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推到河里差点儿丢了命。 她吃惊地看着梁秀,说不动心是假的。 但苏奶奶是个理智的人,她很快却又摇头说:“算了,过成啥样儿都是自己找的。我这个当娘的,还能照顾她一辈子不成?” 早年就是照顾这个小闺女一家子照顾得太多了,以至于让康家人觉得,吃他们家喝他们家的都是应当。 升米恩斗米仇,他们给的太多了,让老康家的人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是他们应该的。 现在不肯继续贴补,康家那一家子人就原形毕露了。 其实,康家的日子过得还不如寻常农户人家。 就因为是镇上住着,康家一家子人自认为是城里人,根本看不起老苏家这样的乡下人。 自然,苏满香也是被老康家看不起的。 即便康家另外两个儿媳妇的娘家条件更差,差的一大家子人就住在一间屋子里,屁股都转不开,到了后半个月,连饱饭都吃不上,但依然自觉良好,在婆家也比苏满香有地位。 失去了娘家的补贴,苏满香这个泥腿子在那些眼高于顶的人眼里,自然更是要被看不起。 苏满香现在日子过的艰难,也就能预见了。 苏奶奶心疼女儿,但也知道,不能一辈子都补贴康家。 要是从老苏家拿去的那些粮食落在闺女和外孙们的嘴里也就算了。 可她心里清楚,康家一大家子人,没有一个是好的,那些粮食只怕大部分都落到别人的嘴里了。 让自家的人省吃俭用,养着一大家子白眼狼,苏奶奶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真傻。 梁秀知道婆婆心里的不舒服,索性就另外找了话题与苏奶奶说起来。 她说起她们妯娌两个在鸡蛋糕厂的一些趣事儿。 果然,苏奶奶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工厂里的事儿,神秘的很,苏奶奶咋能不愿意听? 听了一会儿,苏奶奶忽然想到了什么,问“ “你俩在县城里,没有受委屈吧?” 镇上的人都自觉高人一等了,何况是城里的人,只怕更瞧不起人。 自家两个儿媳妇又是老实人,要是被人欺负了,咋办? “娘,我们从红心大队去的人在鸡蛋糕厂可有地位嘞。他们都知道,鸡蛋糕厂能继续生产,要靠咱们红心大队的鸡蛋。”齐良英满脸笑容的说。 工厂里人多,看不上她们的人自然有。 但大部分的人却没有对他们有什么恶意,尤其是厂子里的管理层,对他们这些红心大队招工过去的人态度更是和善。 苏奶奶听了这话,放心了许多。 鸡蛋糕厂有多看重鸡蛋,从一口气能让红心大队招五个工人,就能看出来了。 “你们也要低调些,省的被人盯上了,更不好!”苏奶奶叮咛道。 “娘,我们知道轻重,咱这样的人能去县城里当工人,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了。”梁秀道。 “娘,现在天冷了,咱们养鸡场的鸡蛋产量只怕也要降下来了吧?”齐良英问。 “小甜和老杜两个倒腾了好些天,养鸡场的温度不算太低,也没太耽误。”苏奶奶对自家人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刻意的掩饰苏小甜的功劳。 “咱家小甜就是能干。三弟妹,你说,你咋这么有福气嘞?”齐良英感慨的说:“我生小七的时候,就想着生个闺女吧,谁知道,是个儿子,后来生小九的时候,又想着,生个闺女吧,还是个儿子!” 梁秀忍不住笑了,说:“二嫂,你这话要是让大队里其他人听到了,估计要当场啐你。” 这也是实话,红心大队有好几家人为了生个儿子,费尽心思,可到最后,还是只得了几个闺女。 一口气生了四个儿子的齐良英说出这话的时候,怎么能不让人恼恨? “世上的事儿可能就是这样,没有个两全的时候。”苏奶奶笑着说:“对了,你俩这一次回来能住几天?” “两天假期,后天就要回去。” “马上过年了,厂子里忙,要是平时,能多休息两天。” “既然回来了,就去娘家看看。”苏奶奶说:“我明天早上给你们准备些礼,你们带回去。” 妯娌二人面面相觑,这是个啥情况? “娘,不年不节的,咋就让我们回娘家去了?” “你俩现在是城里的工人了,得回去看看,要不,你们娘家那边的人该说你们看不起人了!” 这事儿,苏奶奶可是想了好些日子了,不过因为两个儿媳都没回来,才没说。 现在,儿媳妇回来了,她也就将这话说了出来。 “娘……”两个儿媳异口同声的喊了一声。 “这事儿,你们得听我的!” 对此,苏奶奶很是坚决。 “娘,我就是想问问,我们两个都回娘家去了,大嫂咋办?” 因为都是在一个锅里吃饭,苏奶奶这几年给几个儿媳妇准备回娘家的礼都是一样的。 梁秀这话问出来,也是怕因为这么点小事闹出是非来。 “这也没啥,我不会厚此薄彼,你大嫂不用跟着你们一起回来,等过几日到腊八节的时候,让她回去,礼和你们一样就行!” 第114章 梁秀和齐良英两个人放心了。 她们都不愿意为了一点小事闹得家里不安宁。 虽然王香花不是那样斤斤计较的人,很多时候大大咧咧的。 但这样的事,能避免最好! 第二日一早,苏奶奶果然就准备了礼。 两个儿媳妇的礼都是一样的,甚至连装礼的篮子都差不多。 “你们两个人一人八个白面馍馍,十个鸡蛋,一斤红糖。” 苏奶奶将两个篮子分别递给两个儿媳妇,这时候的苏奶奶面上没有不舍得,反而是扬眉吐气的神色。 这样的礼,在乡下地方,算得上是十分丰厚。 虽然没有肉,但有白面馍馍,还有鸡蛋和红糖,哪一样不是好东西? 妯娌两个都没想到,婆婆会准备这样丰厚的礼物。 不年不节的回娘家去看看,带上这样厚重的礼,过了啊! “娘,是不是太重了?这些白面馍馍,留给家里的娃吃。”齐良英捏着篮子的手指有些发白。 沉甸甸的篮子压着她的手,像是压在心里一样。 苏奶奶笑着说:“你们两个都嫁过来十多年了,从来没有风风光光地回过娘家。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是我们老苏家对不起你们。” 几个儿媳妇这些年没少受委屈,她一直都知道,可是家里条件就是这样,她就算想给儿媳妇们长脸也没办法。 现在条件好了,苏奶奶也希望儿媳妇们回家的时候,能风光。 也让她们娘家的人看看,她们现在过得好。 齐良英眼眶红了,提着篮子转身走了,没让苏奶奶看到她眼角划过的泪水。 齐良英的娘家在本公社红旗大队,从红心大队出发,走路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 她打算匆匆去一趟,回来再帮家里做点儿活。 梁秀看着齐良英已经出门走了,便也准备出门了。 临出门的时候,她忽然看到了自家粉妆玉砌的小闺女。 “甜儿,妈带你去看姥姥姥爷,去不去?”梁秀冲着闺女招招手问。 苏小甜这会子正在默默回忆之前书上看到的内容,加强记忆,冷不防自家母亲提出要让她去姥姥家里,下意识地就要拒绝。 她不喜欢去姥姥家。 姥姥姥爷对她都不好,在姥姥姥爷的心里,只有舅舅家的那几个表哥表弟。 苏小甜是老苏家唯一的女娃,从小就十分得全家人的宠爱,自然也养成了一点娇气的性格。 但在姥姥姥爷家里,她一点地位都没有。 就算去拜年,姥爷和姥姥都不会多看她一眼,就算桌上有好吃的,也不会给她一点点。 在姥姥姥爷的心里,女娃子,赔钱货罢了,多吃一口饭都不值当! 但她看着自家老娘那副希冀的目光,最终还是点头应下。 “妈,我跟你去!” 梁秀当然知道,自家几个娃都不愿意去她娘家。 实际上,她自己每次去的时候,看着娘家哥嫂爹娘那嫌弃的眼神,也都觉得难堪。 何况是家里的娃们,在老苏家都是被疼爱的,哪里受得了那样的委屈? 但她觉得,爹娘看不上她,是因为她家日子过得不好,爹娘恨铁不成钢。 现在不一样了,她的日子过好了,爹娘总能放心了,对她应该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吧? 对于自家老娘这些想法,苏小甜并不知道,但她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最好。 “妈,你等等我!” 小丫头迈着小短腿砰砰砰地朝着自己屋里跑去。 “甜儿,你这是去干啥?”苏奶奶看着小孙女这样,忙问:“小心点儿,别跌倒啊!” “奶,我去换新衣裳。”苏小甜说着,小小的身影已经到了屋里。 苏奶奶忙就跟着进去,果然就看到苏小甜已经从箱子里拿出了前两天才做好的新棉袄。 这是苏奶奶给她做的,专门从县城里捎回来的红色碎花棉布,絮上了新棉花,厚实得很,也十分漂亮,尤其是皮肤白皙的苏小甜穿着,越发显得精神好看。 做好的时候,苏奶奶就喊着让小孙女穿,可苏小甜说,要等过年的时候穿。 “前两天让你穿,你舍不得,咋今天就要穿了?”苏奶奶好笑地看着小孙女儿。 苏小甜撒娇地说:“今天要去走亲戚,肯定要穿新衣裳!” 她并没有明说,姥姥姥爷不光是重男轻女的人,还是嫌贫爱富的人。 这么多年,他们看不上她妈,不光是因为妈妈是女儿,而且也因为老苏家穷。 她妈今天也是觉得能扬眉吐气了,才打算带着她回娘家去。 她当然要做些给自家亲娘长脸的事。 看着闺女穿着簇新的棉袄出门,梁秀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去姥姥家,咋还穿了新衣裳?”梁秀好笑地看着女儿。 苏小甜只笑着,却不说话。 梁秀的娘家距离老苏家很远,在隔壁公社里。 走路的话,将近两个小时才能到。 苏小五听到妈妈要带着小妹去姥姥家,苏小五怕小甜受委屈,忙就说:“妈,也带我去呗!” 梁秀倒是没想到苏小五也主动要求去,但儿子既然开口了,便也答应了下来。 接着就是小八也要求跟着一起去,梁秀真是反应不过来,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了。 平日里都不愿意跟着自己去,今天怎么一个两个地都要求去? 她哪里知道,两个儿子愿意跟着去,都是为了保护小妹。 苏家其他几个男娃,如果不是因为去梁秀娘家不方便,都恨不得要跟着一起去了。 “老三媳妇,你去大队长家里借自行车带着娃们去吧!” 苏奶奶不忍心小孙女大冷天里走路,便提议道。 梁秀想了一下,看看穿着新棉袄的小闺女,也想着走路去太远了,遂应下来。 “娘,我去大队长家里借车。”梁秀点头应下出门去了。 大队里有自行车的一共两家,其中一家是大队长家。 大队长和老苏家的关系好,平日里老苏家实在需要借车的时候,一般都是去大队长家。 很快,梁秀就借了自行车回到家里。 二八大杠的自行车,载人就是彪悍,苏小八侧坐在前面的横梁上,后面的座位上,苏小五抱着苏小甜坐着。 至于苏奶奶准备的篮子,挂在车头上,一晃一晃地。 “甜儿啊,小心点,脚抬起来,别夹着脚!” 梁秀叮咛了一句之后,用力地蹬了一脚自行车的脚踏板,自行车晃晃悠悠的上路了,走了一段路之后,才算平稳了。 老苏家现在的家庭条件,买自行车其实没问题。 但全家人都觉得,应该低调,所以暂时没有购买自行车。 这样的时候,就不方便了,还要去别人家里借自行车才行。 “奶,你说咱家啥时候能买起自行车啊?”小九羡慕地看着远去的自行车说。 “过年前,咱家也买个自行车,以后就方便了。”苏奶奶念叨着说。 总去借别人家的自行车也不好,左右不是买不起,还是先买了吧! “真的,奶?”开口问的是苏次良。 少年的目光闪闪发光。 “真的,真的,真真的!”苏奶奶乐呵呵地说:“你们也都大了,有个自行车,出门方便些!” 苏次良只高兴家里要买自行车了,可没想过自行车需要票之类的问题。 反正,有自行车骑就行了。 “奶,等咱家买了自行车,我带你去镇上逛逛。”苏次良立刻讨好自家奶奶。 苏奶奶是个小脚,走路不方便,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去过镇上了,因此,苏次良才有这话。 “还是算了吧,就你这皮猴子的样子,我怕你把我带到沟里去!”苏奶奶嫌弃地说。 其他几个娃听到苏奶奶这话,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迟意远怀里抱着烤好的红薯到老苏家的时候,听到老苏家的欢笑声,忍不住嘴角噙笑。 可是,等进门之后,问过才知道苏小甜今天不在家,去姥姥家了。 看看手中的烤红薯,迟意远颇有些失望。 他怎么就不能早一点点来?要是早一点点,就能将烤红薯给小甜吃了。 “正好,我想吃红薯了,这个烤红薯就归我了!” 苏次良毫不客气地从迟意远的手里抢过热乎乎的烤红薯,那模样真是要多有理就有多有理。 “你这娃,咋这样?小远烤个红薯多不容易!”苏奶奶立刻骂道。 牛棚里现在的日子虽然好过一些了,但比起他们家还是要差一些! 苏奶奶不想自家孙子随便占便宜。 但苏次良才不管,扒开烤红薯立刻咬了一口,还啧啧地夸奖,说红薯烤得好。 甚至,他还冲着迟意远得意的笑了一下,那眼神带着挑衅。 他可是长大了,当他看不出来迟意远那点儿心思呢? 那小子,就是存了坏心思,总想着抢他家的小妹! 他们家统共就一个小宝贝,可不能被这种居心叵测的人给抢走了。 哼,总有人想要抢小妹! 对于苏次良这样幼稚的表现,迟意远根本没有放在心上。 只是带着遗憾回牛棚里去了。 少年实际上也不知道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心思了,为什么总想着见见小甜? 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自己将小甜当成了早夭的妹妹,可现在,他却觉得,不止是妹妹! 却说苏小甜娘儿几个人,一路走一路说话,开心得不得了。 骑着自行车比走路快多了,娘儿几个说说笑笑的,很快就走了一半的路。 之前这些路,苏小甜走过不止一次。 但剩下的路,苏小甜其实没有走过几次,还有些陌生。 这就让她多了几分兴趣。 虽然已经是冬天,但苏小甜还是饶有兴趣地和沿途的树木做着交流。 这一交流可不得了,苏小甜意外得到一个消息。 就在前面树林里那棵大槐树下的树洞里,竟然藏着一个宝贝。 苏小甜兴致勃勃地就想得到这个宝贝。 但现在不是机会,毕竟还要去姥姥家里,带着这么个东西去,实在不合适! 苏小甜眼珠子滴溜溜的转动着,就想着回来的时候,怎么找个合适的理由,带着这个大宝贝回去。 在苏小甜的思索中,几个人很快就到了梁家湾。 梁家湾住的都是梁家人,因此就叫了这么个名字。 现在梁家湾是朝阳大队的一个生产队,所以才没有改名字。 梁家湾的地比较好,一年下来,收成不错,因此梁家湾的人条件都还算好,最起码比红心大队的人条件要好一些。 就因为好了这么一点点,梁家湾的人就多了几分自豪! “哎呀,这不是老四家的秀儿么?” 正在路边上站着聊天的两个妇女看到了梁秀,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立刻开口打招呼。 “婶子好!”梁秀忙就停下自行车,用一条腿撑着自行车问人。 “不年不节的,咋又带着孩子回娘家了?” 另外一个年轻妇女上下瞥了一下梁秀,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说。 这人不是别个,正是梁秀娘家嫂子的亲妹妹,也嫁到了梁家湾。 她也看不起梁秀家日子过的不好,因此,明里暗里没少说些风凉话。 要是不知道的,只当是梁秀带着娃们回来是要吃她家的米粮了。 “正好有时间,就带着娃们来看看爹娘!”梁秀忍着脾气说道。 她知道,她不能和眼前这人吵架,要不然这女人去和嫂子一说,她回到娘家也不能安生。 嫂子那样的脾气,是一点脸面都不留的,好不容易来一趟,她不想闹出事端。 “我看是没有饭吃,回娘家来吃饭了吧?可怜我大姐,辛辛苦苦的一年下来,得点儿好的都给外人了!”那年轻妇女阴阳怪气的说。 中年妇女听她这么说实在是不像话,便拽了一下她的衣裳,努努嘴,让她别继续说了。 可年轻妇女哪里是个省油的,不光没有听劝,反而说的更难听了。 梁秀面上都是赧然,就是三个娃年纪虽然不大,但也是知道好歹的年纪了,一个个脸上也都羞红了。 看到梁秀赧然的表情,年轻妇女越发得意了起来。 “婶子啊,您是不知道,我姐是个吃苦耐劳的性格,也是个不擅说话的,要是换了别人家,哪里能由得出嫁的闺女拖家带口的回家吃。” 中年妇女面上的表情就有些精彩了,满梁家湾的人,谁不知道,李家两姐妹都是刀子嘴刀子心的人,这会子还好意思和她姐性格好? 她们姐俩要是性格好,只怕梁家湾就没有性格不好的人了! 也就是梁老四两口子都是没出息的性格,要不然,那样的儿媳妇,早就撵出门去了。 出嫁的闺女回家,连口热水都不给,就别说吃饭了,也亏得梁秀性格好,不计较。 苏小甜从苏小五的怀里跳下来,原地蹦了两下,活动了一下自己已经冻的麻木的腿和脚。 这天气,一路上坐在自行车上真是要冻死了! 她的这个动作,倒是让年轻妇女将目光放在了她的身上。 看着小女娃穿着红艳艳的碎花新棉袄,年轻妇女的嘴巴有一瞬间合不拢了。 老苏家不是穷的屁都要夹不住了,咋还能穿新棉袄?还是给个女娃子赔钱货穿? 老苏家的人这是脑壳子都糊掉了吧! “娘,太冷了,我看看篮子里的鸡蛋,是不是都冻住了!” 苏小甜觉得腿上有些直觉了,立刻上前走到自行车前面,刷的一下将篮子上的粗布撩开。 这一下,篮子里的东西都露出来了。 白花花的几个大白馍馍,看的中年妇女的眼睛都快要黏在上面了。 谁家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能带着这么多的大白馍馍来啊? 可就在她将所有的注意力放上去看白面馍馍的时候,又发现,篮子里还装着鸡蛋。 最主要的是还有一个纸包,看样子应该是红糖。 之所以确定是红糖,是因为那纸包上面还沾着一点点红糖。 “秀儿啊,不年不节的,咋还带这么重的礼?”中年妇女十分羡慕的说。 老苏家的人咋舍得让儿媳妇带着这么重的礼回娘家? 真是太舍得了,要是换成她可舍不得。 她这时候也想说,老苏家的人是不是脑壳子都糊住了? “秀儿,你家这日子是眼看着好过了啊?之前就有人说,你们老苏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我还不相信,现在看着,倒是真的!” 中年妇女也不管其他,一口气将自己想说的都说了出来。 反而是那年轻妇女说不出话了,方才还说人家拖家带口的来娘家吃,现在被打脸了。 人家带着这么多好东西呢,那白面馍馍,可是正正经经的白面,一点玉米面和豆子面都没加。 还有鸡蛋,好几个嘞,多金贵的东西啊! “尕姥,这不是我妈去城里上班了,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奶就让我妈来看看我姥姥和姥爷!”苏小甜口齿伶俐的说道,重点强调了一下,梁秀去城里上班的事儿。 对于梁秀去城里上班的事儿,梁家湾也听到了一些风声,可是却没人相信。 老苏家就算有本事能在城里找工作,肯定也是先给男人和年龄够了的娃,咋还能给儿媳妇? 可这会子听到苏小甜说这话,中年妇女的目光立刻盯着梁秀,那火热的目光,简直要将梁秀给烧化了。 “婶儿,我先看我爹娘去了!”梁秀被看的不好意思了,便找了理由,转身推着自行车要走。 第115章 她想走,架不住别人不想让她走啊! 年轻妇女原
相关推荐:
渣男攻陷日记(H)
乙女断章(np)
文娱之顶流艺术家
重生之我是兽人甲
惊喜[H]
我刚编的论文竟然成真了
[综韩剧]男神驾到
魅魔Masquerade
盲女与妓女
飞入金丝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