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巨星之名器炉鼎 > 第17章

第17章

会散去,阳光必然会普照大地! “小姑娘能听懂?”迟意远怀疑地问。 苏爷爷也好奇的看着自家小孙女儿,不应该啊。 但分明,甜宝这是听懂了。 “小远,懂不懂的真有这样重要?最重要的难道不是心中有梦,并且相信,自己的梦想最终会实现?”迟格看着孙子道。 迟意远不吭声,显然,对于爷爷的话,并不是很相信。 “甜甜也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哥哥们读大学!”苏小甜又开口了。 “小丫头,你才认识几个字,就知道读大学了?”迟格不由被苏小甜这副样子给逗笑了。 “读大学,有出息!我懂!” “可是,现在哪有真正的大学?”迟意远道。 工农兵大学,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他从来不觉得,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意远哥哥,你将来也会读大学,真正的大学!”苏小甜拉着迟意远的手,用无比纯真的语气说。 对于这些话,迟格是愿意相信的。 “小丫头,你喜欢读书?认识多少字?” 迟格来了兴趣,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可爱的小孩子了。 苏小甜郑重地点头:“喜欢,认识很多字了。” 苏爷爷知道,小孙女上学一共也没几个月的时间,只当她就是随口这么一说。 还在好笑,这孩子,都不知道谦虚是个啥玩意儿呢。 迟格说:“爷爷给你一张报纸,你读读看?” 报纸是大队长给送过来的,理由就是要让迟格多学习,洗心革面,接受改造。 可实际上,是因为,大队里能看懂报纸的人不多,有些精神大队长也没办法领会,需要迟格帮忙解读。 苏小甜沉着稳重地接过报纸,两只白嫩的小手举着报纸,就准备开读了。 第15章 看着苏小甜这副架势十足的样子,两个老人都笑了! “瞧这小丫头,架势不错!” “这孩子,人小鬼大,被我们给惯坏了,迟教授您可别笑话!”苏爷爷谦虚地说。 可是语气里,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苏小甜得宠,是村子里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就是迟格这个外来人口也略知一二。 他原本以为,一味溺爱的孩子,会骄纵。却不想,这孩子倒是极好。 “这样的孩子招人喜欢。”迟格笑着说,语气里也是真心的赞赏。 二人说话,却听见苏小甜拿着报纸认认真真地读起来。 如果这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他们不会觉得有什么。 可一个六七岁的小不点儿,竟然在认认真真地读报纸,且不带一点磕巴,就让人匪夷所思。 两个老人被吓到了。 尤其是迟格,原本拿着碗准备喝水,手一抖差点儿将碗砸了。 苏爷爷不识字,可是听孙子们读书的时候,结结巴巴的,怎么最小的小孙女能读得这样流利? 莫不是这些字,她真的都认识? 不应该啊,一样的老师教着,差别咋会这么大? 迟格半晌,才难以置信地问:“苏老弟,冒昧问一句,这孩子几岁启蒙的?” 这张报纸上,有许多生僻字,不要说村子里的孩子,就是他家迟意远,也未必就能这样流利地读出来。 “啥子是个启蒙?”苏爷爷茫然地问。 “就是孩子几岁开始读书的?”迟格忙又道。 “去年。她看着哥哥们都去读书了,闹腾要读书,没办法就送到了学校里。满打满算不到一年。”苏爷爷说。 “太稀奇了,太稀奇了!天生读书的好苗子啊!”迟格激动地在小小的屋子里打转转。 一年时间,能这样流利地读报纸,这是什么神奇的孩子? 一般的孩子,一年时间,不要说读报纸了,能认识几百个字都是好的。 “好孩子,你过来,迟爷爷问你,你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莫不是村子里还隐藏着真正的高人?竟能教出这样厉害的孩子! 苏小甜茫然地抬头说:“看着看着就认识了。” 看着看着就认识了? 这是什么神仙回答? 苏爷爷傻眼了,迟格凌乱了,迟意远茫然了! 尤其是迟意远,看着苏小甜的时候,都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感觉了。 他自小聪明,有很多人夸奖他天资聪颖,从三岁开始,爷爷亲自教导他,如今已经八年时间,他最多也就小姑娘这样的水平。 看着看着就认识这么多字,根本不可能啊! 迟意远这一刻觉得真是枉担天资聪颖的虚名。 和苏小甜比起来,他简直是一无是处。 “苏老弟,村子里的老师是不是有特别了不得的?” 迟格虽然觉得这种可能不大,但还是问了一句。 苏爷爷摇头:“就是两个从城里来的知青,都教了好几年了。我其他的孙子也是他们教的。” 这话无疑是说了,苏小甜是个特例。 几个孩子同样的老师教导,但一个学会了,其他的还不会。 那就是孩子天赋异禀,格外聪颖! “苏老弟啊,你这个孙女儿了不得!我这一辈子,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迟格激动地拉着苏爷爷的手说。 苏爷爷还是一片茫然,虽然早就知道小孙女儿聪明,却不知道这样聪明,连从京城里来的大先生都夸奖。 苏小甜听着,只觉得汗颜。 她哪里是聪明,分明是上辈子就学过了,这辈子重新捡起来。 但很快,苏小甜就觉得,好像也不完全是上辈子的功劳。 毕竟,上辈子她也堪堪读了初中,所学有限。 好像这些日子看书,她就认识了许多字,懂得了许多原本不懂的知识。 而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的记忆越来越好了。 看书只看一遍,就能清清楚楚记得书中的内容。 “她真的这样好?” 村子里都是粗人,迟格是从大城市来的读书人,他说自家小甜宝聪明,那就是真的聪明。 这样的夸奖不一样。 “不是很好,是非常好,非常非常好。苏老弟,如果是早几年,我一定要求你让她拜我为师,将我毕生所学都教授与她。可现在……” 迟格说着说着,激动的心情逐渐平复了下来,认清楚了现实。 这个孩子生不逢时…… 太可惜了! 大队里没有好老师,就算这孩子天赋再好,也注定学不到太多知识。 一辈子怕是只能这样碌碌无为。 但如果他来教,是坑害这个孩子! “迟爷爷,您能教我吗?”苏小甜立刻问。 迟格迟疑了。 不是不想教,这样好的孩子,遇到了是运气、是福气。 “孩子,你是个好的。可是,爷爷怕,教你是害你。” 迟格摸着苏小甜的脑袋,叹息一声说,他觉得,这样的话,苏小甜听不懂。 “迟爷爷,咱们偷偷学就行。我可以在其他人不注意的时候来您这样。您每天不用教我多长时间,一个小时就行。”苏小甜脆生生的回答道。 迟格是一代文豪,不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擅长书画,虽然不至于说是无所不能的人物,也算是难得一遇的人才。 如果能拜迟格当老师,是她的运气,更是福气。 迟格显然没想到苏小甜会这样回答。 最终,还是惜才之心占了上风,迟格答应教导苏小甜。 听到迟格答应,苏小甜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规规矩矩地磕头。 小姑娘这样的举动,可是吓坏了在场的几个人。 “好孩子,这可使不得,要是被别人看见了,只怕要麻烦。”迟格说着忙一把将苏小甜拉起来。 磕头是封建思想,是要摒弃的。 万一被人看见苏小甜给他磕头,他真是说不清楚了。 “迟爷爷,我磕头了,您可不能不认!”苏小甜眨巴着大眼睛,萌萌地说。 那副表情,似乎是怕迟格反悔一样。 饶是迟格,一颗心也是融化了。 这个小姑娘,不光聪明,而且还是个有眼力见的。 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不差! 他当即点头说道:“我不会反悔,只是,你以后不要叫我师父,还是叫我迟爷爷就好。” 苏小甜忙不迭地点头,能跟着大佬学知识就行,称呼什么的,不重要。 “迟爷爷,我知道了。” 第16章 迟意远看着苏小甜,心中百味陈杂。 不知道为什么,他每次看到苏小甜,都好像是看到了早夭的妹妹。 前几日,看到她被人推下河,心疼的厉害,才不假思索跳到河里拼尽全力将她救上来。 他从来没有想过,和这个小姑娘还能有这样的纠葛。 也不知道,拜爷爷为师,对眼前的小姑娘来说是好还是坏。 罢了,一切自有定数,他又何必庸人自扰? “小远,以后,小甜就是你的妹妹,你要好好的保护她,知道吗?”迟格郑重地说。 他清楚孙子心里有个什么样的结,如果多出苏小甜这样一个妹妹,能让孙子的心里轻松一些,再好不过。 妹妹? 迟意远愣了一下。 苏小甜也愣了一下。 这好像有些不对啊。 苏小甜想着,自己分明是拜迟爷爷做老师的,怎么能是迟意远的妹妹? 可是,总不能说她是迟意远的小姑姑吧? 算了,辈分什么的,并不重要。 而迟意远,想得更多一些。 他觉得,爷爷收下苏小甜,固然是爱才,可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知道他心里解不开的结。 “爷爷,您放心吧,我会好好保护妹妹的!” 迟意远不想让爷爷担心,点头应下,脸上还露出久违的温暖笑容。 苏爷爷不明白孙女儿为什么一定要认迟格做师父。 可是庄户人家也是讲究的,认师父,要送礼,他今天虽然带了些礼物过来,可那是为了感谢迟意远救小甜宝的,算不得拜师礼。 看起来,回去之后,得让老婆子再准备些能看过眼的礼物正式拜师。 “迟家老哥,我知道,小甜认您做师父,那是高攀了,我们家虽是农民,也不是不懂规矩的。” “现在没那么多的规矩。”迟格忙摆摆手。 “礼不可废,迟家老哥,等过两日,我准备一桌饭菜,请您过去,也算有个仪式。拜师礼我家也会补上!”苏爷爷坚持。 “这不是已经带了老南瓜来?”迟爷爷指着旁边的竹篮子说。 “那可不行,这是感谢迟小子救了我家小甜宝的,咋能当成拜师礼?” “苏老弟,你真是太客气了。”迟格说道:“小远救小甜,那是应该的。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人,也是救自己!” 苏爷爷却起身说:“就按照我说的来,正好再过些日子,我六十岁的整生日,就用这个当借口,请几个村子里的老人一起,只是,不能让小甜给您磕头,总觉得心中有愧。” 迟格哈哈笑着说:“苏老弟太客气了,小甜今天已经磕头了!” 苏老三干完活,才从老爹口中知道,自家小闺女短短时间,竟然拜了师父,差点儿没惊掉下巴。 这是咋回事? 拜师虽然好,可迟教授,那是被看管的人,不会影响自己家? 他低声问了一句,却被苏爷爷给瞪回去了。 “你个臭小子,懂个啥?迟教授这样的人,不是一般人。国家不会让真正的人才永远留在咱这样的穷乡僻壤的,迟早是要回去的。说到底是咱家高攀了人家!” 如果不是迟教授正好流落到这里,哪里能轮得到自家小孙女儿拜师? 与此同时,迟意远拿出了篮子里的南瓜。 这才发现,大大的竹篮子里,不光有一个大南瓜。 南瓜下面,还有几个饼子和一包糖,饼子闻起来还带着肉味。 饶是他沉稳,也忍不住吸溜了一下口水。 自从到了村子里,他就再也没有吃过肉了,乍闻到肉味,确实馋了。 “爷爷,是肉饼。”迟意远语气带着些激动。 “苏家太客气了,小远,知恩图报的人,是可以深交的人。”迟格说:“咱爷俩赚了。” “爷爷,不该认的!”迟意远定定的看着迟格,说道。 “你的意思我懂,我是真的不想这样的孩子被耽误。而且,局势在变,或许哪一天,就过去了。” 迟格心中对生活还是充满希望。 迟意远沉默不语! 回到家里的苏小甜激动得不得了,在炕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她看书的时候,虽然能记住内容,但这两日遇到的一些高深的书,难免有不理解的地方,之前还愁不知道该去请教谁,今天认迟教授做师父,那就是瞌睡遇到枕头了。 堂屋里,苏爷爷将小孙女拜师的事说了一遍,又道:“礼不可废,咱们家虽然穷,可也要整治出一份像样的拜师礼才行。” 苏奶奶听了却不反对,只说道:“送两斤肉,两斤鸡蛋,再送一包糖,五斤面粉可行?四样礼物,挺体面的。” 苏爷爷听到自家老婆子说出这样的话,吓了一跳。 “老婆子,咱们家能拿出这样的厚礼?” 家里啥情况,他不是不知道,整治出这样的拜师礼,一家子只怕要挨饿了! 他虽然偏疼小孙女,可也不会因为小孙女做出让一家子人挨饿的事。 “老头子,你放心吧,我说能拿出来,就能拿出来。而且,肯定不会让一家子人挨饿。”苏奶奶信心满满地说。 苏爷爷觉得,老伴有秘密,可还是忍住没问。 有些事之所以被称之为秘密,那就是不能被其他人知道。 “老婆子,不管咋样,不能给家里人带来危险。” “我知道。我让老三抽空去县城买东西回来,镇上太小了。”苏奶奶明白苏爷爷的意思。 这事儿,她也想过,总去镇上,迟早要引起人注意,但去县城就不一样了,县城里人多,未必就有人盯着。 再说,就这么点东西,不用两三次也就都拿回家了。 苏爷爷却被吓到了,镇上太小了? 这是个啥意思?难道家里还有许多票证能换回来粮食? “老头子,家里还有好些票证,从哪里来的,我就不说了,你知道有就行了。” 苏奶奶开诚布公地将话说了出来。 苏爷爷的心反而放了下来。 “我也不问你,反正尽量小心些,要是儿子媳妇们再问起来,就说是我以前救了一个人,人家最近托人捎来的。” 苏爷爷这话并不是无的放矢,他年轻的时候,是个热心肠,曾经救过不少人,偶尔有一个两个曾经得过苏爷爷帮助的人回报,也说得过去。 第17章 苏奶奶听苏爷爷这么说,总算安心了许多。 这几日,为了家里人的生活能好些,苏奶奶冒着危险将苏小甜给她的钱和票拿了出来。 可她却无时无刻不在担心,万一被别人看出端倪怎么办! 苏爷爷这个法子倒是得用。 “老头子,你以前救了那么多的人,也没有一个想着你的,如今反倒要让他们白白做好人。” 想到以前得了苏爷爷救助的人们,苏奶奶觉得气儿有那么一点点的不顺! 苏爷爷说道:“当初救人的时候,也没想过让人报答,只当是为自己积德就行。” 早几年,他们老苏家一口气生了好些男娃的时候,村子里的人不知道多羡慕。 那时候就有人说,老苏家人丁兴旺,都是因为苏爷爷早年行善积德的缘故。 就是苏爷爷自己,也觉得有这样的可能。 因着这个原因,村里人为非作歹的并不多,甚至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人一把。 “家里的孩子们健健康康的,已经是大造化了。前几年,哪家没有夭折孩子,就咱们家的孩子,都安安生生长大了,还有啥可求的?” “再说,咱们小甜多聪明的孩子,你还不满意啥?” 苏小甜得到迟格的肯定,苏爷爷越发觉得,当年行善是对的。 苏奶奶不知道自家老头子心里的百转千回,只叹一口气说:“我也就是白说一句,借他们的名义,让我们安安全全,也算值得。” “睡吧,不早了,明天还有得忙。” 老两口忙碌了一天,疲劳的很,很快睡着了。 牛棚里的迟家祖孙两个,却睡不着。 苏小甜给他们的震惊是巨大的,尤其是迟意远。 “爷爷,您说,苏小甜真的这样聪明?” 不是怀疑,只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天下,真的有这样聪明的人? “书到今生读已迟,苏小甜或许就是这样的人!”迟格悠悠说道。 没有人知道,他除了做学问,其实还学过一些相面之术。 早些时候,他也曾见过这个老苏家十分宠爱的女娃,知道那孩子是个命运坎坷的。 可是今日再见,却是命运改变的相貌。 不过,这些话不能对孙子说。 “如今我教导她,与你也是助力。” 迟意远沉默,爷爷这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他觉得,爷爷这是在给他铺路? 莫不是…… “爷爷,您的病严重了吗?”迟意远想到这个可能,语气不免焦虑。 爷爷本来就有胃病,这几年吃不饱饭,胃病便越来越严重了。 有好多次,他都看到爷爷疼得冷汗直冒,就差在地上打滚了。 “爷爷这是老毛病,你不用担心。”迟格怕孙子担心,忙就说。 他的胃病是越来越严重了,他都担心,会不会哪天疼得晕过去,就再也醒不来了。 如果能和大队里的人有几分香火情,或许小远在这里还能有个依靠。 小远聪明好学也懂事,但说起来也不过是个十来岁的少年罢了。 留着他一个人在这个世上,他不放心啊! 老苏家的人都善良,相信要是真的有这么一天,他们能略微照顾小远一二。 翌日。 吃早饭的时候,苏爷爷便将孙子们好一顿说教。 里外不过一句话,就是他们这么多年的书白读了,还不如苏小甜一个小娃娃。 对此,苏家几个兄弟不服。 妹妹虽然聪明,可才读了不到一年的书,怎么可能比他们厉害? 可爷爷夸奖妹妹,他们却都将心里的不服压了下去。 那是唯一的妹妹,爷爷就算夸一夸也没什么。 “我看着你们几个臭小子不服气,那老头子就考考你们。” 苏爷爷从衣兜里摸出一张报纸,先交给了苏首温。 苏首温不明所以地看着苏爷爷。 “大哥,爷爷让你读报纸。”苏小甜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自家爷爷还真是个可爱的老头儿,这是现学现卖啊。 “读报纸?”苏首温虽不明白自家爷爷为啥要让自己读报纸,但还是乖乖地拿起报纸读了起来。 苏首温的报纸读得还算流利。 苏小甜听着,除了个别字错误之外,其他的还都好,便安心了一些。 但是,轮到老二苏次良的时候,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读得磕磕巴巴的也就算了,还有很多字读错了,不是读了白字,就是读了错字。 听得苏小甜都忍不住摇头了。 老三苏三恭比起两个哥哥都厉害一些,竟是都读对了,一个错字没出现。 接着就是小四小五小六…… 等到小九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十个字有八个字是错的,没办法,苏家小九比苏小甜大两岁,现在也才读二年级。 “乖宝,你给他们读一读,让他们听听啥叫读报纸!”苏爷爷捋一下山羊胡子,骄傲地对苏小甜说。 “爷爷,小妹才读了几天书,哪里能认识报纸上的字儿?”苏次良首先表示,爷爷这是强人所难。 他甚至还为难的看着苏小甜,要是小妹不会读,到时候没面子哭了可咋办? 要不要今天逃学去山上给小妹找野果子哄小妹开心? 苏次良的话正是其他兄弟们的心声。 小九苏九廉也连忙重重点头说:“爷,小妹比我读书时间还短,我都不认识的字,小妹肯定也不认识,还是别让小妹……” 他的最后一个词儿没说出来,唯恐小妹听到了更难过。 “哼,你们以为,我乖宝和你们这些不听话的小兔崽子一样没用?”苏爷爷重重地哼了一声。 苏小甜却迟疑了,哥哥们都读的不怎么好,要是自己读得太好,哥哥们丢了面子咋办? 苏小甜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迟疑,给了哥哥们一个错觉,那就是她根本不会读。 几个哥哥对视一眼,冒着被自家爷爷用笤帚疙瘩打的风险,强烈要求,不要让妹妹读报纸。 “哼,乖宝,你不用给他们留面子,直接读,让他们知道知道自己有多差,说不定还能好好读书。” 苏爷爷的最后一句话,让苏小甜觉得,十分有道理。 她的目标是要让哥哥们都能珍惜读书的机会,多多学习

相关推荐: 完美奴隶手记(H)   一颗雪人(校园H)   酒酿小青梅   火影之囚爱   综影视创飞所有人   [还珠]薇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再来一次的人生_高h   曲径通幽处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