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的。 或许是被这个话题引发了兴趣,高文这时候又突然很好奇地看着恩雅多问了一句:“对了,你在神经网络里给自己起了什么名字?” 金色巨蛋中随即传来声音:“茶叶蛋。” 孵化间中瞬间安静下来,良久,高文的声音才打破沉默:“……啊?” “茶叶蛋,”恩雅很认真地又重复了一遍,“我记得听你提起过一次这个名字,应该没拼错吧?” “你是认真的?”高文瞬间瞪大了眼睛,面皮上的肌肉都忍不住抖了两下——他万没想到自己当日的一句玩笑之语如今会以这种形式从龙神的嘴里一本正经地说出来,这让他这个造梗的人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我是说……你还真拿这个名字当成自己的……” “这个名字不妥么?”恩雅却对高文的反应感到了困惑,“我在创建的时候并没有收到系统警报,它应该不涉及屏蔽词汇吧?” “倒不是屏蔽词汇的问题,”高文尴尬地摸了摸下巴,“主要是这名号跟你的气质不太搭,我以为你会选择更加优雅高贵的风格……毕竟你看,你曾经是龙族众神……” “我参考了龙族们在欧米伽网络中起名字的习惯,这种自由的起名方式更适合匿名网络的氛围,”恩雅格外严肃地说着,“而且我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性格更活泼一点——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这么尝试了。” 高文眨了眨眼,感觉自己终于摸索到了这位龙神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比较真实的一面,但这尴尬的气氛还是让他忍不住轻咳两声,摸了摸鼻尖说道:“如果你想变得不那么严肃,首先就是在谈论这种话题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的语气这么一本正经的。” “我很一本正经么?抱歉,我没有注意过,”恩雅听着,立刻十分认真地说道,“明白了,之后我尝试调整——很好,我又有了努力的方向。” 你最近努力的方向是不是有点多? 高文心中忍不住念叨了一句,但这次他可没敢把心中所想的话都说出来——他算是大致摸索到这位龙神的性格了,这时候生怕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就会让对方认真起来,然后她就又会给自己未来的生活找一个“努力的方向”……这些方向已经够多了。 “咳咳,”他干咳两声,终于决定让眼下的话题不要继续向着诡异的方向发展下去,“闲聊的已经差不多了,其实今天我是有正事来找你的。” “正事?”恩雅语气中带着好奇,“你指什么?” 高文定了定神,迅速在心中组织着语言,同时尽量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回到严肃认真的状态里,随后才一脸郑重地打破沉默:“有件事你应该已经知道,我们有一个长期的‘监听’项目,这个项目的目的是追踪一个来源不明的神秘信号……” “我知道,”恩雅立刻说道,不知是不是错觉,她的语气中带着某种感慨,仿佛这个话题她已经等待了很长时间似的,“早在塔尔隆德那场大战爆发之前我便知道了——最早是梅丽塔把这个消息带回了塔尔隆德。” “梅丽塔?”高文一愣,但很快便回忆起来,“啊,对,在最早确认到信号的存在之后,我曾向各方确认信号来源,其中也包括塔尔隆德……但当时龙族并未给出任何回应。” “他们曾想给你回应,”恩雅淡淡地说道,“但被我阻止了。” “被你阻止了?”高文眼神立刻严肃起来,他的目光落在恩雅的蛋壳上,“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龙族仍然处于危险的封锁状态,且即将迎来命运的关键时刻,我必须避免他们对星空产生过多的关注,也避免他们将有关星空的知识告知外族——否则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很有可能会提前失去控制。” “有关星空……”高文眨了眨眼,一种异样却又意料之内的感觉不由得从内心深处涌了出来,他慢慢吸了口气,“所以那个信号果然是来自星空?它到底是谁发射出来的?它离我们这颗星球有多远?你对它的发送者有多少了解?” “你一次性的问题太多了,”恩雅平静地说着,她那温和淡然的声音也让高文略有些激动的心情迅速平复下来,“我对星空的了解或许比你们多一些,但还没有到无所不知的程度,所以你最好先把自己的期待值调低一些,我们才好继续下去。 “首先关于你的第一个问题,那信号的来源……没错,正如你已经想到的,那信号来自星空,来自一颗对现在的凡人而言无比遥远,但在宇宙的尺度上并不那么遥远的星球。 “但具体涉及到那颗星球的信息以及信号发射者的信息,我知道的并不比你多。” “你不知道?”高文下意识皱了皱眉,“作为这颗星球上最强大的神明,你也看不到么?” “正因为我是这颗星球上的神明,所以注定了我的目光无法离开这颗星球太远,”恩雅带着笑意说道,“这正是你们必须了解的、关于神明最大的限制,我相信你们其实已经研究到了这一步,但你们总是会下意识地忽略它——神虽然很强大,但祂只能在祂的领域中强大,凡人对神明的想象越是具体、越是强烈,神明的领域便越是具体、越是禁锢。 “直到我陨落之前,龙族从未踏出过这颗星球,所以我的目光也永远只能落在这颗星球上,哪怕我可以做到对这颗星球上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我也无法去窥视这颗星球之外的任何事物……在这一点上,我和那株巨大的‘索林巨树’很相似,我们的视野都被束缚在了特定的领域内。 “也正是因此,凡人‘踏出星球的一步’对神明的冲击才会那么强烈,你们必须从基本原理上明白这一切是为什么。” “神只能在自己的领域内强大……”高文若有所思地说着,“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我记下了。那么回到那个信号上,你对那个信号的来源以及发信者一无所知……那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是你可以告诉我们的?” “虽然我看不到其他星球上的情况,但我至少见证过起航者的远征,也经历过那个‘天空敞开大门’的年代,”恩雅说道,“至于你,域外游荡者,你本身便自星空而来,所以我们都很清楚一件事:这个宇宙并非死寂无声,我们这颗星球上的众生也绝非星空中的唯一,所以宇宙中出现除我们之外的智慧声音实在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如此正常的事情,当然也不会仅仅发生这么一次。 “在你们所接收到的这个信号出现之前,仅仅我记忆中的,这颗星球所捕捉到的来自宇宙中的‘声音’便不下百次,这些在黑暗中穿梭往来的信号如混沌无边的夜幕中骤然亮起的渔灯,它们说明了这片星空远非表面看上去的那般清冷,诸多星辰的庇护下,是诸多和你们一样会思考,会观察,而且会注视星空的智慧生物,并且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已经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至少……他们已经懂得如何让自己的‘问候’离开脚下的大地,并跨越如此漫长的星空。” “不下……百次?!”高文终于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这颗星球接收到过如此多的外星信号?” “并非是刻意接收——这些信号大多是无目的的扩散释放,如涟漪般在宇宙中起伏,其中有一些会从这里‘路过’罢了,而我的记忆跨越百万年的时光,如此漫长的岁月中,听到一些问候声也不奇怪。” 高文不禁轻轻吸了口气,犹豫着问道:“那……这些信号后来呢?” “绝大多数熄灭了,如萤火起伏。” 第1139章 最终临界点的产生 绝大多数熄灭了。 恩雅的一句话如同冷冽寒风,让正要激动起来的高文瞬间从里到外冷静下来,他的脸色变得沉静,并细细品味着这“熄灭”背后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良久才打破沉默:“熄灭了……是怎样的熄灭?你的意思是他们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灭绝了么?” “那些信号如夜幕中的灯光在远方闪烁,或许是技术所限,那闪烁的灯光中只能透露过来极为有限的信息,有时候信息甚至简单到了仅能传达‘我在这里’这么一个含义,然后在某一个时刻,一些信号会突然消失,再也没有新的消息传来——过于广袤的宇宙空间埋藏了太多的秘密和真相,在一片黑暗中,我什么都看不到。” 恩雅慢慢说着,仿佛在久远模糊的记忆中捡拾着那些泛黄的书页。 “我不知道他们具体遭遇了什么,就像其他被困在这颗星球上的心智一样,我也只能通过对已知现象的推测来猜测那些文明的末路,不过其中一部分……我成功破译过他们发来的信息,基本可以确定他们要么毁于天灾,要么亡于神灵。” 高文下意识地重复着对方最后的几个字眼:“亡于神灵?” 恩雅轻声说道:“亡于神灵——他们自己的众神。在极少数被成功破译的信号中,我确实曾听到他们在众神的怒火中发出最后的呼号,那声音即便跨越了遥远的群星,却仍然凄厉绝望到令人不忍听闻。” “所以就像我们之前猜测的那样,如果其他星球上也存在智慧生物,如果他们的世界也遵循我们所理解的自然法则,那么他们也将面对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高文轻轻吸了口气,“他们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触发了‘最终忤逆’的仪式,导致了众神的失控和灭世……” 恩雅没有开口,高文则在顿了顿之后接着问道:“那毁于天灾又是什么情况?都是什么样的天灾?” “那些侥幸能够跨越星河传达过来的信号大多都模糊不清,甚少能够传输明确细致的情报,尤其是当‘天灾’爆发之后,发送信息的文明往往陷入一片混乱,这种混乱比神明降世更加严重,导致他们无法再组织人力向外太空发射有序的‘临终呼喊’,”恩雅静静地说着,仿佛在用冷静的语气分析一具尸体般向高文讲述着她在过去一百多万年中所接触过的那些残酷线索,“所以,关于‘天灾’的描述非常凌乱破碎,但正是这种凌乱破碎的状态,让我几乎可以确定,他们遭遇的正是‘魔潮’。” 魔潮。 这一刻,高文的表情反而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尽管他心中已经激起了强烈的涟漪,然而这强烈的涟漪却只是印证了他很早以前便已有了的猜测。 恩雅的结论在他预料之中——魔潮并不局限于这颗星球,而是这个宇宙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们会公平且周期性地横扫整个星空,一次次抹平文明在群星中留下的记录。 房间中的金色巨蛋保持着安静,恩雅似乎正在认真观察着高文的表情,片刻沉默之后她才再度开口:“这一切,都只是我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出的结论,我不敢保证它们都准确无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个宇宙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繁荣,却也更加死寂,黑暗深邃的星空中遍布着无数闪烁的文明烛火,但在那些烛火之下,是数量更多的、早已熄灭冷却的坟墓。” “这些事情……龙族也知道么?”高文突然有些好奇地问道。 “他们只知道一小部分,但没有龙敢继续深入,”恩雅平静说道,“在一百八十七万年的漫长时光里,其实一直有龙在危险的临界点上关注着星空中的动静,但我屏蔽了所有来自外界的信号,也干扰了他们对星空的感知,就像你知道的,在昔日的塔尔隆德,仰望星空是一件禁忌的事情。” “可他们的众神之神却一直在关注群星之间的声音,甚至做了这么多研究,”高文表情有些怪异地看着眼前的金色巨蛋,“如果任何一名龙族都不能仰望星空,那你是如何……” “闭上眼睛,仔细听,”恩雅说道,语气中带着笑意,“还记着么?在塔尔隆德大神殿的顶部,有一座最高的观星台,我时常站在那里聆听宇宙中传来的声音——主动迈向星空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如果那些信号已经传到了这颗星球,被动的聆听也就没那么容易失控了。 “不过即便如此,这么做还是不太容易……每次站在观星台上我都必须同时对抗两种力量,一种是我自身对未知深空的抵触和恐惧,一种则是我作为神明对凡人世界的毁灭冲动,所以我会非常谨慎地控制自己前往观星台的频率,让自己维持在失控的临界点上。” 高文听着恩雅讲述这些从无第二个人知晓的秘密,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既然这样做会对你造成那么大的压力……” “好奇,”恩雅说道,“你没有好奇心么?” “……本性和本能并不一致,是吧?”高文在短暂错愕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你知道么,你所讲述的这些事情倒是让我想到了一个……流传在‘我的故乡’的理论。” “你的故乡……域外游荡者的故乡?”恩雅的语气发生了变化,“是什么样的理论?” “大过滤器,”高文轻轻叹了口气,耐心地解释起来,“一种横亘在所有文明面前的,决定它们是否能有幸迈出星空的过滤机制——我们相信生命从无到有并渐渐发展至高等星际文明的过程可以被划分为若干个阶段,而其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是极其危险且生存几率渺茫的,某种危机会导致几乎所有的物种在这个阶段灭绝消失,从而使他们最终无法踏出自己的星球,而这个严酷的筛选淘汰机制,便是‘大过滤器’。 “我们无法确定大过滤器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出现,在真正踏入星空之前,我们也无法确定一个文明是否已经侥幸通过了大过滤器的考验,亦或者考验还在明天……不过在这个世界,这个困扰学者的难题倒好像已经有了答案。” “魔潮与神灾便是我们要面临的‘大过滤器’么?”金色巨蛋中传来了温和平静的声音,“啊,这真是个新奇有趣的理论……域外游荡者,看样子在你的世界,也有许多目光卓然的学者们在关注着世界深处的奥秘……真希望能和他们认识认识。” 这个问题已经涉及到了难以回答的复杂领域,高文很谨慎地在话题继续深入之前停了下来——其实他已经说了很多平日里绝不会对旁人说的事情,但他从未想过可以在这个世界与人谈论这些涉及到星空、未来以及地外文明的话题,某种知己难求的感觉让他忍不住想和龙神继续探讨更多东西。 “你刚才提到你至少‘听’见过上百次穿梭在宇宙中的声音,”他想到了新的问题,“而那些信号的发送者至少在发出呼叫的时候是没有遭遇神灾的,这是否说明构建星际通讯这一行为本身并不会引发神明失控?” 这非常关键,因为一直以来,“神明失控的最终临界点到底在哪”都是神权理事会以及过去的忤逆者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目前学者们已经将“世间所有神明的集体失控现象”从单一神明失控所对应的“神灾”中独立出来,并将其命名为“终极神灾”,所以可以这么说:在彻底解决所有的神明失控危机之前,“终极神灾临界点”就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凡人文明发展极限所在,越是能够精确地掌握这个临界点以及与之相关的所有技术极限,诸国就越是可以在终极神灾真正降临之前做好尽可能的准备,让凡人文明在未来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 迄今为止,神权理事会所推定的“终极神灾临界点”是根据塔尔隆德的成年礼仪式所确定的“最终忤逆”,即“凡人文明凭借自身技术积累,让探索者实质性地、物理性地脱离母星,踏入文明从未探索过的太空环境”,学者们已经可以确定这种行为会导致象征性的“最终忤逆”,如果挺过去了,就是人神自由,挺不过去,就是文明殉爆。 但这个临界点仍有许多不确定之处,最大的问题就是——“终极神灾”真的要到“最终忤逆”的阶段才会爆发么?龙族这个个例所实践出来的结论是否就是神明运行规律的“标准答案”?在最终忤逆之前的某个阶段,终极神灾是否也有爆发的可能? 如果探索者实质性地、物理性地脱离母星就会导致终极神灾,那么在飞船发射之前的准备阶段呢?全球大范围对星空的观测阶段呢?如果凡人们发射了一架无人探测器呢?如果……有别的星际文明向这颗星球发来了问候,而地表上的凡人们回应了这个声音,又会导致什么? 这每一个问题都不是杞人忧天——这每一个问题都是在标定世界末日的临界点,在标注整个凡人文明的生存区间。 恩雅显然也知道高文在担忧什么,所以她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显得非常谨慎,思虑良久之后,这位昔日神明才打破沉默:“我认为,真正决定了众神是否会彻底失控的并不完全是一个象征性的‘最终忤逆’仪式,你们更应该考虑到这个仪式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高文皱起眉:“最终忤逆仪式背后所代表的含义?” “凡人接触到了认知领域之外的真相,且这个‘真相’是无可辩驳,无可动摇的,”恩雅说道,“作为一个神明,我不知道该怎么以凡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意义,但你可以想象,假如有一个人,他坚定地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坦的世界而非一颗星球上,他坚定地相信太阳是一个从大地边缘起落循环的光球,而非是我们脚下这颗星球在围绕太阳运动,那么他这种认知要如何才能打破? “外来的声音不行,因为那些声音可能是谎言;世人公认的知识不行,因为世人都有可能受到了蒙骗;甚至来自太空的影像都不行,因为那影像可以是伪造的…… “无论这些解释有多么离奇,只要它们能解释得通,那么那个相信大地平坦的人就可以继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闭环且‘自洽’的模型里,他无需关注世界真实的形态到底如何,他只要自己的逻辑壁垒不被攻破即可。 “除非,让他亲眼去看看。” 高文认真听着恩雅说到这里,不由得皱起眉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也正是我们始终没搞懂的一点——即使凡人中有这么几个观察者,千辛万苦地上了太空,用自己的眼睛和经历亲身证实了已知世界之外的模样,这也仅仅是改变了他们的‘亲身认知’罢了,这种个体上的行为是如何产生了仪式性的效果,影响到了整个思潮的变化?作为思潮产物的神明,为什么会因为少数几个人类突然看到世界之外的景象,就直接失控了?” “……这说明你们还是陷入了误区,”恩雅突然轻声笑了起来,“我刚才所说的那个需要‘亲眼去看看’的顽固又可怜的家伙,不是任何一个发射升空的凡人,而是神明自己。” 高文:“你是说……” “你们对思潮的理解有些片面,”恩雅说道,“神明确实是从大量凡人的思潮中诞生,这是一个宏观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要让神明失控的唯一手段就是让思潮产生宏观变化——有时候微观上的一股支流产生涟漪,也足以摧毁整个系统。 “如果将神明看做是一个庞大的‘纠缠体’,那么这个纠缠体中便包括了世间众生对某一特定思维倾向上的全部认知,以我举例,我是龙族众神,那么我的本质中便包括了龙族在神话时代中对世界的所有认知逻辑,这些逻辑如一个线团般紧密地缠绕着,纵使千条万绪,所有的线头也都被包括在这个线团的内部,换句话说——它是闭环的,极端排外,拒绝外界信息介入。 “那么只需要有一个线头脱离了线团的秩序,探头跳出这个闭环系统之外,就等于打破了这个线团成立的基本规则。 “正常情况下,在这个闭环系统内部,要想出现这样一个‘跳出去的线头’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线头的轨迹都已被决定,线团本身也在阻止着越界行为的产生,闭环系统自身无法产生让其某个成员脱离系统的‘窗口’,所以在文明发展的绝大部分阶段,要想让线团崩溃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整个系统的逐渐过载混乱,换成你们已经理解的理论,就是‘群体思潮在宏观上的剧烈变化导致了神明失控’,即大量凡人在这个闭环系统内部所产生的思潮变化量变引起质变,最终摧毁了整个系统。 “离你最近的例子,是战神。 “而在另一个情况下,闭环系统外部的信息介入了这个系统,这个信息完全超出‘线团’的控制,只需要一点点,就能让某个线头跳出闭环,这会让原本能够自我解释的系统突然变得无法自洽,它——也就是神明——原本完美的运行逻辑中出现了一个违背规则的‘因素’,哪怕这个因素规模再小,也会污染整个系统。 “离你最近的例子,是我。” 第1140章 第二类越界和观察者放逐 恩雅所讲的内容对高文而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他仍然在听完之后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思索过程中,一些长久以来悬而未决的理论得到了证实,一些他原先想不明白的关键节点得到了补充,而最为重要的是——他终于确认了一个很早以前就有,但始终不敢确定的猜测。 神明是某种“封闭系统”,或者说,神明在某个文明体系内成立的前提,是这个文明体系在对应知识领域的“闭锁”——当一个系统中不再产生新的认知,当这个系统的成员不再尝试从外部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而是将问题的解释全部指向系统内部,神明诞生的基础就会成型。 因此,一旦这个系统转为开放,当外部信息可以成为系统内某些问题的“解”,依托这个系统而生的神明便会立刻遭到冲击,在致命的矛盾中迅速疯狂。 这是某种类似Bug卡死进程,或外部污染注入系统导致崩溃的过程。 “所以,当最终忤逆发生时,群体的思潮其实并没有剧烈变化——因为跳出系统外的只有少数几个‘观察者’个体,他们所见的信息并不能立刻作用在整个族群身上,”高文慢慢结束了沉思,看着眼前的金色巨蛋说道,“‘思潮变化’在最终忤逆的过程中并不是个主要原因,甚至不是个有效原因,真正有效的原因……是神明自己遭到了否定。” “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是这样的,”恩雅嗓音柔和地说道,仿佛谈论之事与己无关,“思潮与神间的关系极为紧密,二者之间绝不只是‘温床’与‘产物’的关系那么简单,甚至从某种意义上,神明本身就是思潮的具现化、统合化——神即思潮,因此只要思潮中的某股支流接触到了系统外部的特定信息,就相当于神明接触到了这个信息,而如果这个信息无法被系统自身的逻辑所否定,那么……系统的崩溃就必然发生。” 说到这里,金色巨蛋中传来的声音突然停顿下来,她似乎是在整理自己那些支离破碎的记忆,高文耐心等待了几秒钟,才听到恩雅的声音再度响起:“……我还记得那最后一刻发生的事情,当龙族的飞船突破大气层,踏入在神话时代无人接触过的那片区域之后……尽管当时我已经完全无法再控制任何事情,连思考都已经彻底停滞,但那种感觉仍然透过神性和人性之间的链接,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中。 “那是一种冰冷而痛苦的撕裂感,带着从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突然被抛入冰冷陌生的环境之后的巨大惶恐,如同婴儿降生,猝不及防脱离了母体,面对着险恶的外部环境——我的神性部分不得不承认星空的存在,承认群星之上没有天国,承认星球之外是广袤无垠的‘治外之地’,承认自己的伟力只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尘埃上的渺小闪光,承认自身在浩渺的太空中毫无意义……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凡人们千百万年所构筑起来的神话体系便被冰冷的现实规律击穿,神话无法成立,神便也无法成立。” 恩雅的声音停下了,高文坐在她的对面,以手撑着下巴,在一段长时间的思考之后,他才慢慢说道:“所以,如果将文明视作一个不断演进的系统,那么只要这个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神性’就一定要消亡——因为神性是注定闭环的,祂与整个系统的演进方向不符,我们最多也只能保留下像你这样的人性部分罢了。” “这是显而易见的结论。” “这对神明而言过于残酷了,”高文轻轻叹了口气,“似乎谁都有资格活下来,唯有神必须死——你不认为这不公平么?就像你,哪怕你的人性部分还‘活着’,作为神明的你也死去了……” 恩雅沉默了几秒钟,轻声说道:“神也可以死,这才是最大的公平。” 高文心有触动,不由得说道:“虽然现在说这个可能有点跑题,但我们的许多技术却在追求让凡人也获得永生……” “我知道,只不过即便是以如今洛伦大陆最古老的白银帝国来算,这一季的文明历史也不过才走了几万年左右,而对于凡人的时间尺度,这几万年便可以称得上是永恒——凡人所追求的永生在天文尺度面前是没有意义的,世间并不存在真正的永恒不朽,”恩雅沉声说道,“但从另一方面,在天文尺度面前没有意义的事情,在凡人个体面前仍有意义,所以这就是文明前进的理由……抬头看看天空,低头看看脚下,永远不忘其一,文明才有机会走向更远的地方。” “天文尺度与凡人尺度之间的关系么……”高文沉吟片刻,突然笑了起来,“我们明明是在讨论终极神灾和最终忤逆这样实际的问题,到最后却好像研究起哲学来了。” 一边说着他一边摇了摇头,在略微整理思绪之后说道:“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文明这个原本闭环的系统突然向外开放,导致了‘终极神灾’的发生,而这个‘开放’只需要一个很小但很‘确切’的口子,哪怕只是文明群体中的一两个个体突破了系统封锁都有可能达成条件……这个过程的本质并不是‘人向外看了一眼’,而是‘神向外看了一眼’?” “可以这么理解。这就像用针去扎破一个气囊,针尖或许渺小,但对于濒临极限的气囊而言,整体的崩溃只需要那么一点小小的破口。” “那么神权理事会的研究院终于可以做出定性了,”高文轻轻舒了口气,“我们一直在思考单一神明失控所致的‘神灾’和导致文明灭绝的‘终极神灾’之间的划分,现在看来……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导致神明这一‘闭环系统’崩溃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在封闭系统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构成文明的大量个体产生连续的、广泛的思潮变化并逐渐越过系统能承受的临界点,因而导致该思潮所对应的神明失控,这样所产生的便是‘神灾’,我们或许可将其称为‘第一类越界’。 “在封闭系统被破坏的前提下,构成文明的任意个体——只要是‘思潮’内的个体,对系统外的信息进行直接且无法否认的接触,同时系统内的逻辑又无法否认这次接触,那么这种接触就会导致那些建立在闭环前提下的系统崩溃,而由于所有神明都是建立在闭环前提下的,所以众神级别的失控必然会在这个阶段发生,我们应将其称作……‘第二类越界’。” “很好的总结,”金色巨蛋中传来恩雅温和的声音,“迄今为止,除了上古时代起航者强行破局所带走的那些幸运儿之外,在这个世界所有的已知历史中,曾有不止一个文明经历过第一类越界而幸存下来,但在第二类越界发生之后仍然挺过来的文明……唯有塔尔隆德。” 高文注视着眼前的金色巨蛋,良久才郑重其事地说道:“是的,迄今为止。” “很高兴看到你没有被这冰冷的事实吓阻,虽然我从一开始就知道像你这样的人绝不会在这种困难面前止步,”恩雅的声音似乎带上了笑意,那里面混合着赞赏与慰藉的感情,“那么确认了‘第二类越界’的边际,对你接下来的计划可有帮助?” “帮助巨大,”高文立刻点了点头,“至少,现在我们可以确认向太空发射无人探测器并不会导致‘系统崩溃’了——越界行为只有思潮中的智慧个体可以完成,换句话说,只有具备理智的个体才有成为‘观察者’的资格,这让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去做一些事情,不过……” 他说到这里皱了皱眉,表情也略显怪异起来:“或许是我在钻牛角尖,但我现在挺好奇一件事——哪怕真的有‘观察者’作为神明的眼睛跳出了封闭系统,实质接触到了系统外部的信息,这种接触就真的不可‘否认’么?神明的‘神性’仍然可以认为观察者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认为那是规模庞大的幻觉和骗局,认为有某种力量篡改了观察者的所有感官和认知,并从根本上否认‘跳出系统’这件事曾经发生过……” “你是说……‘狡辩’?”恩雅对高文这个刁钻到近乎胡搅蛮缠的问题倒是丝毫没有意外,似乎她自己也这么思考过,“像把脑袋埋进土里一样对事实视而不见,通过欺骗自己的方式拒不承认那些从系统外部注入的信息,以此来维持神性的自我认知和逻辑成立?” 高文一脸认真:“这样不行么?” “对凡人中的个体而言,‘自我欺骗’是很有效的逃避手段,有时候甚至可以让人在绝望的境遇中存活下来,但对神明……”恩雅轻笑了一声,仿佛带着浓浓的自嘲,“神明骗不了自己。我们本身就是一套庞大的逻辑系统,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认知-解释-反馈’这个流程基础上,这就意味着当一个信息刺激出现之后,哪怕我们的自我意志去否认它,这个刺激所引发的反馈……都已经发生了。” 高文注视着恩雅:“一个不可控的自然反应?” 金色巨蛋中传来确定的声音:“一个不可控的自然反应。” “那么我很好奇——现在的你,还会受制于这种不可控的自然反应么?”高文突然很严肃地问道,“是否还会有某种刺激让你突然失去对意志的掌控,让你的本能再次偏离本性?” “如果我的人性部分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我就不会在这里和你谈论这些足以引发自我崩溃的话题了,”恩雅声音很平淡地说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请放心——你所面对的是塔尔隆德巨龙以百万年的隐忍和举族命运为代价换来的自由,如果连这样的竭力一击都无法挣脱黑暗的命运,那这个世界也就无需追寻什么希望了。” 高文沉吟了片刻,轻轻点头:“……你说得对。” 随后他呼了口气,让话题回到最初:“我记得我们一开始是在讨论那些在星空中突然熄灭的信号,我们谈到有两个‘过滤因素’导致了我们这个本应格外繁荣的宇宙变得空旷,让群星间除了起航者之外便看不到别的文明突破星球束缚,其中一个是神明的失控,另外一个……就是魔潮。 “现在我们来谈谈魔潮吧。 “魔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到底是如何横扫并重塑这个世界的?刚铎帝国在七百年前遭遇的那场灾难,和真正能够毁灭世界的‘大魔潮’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些问题,现在的你可以说出来么?” 孵化间中陷入了一段时间的安静,恩雅似乎在认真斟酌着自己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换气装置和魔导设备低功率运转的轻微嗡嗡声在这样的安静中变得明显起来,如夏日午后的微风般环绕四周——直到恩雅终于打破这份安静。 “我知道你们已经意识到了昔日刚铎帝国遭遇的那场魔潮和真正的魔潮其实是两种事物,你们将前者称为‘小魔潮’,而将后者称作‘大魔潮’,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大,以至于前者其实根本不能算是魔潮——它确实和魔潮有关,但本质上,它其实只是一次未能成型的‘前颤’。 “而关于你们对魔潮的认知,我有一点需要纠正:你们认为魔潮会改变世间万物的基本性质,这是不对的。 “真正的魔潮……也就是你们口中的‘大魔潮’,其实它根本不会改变物质世界——事实上,它甚至不会和任何实体物质产生交互,它只是一股无形的风,吹过了整个星体而已。” 高文一瞬间瞪大了眼睛,巨大的惊愕甚至让他有些失去了一贯以来的淡定:“你说什么?!你说‘大魔潮’其实根本不会影响到物质世界?这怎么可能?!” “事实确实如此。” “那大魔潮影响的是什么?那些切实存在的一次次世界末日又是怎么回事?” “它影响的不是宏观世界,而是‘观察者’本身,”恩雅的声音从蛋壳中平静传来,带着一种历经一百八十七万年的冷彻,“它偏移了观察者与物质世界的所有信息接触,令观察者的心智和现实世界错乱交互,它的本质不是一场带有物理破坏性质的风暴,而是一场覆盖范围达到天体级别的……群体放逐。 “所以,毁灭的并不是世界,而是‘观察者眼中的世界’,但若是站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过程,二者之间确实是同一件事情。” 第1141章 颤栗真相 孵化间中再次陷入了安静,恩雅不得不主动打破沉默:“我知道,这个答案是违背常识的。” “你稍等等,我需要捋一捋……”高文下意识地摆手打断对方,在终于捋顺了自己的思路,确认了对方所描述的情报之后,他才慢慢抬起头来,“也就是说,当‘大魔潮’到来的时候,这个世界其实根本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只是所有能够成为‘观察者’的个体都产生了认知偏移,原本正常的世界在他们眼中变成了不可名状、无法理解的……事物,所谓的‘世界末日’,其实是他们所产生的‘幻觉’?” “这可不是幻觉那么简单,幻觉只需闭上眼睛屏蔽五感便可当做无事发生,然而魔潮所带来的‘放逐偏移’却可以打破物质和现实的界限——若你将冰错认成火,那‘火’便真的可以灼伤你,若你眼中的太阳变成了熄灭的黑色余烬,那整个世界便会在你的身旁暗淡冷却,这听上去非常违背认知,但世界的真相便是如此。 “观察者通过自身的认知构筑了自身所处的世界,这个世界与真实的世界准确重叠,而当魔潮到来,这种‘重叠’便会出现错位,观察者会被自己眼中的错乱异象吞噬,在极致的疯狂和恐惧中,他们想尽办法留下了世界扭曲破碎、魔潮摧毁万物的记录,然而这些记录对于后来者而言……只是狂人的呓语,以及永远无法被任何理论证实的幻象。” 高文坐在宽大的高背座椅上,通风系统吹来了清凉洁净的微风,那低沉的嗡嗡声传入他的耳中,此刻竟变得无比虚幻遥远,他陷入长久的沉思,过了不知多久才从沉思中醒来:“这……确实违背了正常的认知,观察者的观察塑造了一个和真实世界重叠的‘观察者世界’?而且这个观察者世界的偏移还会带来观察者的自我毁灭……” “但你看上去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惊讶,”恩雅语气平静地说道,“我以为你至少会失态一下。” “这是因为我对你所提到的很多概念并不陌生——我只是无法相信这一切会在宏观世界发生,”高文表情复杂地说着,带着一丝疑问又仿佛是在自言自语感叹般地说道,“但如果你所说的是真的……那在我们这个世界,真实宇宙和‘认知宇宙’之间的界限又在什么地方?如果观察者会被自己认知中‘虚幻的火焰’烧死,那么真实世界的运转又有何意义?” 金色巨蛋中的声音停顿了一下才做出回应:“……看来在你的故乡,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泾渭分明。” “至少在宏观世界,是这样的,”高文沉声说道,“在我们那里,真实就是真实,虚幻就是虚幻,观察者效应仅在微观领域生效。” “是么……可惜在这个宇宙,万事万物的界限似乎都处于可变状态,”恩雅说道,淡金色符文在她蛋壳上的流转速度渐渐变得平缓下来,她仿佛是在用这种方式帮助高文冷静思考,“凡人眼中这个稳定祥和的美好世界,只需要一次魔潮就会变成不可名状的扭曲炼狱,当认知和真实之间出现偏差,理智与疯狂之间的越界将变得轻而易举,所以从某种角度看,追寻‘真实宇宙’的意义本身便毫无意义,甚至……真实宇宙真的存在么?” 听着恩雅在最后抛出的那个足以让心志不够坚定的学者思考至疯狂的问题,高文的心却不知为何平静下来,蓦然间,他想到了这个世界那诡异的“分层”结构,想到了物质世界之下的暗影界,暗影界之下的幽影界,甚至幽影界之下的“深界”,以及那个对于众神而言都仅存在于概念中的“深海”…… 在他的脑海中,一片无尽的大海仿佛从虚无中涌现,那便是这个宇宙真实的模样,层层叠叠的“界域”在这片海洋中以人类心智无法理解的方式叠加,相互之间进行着复杂的映射,在那阳光无法照耀的深海,最深的“真相”掩埋在无人触及的黑暗中——海洋起伏,而凡人只是最浅一层水体中漂浮游荡的渺小蜉蝣,而整片海洋真正的模样,还远在蜉蝣们的认知边界之外。 他轻轻吸了口气,将自己的理智从那虚幻想象出来的“大海”中抽离,并带着一丝仿佛神游物外般的语气低声说道:“我现在突然有些好奇……当魔潮到来的时候,在那些被‘放逐’的人眼中,世界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 他在高文·塞西尔的记忆中看到过七百年前的那场浩劫,看到大地焦枯卷曲,天象恐怖绝伦,混乱魔能横扫大地,无数怪物从四面八方涌来——那几乎已经是凡人所能想象的最恐怖的“世界末日”,就连高文自己,也一度认为那就是末日来临的模样,然而此时此刻,他却突然发现自己的想象力在这个世界的真实模样面前竟然是不够用的。 “即便你是可以与神明抗衡的域外游荡者,魔潮来临时对凡人心智造成的恐怖印象也将是你不愿面对的,”恩雅的声音从金色巨蛋中传来,“坦白说,我无法准确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没有人可以与已经疯狂失智、在‘真实宇宙’中失去感知焦点的牺牲者正常交流,也很难从他们混乱癫狂的言语甚至噪声中总结出他们所目睹的景象到底如何,我只能猜测,从那些没能扛过魔潮的文明所留下的疯狂痕迹中猜测—— “太阳在他们眼中熄灭,或膨胀为巨大的肉球,或变成从天而降的黑色团块,大地融化,生长出无穷无尽的牙齿和巨目,海洋沸腾,生成直达地心的旋涡,群星坠入大地,又化作冰冷的流火从岩石和云层中喷溅而出,他们可能会看到自己被抛向星空,而宇宙张开巨口,里面满是不可名状的辉光和巨物,也可能看到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剥离开来,化作疯狂的阴影和持续不断的噪声——而在毁灭的最后时刻,他们自身也将成为这些错乱疯狂的牺牲品,成为它们中的一个。 “这就是疯掉的观察者,以及他们眼中的世界——在宇宙万物错综复杂的映射中,他们失去了自我的焦点,也就失去了一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看到什么都有可能。” 高文久久没有言语,过了一分多钟才忍不住神情复杂地摇了摇头:“你的描述还真是生动,那景象足以让任何神智正常的人感到不寒而栗了。” “感谢你的夸奖,”恩雅平静地说道,她那总是平静淡然又温和的语调在这时候倒是很有让人心情平复、神经舒缓的效果,“但不要把我讲述的这些当成可靠的研究资料,说到底它们也只是我的推测罢了,毕竟即便是神,也无法触及到那些被放逐的心智。” 高文沉默了一下,突然说道:“关于大魔潮导致世间万物重塑一事,最初是海妖们告诉我的,我相信她们没有在这件事上欺骗我,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她们眼中确实‘看’到了世界重塑的景象,这说明她们是在魔潮影响下的‘观察者’……但为什么她们没事?她们似乎只是见到了一些现象,却一次次从魔潮中安然幸存了下来。” “海妖啊……”恩雅轻笑着,仿佛有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她们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让我都感觉无法理解的族群。尽管我亲眼见证她们从太空坠落在这颗星球上,也曾远远地观察过她们在远海建立的王国,但我一直尽可能避免让龙族与那些星空来客建立交流,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因为海妖来自宇宙,她们的星际知识和飞船极有可能导致龙族将注意力转向宇宙,从而加速你的失控?”高文猜测着说道,但他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恐怕并没这么简单——否则恩雅也没必要刻意在此刻询问自己。 “你说的确实是答案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海妖这个种族对我而言是一种‘毒性观察者’。 “她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和世间任何种族都截然不同,就仿佛她们不但不是来自这颗星球,甚至不是来自这个宇宙,她们带有鲜明的……异常,那是一种与我们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的‘隔阂’,这种隔阂导致魔潮并不能彻底地影响她们,她们会在魔潮到来的时候看到一些偏移之后的现象,但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她们的自我认知便自行纠正了这种‘错误’,这种纠正甚至让我感到……恐惧,因为我发现她们不但会‘纠正’自身,甚至会影响到其他智慧生物,缓慢改变其他族群的认知,乃至于通过思潮将这种影响蔓延到其他种族背后的神明身上。 “还记得我们在上一个话题中讨论神明失控时的那个‘封闭系统’么?那些海妖在神明眼中就如同一群可以主动破坏封闭系统的‘侵蚀性剧毒’,是移动的、进攻性的外来信息,你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么?” 高文眨眨眼,他立即联想到了自己曾经玩笑般念叨过的一句话: 众神与海妖打了个照面,相互过了个san check——然后神就疯了。 这个无意中的玩笑……竟然是真的。 海妖的存在可以污染众神!如果说她们的认知和自我纠正有个“优先级”,那这个“优先级”甚至凌驾于魔潮之上?! 想到这里,他突然眼神一变,语气异常严肃地说道:“那我们现在与海妖建立越来越广泛的交流,岂不是……” “我想,截止到我‘陨落’的时候,海妖这个‘毒性观察者’族群应该已经失去了她们的毒性,”恩雅知道高文突然在担心什么,她语气和缓地说着,“她们与这个世界之间的隔阂已经接近完全消失,而与之俱来的污染也会消失——对于之后的神灵而言,从这一季文明开始海妖不再危险了。” 高文怔了怔:“为什么?” “我不知道,这个族群身上的谜团太多了,”恩雅蛋壳表面的金色符文停滞了一瞬间,接着缓缓流动起来,“我只能确定一件事,那就是在我陨落之前,我终于成功在这个世界的深层观察到了海妖们思考时产生的涟漪……这意味着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岁月,这个与世界格格不入的族群终于融入了我们这个世界。” “融入……”高文皱眉思考着恩雅这番话中所提及的每一个字眼,他试图去理解那群坠毁在这颗星球上的“天外来客”们到底是一种怎样奇特的状态,以至于让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神明都忌惮了整整一百多万年,甚至直到今天这种忌惮才刚刚解除,同时也猜测着海妖们的“融入”是如何发生的,而且他心中已经冒出了几个可能靠谱的猜测。 只是起码在现阶段,这些猜测都无从证实——恐怕连海妖自己都搞不明白这些过程。 现在能确定的唯有最终的结论:海妖就像一团难溶的外来物质,落在这个世界一百八十七万年,才终于渐渐消融了外壳,不再是个能够将系统卡死的Bug,这对于那些和她们建立交流的种族而言或许是件好事,但对于海妖自己……这是好事么? 他不禁问道:“她们融入了这个世界,这是否就意味着从今往后魔潮也会对她们生效了?” “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我知道这么回答有些不负责任,但她们身上的谜团实在太多了,即便解开一个还有无数个在前面等着,”恩雅有些无奈地说着,“最大的问题在于,她们的生命本质还是一种元素生物……一种可以在主物质世界稳定生存的元素生物,而元素生物本身就是可以在魔潮之后重塑再生的,这或许说明即便她们今后会和其他的凡人一样被魔潮摧毁,也会在魔潮结束之后举族重生。 “当然情况也可能相反,谁说的准呢?这些都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连神也无法预测。” “或许有机会我应该和她们谈谈这方面的问题,”高文皱着眉说道,紧接着他突然想起什么,“等等,刚才我们谈到大魔潮并不会影响‘真实宇宙’的实体,那小魔潮会影响么? “我的意思是,当年刚铎帝国在深蓝之井的大爆炸之后被小魔潮吞没,开拓者们亲眼看到那些混乱魔能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而且之后我们还在黑暗山脉区域开采到了一种全新的矿石,那种矿石已经被认定为是魔潮的产物……这是某种‘重塑’现象导致的结果么?” “这同样是一个误区,”恩雅淡淡说道,“从来都不存在什么‘世间万物的重塑’,不管是大魔潮还是所谓的小魔潮——发生在刚铎帝国的那场大爆炸混淆了你们对魔潮的判断,事实上,你们当时所面对的仅仅是深蓝之井的冲击波罢了,那些新的矿石以及变异的环境,都只不过是高浓度魔力侵蚀造成的自然反应,如果你不相信,你们完全可以在实验室里复现这个结果。” 第1142章 如何破局 从真实宇宙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从未重塑过,未来也不会因为任何一种魔潮发生重塑。 即使是经历过那么多离奇诡异的人生,见证过无数匪夷所思的奇迹,甚至连自身都是个“异常”的高文自己,在这一刻都不禁乱了呼吸的节奏,一种三观都被彻底颠覆的感觉笼罩着自己,他睁大了眼睛,脑海中思绪翻涌,长久以来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在这一刻竟动摇起来,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切判断和猜测。 但无尽岁月中历练的心态终究发挥了作用,他这短暂的动摇并没有影响到自己理智思考的能力,很快他便收拢起飘散的思绪,在心中总结出了目前为止恩雅透露给自己的、有关魔潮以及这个宇宙运行规律的主要情报: 从真实宇宙的视角出发,这个世界并不会被魔潮重塑,世间万物的存在确然是稳定且有序的,但从观察者(有理智的智慧生物)的视角出发,世界万物的重塑确实会发生,而且是魔潮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在这个宇宙的“观察者效应”呈现出一种混沌而宏观的状态,观察者对宇宙的认知将真实地作用在“他们自身的世界”上,观察者宇宙和真实宇宙如影子和本体般映射,正常情况下,它们准确地重叠在一起,于是观察者自身便是稳定的,但在魔潮环境下,二者发生偏移,观察者便会被自己所看到的疯狂错像所吞没…… 魔潮确实有“大”和“小”的区别,但根据恩雅的说法,所谓的小魔潮其实就是某种未成形的“魔潮前颤”,在“不影响真实宇宙中的实体”这方面,它和真正的魔潮并无区别,而七百年前刚铎帝国的难民们所经历的那场浩劫……其实根本不是魔潮的本体,而只是深蓝之井爆炸之后的冲击波。 这一刻,高文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他只知道,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他面前揭开了有一层面纱,面纱下……露出的是一个更加肆意而混乱的世界。 他的目光落在恩雅的蛋壳上:“你的意思是,不管是刚铎废土中那些混乱的魔能环境还是我们在黑暗山脉中开采到的水晶矿原石,其实都只是高强度的魔力辐射作用在特定物质上之后形成的‘反应产物’,七百年前的凡人……其实并没有受到魔潮的影响,不论是大魔潮还是小魔潮……” 恩雅的声音平淡无波:“确实如此。” “‘小魔潮’到底是什么?什么叫‘未成形的前颤’?”高文又问道,“这意思是它其实仍然是大魔潮的一部分,只不过没能爆发出来?还是说大魔潮和小魔潮本质上其实就是连续的,是一场灾
相关推荐:
神妓
重生贵女:冷王的第一娇妃
男神们都以为我肚子里的孩子是他的!
底牌(H)
影帝攻装柔弱翻车了
好孕临门
满堂花醉
停车做爱枫林晚
主奴情结
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