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NP」离开冷宫之后 > 第31章

第31章

走到外面树底下,大小有点子微风。 身后蔺苗苗摇着蒲扇在喊:“舅妈,我最最坚强的舅妈,你就坐下来歇歇吧。你再站一会,就成望夫石了。” 杨落雁头也不回地道:“我站着凉快些。” 蔺苗苗吹了一下刘海:“谁信呐!” 直到,一辆面的车打村口拐进来,途径自家门口,杨落雁连忙招呼道:“苗苗,你快过来看,是不是你舅舅他们回来了?” 蔺苗苗抬眼瞄了一下:“舅妈,那是面的车,好贵的。从县城过来,起码20块钱。我舅他能舍得花着钱?” 然而,下一刻面的车真的在门口停下来了。 紧接着一直吐着舌头的大黄,蹭地站起来,兴奋地狂吠。 车门打开。 人高马大的马明军先下车,接着才是派头十足的吴远。 看清楚那张面孔,杨落雁顿时眼眶湿了。 整整53天,接近两个月了,他终于回来了! 正准备迎上去,却突然感觉一股内急袭来。 该死的。 自打知道怀了两个孩子,身体负担重了不止一倍。 不仅是营养需求变多,而且连上厕所都比别人一胎的频繁。 吴远一下车,带着笑意走向杨落雁,正准备给媳妇一个拥抱呢。 结果发现媳妇走着走着,身子一拐,奔厕所去了。 蔺苗苗在后面,啃着甜瓜没心没肺地笑。 “师父,那我就先回去了。”马明军见机就要溜。 “等等。”吴远从兜里掏出一沓子钱,点了5张老人头给他道:“跟我出去这么久,这点钱算你工资。跟其他人不要多说。” “师父,哪用这么多?”马明军还想推辞。 但吴远管不了三姐夫,还管不了他么? 直接塞给他,撵他赶紧回去。 蔺苗苗蹦蹦跳跳地迎上来,没心没肺地道:“哇,舅舅这么大方,出去挣了几个钱?” 吴远老神在在地原地等媳妇,顺便摸了摸熊文的脑袋,这孩子又长个了,然后才漫不经心地道:“说出来吓死你。” 蔺苗苗偏不信,毫不示弱地挺胸抬头:“你说一个试试。” 眼见杨落雁从厕所出来,吴远赶紧走过去扶,边扶边道:“媳妇你真伟大,竟然能给我生个双胞胎。怎么发现的?” 杨落雁被吴远扶住,浑身都跟着放松,就连肚子里两个调皮鬼也消停了几分。 “是三姐不放心,特地带我到县医院做的检查。医生一开始觉着胎心有点乱,后来上了刚进的什么机器一查,才发现是双胞胎。” 蔺苗苗补充道:“是B超。” 吴远不由心疼。 在当今这个医疗条件下,生双胞胎,不仅意味着双倍的辛苦,而且意味着双倍的风险。 他就这么一个宝贝媳妇,怎么能不担心? 杨落雁知晓他的心意,笑着宽慰道:“我问过我妈了,远在外地的小姨也生了双胞胎,很顺利,母子平安。看来是我妈她们这一系,有这个基因。” 吴远得意洋洋地道:“那也得有我的努力。不然老丈人怎么没养个双胞胎闺女?” 三人带着熊文,在院子里凉棚底坐下。 杨落雁身子重,只能坐个高凳子,免得起来坐下太辛苦。 即便如此,吴远还是指使蔺苗苗道:“过去,扶你舅妈坐稳了。” 蔺苗苗不明就里地道:“舅妈坐得挺稳的。” 吴远盯着她。 蔺苗苗一头雾水,却也只好照做。 接着就见吴远拉开带回来的手提包,从里头掏出三沓子老人头,以及一些散钱。 “媳妇,这次挣的钱都在这儿了,总共3万3。” “多少?”杨落雁果然有些激动,以至于身形有些不稳。 好在被蔺苗苗眼疾手快地扶住了。 第31章 等着看亲妈的笑话,亲生的! 扶住了大惊失色的漂亮舅妈,才轮得着蔺苗苗自己大惊失色。 短短不足两个月时间,舅舅就把带走那笔钱,翻了一番? 仿佛舅妈一样,把肚子里的一个宝宝,变成了俩宝宝,双胞胎。 这都是什么神仙的两口子呀。 感性地感慨完,蔺苗苗这小学数学功底,才逐渐发挥出来。 不满俩月,就按2个月算。 相当于舅舅每个月在外地挣8000块。 即便再考虑这是两人一起合伙挣得,那是人均4000块。 什么样的营生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挣这么多钱? 蔺苗苗百思不得其解。 但她依旧不会想到杨落雁提出的那种可能。 “这么多钱,都是你合法挣来的?” “当然是合法所得了。” 对于舅舅的回答,蔺苗苗并不意外。打小就跟他一起玩的,舅舅的胆子一向不大。 叫他为了点钱去犯法,那不可能。 也正因为舅舅老实,所以自己亲妈吴淑华一直看不上他。 觉得他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 以至于每年回娘家的唯一乐趣,就是回来薅羊毛,带回家。 俗称不劳而获。 现在好了,吴淑华要是知道舅舅现在的本事,不得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一想到这种可能,蔺苗苗就觉着无比快活。 眼见杨落雁平静下来,吴远暗自庆幸。 得亏自己有先见之明,得亏听了三姐的话,只拿出零头的零头。 否则真把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吓出个好歹来,后悔都来不及。 悻悻之余,吴远心想着,必须把那四个存折本收好。 等孩子出生之后,再告诉媳妇。 否则真让媳妇收拾衣服或者行李时发现,等于现在的小心翼翼前功尽弃。 其实杨落雁对于丈夫的期望不高。 她不图吴远此行出远门,能挣多少大钱,只求吴远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就万事大吉了。 至于钱,可以两口子慢慢挣。 这超低的预期,碰上吴远交出的超大收获,骤然一拔升,难免有些上头。 吴远了解媳妇,所以再开口,都是把杨落雁往地上接的那种。 “媳妇,你别看现在钱这么多。扣除爹给咱赊的材料钱,就只能剩一万出头了。” “那也是一个小目标了,净赚的,我知足!” “都交给你保管。” 瞧着两人郎情妾意的样,蔺苗苗抓起熊文道:“咱们走,我都快被酸死了。小文你呢?” 熊文一本正经地道:“姨姐,我很好。” 中午饭,吴远就在家吃。 上车饺子下车面。 杨落雁下了一锅的青菜面,又打了好几个荷包蛋。 每人一碗面一个荷包蛋。 吴远的碗里有两个。 看着熊文吃得狼吞虎咽的,再看看媳妇怀着双胞胎的身形依旧不见胖,吴远问蔺苗苗:“家里平时吃得还不如这顿?” 蔺苗苗瞄了眼舅妈的方向,默默地点了点头。 于是等到杨落雁回来,吴远直接把自己碗里的俩荷包蛋拨到了对方碗里,然后当即宣布:“从今天晚饭起,咱家每顿饭必须有鱼或者有肉。这个事儿就交给苗苗办,钱从你舅妈那儿支,每天10块钱。” “知道啦。”杨落雁一边应着,一边闷头把荷包蛋往丈夫碗里拨。 结果被吴远拿筷子拦住。 “我碗里有。”杨落雁还坚持道。 吴远更加坚持:“有,你也留着。按照你现在的营养配额,至少得吃三个。” 最后杨落雁还是挑了一个给熊文,自己只留了一个。 吃过中饭。 吴远推出二八大杠就往外走。 边走边对杨落雁道:“媳妇,今晚我跟爹清账,那钱你帮我准备好。” 杨落雁点点头,“知道了,早点回来。” 骑车离开家,吴远直奔自己那位于村部的工场小作坊。 一路上遇见不少熟人,都热情地打招呼。 有的甚至要下车来,撒根烟,聊上两句。 就这样,半个钟头后才到工场。 一到工场,才发现老代和池师傅闹得并不愉快。 果然这工场离不了自己。 吴远把俩徒弟叫来问问情况,竟然是因为电刨的使用产生的矛盾。 于是就吩咐赵宝俊:“你们平时多留意留意,工场还缺什么工具,报给我,我来买。” 然后分头找老代和池师傅谈话,开解一下,然后宣布:“工场准备再买两床电刨,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可以跟我提。” 咱工场什么条件?每人一台专用电刨? 不过看着吴远认真的表情,又不像是说假话。 俩人顿时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别扭,实在算不上什么了。 谈完话,留下一条烟,吴远直接到隔壁的村部找杨支书。 碰巧杨支书就在那儿,把老头子激动得差点踹他一脚。 吴远连忙扶住老头子:“爹,我不是怕你踹。我是怕你摔!” 村长老许头和村里李会计都在,登时哈哈笑成一片,纷纷出言调侃杨支书。 “老杨,我觉着你这小闺女婿,比你家俩儿子成气多了。索性你那点家产,也别给儿子了,留给他吧。” “我看也是。” 不等杨支书回应,吴远就果断给二位散了根好烟道:“许伯、李叔,可不敢这么说。爹的家产,自是留给他们老两口养老。咱做小辈的,不图那个。” 老许头接过烟,借了吴远的火,猛吸了一口道:“就冲你能说出这话,就果真比他那俩儿子强!” 李会计支支吾吾地猛吸了口烟,直点头。 “别听他俩的。”杨支书一把扯过吴远,溜达到院子里的槐树底下,往地上一蹲。 活脱脱一老农。 吴远也是入乡随俗地一蹲,顺便替老丈人点着了烟道:“爹,劳烦你通知一下,今晚那些红砖、沙子、水泥、木头的钱,统一清账,你替我做个见证。” 杨支书点了点头:“行啊,比我想的早。有出息!” “有再大出息,还不都是仰仗爹你的支持?这段时间,要没你跟妈照应落雁那儿,我能放得下心在外面闯荡……” “行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杨支书打断他道:“晚上早点过来,咱爷俩弄两盅,说说掏心窝子的话。” 第32章 雪糕,西瓜,救命空调 走村部溜了一圈,说完了事,吴远早早就回了家。 顺便在村部外头的瓜摊上挑了两个十来斤的沙瓤大西瓜,带回去。 回到家。 杨落雁正带着熊文,在院里凉棚底下,铺着凉席稍歇。 屋里根本待不住。 熊文在凉席上滚来滚去,根本睡不着。 一见舅舅手里提着个大西瓜,立马蹦起来:“舅舅,西瓜!” 吴远提着西瓜直接到水井边,然后引水压井,准备打点凉的井水上来,冰一冰西瓜。 “舅舅,我帮你压水。” 瞅见吃的,孩子动力满满。 吴远把井把让给他,结果这孩子吃奶的力气都使上了,还是压不动。 反倒累了一头的汗。 看着杨落雁心疼地叫他:“熊文,你过来吧,让你舅舅弄,你压不动的。” 熊文咬牙,我偏要压,为了西瓜! 吴远也摸上井把,替孩子加了把力,很快就打了一大盆冷水。 端到凉棚底下,一屁股在凉席上坐下,从网兜里滚出一个西瓜,整个浸在井水里。 然后回头问:“苗苗呢?” 杨落雁一脸幸福地道:“她呀,拿到菜钱,就迫不及待地去乡里买肉了。” 冒着这晌午的大太阳去买猪肉,蔺苗苗果然跟她小时候一样,是个大大的吃货。 如今大了,表面矜持,内心里还是只十足的馋虫。 “冰棒!冰棒!”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卖冰棒的吆喝声。 吴远起身道:“小文,想吃冰棒不?” “想。”这孩子什么都想吃,于是就为了冰棒,而暂时忘了西瓜,跟着吴远往外走。 叫来卖冰棒的自行车,吴远挑了半天,给小文挑了只雪糕,两毛的。 顺便替杨落雁也挑了只两毛的雪糕,而他自己,则是一毛的绿豆冰棒。 至于一毛钱以下的,一概不看。 拢共花了五毛钱。 买完回到凉棚底下,两大一小各自拆了雪糕冰棒吃起来,仿佛忘记了正身处盛夏。 起初杨落雁坚持让吴远吃雪糕,她吃绿豆。 吴远却说,他只喜欢绿豆。 于是杨落雁吃了口雪糕,就递给吴远舔一口。 舔来舔去的,舔的满脸通红。 万幸,熊文这孩子看不懂。 吴远趁机跟杨落雁说了,要花钱买电刨的事。 杨落雁二话不说地就答应了,而且补充道:“就算你不提,我也打算晚上跟你说这事的。你走这俩月,席梦思床的订单多了20单,高档组合柜也多了10单。甭说是电刨了,就算现在的人力,都有些吃紧。” 吴远点头:“先解决电刨的事,人力上我多帮帮忙,出出力。” 说话间冰棒吃完,西瓜也冰的差不多了。 吴远捞起西瓜,放在小方桌上,一刀下去,两半个。 红艳艳的瓜瓤子,看得熊文小眼直放光。 “快切块大的给孩子,瞧把小文急得。”杨落雁笑着道。 吴远一刀下去,先给了熊文。 这孩子吃得满脸瓜瓤,也浑然不知。 仿佛整个夏天的快乐,都在他手里这片大大的西瓜里。 吴远递给媳妇一块,自己也拿上一块吃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夏天的快乐,可不止雪糕冰棒和西瓜,还有能救命的空调。 瞅着媳妇浑身大汗,却默默承受的样子,吴远再次提了提道:“媳妇,咱买台空调和电冰箱吧。” 杨落雁迟疑道:“那得多少钱呀?” “两个加一起,顶多五六千。” 空调吴远准备买春兰的,价钱肯定比进口便宜,压缩机依旧用的原装进口,耐用。 至于电冰箱,就买万宝的,这年头正畅销的品牌。 杨落雁思忖道:“空调可以买,冰箱就算了吧?咱们这儿老停电,再好的东西,在冰箱也放不住。” 停电对电冰箱是比较要命的事儿。 但吴远依旧坚持道:“买吧,冰箱一千来块,没几个钱。等将来孩子出生要吃母乳,就离不了你人。要是有台冰箱,就能把母乳挤到奶瓶里,放冰箱里存着。等孩子饿了,拿出来温水捂捂,就能喝了。” 这是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买冰箱这事,的确不能因噎废食。 不过一想到老是停电,吴远甚至想弄台柴油发电机回来。 算了算了。 媳妇指定是不能让的。 定下来装空调这事,吴远吃完西瓜,简单收拾一下,就出门去了。 自家堂屋是个老房子。 直接装空调,制冷空间太大不说,而且芦苇顶子也不隔热,制冷效果太差。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正房三间都吊起顶来。 既减小了制冷空间,又跟屋顶形成了一道隔热缓冲区。 空调一打,效果会好很多。 骑着二八大杠到了县里,找到一家卖石膏板的门店,根据自家的面积,定了一批石膏板,完了让老板送货上门。 定完石膏板,吴远绕了点路,去了趟百货商店,直接定了台春兰2P空调和万宝电冰箱。 春兰空调四千八,跟预料之中差不多。 万宝电冰箱小两千,比印象中的价格涨了起码20%! 吴远总算是感受到6月这轮价格冲关的威力了。 买完这两样电器,吴远并没有直接回家。 来都来了,干脆把电刨也一并定了,早点配备到位,省得老代和池师傅再掐起来,影响工作效率。 一台普通电刨一千一,两台就两千二。 除了基本配备的道具和砂轮,其他都要另买。 一趟跑下来,直接干掉小1万块钱。 虽然石膏板和电刨这两样,吴远并没有付现钱。 但钱花的是真的快。 太阳下山,吴远带上两万块钱,动身去老丈人家。 正想着从家里带条烟、提瓶酒带过去,结果杨落雁指着中午带回来没吃的那个大西瓜道:“就拿那个就行。” 吴远难以置信,调侃了句:“媳妇,你可真是爹妈的亲闺女。” 但看着熊文紧张大西瓜那样,吴远摆摆手:“西瓜就不带了,我路过村部再买吧。” 路过村部的时候,吴远不止买了俩大西瓜,而且拿了两瓶酒和两条烟。 杨落雁心疼自己,不舍得花钱。 但自己不能真不给她长脸。 再说,以他现在的身家,也不在乎这点烟酒啥的。 第33章 这辈子最有成就的事 提着东西上门,杨支书果然很高兴,尤其是当着几位老板的面。 更觉得倍有面子。 但私下里却跟吴远说:“一会酒我留下,烟你带走。” “不用,爹。” “听我的,心意到了就行。” 吴远没再多说。 回头一看,丈母娘准备像样的一桌好菜,四个凉的,六个热的。 敢情不是爷俩单独喝。 而是爷俩陪着这几位砖窑老板、沙子老板、水泥老板、木材领导一起喝。 一顿酒喝到八点多。 最后清账时,几位老板心照不宣地按照大客户优惠价跟吴远算了账。 一项项地单看,便宜不了几个钱。 但小两万的单子统共起来,省了一千多块。 这顿酒算是没白喝。 爷俩送走几位老板晃晃悠悠地离开,杨支书私下里说:“你那批建材,要是现在买,起码得多出这个数!” 看着杨支书手上的老六,吴远深以为然。 没了外人,爷俩说起了自家话。 “今后有什么打算?” “如今订单越来越多,人力凸显不足。扩大规模,势在必行了。当务之急,是先把徒弟带起来。再一个,我琢磨着,是不是能在县里开个家具店门面?一来能直接招来订单,二来好歹有个营业执照,后续招人或者其他扩大产能的方式,也有个挡箭牌。” 这话说得杨支书眼前一亮,但信息量太大,老谋深算的他,一时半会也没全吃透。 不过他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依我说,你师父门下这么多人,是你能借力的最好资源。” 吴远也知道,“可他们都被绑在大礼堂工程上,况且我师父对我搞组合家具这套,认可度不高。” 杨支书闻言碎碎念道:“这个老家伙,脑子还不如徒弟灵光。有时间,我找他坐坐。” 顿了顿,接着问:“对了,这次还完了欠账,家里还有钱没?没钱我给你拿点,无论如何,不能亏了落雁娘仨。” “有的,爹,你就放心吧。” “看来这趟出去,收益还不错?” “是不错,抓住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现在挣多少钱,我都不敢跟落雁说实话,怕动了胎气,只跟她说带回来三万三。” 杨支书没有继续追问。 这话的信息量,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三万三,依旧算是少说的。 加上这小子打算在县里开门脸,再扩大生产…… 林林总总加起来,怕是得有上十万的收益。 一想到这儿,杨支书眉眼顿时舒展开来,“早点回去吧。” “爹留步,我走了。” 转头回了院子,杨支书哼着歌,心情甚是愉快。 看着媳妇刘慧在收拾锅碗瓢盆,甚至想要上去搭把手。 结果被媳妇一阵嫌弃地驱赶开了。 驱赶开了,老杨头也不生气。 刘慧好奇地问:“猫尿喝得美了,这么高兴?” 杨支书理直气壮地道:“我是为咱家的掌上明珠、心肝宝贝高兴!我这辈子干得最有成就的事,就是给她挑了个好人家。” 刘慧依旧好奇,但她不会好好问。 这么多年了,两口子就这种说法方式,噎,呛,怼,骂。 “怎么就好了,那房子破得跟山神庙似的,冬天冷夏天热。做家具挣了点钱,一出门就是两个月。我闺女吃得那么素淡,到现在身子都不那么富态……” 刘慧说着说着,倒先把自己委屈哭了。 杨支书吹胡子瞪眼的,偏偏没脾气,只能敲着桌面道:“小吴买那么多红砖、沙子水泥做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咱宝贝闺女盖新房?那么多的红砖,起个两层小楼都绰绰有余了!” “做家具挣钱容易么?咱们村多少会做家具的,有几个挣钱了?” “男人为了事业,出去打拼怎么了?整天在家,围着媳妇转,跟杨贲、杨猛那样就好了?” “我把话放在这里,这小子,将来指定比那仨个孩子强!” “不用将来了,就是现在,就已经比他们强了!” 老两口怼完,不欢而散。 刘慧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因为老头子刚才的话,都是夸她亲闺女的。 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 闺女家的日子怎么着就好了?闺女家的男人怎么着就强了? 翌日7月12号。 临近三伏天,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高。 一大早,吴远定的石膏板就送上了门。 吴远叫来二徒弟赵宝俊,开始亲自给家里三间正房做吊顶。 在工场里裁了一个钟头的木头,吊顶的木龙骨准备的七七八八。 回到家,支个木头梯子,直接开干。 木工吊顶不是什么难事,属于家装之中的基本手艺。 唯一麻烦的是,农村这种老房子,只能以四体墙面为支撑,安装上整个木龙骨框架,进而上石膏板。 赵宝俊看了没多一会,就懂了。 和师父齐头并进,不出半天时间,吊顶就完工了。 恰在这时,两台电刨和空调、电冰箱也不约而同地送上门来。 吴远把电刨装上平板车,让赵宝俊拉到工场去,嘱咐一定要让两个老师傅去安装使用。 电冰箱拆出来,往堂屋一放就完事。 空调还需要安装师傅亲自安装。 好在安装师傅是跟车来的,按照吴远的安排,把空调安装在了东厢,正对着房门的位置。 只要房门不关,空调冷风可以直接打到堂屋,甚至西厢。 趁着师傅安装空调的空隙,吴远检查了一下家中的电路和电线。 好在容量上还支撑得住。 再想装一台空调,怕是就够呛了。 其实也难怪。 如今农村谁家盖房子的时候,会考虑安装两台空调的? 师傅安装调试得很是认真仔细,花了近一个钟头。 等到空调里出风口,吹出习习凉风时,熊文欢快地拍起了小手。 就在这时,刘慧来了。 走进堂屋一看,这破房子竟然也变得明亮起来。 加上空调一吹,简直就是舒服之极。 这年头,谁家能有这般凉快? 至少在农村,她是没见到。 刘慧看了眼正在鼓捣玻璃门的吴远,又想想老杨头说的话。 好吧,算那老头子干了一回对事。 第34章 媳妇的启发,豁然开朗 “妈,你怎么来了?” “没事我就不能来么?” “妈,瞧你说的。你看咱家空调装上了,电冰箱也有了。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怕你营养跟不上!” “妈,你过来看。”杨落雁拉开电冰箱道:“现在咱家每天伙食费10块钱,有鱼有肉。” “那这篮鸡蛋,我提走了。”刘慧作势欲走。 “妈!”杨落雁一边拉住她:“这都到饭点了,想走可没门。” 不多一会儿,堂屋的玻璃门也搞好了。 不至于大白天关着大门,黑漆漆地吹空调了。 吴远忙了一头汗,就着蔺苗苗打来的冷水洗了脸,洗了手道:“先这么

相关推荐: 春山可望(np)   巡抚娘子被虏到匪窝之后(NPH)   娇妻难求和尚你破戒了   快穿撩系:在位面被神明溺宠   红颜劫   重生之盾御苍穹   每天都感觉我要糊[娱乐圈] 完结+番外   真香现场   陷阱(高)_御宅屋   玩家(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