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察报案也要讲究证据。 “和我一样在李家台子插队的杭州知青牛建邦,和李天明的妹妹是男女朋友关系,是他亲口说的,当时还有很多人都听到了,他提前从李天明那里得知了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所以才搬出了知青点,就是为了复习的时候不被其他人发现!” “还有呢?李天明又是从哪知道的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 呃…… 张虹一愣,按照她的设想,在她举报了李天明之后,教育局不是应该立刻展开调查。 可现在…… 听杜局长的语气,怎么反倒是她成了被盘问的对象? 李天明是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李天明他……他和海城市革委主任走得很近,王主任也曾多次来李家台子和李天明见面,处在王主任那个位置,要想提前得到一些消息,应该不难吧!” 张虹真是豁出去了,为了泄愤,报复李天明,居然把王作先都给牵扯了进来。 “小同志!” 杜局长这下彻底冷了脸。 他只是一个县教育局的局长,现在居然有人当着他的面,对市革委一把手开炮。 这是看他在局长的位置上坐得安稳,想往他屁股底下扎针啊! “你要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负责,只凭臆测,可做不得数!” “可是……” 杜局长哪敢让张虹继续说下去。 “可是什么?你要举报李天明高考舞弊,可从头到尾,你也没说清楚,他到底是怎么舞弊的,提前得到恢复高考的消息,这完全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拿不出证据,这就是诬告,诬告是什么罪名?你应该清楚吧?” 张虹这下傻了眼,杜局长的反应,和她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来的路上,张虹已经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演了好几种有可能出现的情况。 现在却…… 没告倒李天明,自己反倒是要被安上一个“诬告”的罪名。 “还有,据我所知,李天明接触到的上级领导不只是市革委的王主任,几年前还曾有一位中枢领导去李家台子考察期间,和李天明见过面!” 张虹闻言,一瞬间感觉心跳都要停止了,血都是凉的。 中枢领导! 她自然知道是哪一位。 毕竟,当时她也在场。 那一位如今…… “按照你的说法,所有李天明接触过的领导,全都有可能提前通知他国家即将恢复高考,我记得,正式公布这个消息是通过一篇社论,而那篇文章正是……” 张虹已经不敢再听下去了,连忙捂住了耳朵。 看到张虹这掩耳盗铃的举动,杜局长不禁笑了。 让你胡乱攀咬,吓死你。 眼见火候差不多了,杜局长随即换了一副表情。 他完全可以抓着“诬告”这个罪名,把张虹给钉死,但终究还是不忍心。 不过是因为高考落榜,心里不平衡,做事极端的年轻人。 实在没必要下死手。 “小同志,奉劝你一句,没有根据的话,不要乱说,好了,看在你还年轻的份上,这次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但是,希望你以后谨言慎行,真要是惹出大祸,谁也救不了你!” 离开教育局的时候,张虹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路上撞到了人都没有反应。 折腾这一趟,任何目的都没达到。 继续告? 可是要去哪里告呢? 海城? 王作先是海城的一把手,而他也正是被张虹怀疑,向李天明透露消息的对象。 京城? 别逗了! 张虹不过是个24岁的年轻人,来永河县教育局这一趟,已经差不多耗光了她的勇气。 越想越委屈,张虹忍不住痛哭失声。 原本寄希望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为此不惜孤注一掷。 可到头来,187分的成绩,这就是她努力的结果。 想到自己未来只能待在农村,就像当初离开家的时候,对着伟大领袖的画像发誓时所说的那样,一辈子扎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张虹顿时感觉未来一片灰暗。 回到村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怎么回来的,张虹都记不起来,浑浑噩噩地推开知青点大院的门,听着宿舍里传出的阵阵说笑声,一颗心更是沉入了谷底。 “回来啦!” 听到声音,张虹猛地抬起头,好半晌才看清对面站着的是宋长英。 “我在你眼里,是不是像个疯子?” “差不多!” 宋长英一点儿没客气。 村里的学校已经放假了,高考结束之后,她每天都和村里的社员一起下地劳动。 收工以后才去村支部拿了录取通知书。 张虹闹的那一场,还是回知青点,听其他战友说的。 “你……” “怎么?我说得不对?” 宋长英面带讥笑。 “你这个幸运儿当然可以嘲笑我,很快你就要去上大学里,可以彻底离开这个鬼地方,对了,以你和宋晓雨的关系,你也应该提前知道了恢复高考的消息,现在你不用再隐瞒了!” 宋长英并没接话,只是目光灼灼地看着张虹。 “说完了?” 张虹目光闪躲,下意识地偏过了头,不去和宋长英对视。 “既然你说完了,也来听我说几句,张虹,人要讲良心,李天明完全没有责任帮我们,可他还是帮了,无论是看谁的面子,我们这些人能在高考前,得到最好的复习资源,他是出了大力气的,对此,我很感激,相信大家也是一样!” 宋长英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回避,很快听到声音的知青们纷纷走出了宿舍。 “结果或许只有一部分人满意,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达到预期,但是,这都不是你恩将仇报的理由,一下午的时间,你去哪了?能告诉大家吗?” 张虹被众人围观,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发慌。 “我……我没必要告诉你们!” “好,这是你的权利,你可以不说,但是,你做过的事,迟早会被人知道,猜猜看,知道你做过的那些事,大家会怎么看你?” 张虹攥紧了拳头,之前马兴因为出卖李天明,在村里成了过街老鼠,她也是亲眼看到过的。 想到自己要步马兴的后尘,张虹顿时感到一阵后怕。 “这就心虚了?” 张虹表情的变化,没能逃过宋长英的眼睛。 “张虹,你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自以为是了,总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遇到点儿事,你就怨天尤人,觉得天底下所有人都对不起你。” 张虹刚要反驳,却被宋长英厉声打断了。 “你不用解释,你就是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人,我看得清,大家伙也都看得清,你性格上的问题,我们不予置评,但是,你不该恩将仇报!” 经过了一下午的时间,所有人也都渐渐冷静了下来。 仔细想着宋长英说的每一句话,的确,李天明已经帮他们很多了。 无论牛建邦说的是不是真的,李天明的做法,好像都没什么错。 “言尽于此,张虹,好自为之!” 第四百八十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 “咋这么不小心!” 李天明一大早就到了县城,刚见着教育局的杜局长,还没等说明来意,就被带到了李学国的面前。 “你知不知道,差点儿闯了大祸!” 听李学国说了昨天的事,李天明这才知道,张虹还真跑到县里把他给告了。 “没凭没据,红口白牙的,总不能她说啥就是啥吧?” 见李天明还不服,李学国更来气。 “人家是没凭没据,可这事真要是闹大了,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李天明自然知道,全国数百万考生参加这次高考,可录取率上辈子刷过短视频,据说不到5%,这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过去了,只要自己不作,未来的人生注定一片坦途。 可绝大多数都是没过去的人。 正是积压情绪的关键时刻,一旦张虹把事闹大,怕是上面都压不住。 为了安抚落榜生,肯定得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李天明一个平头老百姓,他的肩膀挑不起来,那么,谁来挑? 自然只能是…… 王作先。 即便他是老人家的老部下,恐怕也只能挥泪斩马谡了。 想明白这一节,李天明也感觉到了后怕。 看到李天明的反应,李学国板着脸道:“现在知道怕了?” 李天明不禁面露尴尬。 “幸亏老杜连吓唬带糊弄地把人给拦了回去,要不然,看你咋和王主任交代!” “是我考虑得不周全!” 李天明赶紧认错。 之所以出这么大的纰漏,还是因为他没参加过高考。 上一世国家恢复高考的时候,他正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奔波,根本没机会关注这件事。 自然也就体会不到,高考对于那些在农村苦熬了多年的知青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知道就好,我看你就是太顺了。” 这话说得没错,重生以后,李天明确实太顺了。 做的那些出格的事,换做别人,连去大西北啃沙子的机会都没有,可他却一直平平安安,顺顺当当的。 不光自家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还带着李家台子,乃至大柳镇的乡亲们一起赚钱致富,更得了不少大领导的青睐。 路走得这么顺,难免有点儿飘。 早就不像刚重生过来的那几年,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这次的事算是一个教训,往后做事,多长个前后眼!” 李天明忙不迭地应着。 李学国见教训的差不多了,也就顺势将这件事给揭了过去。 张虹还会不会继续在这件事上做文章,把事闹大? 现在已经不重要了。 她昨天来县教育局走这一遭,已经给李学国提了醒,自然也有了防备。 再过段时间,随着各高校录取工作结束,高考的热度降下来,张虹纵然想闹也闹不起来。 更何况,本来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要李天明不承认,谁还能把他怎么样。 “你今天来县城,又有啥事?” “是天亮媳妇儿……” 李天明当即把靳小琪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按杜局长说的,她这个分数已经非常高了,不至于录取不上啊!” 李学国听了,也同样纳闷。 “会不会是……政审上出了问题?” 分数既然够了,却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在李学国看来只能是这方面的问题了。 “不会,天亮媳妇儿家三代城市贫民,父母都是工人,大哥也是工人,二哥和姐姐都在西疆生产建设兵团,她的政审要是有问题的话,兵团也不可能要她哥哥姐姐!” 当初最早一批去兵团的知青,政审的严格程度,和当兵都差不多。 出身有问题的,就算是想去支援边疆建设都没资格。 “要是照你这么说,天亮媳妇儿的出身也没啥毛病啊,那就是……京大那边给卡住了?好大学的政审过程总要严一点儿吧!” “我也想过了,可是,我大伯家的天敬,报的是国防科技大学,那可是军校,军校的政审肯定要比京大复杂吧,天敬的录取通知书,昨天也到了!” 这可就奇了怪了! 李学国思虑再三,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喂!这里是永河县革委,我是革委主任李学国,帮我接市教育局,找王副局长!” 李学国身为王作先一系的人,市里的头头脑脑也认识不少,其中就有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 “王局!我是李学国,有个事要麻烦你,是我的一个侄媳妇,这次也参加了高考,成绩很不错,报的是京大,可录取通知书一直没到,就想托你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给耽搁了。” “行啊!我还正想着要贿赂贿赂你,一直没机会,好,好,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消息!” 说完,放下了电话。 “等着吧!” 可等也不能干等着,两人又聊起了,最近市里吹过来的风。 王作先打定主意要发展经济,永河县被他当做了一个试点。 这段时间,李学国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 发展经济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要结合永河县的实际情况,总不能在华北大平原上发展畜牧业,更不能像白江涛那个死鬼,一拍脑袋就弄出个万亩大梯田。 “恢复大柳镇的大集,这件事做得不错,虽然对永河县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对增长人民群众的心气儿,这件事至关重要。” 政策一时一变,让老百姓也是束手束脚。 ZB主义的尾巴割了一茬又一茬,把人们的心气儿都给割没了。 只敢老老实实种地,谁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生怕被打成反面典型,自此万劫不复。 恢复大柳镇的大集,为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们看到领导们改革的决心。 “可这还远远不够,天明,李家台子得起带头作用!” 还要咋带头? 李天明突然察觉到,李学国一开始吓唬他的那一通,就是为了现在做铺垫呢。 “叔,有啥话您就明说,能办的,我一定给您办成了!” 李学国笑了:“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得嘞! 接下来才是正文。 “天明,李家台子,乃至大柳镇能有今天的面貌,你小子功不可没,这一点,我清楚,王主任也清楚,但是,永河县不光只有一个李家台子,一个大柳镇,既然要发展,总不能你们跑出去老远,其他村镇还在原地踏步吧?” 李学国一边说,一边还在观察着李天明的反应。 见火候差不多了,终于抛出了他的目的。 “发展要均衡,你们富裕了,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话都让你一个人给说完了,我还说个啥? “叔,您也是咱李家的人,胳膊肘咋老往外拐啊?” “扯淡,我这个县革委主任是给咱李家当的?我也不难为你,现在就让其他村镇迎头赶上也不现实,可你们吃肉,总得让别人喝口汤吧?” “您想让我们咋让出这口汤?” “人工!” 李学国终于亮出了真实目的。 既然要发展经济,就不能还和以前那样,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王作先在全市干部大会上也提到过,当务之急,是要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觉到日子有盼头。 怎么做到这一点? 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也就是所谓的副业创收。 本来这件事应该由县革委来解决,但目前永河县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县城还有大量城镇居民的工作得不到解决。 哪有余力去帮扶农民。 如果盲目地上马一些项目,问题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于是,李学国便打起了李家台子的主意。 “您的意思是……让村里的工厂在全县范围内招工?” 李天明的话音刚落,电话铃声响起。 李学国抓起电话。 “王局,对,是叫靳小琪,考了325分,报的是京大物理系,好,好,好,我知道了,王局,多谢了,放心,答应的事,我还能反悔,好,等我去市里。” 撂下电话。 “又被那老小子给坑了一顿!” 第四百八十四章 现实版范进中举 事实证明,李天明和李学国全都想多了。 靳小琪的录取通知书之所以迟迟没到,只是单纯的因为京大的招生工作要比其他院校麻烦得多。 高考停摆了十年之久,一朝恢复,考生们对于大学校园的向往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像京大这种全国知名的学府,更是成了无数学子向往的圣地。 于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很多考生明知道以自己成绩,被京大录取的希望不大,却还是抱着万一的想法,试着将京大填了进去。 正像李天明对天和他们说的那样,冲、稳、保。 反正都是冲,冲哪一所大学不行。 可这样一来,京大招生办的录取工作也变得格外繁重。 虽然考生们的成绩已经被划分了档次,一些总成绩明显不够的考生在第一轮就被刷掉了。 但负责招生的老师们却担心被刷掉的考生中会藏着遗珠。 毕竟,有很多精通某一个领域的天才,会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 数学满分,结果语文和英语不及格,总成绩被拉低,这种事并不少见。 造成的结果就是,京大的新生录取工作,进行得异常缓慢。 “再等等吧!王局说,以天亮媳妇儿的分数,京大十拿九稳。” 听到这话,李天明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下回去见着靳小琪,他这个大伯哥也算是有的交代了。 “叔,您工作忙,我就不打扰了。” 李天明说着,起身就要走。 “哪去啊?你小子过河拆桥,你的事有了个结果,我和你说的事呢?” 呃…… 没蒙混过去。 “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做主的,这样,我回去和学庆叔商量一下,尽快给您回复。” 李学国可没那么好糊弄。 “少拿这话搪塞我,学庆他们几个的态度我不管,我就问你,这事你答不答应。” 李学国又不是不知道,如今李家台子的事都是李天明做主。 就连大柳镇其他几个村子的主任,也都被李天明一一降服了,现在全都唯他马首是瞻。 只要李天明点头,其他人肯定不会有反对意见。 李天明闻言,知道今天不撂下句准话,怕是走不出县革委的大门。 “这事……我先应您了!” 回去商量不过是有个流程,李学国说的事,李天明肯定是要举双手赞成的。 李家台子,乃至大柳镇的发展肯定不会止步不前。 未来还要建更多的工厂,到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人工。 只靠大柳镇的六个村子,根本没办法满足未来的用工需求。 招工的范围只能往大柳镇以外发展。 李学国就算不提出来,李天明也准备等新厂建成后来找他求援。 之所以不立刻答应,那是因为…… 总得让李学国这位大主任知道——事难办。 “有你这句话,我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开上车打道回府。 到了村口,李天明把车停在路旁,先去找了靳小琪。 本来和天生说好了,让靳小琪休息两天。 可今天一早,靳小琪说什么都要去上班。 用靳小琪的话来说,干起活,人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哥!” 靳小琪知道,李天明为了她的事,又跑了一趟县城。 现在要揭晓答案了。 尽管已经做足了心理准备,可还是难免紧张。 “学国叔托人给打听了,直接找到京大负责招生的老师……” 李天明简单的说明了一下情况,靳小琪的表情也逐渐舒展开来。 “这下放心了吧!” 想到自己昨天没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的反应,靳小琪也不免尴尬。 “行了,先去忙吧,有啥话,下班到家再说!” 目送着靳小琪欢天喜地的进了厂房。 李天明并没立刻回家,而是在这一片转悠开了。 当初在建电风扇厂的时候,李天明就已经对这片地做了规划。 按照他的想法,未来这一大片要逐步形成一个产业园区。 现如今只有三个厂…… 确实少了点儿。 如果不是先前乱的那一阵子,李天明的计划,早就开始实施了。 现在开始干,也不晚! 一圈转下来,李天明的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 等忙完了眼前的事,就去找李学庆商量。 眼前最要紧的,自然还是靳小琪的录取通知书。 又等了整整一个礼拜,邮递员又来了几趟,之前原以为落榜的知青,也拿到了他们的通知书,其中还包括了…… 张虹! 这段时间,张虹一直躲在知青点,既不上工,更不见人。 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李天明会对她实施报复。 整个人都快神经了。 哪怕别人只是看她一眼,都会让她紧张半天。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张虹还以为是李天明为了报复她,故意做的局。 当时的反应,把邮递员都给整懵了。 考上了咋还不高兴呢? 等张虹反复确认了好几遍,确定自己真的能去上大学…… “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拿着通知书,又哭又笑的,一路大声喊着冲出了村支部。 “这是……疯了?” 张虹的精神状态确实不正常了,之前就因为自己吓唬自己,整天神神叨叨的,如今大喜之下,紧绷的那根弦突然断开…… 宋长英苦笑道:“我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可她现在……确实……” 李天明恰好这会儿进了院,闻言道:“这是咋了?” 宋晓雨忙把张虹的情况和李天明说了。 疯了? 这还真是…… 没想到! 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的事,李天明对张虹基本没啥印象。 只是隐约记得上一世张虹是在知青大返城的时候离开了李家台子。 当时她正和永河县来的一个知青搞对象。 她离开以后,那个男知青禁受不住打击,精神出了问题。 谁知道现在出问题的变成了张虹。 这还真是……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你们知青点那边没商量商量怎么办?” 宋长英面露难色:“我们也知道,张虹最近做了不少错事,可……她现在变成这样,也算受到惩罚了,能不能……送她去医院检查一下?” “应该的!” 李天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一码归一码。 张虹是来李家台子插队的知青,在这里出了问题,村里自然应该管。 “明天吧,我开车送她去县医院,你们知青点安排俩人跟着一起去。” 见李天明答应,宋长英也松了一口气。 “天明,谢谢你能不计前嫌。” 李天明笑了:“我可没说不计前嫌,最多是不落井下石。” 他没那么大度,人现在出了问题,只是把举报他的事放在一边。 警察抓住受伤的犯罪嫌疑人,还得先救人后审问呢。 送走了宋长英,宋晓雨又问起了靳小琪的事。 “我明天去县城,顺便再问问!” 转天,疯疯癫癫的张虹被宋长英和张超英一起拖上了车。 看她那模样,还真不像是装的。 目光呆滞,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我考上了,我考上了!” 录取通知书被她攥在手里,谁都不让碰。 张超英想要拿走,张虹又哭又喊,又抓又咬,还朝张超英吐口水。 李天明看着也不禁连连摇头。 这人啊! 还是不能太心窄了。 到了县城,直奔医院,找到了去年地震的时候,曾见过的那位副院长。 问清了张虹的情况,副院长也不禁挠头。 县医院根本没有专业的精神科,想要查明病因,只能去市里。 “市里的二院有精神科,那边更专业一点儿。” 李天明辛苦一趟,送张虹去市里倒是没问题,可是…… “先通知知青办,让他们通知张虹的父母吧!” 甭管真假,张虹显然不适合继续留在李家台子。 一旦让她再受刺激,导致病情加重,这个责任,村里担不起。 李天明找到知青办的负责人,说清了张虹的情况,对方也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专人送张虹去市里就医。 目送着载着张虹的吉普车离开,李天明和张超英也是面面相觑。 “咋就……变成这样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消停不下来 既然来了县城,顺道去一趟教育局,再去问问情况。
相关推荐:
那个npc他如此迷人
“女”佣(H)
苏简溪厉霆骁
三国之曹家逆子
嘲笑我没机甲?可我是机战王啊
全球通缉:霸宠迷糊甜心
田园小农民
修行从役使六丁六甲开始
roushuwu.xyz暗里着迷
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