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放开那个女巫 > 第184章

第184章

接住了。 “睿儿,不可无礼。”三公主轻轻的呵斥了一声。 文瑶和文俊还有其他人慢了一步过来,当看到门口和三公主站在一起的少年时,文俊脚步一顿,就连文瑶都差点没站稳。 “哥,你的缩小版诶。”文瑶扯了扯文俊的袖子,小声的说了一句。 文俊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仔细的看了看三公主身边的少年,虽说和他上辈子长得有些像,但是细看却又不一样,只是他的眉眼相似三公主,三公主和他们妈妈长得一样,上辈子的他也是长得像妈妈,所以才给人一种两人长得像的错觉。 “嘘。”文俊小声的回了一声,两人来到文修易身边恭敬的给三公主行礼。 哪怕已经习惯了,可是看到这张脸两人还是忍不住的亲近。 “参见三公主。”兄妹几个一起行礼。 关晟睿一看见大头几个就松开文修易跑到了他们中间。 三公主看着几个少年露出微笑,对文修易点了点头:“文昌伯,又要来麻烦你了。” 文修易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事,不麻烦不麻烦,公主,里面请,进来喝杯茶吧。” 这次,三公主没有拒绝。 “那就麻烦文昌伯了。” 见三公主终于不拒绝了,文修易那叫一个高兴,吩咐石嬷嬷赶紧准备茶水点心,一边领着三公主往里面走。 到了前厅,曾嬷嬷亲自奉上了茶水,便立在文瑶身后伺候着,三公主这才看了看身边的少年,给文修易等人介绍。 “这位是本宫的长子关晟斌,斌儿,你在家中不是说很敬佩文昌伯与文大公子吗?还不快拜见文昌伯。”三公主道。 关晟斌往前一步,对着文修易一拜:“晚辈关晟斌见过文昌伯。” “诶诶诶,大公子客气了,快起来快起来。”文修易赶紧把人拉起来,这乍一看,真像儿子啊。 他扶起关晟斌,还扭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大儿子。 文俊无语。 双方互相见过之后,三公主才说起了自己的来意。 “文昌伯,你既与福王兄关系好,那我便唤你一声文大哥,实在是睿儿听说你们要回云雾镇过年,死活闹着要跟你们回去,不知会不会给文大哥添麻烦?” “啊?”文修易愣了一下,看了看那边叽叽喳喳的几个小子,嘴角抽了抽,这小子还真是在他们家赖惯了,过年都要跟着。 见文修易这样,三公主还以为是不方便,便补充道:“不方便也没关系。” 文修易赶紧摆手:“没有,没有的事,方便方便,只要公主放心我们家就行,我们定会好好照顾好小公子的。” 三公主对文家人还是放心的,不然也不会几次三番的将儿子放在文家,虽然前几次都有李逸跟着,这次是关晟睿独自一人跟着文家众人离开,但是三公主相信文家的人品,哪怕李逸不在,他们也能善待关晟睿。 就算不能,那也是给睿儿一个长教训的机会了。 见文修易答应了,三公主看了一眼大儿子,就见关晟斌从怀里拿出一叠银票,走上前放到了文修易手边的桌子上,又规规矩矩退回来站到了三公主身后。 “公主这是?”文修易一头雾水。 三公主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睿儿要给你们添麻烦,我这心里过意不去,这是一千两银票,就当是睿儿这段时间在文家的生活费了,还请文大哥一定要收下。” “哎?使不得使不得,这那能要你的钱。”说完,文修易便起身将银票要还给三公主,三公主也连忙起身推拒。 两人你来我往的,一个要给一个要推,最后还是文修易抓着三公主的手,将银票往她手里一塞,道:“多双筷子的事,什么钱不钱的,公主若执意要给钱,那小公子还是别跟我们回去了。” “这……”三公主握着银票愣了一下,最后只好点头:“那就麻烦文大哥了。” 两人这才发现两人的姿势有些尴尬,赶紧松开手各退了一步,三公主神色更是立马就不自然了,文修易也有些尴尬,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怎么就这么越矩了。 三公主脸色不自然,尴尬的开口:“本宫还有别的事,就先回去了,睿儿就麻烦文昌伯了。” “啊?啊,嗯,请公主放心。”文修易赶紧道。 三公主这才尴尬的朝他点了点头,也不敢看他,急急忙忙的就带着关晟斌走了。 临走前还叮嘱关晟睿要好好听文昌伯的话,去了古桐村不可调皮捣蛋。 关晟睿现在有了小伙伴,三公主说什么他都应,只要能让他跟着回村子就行。 三公主走了,文修易还有些没回过神来。 “爹,人都走了。”文瑶乐呵呵的打趣,完全忘了身边还跟着个曾嬷嬷,这位可是宫里出来的。 曾嬷嬷也注意到了文昌伯和三公主的异常,忽然心头一颤。 这二位,一个和离,一个丧夫。 在文家呆久了也变的心思活络的曾嬷嬷忽然就觉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倒是文修易,被文瑶这一声揶揄给弄得老脸一红,瞪眼无奈道:“臭丫头。” “嘿嘿嘿……”文瑶笑的不怀好意,还得是文教授啊,直接牵小手了,笑完还不忘给文俊使眼色,那意思就是,跟老爹学着点。 文俊懒得理她,反正牵没牵手的他自己知道就行了。 很快文家众人都知道关晟睿要跟着他们回古桐村过年了。 几个小伙伴在一块,说话也毫无顾忌,谢安翊那叫一个好奇。 “关晟睿,你干嘛非要跟着我们回去过年啊?” 其他人也好奇的看着他,似乎在等答案。 关晟睿扭扭捏捏十分的不好意思,最后在几人的怂恿下才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很小的时候我爹就死了,我都忘了我爹是什么样的了,我之前不觉得有什么,后来去了古桐村,看着文叔对待你们,我就想着,要是我爹还在的话,会不会也是这样的。” 他喜欢文家,喜欢文叔将他们几个小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教育,喜欢罗奶奶拿着竹条追着他们几个胖揍,喜欢文爷爷不管他们身份不管他们来历,全都一视同仁的带着他们上山下地的干活。 那比在京城有意思多了。 如果母妃愿意一起去就好了,只可惜他跟母妃说的时候,母妃只是笑了笑,拒绝了。 第517章 迎接 关晟睿说的很可怜,小伙伴们也很同情他。 谢安翊这时候却突然来了一句:“关晟睿,你不会是想让外祖父给你当爹吧?不行不行,你休想再来占我便宜。” 他已经够惨了,已经是所有人当中辈分最低的了,要是关晟睿也成了外祖父的儿子,那他连最后一个战线的伙伴也没有了,绝对不行。 文瑶过来问他们东西都准备好没有,他们得出发了,今天去码头,明天一早登船,等下船就到家了。 结果刚好就听见了这句话。 “什么爹?谁要当爹?” 谢安翊看见文瑶来了,直接站了起来说道:“小姨,关晟睿他……唔,唔。” 关晟睿急忙捂住他的嘴,对文瑶笑了笑:“没事,瑶瑶姐姐,我们闹着玩的。” 谢安翊挣扎半天没挣扎看。 文瑶疑惑的看看他们,没多问,几个小子的事,她很少干涉,便说道:“走了走了,出发了。” 等文瑶走了,关晟睿才松开谢安翊。 “你干嘛呀。”谢安翊擦了擦嘴,弄他一脸的口水,虽然都是自己的口水,但是也嫌弃啊。 关晟睿还把手在他衣服上擦了擦,谢安翊更嫌弃了,他要换衣服!!! “这事儿不许说出去。”关晟睿看着他认真的说道,又看向其他人道:“要是兄弟,就别说出去。” 众人:“……” 大头:“……”那好像是他爹吧?说不说的他不都听见了吗? ———————— 他们这次回去带的东西还不少,有不少皇帝赏赐的,有些是其他家给的节礼,想着他们过年不在京城,所以都提前送来了,其中一部分是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的,得给他们带回去。 加上他们人又多,浩浩荡荡的十几辆马车。 到了城门口,遇到了在那等着的李逸。 “父王和母妃让我替他们送送你们。”李逸对文修易说道,眼睛却是看向文瑶的。 文修易气鼓鼓的哼了一声,看了一眼大儿子,发现大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了另外一辆马车旁边,一猜就是夏家那丫头的马车。 老父亲这心,猛的被扎了一下。 就这样,原本就多的车队,又多了两辆跟在后头。 到了码头,晚上他们也没回去,陪着文家众人在客栈住下,一大早就起来将他们送到了码头上。 带来的东西早早的就被石嬷嬷安排人送上了船,这次文修易回云雾镇,是得了皇帝允许的,一个文昌伯,还有一个南康郡主,直接就安排了一艘官船,倒也宽敞,不用跟别人挤。 “回去吧回去吧,我们走了。”文修易看看没心没肺被李逸带着走的女儿,再看看和夏家姑娘依依不舍的儿子,无奈的叹了口气。 好在大头还在他身边,无声的陪伴。 感动,还是小皮夹克好。 一行人登船,李逸和夏兰心还站在码头上跟他们挥手。 直到彻底看不见人了,众人才从甲板回到船舱,开启他们漫长的水上路程。 好在人多,文瑶玩的花样也多,倒也不觉得无聊,偶尔文修易还能钓上来几条鱼。 就这样在江上走了七八天,总算是进了云雾镇的地界。 早在之前他们就给云雾镇这边送了消息,所以船才刚刚靠岸就看见码头上站了好些的人,瞧着还有欢迎的阵仗。 在队伍的最前面,是文老汉和罗氏带着文家一大家子,还有一个陈县令。 瞧见他们,陈县令那手就不停的挥舞,瞧着那高兴劲,隔老远都能感受到了。 船上的踏板一搭好,众人就不约而同的往前走,等在了踏板下面。 文修易最先下船,身后跟着文瑶等人。 陈县令直接走上前就行礼:“下官见过文昌伯,南康郡主,伯爷和郡主一路辛苦了。” 陈县令那叫一个热情啊,他知道文修易是个有大造化的,没想到直接封了个伯爷回来,文瑶就更不得了了,封了个郡主,还是有封地的郡主,就是他这云雾镇,也就是说文瑶以后就是他的直系上司了,那态度自然是不一样的。 “陈大人免礼。”文修易把人拉了起来,才来到罗氏和文老汉面前,行礼:“爹,娘,儿子回来了。” 文老汉和罗氏点点头,一旁的文修竹和文修庆却满脸激动。 “大哥,你当官了啊?真的当官了啊?” 兄弟俩没见到大哥在京城当官的模样,但是爹娘说了,大哥当官了,那是真的官,伯爵呢,比他们县太爷,比他们州府大人的官还大。 兄弟俩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当上伯爷的弟弟。 看到两个弟弟那激动的神情,文修易心里满是心疼,点点头:“嗯,哥当官了,这些年辛苦你们了。” 兄弟俩傻笑着,笑着笑着眼眶就红了。 李氏和蔡氏在一旁看他们这没出息的模样,干脆一把把人给拉开,问文修易:“大哥,文发呢?没跟你们回来嘛?” 李氏没在人群里瞧见自己儿子的身影,连文俊都回来了,咋还没见这臭小子。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道:“那什么,先回家吧,回家再说。” 李氏一愣,看看文修易,又看看爹娘,还是罗氏开了口:“行了,回家再说。” 李氏一脸担心,还是问了一句:“大哥,是不是文发出什么事了?” “啊?”文修易赶紧解释:“没,出什么事,他好着呢,先回家吧,回家再说。” 李氏见状,虽然很担心儿子,想问,但是到底还是先闭上了嘴。 东西都有人安排拉回家,文修易就带着家人先回家了,本来邀请陈县令一起的,陈县令说他们现在刚回来,家里肯定还有好多事情要安排,他改日再来拜访。 文修易也不勉强,让陈县令先回去,这才领着众人回家。 还没到村口,就瞧见村口围了好些人,瞧见他们的马车,有人就赶紧跑了回去,紧跟着便是鞭炮锣鼓的响声。 “他们这干嘛呢?”文修易掀开车帘问道。 罗氏在一旁解释道:“这不是知道你们回来了,你当了伯爷,瑶瑶当了郡主,给咱们村争光,等着你们回来开祠堂呢。” 第518章 都不一样了啊 “来了来了。” 马车才刚刚停稳,就听见外面的人喊了。 罗氏和文老汉无奈的叹了口气,村里人太热情也是个麻烦。 文修易赶紧掀开车帘到了外面,给众人打招呼。 村长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带着众人就开始行礼:“草民见过伯爷,见过郡主。” 一看这架势,文修易直接跳车了,赶紧上前把村长给拉了起来。 “村长,快起来,大家伙快起来吧,什么伯爷郡主的,都是乡里乡亲,这些虚礼就别弄了,先起来。” 村长站了起来,那叫一个激动,招呼其他人也赶紧起来,他看着文修易,那眼神叫一个炽热。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文修易满是无奈,这么多人堵着,他们还怎么回家啊? “村长,要不你让大伙儿先散了?这堵着,我们这么多人和马车也回不去啊。”文修易无奈道。 村长秒懂,开始挥手赶人:“行了行了,见也见到了,都先散了,该干活的干活去,别堵着路了,让伯爷和郡主先回家。” 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的散了,却也只是散开了一条路,还是在两边等着。 文瑶从马车里探出脑袋来,看着这么多热情的村民,心里也颇为满足。 如今的古桐村已经完全大变样了,原来家家户户都是土坯的房子,现在很多人家都换上了青砖大瓦房,而且村里的路好像也重新修过了,不再坑坑洼洼,就是大伙身上穿的衣服都变的好多了。 文修易也发现了大家的变化,他反正已经下了马车了,干脆就和村长一边走一边说。 村长见他问,便笑着回道:“这多亏了你们家,这年冬天,羽绒服厂里干活的人都分了不少银子,加上村里各家各户的鸭绒也卖了不少钱,另外朝廷不是收了咱们的土豆和番薯还有玉米嘛,也给了不少钱,这不是手里有钱了,大伙儿就想把房子修修,也舍得吃穿了。 对了,老太爷还出钱修了村里的路,祠堂也翻新了。” 文修易回头看了一眼马车,那里坐着他的父母。 文修易微微一笑:“大家日子好过了就好。” 村长点头:“不光是咱们村,就是其他村子全都比往年好多了,今年都能过个好年,你看,大伙儿身上穿的衣服,里头可都是人手一件羽绒衣。 入冬的时候,樊管事跟大伙说,每家每户统计好人数,尺寸,每人发一件羽绒衣,说是东家给咱们村的福利,你是不知道,有了这些羽绒衣,今年冬天都不冷了,大家能不高兴么。” 文修易还真不知道这个事,羽绒衣厂的事情文修易从来不过问文瑶和邱蓉蓉。 不过两人这个举动,还是很让他欣慰的,到底是一个村子的人,舍一件衣服,温暖了人心,挺好。 路过祠堂的时候,村长道:“我们就等着你和郡主回来再开祠堂祭祖呢。” 文修易看了一眼焕然一新的祠堂,还真是修的很气派。 “老太爷出钱修的,说这是咱们村的祠堂,怎么说也是伯爷的老家祖祠,可不能埋汰了。” 文修易点点头,了然,他爹还是个好面子的人。 祠堂旁边还有个新盖的小院,文修易好奇的看了几眼,村长立马解释道:“那是村子里的学堂。” “啊?”他们走的时候还没学堂啊,之前大头他们给村里小孩上课都是在李屠户家里的,这大半年连学堂都盖好了? 村长解释道:“也是老太爷和老太太出钱盖的,还请了两个固定的先生,当然,书院的那些学子们也经常会来给孩子们上课,现在附近十里八乡的不少孩子都在咱们这学堂里上学呢。” 现在他们古桐村站出去,谁不夸一句?就是走在外头报一句他们是古桐村的人,别人都要多给几分面子。 一路过来,村长不停地跟文修易介绍村里的情况,谁家存了点钱弄了个小鸭棚也跟着养鸭子,谁家小子读书不错,但是上不起书院,老太爷和老太太就出钱资助,但是都写了欠条,往后有了出息是要还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慢慢的就到了自家大门口。 文修易差点没认出来自家门口。 他左右看了看,没走错啊。 村长颇为自豪的开口道:“咋样?这门口这些树啊花花草草的,都是村里人给种的,学着那大户人家庭院的造法,院子里咱们也进不去,就想着在外面也盖个小花园啥的,打开门看着风景也赏心悦目不是?” 文修易嘴角抽了抽,虽然现在是冬天,看不出来鸟语花香,但是他能想到,开春之后万物复苏,这门口该是个啥样的。 就是文瑶下了马车都以为自己走错了。 听了罗氏的解释才知道这回事。 “反正我们也拦不住,就随他们去了,你们回来迟了,没瞧见开花的时候,挺好看的,你看,石桌石凳啥的弄了不少。”罗氏说道。 文瑶转了一圈,发现这就是把他们家门口给弄成了一个小花园啊,别说,还真挺像那么一回事,要是中间再弄个喷泉小广场啥的,就更像了。 一群人进了家门,家里被收拾的很干净。 文修易刚刚坐下,鲁伯就带着一大家子,还有秦伯燕燕他们来给文修易他们磕头。 文修易问了家里的情况,又介绍了这次随他们回来的曾嬷嬷。 一听曾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其他人难免有些局促,男丁还好,女眷这边,鲁婶和儿媳妇可慌了,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放,生怕被这个从宫里出来的嬷嬷给挑了错处。 好在曾嬷嬷只是跟他们打了招呼,便安静的跟着

相关推荐: [红楼同人] 红楼之满园春色   妓(完)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   摘星(伪骨科)   穿书成反派师姐,女主咋先黑化了   面具(NP 追妻火葬场)   七零寡妇再嫁[穿书]   年轻的秘书妻子   熟母-你的心在堕落!   横推无敌:从梦境加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