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外边乱成一团,上官将军已经派人过去查看,想必很快就会带回来消息,到时候,奴才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连李德都紧张的满头是汗,苏南初的心沉下去。 脸色有了明显的苍白:“公公,你也说了,皇上睿智,当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你说会不会这是皇上设下的什么计策....” 李德叹口气:“娘娘,奴才知道您待皇上的心意,只是这个时候您问奴才,奴才也答不上来些许,您瞧瞧,现在全城戒严。” “上官将军已经把人手全部调出来,日夜不接的守住城门,现在所有朝臣的宅院,也都被上官将军围了起来。” “你想想,若是皇上真有安排,就算不对奴才说,还能不对上官将军透个底吗?” “若真是要引蛇出洞,那上官将军这一举动,岂不是直接绝了对方的念头?” 随着李德的话,苏南初的心越来越沉。 李德接着道:“娘娘,现在您就安心先待在宫里,等确凿的消息传过来,再做打算不迟。” “皇上吉人自有天相,想来应该不会有事的。” 李德说着这话,脸色难看的像吞了屎,没了往日嬉皮笑脸的模样,紧皱的眉头就没有舒开过。 吉人自有天相这句话,怕是连他自己都不相信。 可眼下明显也问不出来什么,苏南初也只好蹙着眉回程。 事态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 从一开始众人怀疑真假,到最后上官家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证实。 一具一具被埋在雪下的尸体被抬回来.... 皇宫里也乱了,裴勇带着禁卫军直接入后宫维持秩序。 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大臣开始对皇位空悬之事展开了争执。 一方称皇上后宫无成年皇子,现在正当天下乱局,应当另出贤明。 一方称正因为现在正当天下乱局,玥国朝堂才不可以大乱,顺位继承是维持安稳的最妥善办法。 况且皇上御驾亲征,率军破敌阵,拿下羽国皇宫,功在千秋,然而他尸骨未寒,你们就想要夺了他的江山,可还担得起一个“忠”字。 这些争吵自然也就传到了后宫,拥护皇上的上官家兵马死伤殆尽,现在朝臣异心,情况危急。 妃嫔为了活命开始想尽办法求活命。 贿赂侍卫,掏出来所有银子联系宫外,场面乱成一团。 若是遇见皇上驾崩,低位嫔妃的路只有两条。 一个是殉葬,一个是被新君斩杀。 她们还这么年轻,她们不想死。 苏南初站在宫门口,看着往来的一片狼藉。 下人们慌乱的包好包裹,路上掉落着满地碎银子,人人都形色匆匆,来去慌乱,明显已经做好宫内大乱,逃窜的准备。 是啊,宫内只有两个幼年皇子,连话都说不利索。 又正值天下乱战时候。 她们,他们都觉得沈家皇朝要完了。 第441章 还没有找到人… “锵!”的一声拔剑声音响起来。 一队禁卫军沿着宫道冲了上来,路边跑得最快的身影已经血溅当场。 “后宫禁地,无状者死。” 冰冷的声音落下,一众人瞬间惊惧在原地。 随后不觉得放下手里东西,慌乱后退。 兵将脚步越走越近,公道上的人影也都散的无影无踪。 “娘娘!”裴勇过来行礼。 苏南初收回目光,越过对方,瞧了瞧对方身后跟着气焰汹涌的人影。 “皇上还没有消息吗?”她问了一声。 对方沉默,半晌后道:“回娘娘,皇上有旨,无论何时何地,宫内禁卫军听从娘娘差遣。” 苏南初悬着的心又沉入谷底,她凝眉:“这怎么可能,有没有派人过去找,上官堇呢?他没去找吗?” 苏南初语气里明显有些急,而且人现在还没死呢,他们得想办法啊,不然去的晚了,没死也被雪闷死了。 裴勇摇头:“娘娘,事情原委已经查清楚了,从羽国回程途中所有的路都被设了毒阵,皇上不得已才带着人从山中借路....” 可是谁知,山中亦被人设伏,发生了雪崩。 “如今,十二万大军突然没了一丁点音讯,除了被埋在大雪之下,根本找不到任何合理的解释。” 苏南初觉得嗓子被风吹的有些干,咽了咽唾沫。 上官堇也没找到人吗? 所以沈璟之真死了吗?可是为什么她没事? 系统这个骗子,它明明说她还没完成任务,跟沈璟之是生死一体的… “娘娘尽管放心,皇上于属下知遇之恩,无论如何,属下都会护娘娘和小皇子平安无事。” 似是看出来女人有些担忧,他恭敬补了一句。 入冬的风带着寒气,苏南初抬头看了看没有太阳的天。 她又低头,喃道:“护的住吗?” 丧家之犬,沈氏王朝覆灭,她们能去哪里? 裴勇脸上坚定的神情松了几分,护不护的住,他也没有把握,虽然皇上在朝中的亲信算不得少。 可是人走茶凉,皇上生死未卜,那些人见风使舵,又能信得过几分? 苏南初没等对方继续回答,扶着嬷嬷进了永和宫门,看着这红瓦宫墙,呼吸了一口冰冷的新鲜空气。 这人可真奇怪,她怕死了一辈子。 真到了现在,心里反而没了什么恐惧。 永和宫还有沈璟之雕的木偶,流哈喇子的她。 现在被沈佑安啃的全是牙印。 小孩还啥也不知道,到处跑着玩,拿着沙包乱扔,时不时在地上打个滚。 苏南初原本觉得沈璟之一定会没事的心思,渐渐也随着时间被冲淡。 心慌感像是后知后觉一样,推迟到今日才接踵而来。 午膳也因为心堵咽不下去,她抬头:“嬷嬷,你说,皇上还会回来吗?” 嬷嬷哪里知道,她比自家主子更慌,纠结着提醒道:“娘娘,咱们还是早寻好退路。” 现在各宫娘娘都在想办法联系宫外亲眷,都盼着到时能趁乱有个机会逃出去呢。 心更堵了,苏南初低下头。 .......... 十一月初,玥国迎来了第一场雪。 稀疏的雪花落在地上瞧不见踪影,今年冬天来的格外早,这场雪比苏南初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早了三个月。 朝臣们坐不住,开始来到了太和殿争议。 后宫上下躁动也越来越大,即便裴勇极力压制,也按捺不住人人恐慌的内心。 连,宫中的侍卫,私下也都开始议论,觉得皇上是回不来了。 仪妃得到这个消息时,先是忧心皇上的安危,到最后。 嬷嬷开始从旁提醒道:“娘娘,这个时候您可不能乱。” “听说今日前朝太和殿召集了群臣商议,太师有意立皇上长子为太子,娘娘,皇上后宫无后,您现在又是大皇子母妃,皇上出了事....” “对您来说,未必不是个机会。” 仪妃一愣:“胡说什么?皇子还这么小,这....” 嬷嬷又道:“娘娘,小怕什么?有太师扶持,咱们皇子又是皇上长子,顺位继承,名正言顺。” “到时候,您替皇子做主,封太师做个摄政王....岂不快哉。” 对啊,还有太师,还有她父亲,仪妃目光微震,半天没醒过来神。 眨着眼睛收回目光思考着,皇子登基,那她就是太后… 胸口开始起伏,心跳就要蹦出体外。 “可....璋贵妃呢?”她才是皇上心尖上的女人。 皇上也喜欢二皇子。 大皇子还体弱。 嬷嬷看了看周围,忙压低声音道:“娘娘,您忘记宸贵妃是何下场了吗?” “自古以来,笑着走到最后的,向来都不是皇上最喜欢的,而是靠自己夺来的。” 仪妃还是有顾虑:“可....” 嬷嬷又开始解释:“况且,那苏大人虽然已经重新入朝为官,可终究不过只是区区御史。” “而咱们大皇子的身后可是站着太师和娘娘的父亲,礼部尚书大人。” “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少人都盯着皇上那个宝座,后宫里的皇子就这么两个,若娘娘还想保住皇上的江山,那便只有把咱们大皇子推上去。” 仪妃的手攥紧了桌角,是啊,都想夺了皇上的江山,若她在此刻许给太师摄政王之位,换取她的和和登基.... 那....那.... 既保住了沈家皇位,也保住了她和她的和和一世尊崇。 说不准百年之后,等她看见了皇上,皇上也会高看她两眼.... 想到这里,仪妃心底多了几分雀跃,激动的她胸口跳得汹涌。 可是很快,她又有了其他问题。 现在宫里被裴勇守的严丝合缝,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她们也见不到太师啊。 两个人着急的在殿内打转,恰如那种想好了答案,却找不到笔的有劲无处使之感。 第442章 沈璟之你说话算话。 永和宫自然也得到了消息,裴勇和李德开始过来准备带着苏南初和皇子走。 “娘娘,您就放心吧,上官将军还在呢,禁卫军也都在,事态并没有您想象的那么紧迫。” “只是现在皇宫里太乱了,小皇子现在又是皇上最在意的血脉,上官将军也怕这时候有人狗急跳墙,对您二位下黑手,所以先将二位偷偷送出宫待一段时间。” “待事态缓和了,老奴定然亲自过去把娘娘接回来。” 下人收拾着东西,嬷嬷把整理好的包裹递过来。 安安不哭不闹的被抱在怀里,眼珠子好奇的左右看着。 苏南初迟疑着跟着走出宫门,李德说…暗道在承乾宫。 她们从暗道走… 鎏金的宫门像一尾蛰伏的巨龙,鳞片上凝着薄膜的冰露,她走在宫道上,不远处的轿辇在等着。 可是就在她掀开轿子的那一刻,她突然后悔了。 她转头看向那在怀里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孩子。 整个皇宫虚无的背景在她眼前,幽深的宫路一望无际。 她在这个世界的痕迹越来越重,越来越重,重到有时候她像是在上帝视角看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无穷无尽的宫墙里,渺小的每一个人。 她突然抱着孩子回去了。 “娘娘!”李德吓了一跳,忙跟着一众人追过去。 苏南初从打包好的包裹里拿出来那份空白圣旨。 她一直视若宝贝的东西。 原本想着来保自己命用的。 可是… “人生数十载,所遇之人何止千万。” “若是只图肉欲,朕一国之君,自是图个干净,但是若是走心,朕....” “只要你心在朕这里便够。” “朕亦忍了许多非常人不能忍的事,若是只凭身子论清白,朕比你脏。” “若是那日发生什么事,上官堇可能没精力顾及你。” “驿站要是被包围了,别要强,告诉他们你有空白圣旨,用这个当做筹码,保自己一命。” “一时荣辱算不得什么,上官堇不蠢,给他几年时间,他会重新把上官家扶起来,还有你父亲,顾远城,等你把位置坐稳之后,谁是皇帝只在你一句话。” “世间关系冷暖忽变,唯有利益纠葛永恒不变,君主不与臣子逐利,适当时候要去给臣属留下利益空间,有利在,他们才会趋而往之,才会尊你为主,也只有利在,他们才会争夺不休,纷争不断,无暇顾及你身下的位置,你才能坐的更稳。” “日后再遇见此种状况,你要拿出来国母的威严,去挑起来大梁。” “朕无成年皇子,都是幼子,日后执政都要靠你一个人来,去找你父亲和上官堇商议,不要意气用事,也不要把朝堂肃清的太干净,水至清则无鱼。” “那你以后不许翻旧账。” “君无戏言。” “……” 她转头突然看向了李德。 “公公告诉本宫一句实话,皇上是不是回不来了?” 若是场面还可控,为什么让她们走,沈璟之说过,上官堇镇守京都,裴勇守皇城,若是没有出事,还有哪里比皇宫更安全的地方? 李德刚追过来的脸色,听见这句话突然垮下来,抬头撞见女人似是看透一切的目光里,神情忽闪了一瞬。 “娘娘。” 迟疑了片刻,见瞒不下去,开始为难道:“娘娘…” “上官将军的人已经过去探查过了,大雪之下,全是我们的兵将…” 这就证明那消息应当是没有错。 “现如今,出征的军队回国之后没有驻守边关,而是一步步朝着京都逼近…” 本次战争共出关八十万大军,战场上阵亡二十万,死在…雪崩下十二万,剩下的人已经全数向京都逼过来。 对方是何目的尚且不知,但是皇位空悬,对方此刻把军队压向京都,绝对目的不纯。 可是京都防卫顶多也就是可以顶一些小规模暴乱,面对大军压城,根本无力招架。 “娘娘,您就走吧,有上官将军在呢,若是京都安然,到时候奴才会亲自在把您接回来。” 李德一瞬间也老了二十岁,出了这样的事,他这老眼也快要哭瞎了。 不停红了眼劝着,带上了哭腔:“娘娘,老奴跟在太后身边多年,也看着皇上长大,皇上这一世,他过得苦啊,老奴也看的出来,皇上他,对您用情至深,他希望您活着。” “您到了地方,带着小皇子一路向东走,奴才都给您安排好了,到时候您就带着小皇子好好过日子,给皇上,给沈氏留下一支血脉。” “老奴求娘娘了。”李德说着跪了下去。 小老头趴在地上,颤抖着身子迟迟不起。 他把自己一生给了沈氏皇族,到了此刻都愿意替沈璟之留下一个血脉。 时间静止着,片刻之后。 看着跪在地上求着她的老太监,苏南初笑了一声,算是知道什么叫做一语成谶。 沈璟之真是乌鸦嘴。 她吸了吸鼻子,过去扶人:“公公大义,皇上若有幸归来,定会念公公此心意。” 李德怔怔抬头,果然听见女人剩下的话。 “可是,本宫不能走。” “本宫走了,沈氏皇族才算真的完了。” “大军逼近不过因为京都无君,他们以无诏为借口逼近皇城。” “可若是…皇位已定。” “皇族就可下旨调离军队,他们若继续逼近,那便是谋逆。” 邸报已经开起来,她这一年在民间也散播了不少歌颂君主的言论。 若是对方继续抗旨,调动百姓之力,也可压下几分反乱。 再者,京都无君,他们逼近,跟皇上已下旨,他们抗旨再逼近又是一个概念。 她是正统,现如今还有不少支持正统的,他们缺一个主心骨,她得站出去。 她站出去! 京都局面稳住了,想谋逆的人才能顾虑几分。 苏南初把圣旨拿过去:“本宫不善(擅)狼毫,劳公公代笔。” “拟旨,奉先帝之意,若帝如期未归,特传位于…” “二皇子沈佑安,承继大统,望诸臣务必殚精竭虑,共辅新储,不得有违。” 君无戏言,沈璟之你说话算话。 她把他的圣旨还给他,她替他护住他的江山,他记得说话算话。 苏南初说完话,静静的看着那圣旨。 她知道,他一定没死,他记得一定爬出来,爬回来。 ....................... ........ 下一章高潮,但是涉及朝堂正在斟酌语言,快的话夜里会发。 第443章 皇上遗诏 太和殿。 今日的朝堂气氛异常紧迫。 表面上两方人争论不休,实际上背后多股势力在纠缠,都想在此刻分一杯羹。 “李大人,你这是何意,皇上后宫中只剩下两个吃奶的娃娃,难不成让我等拥护两岁娃娃为帝?” “李大人也知道现在正当战时,正因为战时,我方才更应另选贤能,不然,让一个奶娃娃为帝,那日跟璃月国开战,这玥国的江山,我们还不如拱手相让。” “皇上是御驾亲征,大破羽国都城后为国而亡,人走茶凉也没这个凉法。” “妄诸位一直以来读的是圣贤书,习的是礼法仁信,现在皇上尸骨未寒,你们一个个就想着篡夺他的江山,岂有此理。” “大人说哪里话?什么叫做篡夺,现如今逼到这个份上,想要守住玥国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依我看,太师忧国忧民,又扶持过两代帝王,比起来那些奶娃娃,太师才最适合这个皇位。” 明玄松此刻才方变脸呵斥的一声:“朝堂之上,不可胡说。” “尔等!不可理喻!皇上带着我军冲锋陷阵,直捣羽国皇城时各位可不是这副嘴脸。” “天下大乱将起之际,我玥国扶持幼帝,那便是自掘坟墓,别说抵抗外地,若真如此,怕是玥国就要内患不休。” 底下人闹成一团,高位者静待发展。 上官堇握紧袖子里的箭,目光不动声色扫过一众出言不逊的人,这是一个个都觉得他上官堇守不住京都了是吗? 再等等,等李德把人送出皇城。 把朝臣困在这里,外边的眼线才可以少一些,她们走的也更安全一些。 他偏头看向旁边的环龙柱,金光闪闪的龙腾缠在黑金的抵柱上。 他上官堇是幸运的。 一直以来。 都是父亲,兄长,表兄挡在他前边护着他。 上官家最煎熬之时,他年幼躲过一劫。 上官家最鼎盛之时,他上官堇享受上官满门忠烈的功勋受封,荣极一时。 今日,挑起来大梁也落到了他上官堇身上。 他握住了自己的拳,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他那运筹帷幄,凡事都掌控在手心的表兄,怎么可能死在雪崩之下。 可是查探无数遍,搜索了无数遍,十二万大军人间蒸发一样毫无踪迹。 若是再找不到人,即便后边他安然归来,反军入城,局面也早就不可逆… 所以,他不能在坐以待毙下去。 苏南初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大门缓缓敞开,发出轮轴摩擦的动静,明亮的光从外透过来。 身后带着李德,裴勇,带着传旨太监。 太监手中端着明黄的圣旨。 裴勇手中拿着的是御赐宝剑。 沈佑安乖巧的牵着自己母妃手,跟他父皇一般无二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璋贵妃娘娘,二皇子到——!” 李德跟着唱喝一声,随之朝臣都朝着门口看去,激烈的争论声突然戛然而止。 一道光照进殿内,恍得视线迷离,半晌才看清门外的人。 没人带头,也没人行礼,都看呆愣在眼里,连一句女子不得入朝堂都忘记开口。 苏南初也并不介意,盛装打扮,金黄色的贵妃服制,金线蜿蜒,缠成栩栩如生的缠枝莲,裙摆随着步子缓缓摆动。 顶着众人诧异的目光,从众臣中央一步步走上前。 “宣——!” “皇上遗旨!众卿跪!” 遗旨?皇上生前还留有旨意?满堂朝臣狐疑跪下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此去福祸皆半,未保社稷,若朕如期未归,特传位于二皇子沈佑安,承继大统。” “望诸臣务必殚精竭虑,共辅新储,不得有违。” 什么? 一语惊四座。 朝臣瞬间炸锅。 上官堇目光也僵住,目光紧迫担忧凝死在对方身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起身,怀疑声也此起彼伏响起来。 “这是哪里来的圣旨,无凭无据,直接传位给一个幼孩,这如何服众?” “就是啊,就算要传位于皇子,立长立嫡,也当是立大皇子为皇啊,这圣旨该不会是伪造的吧?” 若不是还忌惮上官家剩下在京都的那点兵力,等着他们的军队入城,谁有工夫陪他们在这里费口舌。 李德把圣旨摊开摆在众人面前,鸭嘴嗓开始道:“众位大臣哪里话,玉玺虎符皇上皆带去出征,皇宫哪里有得?” “更何况,诸位大臣都是朝中老人了,应当知道传位圣旨的规制,白玉轴柄,双印一玺,这岂是可以伪造的?” 距离近的自然瞧见了,但是脸色明显更难看了。 不少人目光停留在了跟着进来的小娃娃身上,随后又不耐的收回目光。 就这么大个孩子为君?这不是视江山社稷为儿戏吗? “皇上糊涂啊,现如今内忧外患,孩童怎可为帝。” “这不是天要亡我玥国吗?” “敢问李公公,皇上立下此旨时可有见证,这无论如何,玥国的江山也不能放在一个两岁孩童身上啊。” 李德并未开口,苏南初便率先道:“既是为保万一的遗诏,未至事前,如何示人?” “若说见证,李公公,裴侍卫,承乾宫所有御前伺候的宫人都可证明。” “皇上思虑周全,自是也顾念到皇子年幼,特叮嘱本宫,来日他若有任何不测,命滨州总督林铭迁,皇亲国戚忠君为国上官老将军之子上官堇为帝师辅政。” “这…” 苏南初凤目微眯,目光如刀扫过群臣:“怎么?” “先帝临走前,亲手将重付托付于本宫,遗诏在此,诸位难道要抗旨不成?” 话音落到最后,像是一记重锤,一声一息的敲在大殿之上,在空气里回荡。 第444章 本
相关推荐:
艳照门_御书屋
肌肤之亲(H)
满堂花醉
底牌(H)
女儿国今月如霜(古言1v1)
重生贵女:冷王的第一娇妃
[黑子的篮球]引狼入室
玄尘道途
野狼做家犬(H)
全网都在扒华公子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