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大队要过来了,上江大队就有了三台收割机,江保华胆子也是大,两台收割机都是向公社打欠条,年底了再还钱。 看到上江大队呼啦啦地把活都干完了,新联大队和辽中大队的人都觉得他们是傻子。 “活总是那么多,工分也总是那么多,这么快干完了,难道年底的时候,公社还会给他们拨工分不成?” “听说人家生产队还建了脱粒机生产厂,后头,他们要卖脱粒机。” 新联大队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敲了敲旱烟杆,“搞啥新鲜名堂,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在种田,偏他们就搞些稀奇名堂,回头家家户户没工分,饿肚子,看江保华这大队长咋当。” 江保华每天走路都带风,书记的位置还空着,他既兼任书记,又要管生产,生产队的会计现在要重新核算工分,每天都忙得脚不点地。 生产队还抽了十个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青壮年出来,组成了一个生产厂,开始组装脱粒机。 许清欢和江行野又琢磨出了苞米脱粒机的设计,江行野花了几个晚上时间,将设计完善,再拆出零件图来,最近他在县城里忙活苞谷脱粒机的事。 唐全同带领着一批干部下乡来了,他们提前也没有和江保华联系,直接奔过来,打谷场上,一片喧闹,夹杂着机器轰鸣的声音。 “走,看看去!”唐全同一挥手臂,身后的干部们赶紧跟上,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得不得了。 “是不是脱粒机做出来了?”有人猜测道。 打谷场上,一共并排放着三台脱粒机,一台在脱小麦,两台在脱稻谷,一眼望去,干活的全是老人和小孩。 半大的小孩把成捆的稻谷或是麦穗拖到脱粒机边上,七八岁的孩子拆开草头,给脱粒机喂料。 每台脱粒机旁边守着一个老太太,手里拿着羊叉,把出来的草屑叉到一边去,几个老头把草屑打成捆。 出谷口处也守着几个人,一袋一袋的粮食被拖出来,口袋处系上绳子,拖到一边码放整齐。 好家伙,这是老弱病残齐上阵了! 一众干部们都看呆了。 打谷打麦子在哪个大队都是头等大事,除了牵着牛拉着石磙轧圈,会安排年纪大人上阵;其余的活计,把稻谷或是麦子铺开,轧到一半后翻场,抖谷粒,把脱粒后的稻草麦草捆成草头,扬场,无一不是壮劳力才能拿下的活。 这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现在被上江大队打破了。 从头到尾的活儿都是老人和小孩承包了。 最后,唯一用得上壮劳力的,怕就是把谷子和麦子运到仓库码放整齐,但这费不了多少时间。 抢收之所以辛苦,除了活儿重,还有一个压力来自于时间。 上江大队因为有了三台收割机,进度本来就比别的大队快多了,现在又有了三台脱粒机,又解放出来好多劳动力。 “上江大队这速度也太快了吧,他们这一天是不是把所有收上来的都脱粒了?” “应该没有,不过,照着他们这进展,今年的秋收起码可以节省一半的时间。” “机器真是个好东西啊,上江大队这是不是提前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公社可以把这作为一项成果往上报,这也是他们的政绩,看到眼前这一幕,再冷的血也会跟着沸腾。 唐全同已经激动得无法自已,特别是在看到一张陌生又透着熟悉的脸,他怔愣了一下,忙上前去,“江……江……老领导!” 他啪地敬了个礼。 江老爷子摆摆手,“老啥领导,我就是一个枯老头子了。” 唐全同热泪盈眶,“老领导,您的身体好了?” 江成发和另外几个老头老太太负责将稻草和麦草扎成捆,干了好大一会儿了,他也有些累了,就往旁边站一站。 “好多了,总算不是个废人了。”江成发拄着羊叉,朝脱粒机那边扬了扬下巴,“这玩意儿好用,快,脱粒还干净,比用牛拉石磙脱得干净。” 他们捆草头前,会用羊叉把草再狠狠地抖一抖,如果上面沾着谷粒麦粒就能都抖下来,有是有,数量非常少。 稻草麦草上也沾不了几粒,他们也检查过,多是一些瘪壳子。 “是好东西!”唐全同道,“这省多少人力啊,这都是江行野同志的功劳。” 江老爷子自豪地笑,“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主要也是许知青的功劳。” 唐全同恭维道,“许知青也是江同志的未婚妻,终归是一家人,那可是您老的孙媳妇。” 说起许清欢,老爷子一张脸就笑开了花,“一家人是一家人,功劳还是要分开的。” 唐全同道,“这功劳,恐怕得大队给许知青记了,上次就说过了,她要留着这脱粒机的技术,给生产队用,不愿让公社分一勺羹啊!” 董根生听到了,道,“唐副主任,咱生产大队不是公社的?许知青说来说去也不是为了自己,人家城里来的娃子也没说拿这天大的功劳换回城的名额,咋地了,还连点虚名实惠都舍不得给人?” “就是,咱们生产大队能给人啥啊?人家一个知青来咱这里,又不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一心一意为地方上,咱们公社可不能抠门啊。” 知青办的徐瑞阳这些年一直和知青还有当地的社员打交道,还是第一次看到社员这么维护一个知青。 他笑道,“收割机和脱粒机是好,别的大队可不愿意用呢。” 社员们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们也听说过别的大队不愿意用,也知道缘由,说是怕工分都被机器耗光了,将来没工分给他们挣。 这个问题,他们也问过江保华,大队长将他们一顿吼,说是快点把活干完了,后面还有活干。 而且,怕天气突变。 一听说天气会不好,谁还有心思管后边的事,而且生产大队要办脱粒机生产厂,又听说要办个家具厂,大家的注意力也都被这两桩事抓去了。 第255章 今年的抢收工作拔了头筹 李凤英身体不好,一直干不了重活,以前大家都下地挣七八个工分的时候,她一天下来只能挣三四个工分。 她负责捆草头,大队核算的这个工,一天下来是六个工分。 比以前挣得多,不受累,身体也吃得消。 “为啥不愿意用啊,多好用的机器,干活快,用起来也干净,以前打谷场哪里呆得住人啊,我们现在就在这树荫底下干活,太阳晒不着,还能吹上风,人也不累,干啥不用?” “就是,要我说,这一年到头种地,最累的就是抢收,收起来累,收上来了脱粒也累,还脏,以前哟,一场谷打下来,浑身上下,恨不得连屁/眼缝里都是草渣子,哪像现在,干净得很。” “那些大队不用就不用,真是有福不会享。” 唐全同听得一愣一愣的,公社给下面的生产大队一个发了一台收割机,都说好用,都不用。 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他们都知道,但解决不了。 苞谷地里,采摘苞谷的是妇女们,一箩筐一箩筐的苞谷摘上来,由壮劳力们挑回去。 三台收割机在做扫尾工作,一部分妇女在这边捆草头,也是由壮劳力们挑回去。 田埂边上有些收割机收割不到的地方,江保华和村里的会计用镰刀在割,看到唐全同领着干部们过来,他抹了一把汗,忙上去,“唐副主任来了,领导们都来了?” 唐全同看到上江大队收割得干干净净的田野,更远处的地方是新联大队和辽中大队的地,金色的麦浪在翻滚,若隐若现的是弯腰劳作的社员。 “你们今年的抢收工作拔了头筹啊!”唐全同心情复杂。 “呵呵,每年都是秋收的时候着急,有时候啊,急得一宿一宿睡不着,现在早收上来早安心。”江保华道。 唐全同不以为然,事实上,他也为上江大队捏了一把冷汗。 当初,收割机弄出来,在上江大队用得好,他很
相关推荐:
一本正经的羞羞小脑洞
盛爱小萝莉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
总统(H)
蔡姬传
突然暧昧到太后
烈驹[重生]
云翻雨覆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