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鼓。” “说就说!” 既然已经了解过了,李天明也就没再打扰三红的工作。 从供销社出来,李天明还在和宋晓雨说着这件事,突然一个人挡在了他们身前。 “你……张学振?” 刚刚见过,虽然离得远,但长相还是被李天明给记下来了。 不得不说,这小子还是有过人之处。 浓眉大眼的,长得又高又壮。 单看这卖相,至少能拿个九十分。 “我……我是!” 张学振认得李天明,刚刚和三红分开以后,他想起有件事还没说,于是也追到了供销社,然后就看见李天明盘问三红那一幕。 “有话说?” 张学振用力点点头,看上去有些紧张。 “我……我和李红……我没……我……” 面对着李天明,张学振原本要说的话,早就忘了个干净。 “你和我妹子的事,你咋想的?” 呃…… 张学振一愣,反应过来没有片刻的犹豫。 “我想娶他!” 李天明闻言笑了:“你凭啥娶她?你家里的情况,我也了解一点儿,兄弟七个,日子过得……” “我以后一定下死力气,往后的日子一定能过好。” 张学振急着说道。 “那是以后的事,张学振,设身处地的想想,你要是有妹子的话,愿意让她嫁个条件好的,还是嫁个条件差的。” 听到这话,刚鼓起的勇气瞬间归零。 他知道,李天明说的是实在话。 李天明见状,又接着说道:“这是我的想法,你们的事,还得看三红的态度。” 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更要讲两情相悦。 三红那个倔脾气,她要是认准了,恐怕石淑玲都拗不过她。 “我现在能和你说的是,如果你们俩真要是成了,就好好待我妹子,你要是让她受一丁点儿委屈……知道什么下场吧?” 张学振闻言,心里又燃起了希望。 “我一定……一定……” “我不听你保证,看你怎么做。” 说着,抬手在张学振的肩膀上拍了两下,招呼着宋晓雨等人离开了。 “天明,你刚才那样说……算不算答应帮三红了?” 李天明有些无奈的笑了。 “我就算是不帮,那丫头的脾气,她认准的事,谁能拗得过她?” 不过,家里闹上一场是少不了的。 天色傍黑,大集也快散了,李天明开着大解放回了村,吃完饭奔了李学工家。 刚到门口,就听见石淑玲的一嗓子。 “想让我答应,除非我死了!” 呃…… 李天明和宋晓雨对视了一眼,貌似情况比他们想的更严重。 第四百四十四章 没有一个省心的 李天明和宋晓雨一进屋就看见石淑玲正阴沉着脸坐在炕上,三红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 甭管再怎么样,儿女在面对暴怒的父母时,还是会本能地感到畏惧。 看到李天明和宋晓雨,三红就像是看到了救星。 “哥,嫂子!” “谁来都没用,别指望我点头!” 石淑玲这会儿气得头发昏,身子一歪,靠在了被垛上。 “妈!” 三红被吓了一跳,刚要上前,就被石淑玲一把给推开了。 “起开,别叫我妈。” 这是真生气了。 李天明此刻也不知道该咋开口,别说石淑玲,就算是他,刚刚得知三红和小鱼淀张家的老四搞对象的时候,也是本能的反对。 明明能找个条件更好的,为啥非得挑这么一户人家。 “有啥话不能好好说!” 李学工皱着眉,显然对三红相中的张学振也不满意。 “好好说,我想好好说,可你闺女她能好好说吗?” 石淑玲挣扎着起身,指着三红怒道。 “妈,我……我这不是和你商量嘛!” 三红也觉得自己莽撞了,早知道就应该等靠山到了再开口。 现在好了,真要是把亲妈给气病了,那还得了。 “商量?你刚才那口气是要商量吗?说啥?非他不嫁?你可真好意思张嘴,没出阁的大姑娘,说这话你不觉得脸红!” 呃…… 李天明看向耷拉着脑袋的三红。 妹啊! 你这是一上来就把话给堵死了啊! “三婶儿,您先别生气,三红的性子您还不知道,一着急嘴上就没个把门的,三红,我也得说你几句,啥叫非他不嫁?这话要是传出去,能不让人笑话?” 李天明先把局面给稳住了。 “天明,你说……我这是倒的啥运势!” 石淑玲一把拉住了李天明的手,眼泪说来就来。 “你看我生的这几个姑娘,一个个的,有一个让我省心的嘛,大莲自己找婆家,还找了个外地的,二兰子有样学样,现在三红也……” 呃…… 这话说的,打击面也太广了。 大莲和孙长宁,小两口如今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膝下一儿一女,咋也不如石淑玲的眼了。 二兰子和马远,好像也没啥大毛病啊! 至于四萍就更无辜了。 “三婶儿,瞧您说的,现在不都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嘛,您少操多少心!” “你少哄我!” 石淑玲本想着和李天明统一战线,结果这小子一张嘴就没和她站在一头。 “我不懂啥自由恋爱,婚姻自主更是胡扯,反正只要是小鱼淀的张家,这门亲事,我说啥都不答应,三红,你趁早给我死了这条心!” “三红,快跟你妈服个软!” 李学工急得不行。 本来刚才三红说有对象了,石淑玲的反应还没这么大,可是谁知道三红千挑万选的找了这么一个婆家。 兄弟七个,张学振排行老四,上有年迈的父母,下面还有没长成的弟弟。 三红真要是嫁过去,往少了说,10年都别想翻身。 真不知道这丫头是咋想的。 “天明,你看这……” “三红,你先出去,天生,四萍,你们也都出去。” 三红还执拗着不想走,被天生和张秀芝拽着胳膊给拉了出去。 “三婶儿,您先消消气,三红这丫头的脾气,您最清楚,您越是这个态度,她顶得就越厉害,真要是出点儿啥事,到时候您后悔都晚了!” 石淑玲闻言,面色顿时一僵。 “她……她敢!” 这话说出来,连她自己都觉得含糊。 正如李天明所言,自己的闺女是个啥狗脾气,她还能不知道。 从小就是个犟脾气,顺毛驴。 “可她找这么个人家……” “三婶儿,我今个在镇上,见过张家老四了!” “你……” “您先听我把话说完,人咋样,我也不敢断言,这两天我扫听一下,可三红既然看上了,您也别太拗着她。” “我不拗着她,难道还顺着她?” 与其让三红嫁过去受穷,被张家拖累一辈子,石淑玲宁愿让她在家当一辈子的老姑娘。 “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觉得……三红打小就有主意,人也聪明,她相中的人,总不会太差,您说是吧?” “三婶儿,天明说得没错,三红这么精的人,还能让别人给糊弄了?” 宋晓雨也在一旁帮腔。 李天明见石淑玲脸色稍微缓和,立刻再接再厉。 “再说了,又不是马上就把三红给嫁过去,让三红在家多待一年,咱们也看看张家老四的品行到底咋样,三红好不容易有了合眼缘的,总得给那小子个机会,您说是不是?” 石淑玲听着,心里还是犹豫不决。 但有一点,李天明说的没错。 三红好不容易遇见一个能入眼的,真要是非逼着两人分了,那死丫头和她赌气,真不搞对象了咋整? 说是宁可养三红一辈子,那也不过是气话。 儿女的姻缘,可是为人父母的心头大事。 可让她答应,又实在觉得心不甘。 “把她叫进来!” 李天明闻言,知道这事有缓,赶紧把三红给叫了进来。 “妈!” 石淑玲板着脸,气得恨不能掐这死丫头两把。 呼…… 努力平复了一下情绪。 不生气,不生气! 这时候只能自己劝自己。 “你是铁了心了?” 三红这次没敢急着回答,偷偷地瞄了李天明一眼。 见李天明没有反应,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我……认准他了!” “行,你哥刚才也说了,婚姻自由,我不干那惹人嫌的事,省得将来你把我当仇人!” “妈,我……” “你别说话,听你说话就来气,李三红,你也别高兴,我还没说答应呢,这样吧,你去告诉那小子,啥时候,他凭自己的本事盖上三间砖瓦房,啥时候娶你过门!” 三红闻言顿时怔住了,反应过来皱眉道:“妈,您以为人人都是我哥呢?他……他家里那条件,啥时候能盖三间砖瓦房?” “没本事就别娶我闺女,话我撂下了,就这么一个条件,张家老四啥时候做到了,我和你爸啥时候嫁闺女!” 三红铁了心要和张学振在一起,石淑玲知道拦也拦不住,真要是像李天明说的那样,三红做出让她后悔的事,那可就全完了。 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闺女嫁过去受委屈,于是石淑玲才想出来这么一个办法。 盖上三间砖瓦房难吗? 确实难! 但既然三红把张学振说得那么好,总该是个有些本事的吧! “哥!嫂子!你们看我妈,这不是难为人嘛!” 李天明和宋晓雨这下可不能继续帮着说话,石淑玲能让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至于三间砖瓦房…… “哥,嫂子!” 三红追了出来,把李天明和宋晓雨给叫住了。 “三红,三婶儿已经让步了,你……你也得知足!” “我不是和你说这个,哥,能不能……能不能让张学振去厂里上班啊?” 呃? 李天明闻言笑了,原来三红打的是这个主意。 这事…… 还真有点儿不太好办。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当初建厂的时候,招工的标准就已经定下了,不能是能拿满工分的壮劳力。 别忘了! 王作先支持李家台子创办集体企业的条件就是,坚决不能耽误农业生产。 这么多年过去了,哪怕是年前为了扩大生产再次招工,也没招上来一个壮劳力。 三红想要让张学振去厂里上班,那就要打破这个规定,到时候,村里那些至今家里也没有人在厂里上班的乡亲们咋想? “这个事我没法应你,三红,张家老四如果真的想娶你,那就让他凭本事去拼,能不能盖起来三间砖瓦房不重要,只要他肯努力,到时候,我去和三婶儿说!” 说完,不等三红反应过来,便带着宋晓雨一起离开了。 第四百四十五章 迎亲 “天洪呢?” 李天明下车进了院子,已经有不少人在忙活了。 “这儿呢,这儿呢!” 天洪答应着从屋里跑了出来,换上了身新衣裳,整个人看着都变得精神了。 李家的年轻人就没有长得丑的,只是天洪这小子平时不修边幅,再加上长期在田间地头劳作,晒得黝黑。 都说人靠衣装,现在这么一捯饬,任谁见了都得夸上几句。 “哥,你看咋样?” 今天是接亲的日子,天洪此刻兴奋中还带着点儿紧张,抬手胳膊,在李天明面前转了一圈。 李天明打量了一番,笑道:“不赖,三叔,三婶儿呢?” 亲戚们来了不少,喜公喜婆却不知道去哪了。 “我爸妈去给咱爷上坟了,还没回来呢。” 天洪结婚这种大事,自然要和列祖列宗打个招呼。 家里添人进口,祖先们要多多保佑。 “哥,咱啥时候出发?” 李天明闻言揶揄道:“咋?这就等不及了?” 天洪局促的憨笑着。 “我……我急个啥!” 要不是因为郑家老太太没了,天洪和郑淑娟的婚事早在去年年底就该办的,现在已经拖了大半年。 春耕刚结束,这些天村里办喜事的人家不少,李天明几乎天天吃席。 李学工和郑家那边商量过,也挑了这个日子,把天洪和郑淑娟的婚事给办了。 “天生,家里这边安排的咋样了?” 李天明把天生叫了过来。 “都安排好了,哥,你就放心吧!” 天生办事,李天明还有啥不放心的。 “离娘肉先装车上。” 李天明发了话,天林立刻带人将准备好的离娘肉给抬上了车。 当初天生结婚的时候,就预备了半扇猪肉,现在天洪结婚也一样。 不是为了显摆,是表示对新媳妇的重视。 李天明四下看了看。 “你舅家来人吗?” 天生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当初他结婚,两个舅舅来随了礼,可是等到大莲出嫁,却没见着人。 至于石淑慧,当初闹了那么一场,已经彻底断了来往。 “我和天洪去送信,连门都没让进。” 李天明听了也没说啥,石淑玲和娘家的事,他也知道一点儿。 天生的两个舅舅不孝顺,虐待老人,等老人故去之后,平时基本上就没啥走动,只有底下的孩子们结婚,才有一份礼。 天生结婚的时候,他两个舅舅家的表弟还没娶媳妇,等到人家把儿女婚事都成全完了,直接和石淑玲断道了。 这算盘珠子打得,也是没谁了。 不来就不来吧! 往后没了来往,也能省下些麻烦事! 正说着,李学工和石淑玲走了进来。 “天明,来啦!” 石淑玲喜气洋洋的,今天家里添人进口,等天洪的婚事办完,就剩下三红和四萍了。 三红…… 想到那丫头自作主张的给自己找了婆家,还是…… 小鱼淀的张家,石淑玲就觉得心不甘。 “放那儿,放那儿!” 三红这时候好巧不巧的进来了,身后还跟着张学振,手上正端着一个大盆,里面是刚找邻居家借来的盘碗。 未来小舅子结婚,张学振哪能放过这个表现得机会。 “妈,还干啥?” 三红故意说得很大声。 来家里帮忙的亲戚邻居们都看了过来,石淑玲气得狠狠剜了三红一眼。 这丫头的心思,她看得透透的,不就是想逼着她承认张学振这个女婿嘛! 石淑玲其实也已经认命了,她知道到头来根本拗不过三红。 看着一脸憨厚相的张学振,石淑玲也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把门口的柴火给劈了!” 张学振答应一声就出去了,很快外面就传来了砍柴声。 “三婶儿,差不多就行了!” 考验的时间也不算短了,这些日子,张学振有事没事的就来家里帮着干活,冲这份勤快劲儿,三红真要是嫁过去,往后的日子差不了。 “行啥行!早着呢!” 石淑玲说着,见一旁的三红嘴角都快裂到耳根子,顿时觉得气不打一出来。 “你笑啥?别以为你哥替你说话,我就能点头,当初可是他答应的,没有三间大瓦房,我……” 察觉到亲朋好友的注意力都在这边,石淑玲也忍下了没说完的话。 “妈,瞧您,我……” 三红朝院门口看了一眼,刚想过去,就被石淑玲给叫住了。 “你干啥去?帮着你四婶儿择菜!” 三红不敢顶嘴,心不甘情不愿地去了。 “天明,该出发了吧?” 这会儿已经快十点了,按规矩,开席不过午,可不能耽误了吉时。 李天明当即叫上天洪,还有天和、天敬、天青这些没结婚的堂兄弟们上车。 大鱼淀郑家这边,此刻也挤满了人。 郑淑娟被一帮姐妹、嫂子围着,就想看她不好意思,脸红的模样,可她偏偏不让众人如愿。 “行了,行了,等会儿李家接亲的该到了,也不怕让人家笑话!” 郑母说着,招呼本家的子侄们,将嫁妆给搬到了院子里。 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 这份陪嫁要是放在前些年,能惊动大半个庄,可如今大柳镇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好过了,闺女出嫁,谁要是不陪送一两个大件儿,都会被人笑话。 说起来,还得多亏了李家台子,当年愿意摒弃恩怨,带着他们一起发家致富,要不然的话,哪来这等排面。 噼里啪啦…… 郑家住得离村口近,听到鞭炮声响就知道是李家结亲的到了。 “来了,来了,开着大解放来的!” 郑家的小儿子跑进了院子报信。 没一会儿,李天明便将车给停在了院门口。 天和、天敬两个抬着离娘肉走了进来。 “爸、妈,我来接淑娟过门!” 天洪这小子从小到大就不知道啥是不好意思,这一声“爸妈”叫得格外干脆。 不像有的人,改口的时候都扭扭捏捏。 郑父郑母反倒是有些不适应,搓着手,嘴上不住地说着“好”。 随即,郑淑娟被两个娘家妹妹搀扶着从里屋走了出来,在众人的见证下,和天洪一起,对着郑父郑母三鞠躬。 “新娘子上车喽!” 天青站在门口大声吆喝了一句,点燃鞭炮。 噼里啪啦的一通炸响。 等硝烟散尽,嫁妆被抬上了车。 一起来的还有好几辆马车,娘家送亲的客人被安排上着上了车,李天明打着火,又是一挂鞭炮点燃,伴随着声响,接亲的队伍打道回府。 一路上,鞭炮声不断,出来看热闹的乡亲们也不住的感叹。 “还得是李家,瞧人家这牌面,大汽车接亲!” “这还有啥说的,谁让李家有能人,出了一条真龙呢!” 在众人的羡慕声中,车队回到李家台子。 “妈!开门!” 郑淑娟站在新房的大门口,轻轻拍了三下,唤了三声。 大门敞开,石淑玲往郑淑娟的嘴里喂了一块糖。 对这个小儿媳妇,她是一百一的满意,大大方方的,人还勤快,天洪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往后有这么个媳妇儿管着,她也就放心了。 “学旺叔,开整!” 支在门口的两口大灶点着火,很快肉香味儿便弥漫开来。 “叔!您咋才来啊?” 李天明正忙着招呼娘家客人,刚把座位安排好,就见李学庆走了进来。 “天明,过来说几句话!” 呃? 李天明见状,不禁诧异,跟着李学庆一起去了外面。 “你看看这个!” 李学庆说着,把今天刚送过来的报纸递了过来。 “又有啥新闻了?” 李天明伸手接过,看了社论的标题,也不禁吃了一惊。 《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 第四百四十六章 恢复高考 如果真的有重生的机会,最想做的是什么? 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李天明得到上天的眷顾,人生重启,可他没啥宏图大志,唯一的念想就是让自己,还有身边的亲人们,过得比上一世好。 除此之外,他也期盼着通过自身的影响,让国家往好的方向发生一点变化。 自从去年在广交会上,和老人家聊过以后,李天明一直期待着,国家的发展历程能尽快迎来转机。 现在…… 真的发生了。 报纸上的这篇社论并不是在探讨,而是明确宣布,国家将恢复高考,并详细说明了招生对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还特别注明了按政策留城而尚未分配工作的人群,以及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包括在内。 和前世相比,这个消息的公布时间,整整提前了半年。 而且,高考的时间也被提前到了…… 今年的7月份! “叔,这是……好事啊!我咋看您还愁眉苦脸的!” 李学庆紧皱着眉头。 “是好事,可……天明,这消息要是让村里的知青知道了……” “您还打算瞒着他们?” 李学庆两眼瞪得溜圆:“瞎说八道啥呢,我能干那缺德事!” 他也知道,高考对村里的那些知青,到底也意味着什么。 这是改变命运的契机。 原本要一辈子扎根儿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现如今,随着国家恢复高考,那些城里娃的人生也将迎来转变。 可是…… “知青们要是知道了,还能安心上班吗?” 李天明闻言,这才明白李学庆担心的是什么。 那些城里来的知青虽然干农活不行,但毕竟有文化,厂里的那些机械设备,摆弄起来明显要比村里人熟练得多。 一个个的早就成了厂里的骨干。 而且,还不止是李家台子的知青,年前厂里提产,大柳镇其他几个村的知青也都被招进了厂里。 眼下正是追产量的关键时刻,出口创汇的任务压得人都快喘不过气来了。 一旦知青们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势必没法继续安心工作。 甭管能不能考得上,谁不想试一试。 知青们都忙着去复习了,他们负责的工作,谁来完成? “这倒是个问题!” 李天明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叔!你说咋办?” “你问我?要不是问了学国,我都不知道高考是个啥,这事还得你来拿主意,不管咋样,也不能耽误生产,没啥比这个更要紧,生产任务可是王主任下的,完不成……” 别的事都能通融,唯独出口创汇这件事,在谁那里出了纰漏,王作先肯定要追责。 可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就耽误了大家伙的前程。 “这事您没和别人说吧?” “瞒不住,我琢磨着最迟明天,知青们就全都知道了。” 李天明思量着:“我也得琢磨琢磨!” 既不能影响生产,还得让知青们有复习的时间。 正说着,李学工找了过来,拉着李学庆的胳膊进了院子。 “就等你了,快入席!” “出啥事了?” 李天明被李学庆叫出来的时候,宋晓雨也看见了。 “看看吧!” 李天明说着,把报纸递给了宋晓雨。 宋晓雨接过,看了那篇社论,立刻瞪大了眼睛。 “这……真的?” “都登报了,还能有假?” 宋晓雨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我得去告诉小琪和长英姐!” 说着就要走。 李天明想拦,但话到嘴边又忍住了。 李学庆说得没错,到不了明天,这个消息就会被传开。 晚上,知青点。 宋长英将报纸摊开,摆在了桌子上,听她说完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立刻围了上来,争抢着那份报纸。 “别抢,都别抢了,扯碎了,谁也看不了!” 张超英大声说着,直接趴在了桌子上,护住那份报纸。 “吴玉娟,你来念!” 休养的大半年,吴玉娟的断了的腿已经恢复了,只是当时伤得太严重,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儿跛。 听张超英这么说,大家才讪讪地收回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吴玉娟的身上。 吴玉娟也是满心的激动,自从受伤,落下残疾以后,她的情绪变得十分消沉,突如其来的好消息,让她原本黯淡的双眼,一瞬间又有了光彩。 拿起报纸,强压下躁动的情绪,清了清嗓子。 “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直接关系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影响中小学教育,涉及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是一件大事……” “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必须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伟大领袖的教育思想体系……” “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念到此处,吴玉娟的声音已经带着几分哽咽。 很快,屋里便响起了抽泣声。 “真的,是真的!” “我们也能报名,我们也能参加高考!” 对于未来,他们这些知青早就已经认命了,甚至还带着几分庆幸。 当初分配的时候,能被分到李家台子,虽然同样
相关推荐:
亲亲学长
穿到七零:炮灰女配的致富经
斗罗:从蓝银草到九叶剑草
重回六零,暴富香江
末世屯粮_御书屋
亲亲我的漂亮哥哥
夜总会那些年
厂花迷恋
弄儿的后宫
快穿三岁半:团宠大佬要亲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