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巨星之名器炉鼎 > 第310章

第310章

的营销模式,可以最大程度上推动厂子的发展,也能让所有的工人们都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世上,使唤人最好的方式,永远不是靠着职务安排任务,而是用钱使唤人。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钱能使鬼推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苏小甜对白元亮的能力还是十分赞赏的,这样的人,只要能牢牢地留在自己身边,不怕厂子将来不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 “白厂长,你和其他人开会研究一下,也可以扩大到工人代表这个层面,争取让大家都踊跃发言。” 白元亮忙就答应下来。 他确实想不到这样的好办法,但是这个办法在苏小甜提出来之后,会给厂子带来什么,她却是清楚的。 第755章 白元亮甚至开始飞快地在脑子里计划,怎么将苏小甜的这个提议贯彻落实下去,如何才能达到对厂子的利益最大化,又能让厂里的工人们满意,并为了这份满意,更加努力工作。 苏小甜点头笑道:“慢慢来,我相信,咱们的厂子会越来越好,白厂长,我说话算数,只要你干够三年,厂子按照预期发展,给你百分之三的股份,绝对说到做到。” 苏小甜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并不低,足够周围的人听到。 这是当初与白元亮签订合同的时候,已经商量好的。 为的自然是能最大程度上笼络人才。 最开始的几个人,苏小甜都有不同程度的股份奖励,只是,这个股份奖励,并没有这么容易获得。 他们需要干三到五年而且一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获得奖励。 三五年的时间,足以将一个人的能力看得清清楚楚的。 也能将一个人的人品看得八九不离十。 股份不能乱给人,尤其这还是原始股,总要给可靠的人才行。 白元亮以及周围的几个人都很激动,他们一直都觉得,老板就是那这个哄他们。 谁能将自己手里的股份给打工仔啊,可是老板竟然再次提起了,证明他是真的将这件事放在心里的。 “老板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您的期望。” 白元亮信誓旦旦地保证,周围围观的其他职工们,也都十分用力地鼓掌。 能多拿钱,谁能不喜欢? 虽然要多付出劳动,但能多拿钱,就算不睡觉都行。 苏小甜心满意足地走了。 第一批的试吃产品很快也投放到了市场上,这时候,年刚刚过完。 不得不说,厂子里的人这方面速度还是很快的。 而更让大家欣喜的是,研发部门的年轻人们,没有辜负他们花出去的钱。 通过这一轮的产品试吃,基本上能确定,新口味很符合大众的需求。 苏小甜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决定,继续扩大试吃范围。 如果反响也好的话,就可以正式投放市场了。 如果能成功,就能更进一步的打开市场,让厂子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抢先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苏小甜也听到了一些关于别人打算挖人的消息。 苏小甜对这两个配方,确实是有些担心。 这两种配方,目前为止在厂子里知道的人虽然不多,但核心人员都知道的。 如果有人真的动心思,这两种配方被泄露的可能很大。 她研发部门的工作人员,可能也会因为两种新口味上市,就成为其他厂子里要抢的香饽饽。 而这些人,未必就能经受住考验。 一旦这些人中出现了背叛工厂的人,秘方泄露就是瞬间的事情罢了。 这也是苏小甜这段时间愿意在工厂里投入更多心思和时间的原因。 好在,从目前的情况看,厂子里这些人,都还算本分,没有动过歪心思。 暂时是可以信任的。 苏小甜相信,只要自己给的条件足够优厚,应该不容易被挖走。 当然了,真有人要走,苏小甜也是不会反对的。 工厂里的奖罚机制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只等最后一次讨论之后,就能执行了。 只要不走留在厂子里的人,在这一次改革之后,不是特别懒的人,收入翻倍都不会是梦想。 比如研发部门,有自己的奖励标准。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任务,调整奖金数目,收入也能增加。 除了本身收入增加之外,还有销售收入,每个人都有点自己的门路,要赚点钱,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这些工资和奖金,苏小甜一点都不心疼。 她相信,投入和产出一定会成为正比。 只要厂子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上来之后,这点钱根本小意思。 而且,因为这些举措,厂子里的人能过上比其他人更好的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的将人心都凝聚在一起,大家一起为了工厂的发展而努力。 果然,在开始实行了新的政策之后,厂子里的人满满的都是动力,只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赚钱。 跟别人吃饭,都不忘记推销一下自己厂子里的产品。 苏小甜和白元亮商量过了,为了尽可能地增加大家的主动性,销售奖金只要超过十块钱,就可以去财务部门领取。 看到了真实的钱之后,这些人的动力更加足了。 这段时间,厂子里的人精气神足得很。 以前见到那些国企里的正式职工的时候,他们很自卑,觉得自己是打工仔,比不了其他人。 但现在,这种想法没有了。 他们的奖金加上工资,基本上能等于其他厂子里职工的两倍,轮到别人羡慕他们了。 那些原本还觉得自己是铁饭碗的人,知道以前被他们看不起的人竟然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也羡慕嫉妒了。 苏小甜要的就是这样的状态。 如果大家都打算磨洋工的话,厂子估计不会比那些已经慢慢开始走向没落的国营和集体厂子好多少。 无数惨痛的教训已经教导过,大锅饭要不得。 没见农村包产到户之后,大家的日子都好起来了吗? 苏小甜工厂里的工人,大部分都是之前找不到工作的人。 有些是回城的知青,有些是随着回城的家属。 这些人是没有办法,才选择了到私人的企业里来。 最开始,他们并没有想过,以后的收入能有多少,不过就是想着,能赚点是一点。 但就算是赚钱了,还是被人看不起。 直到他们赚了很多钱处境才改变,自然十分珍惜目前的工作。 毕竟,他们的收入增加了,在家里的地位都提高了不少。 以前敢对着他们呼来喝去的家人,现在对他们的态度都已经大不一样了。 在厂子里领导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这些人现在已经不相信,只有进国营厂才能过上好日子了。 他们开始相信,跟着苏小甜这个小姑娘干,以后或许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实际上,苏小甜确实是一个为了职工们考虑的好老板。 赚钱多,虽然是优势,但是私人厂子确实有难以避免的劣势。 第756章 苏小甜从一开始就认真考虑过了。 工人们在她这里干虽然收入不错,但归根结底,缺了一些必要的保障。 不说五险一金,就是三险一金,他们厂子里也没有。 没有社保和养老,这些工人们现在也就罢了,将来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不得不说,在什么时候,有正式编制的人就是更加占便宜一些,即便工资稍微低一点点,但长久看来,也是划算的。 苏小甜也已经找人打听过来,原本想着,如果私人企业能购买社保的话,她可以专门拨出一笔钱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 苏小甜也想过,如果能解决工人的后顾之忧,工人们肯定能对工厂更加有归属感。 但是,事与愿违。 国家还没有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制度。 现在有编制的工人都算铁饭碗,等到退休之后,就会有退休金,属于国家养老。 苏小甜不是没想过在企业里实行退休金制度。 但她有自己的担心,这个制度一直都不敢提出来。 毕竟,一个工厂如果将来要为一大批工人养老的话,就是拖也能将人拖死。 她经过不断地打听,根据掌握的情况加上上辈子那些微已经记不太清楚的记忆,猜测出,国家再过几年时间,才会开始实行社保制度。 只有到了那时候,她才能花钱找个国营企业挂靠,为职工们办理保险。 但现在,还不能说这个,一旦说出来之后,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她猜测不到。 苏小甜目前能解决的,就是给职工们尽量多一些奖金福利,让工人们觉得在这里干也划算。 苏小甜为这个问题深深地苦恼,与此同时,苏小四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苏小四的商行发展得很快,在苏小甜看来,这个商行的经营模式,已经趋近于后世的超市经营模式了。 照着这个方向发展起来,四哥将来绝对是零售界的大佬。 但只有真正在做这些的人才知道,赚钱快,操心也不少。 苏小四手底下的人不少,但跳槽的人也有很多。 那些凡是家里有门路,能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都选择了跳槽。 究其原因,不过就是觉得未来没有保障。 他们宁愿赚得少一点,也要找个国营的厂矿企业,图的就是安稳。 苏小甜周末的时候,与苏小四说起自己的困扰,正好说到了苏小四的心坎儿上。 “小甜啊,可不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就这么走了。” 想到一批批的培养人,苏小四是真的头疼。 与苏小四不知道以后的政策不同,苏小甜多少是知道一点的。 她觉得,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过几年就很容易解决了,问题就是,要怎么稳定人心。 “四哥,你说,我们现在定个制度,只要是在厂子或者商行里干过几年的职工,咱们每年给存一定的钱,用来养老如何?” 苏小四看着苏小甜,几乎不敢相信,这是苏小甜想出来的办法。 他伸手摸摸苏小甜的脑袋,确定小妮子好好的,没有发烧。 “这也没发烧啊,怎么就糊涂了?” “你知道不知道,给职工养老,这可不是一小笔开支,我给你简单算算这笔账。” “我现在有三百二十个员工,这些人,都按照六十岁退休算,都按照退休之后,活个十五年左右计算。” “一个人一个月给五十块钱的退休金,一年就是六百,一百个人一年就是六万块。也就是说,我这边一年就要花出去二十万,这还只是最开始。” “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增加,我一年才能赚多少钱?” 苏小四连连摇头。 总不能因为给工人养老这样的问题,让自己三十年之后,就帮这些退休的职工赚养老钱吧? 那还不亏死了? 苏小甜笑着说道:“四哥,物价在上涨,工人的工资也在上涨,如果真的按照你这个算法,三十年之后,你每个月付出的不止这么多。” 苏小四没好气地瞪了苏小甜一眼。 明明都清楚,还敢说。 “四哥,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建立一个制度,干够几年,比如说五年的人,咱们每个月多发十块钱,算是他们的养老金,干过十年的,一个月可以多发二十块钱的养老金。” 苏小四还是将脑袋摇成拨浪鼓一样。 “这个方法虽然好,还是有很多问题。” “这笔钱,工人可以自己拿走,也可以交给咱们帮忙存着,等退休的时候,一次性领取。” “我看,还不如就定下一个制度,比如说,在咱们厂子里干到退休的人,按照年限不同,可以领取一次性退休金更划算。” 苏小四觉得,与其负担越来越重,导致最后无法负担,还不如一开始就采取最干脆的措施。 只要干到退休,能一次性拿的养老金数目足够吸引人,应该还是会吸引人的。 苏小甜但笑不语。 几年之后,就会出现养老金缴纳制度,到时候,只需要帮职工上交养老金就行了。 可是,这些话苏小甜现在不敢说出来啊,只能笑。 “行,我改天和其他管理人员商量一下,先试点看看。” 苏小甜点头表示赞成。 她这个四哥,是会做一些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的。 她相信,有了方向,四哥肯定能很快稳定住人心,但终究还是有一部分人要离开私营企业,去体制内工作。 不要说现在才八零年代,就算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有很多人依然愿意放弃高薪,只为了有编制。 但这不要紧,只要留住大部分的人就够了。 苏小四风风火火地走了,苏小甜拍拍屁股,继续看书去。 这些让人脑仁疼的事情,交给四哥去做,她等着结果就行。 毕竟,四哥那边现在离职的问题,可比自己的厂子里要严重很多。 翌日,又是新的一周。 此时已经是春暖花开了。 苏小甜到了学校里看到了正在推销发夹发带的舍友们。 这几个姑娘,还真都是有毅力的人,找到了赚钱的路子,竟然坚持到了现在。 第757章 “小甜,你回来了?家里还好吧?”看到苏小甜,李建红笑着打招呼。 “看起来,咱们学校的市场饱和了。”苏小甜看着寂寥的生意,笑着说道。 说起这个,李建红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几分。 从开学到现在,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她们发饰生意很不错,但现在,才过了多长时间,就不行了。 甚至,学校里还有几个女生也开始做发饰了。 做发饰,其实技术含量并不高,只要操心学习一下,很快就能掌握技巧。 现在有了竞争对手,她们的生意就更不好了。 “咱们周围还有几所学校呢。”苏小甜看明白了,忍不住笑着又指点了一句。 学校里的女同学就这么多,发饰这个东西,也不算生活必需品,不过是装饰品罢了。 条件好些的女生,可能会多买两个换着戴,条件不好的,舍得花钱买一个就不错了。 李建红几个人做了这一段时间的生意,倒是比之前灵活了很多。 只听苏小甜这一句话,就明白了。 钱小北笑着道谢:“小甜,还是你聪明。” “其实,就算连咱们附近的大学都算上,也卖不出去多少,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远销。” 村子里那边的事,交给了苏小四处理,听说解决得很好。 她想着让几个同学也能找到一条更加适合发展的路子,但有些事,总不能她一直手把手地教导,要让同学们自己找出适合的路才行。 李建红几个人都沉默了,远销她们不是没想过,可没有这样的本事。 找人帮忙,就为了几个头花又不划算。 “听说,最近有其他同学也开始做这样的生意了,好像,价格还要更低一点。” 苏小甜看着几个人愁眉不展的样子,再问一句。 苏小甜这话说得含糊,几个人并没有立刻明白。 但很快,李建红就反应过来了。 “小甜,你的意思是……” “对,你们可以让别人做,你们只负责销售。” “可是,我们没有门路。”齐晓芳迟疑了一下说道。 “门路不是现成的吗?”苏小甜看着她们几个,意味很明显。 李建红第一个明白了过来,才打算说话,就听到了苏次良的声音。 苏小甜看到自家二哥的时候,还觉得奇怪。 怎么自家二哥好端端地跑到这里来了?不忙吗? 不是说,这周末忙得很,连家都没回? 但此时的苏小甜并没有多想,只是对自家二哥说了一下,让李建红几个找人帮忙做发饰,专心做供货商这件事。 “这个法子好,倒是不用像以前那样辛苦了。” 苏次良说话的时候,目光有意无意地朝着李建红瞥了一眼。 “左右四哥要帮着村子里的人找销路,倒是也不麻烦。”苏小甜笑着说道:“二哥也能从中赚钱,应该不会反对。” “你四哥这个人,只要能赚钱,肯定愿意。”苏次良浅浅地笑着。 虽然说出来的话听着是抱怨的意思,但看语气表情,却没有一点点责怪苏小四的意思。 “四哥已经赚了不少钱了,等他大学毕业,妥妥就是真正的有钱人一个。”苏小甜也笑着说。 上辈子曾经听人说过,有人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身价上亿,她原本以为是假的。 毕竟,在八十年代,怎么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但随着这几年做生意,苏小甜才发现,这个年代也不缺有钱人,要不然,四哥搞来的那些紧俏货和值钱货是怎么飞快被人抢购一空的? 甚至,还有一些是从国外弄回来的奢侈品,价值不菲,一样被人眼睛都不眨一下地买走了。 很多人不敢在这个年代有更多想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贫穷限制了想象。 而四哥,就是敢于想象的那个人,所以,也是能赚钱的人。 想到苏小四赚钱,苏小甜忍不住又想起上辈子在后来当了大老板的迟意远。 也不知道,上辈子的迟意远是不是曾经出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赚钱的。 想到了迟意远,苏小甜的脸上便多了几分思念。 迟意远一走就是小半年了,也不知道一个人在国外好不好,什么时候才能回国看看。 迟爷爷说,迟意远每次打电话和写信回来都说自己过得很好,还说等拿到了毕业证,就抓紧时间回来。 但苏小甜总觉得,迟意远要回来,肯定没有这样容易。 迟家那对夫妻既然处心积虑地带走了迟意远,就肯定有别的想法。 他们怎么可能让迟意远真的去学习一趟,然后学成归国? 他们应该希望迟意远一直留在国外吧? 毕竟,他们心里认为国外比国内要好得多。 其他几个人正在讨论着怎么赚钱,没有留心苏小甜面上一闪而过的难过。 只有苏次良敏锐地发现了苏小甜的不愉快,但却也想不出来,苏小甜为什么忽然不高兴了。 就在这时候,一个年轻小伙子冲着苏小甜他们这个方向跑了过来。 正是孙小鱼。 孙小鱼学习很好,又是个勤劳肯学习的,加上因为当初孙晓喻顶替的缘故,也算学校里的一个名人了。 他倒是个很懂得利用现有资源的人,他利用自己在学校知名度高的特点,做一些小生意,竟然做得风生水起。 最近一段时间,他还从苏小甜的工厂里接了一些单子,帮忙在学校里推销。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现在也算苏小甜的员工了。 “老板,我听说厂子里要上新产品了,我是不是也能进货?” 孙小鱼笑起来的时候,一口大白牙,配着憨厚的笑容,显得特别真诚。 “叫我苏同学或者苏小甜都可以。”苏小甜再次强调。 “知道了,老板!” “算了,你高兴就好!”苏小甜是真的无语了。 “老板,可以吗?” “你倒是对我们厂子里的产品信任,你就不怕,新产品没有市场!”苏小甜笑着问。 “你们厂子是真正的用料好、口味也好,这样的产品,要是还卖不出去,我不知道什么才能卖出去了!” 孙小鱼确实很有信心,他从苏小甜的工厂里批发食品出售,几个月下来,就赚了好一笔钱了。 他心里也早就暗暗下定决心,只要苏小甜的厂子还在,他就要抱定大腿不放松。 第758章 苏小甜对孙小鱼这种人,其实是很无奈的。 但是她知道这个人如果用好了,将来是一个很能干的人。 毕竟,能有勇气一个人从南方跑到京城里,将属于自己的一切从官二代手中夺回来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 现在她让孙小鱼从食品厂里批发出去跑销售,也是为将来打基础。 不得不说,与她工厂里那些人相比,孙小鱼简直就是天才型的销售选手。 她其实挺看好孙小鱼,希望孙小鱼将来能成为她最强有力的销售人员。 或者,在如果有可能的情况下,能直接将工厂销售这一块的工作整个负责起来。 不过,孙小鱼现在是京城大学的高才生,只要他能认真努力的学习,将来前途远大。 不知道将来愿不愿意放弃更有前途的公职,参与到他这个私营企业的运营中来。 国人的固有思维里,还是会认为有一份公职更加得人心。 “孙小鱼同学说,食品厂里现在实行销售奖励机制,每销售出一百块钱的货品,可以抽取一块钱。” 苏小甜将自家食品厂最新的政策对

相关推荐: 江湖闯王   不正常关系   顶A装O,勾引老婆   再来一次的人生_高h   奸淫凉宫春日   高门玩物_御宅屋   上岸(NPH)   长生从双修开始   归乡者的荆棘王冠(abo、np)   直男被群A环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