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NP」离开冷宫之后 > 第278章

第278章

群发呆。 熊文和熊飞燕俩孩子,正埋头奋笔疾书,不知道在补什么时候欠下的作业。 吴远看了一眼,也就是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抄写。 没什么难度。 他这个泥腿子老舅,都能指导。 当然,俩孩子也不需要指导。 “赶紧写!” 丢下一句呵斥,转身正要拍拍熊武,却见这孩子已经主动进屋去给自己搬椅子了。 孩子大了,懂事了。 于是一转眼,一大仨小四个人,在烧烤店门面门口排排坐。 “小武,你妈这样忙活,得忙到什么时候?” 熊武显然是有这方面观察意识的,闻言脱口而出道:“一般到九点钟,下雨刮风的时候,会早一点,八点半。” 吴远抬腕一看表,媳妇买的上海表上显示,才刚八点半。 至少还得等半拉钟头。 结果下一刻,就从烧烤摊的十来张桌台那块,走过来一人。 冲着吴远的方向亦步亦趋的,且走且停。 “老板,真的是你呀!”席素素一脸惊喜地道。 其实吴远隔着老远就认出对方来了。 那颤颤巍巍的步伐,就跟怀抱着两只兔子过来似的。 识别性特征太过明显了。 吴远点头,拍了拍熊武道:“去,给大姐姐搬个凳子来。” 席素素连连客气说不用,但当熊武把爬凳搬过来,立马搁在屁股底下,贴着吴远坐下了。 “这么晚了,跟谁来吃烧烤的?” “最近厂里连续加班,姐妹们有点累,我就带她们出来放松放松。” 吴远点点头,有些当领导的范儿了。 “订单的压力始终都有,要把握好大家挣钱的积极性和劳逸结合之间的平衡。这方面,你做的不错。” “嗯!”席素素连连点头,“快过年了,姐妹们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多挣点钱,过个好年。” “厂里其他都挺好的吧?” “挺好的!现在外面的人,都羡慕我们,想进咱们厂。” 吴远闻弦歌而知雅意道:“怎么,有人找你走后门了?” 席素素迟疑地点了点头,随即连忙表态道:“但我没答应,我知道厂里有严格的进厂要求,所以我让他们自己来报名,统一参加进厂考核。” “你做的不错,”吴远首先赞赏道:“但恐怕没少得罪亲戚吧?” 被说中心事,席素素难得俏脸一红,连忙装作不在意地道:“不碍事的,我都习惯了。” 闲聊片刻,直到熊刚抽出身来,席素素才起身回去,回到姐妹们中间去。 熊刚递了根烟给吴远道:“瞧你三姐忙的,连你都没工夫招呼了。” 吴远凑头跟三姐夫点着了烟,“眼下这季节,吃烧烤刚刚好,忙一点太正常了。再说我也没啥事,就过来看看。” 第933章 挣外汇这种事,还得看为夫的 小武说得没错。 九点钟一过,三姐吴秀华就腾出手来,从摊位旁边的水桶里抄了把水,边搓着手边走回来道:“幺弟,什么时候回来的?” “昨儿,”吴远应和着:“还忙得过来不,三姐?不行,咱再招个人手。” 吴秀华俩眼一瞪:“再招个人手,我干什么?” 吴远笑道:“安心做你的老板。” 吴秀华连连摆手:“那俺干不来!忙叨一点好,吃得饱睡得香。” 说完,忽然想起道:“你来了正好,前些日子我给小江和玥玥买了身衣裳,正好你顺便给带回去。” 吴远无奈道:“你都忙成这样了,还惦记这点事!” 很快,吴秀华把衣服拿过来,交到吴远怀里。 吴远看不出什么好不好的,只从这包装上看,是百货公司的货,指定是没少花钱。 “对了,三姐,周天我要在家里烤点串串。到时候你帮我多准备点,我过来拿。” “没问题,几个人吃?” “不过是小江他大舅、他二舅、他大姨和孩子们。” “那人不少,我各样都多准备点。” 姐弟俩闲话聊到了九点半。 熊文和熊飞燕趴在小板凳上,作业写没写完不知道,但困得是直点头。 吴远也就起身告辞,让三姐腾出功夫来,把几个孩子收拾先去睡。 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随手把衣服给了媳妇,顺便说了两句。 不料杨落雁却稀罕得紧,直夸三姐有眼光,会选衣服。 时间临近十点。 刘慧早带着俩孩子睡了,想试试衣服也试不成。 杨落雁却大包大揽道:“放心吧,三姐买的,指定合身。” 吴远便不再管,去洗了个澡。 洗完出来,客厅的灯已经熄了,只留下虚掩的卧室门,逸出一缕光来,指引着他。 进了卧室,杨落雁早换上睡衣躺下了。 俩口子凑在一起,终于有机会说些体己话,聊聊工作上的事。 说到这里,杨落雁就忍不住得意。 这半拉月来,她虽然人在北岗,足不出户的。 却把芙蓉衣巷的服装,成功卖到了东南亚,赚到了实实在在的外汇。 吴远笑意吟吟地直冲媳妇竖大拇指道:“不愧是我媳妇,就是能干。” 杨落雁却是闻弦歌而知雅意,秀拳捶了他胸口一下道:“曼迪菲家具厂也挣到了外汇,是不是?” 随即一幅智珠在握的得意表情道:“苗苗都跟我说啦。” 吴远唾弃:“这个叛徒!” 随即话锋一转道:“其实苗苗她们厂挣得这点外汇,不算什么。投资公司那边在香江市场上挣来的外汇,那才叫一个酣畅淋漓。” 杨落雁纤手在丈夫胸口画圈道:“那投资公司这回挣了多少?你这次去上海,主要是为了投资公司的事吧?” 吴远点点头,如实地告诉了媳妇。 杨落雁一听,蹭地坐起身来,连睡裙的吊带滑落,都浑然不知。 小一千万美金,她得卖出去多少衣服,才能挣到这么多外汇啊? 果然是人比人,气死人。 羡慕之余,就开始佯装迁怒丈夫道:“好呀,这么大的好消息,回来好几天,才跟我说。” 随即一个翻身上马,意气风发地宣告道:“必须接受惩罚!” 吴远摊开双手,直接躺平。 很快,卧室里奏起了爱的乐章。 转眼到了周日,10月21日。 一大早,马明朝就送来了一条八斤六两的黑鱼。 看得吴远是哭笑不得:“你家塘子近一年没管了,哪来这么多的大鱼?” 马明朝也挠挠头道:“没管归没管,但底蕴还是有的。” 吴远客气道:“这么好的鱼,咱上集都买不到。你等等,叫你小娘拿钱给你。” 马明朝把黑鱼往水缸边上的大盆里一放,抬脚就往外走道:“老板,你别来这一套。” “行行行,”吴远先稳住马明朝道:“明军家里是不是也买红砖了?” 马明朝停下脚步道:“没错,买了百来方,就卸在门口。” “百来方,他是想盖楼啊?” “我听我哥说过,他是有这打算,还想请您给出份图纸的。” “明军出息了!”吴远啧啧道:“你呢,你家俩口子也没少攒钱,不跟你哥一道盖算了?” 说到这里,马明朝又忍不住挠头道:“苗红觉着家里够住了,她想攒点钱,在县里买一套。” 不得不说,苗红这思维意识,比起明军俩口子来说,还是超前的。 估计是没少受三姐吴秀华的影响。 吴远思忖着道:“买是能买,但估计三五年内解决不了户口问题。” 马明朝当即道:“苗红还想找人办农转非来着。” “千万别办,”吴远连忙阻止道:“过几年说不定就全面放开了,一分钱不花。现在花几千块托人办,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马明朝点点头:“那我跟她说说,她信你的话。” 最后吴远让了一句道:“没事把孩子带过来吃饭,反正人多图个热闹。” “不了,不了。”马明朝边说边往外走。 马明朝前脚刚走,老丈人杨支书后脚就过来了,手里还提着一尼龙袋子的活物。 动弹个不停。 “爹,什么宝贝?” “孩子们喜欢你做的葱爆鳝段,我就叫人昨晚照了点黄鳝过来。” 好家伙,又多了一道好菜。 任由吴远把黄鳝放到另一个桶里,杨支书就手蹲下闷头琢磨事儿。 吴远一看,当着自己面琢磨,怕是有事要问。 “爹,想什么呢?” 杨支书趁机道:“就刚刚,我过来之前,卞孝生给我打了个电话。” “哦?给你安排了什么新工作?” “那倒没有,”杨支书摇摇头:“绕了一圈,云山雾罩的,说了不少好话,什么具体的事儿也没提。你说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他是不是在跟你示好?” “有这个必要吗?”杨支书反问道:“有传言说,他马上当书记了。” 吴远反而愈发笃定道:“那指定是示好没错了。” 杨支书还是不信道:“等回头,我打电话问问其他村的支书看看。” 吴远点头:“能行!” 第934章 生活的真谛,就这么简单 从乡长到书记,说明卞孝生在徐长盛那还没翻车。 但缫丝厂这事,如果后续,他不能妥善处理好,怕是这车迟早得翻。 而缫丝厂过了今年的汛期,生产保障应该不成问题。 成问题是本地的蚕桑配套。 毕竟退田种桑这事,到现在还没在各乡镇切实落实下去。 所以升任书记之后,拉拢乡里各村上的支书,就很有必要。 说完这事,杨支书冲小楼里瞅了瞅,没发现闺女,就问道:“落雁人呢?” 吴远从车库中找来斧子和铁钉,顺便抄出磨石,往水缸边一蹲道:“厂里有点事,她临时过去处理了。” 杨支书不由愤愤地道:“她又把烧饭做菜这事丢给你了?” 吴远能说什么,边磨斧头边道:“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多做一点就当修身养性了。” 杨支书没好气地道:“你倒是看得开,都是你给惯的!” 等到斧头和铁钉简单磨完,吴远提着黄鳝桶,来到门口猪圈边上。 垫在一块柳木桩子上,直接用铁钉把黄鳝摁死在桩上,然后手起斧落,哗啦啦一声。 一条黄鳝就这样被开膛破肚。 然后一气呵成,剁成数段,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 看得杨支书赏心悦目之余,不由道:“我怎么觉着,你去开个饭店,也能干的很好!” 话音刚落,杨贲的声音就传来道:“爹,你说得也太保守了。” “就凭妹夫这三板斧,何止是很好?肯定是顾客盈门,一菜难求。” 吴远抄起第二根黄鳝,先跟从弯梁上下来的杨贲和李云打了招呼,随即又应了杨千帆和杨万春的一声,这才道:“大哥,别说笑了。” 杨贲信誓旦旦地掏出烟来道:“我哪里说笑了?县招待所也上了水煮鱼这道菜,我去尝了,没你做得好。” 说着,散给了父亲和吴远,然后点着打火机一一点上。 杨千帆和杨万春凑在水桶上,看着里头的黄鳝在蠕动,一口一个哦呀滴。 李云回屋,抱了抱小江和玥玥,跟刘慧说了几句闲话。 再出来的时候,便自觉地找了个围裙穿上道:“妹夫,有什么要做的事,尽管吩咐。” 吴远嘴里咬着烟,手上腾出手,只能龇牙咧嘴地道:“哎呀,落雁准备了哪些,我也不清楚。” 李云卷起袖筒道:“那我先帮你把鳝段洗洗,腌上。你那配方,我都记着呢。” 那也正好。 吴远就不拦着了,手上动作不停,时不时地应合着杨支书和杨贲爷俩的闲话。 杨贲提起道:“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个叫史玉柱的牛人,仅靠4000块,就在一个月内赚了百万的身家,卖的一种叫汉什么卡的东西。” 杨支书不以为意地撇撇道:“同样的事儿,小远88年就做到了。这个史什么柱有什么好牛的?” “史玉柱,爸。”杨贲说完,笑道:“妹夫,你听见没?在爹的眼里,谁都比不上你。” 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本来就是。也就是小远低调,不爱宣传。否则他这事迹,早就上新闻联播了。” 这话越说越离谱。 杨贲是无力吐槽了。 接着就听吴远道:“史玉柱卖的是汉卡,电脑上用的东西,那可是高科技。人家本身也是大学生,有点子能耐在身上的。” 杨支书也不辩解,只追问道:“你说实话,你现在赚了有多少个百万了?” 吴远一愣,这还真不知道。 杨贲就连忙拦着父亲道:“爹,你别说了。妹夫赢了,好吧!” 几条黄鳝很快处理完毕,由着李云端进院里,用水反复冲洗,腌制。 吴远却兀自未动,对侄女道:“千帆受一下累,去帮我把那条黑鱼端过来。” 杨千帆兴匆匆地去了。 结果发现是一条八斤多的大黑鱼,结合半盆水的重量,起码十几斤。 一不小心,还真没端起来。 直到李云提醒道:“把水倒掉一些,不就好端了?笨死了。” 杨千帆哦了一声,撇去一多半的水,只留下铺在盆地的一层,一口气端到了吴远的面前。 吴远伸手接过,不忘夸奖一句道:“千帆真能干,今天要多吃点。” 杨千帆拍拍手。 相比于自己亲妈,小姑父说的话就好听多了。 连带着胆子也壮了许多道:“小姑父,今天有没有那种串起来的肉肉呀?” 这是想烤串了。 吴远正待回答。 结果不等他回应,杨贲就没好气地笑话闺女道:“千帆,你跑小姑父家里点菜来啦?” 接着怪罪道:“还不快把车上的礼物拿下来,给你表弟表妹送过去。” “别这么说孩子,”吴远打断道,随即和颜悦色地道:“千帆,烤串一会你小姑打县里回来就有了。” 杨贲摸着隆起的肚皮道:“怪不得孩子们都喜欢来你家玩,你这也太惯着了。” 吴远把华子往嘴里一含,伸手扣起大黑鱼的两腮,直接拎起来,放木桩上一放。 手起斧落,一斧头下去,黑鱼再不动弹了。 这才道:“大哥,生活不就是吃吃喝喝么?” “咱得庆幸,如今孩子还小,咱们用吃喝还能留得住她们。” “将来等孩子一长大,不知道哪家傻小子,勾勾手就勾走了。任你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到那时候你就该想念眼下了。” 一番话说得杨贲直接打了个寒噤。 苦笑着看向杨支书道:“爹,妹夫有毒。” 杨支书却不以为然道:“小远跟你开个玩笑,你也信?再说你将来把眼睛擦亮点,给千帆挑个好人家,不至于。” 这话杨贲自己听着都不乐意了。 “爹,现在的小孩,跟我们那会不一样了。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 吴远赞同道:“大哥说得没错。而且他们将来考上大学,背井离乡的,你想管都管不着。” 这话题越说,杨贲越觉着无力,不停地喃喃道:“还好千帆还小,我还有时间……” 说话间,杨猛带着杨冲和杨雪到了。 杨支书打眼一瞅:“你媳妇呢?” 杨猛下了车来,摘下头盔道:“半路上叫幺妹叫去厂里了。” 杨支书回过头来问:“小远,服装厂不能有事吧?” 第935章 低调归低调,没必要扯谎 吴远手上刮着鱼鳞动作不停道:“放心吧,爹,没什么大事。” 既然媳妇杨落雁到现在,都没打电话回来,那就说明没什么大事。 当然,即便是打电话回来了。 吴远也能帮着解决。 耽误不了今儿的团圆饭。 杨支书一听这话,也就放下心来。 爷仨陪着吴远把大黑鱼去了鳞,开了膛,然后扇成片。 李云又腾出手过来,把鱼片接过去,继续腌制。 忙完这一切,孩子们已经在小楼里玩疯了。 吴远只好带着爷仨,在院子葡萄架子底下,吞云吐雾,谈天说地。 不多时,马校长骑着二八大杠,带着马笑笑和马光辉过来。 看得杨贲挺着肚子调侃说:“大姐夫,好歹大姐是有配车的人。你们怎么还骑二八大杠过来的?” 马校长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句:“你大姐配车那是为了工作,平日里,我跟孩子们可没怎么沾她光。” 杨贲不信,转头问吴远道:“妹夫,你信不?” 杨支书觉着大儿子在拱火,瞪了他一眼。 吴远却笑道:“我信!就算大姐公车私用,以大姐夫的高风亮节,也不可能真坐的。” 这话说着,杨猛都冲吴远竖了竖大拇指。 因为他听得出来,妹夫这话,说得最对大姐夫这个臭老九的路子了。 马笑笑带着马光辉跑过来,叫了一圈的人。 最后偎在吴远的耳边道:“小姨父,妈妈一大早就去厂里了,说是晚点过来。” 得,这姐俩忙到一块去了。 吴远没说什么,挥挥手打发走俩孩子道:“去玩吧。” 马长山一来。 吴远和爷仨聊天,就没先前那么随意了。 尤其是挣钱这种充满铜臭味儿的事,可千万不能在马校长这般高风亮节的人面前提。 杨贲和杨猛对此是不太感冒的。 但架不住父亲杨支书和妹夫吴远在乎。 于是乎,话题的主导权就交给了马长山。 马长山身为教育工作者,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很快提到了梨园村村办小学,在教委会上被点名表扬的事儿。 这话一出,杨支书啧啧地直美道:“前两天还遇到小宋校长的,左右也没提嘛!” 因为这学校是他一手经办起来的,所以与有荣焉。 吴远也跟着满脸笑意。 毕竟正校长是自己大姐夫,副校长是俩孩子干妈。 怎么着都跟着沾光。 所以也难得地调侃马长山一句道:“大姐夫,你后不后悔,当初没过来?” 在众人看来,先不说马长山最是嘴硬。 就算他不嘴硬,这事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至少眼下村里的小学校长,跟马长山这个县里小学的校长,还没什么可比性。 不料马长山一开口,却把众人都晃了一圈。 “唉,确实有些后悔。在教委开会时,我看到蔺先学那干劲十足的样,差点没认出来。人到中年,这种干劲最是难得。” “而且现在梨园村村办小学在县教委是挂了名的,栗主任很重视,将来极有可能打造成乡里的第二实小。” 这消息就有些内幕了。 而且超出了杨支书的预期。 杨支书忍不住喃喃地道:“那得再投多少钱?” 杨贲也喃喃道:“不可能吧,一个乡里,有必要搞两家实验小学么?” 马长山笃定无疑地道:“没什么不可能,毕竟这里是妹夫和幺妹的家乡,两个大老板的故乡。” 杨贲哥俩听着狂笑。 笑过之后,聊天也顿时放开了。 杨贲提起了王县长,杨猛也不甘示弱地提起了裘县长。 仿佛这俩舅哥,成了县长代言人似的。 吴远再次强调了一遍道:“其实在去跟二位县长喝酒之前,瓷砖厂的事情就定下来了,定在彭城贾区长那了。现在班底都组好了,考察都快结束了,估计很快就会筹备建厂。” 杨支书回头问:“瓷砖厂又得投不少钱吧?” “爹,也就大几百万吧。”吴远回答完,转头对两位舅哥道:“大哥,二哥,回去帮我跟两位县长好好说说。尤其是裘县长那,二哥?” 对此杨猛得意洋洋,连带着就把胸膛拍得咣咣响:“包在我身上。” 又聊了个把钟头,临近十点的时候。 杨落雁的奔驰先回来了,蒋凡也跟车一道回来。 瞧见媳妇下车一脸轻松的样子,吴远就知道,问题不大,已经解决了。 另一边的蒋凡一下车,就冲吴远求证道:“大老板,听说你刚挣了一千万美金的外汇?” 杨支书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以至于烟灰掉落裤子上,都浑然未知。 先前还得意洋洋的杨猛,俩眼瞪得跟同龄似的。 一千万美金,建瓷砖厂这样的厂子,能建七八个。 怎么就不能在北洪县搞一个? 这事,吴远只跟自家媳妇说过。 蒋凡指定是听媳妇说得。 所以吴远一听这话,就先看了媳妇一眼,然后轻描淡写地道:“二嫂,这分明是落雁拿来激励你们努力搞出口的,别太认真。” 蒋凡却执拗地追问:“你就说是不是真的吧?” 杨支书也慌忙掸掉裤子上的烟灰站起来,追问道:“是不是真的?” 眼见一大家子,都有点认真了。 吴远也只能点头承认。 虽说他不喜欢大肆宣扬这些,但为了低调而刻意跟自家人扯谎,也没必要。 众人震惊之余,久久说不出话来。 那可是外汇,美金哎! 美利坚的钱,可没那么容易挣啊。 片刻后,还是马长山来了一句道:“爹,我收回刚才的话。梨园村这村办小学,怕是要成为乡里的第一实小。” 没办法,全县首富、亿万身家的底气在这儿呢。 对此,杨支书自然是乐于相信的。 但他依旧希望,这第一实小是县里拨款打造起来的。 而不是靠蹭自己女婿的钱建起来的。 紧接着,杨落雁招呼着招娣把带回来的烤串从车上端下来,整整两大盘子。 全都是方形的不锈钢托盘。 “三姐说,这足够十个大人的份量了。” 吴远打眼一瞧,点头道:“没错,这是十个大人光光撸串、其他都不吃的份量。” 见状赶来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之余,开心地道:“放心吧,小姨父,有我们呢!” 第936章 下一个目标,守业胜创业 吴远旋即释然了。 也对,烤串拿多了不怕。 大不了中午这顿吃不完,留到晚上那顿。 关键是这么多孩子,要是拿少了,那才是真尴尬。 杨猛一见到这么多烤串,立马忘记了上次烤串的滑铁卢,又觉着自己能行了。 主动帮助徐招娣把烤炉搬下来不说。 还特地凑到吴远跟前道:“妹夫,你只要帮我把烤炉点起来,余下的烤串就给我就行。” 吴远倒是无所谓,乐于有人帮这忙。 毕竟他还有葱爆鳝段和水煮鱼要做。 但马笑笑一听不乐意了,“二舅,求求你了,你就放过我们,放过这些烤串吧,行不行?” 杨猛还想做些挣扎道:“笑笑,你不能以老眼光看人。二舅上回没烤好,因为那是头一回,这次指定给你们烤的美味无比。” 这回换杨冲扯他的衣角了:“爸爸,你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小姑父的。” “哎,你这小兔崽子,你就这么看你老子我的?” 杨猛他急了,撵得儿子满院子跑。 马笑笑和杨千帆笑成一片。 甚至还不忘揶揄道:“二舅,杨冲实话实说,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你得表扬他!” 杨猛咬牙切齿地道:“对对对,等我抓到这小子,我好好地表扬他!” 打打闹闹间。 白色桑塔纳抵达小院门口。 最后一位客人,俩孩子的大姨,总算是姗姗来迟。 吴远放下烤串先不管,端着李云腌制好的鳝段和

相关推荐: 痛之花(H)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身娇肉贵惹人爱[快穿]   末世女重生六零年代日常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深海gl (ABO)   实习小护士   妄想人妻   薄情怀(1v1)   一世独宠:庶女为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