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上的内参稿件,摊开在俩人面前的茶几上道:“吴老板,那我们这就开始?” 吴远欣然道:“行啊,正好茶我都泡好了,那就开始吧。” 林秘书翻着内参版规划稿道:“这里头的产业化、上下游、一站式,需要详细说明,吴老板你说,我记。” 这些对于吴远来说,那都是张口就来。 “产业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家居行业所涉及到的家具、灯具、卫浴、五金、板材等必须用品,全部从手工化、不成规模,发展到机械化、规模化。至于上下游……” 吴远解释的很谨慎。 因为很可能,这几个新名词将会在这种内参类文件中,流传十几二十年。 那这个最初给出的解释,就显得尤为重要。 林秘书边记边觉着,很是受教。 他甚至觉着,吴老板这肚子里的墨水,比举手会上的干部们多多了。 “……对了,吴老板,这份规划里提到的,为了实现家居港的长远规划,本市需要一步步布局上下游产业,比如卫浴用品、五金件加工、灯具以及板材类企业。这方面,上头要求详细一点,具体到牵头人。” 顿了顿,林秘书试探道:“吴老板,不如你来做这个牵头人吧?” 吴远不由失笑道:“林秘书,我就算再能耐,也不可能凡事多吃多占。一个人精力是有限的,而且除了板材类,其他行业我也不懂。” “吴老板,如果连您都这样说,那咱们北岗就没人了。这个牵头人,非您莫属!” 第543章 赚钱可以,虚名大可不必 吴远笑吟吟地看着林秘书。 两世为人,他并不会因为两句好话,就飘飘然、不知所谓了。 虽说对于这些家居家装的上下游产业,他已经或者打算会涉足。 但明明很单纯的投资行为,没必要为了点虚名,就沾惹上政治意味。 作为牵头人被写入这种规划类文件,将来一旦相关的干部出了问题,那绝对后患无穷。 没那个必要。 林秘书见他不为所动,只好开始装可怜道:“吴老板,其实我们也是为了交个差,这个牵头人的名额,总得有人站出来。不然我和县长都交不了差。” 吴远笑道:“那就把徐县长写上,以我和徐县长的关系,将来徐县长真有要求,我能袖手旁观么?” 林秘书硬着头皮道:“那倒也是。” 虽然没达到预期的目的,回去保不齐要挨县长的一顿呲,但林秘书换位思考,也觉着吴老板的选择,并没有错。 不仅如此,而且令人高看一眼。 这种稳如老狗的作风,注定人家将来能走得更远。 规划书交流结束。 临走前,吴远给林秘书塞了两包华子,以作慰藉。 林秘书跨上他的二八大杠,慢悠悠地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这位林秘书,明明不到三十,这背影却让他骑出了四十出头的老派感。 没等吴远转身回小楼,就见二八大杠消失的道路尽头,紧跟着拐出来一辆红色桑塔纳出租车。 得了,也不用回了。 八成是宋刚到了。 要不是宋老板和林秘书实在没什么交集,吴远真的怀疑这俩人在玩接力。 点根烟的功夫,红色桑塔纳停在了厂门口。 宋刚迫不及待地推门下车,一脸惶恐地迎上来道:“哎哟,吴老板,这么大热的天,哪能劳烦您在这儿等我,真是折煞我老宋了也。” 吴远自是不会点破,顺着话茬续道:“宋老板毕竟是远道而来,我迎一迎,接一接,也是应该的。” 接着散给宋老板一根华子,转身把人往厂里让。 宽阔宏伟的家具厂大门,原本足以容纳二十人并排而入。 结果这俩人客气起来,非分个先进后进的。 让了好一会,最后是吴远裹挟着宋刚进去的。 相比于吴远的高大,宋刚个头偏横向发展一些,如此被吴远一裹挟着进门,滑稽之余,依旧是笑容满面。 “什么时候到的?”走向办公楼的路上,吴远即便早已知情,却也故意问起这问题,以便开启话题道。 “昨晚天擦黑的时候到的,当时本想约一下吴老板吃个便饭,但考虑太晚了,有些打扰。”宋刚也是半真半假地客套着。 说话间,俩人进了办公室,宋老板嘴上的烟也点上了。 吴远就手提起茶壶,虽然还有水,但还是放下了。 总不能用旧茶招待新客人。 那就太失礼了。 “桑语!” 一声吆喝,唤来行政部的小姑娘。 结果桑语是打外面奔回来的,因为跑得太快,以至于冲进屋里,胸前还跟小鹿乱撞似的,看得宋刚都不由一讶。 吴远顿时责怪道:“怎么这么着急忙慌的?” 桑语立马脸红了,但依旧解释道:“刚去食堂量尺寸回来,听到你的喊声,才跑过来的。” 吴远哦了一声:“服装厂派人过来了?” “嗯,来了有一会了。” 昨晚刚跟媳妇说过,这人就派过来了。 这效率杠杠的。 吴远提起茶壶道:“去沏一壶新茶来。” “哦,这就去。”桑语双手接过,弯了弯膝盖道:“二位老板稍等。” 礼仪上还有待学习,但确实让人觉着单纯不反感。 没等桑语把茶泡好送过来,宋刚抽了口烟,便切入了正题。 “吴老板,其实这事,原打算咱们在吴宫大酒店小聚时,跟您探讨的。结果您太忙了,又没参加。我这只好追到北岗来了!” 吴远笑道:“这回一个人来的?” 宋刚顿时苦笑道:“少了吴老板您这个大客户,我只能给人家点钱,把人打发走了,哪还养得起?” 二人心照不宣,都知道说的是上回陪着来的那姑娘。 但桑语不知道,一进门听到这话,提着茶壶,就有点发愣。 “那我罪过可大咯!”吴远伸手接过茶壶,给宋刚取了个新茶盅,满上道:“宋老板你这边有什么难处,尽管说。” 桑语不明就里地出去了。 宋刚这才道:“难处嘛,倒也不至于。吴老板您这边的供货品类,也不是一刀切,短时间内问题不大。” “……不过随着兔宝宝板材厂产品种类的完善,我这边的生存空间肯定是越来越小。” 吴远弹了弹烟灰,漫不经心地道:“宋老板如今的货都是从谁家进的?” “都是从浙省的一家小厂进的,我跟它们老板是多年的老伙计了。如今失去吴老板这个大客户,我还不知道怎么跟老伙计交待,唉!” 宋刚叹着气实话实说,全然没有意识到吴远提这个话茬的用意。 直到发现吴远并没回话,只是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时,宋刚这才反应过来:“吴老板,您的意思是,让我改从兔宝宝进货?” 吴远笑而不语,再次给宋刚空掉的茶盅中,倒满茶水。 宋刚吃了一惊道:“跟吴老板合作,一起赚大钱,我自然是千肯万肯的。可老伙计也是十来年的关系,突然就翻脸不认人,我老宋自认不是什么忠厚老实之辈,却也做不出来。” 吴远这才道:“宋老板你可以试试看,我这是看在咱们合作良好的基础上,给你指的一条道。宋老板你代理我们兔宝宝板材,也算是两条腿走路,肯定会更稳。不是么?” 顿了顿,吴远干脆道:“这样吧,宋老板,不着急做这个决定。咱们今天先去兔宝宝胶合板厂实地考察一下。” 宋刚趁机答应下来:“也好,我也很想到吴老板的厂里参观学习一下。” 其实参观学习倒是次要的,趁着这个时间琢磨利害、拿个主意才是主要的。 接着吴远当着宋刚的面,给胶合板厂打了个电话。 安排考察这个事没必要藏着掖着。 就算吴远不打这个电话,宋刚也会觉着,是吴远早就安排好的。 第544章 不是不仗义,奈何对方给太多 银色桑塔纳前往彭城的路上。 宋刚虽然嘴上应付着吴远的话题,似乎什么话题也都接得上的样子。 但心里头是左右权衡,变化剧烈。 吴远的提议,看似轻描淡写、漫不经心。 可宋刚不琢磨不要紧,越琢磨越觉着关系重大。 人一辈子,很多时候都会因看似微不足道、轻描淡写的小决定,而改写人生。 宋刚很清楚,如果他拒绝了这次合作的机会,那么将来,他和吴远之间的交集只会越来越小,直至彻底消失、分道扬镳。 而如果冒然答应的话,老朋友的道义暂且不说,吴老板这个刚刚起步的新厂,板材质量究竟怎么样,能不能开得下去,这些都是问题。 一个多钟头后,桑塔纳进入彭城地界。 结果没往城里头开,却直奔市郊的乡下。 道路越来越差。 周边尽是农田。 宋刚的心就直往下沉。 直到车子开进一家门头尚新的大门,宋刚的眼前,骤然间豁然开朗起来。 正准备追问吴老板,却见吴老板已经当先推门下车。 车门外站了一排的队伍,热情迎接。 宋刚心怀惴惴地跟着下了车,跟着吴远和众人握完手。 接着就瞧见众人身后的厂内布局,别有洞天。 跟刚刚进来的平平无奇的门头,形成巨大的反差。 一条主干道,足足有四车道那么宽,将厂内一分为二。 主干道两旁分布着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厂房里头看不真切。 但外头被油绿油绿的绿植环绕着,间或夹杂着不少新栽下去的花草树木。 宋刚收回手来,惊愕地道:“吴老板,咱这厂房得有个大几十亩吧?” 吴远没说话。 任由副厂长陆萍介绍道:“宋老板,我们这儿一期工程一百亩。后面发展起来之后,还会有二期三期规划。” 王敏亚出去跑市场去了。 如今厂里是陆萍坐镇,只能由她来回答了。 宋刚暗自心惊。 好家伙,一期就已经一百亩了。 老伙计那小作坊,跟这压根就没法比。 更别提人家还有二期三期了! 至于说初期就投入那么大,生产出来的板材能有销路吗? 这一点,宋刚毫不担心。 毕竟吴老板名下的俩家具厂和腾达公司的需求就摆在那儿。 有这三个厂子的需求打底,眼前这个胶合板厂也是有了足够的底气,才敢第一期就上这么大的规模! 产量一上去,板材成本上的优势,自然就有了。 所以别看人家这是新厂,可真要代理拿货,价格指定比老伙计的小作坊更低。 这是可以想见的。 因为大树底下好乘凉! 一念至此,徘徊犹豫了一路的宋刚,此刻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再等到随着陆厂长,跟着吴老板,走进厂房一参观。 厂房内部很大,机器轰鸣,运行不断。 但一眼看过去,却没有给人丝毫凌乱的感觉。 到处都井然有序,立立亮亮的。 宋刚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跟吴远签合同了。 老伙计,不是我不仗义,实在是人家给的太多…… 半个小时的参观之后。 陆萍领着众人走出厂房,征询吴远道:“老板,要不咱们先吃个饭?” 还没等吴远回应,宋刚就抢先道:“吴老板,要不咱们先把合同签了,再吃饭?” 吴远欣然道:“听宋老板的。” 代理合同没多少细节可抠,签一下顶天半个钟头的功夫。 结果十多分钟后,宋刚连完整的合同都没看完,只确定几个关键指标,就刷刷刷地签下了大名。 签完合同,宋刚一身轻松,以至于整个身体都有些发飘起来。 发飘之余,宋刚对吴远的态度,那是愈发恭敬。 吃饭时,更是频频敬酒。 结果都被陆萍带着裴娜挡了下来,最后宋刚倒先喝醉了。 被马明朝扛着,扔进了桑塔纳的后座,怀里还抱着装有合同的公文包不放。 重新回到北岗县招待所,已经四点多了。 车一停稳,宋刚就揉着眼醒过来了。 拉住吴远不给走道:“吴老板,今晚无论如何,得给我个薄面,一起吃顿饭。” 吴远摆摆手道:“宋老板,中午你刚喝过,今晚就免了吧。回上海之后,咱们有的是机会。再说了,在我的地盘上,也没让你做东的道理。” 宋刚一听这话,就松手了。 有道理! 加之招待所的服务员跑出来,也打断了二人之间的客套。 跑出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沈清。 宋刚一见,就果断识趣地跟吴远挥别,先回房了。 留下空间给沈清和吴远说话。 “吴老板,昨天的电话,没给你带来什么麻烦吧?” “麻烦,能有什么麻烦?”吴远大大咧咧地,完全没当一回事地样子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我谢谢你还来不及。” “那倒不用!”沈清脸上几度变幻,看不出心情道:“吴老板,进来坐坐?” 吴远拉开车门:“不用了,客人送到了,我得回去上班了。” “再见,吴老板。” “再见!” 回到盼盼家具厂的办公室,刚坐下,杨沉鱼就袅袅婷婷地敲门进来了。 吴远的目光,也是不由自主地就定位在那双薄如蝉翼的丝袜上。 后世巴黎世家的效果也不过如此。 从丝袜上收回目光,吴远看向杨沉鱼道:“找我有事?” 杨沉鱼莫名地就自信起来,眼角的幽怨不翼而飞道:“现在没了。” 然后就转身回了自己办公室。 吴远就很莫名其妙。 杨沉鱼的心情却实实在在地飞扬起来。 确定了。 不是老娘没魅力,而是马校长实在太拉胯。 既然这样,还不如送给妹夫多看几眼。 不为别的。 就为了老娘心情愉悦! 于是接下来,直到下班,不到两个小时的功夫。 杨沉鱼连敲了吴远四次房门。 那游手好闲的样子,让吴远这个老板一度怀疑,自己这个市场部经理,工作量不饱满。 正常人,哪有这闲功夫频频往自己办公室跑? 临下班前,赵果拿着定制服装的单据,过来找吴远签字。 忍不住问起道:“老板,杨经理的丝袜真好看,在哪儿买的,你知道不?” 毕竟杨经理来回溜达了好几圈,想不注意到都难。 第545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试试看 结果这一问,却让吴远有些反应过度。 “这我哪知道?”吴远当即矢口否认道:“不过质量不好,一撕就坏,不建议你们买。” 赵果哦了一声,转身就走。 走到办公室门口,才觉着老板这话,似乎信息量有点大。 赵果前脚刚走,吴远后脚就下了班。 回县里接上媳妇,再回到家,天光依旧大亮着。 不愧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杨支书早早地过来了,蹲在大门外,看着一桶的鳝鱼,咬牙切齿。 吴远下了车一瞧,“欧呼,哪来这么粗的黄鳝?” 杨支书抓住一条,跐溜滑地道:“最近村里收小龙虾收来的,不少人分不清龙虾窝和黄鳝窝,可不就容易抓到这些个东西么?” 吴远啧啧道:“这可都是野生的,又粗又长的,美味呀!” 杨支书不以为然道:“你是没见着,还有抓到菜花蛇一并送来的,吓得李会计原地跳起来了都。” 既然黄鳝都能误抓,抓到菜花蛇也是稀松平常的事儿。 好在北岗本地没什么毒蛇。 即便发现是蛇,顶多就是一场惊吓。 更何况很多人根本就不怕蛇。 说话间,吴远见老丈人处理这些黄鳝不太得心应手,干脆掠起袖子道:“我来吧,爹。” 杨支书果断让位道:“你来。” 吴远接过斧头,对于老丈人递过来的剪刀根本不用,一把揪住黄鳝尾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摔在猪圈旁的砖头上。 三指粗的黄鳝十分干脆地晕了过去,被吴远一根钉子钉在菜板上,斧头随手一划拉,直接开膛剖肚。 接着手起斧落,剁成十来段。 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看得先前在院子里不敢过来的小江和玥玥,都屁颠颠地跑过来,兴奋地盯着吴远继续处理第二条和第三条。 就这样,吴远又处理了两条。 看着盆里面堆得满满当当,干脆放下斧头,今天就到此为止了。 毕竟是野生的黄鳝,太粗太长了。 放在城里人家,一条就够烧一盘菜了。 吴远这一口气搞了三条,怎么着都够吃了。 随即端着剁好的鳝段来到水井边上,老支书提着剩下的黄鳝桶,跟在后头。 打了一盆清水,先冲洗了一遍。 接着使唤起闺女道:“玥玥,去跟你妈要碗面粉过来。” 玥玥激动万分地跑去了,小江屁颠颠地跟在后头。 等到一碗面粉端过来,吴远已经又打了一盆清水,指挥着玥玥把面粉往盆里一倒。 开始就着面粉揉搓鳝段,直到表面再不滑溜为止。 老支书蹲过来问:“这么大一盆,你准备怎么做?” 吴远继续冲洗掉鳝段表面的面粉道:“就来个葱爆鳝段吧,正好当下酒菜了。” 如果鳝段不那么多,倒是可以配搭着新鲜猪肉来一盘红烧马鞍桥。 现在这个量,没那个必要了。 “好嘞!”老支书撑着膝盖站起身来道:“我去寻摸点大葱过来。” 换上围裙的杨落雁,走过来一看,眼神里不乏崇拜道:“你怎么什么都会呢?” 吴远得意地开个玩笑道:“可能我上辈子是个吃货,竟琢磨这些事儿了。” 上辈子功成业就之后,确实在美食上下的功夫,比在女人身上更多。 毕竟是人到中年了,兴趣点也有所转移。 杨落雁却不以为意道:“那也不错,做个名厨,绰绰有余了。” 等到大葱拔来,洗掉切段。 吴远就端着干净去腥的鳝段,直奔灶房。 老支书主动占据了灶门的位置,用烟头引了火。 六月的天,大锅很快就热起来。 吴远摸过油壶,沿着锅边倒了一圈的油,随即不等油热,就把事先切好的葱段、蒜瓣倒进去。 一时间油烟四起。 “爹,火小点。”吴远连忙道。 老支书手忙脚乱地,直接来了个釜底抽薪。 好家伙,一时间,火星四溅。 好在火是真的小下来了。 吴远翻炒着葱段直至金黄,倒入腌制过后的鳝段直接爆炒。 然后加水,再行调味。 北岗这边的口味不习惯加糖,吴远还是随手加了一勺,改善一下口味。 等到葱爆鳝段出了锅,盛在小浅盆里,顿时香味扑鼻。 闻得老支书兴头大起:“今晚必须喝两盅!” 看着葱爆鳝段端上了桌,刘慧也没拦着这爷俩喝酒。 两盅茅台下了肚,杨支书这话匣子立马就打开了,跟吴远提起道:“如今咱村里买的这台粉碎机,一个星期拢共也开不了几天。大部分时间都闲着,我跟你许叔看着实在闹心。” “所以就想问你,这十三香调料粉,是不是只能卖给烧小龙虾的?能不能扩展点用途,咱也能多点客户。” 这问题,立马让吴远想到了王守义十三香。 同样是调料粉,人家这市场范围就很广。 不过吴远提供给村里的配方,的确是偏向于红烧小龙虾更多一点。 用来调味家常菜的话,口味上还是偏重了点。 所以吴远趁着倒酒的机会琢磨了一下道:“要不咱们再设计个包装盒,把多余的产能包装起来,拿到市场上卖卖看?” 这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老支书一听,就拍板道:“试试就试试,总比机器白白放着生锈强!” 然而吴远心里清楚。 这事的市场前景怕是有限。 毕竟这年头,大部分老百姓家里头,日常炒菜连油都不舍得多放。 更何况各种调味料乎? 否则也不至于让莲花味精大行其道。 所以为了让老丈人心里多少有个准备,吴远又把话说回来道:“爹,咱们的小龙虾产业,重点是小龙虾的养殖和销售。十三香调料味毕竟只是配料,它动不了主角。” 老支书听出闺女婿的言下之意了,不由叹气道:“谁说不是呢?可农科院迟迟没个消息,这几家养鱼的,小龙虾更是没养出头绪来。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说完,老支书自己闷头干了一盅。 吴远酒盅端起来又放下道:“好事多磨,爹。” 老支书喟然道:“我也知道这事急不得,可今年这光景,麦子已经被淹毁了,如今稻子又要被旱死了,养蚕又迟迟不见效益,怎能不急?” 第546章 从夜市摊位到门面房,买! 眼瞅着父亲这情况,杨落雁连忙放下筷子,轻拍着老父亲的后背。 生怕他一不留神,再急出个好歹来。 吴远问起道:“咱北岗有多久没下雨了?” 刘慧难得地应了一句:“怕是得有二十多天了。” 老支书肯定地道:“二十三天了,如今连运河里的水都不足往年一半,所以为了保持水道畅通,水利局根本不让引运河水来灌溉稻子。” 没想到吴远直接放下筷子道:“这哪行呀!” 老支书一瞧,小闺女女婿比自己反应还大,连忙往回找补道:“水利局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毕竟运河的水道畅通,不单单关乎北岗一家的利益。” “我知道,”吴远点点头道:“我明天找三姐夫问问。” 老支书不由一愣,杨落雁也是跟着没明白。 你都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找三姐夫问? 不过这个姐夫跟小舅子的关系摆在那儿,倒也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事。 说话间,一浅盆的葱爆鳝片被吃了大半。 俩孩子愣是没少吃。 刘慧反应过来,连忙拦着不让再吃了。 这倒也对。 毕竟孩子原本就气血两旺,再吃这么滋补的野味,容易上火流鼻血。 晚饭过后。 老支书提溜着大黑的狗饭,弓着腰、背着手就走了。 吴远一直送到了村道上,看着那操心的背影,还忍不住叮嘱道:“爹,别太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 隔天一早。 吴远吃完早饭,刚到厂里,就给水利局打了个电话。 结果局里的人说熊科长不在。 吴远紧接着又给乡水利站打了个电话,结果人也不在站里。 这就奇了怪了。 吴远只能打到了下圩村里。 得到的结果并无二致,依旧是不在。 正当吴远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熊刚一个电话打进来了。 “你方便出来一下么?” “三姐夫,我正想找你呢。” “那正好,你直接到陵园东路来吧,我跟你三姐正在这边看门面房。” 怪不得到处都找不着人,敢情去看房了。 吴远放下电话,叫上马明朝,开着银色桑塔纳,直奔陵园东路。 别看晚上这里红红火火,人声鼎沸的,白天的时候,真的是冷冷清清、人气惨淡。 以至于马路两边那些私家前屋改成的门面,基本都无人光顾。 银色桑塔纳靠边停下,吴远推门下车,就见三姐吴秀华打一处门面里露出头来,冲他招手。 吴远回应着挥了挥手,随即看了看大致的位
相关推荐: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私定男伴设计师 (NPH)
碧荷衍生文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芊芊入怀
学姊,你真的很闹事(gl)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南城(H)
认输(ABO)
小寡妇的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