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春潮夜涌[先孕后爱] > 第107章

第107章

牛,有点挤了,秦瑶打算着,春耕一结束,立马增建屋子。 安顿好牛马,秦瑶打着火把,趁夜敲响了刘木匠的家门。 刘木匠正要睡呢,再晚一分钟就见周公去了,冷不丁被叫起来,多少有点脾气。 不过一听秦瑶说龙凤胎也被选入学堂,怒气瞬间消散,像是自家家孩子被选上一样,欣喜不已。 秦瑶托他再赶制两个神力书箱出来,要比大郎二郎更小一号的,方便龙凤胎二人使用。 刘木匠拍拍胸脯:“包在我身上,明天一早起来我就给他们两做,保管不影响娃娃们后天去学堂。” 得了他这句话,秦瑶这才放心归家。 吃完晚饭,母子五个洗洗便睡了。 次日醒来,一起去水磨厂蹲着刘木匠打书箱。 秦瑶把四个孩子留下,自己一人扛着镐子等采石工具出发去山里采石。 单子少,石料她一个人就忙得来。 等她拉来石料,打好半张磨,龙凤胎的神力书箱也造了出来。 三郎和四娘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东西装进去,院子里全是咕噜噜的轮子转动声。 傍晚,刘柏和金宝来还牛车。 父子两一早就借了她家牛车去镇上买笔墨纸砚这些东西,没舍得买书箱。 刘柏直接给儿子编了个竹筐,用藤条做肩带,何氏又用碎布条缠了一圈,并不勒,能把物件都装里面。 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看到院子里被三郎和四娘拽得满院走的神力书箱,金宝都快羡慕哭了。 还完牛车回去的一路上,求了刘柏一路,让他爹给他也弄个这样的书箱。 刘柏答应得倒快,看起来也不难的样子,回家父子俩就自己折腾起来。 万万没想到,光是把木轱辘装上去这一步,就把刘柏难倒了。 更别提那箱子后面自由抽拉的拉杆,这机关不是他这个普通庄稼汉能弄的。 可买一个也来不及,明天就开学。 没办法,金宝只好背上他的竹编背篓,付给他三婶婶二十八文车费钱,带着几分忐忑,和大郎兄妹四人开始了上学的日子。 197 刘二郎你小子 初春的山里还是很凉,秦瑶便套了马车。 天边才露出鱼肚白,便带着家里四个孩子和刘金宝出发了。 早饭是来不及做的,吃的是昨夜做的米饭团子,团子里掺了猪油渣,香得很,凉的反而更有嚼劲。 午饭学堂也没有,还得自己带饭,带的也是饭团。 至少目前是这样,因为这是秦瑶现在唯一能做出来的便餐。 之后她学着做饼子什么的,应该就能换换花样了。 对此,大郎兄妹四人不抱任何希望,大郎还说到时候他们自己准备早午饭。 秦瑶没意见,零花钱反正照样给,要是哪天吃不饱,还能到镇上加餐一顿。 马车行到其他村的岔路口,顺路又带了两个其他村的小孩,一人收费一文钱,小赚点路费。 走了半个时辰,下河村就到了。 车夫已在上官道的路口等候,看见秦瑶车上一下子下来七个小孩,有点惊讶。 “车夫大哥,你这车板怕是要加宽了,以后这么多孩子去镇上学堂,都要坐你的车呢。”秦瑶调侃道。 顺便把大郎兄妹四个叫到一旁,指着兄妹四人,严肃的嘱咐:“记住了,你们要是敢打其他小朋友,回来我就收拾你们!” “还有,要是你们被其他小朋友给欺负了,回来直接给我跪搓衣板去!” 大郎四个呆了一瞬,有被这番叮嘱震惊到,原来你是这样的后娘。 不过兄妹四人还是认真的做了保证,绝不欺负别人,也绝不被别人欺回来跪搓衣板。 秦瑶这才放心,拍拍几人的背,“去吧!” “阿娘再见。”四娘兴奋的挥挥手,期待的爬上了车夫家的牛车。 秦瑶目送他们远去,这才驾车返回。 到了家,走进安静的院子,秦瑶非常不习惯,干脆关上门去水磨厂干活。 孩子们离家上学第一天,莫名有些焦虑。 一会儿担心他们被先生安排到最后一排听不清先生讲课,一会儿又担心他们中午吃家里带去的饭团会被其他孩子笑话从而引发争执。 刘木匠注意到秦瑶那焦躁的样子,怕她把石盘直接敲碎咯,让她赶紧到一边休息去。 同时好笑吐槽:“没想到你平时那么冷静一个人,居然还有这么着急的时候。” 午饭是刘木匠妻子送来的,知道秦瑶在,装的两人份,不过是普通人的分量,秦瑶吃了跟没吃一样。 不过她今天根本不饿,一碗饭扒拉好多回也没吃完。 听见刘木匠的调侃,秦瑶长叹了一声:“唉~,我这难道是得了分离焦虑症?” 可那也不是她亲生的孩子啊,继子女也能引发分离焦虑吗? 刘木匠看秦瑶不回自己,顿觉无趣,吃完了午饭,拿出他自己用作记录的木板,把神力书箱的样式画了出来,等设计好图样,就要弄他那块黄花梨。 秦瑶放下空碗站起身,凑过去看了一眼,突然想到什么,拍拍刘木匠的肩膀。 “你说咱们是不是要多准备点木料?” 刘木匠看着冷清的厂棚,“用得着吗?这也没几单生意啊。” 秦瑶用筷子干净的一头点了点他的木板,“做这个啊,我才想起来,现在去学堂的孩子多了,咱们这个没准有市场呢。” 刘木匠心头一动,“对啊!我咋没想到呢!” 秦瑶冲他抬了抬下巴,“下午收木料去,你这块黄花梨料子先放放。” 和秦瑶混了这么久,刘木匠知道,想办成事就得趁早准备起来,抢占先机。 当下把板子一收,拿上自己的空碗,两人锁了门,就朝村里去,顺路到他家把空碗放下。 年后家家户户都砍了些木料放家里晾晒,树皮和树枝削下来烧火用。 两人走了半下午,收到十几根木料,价格都比外头便宜一到两成,就算不做神力书箱,纯囤料也划算。 买好的料子由秦瑶扛回去,刘木匠主要负责砍价,两人配合默契。 眼看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快到了,秦瑶让刘木匠继续多跑几家问问看,买好了等她回来扛,先撤了。 回家匆匆洗把手,把牛车牵出来,拉着板车去下河村接孩子放学。 她到早了,等了一刻钟,才见到车夫载着满满一车的娃娃们回来。 因为每个孩子还带了装书的箱子或者竹编框,牛车严重超载,这才走得慢。 所幸大郎兄妹四个的书箱可以平放叠起来,四娘就坐在书箱上,周围三个哥哥护着,羡煞旁人。 还没到近前,秦瑶就先听见龙凤胎激动的呼唤,“阿娘!” 秦瑶牵着牛车上前几步,把家里四个孩子和金宝接到自己的车上,搬书箱时,却发现少了一个。 二郎嘿嘿冲她讨好的笑。 秦瑶眉头一皱,“你的书箱呢?” 刘二郎你小子不要太招骂,哪有上学第一天就把书包弄丢了的? 二郎赶紧解释,“我卖了!” 又指了指大郎的书箱,说他的书装在大哥那,并没有丢。 不等秦瑶发作,赶紧把藏在怀里的银子塞到她手上,得意的跳上车板,“阿娘,我有个绝好的消息,你听了肯定开心,不过我们回家再说。” 秦瑶诧异的掂量手里这五钱银子,暂且把疑惑压下,指了指二郎的额头,回家再收拾你小子。 二郎一点不慌,摸摸自己的胸口,衣裳里压着厚厚一叠纸张,这就是他的底气。 因为想快点搞清楚情况,秦瑶把牛车赶得飞快,金宝措不及防,在车板上歪来倒去,等到家门口时,差点吐出来。 秦瑶看到侄儿那苍白的脸色,这才反应过来,有点愧疚道:“你这小子,不舒服怎么不说一声呢。” 金宝白着脸,委屈道:“我想开口来着,一张嘴全是沙子,就赶紧闭嘴了。” 秦瑶可怜的拍拍他肩膀,“不好意思啊,明天三婶赶慢点,天色不早了,快回家吧。” 金宝努力给三婶挤出一个不在意的微笑,提着他的竹编背篓转身进家门。 秦瑶再次说了声抱歉,这才领着自家孩子回到家。 牛车刚收拾好,秦瑶手都没洗,便来到堂屋坐下,把那五钱银子往桌子上“啪”的一放,“刘二郎你老实交代!” 198 炸饼子 二郎不急不慌,先给自己倒一大碗水解了渴,才在大郎催促的眼神下,把怀里那厚厚一沓纸张取出来,放在桌上。 随后左右两个裤兜一掏,又抖落出一堆散碎铜板,噼里啪啦砸在桌面上,发出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秦瑶大吃一惊,第一个反应就是兄妹几个收人保护费了。 赶紧拿起来桌上的纸张查看,一共是十五张纸,上面是二郎工整的笔记,写着收了谁谁多少定金,约定好三月前交货,还用墨汁摁了手指印。 居然是一张张手写订单! 订的货物正是神力书箱。 秦瑶看看桌上那些铜板,又看看嘚瑟的刘二郎,不敢置信的笑出声来,“可以啊刘二郎,销售分成绝对一文不少你的!” 二郎就等着这句话呢,笑得合不拢嘴,缺了颗门牙露出一个黑洞,被三郎和四娘一指,赶紧又把嘴给捂上。 不过看向大哥和弟弟妹妹们的眼神里全是得意,看吧,他就说阿娘肯定不会责怪他把书箱给卖了的。 结果刚这么想,秦瑶幽幽的目光就看了过来,提醒道:“明天有雨。” 刘二郎一听,瞬间笑不出来,墨和纸可贵重了,万万不能受了潮。 可惜他已经卖掉书箱,只得求着大郎,再帮他装几天书。 亲兄弟明算账,大郎一本正经的算了个账,说:“一天租金两文。” 二郎哀怨的瞪他一眼,咬牙切齿,“行!” 秦瑶挥挥手把他们赶出堂屋做晚饭去,屋内清静下来,拢起桌上的铜板点了点,有一百五十文。 十五个订单,一单先收了十文钱做订金。 订单上还没写神力书箱的总价是多少,但二郎第一个书箱卖了五钱银子,想来定价五钱,或者稍贵些,这些有钱的少爷们也能接受。 刘木匠对木料和时间成本更清楚,秦瑶打算明天一早送孩子们上学回来,就去找他把价格定下来。 还有,这一次的神力书箱,或许她们可以主动向外推销一下。 这可比水磨好卖,出手就完事,没有售后,不需要安装,运输成本非常低。 虽然一只书箱也就赚个二三钱银子,但市场更加广阔,利润比例更高。 就是不知道南下的白善回来了没有,要是能再合作一次,那刘家村的支柱性产业就有了。 最重要的是,做书箱没有采石的风险,伐木比采石可安全多了,她也可以不用每次都亲自带队去开石块。 这样还能省下点时间把菜地和田里的活弄一下。 现在到了二月,天气一天天暖起来,田里的冬麦又到了能收获的时候,村里家家家户户都在田里忙活,村里都是妇女们织布忙碌的身影,农人一年到头能闲下来的时间是真的非常少。 如果她和刘木匠的小作坊不能接到源源不断的订单,村里人不会在农忙时节进厂上工。 就算工钱比种地给得更高,粮食还是第一位。 因为小农经济体系下,人们自给自足,市场上并没有多余的粮食出售,能够养活这么多脱产的人。 种粮食的人少了,粮价也会随之上涨,到时候手里的工钱根本不足以购买充饥的食物。 村里的人们早已经习惯这种生活方式,虽辛苦但踏实。 就是苦了秦瑶,她很努力在适应,仍然无法融入。 真种田谁喜欢啊? 她喜欢的是有网有电,有卫浴马桶智能家电,环境舒适整洁的乡村田园民宿生活。 前几个条件这辈子无法实现,起码也要达到最后一个。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想读书考科举的原因。 盛国的徭役和赋税比前朝好了很多,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压力还是很大。 特别是跟现代的农人比起来,几乎是质的差距。 起码在后世,你交不上粮税不用死全家。 对了,后世早就不用上粮税。 “阿娘,开饭啦!” 龙凤胎抱着碗筷跑进屋里来,欢快的氛围将秦瑶从愁绪中拉了出来。 她把铜板全部串起来放好,空出桌面,点了油灯,准备吃饭。 大郎和二郎煮了粥,又炒一碗青菜和一碟腊肉片做配菜,腊肉的咸香和青菜的清爽,再混合一口白粥喝下去,非常开胃。 晚饭吃完,天已经完全黑透,但还不能休息,得把明天的早饭和午饭弄出来,方便带去学堂。 大郎想做饼子,刚刚做晚饭的时候他就把面先发了,这会儿吃完晚饭又休息一会儿,时间刚刚好,面发得挺饱满的。 二郎把腊肉割一块儿,洗干净后切成碎,又把前两天从山上采下来,煮熟后摊开晾晒在屋檐下的细笋抓一把出来泡上一会儿,切碎混合在腊肉里。 最后把这个香喷喷的馅料包在大郎揉好的面饼里,放在铁锅里下油炸。 这种做法,何氏要是看到了,肯定大呼浪费。 但秦瑶从来没在吃食上省过,大郎兄妹四个已经慢慢习惯了重油重盐的做菜方式,只想着怎么做好吃,费油这种事,现在很少考虑了。 大晚上的,香气一波波从厨房里飘出来,

相关推荐: 山外青山   反噬(西幻 人外 NPH)   花开沼泽(伪骨科)   男校舍监   温柔童话   可是她叫我宝宝哎(1V1 H)   末世正能量   规则类怪谈:4016   重生之圣途风流   七零大佬的美艳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