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了天下义士的心,应该封赏甄氏女本人!从前没有女子种出高产作物的先例,现在破例有了,从前没有封赏女子爵位的先例,现在也该为她破例!” 封建士大夫们激烈反对:“若封赏甄青殷爵位,此事定会载入史册,小女子的名字怎可写入史书?这与抛头露面有何异?你们考虑过甄氏女的名声吗?女子的名字怎能落于史书,传播得天下皆知?” 此等说法得到绝大部分人的支持,将提出封赏甄青殷本人的甄世廉等一干人,喷得满脸唾沫星子。 当东宫太子也提出封赏甄青殷本人时,竟有老大人当庭撞柱,撞柱的理由冠冕堂皇:“世俗礼法不可逆!女子名声不可污!” 那老大人撞得头破血流,救下来时,人只剩一口气,吊命吊了三五日,就死了。 临终前他拉着皇帝的手道:“说封赏甄氏女的人,歹毒至极,这是逼着为大景朝鞠躬尽瘁的女子名声尽毁去死啊!若她与我等男子同朝为官,与男子混迹一处,名节受损,岂不是要羞愤自戕?” 太子力排众议,竭力争取。 竟接二连三,又有两位大人撞柱。 一人撞成了全身瘫痪,一人撞成了痴呆。 当太子再次当庭为甄青殷争取爵位,皇帝脸都木了。 至于吗? 太子想做什么? 逼他赐婚,立甄青殷为太子妃? 要逼死多少大臣才罢休? 这一次,撞柱的大臣被险险拉住。 拉他的大人松口气,赴死的大人也松口气——若是没死,也撞成个瘫痪或者痴呆,那比死了还难受,为个小女子,不值得。 这些大人们脑筋转得极快,既然问题的源头是甄青殷未婚,那就让她成婚。 一下子,风头转向弹劾甄世俭宠妾灭妻、苛待嫡女,但甄世俭目前无官无职,大家便弹劾甄世廉。 总之,朝堂上闹哄哄,每日吵个不停。 皇帝上朝,一听人提到“甄”字就头疼不已。 这些大臣,为压制个女子,比他还暴躁,狠起来连自个儿的命都不要。 第283章 圣旨赐婚 下了朝,皇帝揉了揉太阳穴,叹气说:“太子,罢了,朕为你和甄氏女赐婚,将她立为太子妃。” 他只能委屈谭韫当个良娣了,想来有皇后的母子情分在,太子不会亏待谭韫。 甄青殷立了大功,太子娶了她,于皇家名声有大好处,还能平息这场封爵风波,于情于理都是合适的。 况且,太子、皇后、皇贵妃都中意甄青殷当太子妃,他若是硬挺谭家,恐怕会适得其反,引得太子将来反感谭韫。 谭韫今年十三岁,再过两年便可入宫。 他应该能看到他们生下小皇孙的那天。 这么一想,皇帝彻底释然。 太子却觉得窒息。 他彻底明白了董素素为什么爱上宋蹇,却依然要离开这个世界。 这个世界令女子绝望。 明明甄青殷立了利在千秋的大功,他们却吝啬给她封赏一个爵位,要把她的功劳抢走,给她的丈夫,给她的儿子,给她的父亲。 就是不给她自己。 他们有当她是一个人吗? 哪怕他们都知道甄青殷叫什么,他们依旧一口一个“甄氏女”,好像叫了她的名字,就是逼死他们,逼死她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起名字,却不准她的名字诉于众口,更不准她的名字落于史书,是不是太混账了? 世俗是谁定下的世俗? 礼法是谁定下的礼法? 为何女娲能留名? 为何嫘祖能留名? 为何钟离春能留名? 为何吕雉、窦漪、卓文君、卫子夫能留名? 又为何到了今日,女子被男人知晓了名字,便该自戕以证清白? 是谁说传出名字的女子就污秽了名节,该死的? 太子看看皇帝,看看散朝的大臣们,终是看清,是“他们”不准“她们”留名。 他淡淡道:“父皇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皇帝见他如此冷淡,不由心塞:“这不就是你们想要的吗?朕以为,甄氏女出京,是不慕荣华富贵,谁知,是憋了个大招杀回来。她倒是好心机,好手段,当然,也是好魄力。” 太子无声嗤笑。 站在朝堂上的大人们,哪个不是为了名、权和利? 男人的野心叫志存高远,女人的野心就叫贪慕虚荣? 太子有些犯恶心。 皇帝继续道:“你别得了便宜还卖乖,如今可算是如了你的意,摆出这副脸色给谁看?若是不想娶,这圣旨,朕就不下了。你这两年,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你母后给朕摆了多少脸色? 罢了,不逗你了,瞧你脸黑得!甄氏女于国有功,立她为太子妃,第一,免了朝廷上那些迂腐的大臣们成群结队撞柱,第二,了了你的心愿,也算两全其美。” 太子抬目,平视皇帝的脸,轻声道:“父皇,儿臣是太子,想娶甄青殷为妻,故而,她才是太子妃,而不是因她立了功。儿臣觉得,甄青殷立的功劳,应按照朝廷封赏有功之臣来算,不该是奖励她一桩赐婚,奖励她一个丈夫。” 皇帝脸沉下去:“太子依旧不满吗?你也看见了,大臣们不答应,就算封赏她爵位,难道她真能与男人一同上朝不成
相关推荐:
乡村慾孽
神话复苏:开局唤醒孙悟空
淫魔绅士和美人儿
情欲两极
深情不止九万里
梦中花_新御书屋
[综影视] 注定早亡的我在经典影视中反复横跳
【黑执事乙女】恶魔日记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金庸群侠之风流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