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来,这是一心扑在厂里,把学习都带到厂里来了。 随即,吴远又见了见财务部的班底成员,这才坐车离开,直奔腾达一建的工地。 抵达腾达一建的工地时,全场刚刚复工。 各楼桩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进行中。 吴远眼看着离下班没多久了,就没去工地现场凑热闹。 而是蹲在二徒弟的办公室,一直等到收了工。 吴远打了个盹的功夫,外面天已经黑了。 几道人声,有争有吵地由远及近,到了门口才突然停止。 第929章 小事别烦我,我只抓大事 赵宝俊几人的争执声,戛然而止。 自然是因为注意到了师父吴远的出现。 赵宝俊这心中正茬摸着,该怎么跟师父解释呢。 却见吴远大手一挥道:“别跟我说,我不关心你们在吵什么。” 乔五爷从俩人中越众而出。 一方面,吵得是赵宝俊和张永成,他老人家完全没参与。 另一方面,他忽然get到吴远的心态了。 往吴远身边一坐,接过吴远递来的华子,就听吴远续道:“偌大一个建筑公司,偌大一个建筑工程,有分歧,有争吵,才是正常的嘛。” 就在赵宝俊和张永成还在茬摸老板这话的滋味时。 就听吴远追问道:“到饭点了,放饭了没?” 结果赵宝俊还不太明白道:“师父,要不咱们出去找个馆子吃点好的?” 然后不等吴远回应,乔五爷就抢先道:“傻小子,你师父的意思,你还不明白么?他就是特地体验生活,来吃盒饭来了!” 张永成当即转身道:“那我这就去领饭。” 很快四份盒饭领过来。 吴远带头往办公室门口一蹲,乔五爷紧随其后,四人一字排开的。 脸怼在盒饭里,大快朵颐。 等到盒饭吃完,四个人蹲着不动,又续了一根华子,说些闲话。 随即吴远拍拍屁股离开。 从始至终,一句正事的话都没提。 赵宝俊看得不明就里,张永成也看得有点傻。 唯有乔五爷颇为推崇道:“你师父目前的状态,你不懂。” 张永成抖着胆子猜了一次道:“老板这是让我们放手去搏一搏。” 乔五爷优哉游哉地续了根华子道:“也对,也不对。” 赵宝俊奇怪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段日子,总感觉工程干得顺多了。会不会是师父把上头的关系彻底理顺了?” “那谁知道了?”乔五爷反问了一句,这才道:“依我看,永成只说对了一半。另一半是,他现在彻底放权了,只抓人事了。” 打腾达一建回到教职工小区,吴远早早地把马明朝放回去休息,为明天回程养精蓄锐。 接着就给老家的媳妇挂了个电话。 杨落雁从徐招娣的口中得知,丈夫要回来的消息。 所以接到电话时,也没什么奇怪。 在被问起要带些什么之后,更是闻言软语道:“你人回来就行,家里什么都不缺。” 纵使如今的上海和老家差距还是有的,但杨落雁说这话,也是有着十足的底气。 对吴家小楼来说,这年头能买到的东西,确实都不缺。 挂了电话之后,吴远去洗漱一番,准备早早躺下歇着。 马明朝要为明天回程开车养精蓄锐。 他则要为回家连番鏖战养精蓄锐。 尤其是媳妇杨落雁什么都不要,只等着自己回去。 媳妇这是什么都不要么? 她是想要自己这个人罢了。 加上有心想跟对门吕老哥俩口子打个招呼,可他俩回来太晚了,真熬到那会也熬不住。 转天是19号,上海的天气难得地放了晴。 万里无云的样子,颇有些秋高气爽的味儿了。 连对门付秋都难得地下了一锅手擀面,打了几个鸡蛋瘪子,作为早餐。 一听吴远这边有了动静,付秋系着围裙过来敲门。 敲开之后,眼见着吴远口含着泡沫还没漱口,满脸欣喜地道:“原来吴老板你在家,昨晚我跟老吕回来,还以为你又不告而别了。” 吴远含着泡沫,囫囵道:“昨天睡的早,准备今儿走。再说,我这回去,怎么着也要跟吕老哥打声招呼的。” 付秋心里一突道:“哟,那我应该包点饺子的。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嘛。” 吴远嘴里不动,摆摆手道:“没那么讲究。” 随即若有若无地问一嘴道:“对了,嫂子,这次回去,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只管说。” “还真有,”付秋灵机一动道:“正好我烧烤店的调味料快用完了,你帮我把钱带过去,顺便让村里把货发过来。” “那没问题!”吴远一口答应下来。 付秋就往回走,边走边道:“一会过来吃早饭。” 等到吴远洗漱完毕,换好衣服到了对门。 却见吕文清碗里秃噜的是面条,却在对面放了一碗饺子。 俩人中间摆得是蒜,剥好的蒜。 “快来,吴老弟,你嫂子特地出门给你买的。” 吴远冲着厨房里头的付秋道:“嫂子,谢谢啊。” 一碗饺子事小。 可被人当回事的感觉,才是重点。 早饭过后,马明朝早已等在了楼下。 吴远带上简单的行李,和手包大哥大,锁了门就出发了。 早高峰马上要开始。 这一回,马明朝也顾不上爱惜这车,油门和操控都发挥到了极致,赶在早高峰形成之前,离开了城区,直奔姑苏的方向飞奔。 时值深秋,一路上风景如画。 南方麦田里的麦苗刚露了头,虽然不高,却能连成一片,像是一幅深绿色的田园画。 可越往北开,田园画的颜色就越来越浅,等进了北岗地界。 甚至还有的麦田刚刚开始耕种播种。 当然,进入北岗地界,吴远也顾不上关心地里了。 一颗心都飞到家里,飞到老婆孩子身上。 终于在两点来钟,宾利慕尚进入梨园村,抵达吴家小楼门口。 老丈人杨支书早就得信守在这边了。 一见吴远从车上下来,那比见了亲儿子还高兴。 吴远叫了一声爹,就趁机问起道:“爹,什么事儿这么高兴?” 杨支书一脸开怀地道:“你说巧不巧,农技站的手续前几天刚办妥,咱们村里昨天才把许慧琴给送走。” 吴远连忙问道:“那人到了吗?” “那肯定到了!”杨支书理所当然地道:“昨晚就打电话到村部报过平安了。” 吴远心想,小姨子黄茉莉没拿这事跟自己邀功请赏,显得挺成熟的嘛。 随即小江和玥玥也直奔出来,扑进吴远怀里,还没三分钟热度,就直嚷嚷着狗狗狗的。 听起来跟骂人似的。 吴远忍俊不禁地问道:“这俩孩子,啥意思?” 系着围裙,沾着白面的杨落雁解释道:“还不是我爹,放糯米和饭团跟孩子玩。现在俩孩子一人一条狗,处得比人都好,成天狗狗狗的。” 第930章 前头挣小钱,不够后头败 好家伙,这才将将俩周岁,就开始溜猫逗狗了? 不过半拉月没见。 一见面就批评孩子,那也不合适。 况且这还当着老丈人的面。 杨落雁见机道:“快进屋洗洗手,吃面吧。” 接着又对拿下行李的马明朝道:“明朝,一块吃点吧,锅里还有。” 马明朝一如既往地道:“不了,小娘,我就不打扰了。” 吴远却别开生面地劝道:“你在这吃完了走,正好撵上孩子放学,顺便把孩子接回家去,多好?” 自打村办小学开学,村里的很多孩子都回来入学了。 哪知道越是这么说,马明朝走得越是快道:“他们哪有资格坐这车?绝不能惯着。” 无奈,片刻后。 一大家子人,围观着吴远一人吃面。 而且是一人吃两个人的分量。 等到两碗面下了肚,手擀面的饱腹感,撑的吴远晚上都不想吃了。 从手包里掏出个信封,直接交给老丈人道:“爹,这是教授夫人托我转交的款子。过两天,你这边安排一下,把货给人家发过去。” 杨支书把信封揣进上衣口袋道:“早上刚接到付老板电话,跟我说过了,你放心吧。” 说完又追问道:“对了,她那边烧烤店开得可是真的好?” 吴远陪着杨支书走到院子里,坐在落叶凋零的葡萄架下道:“当然,她是挨着大学开得店,客源相当稳定。我还去吃过几回,很受大学生欢迎。” 杨支书不由啧啧道:“没想到你折腾出来的吃食,连大学生都跟着喜欢。” 这事吴远可不敢居功。 可老丈人现在凡事都往他身上揽,弄得他也是哭笑不得。 小楼里,杨落雁就手洗完了吴远吃面的锅和碗,就开始着手准备晚饭。 吴远有心想要搭把手,可老丈人总围在他身边的话,压根没有机会。 结果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有些撑得慌,不好消化。 后来干脆提议道:“爹,咱们出去溜达溜达去。” 杨支书一愣,明白过来,肩膀头一耸,就把往下滑坠的外套托了上去道:“走,带你转转。” 这爷俩坐在家里,不觉着。 可一走到路上,尤其是溜达在村里,那绝对是全村最受瞩目的翁婿俩。 加之农忙刚过,路上溜达的,田间地头割草的,都是不少。 爷俩不时应付着主动打招呼的村民。 杨支书提起道:“上回传言的退桑还田,虽说卞乡长辟了谣,可这季晚蚕依旧受影响了,养得人少了一多半,以至于村里的桑叶都卖不出去。” 吴远心吋着,再这么折腾下去,自己投在缫丝厂的二十万,怕是真得黄。 可眼下他跟卞孝生不怎么来往的。 也不至于为了区区二十万,主动找上门去,去触那个霉头。 说话间,翁婿俩逛到了村办小学门口。 铁门紧锁着,只留一个门上小门虚掩着。 进门左手边,新盖了间陂房,看起来很简陋,但遮风挡雨是绰绰有余了。 王凤正坐在里面,手里头捧着毛线在打。 既开了小卖部,又帮着看着大门,还不耽误自己手上的活计。 换做平时,翁婿俩走过也就路过了。 可如今王凤作为俩孩子的干姥姥,不去打个招呼不合适了。 眼见有人走近,王凤习惯性地抬起头来。 一见是村里的老支书和吴远,当即放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道:“哟,小江爸爸回来啦!” 吴远啧啧地看着小卖部的情况。 基本上都是一些价廉物美的小玩意。 像是弹珠,纸牌,各种小人书。 大人瞧着没什么意思,架不住对小孩的吸引力大。 最后才是一些必要的文具、纸笔和墨水之类的。 在角落里,吴远还发现粉笔。 于是好奇道:“大娘,你这是连老师的生意都做了呀!” 王凤一看那粉笔就哭笑不得道:“别提咯,我前头进这些小玩意挣点钱,不够春红在后头败的。给孩子拿文具纸笔,都是家常便饭。” “你们说,她是我闺女,我能跟她要钱吗?至于这粉笔,也是她叫我进的,说是以备不时之需。” 吴远失笑道:“大娘,实在不行,咱明年跟着队里养小龙虾去!” 结果王凤却话锋一转道:“其实小江爸,开这个小店,咱也不图挣多少钱。春红她愿意拿就拿,图的不就是我能让她吃上热乎饭,她能时时看看我么?” 这确实不是钱能换来的。 最后王凤似乎生怕吴远多事道:“小江爸,我还得谢谢你出的这个主意嘞。” 吴远连连摆手:“那不用。” 干聊到这份上,王凤才摸着身上的口袋着急道:“你说我进了这么些个小玩意,怎么唯独忘了进包烟呢?这来了客人,都没法招待。” 杨支书笑道:“别说你没烟草许可证了,就算是有,在学校这地界卖烟也不合适。” 吴远附和道:“就是,大娘。我这刚吃了面,什么都吃不下。” 说到这儿,翁婿俩正准备离开。 忽然满手粉笔灰的宋春红撩帘进来道:“妈,练习本再给我拿十个……” 说到后来,声音斗转兴奋道:“你,你回来啦?什么时候回的?” 说完才意识到老支书也在,强压下内心的热情,等着吴远的回应。 吴远捂着肚子道:“刚吃完了下车的面,出来消食呢。” 杨支书也借机插话道:“春红这校长派头出来了,不错。” 吴远随之点头道:“爹,一点不假。尤其是刚才人还没进门,就要了十个练习本那口气!” 一句话臊得宋春红俏脸绯红,哪还有招架之力。 王凤连忙出面替闺女解围道:“都是我给惯的,让你们二位看笑话了。” 吴远转而问起道:“怎么突然要这么多练习本?上头配发的书本不够数么?” “那倒不是,”宋春红连连摆手,随即才声音一冷道:“都是写得太差,叫我给撕了!” 说到后来,那声音顿时让吴远回想起,小学时被教书先生支配的恐惧来。 当时俩脚都不听使唤地往外走道:“那什么,你们忙。爹,咱们往村部走走。” 宋春红还没意识到。 王凤连忙客气道:“有空带俩孩子到家里吃饭。” 第931章 请客归请客,但要挑时候 翁婿俩刚出了村办小学的大门,就见几挂拖拉机拖着满满的红砖,呼啸而过。 一见着红砖,吴远就忍不住要问:“哟,这是谁家要盖房?” 杨支书了解情况道:“未必是要马上盖,村里不少人家买了新砖,先放着,等着来年再开工。我跟老许头分析了,多多少少都跟你有点关系。” “要不就是在你厂子里挣钱,要不就是闺女在落雁厂子里上班。” 吴远点点头,没接这话。 免得老丈人夸起自己来,没完没了的。 就这样,溜达到了村部,见到了老许头和李会计。 吴远心说着,咱终于能正常交流了。 结果被老许头抓住一通感谢。 不为他自己。 而是为了侄女许慧琴进修的事儿。 “许叔,这事您不都是谢过了吗?” “那不一样,”老许头兀自握着吴远的手不撒道:“这孩子昨儿到了省城,特地打电话来跟我道谢。托我无论如何要把谢意传达给你。” 吴远心吋着,想必是小姨子接待得不错。 一通寒暄说完,老许头这心情才稍稍平复。 吴远散了一圈的烟,随即跟老三位就地一蹲,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如此一直聊到炊烟四起。 老许头就主动道:“吴老板,咱们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在我家老三的店里,我做东,好好谢谢你,为慧琴这孩子这事。” 结果不能吴远回应,杨支书就一票否决道:“落雁娘俩在家里忙活了一桌子菜,你凑哪门子热闹?” 老许头强调道:“我也是真心感谢小远,怎么就……” 李会计也帮了老支书一把道:“老许头,你改天呗。吴老板今儿刚回来,小两口还没一起吃个饭啥的。你挑在今天,不合适。” 两票对一票。 老许头说不过俩老伙计,只能顺从道:“行吧,吴老板,那咱就改天。说好了啊!” 吴远连连点头。 回去的路上,吴远跟老丈人提起道:“许叔这也太客气了。” 结果杨支书却俩眼一瞪,理所当然地道:“这他不是应该的么!不过许老三那手艺,实在不行。平时要个凉菜凑活凑活还行,真坐席吃饭,根本不够看的。” 回到家中,餐桌上已经摆了一桌丰盛的菜肴。 有鱼有肉的,挺齐全。 尤其是那鱼,既没有水煮,也没有清蒸,而是北岗本地的做法,红烧。 放了不少的芫荽,又切了二斤老豆腐进去咕嘟。 豆腐都入了味儿,更别提味道层次更加丰富的鱼肉了。 小江和玥玥围着餐桌嗷嗷咽口水。 却被杨落雁频频打落偷吃的小手,言辞令色地道:“成天摸狗玩狗的,洗手了没,就过来偷吃?” 刘慧见状就护犊子道:“一天不知道洗多少遍,孩子手都搓秃噜皮了。你这当妈的,就知道心疼你男人,一点也不心疼孩子。” 吴远一听这娘俩斗嘴可能升级。 就连忙把俩孩子牵到洗手间里,冲冲胖乎乎的小手完事。 把洗手培养成愉快的好习惯,俩孩子其实并不觉得是个负担,反而乐于听话。 洗完之后,俩孩子还在那反复嗅闻,比比谁的小爪子更香。 杨落雁见状自然就不说话了,刘慧也无以为继。 天色渐暗,小楼亮起。 温润的灯光,伴随着欢声笑语,充满了烟火气。 杨支书眼见闺女婿拿出茅台来要开,竟然主动提起道:“今儿就别喝了,毕竟你刚回来。” 言下之意,不想影响你这小别胜新婚的。 这般为孩子着想的表现,挺让刘慧刮目相看的。 可话到嘴边,却习惯性地夹枪带棒道:“今天倒是出了奇了,能禁住猫尿的诱惑。” 老丈人就颇为委屈地呛了一句:“你好歹也是知青出身,能不能别猫尿狗尿地挂在嘴边?” 吴远连忙打岔道:“爹,今天咱们小酌六盅,六六大顺。多一滴都不喝。” 爷俩一盅一盅地眯滋下去,连带着吃菜都有味儿了。 虽说肚子里两碗面还没怎么消食,但吴远晚饭也没少吃。 不仅吃得不少,而且吃得特香。 媳妇亲自下得厨,整这么一大桌子菜,那面子必须得给够,给足。 杨落雁见他吃得倍儿香,就不停地给他夹菜,连俩孩子都浑然不顾的。 只有刘慧一人,照应着俩孩子吃鱼肉的,刺儿都挑不过来,就急赤白脸地道:“别光顾着喂你男人了,也喂喂孩子吧。” 杨落雁这才把筷子一拐,开始往俩孩子碗里送。 但那伺候的漫不经心劲儿,明显不如对待丈夫细心体贴的。 俨然俩口子才是真爱,俩孩子就是意外。 “怎么样,我这一桌子菜烧的?” 面对媳妇的送分题,吴远自然是大加赞赏,以语言和行动,给出了双重有力的回答。 于是杨落雁借机提起道:“这个周天,大姐、大哥跟二哥他们都来,给俩孩子提前过个生日。到时候,饭菜我来做。” 吴远眉头一挑,“照农历来过,俩孩子生日得11月里吧?提前那么早做什么?” 老丈人杨支书提醒道:“你忘记,这俩孩子农历生日要做什么?” 这么一提,吴远想起道:“哦对,认干亲。” 接着又问起道:“那提前到俩孩子公历生日也行吧?” 杨支书又道:“26号那天是重阳节,老人节,俩孩子在那天过生日不好。” 老丈人这真够传统的。 杨落雁却直接道:“主要是26号周五,大姐他们家孩子都上学,来不了,这生日过的也不够热闹。” 话说到这份上,吴远什么意见都没有了。 毕竟媳妇考虑得挺周到的。 于是立刻表态道:“行,正好这两天我都在家,也能帮你搭把手,准备准备。” 晚饭过后。 刘慧帮着闺女收拾完锅碗瓢盆,又把俩孩子洗得香喷喷地带走了。 吴远一直给送到路上,跟老丈人说了好几次,不用带走俩孩子,自己跟媳妇能照顾得来。 杨支书看了眼媳妇,依旧背着玥玥走了。 转头回到家里,就剩俩口子柔情似水地四目相对。 真有点回到新婚那时二人世界的感觉了。 第932章 出门是工作,回家是生活 不仅如此,这会儿比新婚那时候条件好多了。 洋气的小楼,宽绰的小院。 以及家前屋后的鸟语花香,菜地垄垄。 俩口子靠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 纵有心思百千,也不能连黄金时间电视剧都没看完,就回屋。 万一这时候有人来,那岂不是贻笑大方? 如此俩口子洗了澡,变着法儿地腻歪到九点半,就迫不及待地闭门落锁,回了屋。 一夜鏖战,酣畅淋漓。 隔天醒来,吴远不仅不觉得丝毫地疲累,反而神清气爽。 趁着晚秋清晨的微凉。 吴远换了身旧衣裳,把灶房顶上的烟囱掏了,水箱洗了。 连带着小楼各处的水路都冲刷了一遍。 还真冲出不少的水垢和脏水出来。 等到忙完这一切,都日上三竿了。 刘慧这才带着俩孩子,一手牵一个地回来。 回来一看,发现俩口子早就起了,里里外外地忙叨,连忙带着闺女一通旁敲侧击地追问。 杨落雁起初不明就里的,几乎榨干了身为知青的刘慧所有的词汇量。 才在闹了个大红脸之后,明白过来道:“妈,你想哪儿去了!我俩那生活,挺好的。” 刘慧连连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娘俩的悄悄话,吴远不得而知。 他在忙完家里的事儿之后,又把阵地转移到了家前屋后。 这天长日久的。 有的地方小树倒了,有的地方杂草深了。 他甚至还测了测化粪池的深度,好在还没到需要掏粪的程度。 这年头的独门小院,要想住的舒服。 这些小事儿,都得自己个把握,侍弄。 一天忙活下来,家前屋后清清爽爽了,道路平坦了。 灶房里干干净净,柴火垛子堆得高高了。 就连水龙头的流量都大了些,透着焕然一新的味道。 晚饭后,俩孩子是死活不走了。 昨晚去到姥姥家,俩孩子为了争夺一条大黑,把大黑累得够呛。 做狗太难了。 哪像自己家里,一人一条,还有富余。 况且自家比起姥姥家,这房子更新,这院子更大。 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眼见刘慧拗不过俩孩子,吴远就开口让刘慧带着俩孩子留下来了。 反正家里房子大,楼上楼下的,这也不耽误俩口子过二人世界。 唯一的一点,觉着对老丈人过意不去。 吴远把杨支书送到村后的大路上,就上了马明朝开来的车,直奔县里三姐吴秀华那。 结果宾利慕尚赶到陵园东路东头的时候,根本就开不进去。 还不如骑车来的人,好歹能慢慢腾腾地挪腾进去。 吴远无奈,只能提前下车步行。 留下马明朝一人搁车上看车,免得车子被闲杂人等随手划拉坏了。 汇入夜市的客流,各种喧嚣扑面而来。 吴远处身其中,左左右右都被不同年龄的女孩子堵得死死的。 仔细一看,才发现脚下全是各种发卡头饰的小摊位,卖的都是吸引女孩子的小玩意。 这就怪不得了。 好不容易挤过这一段,三姐的烧烤摊总算近在眼前了。 结果烧烤摊上座无虚席不少,三个烧烤位上,还被非堂食的顾客,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弄得吴远想跟三姐打声招呼,都听不见。 好在三姐夫熊刚在外委游走招呼,没被堵死在其中。 见到吴远出现,都顾不上招呼,直指着自家门面,让幺弟先进去坐。 门面房门口,熊武,带着熊文和熊飞燕,守在门口。 熊武作业写完了,正双手撑着下巴,支在腿上,看着熙熙攘攘的夜市人
相关推荐: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萌物(高干)
火影之最强白眼
满堂春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我以神明为食
那年夏天(破镜重圆1v1)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