偏心,这些年,给你多少吃的喝的?你姐老实,从来不说苦,我也就当没看见。我是亏待了她,给她吃个包子你就不满意了?” 似乎还嫌不够,苏奶奶又说:“你要是看不惯,就回你家去!” 这是开口撵人了,梁秀总算觉得气儿顺了一些,她就怕婆婆被小姑子几句话说的,又将家里的好东西都给小姑子带走。 “娘,我这不是这两年艰难,等过两年日子好了,就给您多多送礼!”苏满香丝毫不觉羞愧,反而大声嚷嚷:“我姐这样,你难道还指望她孝顺您和我爹?” “指望你我也指望不到啊,就这半包鸡蛋糕?” “娘,这可是鸡蛋糕,放了糖和油的,松松软软,吃起来可香了。您可别看着就这半包,弄出来不容易,仁德他统共也才得了一斤,给我婆婆留下半斤,这半斤给您带来了。你和我爹年纪大了,吃点鸡蛋糕,好克化。” 苏满香从来都是个会说的,知道的说这是鸡蛋糕,不知道的,还当这是什么高档糕点呢。 康仁德在供销社工作,平日里弄点鸡蛋糕啥的,其实并不难,就这个中秋节,康仁德就得了四斤鸡蛋糕,还是不要票的那种。 可苏满香一直觉得,不能让娘家的人知道自己家日子过的好,因此总习惯了哭穷。 这一次来的时候,本来打算什么都不带的,但想着上几次来没有带东西,被爹娘挤兑,狠了狠心才拿了半斤鸡蛋糕。 为此,康仁德十分不乐意。 还是苏满香说,等哄她爹娘高兴了,在县里大官跟前说几句话,说不定能让他去县城上班,这才开心了。 “爸,妈,这是我和满香的一点儿心思,你们也别嫌弃,现在过日子不容易,城里又不像你们乡下地方。”即便是这时候,康仁德依然放不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 老苏家都是泥腿子,他看不上,当初如果不是苏满香长得像一朵花儿似的,让他着迷,他也不至于糊涂到娶个乡下人。 “敢情你这是来我们家找存在感来了?再说了,不就是个镇上的,口口声声城里人,不知道的,还当你们是京城来的。”梁秀出言挤兑。 康仁德当场就落了脸子,这老苏家的人真没规矩,他上门那就是客人,他家的娃也是客人,不好好招呼就算了,还挤兑! 如果不是想着还要靠着丈人丈母娘给他说话调到城里去工作,他这时候早就甩头离开了。 梁秀原本觉得,她这么说,康仁德肯定要立刻走,谁知,康仁德竟然没有走,只是面色难看而已。 太阳这是从哪边出
相关推荐: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他是斯文糙汉
删除她gl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花花游龙+番外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莫求仙缘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浪剑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