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不伦书法班_御宅屋 > 第33章

第33章

自然不怪;今后殿下知道了,也好注意些分寸,也好避免今晨惊吓之扰。” 沈玠下意识点了点头。 只是才点完头,他便觉出不对:“更该注意分寸的不是你吗?若事情传出去,让人姑娘家怎好嫁人?” 少年那锐气的眉眼,锋芒微露,只一笑道:“我宠出来,自有我来娶。” 作者有话要说: 谢危是太师,不是太傅,上章也是晚上写糊涂了。 另外架空设定,女子十五及笄,有头脸人家爱女儿的留到二十再嫁。虽然是古言,十五六就结婚这种,我是真的写不来。 * 修。 第003章回府 真是好大口气。 只是沈玠算算他年纪,待过两个月,行过加冠礼,也的确是该谈婚娶了。 他笑道:“你这般想法,侯爷可知道?” “知道。” 燕临剑在腰间,转着手腕,随手甩了甩马鞭,姿态潇洒。 九重宫禁就在前方。 他先将自己佩剑解下了,才道:“父亲说,姜府诗书传家,且姜大人如今为户部侍郎,掌的是实职,早年圣上登基,是他密送谢先生进京,也算从龙有功,又与先生是朋友。她是姜家嫡女,与我勉强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待十一月行过冠礼,便请人上门提亲。” “你小子平时既不搭理京中那些纨绔,名媛淑女向你献媚,你也半分不睬。本王还当你年少不知儿女事,是以清心寡欲,谁想到你这背后早有成算,看不出来啊!” 沈玠细一琢磨,慢慢回过点味儿来。 “且我昨夜醉后,行止还并不孟浪,只不过是今晨醒来时无意搭了搭她肩膀,你便赶着来告诉我她女儿家的身份,还说自己将来要娶他。燕临,这可护得太过了点吧?” 正所谓是“朋友妻不可欺”,燕临先前那番话,除了提醒沈玠姜雪宁是姑娘家,往后该与她保持些距离之外,也是明明白白地将姜雪宁圈进了他的属地,盖上了他的印,好在旁人生出什么想法之前,绝了旁人的觊觎之心。 少年这点小小的心思被人道破,难得俊颜微红,声音却比先前还要大一些,像是这样就能掩盖掉什么东西似的:“护着怎么了,我愿意!” 就这么霸道。 沈玠听得不由笑起来。 二人在午门前停下。 燕临交了佩剑,与沈玠一道,往右过会极门去文华殿。 当今圣上,也就是沈玠的皇兄沈琅,是在四年前登基的。 任何一朝,帝位更替之年,都是凶险万分。 沈琅登基的那一年也不例外。 先皇病糊涂了,将沈琅禁足于宫内,还不知怎的发了昏要送他去封地,一时门下之臣都乱了阵脚。幸而有谢危入京,当真算得上横空出世,先稳住了沈琅在京中的势力,又请了名医将先皇的病治好,这才有先皇立下遗诏,传位于三皇子沈琅。 谢危,字居安,出身于金陵望族谢氏,也就是诗里“旧时王谢堂前燕”的那个“谢”。 只是到得本朝时,谢氏已近没落。 他二十岁就中过了进士,也进过了翰林院。只是不久后金陵就传来丧报,说谢母病逝于家中。谢危于是丁忧,回金陵为母守孝三年。 三年后他二十三岁,秘密回京,正逢其事。 一朝之间挽狂澜于既倒,助沈琅顺利登基,便与圆机和尚一道,成为了新帝最信任的人。 无实职在身,却封为太子少师。 宫中久无皇子也不必跟皇子讲课,反而跟皇帝讲课,可以说是“虽无帝师之名,却有帝师之实”了。 最近秋意转凉,沈琅渐感龙体不适,曾几次密召内阁三大辅臣入宫。 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 但从上个月开始,沈琅便发旨选召了一些宗室子弟入宫与他一道听经筵日讲,这里面还包括他几位兄弟,也包括沈玠。 燕临与沈玠到文华殿前的时候,日讲已经开始有一会儿了。 门口守着的太监总管黄德,一见他俩来便连忙凑过来弯腰,低声急道:“殿下和小侯爷今日怎么这么晚才来,都讲了两刻了,您二位这时候进去必要被少师大人看见的!” 昨夜喝酒时开心,哪儿还记得今日要听日讲? 沈玠和燕临对望了一眼,觉得头疼。 这位先生谢危,向来是宽严并济,人道“有古圣人之遗风”,但眼底里也不大揉沙子。 上回颇得圣上喜爱的延平王不过迟了半刻,也没敢声张,只悄悄从殿门旁溜进来,谁想被谢危看了个正着,竟当堂将他点了出来,要他把昨日讲过的《朋党论》背上一背。 延平王年少贪玩,哪里背得出来? 站在那儿支支吾吾半天闹了个大红脸。 谢危也不生气,反温声请他回去坐下,说昨日可能是他讲太复杂记不住正常,将过责揽到了自己身上。 延平王坐下后真是羞愧万分。 当天回了自己府中,便挑灯夜读,次日再到文华殿没迟半分,不仅顺顺当当把《朋党论》背了,还背了《谏太宗十思疏》,叫人刮目相看。 从此就奋发向上了。 延平王再丢脸也不过十四岁,还能辩解说自己是个小孩儿不懂事。 可燕临和沈玠年纪都不小了,要脸的。 这会儿看着文华殿殿门,听着里面隐隐传来的讲学声,一时都觉得头皮发麻,有点怵。 还是黄德机灵,琢磨了一下,给出了个主意:“少师大人一向是有事当场就发作了,一旦时间过了便不追究,也从不跟谁翻旧账。尚仪局今日送上来一张古琴,圣上送了少师大人,一会儿两讲茶歇,必要试琴。少师大人爱琴,不如殿下和小侯爷再候上一候,待少师抚琴再进,想必能敷衍过去。” 沈玠燕临顿觉得救,忙向他一揖:“多谢公公!” 说完自悄悄去偏殿等待不提。 * 姜雪宁也不知燕临和沈玠这时辰去宫里听经筵日讲,会是什么个光景。 他二人走后,她也很快踏上了回府之路。 京中大大小小的街巷,她年少时,差不多都走遍了。刚从客店出来,还觉得有些陌生,不大对得上方向。好在没两步,旧日的记忆便渐渐复苏,很快便找到了回姜府的路。 街上人来人往。 小贩们挂起笑脸高声叫卖。 有年幼的孩童举着面人儿追逐打闹…… 一切一切凡尘烟火气扑面而来,沾染在姜雪宁眉梢,她原本紧绷着的身体慢慢放松下来,这才终于觉得重生这件事真实了起来,不再是先前面对着沈玠、燕临时那种混混沌沌幻梦一般。 现在她不是皇后。 也不用总住在那四面高墙圈着的坤宁宫里。 姜雪宁走在这街上,就像是鱼儿回了水里,连脚步都轻快起来。 姜府就在槐树胡同,也不需走太远,没一会儿便瞧见了那朱红色的大门。 坦白说,她对姜府并没有十分深的感情。 毕竟她十四岁才回到京城,之前都在通州的田庄上长大,由父亲姜伯游的小妾婉娘养着。 拿她亲娘的话讲,是被养废了。 姜雪宁的身世,有点说道。 她本是父亲嫡妻孟氏所出,可当年孟氏怀着她时,正与婉娘闹得不快。 婉娘是扬州瘦马,被人送给父亲,后来抬了做妾,颇受父亲偏爱,也正大着肚子。 据婉娘说,是孟氏捏了个错处,要把她撵去庄子上。 婉娘也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眼见自己被撵去通州田庄的下场已定,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趁与孟氏同夜生产兵荒马乱之际,把她生的女儿同孟氏生的女儿换掉。 婉娘的女儿从此摇身一变,成了姜府嫡小姐,锦衣玉食,学礼知义,唤作姜雪蕙; 孟氏的女儿则随婉娘去了田庄,纵性天野间,大家闺秀的规矩她是半点不知。 这倒霉的孟氏的女儿,自然就是姜雪宁。 还好婉娘对她很不错,也教她读书识字,也教她妆容玩香,并没有任何苛待。 姜雪宁现在想想,婉娘的算计是极深的。 因为四年前婉娘病重,竟直接修书一封进京,吐露当年狸猫换太子的实情。 这一下,姜府整个炸了。 查实之后,京中就来了人。 但婉娘也懒得同他们废话,撂下一句“悔之晚矣”便撒手人寰,留下个烂摊子。 孟氏恨极了婉娘,可婉娘到底也没苛待了她女儿,还留下“悔之晚矣”一句话,证明她有悔改之心。 她没办法再跟一个死了的人计较。 更无法迁怒到姜雪蕙身上。 姜府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出了这样的丑事,不好大张旗鼓;大姑娘虽是婉娘所出,可自小养在孟氏膝下,端庄贤淑,与孟氏已有了母女之情,又与当年的事情无关,若恢复庶女身份恐惹人耻笑,婚事怕也艰难。 所以府里上下合计,选了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假称姜雪宁年幼时被大师批命,十四岁之前有祸,必要远避繁华才能渡过,便将她送至庄上当做寻常人家孩子养着。 如今十四已过,自然接回府中。 姜府如此便有了两位嫡小姐。 姜雪宁刚回姜府时,尚算拘谨,孟氏让学什么就学什么,努力做个大家小姐。可姜侍郎慈父心肠,格外怜惜这命苦的女儿,更有几分愧疚之心,便多少有些溺爱。 时日一长,姜雪宁性情就娇纵起来。 连姜雪蕙她也欺负。 后来认识了燕临,更是谁也管不得。 女扮男装的事情头回败露时,孟氏气得骂她果然是婉娘那个小贱人养出来的。 姜伯游也终于觉得有些出格。 可架不住她由燕临带着出去玩,少年燕临往姜府拜会过一趟,同姜伯游说过一顿话后,府里

相关推荐: 咸鱼穿成年代文炮灰[快穿]   一妻二夫三个宝   开局成为柔弱虫母   谁想跟你谈恋爱   女总裁的特种神医   都市王牌保镖   我成了女帝的召唤兽   纨妓【1v1H】   浪子江湖后传(H)   享尽宠溺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