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巨星之名器炉鼎 > 第38章

第38章

。 苏家的人表情都不是很好,他们何尝不清楚,这话说出来的时候,老人是如何锥心刺骨的难受。 “已经断绝关系了,满香这娃,长歪了!”苏爷爷正好进门,语气低沉地回了一句话。 “她愿意?”苏老二可不相信苏满香能愿意。 那就是个蚂蟥,还要吸血嘞,咋可能愿意和他们家断了关系? “不愿意。可是爹说了,不管她愿不愿意,以后,苏家的门不给她开了。”苏老大说。 这次,爹娘都被小妹给伤透心了,小妹怎么能这样自私自利? 大妹的一条命,在她心里,竟一文不值?那哥哥们侄子们的命呢?是不是也是一文不值? 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怕了! 一个大男人,想到这些,竟然打了一个寒颤。 苏老三没开口,但心里却在盘算,苏满香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只要不给她好处,她自己都会断了关系。 “苏老哥,你要想开些,儿大不由娘啊!”李明才叹一口气安慰。 都是一样爹娘生养的,怎么其他几个都好,就苏满香,变成这样了? “老婆子这身体……”苏爷爷担忧的问。 “以前亏空的太厉害了,气急交加,得养上一段时间。最好能弄点好的补一补。”李明才说。 两口子以前为了拉扯五个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再加上苏爷爷是个乐善好施的,还要不时的接济别人,日子可想而知。 一家子人都愁苦了,虽然现在吃的喝的不愁,可是营养品上哪儿弄去? 这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东西,得有票。 苏老三将目光看向苏奶奶,这半年,他娘可拿出了不少的票,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营养品的票。 苏老三并不知道,营养品什么的,就算有票,也未必就能买到,有时候,一个月只有一批货,去的不是时候,就遇不到。 苏小甜若有所思。 这个年月,补样品很少,最常见一点的就是麦乳精,那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到的。 奶粉更是金贵的不得了,一般的人更是见都见不到。 要是没有营养品,多吃点肉蛋应该也行。 “李大夫,给我奶每天吃点儿肉粥行不?” 李明才也知道,营养品难得,不过肉粥也难得,每天都吃肉粥,一般人家做不到。 莫说吃肉粥,就是吃鸡蛋,一般人家也做不到啊! “行嘞,每天早上吃个糖水鸡蛋也行,有肉粥吃也行。”李明才点头。 鸡蛋和肉,都是金贵玩意儿,肉难得一见,鸡蛋是硬通货,要存着换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的,庄户人家,谁家舍得将鸡蛋给吃了啊。 老苏家这段时候有人照应着,日子好了些,可也就是堪堪吃饱,不像以前那样饿着吧? 苏家的人都松了一口气。 鸡蛋家里每天都能捡六个,够给娘补身体的了。 李柱子忙说:“我一个人,家里那只鸡都快饿死了,我回去就杀了给大娘送来。” “柱子,你别闹,我们家有鸡。你养一只鸡不容易,好好养着。”王香花忙说。 李柱子以前是不养鸡的,这只鸡也是最近几个月才养上的,也算好好过日子的第一步。 “是嘞,柱子,你大嫂说的对,你自己好好过。”苏奶奶也拒绝。 李明才是李柱子背过来的,也是李柱子自告奋勇送回去的。 送走了大夫,梁秀去厨房,给婆婆煮糖水蛋。 她看着苏爷爷那灰白的脸色,觉得公公的身体,应该也不怎么好。 狠狠心,直接拿出四个鸡蛋,一口气做了。 “咋还给弄了两个蛋?留着给小甜吃多好。”苏奶奶看着粗瓷大碗里两个鸡蛋,毫不迟疑的拒绝。 她细着过了一辈子,一个鸡蛋恨不得切成八瓣儿吃,啥时候一口气吃过两个蛋啊。 “娘,我煮了四个,您两个,我爹两个。你们一定要吃,你们的身体好了,我们这些小辈们才能好。”梁秀不容分说。 第66章 苏爷爷听了儿媳妇这么说,忙就摆手拒绝:“我身体好好的,给你娘补补就行了!” 乖乖,老婆子一天吃两个,就够费的了,自己再吃两个,家里日子咋过? 苏小甜都想为自家亲娘点赞了,想得太周到了,竟然能想到爷爷也需要补身体。 “爷爷吃,小甜不要看到爷爷也晕倒。”苏小甜上前,拉着苏爷爷的手,轻轻摇晃地说。 身体亏空,可不光是奶奶亏空了,爷爷亏空的应该更厉害。 爷爷现在靠一口气支撑着,才没有倒下,这样才是最可怕的,要是倒下,那就是山崩了。 上辈子,爷爷一病不起永远离开的痛她至今都记得,这辈子不想重蹈覆辙。 苏爷爷没想到,小孙女会这样说,一愣。 却看到了苏小甜眼中的恐慌。 娃儿太小了,这是被老婆子晕倒给吓坏了。 他心疼地将小孙女儿搂在怀里。 “乖宝不怕,爷会好好的,奶也好好的,会守着咱家乖宝儿。 最终老两口还是将梁秀送来的糖水鸡蛋都给吃了。 吃的时候,老两口还是心疼,一直想留一个给孙子们吃。 但苏小甜守着呢,坚决要求他们吃完,汤也要喝完,一点都不能剩下。 对于小女儿这样的表现,梁秀赞的不得了。 这孩子,真是个聪明的,而且还不馋嘴,真是难得。 梁秀收拾碗筷去厨房里洗,苏爷爷听到孙子们回来的声响,也出去帮忙了。 堂屋里。 苏小甜凑到苏奶奶身边,陪着苏奶奶说话。 “小甜啊,刚才的鸡蛋奶给你,你咋不吃嘞?”苏奶奶摸着孙女儿的小辫子说。 她还是心疼自己一口气竟然吃了两个鸡蛋。 “奶,您先吃着,我们现在吃得好,身体好着呢。”苏小甜笑嘻嘻地说。 “你们吃得好啥啊!你看看你二爷家的金宝银宝,长得多好?”苏奶奶看着瘦巴巴的苏小甜,感慨地说。 “他们那是痴肥,不好看。”苏小甜鄙夷地说。 苏奶奶都忍不住失笑了,不过,孙女说的是嘞,二房的两个男娃,确实太胖了,不好看。 还是自家的娃好看,一个个都好看,男娃女娃都好看。 “奶,我偷偷给你说哦,我又得了好些票。” “啥票?”苏奶奶将脑袋靠近小孙女一些,悄悄问。 “不光有肉票,糖票、鸡蛋票都有嘞。”苏小甜一样小小声地说。 说完,还冲着苏奶奶笑一笑,好像是对两个人之间拥有小秘密而十分得意。 苏小甜迈开小短腿跳下炕,跑到自己的小隔间里。 再回来的时候,手中是一摞子钱票,她将这些一股脑地交给苏奶奶。 “您收起来,回头让我爹去城里买回来,您和我爷好好补一补。” 说起补一补这话,苏奶奶就心疼,怎么能不心疼呢? “奶,我给您说啊,我们家现在能吃得起鸡蛋,您和我爷以后每天两个鸡蛋,这个没商量。” 苏奶奶捏着厚厚的一摞子钱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孙女儿说话都没注意。 这娃,怎么又弄了这么一摞钱票? 她仔细地翻了翻,从上面不同的花样儿辨别了一下,果然是各样票都有。 钱倒是不多,不过比之前几次也多了一些,竟有二十几块钱。 苏奶奶将钱票用手帕包着,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下。 这段时间,因为小甜拿来的钱票,家里的日子过得好多了。 苏奶奶忍不住感慨道:“甜啊,你真是咱家的福星。” “奶,小甜就是福星,她不跟着我们上山,除了猪草,我们都寻不到啥好的。”小九嘟嘟着嘴巴走了进来,正好听到这一句话,忙不迭地说。 “九哥,你们今天得了啥了?”苏小甜笑眯眯地问。 “除了猪草啥都没有,连蘑菇都没采到。”小九十分不满意地说:“奶,您赶紧好起来,小甜就可以跟着我们上山了。” “哎,奶肯定赶紧好起来。”听着孙子的话,苏奶奶的心情好了很多。 九哥,这时候,蘑菇本来就不多了,不过,咱家也不缺蘑菇。” 这几个月,他们兄妹上山,家里的干蘑菇都存了两大袋子了,足足几十斤呢,够冬天吃的了。 “小九,咋来闹你奶了?上外面和哥哥们玩去。”齐良英进来,看到小九趴在婆婆炕边,忙喊道。 男娃闹腾,不利于婆婆养病,婆婆身边让小甜陪着就行。 “没事,让小九在这儿吧,听听孩子们说话,我心情也好些!”苏奶奶可不想孙子受委屈,忙就开口。 齐良英听了,也不多说话,又仔细问了问苏奶奶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知道婆婆都好,才放心一些,又出去忙了。 苏奶奶和孙子孙女坐在炕上说话,祖孙们说得十分开心,倒是将之前的阴云都冲散了不少。 翌日,苏老三请假,去了一趟县城。 因为怕别人盯上,苏老三是摸黑儿回来的。 回来的时候,他背上的箩筐沉甸甸的,满满当当,连一点儿缝隙都没有。 因为大队里分了粮食,家里各种粮食都有,这一次就没买粮食,只有这些零零碎碎的,最多的就是苏小甜说的有营养的肉和蛋。 苏老三从箩筐里拿出了油盐酱醋,鸡蛋、肉,还有两包糖。 最稀奇的,他最后还拿出了一罐麦乳精。 家里的人看西洋景儿似的看着这一罐子麦乳精。 大人都见过,可小的几个孩子从来没见过,都好奇得很。 小九眨巴大眼睛问:“三爹,这是啥啊?” “这是麦乳精。营养品,可精贵了,城里人才能吃到。”苏老三骄傲地回答。 “咋还有麦乳精?”苏爷爷惊讶地问。 “爹,我今天在县城里遇到了陈部长,他和我说了几句话,他听说娘的身体不好,便给我塞了两罐麦乳精,说是给娘补身体的。”苏老三说。 “咋还收人家的东西了?”说完这话,苏奶奶忽然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有点矫情了。 他们家收陈部长的东西也不少了,好像也不差这一罐子麦乳精。 “老三,两罐麦乳精,咋你只拿出一罐子?”苏老大看着已经空了的背篓,好奇道。 “我回来的时候路过牛棚,将一罐麦乳精留给他们了。我还给他们留了八颗鸡蛋和一斤红糖,肉没敢留,怕传出味道被人闻见。” 苏奶奶笑着说:“老三你想得周到。是该给他们留一些。我们的身体虽然不好,可他们的身体更差!” 其他的人听了,也没人觉得有啥不对劲的。 虽然苏家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陈部长和迟家有什么关系。 但他们都不傻,能看出来陈部长这么照顾他们家,除了老首长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家照顾了牛棚里爷孙两个。 说起来,到底是他们占了便宜。 “你做得对,老三。”对儿子这样处理,苏爷爷很满意。 “你今天买了几斤肉?我看着有七八斤嘞。”苏奶奶盯着桌上的肉块说。 “娘,这是十斤肉。您给了我十斤肉票,正好赶上,我就都买了,就是没赶上买猪板油,这些肉也肥。” “给奶奶熬肉粥,瘦肉就行,肥肉不好吃。”苏小甜软弱的声音传来。 梁秀看看女儿,笑着说:“到底是小孩子,瘦肉都没油水。” 没油水,能有啥营养? 苏小甜一愣,瘦肉和肥肉的营养也不差多少吧? 然后,她才想起来,这个年月的人普遍都缺少油水,所有的人都坚定地认为,肥肉好。 “娘,您听我的肯定没错,熬肉粥用肥肉熬没法吃。”苏小甜说:“粥上面熬出一层油,换谁都吃不下去。” 众人一听都笑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那就肥肉熬油炒菜,瘦肉熬肉粥吃。炒些肉臊子,给迟家祖孙送过去。” 就在一家子人说话的时候,李柱子来了。 他手里拎着一只鸡,略显局促地看着一屋子的人。 “柱子,你咋将鸡拿来了?”王香花忙问。 “我家就一只鸡,不好养,我就想着占点儿便宜,让你家帮我养着。我听小四说,你们家的鸡下蛋多。”李柱子略显局促地说。 李柱子的意思,家里的人都听明白了,他们不让杀鸡,他就把鸡送过来了,为的是让苏奶奶多吃几个鸡蛋。 李柱子,倒是个感恩的。 就当初那么点儿恩情,竟然记到了现在。 “柱子送来了,就收下吧。”苏爷爷捻着胡须说。 李柱子一个人过日子不容易,家里有条件多照顾点儿就行。 苏小甜这时候也想起来给李柱子治疗癞子头这个事儿了,笑着说道:“柱子叔,我前两天和李大夫问了,有几样药材能治疗你头上的疮,你要不要试试?” 李柱子听苏小甜这么一说,摸了一下头上的疮说:“算了,要是真的有办法治,就不会拖到现在了。” 但苏奶奶听小孙女这么说,却觉得,这事儿十有八九是真的。 “柱子,你就听小甜的试试,左右也费不了几个钱。” “就是,柱子叔,就是几味药材,煮水,每天洗头,费点儿柴火和时间。” “你要是嫌麻烦,三嫂每天给你煮药水。”梁秀也笑着说。 李柱子从小就头上生了癞子,这些年没少被人取笑,刚才一口气回绝,也是因为怕生了希望再失望。 苏家的人这样劝他,哪里有不感动的,便想着,试一试也没啥不行的,左右不过还是这个样子。 “那我就试试吧,有劳三嫂子给我煮药水,不过,以后,家里的柴火我去山上捡。” 李柱子自己也不耐烦做这些,便索性顺着梁秀的话应了下来。 县城。 陈子安家。 苏满秀正在做饭,主食是二米饭,菜是豆腐烧肉沫。 她从小就是个勤快的人,这些年在老王家更是每天不停地干活,根本闲不下来。 被陈子安收留之后,她本着报恩的心思,每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陈子安的院子自从来了苏满秀之后,已经大变样了。 原本荒芜的小菜园子,苏满秀深耕细作之后,种了些小葱和容易生长的小白菜,都已经发芽,再过上几天,就能吃了。 几株长得歪歪扭扭的花也在苏满秀的照顾下焕发了勃勃生机,苏满秀还细心地给花搭了架子。 院子里原本堆着柴火的大枣树下,苏满秀将柴火整整齐齐码放在院子的角落里。 又将原本堆在角落里的石桌和石凳子搬过来摆起来,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好,天晴的时候,可以坐在树下纳凉吃饭。 陈子安进门,就闻到了浓郁的饭菜香味。 他嘴角划过一抹笑容。 难怪人都说,家里要有个女人才像过日子的样子。 可不就是这样吗?这才多长时间?他这里就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陈部长回来了,洗手就能吃饭了,今天吃肉末烧豆腐。”苏满秀扬起脸笑着说。 那日,她离开医院,本想着去死算了,却又被陈子安给追回来了。 之后,陈子安再也没问她的情况,只将她带回自己家里。 对外,陈子安说是老家来的人,老家活不下去投奔他来了。 甚至,陈子安还给苏满秀办了合法的手续,又在县城的食堂里给她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 “今天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熟人。”陈子安一面洗手,一面对苏满秀说。 苏满秀笑一笑说:“啥人啊?” “红心大队的人!” 陈子安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一点不错地盯着苏满秀。 虽然苏满秀至今没说,她是哪里人,但陈子安就是觉得,苏满秀和红心大队的苏家有关系。 他让人去打听过,老苏家有个闺女叫做苏满秀,前些日子不堪婆家的磋磨,自杀了,时间正好与他救她的时间能对得上。 果然,苏满秀一个听到红心大队四个字,一个不小心,刀就切到了手指上。 “哎呀,怎么这么不小心?”看到苏满秀受伤了,陈子安忙就伸手握住她的手。 苏满秀十分不安,忙将手从陈子安手里抽出来说:“我没事,就是不小心切一下。” “我去找纱布给你包扎。”陈子安也脸红了,忙头也不回地朝着屋里跑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对苏满秀这个女人,生出了一些不同的心思,但他也清楚,这是不对的。 就算苏满秀投河,但没死她就还是老王家的儿媳妇,王狗子的媳妇。 苏满秀还是有夫之妇,他不能有别的想法。 第67章 苏家的孩子们趁着天气还没有彻底冷下来,天天上山。 他们不和大队里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山,因为他们要带着迟意远一起。 迟意远对山上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即便已经在红心大队生活了三年时间,迟意远并没有怎么上过山,对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 跟着苏家兄妹,他学到了很多在山林里生活的知识,认识了许多山上的特产,也带回家很多能让他们果腹的食物。 因为苏小甜也去了,每次都能收获不少好吃的,以至于迟意远有一种错觉,大山是个聚宝盆,里面要什么有什么。 直到多年之后,他才知道,原来大山的馈赠是分人的! 为了将这些从山上获得的食物藏起来,迟意远在牛棚不远处,找到了一个很隐蔽的山洞。 他将不方便放在家里的东西都藏在那个只能容一个小孩子进去的小山洞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掩饰起来,外人根本看不出来。 这是他们祖孙还有杜同和两口子过冬的储备粮食,不能有闪失。 上山的生活,因为有了迟意远的加入,也增加了许多快乐。 迟意远其实是个很聪明的人,又是从小就读书的,他懂得很多知识。 一路上还能给苏家兄妹们讲许多好听的故事,这是苏家兄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小姑娘现在几乎就是迟意远的小迷妹,每次上山的时候,都兴致勃勃地等着听故事。 她也看书,但是似乎书上写的故事都没有迟意远讲得好听。 他们在山上累了,也会坐在一起学习一会儿,互相交流一下。 这时候,迟意远的用处就大了。 作为曾经的学霸,便是在京城那样的地方,他都是一枝独秀的存在,何况是教导几个乡下孩子。 他会细心的指导苏家几个孩子的错误之处,并给他们讲解直到完全理解。 可以说,这段时间虽然没怎么去学校,却是苏家的孩子们进步最大的一段时间。 苏爷爷对此十分满意,他觉得,读书是好的,即便牛棚里现在就住着几个知识渊博的人,但苏爷爷坚持觉得,读书肯定有用。 他甚至盼望着,将来苏家的孙子能有个去上一趟工农兵大学的,那才是光宗耀祖。 这日,几个孩子满载而归地从山上下来,一路上像是一群小鸟儿一样,叽叽喳喳十分热闹。 才走到家门口,苏小甜眼尖地看到陈子安的车正停在自家门口。 “陈叔叔来了?”苏小甜笑眯眯的说。 家里的男孩子也喜欢陈子安,因为陈子安来了就会带来很多好吃的,但都没有苏小甜喜欢陈子安。 苏小甜喜欢陈子安,那是女孩子对英雄天然的崇拜。 陈子安是个上过战场的人,他是个真正的英雄。 当然,苏小甜不是这辈子才知道的,而是上辈子知道的。 毕竟,上辈子,这位最后也是个大佬,他的传说,很多人都听说过,就算是苏小甜也曾经听说过不少。 “我们快进去吧!”苏家的孩子们欢呼着跑到了院子里。 让他们意外的是,他们不光看到了陈子安,竟然看到传说中已经投河自尽的大姑姑苏满秀。 苏奶奶正眼睛红通通的抱着苏满秀,显而易见是哭过了。 大姑姑苏满秀也是一双眼睛通红,可见也是哭过的。 “大姑?”几个孩子惊讶的手中筐子篮子落了一地,从山上摘下来的山果、山货滴溜溜地滚了一地。 “娃们都回来了。”苏满秀笑着说:“大姑给你们买了鸡蛋糕,洗洗手吃。” 苏满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脸上都是释然。 自从出嫁之后,她从来没有给侄儿和侄女买过一次零嘴儿吃,不,她连一个馒头都没有给娃们带过。 一直以来,她都十分愧疚,现在这份愧疚终于可以弥补上了。 陈子安给她安排了一个临时工的工作,工钱不多,一个月只有十块钱。 可对于手中从来没有拿过钱的苏满秀来说,十块钱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再加上还有各种票据,苏满秀十分满意。 虽然和真正的城里人比起来

相关推荐: 完美奴隶手记(H)   一颗雪人(校园H)   酒酿小青梅   火影之囚爱   综影视创飞所有人   [还珠]薇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再来一次的人生_高h   曲径通幽处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