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再无外人,她问:“殿下似乎不喜这里?” 楚承稷从书架上随手取了一本佛经翻看:“没什么喜不喜的。” 他修了十八年的禅,只是后来又不信禅罢了。 当年世人骂他“穷兵黩武”、“陇西屠夫”,骂云岗寺教出一个杀人如麻的人间恶鬼,云岗寺山门被捣毁,对外称从他下山之时起,就已将他从俗家弟子名谱上除名。 然而不过是睁眼闭目间,三百年光阴就已逝,他又成了天下百姓交口称赞的武神,还被建庙宇塑金身供奉香火。 若说情绪,倒也没什么太大情绪起伏,只是还做不到平静如水罢了。 秦筝总觉得这一刻他的离自己很远,又似乎很近,一种跨越光阴的渺茫感。 她走过去在他脚边的蒲团坐下,趴在他膝头,在他垂眸看来时,浅着笑问:“看的哪卷经书?” 她是在故意岔开话题,不想他在沉浸在那些她无法触及的情绪里。 “《金刚经》。”楚承稷答,眉眼间的疏离淡去不少。 是了,前尘终究是前尘,这辈子跟上辈子不一样了,这辈子他身边有她。 秦筝笑道:“你这人,不信佛陀,倒是喜欢看佛经。” 楚承稷将手中的佛经翻了一页:“静心。” 斋饭很快被知客僧送了过来。 知客僧道:“寺中无甚风景,不过昔年武帝陛下于寺中修行时的禅房还保留着,院中那株公孙树也三百余年了,不少来寺中上香的香客都会去树上挂许愿牌,倒是可以一观。” 秦筝向知客僧道了谢,等知客僧走了对楚承稷道:“来都来这寺中了,一会儿去看看也不妨事。” 楚承稷有些兴致缺缺,但秦筝想去看,他还是点了头。 在他记忆里,禅院里的确有过一棵公孙树,老树尚且有几分看头,禅房就没什么好看的了,当年他离寺后,不知又有多少寺中弟子住过那间禅房,如今打出这样一个名头,实在是没必要。 而且他此番进寺以来,就发现云岗寺同他记忆中再无半点重合的地方,庙宇扩建了好几倍,接纳香客的雅致禅房建了百十来间……当年的禅院便是没有重建,三百年修修补补下来,只怕也不是当年的模样了。 饭后,住持亲自领着他们去参观禅院,林尧和宋鹤卿也一并前去。 秦筝进院瞧见那棵挂满红绸的巨大银杏树,愣了一下:“这就是公孙树?” 住持笑眯眯的,愈发像个弥勒佛:“公种树,孙得果,这便是此树得名的由来。当年武帝陛下于寺中修行时,常常打水灌溉此树,这树与武帝陛下,倒也有些因果。” 这些年前来观赏过这棵老银杏树的香客不在少数,但听住持亲自解说这棵树渊源的人,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秦筝上辈子去不少名胜古迹游玩过,这套把景和物跟名人挂钩的说辞她听过无数遍了,面上一点波澜都没有。 倒是林尧和宋鹤卿听说这是武嘉帝亲自照料过的树,看这棵树的眼神都变得崇敬起来。 宋鹤卿颤着手抚摸树身:“这树受武帝陛下几年照料,都能长成如此参天巨木,大楚乃武帝陛下亲手所创,必然也能再复盛世。” 楚承稷嘴角微微抽了一抽。 不过是当年住在这禅院的弟子,轮流打扫院子,给花木浇水罢了,也被杜撰成了这样? 介绍完银杏树,住持又介绍起立在树旁一座丈余高的功德碑,顾名思义,武嘉帝生平功绩都被刻在了这石碑上。 这位大楚开国皇帝的功绩,秦筝早就听林昭说过了,听住持再谈起武嘉帝生平功绩时,这次倒是听到了其他的: “元江水患,江淮一带百姓年年遭难,民不聊生,武嘉帝一统江淮两岸后,修堤筑坝,疏通河道,建了鱼嘴堰和大渡堰,青州以南这才没遭过大灾,两堰山也是从那时叫起来的。” 住持笑眯眯道:“青州是块福地。” 秦筝心说原来武嘉帝不仅在军事上颇有造诣,还懂这些惠民工程,委实了不得。 只不过现在后世人口口相传的,大多是他的战功。 没人注意到楚承稷眉头狠狠
相关推荐:
上门姐夫
六零之组织给我做媒
我们和大领导的3p
被误认成O后我有了Alpha老婆
小炖肉
首辅大人的宠妾八月雪
贻情(np)
金大宝哪里跑!(第一部)(H)
炮灰女配在修仙界拼命卷
水(百合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