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干好,那就是她们自己的事,陆晨阳不会过多干涉。 张茜也是如此,这是他的一次尝试,他以后希望用更多的女子为官。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陆晨阳现在也没多说什么。 燕行点了点头:“她是蜀地的人,又是南阳王的女儿,她最了解蜀地的情况,由她来确实合适。”希望张茜不会辜负陆晨阳的信任吧。 接下来就是宁州和渠州。 燕行看得出来,这两个地方,陆晨阳打算亲自去。 只是陆晨阳迟迟没有做决定,应该是还在犹豫。 燕行就给他分析。 “宁州这个地方吧,历史悠久,士族林立。之前的刺史刘毅,那也是士族出身,家世显赫。宁州可以说是被士族所掌控,这里的百姓都依仗士族生活。如果你要去宁州,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士族,崔氏就会成为你的对手。”燕行说道这又看了他一眼:“尤其是你刚拒了崔氏的婚约之后。” 如果陆晨阳没有拒绝崔氏的婚约,他去了宁州可谓是如虎添翼。 崔氏会全力支持陆晨阳,而崔氏所代表的是整个士族。士族的影响力不可小觑。 燕行挑了挑眉头,笑着打趣道:“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后悔?” 陆晨阳不以为意:“后悔什么?我跟崔氏联姻,是我借助崔氏还是崔氏借助我还不好说呢。士族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年都差点被灭了族。我兵权在手,还惧怕士族不配合?” 燕行弯了弯唇角,他觉得自己很奇怪,很多人喜欢陆晨阳,有喜欢他品行的,有喜欢他能力卓绝的,但他不一样,他喜欢他张扬跋扈的模样。 他就喜欢看着陆晨阳一言不合就收拾人的嚣张。 燕行弯了弯唇角,真心实意地吹捧:“陆大人威武。” 陆晨阳给燕行夹了一筷子的鱼,“渠州的鱼是真好吃,这应该是新吃法,你尝一尝。” 燕行看了他一眼:“你以前来过?” 以前陆雪吟跟着镖局走镖的时候来过。 陆晨阳含糊点头:“嗯,很久之前来过一次。” 燕行也没多想,吃了他夹的鱼肉,两人又喝了一杯酒。 陆晨阳又叹气道:“还有这美味的桃花醉,喝一口少一口。” 燕行笑了:“这有何难,改日去管东夷人要了配方就是,你喜欢让人酿给你喝。” 陆晨阳摇了摇头:“还是不要了,我若喜欢喝酒,这酒就要炒到天价了,现在百姓还吃不饱,可不能大肆酿酒。” 燕行便含笑地望着他,好吧,他收回刚才的话,他还喜欢陆晨阳这样一心为百姓的模样。 陆晨阳扯回话题:“那渠州呢?” 燕行说道:“渠州,当然很重要。” 渠州最好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水路发达,交通便利,一条水路可以快速的通往别处。 南阳王的眼光其实是很好的,先占下渠州,连自己的老家都不要了。 “但是渠州的问题也很大,因为水路发达,这里的势力复杂。渠州最大的势力是江湖帮派青龙帮,他占据着码头的出货,青龙帮的帮众据说有十万多人,整个渠州没有人能绕过青龙帮。”燕行说道:“不过这一点对你来说不算难事,青龙帮再厉害也只是个帮派,一群乌合之众。但是你要想彻底掌控渠州,让百姓彻底脱离青龙帮的控制,却也是个麻烦。” 陆晨阳当然不怕青龙帮,甚至连南阳王也不怕,当初南阳王占领渠州的时候,跟青龙帮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甚至青龙帮还给南阳王筹集了一笔金银。 青龙帮这些年霸占码头,对手底下的帮众非打即骂,但是青龙帮势大,朝廷也不管,这些百姓求助无门。 而青龙帮只在乎自己的生意,至于占据渠州的人是谁根本无所谓。 如果是朝廷的人,就送银子,打好关系,如果是叛军,就继续送银子,继续打好关系。 对青龙帮的人来说无所谓。 南阳王也愿意保持这种平衡,有银子拿何乐而不为?他又不在乎百姓们过得好不好。 但陆晨阳在乎。 所以陆晨阳不可能跟青龙帮维持表面的平衡,就像跟沈家一样,地头蛇和过江龙势必要有一斗。 渠州和宁州的情况差不多,只不过是占据当地的势力不一样,就看陆晨阳该怎么选了。 陆晨阳皱起眉头:“这个我再想想吧。你说,皇上什么时候会坐不住?” 皇上不会任由陆晨阳坐大,一定会派新的刺史过来上任。陆晨阳不在乎这个,反正来了也只是傀儡,他手里有兵权,实际掌控者还是他。 燕行想了想,说道:“在你上书请立太子之后。” 陆晨阳想了想,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他点了点头:“你建议我是留在渠州还是留在宁州好?” 燕行毫不犹豫地说道:“渠州。” 让陆晨阳纠结不已的问题,燕行毫不犹豫地就给出了答案,让陆晨阳有些诧异。 燕行说道:“渠州的码头和水路,必须要在你的手里。”他的语气斩钉截铁,透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陆晨阳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赞成的了他的想法。 而从这个答案,陆晨阳也能看出来,燕行的野心极大,他的目标是整个大乾。 也不知道对他哪来的自信,觉得他可以占据整个大乾。 不过……也不是痴心妄想吧。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被发配到岭南的小县令,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呢? 这一晚最后的记忆是,陆晨阳聊着聊着就睡着了,他连对回到床上这个动作都没有印象,想来是燕行将他放到床上的。 他睁开眼,看到燕行合衣抱臂靠在椅子里睡着了。 他睡得很安稳,朝阳的微光照在他的脸上,连他的汗毛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少了平日里的杀伐果决,他也只是个年轻人而已。 他蹑手蹑脚地起身,刚穿好鞋,就听到燕行低哑的声音:“你醒了?” 陆晨阳抬起头,对上他幽深的眼,“我吵醒了?”他有些愧疚,“我让人去准备早饭。” 燕行揉了揉脸颊,说道:“没有,到时间了。”想了想,他说道:“一起去晨练?” 陆晨阳点了点头。 第165章 决定 以前他们一起住在岩泉县的县衙的时候,两个人还总会一起去晨练。后来两人分开两地,便少有一起晨练的机会了。 陆晨阳现在住的房子是刺史府,所有的刺史府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 两人便洗漱之后便一起去了后院,打算晨练之后一起吃早饭。 两人一同出现,顿时吸引了侍卫们的目光。 但因为他们都是训练有素的侍卫,肩负着守卫重任,所以没有交流,但却控制不了目光炯炯。 他们盯着陆晨阳不算犯规,毕竟是为了保护大人的安危。 今天大人和教头一起走出来的,联想到之前陆晨阳断袖的传言……他们似乎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 有个侍卫是刚因表现出色而被调过来给陆晨阳当侍卫的,他以前是跟在燕行身边的。他比较了解燕行,他想起来一件事,崔氏来给陆晨阳说亲事的时候,那天他家教头将他们狠狠地折腾了一遍,脾气也大的很。 前段时间那个往陆晨阳房间送女人的官员,听说回来之后燕行就派人去调查他的行为举止,抓出来了不少错处递给大人,大人立刻就将人撤职了。 现在渠州由陆晨阳说了算,撤换官员都不需要禀告朝廷,方便得不得了。 还有那天负责守卫的护卫,回去之后就被燕行用了军法,虽说不伤性命,但是很伤屁股,听说现在还躺在床上养屁股呢。 侍卫觉得自己悟了,他好像明白了些什么。原来教头和大人竟是这样的关系! 燕行带兵打仗,像是严父,而陆晨阳呢,为人温和,待他们那么好,就像慈母。 换算过去,陆晨阳和燕行和他的爹妈有什么区别,如今他们在一起了,那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于是侍卫用一种温柔而欣慰的目光看着他们。 陆晨阳无意间和他的眼神对上,生生地打了个寒颤,这是什么眼神? 陆晨阳悄悄地问燕行:“他是谁?你新调过来的。” 燕行看了他一眼,说道:“嗯,是个百步穿杨的神射手。我想着你身边应该有个这样的人,我就给你调过来了。”顿了顿,他问道:“怎么?” 陆晨阳摇了摇头,听着确实是个人才,他总不能说他看着他的眼神太过怪异了吧。 两人吃过早饭,谭峰便来了。 南阳王走后,他便派人去追踪南阳王的行踪,现在是回来禀告陆晨阳的。 南阳王兵败之后就率兵撤走了,他一路往宁州方向而去。 “按照他这个速度,估计很快就能跟义林军对上了。”谭峰说道。 陆晨阳眼神一闪,现在他兵力不足,不能去追击,只能让他离开了,以后说不定还会在战场上碰到。 陆晨阳点头,“南阳王不必管他,他现在是秋后蚂蚱了。” 谭峰也是这样认为的。 燕行此时说道:“峰哥,你以后还是留在大人身边,保护他的安全吧。” 谭峰现在也是军中的将领之一,独领一支陆家军,足足有十万人。但是燕行觉得,陆晨阳的安危更重要,谭峰本来就是陆晨阳的人,知根知底,让他保护陆晨阳更放心。 但陆晨阳却不同意:“不用,我身边的侍卫足够了,还有陆宁呢,让峰哥去军中。” 两人难得意见相悖,于是都去看向谭峰,谭峰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听大人的。” 谭峰不会让陆晨阳难堪,陆晨阳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他绝对信任他。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陆晨阳说道:“我会给皇上上书,请皇上立太子,世子爷会回宁州坐镇,而渠州就交给你了。” 立太子之后,陆晨阳跟皇上算是彻底撕破脸皮,这个时候宁州和渠州才刚打下来,必须有人坐镇才行。陆晨阳不放心别人。 谭峰眼神一闪,他不懂政治,也不懂陆晨阳此举代表着什么,但他听话,他对陆晨阳绝对服从。 谭峰领命而去,陆晨阳多不容易才打下渠州,这场大战,陆家军虽以少胜多,打得漂亮,但依旧伤亡惨重。 他必须要协助陆晨阳在渠州站稳脚跟,不能让陆家军的兄弟们白白牺牲。 燕行看向陆晨阳,挑了挑眉头:“晨阳不信我?” 陆晨阳让谭峰留在军中,是为了掌控军中的兵权,不让燕行一人独大。要说起信任,谭峰这跟陆晨阳一起长大的,肯定跟燕行不一样。 陆晨阳有些无奈,知道燕行是生气了。 燕行每次生气都会用这样的语气说话,晨阳怎么怎么样,而不是你。 心思十分浅显好猜。 陆晨阳摇了摇头:“不是,一来是因为峰哥在军中更能施展他的才华,他有更广阔的前途,而不是做我一个侍卫。二来也是因为我身边确实不需要,我身边的侍卫已经够多了,而且我也不手无缚鸡之力之人,现在这些人保护我已经足够了。” 这场大战之后,谁要是想刺杀陆晨阳都要掂量掂量了。 燕行说道:“说到这个,我都不知道你的武功这么好。” 陆晨阳嘿嘿一笑:“保命的功夫嘛,其实我不喜欢打打杀杀,练武也是为了强身健体。你以为读书就不需要好身体了吗?那日夜苦读,没有个好身体怎么撑得住?还有去科举考试,那都不是人过的日子。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上阵杀敌啊。” 第166章 做个忠臣,还是自立? 燕行点了点头,倒是相信了他这个说法。如果一开始陆晨阳会武功的事人尽皆知,也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了。 陆晨阳下午的时候就开始写奏折了,洋洋洒洒地写了满满一篇。反正他文采好嘛,读了那么多年书,总不能辜负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采,从祖宗理法,到大乾目前的情形,再到未来的发展,就差说,如果再不立太子,大乾就要完了。 文章写的确实好,燕行看得津津有味。只是看完之后,他心中升起一个疑问,他那表兄这么重要了吗?都能影响大乾的局势了? 没有吧。 二皇子的才能是有的,但他的大部分天赋都用在宫斗上了,治国能力还没有看出来。但是陆晨阳写出来,就感觉立了这个太子,大乾就能结束目前混乱的局面,他能带领大乾走向辉煌的未来,甚至一统天下了。 燕行:“……”行吧,就是不知道乾元帝看到这封奏折怎么想。 陆晨阳不止写了请立太子的奏折,还写了请乾元帝派下刺史。岭南、蜀地、宁州三地,需要皇上来指定刺史,至于渠州的,他陆晨阳就当仁不让毛遂自荐了。 陆晨阳觉得自己做的很好,虽说他逼迫皇上去立太子,但他都让出三地的刺史了,也足够安抚皇上那颗脆弱敏感的自尊心了。他又觉得,乾元帝但凡是个懂事的皇帝,也应该知足了。 渣男的嘴脸十足。 陆晨阳自认做的十分圆满,就派人将信送了出去。 关于陆晨阳上书请立太子这事,以陆晨阳为核心的集团内部各有看法。陆晨阳之下,最了解陆晨阳心思的是谭峰和招喜,这两人都是陆晨阳从家里带来的,地位不一般,就连高铭和陈松原都对两人格外敬重。陆晨阳也更信任他们,他们是不敢去找招喜的,但是可以去找谭峰。 高铭和陈松原都想知道,陆晨阳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是否谋反、自立之心,还是就是想做个千古贤臣? 两人私底下曾经商讨过,对于陆晨阳想一门心思做个为百姓谋福的贤臣可能性极低。不管在位的是哪位皇帝,能力一般的,压不住陆晨阳的锋芒。 经过这次的大战,陆晨阳的价值又被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不只是一个会治国的能臣,也可以是一位出色的将领。以少胜多赢的这样漂亮,没有人能再小看他。 能力卓绝的,则是容不下陆晨阳。谁会愿意自己的臣下比自己更得民心?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强势的皇帝根本不可能与陆晨阳和平共处。除非这个皇帝厉害到可以让皇上避其锋芒。 但,那怎么可能?以目前陆晨阳展露出来的才能来看,就已经是顶天了。就乾元帝那几位皇子,不,把目标放大一点,就以皇室老李家从开国以来,所有姓李的皇子皇孙中,能比陆晨阳还有能力的,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包括当年的开国的太祖皇帝,太祖皇帝出身草莽,文采就比不上陆晨阳。 所以,陆晨阳如果不谋反,只当一个能臣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皇上根本容不下他,迟早会招来杀身之祸。 就算是二皇子和燕行是表兄弟,就算有燕行从中调和也不行。就算二皇子当了皇帝,时间一长,他与陆晨阳之间的矛盾也会显露出来,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容得下了陆晨阳这样的臣子。 这么看来,陆晨阳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起兵谋反,选择自立。 以前两位先生跟着陆晨阳的时候是没想这么多的,他们当时只是凭着一腔热血,觉得自己得遇明主。 可是陆晨阳太能干,他的势力发展到今天,两人也忍不住生出了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他们都希望、期盼着陆晨阳可以取代李氏家族,成为新的皇。 所谓不破不立,乾元帝治理不好这个国家,那自然要有别人代之。 但现在的问题是,陆晨阳是否有这样的心思?他请立太子,就占到二皇子这边,他支持二皇子到底是权宜之计,还是真的这么想? 两个人去找谭峰,跟他打探陆晨阳的想法。 谭峰哪里知道这事,他想了想,诚挚地说道:“不如两位先生去问问大人?我家大人自幼早慧,他的心思我真的不知道。” 他都这么优秀了?还能知道陆雪吟的心思? 两位先生颇为顾虑,高铭说道:“这不是不好去问大人么?你与大人自小一起长大,对他就没点了解?” 谭峰说道:“以我对大人的了解,他是将两位先生当成自家人的,你们若是有什么猜测,不妨直接问出口,他都会据实以告,不必多加猜测。” 谭峰说完,拱了拱手转身就走了。 高铭和陈松原对视了一眼,两人是个听劝的,既然谭峰这么说了,两人还真的就去找陆晨阳了。 陆晨阳见两人一起来就有些头疼:“两位先生一起来寻我,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陈松原看了他一眼,心里暗道,确实算要紧事,就是想知道你是否有谋反之心? 高铭拱了拱手行礼,然后才道:“确实有一事,放在心里疑惑不解,特来找大人解惑。” 陆晨阳笑道:“先生但说无妨。” 高铭便望入陆晨阳的眼,说道:“大人对日后可有什么规划?是否有自立之心呢?” 陆晨阳怔了一下,没想到高铭问的是这个。 他笑了笑,“那先生的建议呢?是建议我要自立还是做个忠君爱国的能臣呢?” 高铭没看陈松原,他望着陆晨阳认真地说道:“我们进入蜀地之时,蜀地十室九空,百姓过得苦不堪言。我曾亲自走过整个蜀地,其中有大部分的百姓是活活饿死的。” 陈松原和陆晨阳的神色都有些沉重,他们现在也还记得蜀地的惨状。 高铭继续说道:“我们在蜀地一年零七个月,待我们离开时,蜀地的百姓家家户户皆有饭吃。说他们放开肚子吃饱不太容易,但再无人饿死。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去上学堂,剩下的一半,是因为学堂还没建完,等到明年这个时候,蜀地所有适龄孩子都能去上学了。” 这个对比,光是听着就让人觉得热血澎湃。 高铭望着陆晨阳,眼神从未有过的认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大人。” 陆晨阳怔了一下,他弯了弯唇角,“高先生,这也不是我一人之功。这也多亏了两位先生的辅佐,蜀地能这么快就恢复生机,是两位先生不余遗力的购到粮食等物资,若非有两位先生,只怕还要有不少百姓饿死。” 陆晨阳不是谦虚,他是真的这么想的。陆晨阳到底只是一个人,蜀地能这么快就安稳下来,真的是依靠两人。他们用家族的资源给蜀地购买了粮食和布匹,还有工匠。 陆晨阳再能干,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高铭摇了摇头:“不,这都是大人一功。”他很执着这一点:“因为大人体恤百姓,想让他们活下去,身为幕僚的我等,自然要为大人排忧解难。我们只是做到了属下的本分,真正做到这一切的是大人。” 他们是陆晨阳手里的刀,陆晨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就做什么样的事,这一切都是因为陆晨阳。 陈松原点头,说道:“大人,我与高先生曾
相关推荐:
恶女嫁三夫
蛇行天下(H)
罪大恶极_御书屋
呐,老师(肉)
试婚
妙拐圣僧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先婚后爱
医武兵王混乡村
全能攻略游戏[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