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杨缓缓起身,眼神自文武之间扫过,未有片刻停顿。 她今日未着凤袍,披的是一袭素金朝服,发鬓高挽,未插珠钗,眉目之中一无女儿温婉,唯有冷肃,好似千年不化的寒冰。 “定远大将军,入朝。” 殿门哐然而开,一道久违的身影踏入殿中。 来人步履稳沉,面容熟悉又陌生。 那身正装玄甲已非将军常服,而是朝服之制,胸前绣虎,身披玄纹红氅,不饰一寸金,唯有兵者之气透骨而出。 这一刻,群臣都屏住了呼吸。 不必扭头去看,朝臣便已知来人。 沈靖州,自入天牢,坊间传言甚嚣尘上,有说他受刑而死,有说他罪责坐实,亦有说女帝欲借刀除之,只待时机。如今,却竟堂而皇之出现在朝堂之上。 而更让人震惊的,还在后头。 叶昭杨落字千钧:“沈靖州,兵符归尔,六军统调,北罗南羌之祸,由你主领征讨!” 众臣哗然,霎时,朝堂上声浪四起。 “陛下!万万不可!” “不可轻授兵权于罪臣!” “微臣还请陛下三思!” “沈将军案尚未明清,便赋兵符,恐令天下人寒心!” “兵部未议,将权骤归一人,若成尾大不掉之势,如何是好?!” “请陛下宽断,以国本为重!” 这些话,虽措辞恳切,听上去是朝臣们为着时局考虑,实则根源皆是对沈靖州的恐惧。 ——他们不怕沈靖州是通敌者,他们怕他不是。 若是这位昔日铁血大将再度掌兵,便能绕过他们这群在朝堂上安插势力、盘根错节的老树,而去掀翻他们一手构筑的平衡。 顾延清、崔远、李直、曹林......这些人哪个根基不厚?沾上了这位将军,都会把自己玩死。 但仔细想来,他们好像都是自己斗倒了自己,跟沈靖州又没什么直接的关系。 叶昭杨静静听完,随后,抬手示意群臣稍安勿躁。 她转头看向沈靖州,开口道:“你昨日所献三策,可于今日言之......罢了,寡人用意已决,便由寡人来说吧。” 局势不容拖延,叶昭杨昨夜从天牢返回书房,彻夜思索。 沈靖州提出的“三策”,虽不过寥寥数语,却直指病根,沉狠如刀,斩得深,也斩得准。叶昭杨敢肯定,那些话不是信口一试,也不是取悦于她,而是沈靖州早已在狱中深思熟虑多时、以身背千钧责任之后的孤注一掷。 罢混编、行兵籍……倒是简单,却需重建一整套将军与兵曹之间的统属体系。若是贸然落实,恐怕会受到极大阻碍。 她命人取来五年内兵部调兵、归档、请示的旧案,一桩桩翻查,一页页比对,一直到深夜三更,才看清如今兵符体系的混乱已至何种地步,这是她从前未能重视、也不需要重视的。 就像将领调兵需六级奏请,兵曹每换一次官员便断一段军籍......导致许多边营早已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越是看下去,她越能惊叹于沈靖州之决断精准果敢。 第193章 众臣俯首 “若不罢混编,终有一日,兵将离心。” 她低声翻着兵册,墨发随肩垂落。 她又翻出户部备案的盐铁税道图纸,北罗数条私盐通道、南羌铜铁运路与中原交易交接的节点赫然其上。她几乎可以看见,那些贩路之下藏着多少朝臣私利、地方豪强的灰账。 她想着沈靖州在牢狱中的建议,思量过再落笔。一笔穿锋,将四关三司的设想逐一补完,甚至设想了三司
相关推荐:
懵懂青春
听寒(古言先婚)
快穿:没有女主拿不下的人
病案本
桃花的乡村爱情
王鹏番外之李刚复仇
洪荒:我儒圣教导众生
楚东恒华悦然
渣女在每个世界养鱼(快穿)
穿越寻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