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过上一年,我将养老钱直接寄给您,没有证人,您能承认?” 梁秀这话说得不好听,现场都有几个人觉得梁秀这也太多疑了。 可梁老太却迟疑了,她本来就打算耍赖的。 一个月给五块钱太少了,要是能多要几次就好了。 众人看到梁老太忽然红脸,便明白了。 果然是知母莫若女,还是梁秀了解她娘。 “我就没听过嫁出去的闺女给爹娘养老的,梁秀,看在你为我们苏家生了小甜这闺女的份上,我一年给六十块钱,再多,你就回娘家去!” 这时候,苏老三板着脸直接开口,一副对梁秀十分不满的样子。 梁村长想说苏老三,儿女都这么大了,没啥过不去的,但想着老梁头两口子这样,也不好说,只能客气地让苏老三担待。 虽然不满意,但梁老头还是在纸张上按下手印才将六十块钱拿到。 然后,老苏家安排人送梁村长回家去。 梁村长拒绝了,而是盯着老梁头两口子。 “咋?不走还等着吃席?” 这话说到了梁老头一家子人的心坎儿上。 他们就是想吃席,之前怕钱拿不到,不敢闹,现在钱到手了,还怕啥? 可他们怕村长啊。 “秀儿啊,你看,你几个侄儿都几个月没吃肉了,你们家酒席这么多的肉,不能给他们带点儿回去?” 当着村长的面,梁老太不敢太过分,但还是开口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苏奶奶直接开口:“想啥呢?我们家给你们这两个不要脸的这么多钱,还不够你们吃的?六十块钱,换成肉都要六十斤了!” 这就是明显的拒绝了,梁老太挨骂了,想跟苏奶奶对着干。 但苏奶奶直接一把将梁秀拉过来,推到梁老太身旁说:“钱还给我,闺女给你,这样的闺女,我们老苏家要不起!” 梁村长眼看着事情又要闹起来,忙说:“还不走等屁吃呢?” 梁家人心不甘情不愿地,但还是走了。 虽然遗憾没有吃到肉,可想着到底拿到了六十块钱,还是跟着梁村长的脚步走了。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里,梁村长口不干舌不燥地一路骂了回去。 梁村长是吃饱喝足了的,但老梁家的人从早上到下午,水米未进,这时候一个个饿得前心贴后背了。 还要挨骂,他们想反驳两句,但梁村长说了,他们以后要还这样,他就做主,梁秀的这份养老钱不用给了! 梁家一家子人闹了一场,就是为了这些钱,要是钱不给了,他们不就白闹了? 他们就算心里有再多的不满意,也只能咽下。 而此时,苏家,苏奶奶好声好气地送走了其他两个亲家,每家走的时候,都带了不老少的东西回去。 不光有从京城里带回来的点心之类的,还有一些已经炒好的肉臊子之类,甚至,一家还得了一块布料。 王家和齐家两家人都很不好意思的收了礼物回去了。 苏奶奶怕梁秀心里有意见,便说:“老三媳妇啊,你也不要觉得我不能一视同仁,你那爹娘一次拿了六十块钱,你两个嫂子的娘家人虽然拿东西了,可也没有那六十块钱多。” 梁秀点头:“娘,您放心,我知道的,我不是糊涂人!” 第523章 村子里的人还在继续吃席。 按照村子里的规矩,招呼人要先招呼尊贵的客人,其次就是原路上的客人,最后才能轮到村上人。 如此一直折腾到将近晚上,才算招待完所有的客人。 村子里的人吃了席之后,没着急回去,而是帮忙清理收拾。 苏奶奶便做主,将剩下的一些菜和肉之类都给各家帮忙的人分开带走,还有那些借了家伙事儿的人家,都没有空着还回去,不是一盘菜就是一碗肉或者几个白面馍馍之类的。 等这些都忙完了,天色已经彻底的黑了下来。 最后离开的是李柱子的媳妇。 苏奶奶说:“柱子媳妇,你将剩下这些都带回家去,给孩子们吃。” 苏奶奶从大盆子底下拿出两碗肉和一盆子白面馍馍。 这是她专门给李柱子家里留下的。 李柱子媳妇要推辞,家里现在开着铺子,李柱子又到处跑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 咋能总占人便宜? “婶儿,我不能要!”李柱子媳妇连忙拒绝。 “柱子就跟我儿子差不多,这份是给你的,你就带回去给你爹和两个娃吃!” 苏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他们家对李柱子好,可是这些年下来,李柱子对他们家也好。 人就是这样,好换好,不好换不好! 李柱子媳妇听了这话,知道苏奶奶这是真心实意的,甚至是当她是儿媳妇一样对待,也不推辞了。 她笑着谢过苏奶奶,这才端着东西回家去。 折腾了一整天,家里人都累了,草草吃了晚饭,各自回去休息。 今天这一遭,梁秀心里到底有些不得劲。 苏老三看着,只以为是自己今天对媳妇说了重话,媳妇有些不高兴了。 他伸手抱住梁秀说:“秀儿,我今天不是故意凶你的。” 苏老三今天虽然很男子汉气概地说了那些话,可到底担心梁秀因此跟他生分了。 现在看着媳妇恹恹的,当然觉得与此有关。 梁秀笑着说:“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三哥,摊上这样的爹娘和哥哥,我也没法子!” 她多希望自己的爹娘能像大嫂和二嫂的娘家人一样,给自己做脸。 可是,这个想法只怕要成为不能实现的梦想了。 她现在很庆幸,婆婆不是难缠的性格。 要不说不定真的将她休回家去。 她就不明白了,爹娘为啥总这样? 要是爹娘能像大嫂和二嫂的娘家人一样,婆婆这里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看看今天婆婆给大嫂和二嫂的娘家人送的那些礼物,就知道婆婆是个大方的性格。 有这样想法的不止是梁秀一个人。 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在讨论,整体来说,就是觉得,老梁家蠢。 王家和齐家两家都没闹,好好地拿了许多好处回去了,只有老梁家,闹了一场,差点儿和闺女决裂。 其实,现在就算没决裂,也差不多了。 就剩下一个月的五块钱了。 也不知道他们有一天会不会后悔。 村长媳妇也跟村长说这个话。 “你说那老梁家,到底是个啥想法?这样好的亲家,不想法子好好相处,天天闹啥?” 苏长久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不就是这话?但有些人,不就是这样的性格,别人不说,咱们家不就有一个?” 这一次,几乎全村人都去帮忙了,就是早年和苏奶奶吵架吵得天翻地覆的老常家人都去了。 可是,他家这位二儿媳妇田小禾,从头到尾都没去,自己不去就算了,她男人也没去。 苏长久心里是希望两个儿子都能和老苏家的人打好关系。 这几年冷眼看着,他也知道,老苏家人不是池中之物,起飞是迟早的。 村长媳妇不说话了,可不是么,自己家里就有一个看不清楚的。 她还摆着款呢。 “老二媳妇这性格真是越来越说不成了,也不知道她以后有没有后悔的一天!” 村长媳妇叹一口气之后,不说话了。 苏长久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气氛就这样凝滞下来。 翌日一早,苏家人收拾一番之后,起程去了县城。 他们买的下午的票,时间上还算宽裕。 李柱子一家子人也是一起到的县城。 到了县里,苏奶奶等人少不得要去李柱子家的铺子里看看。 才到了店铺门口,就有人和李柱子媳妇热情地打招呼,还问起这些日子怎么没有开张之类的话。 李柱子媳妇笑着回答了,这才招呼众人到铺子里。 不得不说,李柱子媳妇果然是个能干的,她将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 “柱子媳妇,你这铺子收拾得真是干净利索,看着就让人放心!”苏奶奶感慨地说。 做吃食生意的,最要紧就是干净! “咱不能只想着挣钱,总要让人吃着放心不是!”李柱子媳妇笑着就要生火烧水。 大热的天,得多喝水才行。 因时间还早,众人也不阻止,梁秀和两个嫂子便去帮忙。 李柱子和老丈人两个陪着苏家其他的人说话儿。 厨房里,李柱子媳妇和三个嫂子说话。 “我当初下手早,一个院子才花了两百块,我买下这个院子没多长时间,就涨价了,现在这个院子最少要翻一倍了。” 对此,李柱子媳妇很骄傲,房子涨价,也算是他们家赚钱了。 “谁说不是呢,这房子涨价是真厉害,亏得我赚了些钱之后,在省城也买了房子,当初买的时候,看着破破烂烂的,院子也不大,也就是地段好,就要一千五百块钱。”齐良英也笑着说。 当初要不是铺子赚钱,她都不能舍得花上一千五百块钱。 可是,这才过了几个月时间,就涨了一大截,齐良英可开心了。 “她四婶啊,你看看,要是手里还有钱,你不如再买上一个院子,说不定过段时间还能涨价,到时候自己不住卖出去也赚了!” 梁秀想起苏小甜总说的话,提点了一句。 要是以前,这话肯定不能说,可她现在也看出来了,李柱子两口子日子过得殷实得很。 果然,李柱子媳妇并没有叫穷,而是直接开口回答,显然是有这个经济实力的。 第524章 众人不光在李柱子家里喝了茶,还吃了一顿饭,才在李柱子依依不舍中送到了火车站。 临走之前,苏小甜出去溜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不少的调料包,是给李柱子这个铺子准备的未来两个月的量。 苏老二两口子的火车稍微早一点,苏家众人先是看着他们两口子上火车,才去检票。 李柱子两口子一直将他们送到了火车上,看着火车走远,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火车站。 “这一次见完,也不知道下一次相见还要到什么时候。”李柱子媳妇说。 她没有婆婆,苏奶奶真的与婆婆没有太大的差别。 这些年对他们两口子算是关照得很,对于过日子该提点的,也都提点到了。 “没事,总会见面的。过两年,我们日子再好过些,也去京城发展!”李柱子笑着拉起媳妇的手回家。 他时时刻刻都不敢忘,要是没有苏家,就没有他李柱子的今天,或许他还是那个在村子里人嫌狗不爱的癞子头! 到了京城不久之后,苏小甜几个人就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三个娃,三个不同的学校! 对此,苏奶奶颇有怨言,她还想着让两个孙子跟孙女在一起,也能相互照应。 谁知道,这两个臭小子,都没有报小甜报的大学。 但苏奶奶这个人,偏爱苏小甜是真的,但也不会为了苏小甜委屈其他的孩子,念叨两句就算完事儿了! 这一次,苏小八苏小九小哥俩很是有志一同,没有报京城大学。 而且,他们是专门等苏小甜报了京城大学,才选学校的。 不是他们不心疼妹妹,而是这几年苏小八和苏小九两个因为心理阴影过重,不愿意去找虐。 为了躲开苏小甜这个学霸,苏小八报了华大,而苏小九报了中医药大学。 苏小九这两年跟着苏小甜学了不少医药方面的知识,逐渐对医药学有了兴趣,而且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一次干脆就去读中医药学了。 而苏小八则让大家都很意外地读了法律。 知道苏小八被法律系录取的时候,苏小甜觉得,读法律不错。 可这个时候,不得不承认,法律真是个冷门的行业。 但苏家对于孩子们的态度就是,喜欢什么学什么。 就算苏小八决定学习十分偏门的专业,苏家人也是乐见其成。 倒是梁秀私下觉得,自家这两个儿子有些不太靠谱。 甚至觉得,自家两个孩子会不会成为未来条件最差的两个。 “小五倒是也就罢了,左右有壹鸣阁这个产业在,我帮忙守着,将来日子总能过得不错,可小八这可咋办?” 梁秀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实在是忧心不已。 学习法律,那是个什么玩意儿? 将来能吃上一碗饭不? “孩子们各有各的路走,你就别担心了,你看看咱们家这些孩子,就没有个差的,将来一定都不错。”苏老三倒是心大。 虽然同样对于自己这不靠谱的儿子居然选择学习法律有所怀疑,但苏老三觉得,他的儿子,应该很优秀。 好吧,不算很优秀,但将来吃饭问题还是能妥善解决的。 梁秀叹一口气。 “你说的也是,算了,我也不想了,左右都是读了大学的人,总不能比咱们更差!” 她这话也不知道是安慰自己,还是安慰苏老三,又或者纯粹就是为了说服自己接受。 苏老三笑着道:“你能这样想就对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你就别多想这些了。” 倒是迟格对于苏小八竟然学习法律很是惊讶。 这孩子,是什么想法?竟然想学习法律? 国家确实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小八这样很不错。 “小八好样儿的,好好读法律,将来会有你发光发热的时候!” 有了迟格这个话,梁秀心里的疙瘩倒是解开不少。 迟格是谁?那是有见识的大人物,他都说学法律好,肯定是好的!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报道的日子。 苏小甜报道,不是爹妈跟着去,而是余瑞媛两口子和迟格三个老人家带着去的。 按照苏小甜自己的意思,根本不用人送,她自己就能去。 可老人家们到底不放心,说一个小姑娘自己跑来跑去不安全。 苏家人也觉得苏小甜自己去不安全。 苏小甜要带不少的行李过去,苏家便又专门安排了苏次良和苏三恭两个哥哥跟着同去。 两个苦力哥哥对此与有荣焉,这要不是苏首温去翻译司那边实习,还轮不到他们两个。 迟意远自然不能放弃这样的好机会,他果断的跟着去送苏小甜了。 至于理由,很简单啊,他是在校学生,反正也要去学校的,顺便送送小甜。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只为了送苏小甜上学。 苏小甜都可以预见,她这样去学校,只怕要引人注目了。 如果有可能,她还是愿意自己一个人去报道。 虽然,一个人报道的时候,显得有些可怜兮兮的,但比这样浩浩荡荡要好一些! 苏小八和苏小九看着这么多人争前恐后的送苏小甜,有点心酸。 家里人是不是忘记了,他们两个也是今天报道啊? 说起来,他们两个也是少年班考上大学的,属于未成年。 好在,就在两个人拎着行李打算自力更生的时候,苏老三、苏小四和苏小六、苏小七都过来了。 他们帮忙拿着行李去送这两个小兄弟。 确定没有被家里人遗忘之后,两兄弟瞬间欢快起来,也不计较,这几个人是没有抢到送苏小甜的机会,才退而求其次的。 反正只要有人送,他们就不用显得可怜兮兮的了。 “四哥、六哥、七哥,你们今天不去报道吗?”苏小八问。 “先送你们去学校再去报道!”苏小四说着,拎着苏小八的被褥起身。 “四哥,我们等一下走,让小甜先走!”苏小八倒是不着急了,开口说。 苏小四虽然不知道,苏小八这是在别扭啥,但让小甜先走,那就小甜先走吧! 一大家子人出门,原本打算乘坐公交车去,谁知才到了大门外,就看到了两辆小车站在门口,两方人马似乎还闹出一点龃龉。 这两方人马苏小甜都认识。 苏小甜很好奇,这两方人关系不是很好?怎么忽然闹起来了? “你们这是怎么了?是在我家门口发生车祸了?”苏小甜好奇的问。 今天好像没有接到电话,说两家有定地方啊! 两方人马看到苏小甜,忙都迎上前。 第525章 “小甜啊,我们丝绸厂听说今天是你去学校报道的日子,专门过来送你去学校。” 抢先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吕儒涯。 吕儒涯一面说话,一面还瞪了一眼电子厂的杜厂长。 他和杜厂长的关系也算不错,可这时候成为竞争对手. 他不管怎么看,都觉得杜厂长不顺眼。 杜厂长不甘示弱地瞪了回去。 小甜又不是丝绸厂一家的翻译,也是他们电子厂的翻译。 他来电子厂的时间虽然短,但和小甜可是很熟悉了。 也希望能和这个精明能干的小姑娘打好关系。 苏小甜和浩浩荡荡送行的队伍面面相觑。 这种情况,不大对啊。 她就是去报到,怎么来了两辆小车? 但很快,迟格就笑了。 “来得正好,我们人多,两辆车也不错!” 之前还想着坐公交车呢,公交车哪有小汽车舒服? 吕儒涯没想到,他跟杜厂长两个人在门外对峙了半天,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正好正好!”吕儒涯笑得开心。 他寻思着,自己是不是可以去送送小甜。 可是当苏家的人一个个上车的时候,吕儒涯发现,没有自己的座位了。 “吕厂长啊,麻烦你在壹鸣阁里面喝茶等会儿我们,我们很快就回来!”迟格十分客气地开口。 吕儒涯喜滋滋的心瞬间哇凉哇凉的。 不能一同去送苏小甜,太遗憾了啊。 咋就要去这么多人呢?他都去不了! 可是,当他看着电子厂的杜厂长一样不能去的时候,便释然了。 “老杜啊,咱们进去喝茶,壹鸣阁的茶还是挺好喝的。”吕儒涯一副哥俩好的模样对杜厂长说道。 杜厂长虽然嫌弃,不想与吕儒涯说话,但是想着一等就要等好长时间,要是没人跟自己说说话,那太寂寞了。 只是,杜厂长跟着吕儒涯进去坐下喝茶的时候,却看到吕儒涯从随身的包里摸出一本书认真的看了起来。 杜厂长以为吕儒涯看的是近两年十分流行的武侠小说。 结果,当他凑过去看了一眼,才发现,竟然是经济类的书。 看着就生涩难懂的模样。 “吕厂长,你还读书啊?” 吕儒涯怪异地看了一眼杜厂长,说道:“怎么就不读书了?” 杜厂长:“……” 这都当厂长的人了,还这么认真地读书,是几个意思? “你知道小甜为啥这么优秀吗?”吕儒涯神秘兮兮地说道。 杜厂长被吕儒涯这一番操作弄得来了兴趣。 他忙凑近吕儒涯说道:“吕厂长,你说说啊,为什么?” 吕儒涯压低了声音说道:“小甜随身背着书,抽空就看。” “小甜是学生!”杜厂长很失望地说。 他还以为吕儒涯这家伙能说出个什么呢,结果就说了个这。 小甜是学生,看书是正常的。 看出杜厂长的不屑,吕儒涯冷哼一声说:“没见识了吧?” “我给你说,小甜看的可不是课本,你以为,她翻译的时候都能十分准确?” 杜厂长一想,这确实是个问题。 苏小甜这个年纪,应该不懂丝绸和电子这些专业术语,可是她确实做到了准确翻译。 难道真的是这么个原因? “小甜说,知识是日积月累的!还说了,学习没坏处!” 吕儒涯说完之后,埋头继续读书去了,留下杜厂长傻傻地看着真的在认真读书的吕儒涯。 他深刻地考虑了一下,自己要不要也认真的读读书。 而乘坐小汽车走在路上的苏小甜,这时候正在纠结这个问题。 这可不是后世,八零年代初,就算在京城,小汽车也是稀罕玩意儿。 两辆小汽车浩浩荡荡地送她去上学,估计她要成大红人了。 “迟爷爷,这样不好吧?”苏小甜迟疑地问。 迟格看看苏小甜,这孩子,是想低调? “小甜,你这个年纪、这个成绩不可能低调,只要到了学校肯定引人注意,还不如现在开始就高调起来,也省得在学校被人欺负。” 迟格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想了好几天了。 他一直担心,小甜年纪小,到了学校,万一被人欺负怎么办。 现在正好是个机会。 “小甜,这世上的人,大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你表现得高调,别人反而不敢欺负你。” 苏小甜沉默了一下,这个年代就已经是这样了吗? 但迟爷爷见多识广,他的想法应该是对的。 “我知道了,迟爷爷!” 她是从西北来的,家里是农民,这样的身份,在京城里还真不够看,那就找点儿加持。 小汽车一路行
相关推荐:
从吞噬开始穿行诸天
上花楼买个情敌(女装大佬、1v1)
画地为牢
妻子的背叛
橙红年代
和导师相亲后,我嫁进了顶级豪门
斗罗:千仞雪重生,我是她亲弟
星际:病弱女配倒拔垂杨柳
(蜡笔小新同人)小新风间
吾乃食色(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