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上的时候,败局就已经注定。 更何况韩子勉的对手是新上任的犬戎可汗。 如今犬戎可汗是曾经的大王子摩提耶,在三个月之前,摩提耶成功弑父篡位当上了犬戎可汗。 这还是在楼时巍一直在布置干扰不想让这对父子过早决出胜负的情况下,摩提耶用了四年的时间取代了父亲。 不过在这四年之前他还努力了多久就不是韩星霁能够知晓的了。 摩提耶虽然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但犬戎内部不和谐的声音还是存在,忠于老可汗的部落不服他,甚至那些部落还有几个规模不小。 他当然不可能对那几个大部落出手,代价太大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他对这些部落下手难免会让其他部落产生兔死狐悲之意。 摩提耶读过很多书,他想得自然也比一般人更多一点。 所以他将目光瞄准了大雍,在内部有矛盾的时候且不可调和的时候,将矛盾转移到外部才是最合适的。 西迟国和屈知国相继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陷落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更进一步的情报无法判断大雍到底用了什么手段做到这一点。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摩提耶的脚步,他将所有部落的首领都聚集到一起雄心勃勃说道:“雍国在短时间内连续跟两国作战,哪怕取得了胜利必然也是外强中干,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一举南下?” 他说得有道理,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没脑子,当场就有人表示了怀疑:“雍国那位摄政王必然会有所防备,焉知我等趁此机会南下不在他的谋算之内?” 摩提耶却是笑着说道:“他一人再厉害又能如何?能变出钱财和士兵吗?两场大战耗费无数是一定的,我们完全可以谨慎一些,多带一些人冲过去,若是大雍真有防备,便将边境抢一遭就走又如何?左右不过是出动的人的多了一些。” 犬戎年年都会劫掠大雍边境,尤其是在秋天,他们需要准备入冬的食物。 摩提耶没有强硬要求大家去攻打大雍反而让这些人接受了他的提议。 的确,不过是多出一些人罢了,多一些人还能多抢一些,万一……真的趁着雍国虚弱占领那片富庶土地呢? 在这一场战事之中,摩提耶甚至没有强硬地总揽指挥权,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得很清楚,最近大雍边境频频异动,想来那位摄政王肯定是在防备犬戎的。 越是成规模地进攻越是容易入了那位摄政王的圈套,更何况那些本身就对他不服气的大部落也不可能听他的指挥。 那就别怪他心狠了。 摩提耶故意放出消息,将那些异动最是频繁的边境小城十分富庶的消息传递出去。 当然这些消息也不假,楼时巍防备最严密的就是开启互市的城池。 原本互市是设置在边境线上的一处空地,四周没有任何遮掩,这样杜绝了双方埋伏抢劫的可能性。 但因为交易频繁,久而久之这边就有人开始居住,一开始是茅草屋、帐篷之类的简易居所,后来则是房屋,再后来又有了各种集市。 这里俨然发展成了一座极其热闹的小村落,还是十分富庶有着各种珍贵货物的小村落,资源丰富自然也是正常的。 不过,只要没跟大雍撕破脸,犬戎就不可能去攻击这个小村落。 摩提耶一边诱导那些人,一边让自己的人佯装成某个大部落的成员去冲击村落成功引来大雍的警惕。 他原本只是想要引起那些部落跟大雍之间的摩擦,而他则坐镇后方看情况是战是和。 在听到炮火响声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大雍连续打败两国的底气所在。 那的确不是人力所能抗拒的东西,但他也不是毫无办法。 为了劫掠更多钱财的那些大部族给摩提耶带去了十分有用的情报,比如说什么地方防守薄弱。 新的武器的确好用,但就是因为太新了,指挥者并不擅长用这些,也不太清楚怎么才能让这些武器做到毫无破绽地防守。 更不要提这些武器本身也不是为了防守,而是为了进攻。 互市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市场,无险可依也没有城墙可以阻拦。 摩提耶十分从容地用人命找到了破绽,又用人命去撕开了这个口子。 韩子勉意识到不对的时候想跑也晚了,他在最后关头知道自己肯定跑不掉,所以掩护了其中一位侍从,只留下了一道命令:边境守军无需顾虑朕之安危,攻灭犬戎! 为怕边境将领心有顾虑,他甚至连自己的印信都让人带了回去,身上也换上了平民百姓的衣服没有任何证明身份的东西。 到时候大雍完全可以否认皇帝身陷敌手这个消息,至于他……死了对大雍影响也不大,但他不能活着做大雍的罪人! 之前已经错了一步,这一步万万不能再错。 可惜韩子勉在短时间内想到了一切却独独没有想到他安排逃生的侍郎并没有按照他的话来传令,反而拿着皇帝印信拼死阻拦边境守将攻击犬戎。 边境守将也只能闭门不出,眼睁睁看着犬戎屠戮平民和将士们的性命之后,带着他们的皇帝悠然而去。 第366章 韩子勉被抓引来了一系列的后果,最大的后果就是边境将士只能守城不敢反抗,而之前被韩子勉以帝王之名调动出去的三万大军最后回来的没有几个。 加上互市上来不及逃跑的商人,可以说是损失惨重。 而那位侍郎一开始的确是靠着皇帝印信有了话语权,只是边境守军不敢动他,绣衣使者却不怕。 在多次审问之后,侍郎终于扛不住说出了实话。 至于为什么要假传圣旨……主要是那位侍郎这样传令并不是因为他忠于皇帝,珍惜皇帝的性命,而是因为他更在乎自己的前途。 现在传令万一皇帝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会不会问罪于他? 退一万步说,他好不容易混到了皇帝身边,皇帝出了事情,他怎么办?他以后还有前途可言吗? 实际上他担心的正是最后一点,他的立身之基是皇帝,所以他不想此前的努力白费。 而因为他假传命令,三万大军就这么永远留在了那片草原上,留在了这个秋天。 韩星霁突然冷笑了一声:“他胆子倒是大,假传圣旨多大的罪名,难不成以为事情平息之后他能活?” 丞相慢悠悠说道:“陛下若是活下来,那他就是救驾的功臣,正是因为他当机立断没有听陛下的命令才能救回陛下,足以抵消他的罪名,甚至还能让他更进一步。” 侍郎被逼问出来的道理很简单,虽然陛下孤注一掷,但谁不怕死呢?能活着当然比死了强。 他也是在赌,赌朝廷不会不管皇帝,赌皇帝活下来他能赢。 至于大雍可能遭受的损失以及那三万名将士的性命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韩星霁却还是追问道:“他的身份没有疑点?” “有也不重要。”太后忽然说道:“现在不是追究他的时候。” 无论这个侍郎出身何处,以何种目的藏身于皇帝身边,他都不重要,甚至他的生死也不重要。 当然造成这样不可挽回的后果,那人死不足惜,甚至楼时巍都不会让他轻易死去,甚至肯定也要将朝中上下清洗一遍,但在当下的场景的确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在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 韩星霁沉默半晌最后还是没有继续评论此事,只是将文书递还给楼时巍问道:“现在犬戎那边可有消息?” 无论是什么原因,事情已经出现,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解决这件事情,至于追究……相信摄政王的绣衣使者不会让那个侍郎安稳活着的。 说不定已经开始将主要责任都归到他身上,因为他进献谗言才导致皇帝身陷囹圄,也是因为他贪生怕死,才葬送了将士们的性命。 而皇帝只不过是识人不明罢了。 实际上韩子勉也的确是识人不明,他没看清形势,也没看清自己,甚至没有看清身边的人。 只是他从小就不是被当成皇帝培养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也并不能让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识人这件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身边之人。 责任归谁不需要过多讨论,现在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麻烦。 鸿胪寺卿慢慢开口说道:“犬戎可汗递来了国书。” 不用说,国书上就是犬戎提出的换取人质的条件。 韩星霁看都没看就说道:“不能答应。” 他表现的实在是太果决,以至于连太后都愣了一下。 如果换成韩晓或者韩子韶,昭郡王这个反应都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是韩子勉跟韩星霁关系很是亲近,这次韩子勉出行,昭郡王也是耗费了无数心
相关推荐:
总统(H)
数风流人物
女扮男装死后,她开始演柔弱绿茶
蔡姬传
盛爱小萝莉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绝对占有(H)
清冷美人手拿白月光剧本[快穿]
取向狙击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