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一颗雪人(校园H) > 第31章

第31章

,看见姚爷爷不时嘬口茶,又抬头呆愣愣地看雨,心挺愧疚的。她手头扣除日常花销和买蛋钱,便只剩下八百余钱,她方才是先挪用姚爷爷那些积蓄付的定银。 姚如意踌躇地走过去,蹲在姚爷爷面前,惭愧坦白:“阿爷对不住,我这几日挣的银钱实在不够,只能先借您的钱了,过几日挣了钱便补上。” 大雨滂沱,雨珠密密匝匝地砸在青石地砖上,风中满满都是阴雨天的青草腥味。姚启钊迟缓地转过头来,神色有些呆愣,但听完她的话后,却忽然抬起枯槁的手轻轻拍了拍她肩头:“无妨,你只管放手施为,阿爷的银钱随你取用,你也不必介怀。这段日子……阿爷看在眼里。你小小年纪要这般撑门户还要照料我这无用的老货……苦了你了,是阿爷对不住你才是。” 姚如意怔住,抬起眼。 姚爷爷正垂眸看她,这一刻,姚如意甚至觉得他是清醒的。但很快,他又渐渐茫然起来,喃喃道:“我饿了。” “该烧饭了。” 姚如意笑了,拍拍膝盖站起来:“我去做。” 刚要迈过灶房的门槛,她似有所感,又扭过头去看,姚爷爷正坐在那木质轮椅上,与身后的大雨一起,那样安静的、长久地注视着她的背影。见她回头,他没有躲闪,眼中充满着怀念、无措与往事,好像正透过她的身影,竭力挽留着脑海中日渐模糊的记忆。 姚如意忍下心头的酸涩,扭头进了灶房。 刚刚,姚爷爷对她说“是阿爷对不住你”,她又想起了外婆。想起外婆也总对她说,是阿婆对不住你,治不好你。 爱你的人总是如此,哪怕竭尽全力给予了所有,却仍对你深觉亏欠。 日子似水般流过。 姚如意仍照旧每日晨起支摊儿攒钱、每日领着姚爷爷轮翅根、去理疗;还费了好几日把那两间杂物房彻底收干净。天气渐凉,她又与街坊们合买了两千斤煤渣,与俞婶子她们一块儿提前囤冬打煤饼。 夹巷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打煤饼。 书里虽是架空的,但时代背景的底色仍是繁盛强大的北宋初期,此时的采煤业很是兴旺,汴京城中便有专门的煤市,数十家大小煤铺子供应煤炭。 煤饼掺了大量沙土制作,售价甚至能低于木炭。但此时的煤饼、煤渣都不能单块买的,一买便要成百上千个、或上千斤,不做零售。前些日子便是俞婶子主张,邀了如意家、程娘子家、银珠嫂子家、林司曹家、尤嫂子家一起“拼团”,姚如意分得了三百五十斤煤渣,堆得半个院子都黑乎乎的。 之后俞婶子还张罗着,又寻了些熟人的门路,找捞河泥的水户白要了几百斤的泥——汴京是一座遭黄河泛滥沉积而成的城市,河里的黄泥沙土正适合做煤饼,不用另外去外头买。 黄河泥沙俱下,水户每日都要疏通城中的河道,否则耽搁了漕船运粮,是要杀头的。这些水户每日都要拉一车车的河泥运到城外去堆,俞婶子一文钱没花,便拉来了几十车,六家人相互分了,一时煤和泥堆得满院子都是,没晒干前还臭臭的。 此时打煤饼和后世也差不多,煤渣与泥七三分,若是不怕烧完便碎成渣渣,节省些甚至能六比四,再加点石灰稻壳,混合均匀,之后缓慢加水,用脚或手揉面一般反复搋捣,最后捏成饼球状。 搅合煤泥也很有趣,跟揉面团似的。小时她跟着外婆和煤泥,脱了鞋便踩进去,弄得一身黑不溜秋,外婆夜里给她洗澡,摁在大红塑料桶里,骂骂咧咧刷了一个小时。 夹巷里的婶娘嫂子们打便是实心煤。姚如意核算过,做一百个实心煤,要用一百一十二斤煤渣、四十八斤土。若是做现代蜂窝煤,八十四斤便能做百个,土只要二十六斤,算下来,单个煤饼仅需3.8文。 她照着记忆中蜂窝煤的大小,搓好再用木棍戳出十二个通风孔,再一个个整齐摆在院子里,在通风处阴干3天,期间不能淋雨暴晒,暴晒会开裂。 就做好了。 这几日,姚如意卖完茶叶蛋、汤饼便在家埋头做煤饼,每日搓十几二十个左右,到后来连姚爷爷在边上都看会了,颤巍巍帮她和煤泥、抟煤饼。虽不解她为何要戳洞,但也眯着老花眼帮着戳。 两人做便快多了。 姚爷爷现今虽还是手抖,但这段日子锻炼与理疗恢复下来,腿脚稳当多了,只是走不快,但姚如意也有意叫姚爷爷多走动走动,也算康复练习。 三百五十斤煤渣,她与姚爷爷只做出来百来个,还有一大半堆在柴棚没做。最早搓的那些已阴得干透,她没事儿便过去摸一把,干透了便使铲子挑进柴棚里堆放。如今棚里整齐码了七八十个黑亮亮的煤团,院中尚摆着二三十来个等着干。这些已够用一段时日,日后每日慢慢再做。 俞婶子见她日日哼哧哼哧给煤饼戳洞,还笑话她:“你这小妮子抠门也抠到家了,回头夜半冻醒,你便晓得苦了。” 姚如意实在说不清蜂窝煤通风孔的原理,倔强地分辨了几次这般能烧得更久更旺,其他嫂子婶娘具都不信这等偷工减料的煤饼还能有这等好处。 她也只好作罢了。 又隔几日,烤炉送来,周榉木夫妇也赶着骡车运来木料,姚家便在邻居们的好奇期待中,敲墙拓窗,乒铃乓啷地动工了。 冬至将至,运河封冻前的最后一批纲粮船正满风满桨往汴京赶。岁暮天寒里,江面上还浮着薄雾。船头,一个身姿颀长的男人斜倚着斑驳船栏默默眺望着水面,旧衫灌满江风,又将他的身影拉扯出更为削瘦嶙峋的弧度。 此时,国子监夹巷中,姚如意也打着哈欠起身洗漱,被一夜转冷的天儿冻得搓手跺脚,不由紧着身上小袄,抬头望了望。 乌云满布,这天积阴了好几日,沉得好似要掉下来,指定快下大雪了。 她忙换上件厚衣裳,匆匆乘车去朱雀门外订货,很快将辛苦大半月挣来的银钱全花个精光。 但回家路上,哪怕寒风扑面,她也激动得脚下雀跃,脸都红扑扑的。 她的小卖部,终于要开张了。 第22章 三合一 开张 淀粉肠 丢爷了…… 天?还乌沉沉的?, 几道?萧疏的?树影杂乱地横在结了薄霜的?地砖上,巷子口厢军值房里挑着盏风灯,灯色昏朦朦的?, 正随着老厢军破锣似的?鼾声在风里打晃。 后日便是冬至, 天?光愈发亮得迟了。这时节连俞家的?鹦鹉都冻得没早起骂人, 四下里雾气都凝住了似的?,显得沉寂。 唯独巷口, 裁缝铺对面,林司曹家的?门?轴忽而传来了转动的?咯吱声,将这好似冻瓷实的?清晨打破了。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儿裹了七八层袄子, 毛帽子压住耳朵尖,圆滚滚坐在门?槛背风处。打了几个?哈欠,清了清嗓子, 一如往常扯开嗓门?:“噫吁嚱——”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什么岩……”墙外小?孩儿的?声音像漏了气儿似的?, 渐渐瘪下去了。 巉(chán)岩。 姚如意?在被窝里咕哝着, 眯缝着眼睁不开,她在温暖蓬松的?被褥里滚了两?滚,哈欠连天?地想:这《蜀道?难》再听上几遍,她都快先背下来了。 挣扎了会儿,姚如意?随手?披了件外衫, 便坐起来梳头。 屋里暖得令人发懒。 天?冷了, 家里的?火墙烧起了火道?——姚家是宋时民间十分常见的?空心夹墙,夹墙里用筒瓦两?两?相扣, 搭成烟道?, 烟道?入口连着厨间的?炉灶,夏日里拿砖堵上,冬日里把砖扒开, 烧灶时热气便能顺着烟道?往墙里钻,把屋子烘得暖乎乎的?。 姚如意?每日睡前在灶房炉膛里添上三饼蜂窝煤,把锅拿开,用火钳夹着圆铁片封上口,她和姚爷爷就能暖乎乎地睡上一宿,有时还热得口干舌燥。屋子里的?窗沿上得放条吸水的?抹布,不然窗上凝结的?水汽便会顺着窗框、窗格子往下滴。 她将头发挽到头顶,梳了个?同心髻,左边簪了支双股银簪,右边别了朵山茶绒花,还特意?穿了条喜庆的?绯红喜鹊纹夹棉襦裙。 穿过?来久了,她给自己?梳头挽发髻的?技艺都熟练了! 今儿是她小?卖部开张的?日子,正巧在冬日前一日。这日子还是俞婶子替她找的?三清宫的?炎道?士算的?开业大吉日,可不能耽搁了,得早早起来预备着。 穿衣时,她眼角余光还瞥见干净无霉斑的?窗户,嘴角便满足地噙了笑。 前两?日夹巷几户人家凑钱请了裱糊匠,各家的?窗都换上了冬日里才糊的?三合皮油纸。姚如意?还记得之前姚爷爷的?嘱咐,想着林家人若真是冬至前后抵京,便多?出了一份钱,将林家的?窗子也糊了。 若在暑天?,多?是自家动手?凑合凑合。可冬日里雪多?风大

相关推荐: 春岚朝雾【古言骨科】   江山风物志   风流杀神罗宾肖雨笛   生子系统哭着求我放过男主   穿成山里糙汉的锦鲤妻   亲亲学长   仙者   狗皇帝   开局流放,我靠空间躺赢   我写的文都成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