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回真心实意地求神拜佛,结果甄世廉还是出现在屏风的另一面。 甄世廉温文尔雅,面上常有笑容,语气温和,他主讲周之礼,讲昭公时期的春秋诸侯国外交,再引申到大景的外交上。 礼部下辖鸿胪寺,甄世廉曾在鸿胪寺当职三年,对外交极为熟稔。 大景国力强盛,虽不如刚立国那会儿,但依旧是这个世界最强横的国家,周围的小国甚至上赶着,以给大景当藩属国为荣。 第173章 威慑力 甄青殷一边听讲,佩服二叔的学识,感慨头一回知道大景周围有哪些国家,盛产哪些特产,一边恨不得把自己埋起来,希冀二叔不要认出她。 难捱的上午过去,到了午时,甄青殷饥肠辘辘,特意磨蹭一会儿,挑了个问题和太子讨论,这才和太子一起去用午膳。 才踏出门槛,便见院子里一把油纸伞缓缓扬起,露出甄世廉那张惊讶含笑的脸:“青殷?我瞧着屏风后的影子像你,没想到,果真是你。” 今日下雨,雨还不小,不知甄世廉在雨中等了多久,他的官袍下摆已溅湿一半。 甄青殷羞愧得无地自容:“二叔,快上来,怎地不在屋内或廊下等我?” 甄世廉笑着走上来,却没有回答她的话。 他若站在屋内或廊下,甄青殷恐怕能跳窗子逃跑。 甄青殷接过伞,合上,靠着廊柱放下,雨水顺着伞尖哗哗流向外面。 甄世廉欠身向太子行礼:“殿下金安。多谢殿下这些日子照顾我们家青殷。” “应该的。”太子轻轻颔首,心中不舍,却也只能说,“孤去用午膳,你们叔侄二人多日未见,想必有许多要聊的。青殷,好好招待甄侍郎。” 他负着一只手,沿着抄手游廊离开。 太监们呼啦啦一片,随侍在他的身后,留下小赵公公和杜若侍奉甄青殷。 甄青殷寻了一间空置的侧殿,和甄世廉进去,吩咐宫女太监们上膳,又道:“赵公公,麻烦您寻个火盆来。” “姑娘客气。”小赵公公一听她用“您”称呼自己,又用“你”称呼太子,就忍不住打激灵。 甄世廉上下看看她,见她安然无恙,心头大石落下,温和地问:“青殷,遇袭那日,可有受伤?” “不曾,只是伤风受凉,吃了几日药便痊愈了。二叔,圆圆可好?”甄青殷尴尬抚抚袖子。 她今天特地穿了件蓬松的裙子,叫杜若给她梳了个显胖的发髻,整个人胖几圈,打扮风格与往日截然不同,怎么二叔还是认出她来了? 有种被家长抓到早恋的羞耻感。 甄世廉道:“你和太子遇袭的第五日,她便回了甄家。与太子一道听史,可有收获?” “受益匪浅,大开眼界。”甄青殷缓缓答道。 才上了五日课,她便觉世界真的很大,而文字贯通时间,无限扩大了世界的极限。 甄世廉注视着她灼灼发光的眼睛,嘴角上翘:“我想也是,你在此过得比在咱们自家开心。我便不劝你回家了。” 甄青殷一愣,随即了然。 这几天,她像被填鸭式的灌输大量知识,没时间去琢磨从前愤愤不平的人和事。 这里没有大殷氏,没有张姨娘,没有甄青云,没有甄世俭,没有老夫人。 没有烦恼,没有关于生死恩怨的思考。 她是学生。 学生不分性别。 先生们没有因屏风后坐了个女学生,而故意去影射三从四德。 火盆子端来了,甄青殷把火盆放在甄世廉脚下:“二叔,快烤一烤,鞋子和袍子烘干了,免得寒气入体受凉。” 甄世廉没有推辞,双脚架在火盆上,笑着又问:“听史有何感悟?” 有些话不适合跟太子聊,倒是可以跟二叔聊,叔侄两人仿佛回到甄青殷常去甄家藏书楼的那些日子,甄青殷斟酌一会儿,总结了五个字:“权力的游戏。” 以皇帝为主角的史书,里面总是充满对人心的玩弄,通篇都是虚伪、吃人、贪得无厌。 她更喜欢看小人物的传记,会更有意思,更纯粹地体现什么叫做忠孝仁义、真善美。 甄世廉哈哈一笑,随即怜惜地看着她:“青殷,你的见解还是这般犀利、一针见血。把一些东西看得太透,会很累。不要多想,想做什么便去做,二叔支持你。” 甄青殷眯眼笑:“谢谢二叔。” 二叔是聪明人,所以他没有问她为什么在行宫,而不是在皇贵妃那里。 膳食端了上来,热腾腾的饭菜驱散了房间里的些微寒气,两人净了手,甄世廉笑问:“先生们可有为难你?若有,告诉我,二叔帮你出气。” 甄青殷噗嗤一笑,连忙摇头:“没有呢,先生们都很好,学识渊博,待人宽和,从未因我的缘故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甄世廉初听高兴,渐渐脸色变得凝重。 甄青殷意识到什么,唇瓣的笑慢慢凝固。 她突然明白了,不是先生们宽和,个个不在乎多个女学生,而是,他们怕太子,故而不敢多言。 太子坐上东宫之主的位置以来,杀了不少贪官污吏,恐怕在大臣们眼里早树立了嗜杀的印象。 当官的,没几个真正两袖清风、清正廉洁,连甄
相关推荐:
乡村慾孽
神话复苏:开局唤醒孙悟空
淫魔绅士和美人儿
情欲两极
深情不止九万里
梦中花_新御书屋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黑执事乙女】恶魔日记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金庸群侠之风流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