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敢说为难。”林苒微笑,又喂起王皇后喝药。 一直到王皇后重新睡下,林苒才离开凤鸾宫。 与之前几日不同,今日离宫之时,却在半道上被高振带人 拦下。 比起当初的嚣张跋扈,今日的高振笑得颇为恭敬:“传陛下口谕,请太子妃移步蓬莱殿,面见陛下。”见林苒面色微沉,他笑一笑,“太子妃,请移步。” 第28章 第28章林苒确认皇帝今日召见她的心…… 夏末秋初,空气里残留盛夏燥热,蝉鸣声却渐渐消散。 去往蓬莱殿的路上,林苒安静坐在软轿内,想着是去见皇帝,微微皱眉。 沈世才出事的那一日,太子专程到过承鸾殿。 那时太子曾提醒她或许有人会借沈世才之死对她不利。 她有过猜测,太子没有否认她的猜测—— 可能会借沈世才之死发作于她的并不是别人,恰恰是皇帝陛下。 但亦不曾想皇帝陛下会直接召见她。 帝王之心难以捉摸,她眼下只知这里面定有古怪,有古怪,则不得不防。 林苒沉吟中又记起来沈妃。 既有沈妃娘娘接连数日求见皇帝陛下在前,那么皇帝陛下这一突然举动便多半与沈妃娘娘有关。 待会儿在蓬莱殿大抵也是能见到沈妃娘娘的。 唯一是有一点…… 沈妃娘娘想来是已经得见陛下。 但方才得见陛下,陛下便将她召去蓬莱殿,会否太过着急匆忙了些? 抑或背后其实有必须立刻召见她的原因? 猜不透,却也只得先行前去面圣,之后再见机行事了。 良久沉默过后,软轿停在蓬莱殿外。 林苒从软轿上下来,复随高振入得蓬莱殿内。 一踏入正殿,她便发觉殿内的气氛凝重,延兴帝负手立在玉阶之上,居高临下瞧着她。且不出所料,一袭素裳、几无首饰的沈妃娘娘正柔弱依偎在延兴帝身侧。 来蓬莱殿路上的推断未曾落空。 却似乎意味着今日之召见愈发来者不善。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林苒掩下心思、眉眼低垂缓步上前对延兴帝行礼,继而冲沈妃一福身,“见过沈妃娘娘。” 清脆悦耳的声音响起。 只换来一片沉寂里更加难以忽视的凝重气氛。 自林苒踏入殿内起,沈妃的目光便一直落在她身上。看着眼前这个明媚张扬的太子妃,想起自己惨死的兄长,沈云蕊难以控制心底的恐惧与愤怒。 她自入宫不久便是皇帝陛下最为宠爱的妃嫔。 有陛下撑腰,无人敢欺她辱她,连同沈家在京中亦是风光无两。 如今她怀上龙嗣,得陛下恩宠更甚从前。 她知道这般情况会令更多人欲将她除之而后快,只她本以为,这些人也决计不敢轻举妄动。 可,她的兄长出事了。 她的哥哥一夕之间惨死在小倌馆,那样耻辱、那样狼狈,那样贻笑大方。 意外?不,她绝不相信是意外。 哪怕没有任何证据,她也无法接受这不过是一个意外。 何况冷静下来再想一想…… 除去太子以外,还能有谁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换作旁人又为何偏偏要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情? 她实在无法安心。 尤其是她兄长和太子妃之间当真有过龃龉,焉知不是一场报复? 即便退一步说此事与太子无关,亦无法证明太子没有敲打、警告她和沈家的心思。她怀上龙嗣,注定面对更多的明枪暗箭,迟早有一日,是要和东宫撕破脸的。 既然如此,不如同父亲说的那样,借着兄长之事让太子明白无论如何陛下都会替她撑腰的。 且她和沈家绝无可能坐以待毙。 沈云蕊心思百转,心底泛起几分难以言喻的酸涩,复强压下去。 最终在一片安静里徐徐开口:“太子妃,你可知错?” 未被延兴帝免礼的林苒始终低着头。 沈云蕊的声音响在头顶,忽来的质问令她茫然抬头,面上唯有惊讶与不解:“沈妃娘娘此话……何意?” “太子妃何必装傻充愣?” “我兄长之事,难道太子妃半点不知情?难道同太子妃没有半点关系?” 沈云蕊开门见山、直言指责,未等林苒出声,又转而望向延兴帝,便落下泪来:“陛下,臣妾知,兄长先前同太子妃有过些许不愉快,但那次的事情,臣妾兄长哪怕卧床养伤许久,也从不曾有过报复之心,岂料如今遭遇这般歹毒谋害……臣妾,臣妾实在接受不了呀!” 她一面哭一面将脸埋在延兴帝的肩,似不愿叫人瞧见她的失态。 惹得皇帝满脸心疼将她揽入怀中:“好了好了,爱妃不哭,朕会为你做主,你如今身子重,可不能哭坏了。” “太子妃,你当真不知错吗?” 宽慰过沈妃几句,延兴帝重新看向林苒,板一板脸道。 林苒依旧懵然:“父皇?”顿一顿,她垂下眼说,“儿臣愚钝,实不知犯下什么错事,竟惹得沈妃娘娘如此不快,还请父皇明示。” “太子妃又何必这般装傻充愣?!”沈云蕊像被林苒的态度激怒,骤然拔高音量,但仍将脸埋在皇帝身前,声音闷闷的,嘤嘤泣泣,“你敢说不是你对从前的事怀恨在心,方对我兄长下此毒手?” 林苒听得直皱眉,愈发不解道:“沈妃娘娘,凡事总归是要将证据的。” “不知娘娘所指之事,证据何在?” 沈云蕊听言哭得更厉害了,一时也只冲皇帝诉苦:“陛下!陛下瞧瞧,太子妃实在放肆!” 皇帝手掌轻拍沈妃后背以作安抚,觑向林苒。 “太子妃,朕瞧着太子当真是将你纵得无法无天,才叫你不知礼义廉耻,行事任性。你如此表现,怎堪太子妃之位、怎堪当东宫表率?将来又如何母仪天下?” 延兴帝冷冷几句话却是说得极重的。 面对这位“父皇”的怒火,林苒无从驳斥,亦不得不跪下认错。 “惹得父皇不快是儿臣不对,请父皇息怒。” “只是沈妃娘娘一番话无凭无据,儿臣实难认罪,更担不起这条人命。” 此时此刻,林苒已然确认皇帝陛下今日召见她的心思。 果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针对她是假象,借着沈世才之死、利用她敲打太子殿下才是真。 不过她方才问及证据,没有得到陛下和沈妃娘娘任何正面回应,意味着他们手上确实没有任何不论真假的“证据”。而自沈世才在小倌馆中出事起,直至今日沈妃娘娘才得以面见陛下,很有可能召她来蓬莱殿也是陛下临时起意。 陛下今日会对她发难已是板上钉钉。 太子对陛下举动早有预料,得到消息便不至于无动于衷,定会赶来。 眼下她能做的并不多。 那么,起码在太子出现之前尽量不被抓到话柄,以免横生枝节,也叫自己免受不必要的罪。 林苒打定心思,老老实实跪着。 皇帝见她表面顺从、话里话外却一腔桀骜,
相关推荐:
二婚男女
斗罗:投靠唐三,我收了小舞!
仙缘无限
这个小孩很好养(H)
婚后第二年
燕喜姑姑
梦入星河gl〔纯百〕
风流艳世录
大理寺卿的宠妻日常
惊!师尊竟然暗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