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然,就真应了周截伦的歌词:菊花残,遍地伤了。 “防御阵型,压制射击,轰天炮,马上安放炸弹,把咱们带来的全都用上,完成任务,我们马上离开大夏。” 基里连科的头脑非常清醒,不管对方是谁,他们要做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完成任务,然后快速撤离。 时间,是他们最缺少的东西。 一旦被大夏陆军抓到尾巴,等待他们的,恐怕就是无论死活,都要永远留在大夏了。 密集的子弹,疯狂的射向孙平安躲藏的大树。 孙平安深呼吸一口气。 “系统,给我套10层一次性防弹衣。” 下一秒,孙平安从藏身的大树后,冲了出来。 第476章 用生命证明禁区之名 雪熊雇佣兵团,不愧是雇佣兵界赫赫有名,位列前茅的团队。 每一名成员,都是毛熊特种部队的退役官兵,枪法极为精准。 孙平安刚一出现,就感觉头上、胸口,被狠狠的戳了几下。 其中有两下,戳在了同一个位置上。 一层防弹衣彻底消失。 “系统,给我至少保证有5层一次性全方位防弹衣。”孙平安暗呼一声。 开玩笑,这才刚冲出去不到1米,就碎了一层防弹衣,距离对方至少还有40多米呢! 按照这个节奏,10层防弹衣根本就不够用。 对雪熊雇佣兵团而言,时间是最缺少的东西。 对孙平安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孙平安必须要在对方安放好炸药前,冲过去干掉对方。 要不然的话,任务失败。 既然如此,那还躲个毛? 顶着子弹硬冲就是了。 雪熊雇佣兵团的众人,骇然发现,这个冲出来的胖子,就跟拥有不死之身一样。 明明光是脑袋都中了十几枪了,可却屁事儿没有,依然闷头往前冲着。 咋的,你开无敌了? “手雷!” 基里连科大吼一声。 两名雇佣兵从身上摘下手雷,正要拉开保险。 砰砰! 基里连科眼睁睁的看着这个胖子双手翻转,两把金色的M1911就像是变魔术一般,凭空出现。 接着一甩手,根本就没有半点瞄准的感觉,完全就是瞎特么开枪。 可在枪声响起后,基里连科骇然发现,两个手持手雷的手下,眉心处各多出来了一个血洞。 抓向手雷保险的手,无力坠下。 一次性全方位防弹衣,能防住几乎所有的子弹,可连刀都防不住,更别说手雷的爆炸了。 孙平安之前不开枪,就是防着这个呢! 他的视线都快要被子弹给糊住了,开枪分散注意力,很难保证敌人用手雷的时候做出及时反应来。 孙平安手中的双枪开火后,就没有停歇过。 专门朝着意图用手雷的敌人射击。 无论雪熊雇佣兵团的人如何闪避,如何躲在遮挡物后面。 但凡孙平安手中的双枪喷射出火舌,就必定有一人的眉心出现一个血洞。 基里连科眼睁睁的看着身边的战友、手下,一个接一个的惨死。 脸上的表情,也从惊骇,转变成了无奈和绝望。 没招,真的是一点儿招都没有啊! 这胖子开着无敌往前冲,刀枪不入的,咋都打不死。 可这胖子一开枪,他这边就铁定死一个。 这尼玛还怎么打? “我投降!”基里连科看着冲到了自己面前的胖子,大声叫道。 回答他的是…… 砰! 金色的手枪,黑洞洞的枪口,顶着基里连科的脑袋喷射出了火舌。 “嫩说啥?” 孙平安冲着死不瞑目的基里连科问道。 投降? 别闹,只有死掉的敌人,才是好的敌人。 至于情报什么的,孙平安不需要。 胆敢潜入大夏的雇佣兵,只有用他们的生命,才能警告那些想要进入大夏的雇佣兵们。 大夏,永远是雇佣兵的禁区。 来旅游,为大夏经济做出贡献,没问题。 但是想来大夏搞事情,那就死吧! 当然,孙平安不留活口的原因是,他的身上有太多的秘密了。 他可不想被关进实验室,被一群白大褂研究。 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不要开枪,你要是开枪,我就引爆,和你同归于尽。” 随着一个声音传来,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壮汉,手持引爆器,从监控气球后面缓缓走了出来。 “把枪丢掉!” 孙平安撇了撇嘴,双手一松,两把手枪脱手落在了地上。 这名雇佣兵紧绷的神经刚有所松懈,一道寒光闪过。 紧接着,是第二道,第三道寒芒在林间疾射而至。 小李飞刀他妈的飞刀! 星爷007那部电影里有一个场景。 杀害了无辜父亲的3个匪徒,躲进了电梯中。 当电梯门关闭的瞬间,飞刀至。 当电梯门再次开启,3个匪徒已经被扎了一身的飞刀。 这个雇佣兵,比那3个匪徒还要惨。 抓着引爆器的手,被4柄飞刀齐腕切断。 剩下的9柄飞刀,全都扎在了他的脑袋上。 看着就跟果盘上插了9个一次性叉子似的。 孙平安捡起手枪,挨个补枪,管他死没死,他要做的,就是确保这些人全死。 补枪结束,把安放在监控气球上的所有炸药全都取下来,抽掉雷管。 搞定! 呼啸的狂风中,两根缆绳垂下,荷枪实弹的特种兵沿着缆绳落下来,警惕的看向周围。 越来越多的士兵出现在了孙平安的视线中。 “交给你们了,我去接个人。”孙平安和带队的军官打了个招呼,向着林中跑去。 “孙平安!”军官叫住了孙平安。 “啊?啥事儿?” “骑摩托更快。” 孙平安:……我特么也得会骑这玩意儿才行啊! “我喜欢步行。”孙平安撂下一句话,转身就跑。 “孙平安!”军官再次叫道。 孙平安快郁闷死了,咋的,这还没完没了了啊? “不是,还有啥事儿啊?” “你遛鸟呢?”军官指了指孙平安的裤裆。 孙平安低头一看…… 卧槽! 忘记自己穿着开裆裤了。 换了一条迷彩裤的孙平安,在林中找到了科比,然后被士兵送出了林子,乘坐一辆军车返回航空训练基地。 “彭哥,那啥,直升飞机多少钱?我照价赔偿。” 孙平安再次见到彭上校,尴尬得不要不要的。 “可拉倒吧,赔什么赔,你立的功劳,部队还得给你奖励呢!” “嘿嘿!奖励就算了,我虽然不是当兵的,可我是警察啊!分内之事,分内之事。” “喏,这个给你。” 彭上校将一本新鲜出炉的航空器驾照递给了孙平安。 这是空军发的航空驾照,这么说吧,孙平安如果坐民航,可以把机长扒拉一边去,他来开飞机了。 “孙平安!” “谢谢!” 彭上校等人立正,整齐划一的向孙平安敬礼。 孙平安收起了憨笑,立正,还礼! …… 送行宴。 科比的隐伤已经被彻底治愈,来大夏的商业行程却要开始了。 吃完这顿饭,科比就要带着团队去京城了。 “胖子,谢谢!”科比感激的对孙平安举杯。 “客气了,回头别忘记多照顾照顾小杜啊!” “他以后就是我的亲弟弟。”科比郑重的回答道。 坐在一旁的杜澜特,感激的不要不要的。 “老婆,你最喜欢的榴莲饼。” 杨芸拿起筷子,夹起碟子里的榴莲饼正要往嘴里送,忽然神情一变,眉头一皱,起身捂着嘴向着包厢的洗手间跑去。 紧接着,洗手间中,就传来了杨芸的呕吐声。 “啥情况?榴莲饼不会坏了吧?” “食物中毒?”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敢动筷子了。 孙平安愣了一下,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冲进了洗手间。 片刻后,洗手间中传来了孙平安狂喜的叫声。 “哈哈!我要当爸爸啦!” 第477章 来大案子了 京城。 孙平安和杨芸手牵手走进了孙家老宅。 在得知杨芸怀孕后,孙平安给家人打电话报喜。 结果,老爷子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的风声,都不用十二道金牌,直接一个电话打过来。 孙平安就乖乖的带着杨芸回到了京城。 一走进孙家老宅正堂,孙平安就有一种即将被三堂会审的感觉。 老孙家这一帮,以孙老爷子为首,几乎全员到齐。 老赵家这一帮,以姥爷姥姥为首,二舅、小舅一家三口都在。 老爸没在,但是老妈在啊!正跟孙平安岳母坐一块呢! 岳父没在,这时间应该是在上班呢!当警察就这点不好,就算家里有事儿要请假,啥时候批下来都要看实际情况。 “小芸,过来姥爷给你把一下脉。” 杨芸大大方方的走过去,坐在了早就准备好的位置上。 孙平安不乐意了。 “姥爷,我的医术您还信不过吗?” “我老婆身体好着呢!怀的是双胞胎。” 姥爷眼皮子都没抬,根本就没搭理孙平安。 孙平安:……这是有了重外孙,就不要最疼爱的大外孙了呗! “胡闹!”姥爷忽然一抬头,双目灼灼的瞪向孙平安。 “小芸的肾水亏得厉害,她都怀孕了,你这懂医的,竟然都不知道节制?” 杨芸的俏脸刷一下子红了,红得都快滴出血了。 “咳咳!爸,说胎儿,胎儿。”赵德军连忙补救道。 自从赵老爷子经历过一次大限后,变得有点儿超凡脱俗,百无禁忌了。 昨个赵老爷子去给某位大人物检查身体。 就因为上次让人家戒烟,人家没听,赵老爷子指着人家大领导的鼻子好一顿训。 偏偏那大领导从辈分上来说,还是赵老爷子的子侄辈,就是爹妈见到赵老爷子,都要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哥的那种。 结果,训完了,赵老爷子还把大领导家所有的藏烟,一兜子给收缴了。 弄得大领导心疼得差点哭出来。 赵老爷子白了二儿子一眼。 “胎儿没问题,双胞胎,好生养着,注意着点,别做剧烈运动。” “尤其是你,臭小子,再胡来,小心姥爷大鞭子抽你。” 杨芸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了。 孙平安感觉自己比窦娥还要冤啊! 他这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和杨芸腻在一起。 两情相悦之下,情不自禁,难免荒唐了一些。 关键是,经过了蚩尤体术,延时丹,黄金双手的强化。 杨芸完全不是对手。 可架不住好胜心作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啊! 其实,孙平安的中医四诊法,完全可以提前诊断出来杨芸怀孕。 可不知道为啥,俩人在一起,四诊法对杨芸就处于自动屏蔽状态。 若不是杨芸孕吐,孙平安怕是要等到杨芸肚子大起来,才会发现杨芸怀孕了吧! “明天带小芸去总医院,做个详细的身体检查。” “调养身体方面,以食补为主。” “是是是!”孙平安只能变成应声虫。 孙家有喜,自然要庆祝一番。 所有女眷齐动手准备晚餐,一帮大老爷们则坐在一起,喝茶、抽烟、聊天。 夜幕降临,正要开席,一位身穿警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进来。 “老师,那个混蛋又出手了。” 孙老爷子蹭一下站了起来。 “走!” 俩人快步离开。 孙老爷子在门口忽然停下脚步。 “平安,一起。” “好嘞!”孙平安应了一声,跟上,离开。 …… 车内。 “熊飞,我徒弟,你叫叔。” “熊叔好!” “孙平安,辣手肥判官,久仰大名!” 孙平安有些受宠若惊的从副驾探身,和熊飞握手。 熊飞,在大夏警界,那可是赫赫有名的神探,破过的大案、要案、难案数不胜数。 孙平安在警校的时候,老师可没少拿这位破过的案子,当做经典案例给他们讲。 没想到这位竟然是自家老爷子的徒弟。 “什么辣手肥判官?”孙老爷子不解,这绰号听起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老师,您这孙子,从实习期开始,干掉的A级、B级通缉犯,比抓到的还要多好多倍。” “基本上被他盯上的罪犯,就没有活路。” “这个辣手肥判官,还是北方那边的道上给起的呢!”熊飞笑着解释了一句。 “辣手肥判官,这绰号不错,只要能震慑犯罪分子,起得再凶一些就更好了。”孙老爷子得意的很。 熊飞:……再凶一些,那些犯罪分子还有活路吗? 在路上,熊飞和孙老爷子并没有谈论案子的相关内容。 直到进了大夏警察总部的一间大会议室中,孙平安拿到了一份厚厚的复印件,这才明白这次遇到的是什么案子。 整整14起连环杀人、强尖案,时间跨度足有20年之久。 第一起案件发生于20年前,死者是一名17岁的女高中生,在结束夜自习回家的路上失踪。 第二天被发现惨死于回家必经之路附近的一个小树林内。 双臂呈上举状,衣服被推至下巴,挡住了脸,致命伤是颈部的一处7厘米刀伤。 上身被捅了16刀,只有一刀刺中了主要脏器,其他15刀都是非致命伤。 裤子被脱到脚踝,膜完好,下体没有被侵害的痕迹。 死者的钱财并未被动过。 在现场及附近,并未找到凶器。 光是这第一个案子,就充满了种种矛盾的疑点。 如此残忍的杀人手段,又是脱衣服脱裤子,最后却什么都没做,图个啥啊? 难道只是为了满足变态的犯罪心理? 第二个案子,是在半年后,死者是第一个案子受害者所在学校的一名女老师,32岁。 这名女老师死在了学校教师宿舍中。 衣裤全都被利器割碎,裤衩被塞入死者口中,脸被划了十几刀。 致命伤还是颈部的一刀,割断了大动脉。 身上有27处刀伤,全都是非致命伤。 死后被尖尸,但是凶手并未留下任何线索。 没有毛发残留,没有液体残留,没有找到凶器。 第三起案子,发生在第二年的夏天,死者是某单位女职工,22岁。 依然是颈部一刀致命,身上7处刀伤,生前被侵犯过,胸口被割下来。 凶手依然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 而最后这一起,就发生在昨天。 死者是一名18岁高三女生,生前被侵犯过,死后又被侵犯过。 上身被捅了52刀,把身体扎得乱七八糟,而且有别于之前的案子,这52刀,有一半左右都伤害到了重要脏器。 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泄愤一样。 20年,14起杀人案,就是14条鲜活的生命被人扼杀了。 这14起案子,1-5发生在同一座城市,6-11发生在不同城市,而这6起案子发生的地点,有南边,也有北边。 甚至其中有2起案子,案发时间相隔不到1天。 第12-14起案子,发生地又回到了1-5案子的城市。 时间跨度,则长达5年。 这种连环杀人案,杀人手段相同,残忍程度相似,那么首先要找的,就是案件当中的相同点。 凶手选择的目标,都是年轻女性,最小8岁,最大35岁。 如果抛开最小的8岁女童,被害人年龄区间,在17-35岁之间。 全都是被一刀割喉而死,上身都被捅过。 其中有近半受害人,生前或死后遭到过侵犯。 在现场,凶手留下过4次液体,都没找到过凶器。 案发地除了中间的6起之外,其他的全都发生在同一座城市。 案发时间,全部都在深夜。 警方为此案,甚至将那座城市所有人都做了DNA,凶手留下的4次液体,全都找到了对应人。 可这4人并非同一人,而且,全都有人证明这4人案发时不在现场。 不仅仅有人证,还有网络记录,监控记录。 孙平安眉头紧皱。 凶手没有留下凶器,没有留下有效证据,系统奖励的那些手段,全都变成了摆设。 “孙平安!” “到!”孙平安蹭一下跳了起来,立正应声。 这次,要靠真本事了。 第478章 胖子挑大梁 “大家都认识孙平安吧?”熊飞问道。 专案组成员们,有应声的,也有点头的,显然这胖子在警队里的名声,已经达到了就算没见过真人,至少听过名号的程度了。 “平安,卷宗都看过了吧?” “看过了。” “来,把你的想法给大家伙说说。” 孙平安尴尬的憨笑着,专案组里随便提溜一位出来,都是办案经验丰富的老警察。 他在人家面前,也就是初出茅庐的菜鸟,有啥资格给人家说啊! “别紧张,随便说,就当是给我们开拓思路了,说错了也没关系。”熊飞给孙平安减压。 “让你说你就说,磨蹭个啥?”孙老爷子开口呵斥。 自家老爷子发话了,孙平安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大白板上,按照年份,地点,贴着受害人的照片,有生活照,也有被害照。 年代越久的,照片像素就越低。 “我在警校的时候,老师说过,连环案件的关键点,是要找相同点。” “由细节入手,从蛛丝马迹中,将凶手揪出来。” “不知道各位看到这些照片,想到有什么相同点?” 众人没有因为孙平安的话而有所不满,讨论式探案,往往能够开启思路,也是平时办案时经常用到的方法。 一名40多岁的女警举手。 孙平安做了个请的手势。 “这14个都是女性,而且,除了那名8岁女童之外,都长得很漂亮。” “死者的财物都没有遗失过,都是被一刀割喉,身上都被捅过刀子。” “案发时间都在夏天和秋天。” 孙平安等到没人再提出新的观点后,上手将14名被害者的照片进行了分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14名被害者,1-5全都是瓜子脸。” “6-11这6人当中,除去女童,有4个是瓜子脸,1个是圆脸。” “12-13这两名被害者,是瓜子脸。” “第14名被害者,是圆脸。” 熊飞皱眉道:“这说明,凶手的审美更偏向于瓜子脸的女性。” 熊飞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快步走到白板旁,将其中两张照片放在了一起。 “这两名被害人,案发时间间隔1天,如果从凶手的审美来看的话,明显不符合逻辑。” “而且这两件案子的案发地,一个在南海岛上,一个在中原地区。” “虽说乘坐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可凶手的意图是什么?” “这两名被害者,生活轨迹完全没有半点重叠的地方。” “也不太可能是随机作案。” “所以,我认为,这起发生在南海岛上的案子,是另一名凶手的模仿作案,而非连环杀人案凶手所为。” “平安,你继续。”熊飞把位置重新让给了孙平安。 孙平安看着被害人照片,认真的琢磨了一番。 “凶手没有带走被害者的财物,这说明凶手不是图财。” “不图财的原因,要么是为了不留下证据,要么是不差钱,瞧不上那点财物。” “6-11这6名被害者,除了女童之外,都是不同城市的。”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如果我们假定凶手第一次犯案时,年龄在20岁左右,那么,10年,就是30岁左右。” “20到30岁,去其他城市,无非是学习、旅游或者公干。” “从这方面找共同点,大概能锁定一个范围了吧?” 熊飞无奈的摇摇头道:“锁定不了,这10年间,买车票都没用实名制,只能通过走访调查来大海捞针。” “我们一共找到了9位,从1-5案发城市,案发时去过这4座城市的人,但是他们都被排除嫌疑了。” 甭说10年前了,就算是现在,实名制购票还未能全面实行呢! 除非是乘坐飞机,否则的话,代买车票,找黄牛购买车票,人和票根本就对不上号。 再加上经济发展,全国经济提速,城市建设等等原因,导致人口流动量剧增。 坐工厂大巴往返的,拼车的,自己开车的,打黑车的,等等方式,都不会留下太多有用的线索。 逢年过节的,更是人口大迁徙,想要从茫茫人海中,把每个有嫌疑的人揪出来,那根本就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更不要说10年前,户籍制度不完善。 有些人有2-3张不同的身份证,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孙平安并未有所气馁,而是重新在脑海中梳理了几遍。 “各位,咱们从头捋捋。” “第一起案件,发生在20年前,被害者是一名17岁的高中女生。” 孙平安抬手点在了第一名受害者的照片上。 “这么漂亮,在班级肯定是校花级的,肯定有无数追求者,抛开社会上那些。” “光是在班级,学校,外校,肯定有很多男生喜欢她,追求她。” “平日里情书塞满桌膛,逢年过节收礼物收到手软。” “她的追求者都调查过了吗?”孙平安问道。 熊飞点头道:“这个女孩家境不错,品学兼优,对任何追求者都不假辞色,当地警方一共找到了43名追求者,其中40人是同龄者,3人是社会闲散人员。” “当地警方着重调查了3名闲散人员,他们都被女孩的父亲找人警告过,再也没敢纠缠过女孩。” “40名同龄者中,4人是外校的,其他全都是同校的。” “其中有4名男生和女孩同班,其中3人住校,1人通校生,通校生案发当天因生病请假。” “医院有记录,他是感冒输液,因为医疗条件问题,输的是极霉素,因为没有做皮试,输液速度过快,导致输液反应。” “高烧达到了41度7,被紧急抢救,最后是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才把温度降下来的。” “在医院躺了整整3天,有医生护士家人,还有其他病人和家属作证。” “其他追求者,也都有多方交叉印证,有不在场证据。” 孙平安想了想道:“大家可能忽略掉了一个关键点。” “喜欢一个人,有明面上递情书,送礼物,死缠烂打追求的,还有一种……暗恋!” “暗恋又分为性格开朗的暗恋,就是会和好朋友说自己喜欢某某,然后,就只有他以为某某不知道,其实全世界都知道了。” “另一种是内向型的暗恋,就是喜欢某某,喜欢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谁都不说,除了他自己,不会有第二个人知道。” “从凶手在犯罪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效证据来看,凶手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 “而一个谨慎的人,往往性格不会很开朗,会偏内向一些。” “这也符合内向型暗恋的特征。” “说白了,就是咬人的狗,不叫!” “麻烦各位,把这女孩的同学资料都找出来,我们要开启大海捞针模式了。” 杀人案,在任何一个年代,那都是大案。 对杀人案,尤其是社会影响较大的杀人案,上头都是有明确的规定破案时间的。 所以在调查上,会非常非常的细致,细致到普通人完全想象不到的程度。 比如说这第一起案子,不仅仅是受害者同班同学,甚至连同校的所有学生,附近初中、高中的所有学生,都给调查了一遍。 也就是现在推行无纸化办公,从电脑上就能查到扫描的原始资料,如果把当时的调查资料弄过来,这间大会议室都未必能放得下。 “我说几点。”孙平安对已经坐在电脑前,随时可以开启查资料的众人道。 “第一,无论是因为意外或是疾病去世的,不用找了。” “第二,往后推4年,常年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不用找了。” “第三,身材瘦弱,体弱多病的不用找了。” “第四,家庭背景,有从事医疗方面的需要列为重点。” 熊飞看向孙平安:“为什么?” “第一,不排除凶手已故,后期案件都是他人所为,但从最近的这3起案子可以看出来,都是同一人所为。” “毕竟杀人的习惯手法,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我断定,凶手仍然活着。” “第二,我认定凶手和第一位被害者是同学关系,往后推4年,刚好是大学毕业。” “如果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学习的话,和案发时间对不上,先暂时排除。” “第三,身体瘦弱,体弱多病者,缺乏制服被害者的力量,法医并未从被害者体内找到药物成分,可以排除。” “第四,被害者颈部致命伤,和身上的刀伤,有着明显的不同。” “颈部是切割伤,身上的是捅伤。” 孙平安用食指比做刀子,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想要一刀轻易割开,其实并不容易。” “如果是普通的刀具,想要一刀达到有效的致命伤,很难,伤口会更深,更大,更长。” “唯有用专业的手术刀,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被害者身上的刀伤,根据法医鉴定,应该是由一把刀背比较厚的尖刀留下的。” 一名警察提出了质疑:“凶手杀人的时候,随身携带2把刀?” “这不太符合逻辑啊!” 孙平安摇头道:“不,这恰恰最符合逻辑。” “凶手捅被害人,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刀伤及脏器,其他全都避开了重要脏器。” “这说明,凶手捅的这些刀,要么是为了使受害者失去反抗能力。” “要么是泄愤。” “凶手应该是学过解剖学,对人体有一定的了解。” “普通家庭,普通人很难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 “只有父母在医院工作,或者其本身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有这方面的经验。” “也只有如此,凶手才有更大的机会接触到,获得手术刀。” “所以,我们可以把筛查范围再次缩小。” “只调查家庭成员有医疗方面从业经历,其本身所从事的职业,和医疗有关的人群。” “还有其他问题吗?”孙平安看向众人。 众人纷纷摇头。 孙平安点头道:“那就,开始吧!” 众人立刻进入工作状态。 孙平安也找了一台电脑,开始快速查找起来。 2分钟后。 “我找到了。”一个惊喜的声音响起。 众人:……我们才刚开始,你那边就找到了? 一名男生的照片资料,被传输过来,定格在了每个人面前的电脑屏幕上。 第479章 凶手是个女的 男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很快被找了出来。 杨曦,男,38岁,毕业于某知名医科大学,本科学历。 现在是案发地人民医院外科主任。 已婚,妻子谢雪巧,是同医院外科住院部护士长。 婚后育有1子,今年14岁。 20年前,杨曦和第一个被害人是同班同学。 “马上让案发地警方去走访调查一下杨曦和被害人的关系。”熊飞当机立断,发出命令。 在信息传回来的这段时间,熊飞重新主导了专案组。 孙平安没有半点介意。 抢功? 不存在的。 他本来就不是专案组成员,刚才就已经有些喧宾夺主了。 更何况,案子破了,论功行赏的话,他的贡献谁都抹杀不了。 想要把他一脚踢开? 真当坐在首位的自家老爷子是摆设? “杨曦所就读的医科大学所在地,在时间、地点上,都和6-11中的4名被害者重叠。” “大家找一下被害者和杨曦的关系。” 熊飞的情绪有些激动,这个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在今天,让他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1号被害人和杨曦是同班同学。” “2号被害人,虽然不是杨曦的任课老师,但却是杨曦的家庭教师,专门为杨曦补英语的。” “7号被害人,是杨曦在大学时交往的女友,但是在大三的时候,因为劈腿,和杨曦分手了。” “11号被害人,就是那名8岁女童,母亲是人民医院外科副主任。” “13号被害人,是杨曦初中同学的女儿,卫校学生,在人民医院实习。” 短短一个小时,各种信息就被查找了出来,这一汇总,顿时给人一种拨开浓云见明月的感觉。 不过,如果真的这么简单,这连环杀人案怕是早就告破了。 “头儿,1号被害人死亡时间,杨曦有不在场证据,他是通校生,因为家庭条件好,晚上夜自习结束,都是他父亲开车接他回家的。” “当晚放学,他和一名外班同学,也是邻居一起乘坐他父亲的车回的家,他家住在6楼,当晚一直学习到凌晨1点左右。” “中途累了去阳台偷抽烟,还被对面楼他父亲的单位同事看到,为此他还被父亲责怪了几句。” “头儿,2号被害人,当晚是给杨曦补完英语,杨曦一家三口请老师去附近饭店吃的饭,再开车送回了学校教师宿舍。” “有老师证明杨曦一家离开时,2号被害者出去打热水,顺道把杨曦一家送到了楼下。” “杨曦一家去了附近的公园,溜达了差不多1个小时,才回的家。” “7号被害人是杨曦的前女友,当时因为劈腿分手,对杨曦的打击特别大。” “根据杨曦同寝室同学的问询笔录,当时杨曦特别的消沉,他们生怕杨曦想不开,几乎是对杨曦寸步不离。” “在杨曦从警方那里得知7号被害人死亡的消息后,杨曦精神崩溃,差点寻了短见。” “为此,杨曦还休学了一年。” 看似这几名被害人,和杨曦都有着直接关系,可杨曦却全都有不在场证据。 而且,如果说杨曦是杀人凶手的话,却怎么都说不过去。 案发地的警方,终于传回了走访信息。 20年前,杨曦是班长,第一个受害人是学习委员,二人学习成绩优秀,属于校草校花那个级别。 但是二人的交往并不多,就是普通同学关系,如果不是班级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各自的小圈子,也没发现二人有什么暧昧关系。 因为学习成绩杀人? 1号被害人每次考试,全年级第一,各科都是第一的那种。 而杨曦学习成绩虽然也很不错,但最好的排名,也就是全年级第10。 如果说杨曦的学习成绩是第二,除掉了第一,他就是第一,那还说得过去。 没有感情纠纷,没有成绩竞争,生活圈子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 这也是之前警方并未将杨曦当成嫌疑人的主要原因。 这次把杨曦揪出来,是因为孙平安所说的那几点,缩小了锁定范围。 案子,似乎又走到了死胡同,进行不下去了。 熊飞点燃了一支香烟。 就跟开启了烟囱模式一样,众人纷纷点燃了香烟,就连孙老爷子,也点了一根。 会议室中很快烟雾缭绕,唯一的一名女警差点把肺咳出来。 “喂喂喂!你们就不能照顾照顾女同志吗?我这抽二手烟,都比你们抽的多了。”女警大声抗议道。 “开窗,赶紧开窗,把电扇对着外面吹。”熊飞不好意思的叫道。 孙平安盯着女警,脑海中灵光一闪。 “熊叔,这个凶手,有没有可能……是个女的?” 众人齐齐愣住了。 要知道,这14名被害者中,有9人生前或死后都遭受过侵犯。 这一点,法医的验尸报告可以证明。 在案发现场,曾经留下过2个血脚印,43码。 如果是女人的话,那身材得多高大? 死者中,有8人被割去了胸、阴等部位,一人头被砍了下来。 要知道,砍头需要的力气可是相当大的,不是说女人办不到,而是,男人力气更大,更容易做到。 “杨曦当年的班主任还在世吗?” “在世,退休在家。”一名警察立刻回答道。 “让当地警方去这位老师家,视频。”孙平安道。 十几分钟后,视频接通。 班主任是个老太太,小70岁,看上去特慈祥。 “老师好,您是否还记得您当年教过的杨曦?” “记得,逢年过节,这孩子都会带东西来看我。” “那您还记得和杨曦同班的马莹莹吗?” 老太太沉默了一下,擦拭了一下眼角。 “怎么能不记得啊!我教了那么多届学生,只有马莹莹最有可能考上清北。” “那孩子乖巧,懂事,学习特别认真,虽说有些傲气,可优秀的人,怎么可能不傲啊!” “本来再有大半年就要高考了,唉!可惜了那么优秀的孩子啊!” “老师,在马莹莹遇害的那段时间,杨曦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呢?” “异常的举动?没有呀!” “您再仔细想想。”孙平安认真道。 老太太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老太太有些犹豫道:“有个事儿,不知道算不算异常。” “杨曦这孩子,父母都是医生,所以他的大学志向也是医科大学。” “不过在预报高考志愿的时候,这孩子找到了我,问我往年京航的录取分数线。” “还问我,以他的成绩,能不能考上京航。” “杨曦这孩子,学习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可要考上京航,至少要提高40分才行。” “像他这种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想要提高40分可不容易。” “老师,马莹莹的预报高考志愿,填的是哪一所学校?” “京航!”这一次,老太太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给出了答案,显然这个事情,她能记一辈子。 “好的,谢谢老师,打搅您休息啦!” 结束了视频通话,孙平安拿起水笔,在白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 情杀! 第480章 告破! 众人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他们都是办案经验丰富的老警察,破过的案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之前他们没有往这方面去想,是因为办案思路被局限,被误导了。 其实差的就是那么一层窗户纸。 现在,这层窗户纸,被孙平安给戳破了,众人的思路一变,立刻就捕捉到了其中的关键点。 女人不能侵犯女人? 身体结构不允许,但是可以用道具啊! 而且,被害者都是女人,如果是一个男人靠近,总会有所警觉。 但如果是一个女人靠近呢?警惕性肯定会放松。 比如说被拐卖的儿童,除非是强抢,否则的话,犯罪嫌疑人基本上都是女性。 这十几起连环杀人案中,有10位被害者,都是在宿舍、家中、房间内被害的。 如果是陌生男人敲门,她们难道就一点不怀疑对方,直接开门让对方进入吗? 血脚印对
相关推荐:
官场之青云志
夜夜偷香(已修正乱码)
每天都有人贪图我的美貌_新御宅屋
迷雾森林 番外篇
系统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
My Family(肉多)
最强榜单
暴力人鱼
剪灯新话(书生道士)
欲神之书(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