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甲乙丙丁都算不上的人。 这故事的走向,好像歪的有点严重啊。 第223章 真该死啊,怎么就忘了这个了。 李福房里,李福还在洋洋得意的跟童管事宣扬他这段时间隐瞒身份隐瞒的多好,在文家如何如何的吃香喝辣,又在古桐村如何如何的有人气。 甚至连村子里还有小姑娘偷偷给李逸送手帕的事都跟童管事说。 童管事是福王府管事之一,平时就跟在福王身边,这会听他说的这些,只恨自己之前没来,平白错过的那么些好吃的。 王爷说的那些个冰饮,无论如何也要找个时间去那云雾奶茶尝尝。 李逸一直在旁边坐着喝茶,没有打断他们,直到李福说的口干舌燥,给自己倒茶的空档,李逸才慢慢的放下茶杯,淡淡道:“你当真以为别人没有发现啊。” 李福一愣:“啊?那肯定没发现啊,要是发现了,你觉得你文大叔还会跟我这么,这么互怼吗?”他高低也是个王爷,不管再怎么亲民,只要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终究是有三分顾虑的,所以这些年他只要出来,交朋友的时候是绝口不提自己王爷的身份。 李逸一笑:“今日府上的下人行礼时,石嬷嬷可是一点没错过,盯着看了许久,而且今天晚上石嬷嬷都没怎么说话,对咱们都敬着远着吗?” 往日里,石嬷嬷会将他和大头文进文发他们一视同仁,但今日石嬷嬷并未像之前那样过多的约束于他。 倒不是说他犯贱非要人管着,但是这反常的举动,明显就是看出点什么了啊。 被李逸这一提醒,李福眉头就蹙了起来:“她一个下人,能看出来什么。” 李逸:“石嬷嬷来文家之前,是在前任鸿胪寺少卿盛广家的奴仆,盛广贪污受贿的事查出来被押送进京满门抄斩,这些原来无罪不知情的奴仆就原地发卖了,这石嬷嬷碰巧就被文家买回来了,你说她能看出来什么。 要知道,宫廷礼仪和寻常人家的礼仪,规制是不一样的。” 李福:“……” 真该死啊,怎么就忘了这个了。 想到这,李福愤恨的看向了巡风。 巡风??????? 极其聪明的巡风知道,王爷这时候是需要他来背锅了。 “是属下失职,属下应该早点嘱咐他们的。”巡风立刻认错,不带半点拖泥带水。 李福满意了:“看吧,这事不怪我。” 李逸只是笑笑,显然早就已经习惯了这样,他只是看了看自家老爹,说了一句:“父王,该准备回去了。” 李福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再混下去了,但是看不到产量,他是真的很急啊。 李逸一走,李福就看了一眼童管事:“明日你陪我进城一趟,见见这里的县令。” 童管事恭敬应:“是。” 第二天一大早,文家众人起来的时候只看到李逸没看到李福,文修易奇怪的找了一圈,问:“李逸,你爹呢?” 李逸手里端着早饭,回答:“我爹带着童叔出去了,一时半会回不来。” 文修易哦了一声,没再多问了。 倒是文瑶,今天早上时不时的就偷看一眼李逸,她自以为不会被发现,实际上李逸早就发现了,只是她不问,他就装傻。 不过目前的情况看起来,文叔他们应该是不知道的,恐怕石嬷嬷自己也拿不准情况,所以只敢告诉文瑶一个人。 既然她不打算拆穿,那就好办了。 自李福那天出去了之后,总是时不时的就带着童管事往外跑,有时候在家里,文修易找他说话他也是这啊那的故作而言他,弄得文修易很郁闷,还跑去问文瑶。 “你李伯伯怎么这几天怪怪的,我哪得罪他了吗?” 文瑶心里门清,这人可能是知道自己的马甲要藏不住了,所以也怕文修易刨根究底的追问吧。 实际上,石嬷嬷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她之后,文瑶并没有打算揭穿他们父子俩,而且还叮嘱了石嬷嬷往后原来怎么样,往后也怎么样就行了。 既然人家要藏马甲,她又何必去破坏人家这种乐趣。 只是李福李福,她实在是想不起来原书里有这么个人物啊,到底错过了什么。 现在文瑶真的恨不得把手机找回来,再回去翻翻这本书的剧情。 文瑶看着还在自我苦恼好友怎么突然躲着他的老爹,安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爹,您啥时候变得这么敏感了,兴许人家李伯伯就是有事情去忙了呢,您就歇歇,有这空,您上山看看咱们的树。” 那才是身家性命。 文修易拍了文瑶的脑袋一下,嗔了一句:“没大没小。”但是行动上却十分的真实,转身往荒山去了。 文瑶乐得清闲,继续躺着苦寻她的赚钱大计。 一转眼就快到收成的日子,虽然大家地里的粮食都还没收上来,但是肉眼可见的产量肯定是比往年要高上许多的。 那地里的麦子,麦粒饱满,往年那种许多空穗的情况也没有再出现,现在村里人最期盼的,就是夏收。 可这天,古桐村突然迎来了一个让人意料之外的不速之客。 一个村民连滚带爬很是激动的跑到文家老宅找到罗氏,激动的话都说不清楚了。 “文大娘,县太爷,县太爷来了,要,要见文秀才呢。” 罗氏手里挑拣豆子的簸箕差点没拿稳,好在她及时稳住了。 “谁?”她以为自己老耳昏听了。 “县太爷,县太爷来了,就在村里呢,村长在招待着呢,您赶紧让人把文秀才喊回来吧。”村民说完,就赶紧往回跑了,那可是县太爷啊,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县太爷,就这么远远地看着也行啊。 罗氏把簸箕慢慢放下,解围裙,一头雾水,县太爷,县太爷干啥? 小罗氏这会都紧张的不行,见罗氏还慢慢吞吞的,不由的开口:“大姐,你还愣着干什么啊?我这就让月娘上山去喊修易。” 罗氏看了一眼妹妹:“别急,急啥,县太爷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多等一会他能吃人啊。” 小罗氏惊呆了:她姐好虎啊。 罗氏:“行了,你们干自己的活,我看看去。” 说完,罗氏就出门了。 第224章 产量比往年可真的高太多了。 罗氏先到了山脚下,看到有人在干活就让他们去找一下文修易,让他赶紧下山来。 因为山上这么多果树不可能全靠那三个种树的果农,文家就在村子里挑了几个勤快的雇了长工,就照顾山上的果树。 罗氏在山脚下等着,没多久文修易就满头大汗的往下来了。 “娘,咋了?”刚才他们上去着急忙慌的跟他说罗氏找他,吓得文修易以为老太太出什么事了,赶紧跑下来,看到老太太没事才松了口气。 “说是县太爷来了,要找你呢,先去看看咋回事吧。”罗氏道。 文修易一头雾水:“县太爷来干啥?” 罗氏斜了他一眼:“你问我我问谁去?”说完就走了。 文修易赶紧跟上。 母子俩来到村长家里,门口已经堵了许多人了,不知谁喊了一声:“文秀才来了,文大娘也来了。” 人群唰的一下,就散开了,生生给他们让出来一条路。 罗氏走在前面,文修易走在后面,进了村长家的门。 村长谄媚的陪在陈县令旁边,有问必答,直到听见外面的人说文秀才和文大娘来了,才赶紧迎了出来。 “你们怎么才来。”村长低声问道。 “山上忙,走不开。”罗氏直接回了一句。 村长深吸了一口气,领着两人进了屋。 “大人,文秀才和文大娘来了。”村长连忙对陈大人说道。 罗氏和文修易行礼,陈大人赶紧上前,笑着道:“文兄何必这般客气,文大娘也是,行什么礼,坐坐坐,咱们坐下说。” 村长下巴差点掉到地上,这县太爷刚刚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这会面对文修易和罗氏,怎么就换了一副面孔了。 文修易他们和陈县令也算是老熟人了,坐下来之后就抱了抱拳问道:“不知大人找草民有何事?” 村长还没从震惊里回过神来,就听见陈县令说道:“实不相瞒,本官是听到一些关于你们古桐村粮食产量的事情,所以想来实地考察一下,还得麻烦文秀才帮本官带个路,让本官好好看看是不是如传言那般,若真的是,那咱们古桐村可就立了大功了。” 原来是为了这件事而来吗? “那行,那草民领大人去地里转转。”文修易起身。 陈县令跟着起来,村长也跟着站了起来,前前后后的陪着。 “本官还听说,这里面还有不少文秀才的功劳?”一边走陈县令一边问。 文修易微微一笑:“功劳谈不上,只不过自己研究到一些方法,想着能帮大家改善一下粮食的收成情况也是好的。” “文秀才果然是心系民生的人啊,这般应该继续科举才是,为何这几年都没有文秀才参加考试的记录?”陈县令问道。 文修易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笑道:“嗐,这不是喜欢上种地了嘛,大人这边请,大人想先去看看什么?” 陈县令勉强没有拆穿他这尴尬的岔开话题的方法,只是道:“那就先去看看大家地里的麦子吧。” 就这样,文修易领着陈县令,旁边跟着村长,罗氏走到一半就回家了,她大酱厂忙得要死,哪有功夫陪着这个县太爷到处乱逛。 在他们后面,还跟着许多热闹的村民。 陈县令就像一个下乡查看情况的领导,走到哪问到哪,走到谁家地里就把那家人喊来问一下,今年的收成和去年有什么不同,直到转了一大圈,到了文家的地界。 比起其他地方,文家地里的麦穗更为饱满更为密集,枝条更是比其他家还要粗壮。 陈县令不解,文修易便跟他解释了一下原因。 陈县令听完,看了一眼那些跟着的村民,只说了一句:“真是可惜啊。”真是愚不可及的一群人啊。 到了玉米地,陈县令好奇的问这是什么。 “啊,这就也是一种吃的。”文修易一时半会的没有考虑好到底要不要跟陈县令说关于玉米的事,毕竟他现在没办法确定这是不是一个好官。 陈县令刚想继续问,但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神色变了变,到嘴的话就变成了:“哦,那就去别处转转吧。” 差点,差点就刨根问底了,忘了那位的叮嘱,有些不该问的就别问。 文修易又领着陈县令去参观了水车和水渠,自家的鸭棚和鱼塘,连带酒厂也去看了一眼,山上的果树才种下,而且上山的路也不好走,就领着他在山脚下转了一圈。 最后才回到村子里,又亲自看了一下村长演示的曲辕犁。 而这些,全都被他身边带来的县志记了下来了。 转了一圈,该问的问了,该记下来的也记下来了,陈县令也该走了。 “那今日本官就回去了,文秀才,你放心,你做的这些本官一定如实上报,若真能改善粮食的产量,那文秀才就是咱们云雾镇的大功臣了。”陈县令说道。 文秀才谦虚一笑:“能帮到大家就好,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陈县令只是笑笑,你是不足挂齿,可有人想让你名声大噪,他也只能配合啊。 一群人又恭恭敬敬的把陈县令送回了马车上,看着马车离去,村长都还久久回不过神来。 他们村,竟然得到了县太爷的青睐,这可真是从来没有的事啊,这往后,他这个村长,在这十里八乡的地位一下就要起来了啊。 “修易兄弟啊。”村长扭头想找文修易套个近乎,发现身边已经连个人影都没了,再一看,文修易都已经晃晃悠悠走得老远了。 看周围还围着一圈看热闹的人显然是还没看够的样子,就连县太爷的马车都看不见了还看呢。 “行了行了,都赶紧散了,地里的活不干了?过几天就要收麦子了,家里地方腾出来了?”村长一阵吆喝,人散去了一半。 文老汉从山上下来才知道县太爷已经走了,这么好的显摆的机会没了,气得文老汉晚饭都少吃了半碗。 不过没几天,这股县太爷来过古桐村的热闹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准备夏收的喜悦和激情。 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往年可真的高太多了。 第225章 我有个想法 整个古桐村热闹非凡,田间地里到处都是人头,每家每户都在开心且满足的收着自己家地里的麦子。 到处都能听见有人高兴的议论今年的粮食收成比去年的好,多亏了文秀才的办法和文秀才找来的肥料。 甚至有人表示自己家以后就只听文秀才的,文秀才让他们怎么种就怎么种。 这些话文家众人都听在耳朵里,一个个的与有荣焉,特别是文老汉,现在走在村里,谁不是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文大叔,对他的敬重比之前文修易考上秀才还要过。 毕竟从前有人是真心敬重,有人说嫉妒表里不一,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大家看到他的眼神他能感觉的出来真诚。 用文瑶的话说,这就是魅力。 地里,就连罗氏都在带着两个儿媳妇捆割下来的麦子,一回头老爷子又不见了。 今天连酒厂都停工了一天,就是为了收麦子,童管事带来的那些下人和侍卫都在拿着镰刀干活,就连李福自己,这会也和童管事一人一身短打,吭哧吭哧的帮着干活,唯独文老汉不见踪影。 “老大,你爹呢?”罗氏站在地里喊了一声。 文修易环顾一圈,没人。 “不知道啊。”文修易也觉得奇怪,刚刚还看见呢。 罗氏将手上的草绳捆好,把麦子放到板车上,瞧见田间跑来跑去的大头几个,喊了一声:“大头,找你爷去,这一家都在干活,他倒是会跑去躲懒。” “好勒。”大头应了一声,吆喝着自己的几个小伙伴一溜烟跑了。 惹的众人大笑,都知道一会老爷子回来肯定免不了一顿数落了。 童管事虽然在文家的时间不长,但是却也感受到了这一家人的真诚与热情,难怪王爷不愿意回去呢。 “主子,如今粮食也收了,咱们回去的日程也该提上来了吧。”主仆俩蹲在一处,干的活也是一样的,但大多数都是童管事在干,李福就在旁边搭把手。 毕竟这位身娇体贵的,童管事宁愿自己累死,也不能让他累着。 李福也知道,自己再拖不得了。 “再等几天,这姓陈的办事不靠谱啊,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消息。”李福道。 童管事失笑:“王爷,您若是想帮文秀才,直接将他带去京城不就好了吗?为何还这么大费周章的让县令将他的功绩一层一层的报上去?您自个跟皇上开口不是更方便吗?” 李福一听他提这俩字,吓得赶紧伸手捂他的嘴四处看了看,好在他们周围一圈都是王府的下人,不怕被人听见。 松了口气的李福瞪了一眼童管事:“你懂什么,文兄这人最有骨气了,如果我这样的话对他来说万一他觉得我是在施舍他咋办?自尊,男人的自尊心你不懂。” 文修易:骨气?什么是骨气? 童管事无奈的笑了笑:“是是是,老奴不懂老奴不懂,王爷,您去歇着吧,这些活咱们做下人的做就行了,若是让王妃知道您还亲自下地干活,怕是老奴也顶不住啊。” 李福现在捆麦子那叫一个麻利,一边捆一边说:“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童管事看着已经黑了一圈的福王,深深地叹了口气,认命了,回去王妃怎么问就怎么说吧。 自家世子爷是的,比在京城的时候也黑了不少,只怕这次回去要让王妃心疼坏了。 很快作为孩子王的大头就领着一群更多的小孩簇拥着文老汉就回来了。 一路还能听见孩子们的起哄和嬉笑声。 “奶,我把爷抓回来了,他跑人家地里溜达去了。”大头邀功。 罗氏瞪了一眼文老汉,才和颜悦色的对大头道:“行了,你们玩去吧,别去水渠和鱼塘旁边哈。” “知道了奶。”大头领着自己的小伙伴们又跑了,这一片都是他们家的地,到处都是人,罗氏倒是不担心。 倒是这会文老汉尴尬的看着自家老婆子,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个笑容。 罗氏本想扔他一脸的麦子,想了想还是算了,这都是粮食,可不能浪费了。 “真把自己当老太爷了?连人家李福和李逸都在帮着干活,你倒是会躲清闲。”罗氏骂道。 文老汉挽了袖子就开始干活,到底是干惯了的,一上手就熟练无比,回道:“我哪是去偷懒啊,我是上各家看看他们收成如何,别到时候来找老大的麻烦。” 罗氏动作慢了下来,扭头看他:“咋样?没谁家出问题吧?” 文老汉直接道:“倒是有几家偷偷的减了量,把肥往娘家送了,瞧着还有些埋怨,让旁边的人给揭穿了。” 罗氏撇撇嘴:“到处都有歪瓜裂枣,咱们干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当初就说了,这是定量的,别指着减量,到时候没长好咱们可不负责,这还是别人知道的,不知道的怕是要讹咱们。” 文老汉叹了口气:“可不就是,还好现在村里大多数人心里都没那么拎不清,不会有麻烦的,倒是好几家在问,这麦子收了,他们该种啥,让我回来问问老大。” 罗氏扭头看他,直接道:“咋滴?他们往后要种啥还得咱家管呗?那他们吃饭分不分咱们吃一口啊。” 文老汉佯装无奈的瞪了她一眼:“你这嘴啊,就是半点不饶人,咱家日子好过了,大家不都指着咱们能帮衬着点,也不是要钱啥的,就是想让老大给出个主意,你看你,就急眼了。” “你不急,你好人,你大度,你是老太爷,那你自个儿问去吧,回头要是落下埋怨别跑到我这来叨叨叨的。”罗氏懒得理他了。 文老汉争不过她,也知道这老婆子向来嘴硬心软,干脆就往儿子那边去了,跟儿子说话,起码不用这么低声下气的,那气势一下就上来了。 但是罗氏说的话,虽然不好听,但
相关推荐:
浪蕊浮萍(H)
陈凡秦月柔完整版
师父变成少女之后(NPH)
熟母-你的心在堕落!
嫁双生
摘星(伪骨科)
妓(完)
蜜感少女與房東老伯
奴隶市场_新御书屋
骨中骨_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