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好地照顾爷爷。 可又怎么能和亲孙子在身边一样? 他对这对父母失望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对夫妻从头到尾没有想过,他也跟着去了国外之后,爷爷要怎么办! “父亲,要不,您跟着我们一起去德国吧!” 这时候,迟念东终于开口邀请父亲。 “不了,你们去吧,我在国内挺好的,有几个好友也能说说话。”迟格摆摆手说道:“叶落归根,我这把老骨头,着实不想再去那么远的地方了。” “可是……”迟念东还想说什么。 他们兄妹虽然不在一个城市里,可是,到底都在德国,如果父亲去了,也算全家团圆了。 于熙悦忙说道:“既然父亲不想去,那就尊重父亲的选择。” 于熙悦的心里,迟意远之所以和他们做父母的关系不好,有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迟意远是迟格一手带大的。 要是迟格跟着一同去,说不定,迟意远和他们的关系依然会如此糟糕。 迟格瞥了一眼儿媳妇,什么话都没说。 最终,在迟格的坚持下,迟意远还是不忍忤逆爷爷的意思答应了。 而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苏小甜并不知道,等她回去的时候,迟意远已经离开。 她还在忙着帮小树解决问题。 ******** 袁国庆家。 袁国庆为了感谢这段时间沈自珍的指点,提前一天回到家里准备招待沈自珍等人。 他是个实诚人,虽然家里的条件不算好,但他也算尽心尽力了,将家里存了很久的腊排骨和腊肉都找出来,又将家里的一只小公鸡也杀了。 袁妈妈知道儿子这是遇到贵人了,也不吝啬这些好东西。 一大早起来,就帮着儿子忙活。 腊排骨炖笋干、家常炒腊肉、清炖小公鸡、水汆丸子、素炒茄子、鸡蛋炒青椒六个菜,娘儿两个用了一早上的时间把菜做好。 袁家的条件很差,做丸子的肉是袁国庆自己去小河沟里摸来的小虾做成的。 虾太小了,袁国庆不好意思直接将小小的虾当成一道菜上桌,便将虾肉都剥出来,然后剁成虾肉泥做成了丸子。 娘儿两个为了这道菜,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但看着这一桌还算体面的菜,娘儿两个脸上还是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国庆啊,你说的这位老师,不会嫌弃咱们家穷吧?” 袁妈妈看着自家家徒四壁的样子,还是有些担心。 听说,这位沈老师可是从京城来的,那可是大地方来的人,要是看不起自己家可咋办? 袁妈妈是个好强的人,可是家里的条件真的是太差了,由不得袁妈妈有这样的担心。 袁国庆笑着说道:“妈,不会的,沈老师不是这样的人,小甜和三恭兄妹两个也不是这样的人,他们都很好,不会嫌弃咱们家的。” 话虽然这样说,但其实袁国庆的心里也还是在担心这个问题。 万一呢? 毕竟,他们家的条件真的太差了,就算在村子里,他们都是顶顶条件差的人家。 “再说了,妈,我们尽心尽力就行了,总是表达自己的谢意,不用考虑太多。” 第678章 俗话说,人穷志短。 虽然袁国庆是个很自强自立的人,一直以来都在依靠自身改变家里的环境。 但他的家庭到底还是太贫穷了。 因为清贫如洗,原本优秀的年轻人在受尽白眼了冷遇之后,缺少了自信。 他原以为,等大学毕业有了工作,他就可以改变家里的条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可谁知道,就在毕业证刚拿到手的时候,就接到消息,母亲病了。 在回家照顾母亲和去单位报道之间,袁国庆选择了回家照顾病重的母亲。 工作虽然很重要,但母亲更重要。 如果失去了母亲,就算拥有一份工作,对袁国庆来说,也没有意义。 他做出了选择,母亲活了下来,他却丢了原本就要到手的铁饭碗。 可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如果没有母亲这些年的殚精竭虑,就不会有他的现在。 人要懂得感恩。 在袁国庆的心里,为了母亲哪怕是丢了性命都可以,何况现在只是丢了工作。 可是,这件事却压在母亲心中。 袁国庆不止一次地听到母亲因为这件事唉声叹气的。 母亲也曾经不止一次地说,如果不是因为自己的命不好,就不会耽误儿子的前程。 袁国庆的父亲早年亡故,袁国庆是母亲一手拉扯长大的。 但早些年,却有很多人说,袁妈妈克夫之类。 因此,袁妈妈总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命不好,才会耽误了儿子。 袁国庆想尽办法劝慰母亲,这件事和命运无关,但是袁妈妈却坚持如此认为。 袁国庆急切地想找一份工作,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他一度担心,如果不能找到一份工作,母亲要愁出病来。 就在这时候,科研基地要一个人的消息就那样传入他的耳朵里。 第一次袁国庆为了自己的将来主动去找梁镇长,毛遂自荐。 好在,一切很顺利,知道他是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之后,梁镇长不光没有收他带过去的小公鸡,还将他带到了沈老师的跟前。 儿子有了工作,袁妈妈的精气神都好了很多。 在等待沈自珍等人的时候,袁妈妈还不忘记叮咛几句。 “国庆啊,你以后要好好干。” 这样好的机会,如果不好好干,袁国庆觉得,都对不起自己。 “妈,您放心,我肯定好好干!” 沈老师说,他们很快就要走,到时候,科研基地这边就交给他了。 还让他将剩下的工作都做完。 当时他其实是很没有自信的,可是沈老师说了,他相信他能做得很好。 甚至,沈老师还对他多有照顾。 他虽然没有完整的参与这个科研项目,但是对于前期的科研资料,沈老师并没有瞒着他,而是对他开放了权限。 这也是让他十分感动的地方。 这是数据的事儿吗? 不是,这是信任! 自卑的袁国庆第一次觉得,被人信任是如此美妙的事。 娘儿两个说话的功夫,却看到村头上有人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妈,沈老师他们来了!” 袁国庆眼尖地看到,前面骑着自行车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沈老师。 沈自珍几个人今天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 沈自珍自己骑一辆车,是安荣学家里的车。 苏三恭骑着一辆,带着苏小甜。这辆车是安书记家里的车。 听说他们要去袁国庆家里做客,安荣学帮他们找的车。 要是没有两辆车,三个人要过来,还真要走不少的路。 “沈老师,您来了?”袁国庆恭敬地站在自家门口迎接沈自珍。 沈自珍爽朗地笑着说道:“国庆啊,你们这里还真不好找,好在我们出门早,一路打听过来,也到这时候了。” 一路上,他们可是问了七八次的人,才总算找到了这里。 “亏得昨天我们到过这附近,要不然,估计这会儿还在到处溜达呢。”苏三恭也笑着说。 早就知道,这里的路不好找,可也没想过竟然这样难找。 听到二人这话,袁国庆瞬间红了脸。 “沈老师,我应该去接您。”袁国庆觉得,这是自己的错,怎么就没有早点想到这个问题? “接什么啊,我们一路过来,虽然有走错的时候,但领略了不同的风光,也算不错。” 沈自珍不以为意,他活到现在,也算是达到随遇而安的境界了。 袁国庆还要说什么,被沈自珍给阻止了。 袁国庆这个孩子,什么地方都好,唯一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过小心谨慎了。 如果只是轻微的小心谨慎倒是也就罢了,可这个孩子,是太过小心谨慎,难免就会有些畏畏缩缩瞻前顾后。 袁妈妈也在袁国庆的旁边站着,原本有些忐忑,唯恐被人看不起。 但没想到,沈自珍是这样一个平易近人的人,袁妈妈都安心了很多。 “沈老师,您先到屋里坐。”袁妈妈虽然紧张,但还是尽量摆出一副平静的样子招呼客人。 “国庆,这是你的母亲?”沈自珍问道。 “是的,沈老师!” “老嫂子你好啊,国庆这孩子很不错,十分优秀,您教导得好!”沈自珍客气地说。 听到这位儿子口中高端的不得了的大人物竟然开口夸奖自己的儿子,袁妈妈骄傲了很多,说话的底气也足了不少。 “沈老师您谬赞了,国庆这孩子叨扰您了。” 两个长辈寒暄了几句,这才到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坐下。 苏三恭则是将他们带来的礼物从自行车上解下来,交到袁国庆的手中。 “国庆,第一次到你们家来,也不知道该带点儿什么东西,就随便买了一点,你们可不要嫌弃。” 苏三恭手中拎着的是一个网兜,网兜里有一罐子麦乳精、两包点心,还有一包红糖。 这是他们路过供销社的时候买的礼物。 在这个时代,这样的礼物算得上是厚礼了。 毕竟,过年的时候走亲戚,很多人也只带几个自己家做的花卷馒头之类。 袁国庆忙就推辞。 他请老师吃饭,老师却拿了这么多的东西来,这成什么了? “这些留下你们自己吃,我不能收。” “收下吧,给阿姨补补身体,你要是不收下,今天这顿饭,我们也不能安心吃。” 苏三恭笑着强硬地将东西塞到袁国庆的手中。 第679章 袁国庆收下礼物之后,坐在自家的小凳子上,陪着几个人说话。 而袁妈妈则是在厨房里忙着。 “三恭,你前面说,你昨天来了这附近?” 想起苏三恭前面说的话,袁国庆一时好奇就多问了一句。 “不是我,是我和老师一起,我们去了前面不远的南河村。” 袁国庆听到他们去了南河村,很是惊讶。 如果去的是南河村,那确实距离他们村不远。 可是,他想不到老师和三恭两个人与南河村有什么纠葛。 “你们怎么会去南河村?” “南河村有个父母双亡的孩子,叫小树。昨天正好被我们给遇到了,过来看看情况。” 苏三恭将小树的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 他们这一说,袁国庆便知道是谁了。 “小树这个孩子我知道,就住在南河村,父母都没了,很是可怜。不过,前些日子听人说,小树病了,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怎么忽然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可怜,后来听了小树的遭遇之后,便觉得自己其实也不算可怜。 沈自珍倒是没想到,袁国庆居然都知道这件事,遂将小树的事说了一遍。 袁国庆吃惊了。 他以前就听说过小树日子过得可怜,但从来没有想到,竟然会如此可怜。 是什么样的虐待,才能让一个小孩子连夜跑了,而且,这一路跑了那么远,甚至在饥寒交迫的时候,都没有想过回来。 也就是说,在小树的心里,即便是在外面流浪,也比寄居在大伯家里要好。 “小树这孩子太可怜了,要是父母还活着,何至于如此。其实有些时候想一想,人在这个世上,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是啊,父母在,孩子永远是孩子,如果没有了父母……”苏小甜都不忍心说下去。 “我晚上约了人,想帮一帮这个可怜的孩子。” “沈老师您是要去梁镇长家里?” 袁国庆也算是聪明人了,听了沈自珍这话,便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他觉得,沈老师能约的,应该就是梁镇长。 梁镇长这个人其实是个非常不错的人,虽然是镇上的领导,但平易近人,也为周围村子里的人解决了不少的问题。 就连他当初上大学,梁镇长也是帮过忙的。 “就是梁镇长估计管不了南河村的事儿。沈老师,我们这边属于通粱镇,但过了前面那座桥,就不是通粱的地方了。” 袁国庆以为,沈自珍不知道这边的情况,遂主动开口解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梁镇长虽然是镇长,但管不了别的镇上的事儿。 “确实管不了,所以还要拜访一下其他人。”沈自珍笑着说道:“不管能不能解决,既然遇到了,总要想想办法。” 几个人说话的时候,袁妈妈将饭菜端了出来。 “我们家清贫,也没什么好东西招呼您,就是家常小菜,还请您别嫌弃。”袁妈妈十分客气地说。 袁家准备的饭菜其实算是很不错了,可是,这娘儿两个因为不自信,所以,总觉得准备得不够好。 沈自珍笑道:“您太客气了,皇帝请客,四菜一汤。您这几道菜,标准可不低呢。” 沈自珍这话说得随和,袁家母子两个人听着也安心了许多。 袁家母子招呼得尽心尽力,倒是让沈自珍等人有些不自在了。 好在,袁国庆发现了这一点,及时地将话题改变了一下,这才让众人都觉得自在了许多。 吃完饭之后,袁妈妈收拾碗筷,而袁国庆则主动去刷碗。 袁妈妈便陪着沈自珍等人说话。 对于袁妈妈来说,似乎也没有别的话题,能说的就是自己的儿子。 她说起早年的袁国庆是如何的懂事,又说起这一次为了自己,袁国庆是如何放弃了原本就要到手的不错的工作等等。 都是些琐琐碎碎的事儿,但是袁妈妈说得很认真,听得沈自珍都有了代入感。 袁国庆这些年过得不好,但好歹有个坚强的母亲。 沈自珍不由又想起了小树这个父母双亡的孩子。 他便问起袁妈妈是否知道小树这个孩子。 袁妈妈果然是知道的。 袁妈妈是女人,对这些家长里短的了解就更多一些,虽然不是同一个村子,但这是小地方,她也听说了不少关于小树家里的事儿。 念叨完了之后,还多说了一句:“小树他爹是个好的,只可惜,早早没了!凡是他能活着,一家子人何至于像现在。” 听到袁妈妈这话的时候,沈自珍等人也没多想,只以为袁妈妈不过是随口说一句罢了。 “大嫂子,真是谢谢您了!”沈自珍客气地说:“您坚强,小袁这孩子才能这样优秀!” “这有啥,就是些家长里短的是是非非,您不嫌弃我啰嗦就好。不瞒您说,要不是为了国庆这孩子,或许我也坚持不到今天。”袁妈妈忙笑着。 只是,那笑容中,多少带着一些凄凉和心酸。 苏小甜很明显地感觉到了。 生活不易! 袁国庆将碗筷洗刷干净之后,出门就看到母亲和沈自珍等人说得热络,便过来给他们倒茶。 清闲的时光过得总是很快,转眼,就已经是三点多了,天气已经不是很热,袁国庆便说道: “老师,这会儿天气不是很热了,我们去外面看看?” “好!”沈自珍原本就是存了四处走走的心思才过来这一趟。 袁妈妈说家里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叮嘱袁国庆要照顾好几个人。 一行四个人便出门到了外面。 袁家所在的这个村子,周围的风光很不错。 依山傍水,树木葱茏,属于山水钟灵秀的地方。 袁家的宅子后面,就是一条小河。 河水很平缓,潺潺流过,就如同这个小村子一样的恬静。 苏小甜等人都是北方人,很难见到这样的山水风光,很是喜欢。 在西北的时候,只见到黄沙满地了,何曾见过这样的秀丽风光。 “国庆,你们这里风景不错!”沈自珍笑着说。 “虽然风景不错,但自然灾害多,村子里的人,日子并不好过。”袁国庆忽然就唏嘘说道。 第680章 沈自珍显然没想到,袁国庆会说到自然灾害。 下意识地,沈自珍朝着周围的山水扫了一眼。 这个地方看起来不像是会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 这里,如果再多上树枝桃花,看着大概与世外桃源差不多了。 “国庆哥,这里真的会有自然灾害吗?”苏小甜难以置信地问道。 “有,你不要看这里安宁祥和,可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一点预兆都没有。” “现在这里或许是天气晴好,但谁知道,下一刻是不是就会有暴雨来临。”袁国庆苦笑着说道。 如果不是隔三岔五突如其来的灾难,或许,这里的人能过得更好一些。 他以及他的乡亲们日子也会过得更好。 苏小甜对袁国庆这话感到很诧异,这里看着怎么也不像会发生洪涝灾害的地方啊! 她忍不住朝着周围看了一圈儿,一点都没发现会有突如其来暴雨的迹象。 只可惜,虽然博览群书,但苏小甜并不懂气象学。 这一瞬间,苏小甜忽然就想到了,或许这个方面也可以专门学一学。 毕竟,农业与气象是息息相关的。 不光她应该学,就是三哥,也应该学一学气象学。 “国庆,你说的夸张了一些吧?就算有自然灾害,预先总有些征兆。”苏三恭也不敢相信。 袁国庆说道:“从小到大,见习惯了。没有任何征兆,沈老师,小树的爸爸,当初就是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为了救人才没有的。” 如果能预先知道天气情况,或许很多灾难就能避免。 最起码,人能撤离。 小树的爸爸早亡,这一点他们都知道,但关于小树的爸爸是怎么去世的,这一点他们都不清楚。 晚上,沈自珍几个人到了杜书记的家里。 梁镇长早就找杜书记说过这件事。 杜书记知道沈自珍是京城里来的人,而且是在领导跟前挂过号的首屈一指的农业专家,很是客气。 他见了沈自珍的面,少不得要说几句恭维的话。 但沈自珍今天来的目的只是为了小树,谦虚几句就切入正题。 “沈老师,今天您来的目的,梁镇长已经对我说了。不瞒你说,这种事,我想管,可是有心无力。”杜书记苦恼地说道。 苏小甜抬眸看看杜书记。 她不明白为什么杜书记会这样说。 作为基层政府的领导,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苏小甜忍不住皱眉。 沈自珍也没想到,杜书记一开口直接就是拒绝的话。 原本,他以为,最多是说难,而不是直接说有心无力。 这一瞬间,沈自珍觉得,自己可能是白跑了这一回。 但是,沈自珍还是想尽可能地争取一下。 最不济,让这个孩子去福利机构也行,总比在外面漂泊流浪的要好。 “杜书记,小树这样无父无母的孩子,不能直接送到福利机构吗?”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外面流浪,现在天气暖和还好说,过段时间天气冷了,怎么过? “沈老师,您是从京城来的,不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才会这么说。”杜书记脸上的虽然带着笑,可是却透露着苦味。 “谁家的孩子,愿意送到福利机构去?” “小树这孩子不一样。” 如果是有人收养好好对待的孩子,沈自珍自然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可小树明显不是。 一般来说,有家庭愿意收留的孩子,一般都不会让去福利机构。 健全的家庭对于孩子来说,十分重要。 但就小树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孩子继续生活在大伯家里,还不如去福利机构。 最起码能吃饱穿暖。 杜书记苦笑说道:“我们县上没有孤儿院,要将小树送到福利机构,那就只能去市上协调。可是市里面统共也只有一个孤儿院,收留的都是找不到亲人的孩子,条件也不好。小树这样的孩子,算是有监护人,一般都是不收留的。” “沈老师,您的善心我能理解,可是,我们也难。这样吧,我尽量想办法解决小树这孩子的问题。” “小树这孩子的父亲,当年为了救人,才会被洪水冲走,算是我们当地的英雄,英雄的孩子值得更好的对待。” 杜书记说这话的时候,很明显是动容的,可见,当初小树父亲的死,在杜书记的心里,也是留下了不能磨灭的印记。 沈自珍觉得,杜书记可能是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小树的问题。 “杜书记,是我给你出难题了。只是,我一再听人说,小树的父亲当年是为了救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沈自珍最终还是没有忍住好奇,开口将这句话问了出来。 “就在我们下游不远处,有个堤坝,哪一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暴雨,将整个村庄都淹没了。 那时候,周围好几个村子里的人被困在地势稍高的位置。 想要让这些人得救,唯一的办法就是泄洪。 可是,
相关推荐:
绝对占有
婚后爱上你(H)
磨人的嫂子
光与影(真骨科)
和隐形豪门继承人恋爱翻车后
斗罗:转生龙蛋,银龙王亲自孵化
欲望夫妻奴
全能歌姬辅助系统
声色(短篇)
绿茶真千金在七十年代文里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