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巨星之名器炉鼎 > 第298章

第298章

讲述这段悲惨往事的时候,几个姑娘差点儿笑死。 原来力气大了也有不好的地方。 几个小家伙今天有新衣服穿,还有礼物可以收,十分开心。 苏小甜原本还担心小孩子们年纪小,会不会打起来。 但显然,这些孩子被教导得很好,并没有出现她担心的情况。 反而是一个个彼此谦让着,收到的礼物有大小不适合的,还会彼此调换一下。 “你们几个表现真好,以后也要表现这样好哦!”苏小甜亲昵地摸了摸孩子们的脑袋。 “小甜姐姐,奶奶和爷爷说,让我们向你学习!我们长大了,一定也要做一个和你一样优秀的人!” 苏小甜显然没想到,自己竟然是孩子们的楷模了。 她原来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那你们现在愿意跟着我学吗?”苏小甜躬下身子问。 几个小家伙忙就点头,吵吵嚷嚷地表示,非常愿意。 苏小甜就带着几个孩子,开始帮忙收拾院子里的杂物。 小家伙们年龄小,多少有些做不好,但一个个都很努力也很认真。 年龄太小的不会做的时候,大的会主动帮忙。 苏小甜忽然觉得,或许谈爷爷和黎奶奶将来还有享福的时候。 这些孩子,不是他们亲生的,但只要教育得好,将来也能出息。 因为帮忙干活的关系,等几个人接到迟格匆匆回到苏家院子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 忙了一个早上的姑娘们,中午也只简单地吃了一口。 这会儿到了苏家,也没操心吃饭的问题,而是忙着开始干活儿。 收拾院子的、擦桌子的,在厨房里帮忙的。 总之,只要看到有活儿,她们就主动干。 勤快能干的姑娘们总是更让人喜欢。 苏奶奶因着儿媳妇和闺女的话,也恨不得让这三个姑娘做自己的孙媳妇。 可是,孙子不努力,奶奶徒伤悲啊! 李林林主动要帮着干活,被苏奶奶给劝阻了。 “家里这么多臭小子,关键时候,都不知道操心找活儿干的,就跟陀螺似的,拨一下转一下,不拨就不转了。” 苏奶奶嫌弃地看着自家八个孙子,一帮吃货,也不知道啥时候才知道主动干活的! 苏家孙子们:…… 比不过自家小妹的宠就算了,怎么连别人家的孙女都不能比了? 算了,他们大男人,不和小女娃们计较了。 兄弟几个索性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去了。 苏奶奶也不过是顺嘴骂一句罢了。 念叨两句,让李林林袖子,便急匆匆地干活儿去了。 第716章 苏老大两口子是下午时候才回来的。 “大哥大嫂,你们怎么才过来?”梁秀笑着说:“今日可是除夕,养殖场留给其他人盯着一天也可以。” 大哥大嫂这两口子,对养殖场算是尽心尽力了,一年到头,连一天都不肯休息地守着。 “这不是有两头猪今天要生小猪仔了,我们不放心。”王香花哈哈笑着说道。 养殖场越来越好了,但也要操心不是?万一因为没操心到位,有损失就不好了。 尤其大过年的,多少让人觉得晦气。 苏小甜听到大妈王香花这话,想劝劝,想想还是算了。 大妈的性格就是这样,让她操心吧! 就像是奶奶,现在不也还在忙忙碌碌的? 家里人都是这样闲不住的性格,不像她,没什么追求。 虽然建厂办养殖场,可到了最后,都是交给别人都操心了,她自己还是每天当个乖学生就完了。 想到这些,苏小甜觉得,还是应该抽空去厂子里看看的。 王香花一番话说完,已经洗手开始帮忙了。 这时候,晚饭也做得差不多了,就等着大红的对联贴上之后,准备吃年夜饭。 苏次良还在忙着写对联,他不光要负责自己家的,还要负责杜家和迟家的。 三家的房子大,房门多,算下来就是不小的工程,苏次良已经写了一个多小时了,还剩下自己家的没写完。 迟格和杜同和都懒得回家去贴对联,贴对联的活儿就交给了几小只。 苏家六七八九四个兄弟两两分开,各自负责一家的对联。 苏小甜这会儿已经扎出来一对儿大红灯笼,正打算挂在大门口。 这也不是苏小甜的想法,而是李建红的想法。 李建红无意中说起,小时候扎灯笼很好玩,苏小甜瞬间来了兴趣。 好在家里竹子、红绸、穗子这些都是齐全的。 花了两个小时时间,一对儿大红灯笼扎好了,看着格外喜庆。 陈修远小朋友穿着孙奶奶给买的新衣服,打扮得像是个福娃一样,这会儿看着大红灯笼扎好了,拍着小巴掌,欢呼着。 嘴里嚷嚷着,过年真好之类的话。 “等明年,给我那边也扎一堆大红灯笼,怪好看的。”杜同和乐呵呵地笑着说。 “咱们现在就动手,等会儿就好了。”苏小甜忙就说道。 只扎一对儿红灯笼,有些意犹未尽。 “都这会儿了,别耽误了年夜饭。”杜同和反对。 “没事,开始的时候,业务不熟练,这会儿熟练了,一会儿就好。” 苏小甜说着,真就招呼李建红几个开始动手。 这一次果然快了很多,一对儿灯笼,不过四十分钟就扎好了。 等他们红灯笼扎好的时候,小七小八两个回来了。 看到红灯笼,高兴的不得了,兴致勃勃地想要参与进来。 “七哥、八哥,你们再跑一趟,这对红灯笼挂到杜爷爷家门口去。” 苏小甜毫不客气地指使两个哥哥干活。 偏偏小七和小八两个还屁颠屁颠儿的乐意,欢快的拎着灯笼一溜烟儿地跑了。 他们家里还是太冷清了,今年来苏家过年果然是对的。 这么多的孩子们,总比他们两个老家伙自己在家热闹多了。 去年苏家人不在,就他们两个老的并迟家祖孙过年,那个寂寞啊! 材料还有,苏小甜瞧着迟格恹恹的样子,知道老人这是孤单了。 是啊,老了老了,儿女孙子们一个都不在身边,连一点慰藉都没有,心情肯定不好。 也不知道意远哥哥在德国现在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想念迟爷爷和他们这些人。 马上过年了,他们是不是也在贴春联扎灯笼? 随后,苏小甜才想起来,自己真是想多了,怎么可能呢? 那边过的应该是圣诞节,不会过春节的。 算了,不想这些了,还是想想,怎么才能让迟爷爷心里稍微好过一些。 她眼珠子一转,遂笑着撒娇:“迟爷爷,我也给您那边扎一对儿好不好?您看看,我扎灯笼扎得多好。” 看着苏小甜献宝一样,迟格不忍心拂了苏小甜的好意,便笑着应了。 “你们可得快点儿了,等会儿就要吃饭了,别耽误小六和小九吃饭。”迟格还不忘记多叮嘱一句。 苏小甜笑道:“等六哥和九哥回来,让他们先拿着这一对儿给您挂上,等他们挂好回来,最后一对儿灯笼就扎好了。” 这边话音才落,就看到两个少年跑进门了。 苏小甜立刻将一对灯笼给二人,让他们去挂在迟家的大门口。 虽然不知道怎么就是贴对联的时间,又多了挂灯笼的活计,但挂灯笼很快,二人一溜烟地忙活去了。 王香花看着几个孩子一阵风似的进来,又一阵风似的跑了,忍不住笑骂道:“这几个小兔崽子,我想说句话都捞不着。” “大嫂,等会儿回来了,有时间说话。”梁秀一样笑容满面。 她其实心中酸涩,可是大过年的,总不能因为自己的儿子没回来,就坏了其他人的心情。 想到这个,梁秀将目光投向苏奶奶。 苏奶奶脸上依旧是慈爱的笑容。 但梁秀却知道,婆婆心里这会儿肯定不好受。 她必定会想起小姑子,苏满香有再多不是,那也是老人家的闺女,怎么可能不想念? 算了,等会儿让小甜和小修远两个多粘着老婆婆。 苏家的对联已经贴完了,就等最后的一对大红灯笼了。 苏次良便也主动过来帮忙。 倒是苏三恭和苏小四两个人说,他们就不参与了,没有这个本事。 可实际上,苏次良作为成功的画家和书法家,动手能力还是很渣的。 在他帮忙之下,无疑是拖慢了速度。 最后,拖后腿的苏次良被苏小甜赶走了。 “我保证,我就在旁边看着,不动手,行不行?”苏次良眼巴巴地看着,向苏小甜求情说。 李建红几个姑娘知道,苏次良是学校里有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人模样。 却没想到,他在家的时候,竟然是这样一副随和的样子,真是太意外了。 大神形象瞬间幻灭有木有? “好,二哥,你不许动手,我还要抓紧时间做完了之后吃年夜饭呢!”苏小甜嫌弃地看着自家笨手笨脚的二哥。 第717章 一旁的李建红双手灵巧地将一根根竹篾翻飞,很快就扎好了半只灯笼,与苏次良的笨手笨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长,你看,是这样的。”李建红实在是不忍心看苏次良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忍不住开口指点着。 苏次良一贯以来,对女孩子都没有什么耐心的,但这个姑娘是小甜的好朋友,加上对方一片好意,他便也笑着开始学。 看到李建红主动帮自家二哥,自家二哥也没有拒绝。 苏小甜掩嘴偷笑。 有良好的互动就好啊! 说不定,很快就能多个嫂子,等她们毕业的时候,二哥研究生也毕业了,结婚正正好。 苏次良可不知道,自己就是没有拒绝李建红教自己扎灯笼,小妹就已经想到了这么多。 如果知道了,肯定要点点小家伙的脑袋,说一句人小鬼大。 很快,灯笼扎好了。 苏次良依然没学会。 李建红心里苏次良那高不可攀的形象垮塌了。 原来这么厉害的苏家二哥,也有不会的啊! 灯笼刚扎好,苏小甜打算指使二哥挂灯笼,就看到门口出现了一抹军绿色的身影。 哥哥回来了? 苏小甜难以置信地眨巴了一下大眼睛。 门口的身影依然在,并没有消失。 真的是哥哥回来了? 齐晓芳笑着说:“小甜,苏教官回来了!” 这下,苏小甜确实确定,自家哥哥回家了。 “奶奶,妈,我哥回来了!”苏小甜高声喊着。 家中其他人这会儿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倒是没有注意大门方向,因此,都是听到苏小甜的喊声才反应过来的。 苏五让拎着军绿色的大包,看着院子里高声喊人的小妹,嘴角弯起一抹笑容。 正好,总算赶在年三十晚上回家了。 他这一趟回来得太过匆忙,连给家里发个电报的时间都没有。 梁秀原本还在失落,家里其他人都到了,就缺自己的大儿子,没想到,惊喜来得这样快。 她双目含泪地看着站在大门口的儿子。 苏奶奶等人无疑也都是惊喜万分。 这个孙子,已经好几年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今年原以为也会缺这个孙子,没想到,竟然回来了。 “小五啊,快进来,站在门口干啥?”苏爷爷忙招呼孙子快进来。 小五回来了,一家子人总算齐齐整整了。 过年,就应该一家子人齐齐整整的才好。 众人少不得对苏五让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又是担心苏五让出任务、训练的时候受伤,又是担心没有吃好之类的,反正都是关怀之声。 苏五让向长辈们问好之后,这才捏捏小妹滑溜溜的小脸儿。 “又长高了。” “哥哥,不要捏我的脸,我都长大了。”苏小甜嘟囔着撒娇说道。 “再怎么长大,也是我妹妹。” “哥,帮我挂灯笼。”苏小甜傲娇地指挥自家哥哥。 “哪儿来的灯笼?怪好看的。”苏五让拿着灯笼上下打量了一下,说。 “小五一路奔波,肯定累了,我去吧!”苏三恭笑着上前要接过灯笼。 “本来没打算让他帮忙的,谁让他捏我的脸。”苏小甜嘟着嘴巴,一副睚眦必报的小模样儿,让大家都忍不住笑出声。 最后,苏五让和苏三恭两兄弟一人挂了一只灯笼在大门口。 这时候,家里的女人们已经将年夜饭摆上桌了。 而苏次良,则拿着几串鞭炮在院子里准备放炮。 按照老家的讲究,吃饭之前,肯定要放炮的,还要先敬过各路神仙和祖宗才可以。 “二哥,你放炮都不等我们。” 鞭炮还没点着,就听到了苏小八的声音。 六七八九四兄弟竟然一起回来了。 苏次良笑着将手中点着的一段香交给苏小八:“给你。” 苏小八欢欢喜喜的和苏小九两个人放炮,而苏爷爷已经十分虔诚地开始着手祭祖拜神仙了。 苏奶奶还在一旁念叨着,一定要给龙王爷上一炷香,现在家里住得离河远,没有办法去龙王庙,只能给龙王上一炷香云云的话。 苏家人自然都知道,为什么苏家要专门给龙王上香,但李建红几个人并不知道。 好在,她们也不是多事的人,就算听到了,也没打算问。 “娘,就算您去了河边,京城的龙王和咱们那边河龙王也不是同一个。” 能说出这样煞风景的话的,肯定是不会说话的苏老三。 果然,这话说出来,收获了苏奶奶免费赠送的大白眼一枚。 “都快当爷爷的人了,连一句话都不会说。”苏爷爷也瞪了苏老三一眼,骂道。 苏老三摸摸鼻子。 什么时候就快当爷爷了? 小五年龄还小了。次良都还没结婚,他当爷爷,远着呢。 等走完了所有程序之后,就要准备吃饭了。 苏小甜打开电视,准备让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饭。 苏小甜记得,春晚应该就是从今年春节开始的,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这可是全国人民除夕晚上的标准套餐。 上辈子,这时候,他们还在南岭村过着苦哈哈的日子,重新来一回,既然有机会,总要认真看看这道文化大餐。 可家里其他人觉得没啥意思。 毕竟,这么多人说话多热闹,不比看电视啥的热闹多了? 苏家虽然买了电视,但老人们总是舍不得看,怕浪费电,也怕电视机被看坏了。 再加上他们每天回家的时候,都不早了,因此,这电视机在苏家,最大的功能就是当摆设。 “大过年的,让电视机开着,更热闹。”陈子安说道。 “开着吧,咱们吃自己的饭,让电视机里的人说自己的话。” 苏奶奶一锤子定音,将这事儿定下来。 随着外面热热闹闹的鞭炮声,苏家的年夜饭开始了。 堂屋里,满满当当的三张桌子周围围满了人。 这是苏家过年时候,人最多的一年,格外热闹一些。 苏爷爷、苏奶奶、杜同和两口子,迟格几个人坐在首桌上。 除此之外,苏家三兄弟并陈子安也坐在一起。 苏家的女人们并李建红几个人做了一张桌子,小家伙陈修远一定要姐姐坐一起,便也到了这一桌。 剩下的苏家兄弟们在一张桌子上。 第718章 苏家的年夜饭很丰盛。 除了四凉六热十道菜之外,竟然还专门上了火锅。 每张桌子中间都摆上一个铜火锅,在木炭的加热下,咕噜噜地冒着泡,烟火气十足。 苏小甜总觉得,如果说,有一种食物能形容人间烟火气的话,肯定是火锅。 老人们的一桌,苏小甜准备的是滋补锅。 而其他两桌准备的都是麻辣锅。 虽然这些菜色,李建红几个人都参与准备了,但是真的摆上桌的时候,他们还是觉得震惊。 苏家的条件好,她们早就知道,可没想到,竟然好成这样。 寻常人家,谁家能准备这样丰盛的年夜饭? 就别说像是他们这样的人家,条件本来就不好,就算是过年,最多加一道肉菜。 可看看苏家这一张桌子上,整条的酸辣鲤鱼,整只清炖鸡,红烧蹄髈,还有糖醋排骨、红烧丸子、醋溜肉段、干炸酥肉、冬果肉、麻辣肉,这些可都是硬菜啊。 十道菜,九道菜是硬菜,唯一的一道素菜是苏小甜强烈要求的,说全吃肉太腻歪了。 如不然,他们一点都不怀疑,苏家会上全桌肉菜。 除了这些,火锅也准备了大盘的鲜切羊肉和鲜切牛肉。 这么多的人,光是这一桌年夜饭,就要花上不老少的钱吧? 几个姑娘虽然这些日子和苏家人已经混得很熟了,但这时候,到底也有些局促。 在别人家过年,对于几个姑娘来说,算是破天荒第一遭了。 外面寒风凛冽,但室内却是温暖如春,一家子人边吃饭边说话,各自说一些新鲜的话题。 李建红几个姑娘就认真地听着。 她们觉得,就算只是听他们说话,都能学到不少。 也是这时候,几个姑娘才终于知道,这里好几个真大佬。 一府的一把手正在给老丈人布菜,赫赫有名的迟格正平易近人地坐在位置上吃红烧丸子,还有杜同和和余瑞媛这两口子,也都不是能小觑的人。 用小甜的话说,如果余奶奶不是当初放弃了美术,现在的成就绝对不低。 “小甜,亏得你们家够大,要不然,这么多的人,都坐不下。”齐晓芳看着这么多的人,感慨的说道。 大户人家原来就是这样的。 她这也算长见识了。 果然,到了八点的时候,电视台准时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 这时候的娱乐节目少,就算很多节目在看过后世丰富多彩节目的苏小甜眼中,尴尬得很,但还是获得了家里人一致好评。 就连迟格都说,这台节目还挺用心的。 一顿饭热热闹闹地吃完,年轻一辈的人又去院子里放炮,老一辈的则在屋里坐着聊天喝茶。 女人们则收拾了碗筷之后,就开始坐着嗑瓜子,顺便评论一下电视节目。 气氛热烈而温暖。 苏小甜觉得,岁月静好,可能就是如此了吧? 等到了明年,家里还会添丁进口,又要增加一辈人了呢。 很快,就到了十点多,苏爷爷等人都拿出红包准备发压岁钱了。 苏家发压岁钱,很公平,每个孩子都有,就连已经结婚的苏首温两口子也有。 李建红等几个人原本觉得,别人家里的压岁钱,和她们没关系。 没想到,几位长辈竟然给他们也都准备了红包。 好在,她们之前因为要在苏家过年的关系,也给家中几位长辈准备了礼物,要不然,现在可是真的尴尬了。 众人红包礼物的闹了一通之后,已经快要到十二点了,苏奶奶忙就吆喝着准备煮饺子了。 苏家今天包了两种馅儿的饺子,一个是猪肉白菜的,一个是牛肉大葱的。 还专门在饺子里包了几个洗干净的硬币,这也是为了讨个好彩头。 苏小九对此十分有怨念,反正他从来没有吃到过家里饺子里的硬币。 不用问,每次都是小妹吃到的最多。 但小九也就是抱怨两句,便将这件事揭过了。 果然,今年吃饺子,依然是苏小甜吃到的硬币最多,一共五个硬币,这么多的人,她竟然一个人吃到了三枚,剩下的一枚被苏次良吃到了,一枚被陈子安吃到了。 这下,小家伙陈修远可不乐意了。 “为什么小远没有?”小家伙嘟着嘴巴,一双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是水光。 苏小甜忙就从自己的三枚硬币里分出来一枚给陈修远。 “来,姐姐给小远一枚硬币好不好?” 陈修远小朋友倒是不客气,直接接过来了。 可是,看着苏小甜的面前还有两枚硬币,小家伙又不乐意了。 “姐姐多,我少!” 苏满秀笑着在儿子肥嘟嘟的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说道:“你的压岁钱还多呢,要不要给你姐姐分一些?” 作为年龄最小的小朋友,只负责收压岁钱,都不负责送礼,自然是收获最多的人。 小家伙也知道钱好,忙就伸出胖嘟嘟的小手,将衣服口袋压得牢牢的,唯恐真的被人分走自己的压岁钱。 还一面坚定地强调:“我的,我的,小远的。” 看着小家伙这副抠门的模样儿,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虽然说过年要守岁,可是到底老人们都年龄大了,也不可能真的守岁。 熬过十二点,春节联欢晚会也结束了,饺子也吃完了,便各自散了回家休息。 苏家人多,苏家兄弟们陪着杜同和等人去了杜家住,而家里其他人连日奔波也累了,各自回房休息。 原本,

相关推荐: 完美奴隶手记(H)   一颗雪人(校园H)   酒酿小青梅   火影之囚爱   综影视创飞所有人   [还珠]薇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   再来一次的人生_高h   曲径通幽处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