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回去吧,我会找七叔公说你大哥的事。” “好,有劳了。” 齐天翊离开后,江辞便直接去找了七叔公。 整个队伍如今都听从江辞的安排,得知江辞想留下齐天远一家四口,七叔公、晏富贵、陈三、王大能等人都没有任何意见。 处理好齐天远的事情后,江辞回到晏家二房这边。 晏殊见江辞回来,便立刻迎上前去。 “刚刚齐小哥来找你说了什么?” 江辞冲着她柔声笑了笑:“齐天翊来替他大哥一家求情,我答应留下他们的条件是他今后要跟着我做事。” 晏殊眸光微亮,笑道:“齐小哥答应了?” 江辞点了点头。 第353章 安家大扫除 晏殊开心道:“齐小哥为人正直良善,只要你诚心待他,我相信他一定会对你忠心耿耿的。” 原书中齐天翊虽然对女主晏瑶情根深种,但他心里家国大义更为重要,为了天下太平,他三次北击戎狄,不仅将三年暴乱期间戎狄攻破的城池全部收回,还将整个戎狄驱赶到了墨河以北,从此大大削弱了戎狄的军事实力,打出了百年太平。 江辞看向眼前的少女,冰冷的一颗心被她脸上的笑容瞬间融化。 “只要他真如你所说,我自会用心栽培他。” 一个平民想要封侯拜相都是拿命去换来的,他想趁早将齐天翊送去军营里历练两年,也好看看他究竟能带来多大的惊喜。 随后,大部队开始朝佩县而去。 众人又连续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在第二天的中午到达了佩县的半坡村。 这里就如裴承晔所说,是个三面环山、风景秀丽的地方,半坡村位于其中一座山的半山腰上,上山的路就要花费足足两个时辰,在临近晌午十分,众人终于看到了前方一片荒废的村落。 这个村子面积很大,半坡村的原住民几百年间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因人口渐渐多了起来,村民们逐渐在半山腰上开垦出一大片平地用来建造房屋,一眼看去估摸着有三百多户人家。 只是这几年半坡村的村民全部迁移到了山下定居,这里的房屋经过那场泥石流后已经破败不堪。 七叔公下了牛车,在两名小孙子的搀扶下走到了村子里,目光朝四周看去,满意的点了点头。 “房屋虽然看着破旧但简单修缮一下还能住人,总比大冷天的露宿在外面强多了。” 晏富贵、陈三等人跟在七叔公身后,脸上都露出欣慰之色。 “七叔公您看,村子前面就有一条小溪,山上树木茂盛,等春夏季节的时候山里面应该有不少好东西,还有大家伙儿用柴也方便,若不是当年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泥石流,这么好的地方可轮不到咱们这些外来户。” “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了,这房子咱们要怎么分配?” 七叔公细想了一会儿,吩咐小孙子道:“去请二郎和四丫头过来。” “好的爷爷。” 小孙儿将手里的拐杖交给七叔公后,转身朝队伍后面跑去。 七叔公对身旁的几人说道:“咱们能平安在半坡村落户,可全都托了江二郎和四丫头的福气,如何分配房子还是听听他们的意见吧。” 晏富贵、陈三几人点头赞同。 七叔公的小孙子跑到江辞跟前,昂起头看向他:“江辞哥,我爷爷请你和四姐姐过去一趟。” 江辞从马车架子上跳下来,晏殊也紧跟着从车厢内探出头来。 “应该是分房子的事,我们过去看看。” 江辞点了点头,伸手将晏殊从马车上接下来。 二人跟着七叔公的小孙子一起走进村口,七叔公看到他们来了和睦的笑了笑。 “二郎、四丫头,这村子里的房屋看着够咱们这些人住下的,至于如何分配我想让你们出出意见。” 晏殊的目光朝前方的村落看去,大雪为这个荒废的村庄增添了一丝纯净,倒是颇有一些诗情画意的意境在,只不过仔细查看周围的环境,入眼的一些房屋都已经破旧不堪了。 “人口多的就分配大一些的院子,人口少的就分配小一些的院子,若各家想增添房屋或者不够居住的,也只能等年后天气暖和了自家再搭建两间出来,眼下最重要的是能暂时遮风挡雪。” 江辞也跟着道:“眼下先让村民有一处落脚的地方,既然要长期在这里居住,今后再慢慢规划便是。” 七叔公捋了捋花白的山羊胡子,笑呵呵点了点头。 “那就听你们的,富贵、赵三、大能,你们几个带一帮半大小子先去清点村子里的房屋数量,每一处院子有几间房屋都要记清楚,再按照每家每户的人口多少来分配就好。” “好嘞!” 得了命令,三个村长各自带着一帮小子去村子里清点房屋,约莫半个时辰后,他们开始按照每家每户的人数分配房子。 晏二生一家分到了一处有大院子的五间房屋,这一栋宅子在村子的最西边,距离后山最近,也是整个村子里相对比较完善的一处,梅婶子一家因为人口少,分到了一处三间房屋的院落,两家这次是对门,这一点深得梅婶子的心意。 至于温玉堂、温沫儿、二柱他们这些流民,因为大多都是孤寡妇人和一批孤儿,他们被划分到杏花村这边,晏富贵腾出三处五间房的院子给他们,六十多人勉强也能住得下。 对他们而言,能有一处遮风避雨的地方已经很满足了。 北海村大多数村民在寺庙那晚已经被赶走了,如今只剩下几十人全都并入了杏花村。 齐天翊家总共八口人,也分到了一处宽敞五间土坯房,与晏二生一家同在一条巷子里。 村民的房屋都分配好之后,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心满意足的回到自个儿的新家,开始忙碌着整理房屋。 晏殊走进自家分配的院子里逛了一遭,院子还算宽敞,就是房屋实在有些破旧,四处透着破败之气。 晏殊走进屋内,堂屋里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桌面上面积了厚厚的灰尘,屋顶房梁上、墙壁上到处都是蜘蛛网,屋子里因常年无人居住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儿。 堂屋左侧是一间休息的里屋,木门已经腐烂,上面还有夏季发霉时留下的黑色霉菌,里屋里摆放着一张木床和一把藤椅。 离开主屋,晏殊又去看了另外三间房屋看了看,其中两间是在堂屋的两侧,另外一间是灶房。 晏二生带着江辞、晏家三兄弟正在搬运车上的物品,柳文娘拿出木盆盛了一盆水准备打扫房屋。 晏殊见此也急忙上前帮忙。 “爹,我看屋顶有几处瓦片破损了,等明日我们去镇子上买一些瓦片回来修补一下吧,我想着年关快到了,咱们全家一起去镇子上转一转,家里也要添置一些家具,也需要买一些年货之类的。” 他们上山的时候就需要路过山下那个镇子,采购东西还算方便。 晏二生朝晏殊手指的那几处地方看了一眼:“好,明天一早咱们就去。” 柳文娘最关心的就是灶房,她去灶房里转了一圈,发现灶房里的灶台还能用,便吩咐晏文、晏武把自家那口大铁锅搬进来。 “新家的第一顿饭要好好做。” 晏殊听柳文娘的话,便提议道:“那就蒸肉包子吧。” 一家人听说蒸肉包子纷纷点头赞同。 “好久没吃过大肉包子了,尤其是小妹亲手调的肉馅儿。”晏武感叹了一句。 晏二生沉声道:“今儿中午都留着肚子,把家里收拾干净了,下午再去山上转一转,晚上回来好好吃一顿包饭。” “我同意,先干活再说,不然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晏殊走到柳文娘身边。 “娘,我来和面吧。” “行,你来吧。” 第354章 落户后全家第一顿饭 晏二生带着四个小子去打扫房屋,柳文娘放下手头的活儿也紧跟着匆匆走了出去。 晏殊顺手从空间里拿出一袋酵母粉、两颗大白菜、一把大葱和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腿肉。 过了一会儿,柳文娘和晏武搬着两袋粮食进来,就看到晏殊放在小木桌上的一堆东西。 柳文娘吩咐晏武把面粉放在灶台前的木架子上,又让他跑去拿剁肉的案板过来。 晏武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柳文娘朝桌上那一大条猪肉看了一眼:“闺女,这么一大条肉咱们都要拿来做包子?” 她估摸着足足有四斤肉,若换了她自个儿调馅,可着实舍不得。 “之前在队伍里做饭不方便,现在终于能安顿下来,自然要吃些好的补一补,女儿手里有银子,钱的事情不用你们操心。” 想到什么,晏殊从怀里掏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塞到柳文娘手里。 “娘,这些钱你收好,我看咱们住的这套房子有些年头的,只修缮怕是也住不了多久,暂时先这么住着,等开春后找一批工匠推倒重起新房子吧。” 柳文娘看到那张银票上有个“千”字,她认识有限的几个字,但也能猜到这张银票是一张大面额的,顿时就想还回去。 “娘手里有钱,咱们逃荒之前你给了我五百多两,那笔银子可一分都没动,还有你二哥、三哥帮你卖月饼赚的银子呢,他们是家里的男娃,盖房子本该他们出钱的,何况娘想着在村子里长期居住还是要低调一些,就盖五间普通的房屋就好,算下来也就花个三四十两银子足够了,这钱还是放你手里安全。” 晏殊摇了摇头,伸手握住柳文娘的手道:“娘,万一哪天我不在您身边,您身上留些银子就等于多了一份保障,我在外面也能放心一些。” 柳文娘一听晏殊的话就紧紧握住了她的手:“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可不能再分开了,你一个姑娘家还是待在爹娘身边的好。” 晏殊笑道:“我只是打个比方,若能一直待在爹娘身边我开心还来不及呢,不过以后的事情谁也料不准,你们身上多存些钱总归是好的。” 柳文娘见晏殊态度坚决,沉吟了一会儿便点头应下了。 “那娘就先给你存起来,等你什么时候有需要再给我要就是。” “你们该花就花,上次我卖瘟疫方子还赚了三千两黄金,那笔钱够女儿花一辈子了,您不必为我操心。” 晏殊劝说了一阵儿,柳文娘这才放宽心收了这张银票。 —— 晚上,满满一锅大肉包子出锅了。 这半天晏二生带着晏文、晏武、晏淮、江辞打扫好家里后,就一起上山砍柴去了,几人还在山上挖了两个陷阱,看明天一早能不能有所收获,这一忙活就到了天黑。 几人刚走进家门口,一阵肉香扑鼻而来。 大家中午都没吃饭,再加上忙碌了半天,此时都已经很饿了。 晏武的肚子一早就饿的咕咕叫,闻着香味儿直接把肩上扛的柴火一丢,拔腿就朝灶房里跑去。 晏殊正站在灶台前,将刚出锅的肉包子盛到竹筐里。 “娘、小妹,大包子好香啊,我们刚回来就闻到香味儿了。” 晏武伸手就想去拿包子被柳文娘一筷子敲到了手背上。 “瞧瞧你那脏兮兮的手,赶快去洗干净了。” 晏武搓了搓被打红的手背,露出一口大白牙嘿嘿一笑。 “肚子太饿只想着好吃的大包子了,我这就去洗手。” 晏殊笑道:“还有冬瓜排骨汤呢,这边生着火呢,咱们晚饭就在灶房吃吧。” “好嘞,我去洗手顺便喊爹他们过来吃饭。” 晏殊将吃饭的木桌擦干净,柳文娘将排骨汤盛了出来。 晏殊走到灶台前朝铁锅里看了一眼,今晚清炖排骨时,她特意多添了些水,如今铁锅里还剩着一半。 “娘,铁锅里还有不少汤呢,一会儿让大哥、二哥、三哥分别给梅婶子、齐小哥、温玉堂他们院子里送去一些。” 柳文娘忙答应下来:“我也是这么想的,这三家如今都是咱们的邻居,你梅婶子家自不必说,一路对咱们多有照顾,齐小哥和你关系不错,又是斜对门的邻居,自是要送一些过去,温玉堂、二柱那些孩子都是孤儿,他们也是因为你才留在这里的,咱们家大忙帮不上,余一口吃的还是有的,咱们今晚蒸了两大锅包子,一会儿也给他们送去一些尝尝。” 柳文娘话音刚落,晏二生带着洗漱好的四个小子们走了进来。 柳文娘用家里汉子们吃面条的大碗 盛了满满三碗排骨汤,每个碗里都有好几块排骨。 “你们三个先不急着吃饭,把这三大碗排骨汤和那一篮子肉包子给梅婶子家、齐小哥家和温玉堂、二柱他们送过去吧。” “好嘞娘。” 江辞也走了过来。 “我也一起吧。” 柳文娘忙笑着道:“让他们三个去送就行了,二郎,你和你二叔坐下先吃饭。” 江辞笑了笑:“我正巧也要去找温玉堂,你们先吃吧。” 话落,他从灶台上拎起盛包子的大篮子,柳文娘往篮子里盛了三十个大肉包子,平均分给三家人。 四个人结伴走出家门,对面就是梅婶子的家,晏淮上前敲了敲门。 正在院子里劈柴的晏向阳听到响声后立刻走过来开门。 “晏淮,晏文、晏武、二郎?这么晚了你们咋突然来了?” 晏武走上前去:“快快快,去你家拿个盘子过来盛大肉包子,排骨汤还热着呢,凉了就不好喝了。” 晏向阳看到晏武手里端的一碗肉汤,顿时就明白是咋回事了。 “爹,娘,文娘婶子又给咱送吃的来了。” 正在灶房准备做饭的梅婶子急忙起身迎了出去。 晏武笑着将一大碗排骨汤递给梅婶子:“婶子,我娘和小妹做了晚饭,想着你们应该还没吃饭呢,就给你们送过来一些。” 梅婶子很不好意思。 “你娘咋又给我家送这么多吃的?这肉多金贵啊,我们可不能总让你家破费。” 晏文道:“我家今晚炖了一大锅排骨汤,我们一顿也吃不完,而且我小妹还蒸了大包子呢,也给你们带来一些,今晚也省的你们做饭了。” 晏大虎走过来道:“晏武,给你爹娘说一声,今后这好东西留着自己吃就行,你们对我们一家的照顾已经够多了,我们不能总占你们家的便宜。” 第355章 落棋 晏武笑道:“大虎叔,您和我爹的关系比亲兄弟还亲呢,吃点咱自家的东西算啥?如果您再这么客气的话,我爹他心里反而认为您和他生分呢。” 晏武这番话说到了晏大虎的心坎上,他老爹就生了他一个儿子,娘又去世的早,家里只有他们父子俩人相依为命。 后来老爹看二生总被晏铁牛和王大花夫妻二人欺负,不忍看他受罪,便在二生上山砍柴的时候教他打猎,一来二去的二生就拜了老爹为师,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在他心里二生就是他的亲兄弟一般。 晏大虎心里琢磨晏武这番话,不能太生分那就礼尚往来,等明天一早他就去山上转转,看能不能打点猎物回来,到时候也给二生家送去。 心里想通了,晏大虎脸上挂着憨憨的笑意。 “行吧,我就不和你们生分了。” “这就对了嘛,汤和包子都还热乎的,你们快吃饭吧,我们就先走了。” 给晏大虎一家分了一碗排骨汤十个大肉包子,四个人被晏大虎一家亲自送出门。 江辞道:“外面天气寒冷,我们不如分开去送,大哥、二哥去齐小哥家,我和三哥去温玉堂、二柱他们家。” “就按二郎说的办,老二,你跟我走,老三,你跟着二郎一起。” “好嘞大哥。” 晏武用盖在包子上的白色棉布包了十个大肉包子,跟着晏文一起去了斜对门的齐家。 江辞和晏淮则一起走到巷子口的一户人家,温玉堂兄妹、二柱、二柱娘和十几个孤儿如今就住在这里。 晏淮抬手敲门,不一会儿,有人小跑着过来。 “谁啊?” 里面说话的是一个少年,因处在变声期嗓子有些刺耳。 “我是晏淮,找温玉堂来的。” 那小子立刻将院门打开,看到晏淮身后还跟着江辞,神情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主子也来啦,主子稍等,我这就喊玉堂哥过来。” 这小子叫石头,爹娘去世的早,从小跟着二伯一家生活,这次逃荒他跟着二伯一家南下的路上,因被嫌弃吃的太多被二伯抛弃在逃荒的路上。 后来石头有幸遇到了温玉堂和二柱母子,几人便好心带着他一起逃荒至今。 “玉堂哥,主子来找你了。” 温玉堂将手里已经破损严重的书籍放在一旁,匆匆起身走了出去。 来到门口,见江辞、晏淮二人站在院子里,温玉堂走上前作揖见礼。 “江公子、晏小哥。” 江辞解释道:“家里人做了些吃食给你们送过来一些。” 话落,他将手里的篮子递给温玉堂,晏淮则将手里端着的排骨汤交给石头。 二柱、二柱娘和其他小伙伴闻声走了出来。 二柱娘客气道:“大家刚搬过来住身上都没多少吃的了,你们家有点肉留着自己吃就是,怎还给我们送来?” 晏淮笑道:“家里吃的已经足够了,多添几碗水的事儿,今后咱们两家就是邻居了,自是要互相帮衬才是。” 二柱娘颇为感动的连连道谢。 二柱看着碗里冒尖的排骨,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哇,是排骨汤,里面还有这么多肉,主子、晏三哥,这真的是给我们吃的吗?” 江辞道:“给你们送过来自然是给你们吃的,这包子和排骨汤可是晏婶子和阿姝忙活了整整一下午做好的,还温热着,你们趁热吃吧。” 温玉堂看着篮子里的包子,心里满是感激。 “江公子,晏小哥,二位回去了替我们谢谢晏婶子和晏姑娘。” “对,好好替我们谢谢她们,改明儿我们跟着四哥去山上练武,若能狩猎到好东西一定给晏姑娘送过去。”二柱脸上洋溢着阳光的笑容,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口中的四哥就是影四,如今负责传授他们武功。 江辞应了一声,目光朝温玉堂看去:“你随我来。” 温玉堂将篮子交给石头,紧跟在江辞身后走出院子。 晏淮识趣的没有跟上去,二柱娘和二柱、石头等人热情的邀请他进屋子里烤火去了。 —— 二人走到门口一处空地上,江辞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交给温玉堂。 “这是?”温玉堂不解的看向江辞。 “白鹿书院裴大儒的举荐信,年后你带着它便可直接去白鹿书院读书。” 温玉堂满脸惊诧,白鹿书院可是大隋四大学府之首,培养出不少名家大儒、官场新贵。准备走仕途的学子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跨入白鹿书院的大门就等于一只脚踏上了仕途的门槛。 而裴大儒更是享誉整个大隋的文坛儒圣,之前时常听父亲提起此人,说他是一代鬼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身在局外却能洞悉朝堂风云变幻,当今圣上一直想请他出山,只不过此人性格怪谲孤僻没有入仕的心思,想拜入他门下的学子不胜枚举,但至今未曾听闻他收过弟子。 所以当听到江辞说是裴大儒的推荐信,温玉堂心里才会如此震撼。 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一直是父亲心里神一般的存在,他的亲笔推荐信此时就在自己面前,感觉身体里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江公子,你为何要帮我?” 江辞目光淡然的看向他:“温玉堂,如今摆在你面前有两条路可选,一,永远留在半坡村,也许能安安稳稳过完这一生。二,进入白鹿书院成为裴大儒的学生,他会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助你顺利进入朝堂。” 温玉堂深吸了一口气,静默的盯着江辞沉思了许久。 “我只问江公子一句话。” “你问。” “你将来可是会颠覆这天下?” 第356章 落子无悔 问出这句话时温玉堂整个身体都是僵硬紧张的,他看得出江辞不是普通人,此时更加确定了自己先前的猜测。 江辞能安排他拜入裴大儒的门下,这可是连当今天子都做不到的事情他却能做得到,足以说明他的背景有多不简单。 再者,他安排自己去白鹿书院是想培养自己入仕为官,如此大费周章的培养他显然不仅仅是欣赏他的学识。 诸多原因串联到一起,温玉堂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今时局不稳、天下大乱,正是各方势力争相起势、揭竿而起的时刻,江辞胸有丘壑、能力非凡,自不甘屈居人下。 江辞淡淡笑了一声:“是又如何?不是又当如何?” 温玉堂目光深沉坚毅,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他俯下身朝江辞连续磕了三个头,随即背脊笔直的挺起:“若你要做乱臣贼子,赎在下才疏学浅恐难助公子一臂之力。若你要重振朝纲,还天下以太平,那我温玉堂愿成为公子手里最锋利的那把刀!” 江辞看着眼前神情坚毅的少年,想起小狐狸那番话,按照她的意思温玉堂将来或许会成为一代权臣,如今看他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话,着实是有些文臣风骨的。 他伸出骨节分明的手将温玉堂搀扶起来。 “大隋的天不会变,我也不会成为改朝换代的乱臣贼子。” 温玉堂心里一震,这话可就有深意了。 他能猜到江辞今后一定要做一件颠覆朝廷的大事,可江辞却可以如此坦然的保证大隋的天不会变。 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他是皇室中人? 温玉堂掀起眼皮朝江辞看了一眼,龙章凤姿、气度非凡,这还只是一位少年,若他过了弱冠之年后又该是何等的矜贵绝伦? 温玉堂大脑快速运转了一阵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主子,我愿意去白鹿书院。”这声主子便是他已经彻底认定了效忠江辞。 “落子无悔,可想好了?” 温玉堂点了点头:“想好了。” “回去后打开信封看看这封信,你妹妹可以跟着你一起离开,也可以留在半坡村委托二柱娘和晏家人照顾,随你自己选择。” 话落,江辞走进院子,叫上晏淮一起离开。 温玉堂将人送走之后回到房间里,他将房门关上,快速走到烛台前打开那封书信。 里面除了一张信纸之外,竟然还有两张一千两的银票。 他盯着那两张银票沉默了许久,心里说不出是喜悦还是震撼。 这笔银子对如今的他来说是一笔巨款,足够他今后考取功名和生活的一切开销了,但收下了这笔银子,他就彻彻底底成为了江辞的人。 这次的人生抉择对他来说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前程似锦,赌输了臭名远扬。 不过,想到当下自己的处境,温玉堂自嘲的笑了笑。 无论未来如何,似乎都没有比现在更惨的了。 —— 齐家 齐天翊将一大碗排骨汤和十个大肉包子拿回家里时,齐家所有人眼睛都瞪直了。 他们太久没吃过肉,甚至没吃过一顿像样点的饭菜了,突然闻到肉香味儿,这一个个都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老三,这是晏姑娘家送来的?” “嗯,晏大哥和晏二哥一起送来的,说是住进来的第一顿饭应该吃顿好的,咱们两家是邻居就给咱家送一些尝尝。” 说话间,齐天翊将肉包子和排骨汤放在了破旧的方木桌子上。 齐老太太颇为感叹道:“晏姑娘是个心地纯善又能干的好姑娘,他们一家都是心善之人。这份恩情咱们一家人可都要记在心里,今后若晏家有什么需要咱们帮忙的地方,咱可一定要帮人家。” “知道了娘。” 齐天远、齐天磊、齐天翊三兄弟齐声点头应下,剩下那三个小的则眼睛直直的盯着桌上的大肉包子。 李翠菊端着刚煮好的糙米粥走进来,目光也直勾勾盯着桌上的大肉包子和排骨汤,心里一阵感慨,这晏家一路上的伙食吃的比他们好多了,如今刚搬了新家就能吃上纯白面的大肉包子,还能喝上排骨汤,他们家可真是有钱的很呢。 “都坐下吃饭吧。” 齐老太太开了口,一家子全都围着桌子坐了下来。 齐老太太亲自将十个包子分了分,齐家总共八口人,每个人分到手里一个大肉包子,剩下的两个她则直接分给了齐天翊和齐天磊。 齐天远什么都没说,闷头吃自己的。 李翠菊却忍不住多看了一眼,眼底闪过不服气。 同样都是老太太的儿子,这也太偏心了吧? 凭什么老大就只能吃一个肉包子,老二、老三却能吃两个? 齐老太太是个精明的,冷冷扫了一眼李翠菊。 “老二身子骨不好,这一路跟着逃荒身子骨早就受不住了,需要吃些好的补补身子,所以多分给他一个包子。至于另外一个为何分给老三,呵,咱们能吃上肉包子喝上肉汤,可都是沾了老三的光。” 齐天磊道:“娘,我本就干不了力气活,没必要吃这么多,一个包子就可以了,把这个肉包子给大哥吃吧,家里的劳力活儿都需要大哥和老三干呢。” 齐天远忙推辞:“老二,你就听咱娘的话吧,我身体好吃什么都行,只要吃饱饭我就满足了。” 想到这半个月跟着李长贵一家受尽苦头,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糙米饭对他来说都是奢侈,更别说能吃上大肉包子了。 “娘说的对,咱们能吃上肉包子喝上排骨汤都是沾了老三的光,人家晏姑娘、江二郎和老三关系好,这才给咱送吃的来呢,老三最该多吃一点。” 话落,齐天远还夹了一块排骨放到齐天翊的碗里。 “老三快吃啊。” 齐天翊看了看小妹和两个侄子侄女。 三个孩子大口吃着包子的模样让他一阵心酸,也更坚定了他跟着江辞的决定是对的。 他把手里的肉包子分成三份,给妹妹齐巧兰、大宝、二妞各分了一块。 “我吃一个就行,娘,我身上还有些碎银子,等明天一早我和大哥去镇子上转转,眼看就要年关了,该置办一些年货回来了。” 齐天远忙道:“我想去买一把锯子,这家里啥家具都没有,大冬天的总不能一直睡在草垫子上,买了锯子就能去后山砍些树回来做几张木床了。” 齐老太太点了点头:“那你们兄弟二人就作伴去吧,顺便让老二也过去看看大夫。” 说到看大夫的事,齐天翊放下筷子说道:“我想请晏姑娘给二哥看看病,她医术可比镇子上的大夫高多了。” 齐老太太脸上顿时露出激动之色。 “之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但又不
相关推荐:
和离后战王跪着求我回府谢千欢萧夜澜无错版
钓鱼直播间
不死的我速通灵异游戏
刺萝
诱宠军婚,娇软知青拿捏高冷军官
争夺(H)
长渊青灯行
电工的性福
时教授的小仙女_御书屋
我男朋友出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