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些寄人篱下的感觉。 韩星霁一开始其实也担心灾民们心里负担过重,想要温和一点的。 只不过人性的劣根性让他发现作为县令,脾气太好手段太温和是没用的,反而会让下面的人蹬鼻子上脸。 他必须表现出不好惹才能压制住那些人,欺软怕硬是人类的天性,读过书的人还能很好地隐藏起来,但是没读过书的人那就真的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也感谢韩星霁能够收留,但这跟他们发现小县令脾气好想要得寸进尺是没有冲突的。 所以现在韩星霁的想法也有所转变,他想做什么就强行推进。 更何况这也不是他自己一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跟后世的专家大佬们一起商量出来的。 哦,应该说是专家大佬们在那边商量,他在一旁虚心听讲。 除了专家们给他分析这些东西,吴主任甚至给他找了很多基层县长之类的官员事迹让他去学习。 过了几千年,底层老百姓的逻辑变了却又没怎么改变,很多东西都是通用的。 王若清见他坚持倒也没有一味反对,只是问道:“说说看你打算怎么做。” 韩星霁说道:“我打算召集所有木匠过来学习曲辕犁和耧车的制作,同时让郭甸带着士兵去屯田。” 哪怕知道职业军人才能保证战斗力,可现在的条件不允许嘛,所以他也不得不让士兵去种田维持日常开销。 这一部分他直接拿了后世建设兵团的经验来进行安排。 建设兵团的田跟老百姓的田都是在一起的,只是归属不同,而建设兵团的农具是韩星霁安排提供,反正只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曲辕犁和耧车的好处。 王若清问道:“若是他们坚持不用呢?” 韩星霁一摊手:“那我就管不了了,我能帮那些有冲劲儿的,这种我可帮不了。” 农具的推广本身也没那么容易,只要有人开始用,起一个好头就行了。 王若清微微松了口气,他就怕韩星霁年轻铆足了劲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然后下死命令要让所有人都用曲辕犁。 实际上韩星霁也没那么丧心病狂,他今年已经很出风头了,没必要再搞事情,一个搞不好反而容易成为别人攻讦他的借口。 哎,实际上他现在还没触犯其他官员的利益,头上又没有郡守就算做的好一些也没人非要跟他过不去。 现在唯一一个会跟他过不去的就是韩子韶,也是糟心。 韩星霁懒得去分析韩子韶的想法,真要是因为对方而畏首畏尾,那才如了韩子韶的意呢。 他推广曲辕犁的态度其实也没有很强硬,只是在木匠们都学会之后让人去宣讲,有心想要曲辕犁的人可以自己带着木材过来,只要支付手工费就行。 没有的就暂时欠着,写下欠条留做存档,等有了收成之后再还。 实际上这些灾民第一年是肯定要欠不少债的,他们能逃出一条命就不错了,也没有多余的钱买种子。 所以种子也是韩星霁赊给他们的,既然都欠了,欠多欠少也就那样。 尤其是韩星霁给他们争取到了一年免税,这就意味着明年有收成也不用交税,留下来都是自己的。 这里面有些是其他地方跑出来的乡绅,多少有点眼光,直接拍板,干了! 王若清对于曲辕犁的事情十分关注,他一直担心韩星霁态度这么强硬会引来反弹。 结果没想到下面的老百姓虽然有些不开心,但还真都老老实实的带着木材过去的。 在这过程之中,韩星霁甚至还推进了一下巫族跟雍人的融合进度。 巫族对山林的了解不是雍人能比的,韩星霁就暗示巫王让人去山中砍伐木材,然后再卖给别人。 进山砍柴也是有危险的,谁也不知道会不会突然跳出什么猛兽。 当巫族带着便宜木材出去售卖之后,很多人就直接跟他们做起了生意。 不过是以物易物,灾民手里没钱是真的,但他们也有自己谋生的手段,总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互换。 在种的田地有收成之前有了收入,这让巫族从上到下更加安心了一些,对于跟雍人进行生意往来也更加积极。 韩星霁之前跟巫王商量好的集市还没开,他们甚至自动自发的搞出了集市。 对此韩星霁还是很乐见其成的。 一切都在往好处发展,王若清观察几天之后有些意外:“你怎么没让百姓种玉米或者是红薯?” 这两样东西的产量着实把王若清给吓了一跳,大雍朝还从来没有产量这么高的粮食。 对于一个当过丞相的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推广,只要推广开国库都能充足一些。 韩星霁摇了摇头:“过犹不及,不能让百姓产生抵触心理,反正建设兵团种的是这些,等到有收成之后百姓自然会选择更好的农作物。” 玉米虽然救了许多人命,但在没有亲眼看到之前,农民是不会轻易改种其他农作物的。 第一是不确定产量是不是真的高,第二是他们不会种植。 每一种农作物都有它的“脾气”,重新换一种种植的话意味着要重新学习才行,对于保守的百姓来说冒的风险太大。 他们已经欠了很多账,需要一个“保底”才行,在这种情况下没人会贸然尝试新物种。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韩星霁手里没有种子啊! 第281章 281 韩星霁之前种玉米的时候原本是想一部分留作存粮一部分当种子的,结果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过来,全都变成了救济粮。 如果他现在想要种就得从现世那边吭哧吭哧把种子背过来。 当然背只是一个形容词,他现在已经开始学车了,所以要不了多久应该就能开着四轮车运货,但问题那可是成千上万的人,就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种植玉米,只有一两千人也足够他喝一壶的。 哪怕经过这一场洪灾他的名望跟坐了火箭一样哐哐涨也不行,运输不了那么多。 至于红薯就更不用说了,适合种植秋红薯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虽然还有适宜春季种植和适宜夏季种植的红薯,但问题在于他总不能又拿出两个新品种来吧? 这个频率太高了一些,肯定会引人怀疑,所以他可以慢慢来。 先让百姓们随便种植自己想种的农作物,然后一点一点的从另外一边往这边运输种子,先储备起来。 红薯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过这一次说不定能留下一点,所以他也没有太着急。 忙忙碌碌之中,丰收节就这么来了。 丰收节其实也是当地一个比较大的节日,原本今年大家都觉得应该不会过了。 毕竟没有谁真的丰收,但凡有谁家的农田地势比较高还能留存一点收成都能算是祖坟冒青烟。 哦,在这一场洪灾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家的祖坟都被淹了,在这种情况下过丰收节就是往心上捅刀啊。 然而韩星霁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把丰收节给办了起来,丰收节当天,百姓们原本是想着就当为了拥护县令了。 毕竟小县令又是收留他们,又是亲自去堤坝上查看工程,出钱出粮,硬是把他们都给救活了。 这年头信息虽然传播得比较慢,但终归也是传播的,这里面很多灾民在逃亡的过程中跟亲属失散,现在终于辗转联系上,在听说了外面情况之后都有些后怕。 跑到别的地方去艰难求生的人活下来的很少,他们不仅活下来还能吃个八分饱。 这已经很不错了,哪怕就算在家里的时候,也不是时时都能吃八分饱的。 小县令人美心善,还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既然小县令想玩,那他们就陪着吧。 只不过等丰收节开起来之后他们发现,丰收节是真的丰收,只不过丰收的人不是他们,而是小县令。 一堆一堆的红薯被放置在县城最大的广场上,那些红薯外面用木栅栏围着,空气中则传来了从来没有闻到过的香甜。 大家一开始都不知道这股香甜的味道是哪儿来的,不过很快他们发现是从各个火堆中传出来的。 那些红薯被放到火堆旁边烤,随着时间的流逝,原本坚硬的红薯逐渐变得绵软,外表浸出琥珀色的蜜糖。 香甜的味道越发浓厚,引得许多人口水分泌。 火堆上面还有一口大锅正在咕嘟咕嘟冒烟,甜甜暖暖的味道从里面散发出来——那是煮了很久的红薯粥。 绵软粘稠,喝一口暖到胃。 韩星霁坐在最高的台子上掰着烤红薯吹了吹放进嘴里细细品尝了一下。 嗯,是甜的。 不过,还是不如烟薯烤出来好吃。 当然烟薯再好吃,韩星霁也不会在这里推广的。 烟薯的品种有一个特点就是水分高,所
相关推荐:
偷香窃钰
萝莉宝贝奶爸控
满朝都在听我心声嗑CP
逼良为娼·落红吟
穿成寡妇后,养娃发家撩汉子
哥,我怀孕了!
诸天从无耻之徒开始
白杨港俾(原名:《顶级暧昧》)
[ABO] 我想听见你的声音
宅家游戏指南[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