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春潮夜涌[先孕后爱] > 第103章

第103章

在小姑娘心里,阿娘比阿爹、比哥哥们、比村里所有人都厉害! 要想让她理解为什么女孩不能去学堂这个事情,着实有难度。 而且先前刘季也这么回答过,但面对下一句:为什么女孩就不能? 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说,自古以来便是如此。 四娘这小姑娘,聪明的时候很聪明,但就因为太聪明了,有时候总是会钻到牛角尖里去,不想个明白她是不会罢休的。 这么倔,秦瑶突然好奇问:“四娘,你是不是属牛的?” 四娘顿了一下,摇摇头,“我不知道啊。” “大哥,我是属什么的?”她立马去问万能的大哥,注意力成功被转移。 大郎算了算,答道:“你属兔的。” 四娘哦的点点头,又好奇的继续问:“那小哥呢?” 大郎答:“当然也是属兔。” 四娘:“那二哥呢?” 问完二哥问大哥,问完大哥问阿爹...... 秦瑶暗暗松了一口气,赶紧让兄妹四个洗漱干净回房睡觉去! 至于四娘那个问题,容她先好好想一想该怎么回答,再答复她。 这一晚,秦瑶很晚才睡。 一是为了画书箱分割图纸。 二则是在思索四娘问题的答案。 可社会真相对小女孩来说实在是残忍,如果可以,秦瑶宁愿她跟金花或是村里其他小女孩们一样,糊涂着长大,不要去问那么多为什么。 早早就磨灭掉小姑娘所有的期待和希望,这么没人性的事情,还是留给刘季来干吧。 一转眼,到了一月二十八这天,距离二月入学的日子只剩下四天。 刘木匠紧赶慢赶,总算是把大郎二郎的神力书箱做了出来。 用的是很结实的木料,外观上还弄了点雕花什么的,刷了黑色的漆,看起来有种古朴的高级质感。 内里的分层格子秦瑶按照两人的不同需求特别定制,大郎的这只可以放下他的弹弓和匕首。 二郎那只,就是放开的各种大格子,他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刘木匠还做上瘾了,家里还有一块压箱底的黄花梨料,想弄一个奢华精美的书箱出来。 倒不是为了卖,而是为彰显自己的精巧技艺。也就是传说中的镇店之宝。 秦瑶把两只做好的神力书箱提回家,大郎和二郎立马拿到自己的屋里,往里头装东西。 三郎好奇的跟在哥哥们屁股后面,看他们准备上学要用的笔墨纸砚。 前一天,秦瑶带二人到丁家庄先见了丁老夫人一面,虽然刘季没有出现老太太看起来有点小失落,但兄弟两入学的事情,算是妥了。 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开学。 不过四娘这几日情绪都很低落,因为三个哥哥总玩到一块儿,金花又被她娘关在家里学习女红,小姑娘时常一个人坐在门槛上,盯着一个地方一看就是一个时辰不带动的。 秦瑶说要教她习武,她也没什么兴趣,明明之前看见大哥练武,一直吵着要学,这会儿秦瑶答应了,她却不想学。 大郎二郎一开始忽略了妹妹,现在一切都准备好了,两人把注意力从入学的事上抽出来,立马就发现了妹妹的不开心。 两人哄着她,说等他们去族学学会了,回到家就来教她跟三郎。 但小姑娘仍旧没有恢复活力,有时候听他们在耳边说得太烦人,干脆谁也不搭理,继续沉浸在她小小的世界里。 正当全家人为此苦恼时,敲锣打鼓的声音从河岸对面传来。 “有什么喜事?”二郎蹭一下站起来,跑到坡前,稀奇的往村里看去。 不一会儿,刘琪人高马大的身影出现在河岸边,一边敲锣一边喊: “村长有好消息要宣布,所有都到祠堂去!” 似乎是在确认山上的母子几人有没有听见,刘琪抬手挥了挥,二郎也挥挥手作为回应。 知道他们听见了,刘琪便乐得少走一段路,调头,进村里继续敲锣打鼓的通知每家每户。 “阿娘,村长有好消息要宣布,让大家伙去祠堂。”二郎兴奋的跑回大门口通知家人。 秦瑶早听见了,看一眼蔫巴巴的四娘,可怜见的,把小家伙抱起来,示意大郎几个把门锁了跟上,先一步朝村中祠堂赶去。 路上遇到不少村民,大家又兴奋又好奇,村长这样敲锣打鼓的,到底是什么好事? 难道今年赋税能减免? 带着好奇,全村的人,只要没下地的都朝祠堂聚拢而来。 祠堂小,就每家抽出一个人进去,剩下的人都围在门外,亦或者有那身强力壮的小伙儿们,爬到树梢上隔着院墙往祠堂里看。 见人来齐了,村长笑着拿起一卷刚刚接到手的热乎文书,宣读起来。 那文绉绉的词,村民们根本没有文化,听得云里雾里。 但“减免两年学费”这段,却听得清清楚楚,心跳加快。 凡是跟减免有关系的事,村民们就没那个耐心等你把文书念完,有那辈分稍大的,直接打断了村长,让他赶紧给大家伙说个明白,别念那听不懂的文书了。 旁边刘老汉也附和:“就是就是,我们不听那个什么文书,我们就像听村长你说,你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 村长要是留得有胡子,一准被这群‘刁民’气得翘起来。 189 实行两年免费教育 眼看好好的祠堂变成了喧闹的菜市场,村长没好气的喝道: “吵吵什么!你们这帮人啊,真是一点耐烦心都没有,就这还想着捡走这天大的好处?” 众人这才稍微安静一会儿,小声嘟囔:“那您倒是快说啊,到底是什么天大的好处?为啥能减免学费?是啥的学费?” 村长把文书往桌上一拍,得,刚刚的文书全白念了。 哦,也不对,倒是把最关键的那句听了进去。 村长不再对这帮泥腿子抱有什么期望,抬手喝令众人肃静,这才重新开口道: “朝廷颁布了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以后咱们这些泥腿子也能把娃送去上学了!” 此话一出,好不容易安静下来的祠堂顿时炸开了锅! 秦瑶一直在等村长说出关键信息,结果耳边又吵吵起来,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蚊子。 抬眼一看村长,老人家眉头比她皱得还深,这种想说又被堵着说不出的感觉,太他爹的操蛋! 秦瑶决定帮老村长一把,气沉丹田,原地一声吼: “都给我闭嘴!村长没说完话之前谁再打岔我就把他扔出去!不信的就试试!” 她这一声吼,堪比大喇叭调到最高音量直接在耳边播放的威力,原先还吵闹的村民们瞬间感觉自己灵魂出窍,人都要震没了。 霎时间,祠堂内安静得连呼吸声都听不见。 村长深呼出一口郁气,感激的冲秦瑶那轻轻颔首,这下浑身都通畅,终于可以把话一口气说完。 朝廷颁布了新诏令,从今日开始,盛国开始实行两年免费教育。 凡是年满六岁,在十二岁以下,不管男孩还是女孩,不管是贵族还是平民,通过考核后,都可以进入最近的学堂,免费进学两年。 学费由朝廷统一拨款,学生只需自备笔墨纸砚,交纳书籍费用。 诏令一出,举国哗然,风暴已经在京城席卷过了。 如今传到各县各村镇来,讨论度仍然不减。 刘家村这次是真的炸开了锅,家里有男孩的人家,又欢喜又忧愁。 欢喜的是自家孩子居然也能去上学,忧愁的是朝廷只减免学费,还需自费其他费用。 这一笔钱,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一个负担。 还有就是那个入学考核,到底怎么考?收几人? 他们这些人祖祖辈辈都没读过书识过字,家里的孩子泥地里滚大的,能通过考核? 狂喜过后,冷静下来的村民们,大多打起了退堂鼓。 “才两年,那两年之后呢?” “两年能学到啥?后面还不是要继续回来种地?那读这两年有啥用?” “就是!读个两年出来,还跟原来一样,不能吃不能喝的,半大的小子留在家里还能干点活呢。” “算了算了,书籍费也不是咱这样的人家耗得起的,一看就不是为咱们这些人下的诏令。” “......” 村民们纷纷散去,没一会儿祠堂里的人就都走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秦瑶和两三户的家长代表还留在那,几人对视一眼,继续向村长询问具体情况。 “咱们村是去哪家书院?” “考核考什么?” “每家每户人头有限制吗?” 这么好的诏令得到应有的重视,村长心中甚慰,耐心解释道: “说来也是运气好,金石镇上的丁家族学刚修好,咱们村离那最近,娃娃们就都到丁家族学就学。” “每家每户的人头倒是没有限制,只要符合年龄条件即可。” “就是这个考核,我也不知道要怎么考,诏令刚到咱们开阳县,我也是刚接到的消息,不过丁氏族学过两日就要入学了,你们可得抓紧咯!” 怕他们不上心,村长又反复叮嘱了好几遍,管它能不能通过,先把娃领过去再说,万一被选上了呢? 别小看了这两年上的学,两年时间,能完成基础的启蒙了。 家里孩子有没有读书的天分,两年之后就能看出来。 倘若真是个读书的料子,咬咬牙继续供,好处只会多不会少。 要是不是读书的料子,两年的基础在,能识字会算数,到镇上或是县里当个账房管事什么的,也足够养家糊口,比在地里刨食,看天吃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县里接到这个诏令时,村长就觉得肯定是自家刘氏祖坟冒青烟了,要不然怎能盼来这样的好政令? 总之就是一句话,“你管它这么多,先领着家里的男娃们去丁家族学试试!” “左右也是咱们得了好处,绝对吃不了亏!” 看留下来这几个都还犹犹豫豫的,村长都替他们着急。 秦瑶突兀的笑出声来,“村长,我明天就带孩子们去!” 说着,在几人诧异的目光下,大步走出祠堂,低头对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四娘高声道: “刘平菱小朋友,恭喜你可以去上学堂了!” 小姑娘眼睛睁大了一瞬,似有些不敢相信,“真的?阿娘你没骗人?” 秦瑶重重一点头,“真的。” 村里人都算虚岁,过了年就大一岁,龙凤胎刚好符合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规定。 “走,回家准备准备,明天我就带你和三郎去镇上。” 秦瑶招手,示意兄妹几个跟上。 四娘被惊喜击中,抑闷多日的小姑娘,终于笑了起来。 路上,遇到的每一个村民,四娘都要一本正经的告诉他们:“我能去学堂了!” 她像是一只飞出笼子的百灵鸟儿,叽叽喳喳的吵闹着,活力无限。 “周婶婶,我能去学堂了!” “王婆婆,我要去上学堂啦!” “我能去学堂咯!” 听着这一声声欢快的童音,村里人们下意识爱怜的对她说:“恭喜恭喜啊。” 话音落,忽然怔住。 村民们突然意识到,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女孩好像也能去学堂。 经过老宅,四娘大步迈进去,开心的喊: “金花姐姐,我们可以去学堂啦!” 然而,想象中的一声声恭喜并没有响起。 四娘灿烂的笑容缓缓收起,回头看向身后的阿娘。 秦瑶走上前来,安抚的摸了摸她的发髻,发现老宅里的气氛不太对。 金花独自一人,满身不服的站在院子中央。 对面,是堂屋里或坐或站的刘家众人。 还有满眼不理解,怀里抱着酣睡的儿子,无奈望着女儿的刘仲夫妇二人。 190 金花大闹 “这是怎么了?”秦瑶疑惑的问。 母子五人的出现,让院中凝重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邱氏看到秦瑶,没好气的看了眼站在院子里倔得要死的丫头,喊秦瑶快来帮忙劝劝。 何氏赶忙走过来,拉住秦瑶往木桩一样站着的金花身前走, “金花最看重她三婶了,这丫头今天突然犯起倔来,她三婶你来跟她说,看看哪家的女娃娃不是乖乖待在家中学女红的。” 金花听见这话,横着看了她大伯娘一眼,双拳紧握,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量在对抗着什么,眼泪止不住的往下落。 还不等秦瑶这个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开口问。 金花当先用并不大,但清晰的声音说: “我要去参加考核,我也要去学堂,我就要去,就是要去!” 邱氏没想到全家人劝了这么久她还没打消这个念头,向来温和的人,难得面上带了怒色,斥责道: “刘金花你别胡闹,那学堂哪儿是咱们能上得起的?” “村长说不要学费!”金花反驳道。 别欺负她小,刚刚在祠堂外头,村长都说了朝廷免费帮忙出学费,不用缴纳学费的。 邱氏没好气,“还有其他费钱的你怎么没听进去?你要去镇上不得搭车?笔墨纸砚不要开销?” “那为什么哥能去?哥去不花钱吗?”金花指着刘金宝质问道。 其实小姑娘知道什么呢,她就是很单纯的觉得不公平罢了! 何氏这时候可不敢沾边,忙回到堂屋里,一把揽住儿子金宝,得意的看了儿子一眼,说: “你哥是男娃,那能跟你一样嘛,你哥读了书,混出

相关推荐: 奸妃在七零年代   病娇且甜   甜爆!偏执小病娇的神明偏宠   超级兵王叶谦   LOL:红温型中单,整顿LPL   我的韩国前女友们   快穿之打脸狂魔   EXO之穿越成女配   外遇(H,非处,基本无叁观)   从斗罗大陆开始共享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