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放开那个女巫 > 第139章

第139章

谁啊?吏部侍郎,我儿从未去过京城,如何会得罪对方?”文老汉忍不住问道,主要是这么大的官,他们家老大什么时候得罪的啊? 邱志嘴角抽了抽,回答:“叔,文兄没有得罪过这个潘永年,而是……得罪了他的女婿,哎,孟德的亡妻潘氏,是这个吏部侍郎潘永年的女儿。” “什么?”两个老人家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文修易满是无奈的挠了挠头,看了一眼闺女和儿子,俩人赶紧上前扶着两人坐下,文修易才说道:“爹,娘,你们先别急,这不还没栽嘛。” “栽了就晚了,这么重要的事你怎么不早说?”文老汉气的要不是太冷了懒得脱鞋,非要脱下鞋来揍他一顿不可。 文修易摊手:“我这不是才知道。” 文老汉:“……” 邱志见状又继续道:“不过这孟德为了给文兄使绊子,能找巩兴贤来帮忙我是没想到的。” 三个现代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也没想到啊,毕竟都已经是前老丈人了,前老丈人的弟子还会帮他的忙也是离谱。 邱志又道:“早前我就跟你们说过,这个孟德善于心计,又颇有手段,哪怕如今潘氏已死,他和潘侍郎那边的关系也并没有断,而且虽然娶了柳氏,却对潘氏留下的女儿极好,潘侍郎那边看到他和柳氏如此,自然是欢喜的。 况且,这巩兴贤有潘侍郎提拔之恩,又知道潘侍郎器重这个曾经的女婿,这又不是什么大忙,只是一句话的事,自然是会帮的。 北江府位于西北,是往南来的必经之地,若是巩兴贤在那里就给灾民灌输了云雾镇这边的事,被逼的走投无路的灾民们自然为了一线生机,爬也要爬到云雾镇的。” “这个贱人!”罗氏忍不住骂了一句,但是一想到这人还是文瑶和文俊的娘,下意识的就看了他们俩一眼,见两人脸上都没什么表情才松了口气。 文瑶想过孟德和柳氏会找他们麻烦,却怎么也没想到,远在京城他们也能在这种事情上给他们找麻烦。 “爹,别怕,他们不就是想利用这些灾民让云雾镇乱起来嘛,那要是乱不起来呢?我看这些灾民到云雾镇来,未必是坏事。”文瑶突然开口,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邱志挑了挑眉:“瑶瑶,说说你的想法。” 文瑶点点头,这才继续道:“你们看啊,爹被圣上亲封司农,却不受吏部管辖,直接归陛下管,光这一点就已经成了多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更何况爹和陈伯伯搞出来的这些,不管是生产队也好,还是新粮,触及的利益涉及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说到这,文瑶看了看他们,解释道:“其实有些事,就算我们不说,那些利益关系在里面,难道就能不存在了吗?” 邱志点头,笑了:“没想到,瑶瑶年纪小小,却能有这番的见识和见解,你继续说。” 文瑶嗯了一声,继续说道:“西北大旱接连大寒,这是天灾,避无可避,但是他们在这件事上做手脚,无非就是想把灾民全都弄到云雾镇来,还一路瞒着消息,就是想打我爹和陈伯伯一个措手不及,若是陈伯伯和我爹没有接住这一茬,我敢说,下一刻朝堂之上就有人弹劾我爹了。” “对。” 得到邱志的认可,文瑶胆子大了些,继续道:“他们不就是想看我们乱嘛,那要是我们不乱呢?” “瑶瑶,你说怎么做?只要能帮上你爹,咱家囤的那些粮食全都拿出来都行。”文老汉急忙说道,一旁的罗氏也跟着连连点头。 他们帮不上大儿的忙,只求不要连累大儿。 文修易差点就感动的痛哭流涕了。 文瑶看了爷爷奶奶一眼,心下感动,这就是家人。 其实她根本就不怕,别说万把灾民,就是再来多少她都不怕,有空间就是她的底气。 “我倒是觉得,他们这是把机会送到我爹和陈伯伯手里。”文瑶勾了勾唇角冷笑了一声,姓孟的想坑她爹一把,那也得看她爹会不会被他坑。 “机会?”文老汉和罗氏面面相觑,不理解为什么这还是机会,但是其他几人却已经反应过来了。 是啊,若是文修易将这些灾民全都安顿好了,解决了这次西北迁徙的事,陛下仁厚爱戴百姓,这就是大功一件啊。 而且,云雾镇要培育新粮,缺的就是人啊,不怕人多,就怕人不多。 想明白之后,文修易自己都笑了:“哈哈,这姓孟的怎么也没想到,想坑我却给我送了个立功的机会,回头见了他,真得谢谢他。”只是谢谢二字,文修易是咬牙切齿说出来的。 文老汉和罗氏也总算是听出点名堂来了,连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做?” 父女俩对视一眼,救灾的流程,他们熟啊,就算没有亲自参与过,但是上辈子,任何地方只要有点天灾人祸,国人立刻就会团结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都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 “爹,娘,我现在要去找老陈,家里这边,你们听瑶瑶的,她说怎么做就怎么做,邱兄,就劳烦你在这边坐镇了,照顾好爹娘。”确定了思路,文修易直接起身离开,叫上穆离马不停蹄的找陈县令商量去了。 文修易一走,文老汉就迫不及待的问文瑶他们能做点什么。 文瑶道:“爷,你先找村长,把有灾民要过来的事情跟他说一下,然后让他通知下去,另外,不光是我们村子,周边的村子都赶紧通知一下,让大家这段时间尽量不要出门,出门也要结伴而行。 毕竟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来的灾民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文老汉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些画面,起身就往外走:“我现在去找村长。” 第388章 送上门的功劳,不要白不要 在文瑶的安排下,村里人很快就知道了即将有灾民要抵达云雾镇的事,大家在片刻的慌乱之后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村长连忙按照文瑶的安排分派任务。 “从今天开始,每家出一个青壮,分为几个小队,十二个时辰倒班巡逻,若是发现村子周围有陌生人或者行迹诡异的人立刻敲锣示警。 第二,文大人说了,这些灾民都是逃难过来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乡受了灾,活不下去了才会往外走,要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谁也不想背井离乡,所以他们也是可怜人,若是发现了,不要动手,尽量不要起冲突,尽量安抚。 第三,安抚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安全,若是对方蛮横不讲理或者是大凶大恶之徒,就不用客气。 第四,先把你们家里的粮食和钱都藏起来一部分,留下足够家里人日常开销的就行了,其他的,先放着吧,但是我提前跟你们说清楚啊,到时候文大人要是找咱们借粮,咱们可不能坐视不管,听见没?” 村长扯着嗓子站在高台上说道。 底下的村民们议论纷纷,村长一时有些气结,又继续道:“你们别忘了,要是这些灾民在云雾镇出了事,文大人和陈大人可是要被问罪的,他们要是被问罪了,谁带我们种地?谁带我们建产业?谁带我们赚钱?谁带我们种新粮? 一个个的,就只能看到眼前这点利益是吗?”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直和文家不对付的李三站了出来,扬声道:“村长,护卫队我第一个报名,另外要是文大人要是需要粮食,只管上我家来搬,只要留一点不让我们一家人饿死就行了。” 李三长得五大三粗,又常年杀猪,凶起来的时候真的让人感觉有点凶神恶煞的,他就这么站在那,蔑视的看了一圈,冷哼了一声。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李三,就在大家惊讶的时候,文二爷跳了起来,狠狠地瞪了一眼抢了他第一的李三,喊道:“村长,还有我家。” “我家我家,我们也愿意帮文大人。” “还有我。” 陆陆续续的,不管是和文家关系好的,还是受过文家恩惠的都站了出来,站起来的青壮年也越来越多,最后只剩下几家还在犹犹豫豫的,他们是愿意出人巡逻,但是粮食…… 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村长发话了:“好,一会报名的人上我家登记,然后让孟文吏给你们分配,五个人一组,巡逻的路线也会给你们安排好,其他人就先回家吧,赶紧把家里东西都收拾一下。 另外,这段时间记得拘着家里的孩子,别乱往外跑。” 古桐村是如此,其他村落虽然不能和他们一样,但是该通知的都通知了,也让大家早有个准备。 县衙这边,文修易找到陈县令就跟他说清楚了情况,末了,文修易抬起手拍了拍陈县令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老陈,是我连累你了。” 陈县令:“……”这人抽什么风? 他伸出手探了探文修易的额头:“这也没发烧啊,说什么胡话。”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收起了刚才的感性,嫌弃道:“你到底听懂了没有?” 陈县令往椅子上一坐:“听懂了听懂了,哎,你说这姓孟的,怎么就能把这么大的功劳亲手送到我们手上呢,嘿嘿,我给你说,我这次要是办好了这差事,让圣上嘉奖了,我非得好好感谢他一下不可。” 文修易噗呲一笑:“咋?你现在又不慌了?” 陈县令耸了耸肩:“慌啥,反正都这样了,就像你说的,还不如好好把这事儿给办好了,又能捞个功劳,还能捞个美名,要是能弄点人才留下来,那就更好了,一举几得。 要我说,他们去什么南方啊,跟咱们在这种新粮不是挺好的,还能吃饱。” 说道这里,陈县令突然搓着手笑的贼兮兮的凑近文修易小声的说道:“你说我写折子要赈灾款该要多少啊?十万?二十万?” 换来文修易一个大白眼:“你就想吧,你这折子递上去,什么时候能到圣上跟前还不知道呢,能不能批下来那就更难说了,别怪我没提醒你啊,从老杜那边过来,最多三天灾民就到咱这了,你有这闲工夫在这想些有的没的,不如早点安排人手准备安置的地方。” 陈县令撇撇嘴,小声道:“那不还有王爷在,有王爷在,什么折子都能递到圣上跟前去。” 文修易先是眼睛一亮,随即又摇了摇头:“不行,咱们这次还真不能靠王爷帮忙,咱们得自己干出点什么来,才能堵住那些人的嘴。” 而且,李福为什么能活到现在,不就是他从不干政,自己不能总在这些事情上麻烦他,若是李福这个时候站出来站在他这边,就是给了孟德那些人的一个把柄,还是少给他惹麻烦吧。 “折子你先写了递上去,能要多少要多少吧,总比没有好。”文修易又补了一句,这公款还是得要的,就看能要来多少吧。 安置灾民的地方倒是现成的,城外就有大片的空地。 陈县令在和文修易商量好之后就直接下令,直接在城外盖了好多个棚子。 有专门熬粥的粥棚,有大夫专用的医疗棚,还有专门隔离有病的人的隔离棚,最后就是单独备上的一间母婴棚,这还是文瑶的主意,这么冷的天,屁大点的婴儿再冻上一冻,怕是熬不住,这才有了这间母婴棚。 三天后,陆陆续续的有灾民抵达了云雾镇的城门口。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紧闭的城门和站成两排的官差。 陈县令和文修易就站在城门上面,看着从路上渐渐向这边靠近的灾民,两人的眉头都死死的拧成了一团。 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的这个时代,远行靠的就是一双腿,他们条件好些的还能有个板车,大多数人都是互相搀扶着,挑着扁担,站在城门上往下看去,一个个面色蜡黄,有些人的脸冻的青紫,瘦弱不堪,路队行的缓慢,他们看起来是那么的渺小,疲惫。 见到这一幕,文修易忽然觉得喉咙梗得慌。 文修易趴在城门上往下喊了一声:“焦阳。” “大人。”焦阳抬头看着文修易,当着外面的人面,他都是叫文修易大人,从不喊大哥。 文修易又朝远处看了一眼,吩咐道:“你带着人,按照原计划行事。” “是。”焦阳到底是上过战场的,哪怕现在瘸了一条腿,那身上的杀伐之气还是在的。 只见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抬起右手招了招,立马就有一排官差跟着他迎上了朝这边来的灾民。 第389章 让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原本还在试探着前进的灾民在看到焦阳带着官差往他们来的时候就吓得停了下来,不少人下意识的缩在了一起抱团。 焦阳带着人拦住了他们前进的道路,打量着走在最前面的一家子。 四五个青壮年护着老幼,看起来比其他家的情况要好的多。 焦阳收回目光,问道:“你们中可有能做主,主事的人。” 众人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见那走在第一家的其中一个看起来和他差不多大的男人走了出来,抱拳行礼:“官爷,我们是西北过来的难民,准备迁徙到南方去,这是我们的路引。” 说着便掏出了自己的路引递了上去。 焦阳接过打开看了看,一一核对了上面的人数和姓名,才将路引还给他。 然后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可能做主?” 焦阳再次问这个问题,男人愣了一下,他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人,只见肉眼可见的所有人都朝他点了点头。 见到这一幕,焦阳心中也有数了。 他再次看向男人,等他开口。 男人的家人也在身后朝他点了点头,男人这才上前一步,行礼:“官爷,我们来到此处已然不易,还请官爷通融一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也能配合。” 焦阳看到他们这么多人,心中也是万分感慨,都是可怜人啊。 心中有了同情,焦阳说话也不自觉的柔和了不少,他缓缓道:“你们放心,我们大人并不打算为难你们,你们若想从云雾镇过或者是想留在云雾镇都可,只不过我们大人做了几点安排,需要你们配合。” 男人一听,连忙问道:“官爷只管吩咐,让我们做什么?” 焦阳这才道:“看到前面城门口的几个棚子了吗?在那边我们大人设了施粥的粥棚,还有几个大夫坐诊,另外,若是有带着三岁以下孩子的,可以到那边的母婴棚里休息,那边有专门的人准备了适合幼儿的吃食。 这些是我们的安排,而你们要做的,就是遵守纪律,不管是看病也好,领粥也好,必须要排好队,你们只管放心,我们准备的很充分,保证每个人都能吃到。” “这,这……”男人几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是那边已经盖好的棚子做不得假,甚至远远地他都能看到粥棚上方飘起的烟雾,仿佛都已经闻到了香味。 “嗯?有什么问题吗?还是说你安抚不好这些人?”焦阳蹙眉问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他们就得采取一点强硬手段了。 男人陡然回神,连忙摆手:“不会不会,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官爷,请给我点时间,我这就通知他们,这就通知大伙。” 焦阳点点头,指了指城外安排好的空地,道:“城外这一片空地你们都可以待,带了工具的话可以自己在空地上先搭个棚子,生个火堆暖和一些,你们来的急,材料我们准备的也不知道够不够,不够的,你看到旁边那座山了吗?可以上山自己弄,但不可肆意砍伐,我们云雾镇是不允许肆意砍伐的。” 男人此时一个七尺男儿已经泪流满面,他哽咽着连连应下:“大人放心,我们不会给大人添乱的,够了,够了,这些就足够了。” 焦阳见他这样,心下难忍,挥了挥手:“那你赶紧先把事情通知下去吧,前面的人可以先过去排队。” 说完,焦阳吩咐自己身后的两队人,道:“你们守好,若是有人不守规矩或者捣乱,就直接捆了丢到一边等候大人发落。” “是!”官差们震耳欲聋的应声,将灾民们吓的又缩了缩。 焦阳转身准备回去报信,又想到了什么又回过头喊了一声。 原本已经开始通知的男人听见喊声又小跑了回来,问道:“大人,还有什么吩咐?” 焦阳道:“对了,忘了件事,我们大人说了,允许你们进城采买,若是有银子的话,但是进城之前必须要先去大夫那里检查,确定你们没有染上什么传染病才能进城,且一天进城的人数有限,所以你们要买什么东西,最好是几家人商量好,然后派一个人去。 你也不用担心东西买的太多拿不了,城里的商家大人都打过招呼了,你们灾民买的东西他们都会送到城门口来的。 特殊时期,也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也得为我们城里的百姓们负责。” 男人哪里还有不应的,连忙道谢,说自己这就去通知所有人。 见他脚步虚浮,焦阳叹了口气,从怀里摸出个热馒头,这还是早上媳妇偷偷给他塞的。 “我看你们这逃难的队伍还挺长,你先吃点东西吧,这样也有力气去通知他们,记住啊,一定要守规矩,不然我们手里的大刀是不会跟你们客气的。” 男人真的要跪下了,他连连道谢,感激的接过焦阳递过来的馒头,拿到手就先掰成了两半,另外一半急忙递给了他们推着的板车上的老人。 “娘,你和妞妞他们先垫垫肚子,老二,你们照顾好娘,我去通知其他人。”说完也不扭捏,将焦阳给的另外半个馒头塞进了嘴里,胡乱的吃了就继续去通知众人了。 男人的几个弟弟再三确定旁边的空地是可以待的之后,就赶紧推着板车往空地去了,在他们身后大概知道了怎么回事的几家人也连忙跟上。 文修易和陈县令在城门上看着大家似乎已经开始有条不紊的安置了,才松了口气。 “慢慢来吧,这几天有的忙了,其实安置不是什么大问题,最怕的就是这么多人过来,中间有人染了什么病才

相关推荐: [红楼同人] 红楼之满园春色   妓(完)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摘星(伪骨科)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七零寡妇再嫁[穿书]   年轻的秘书妻子   熟母-你的心在堕落!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