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逞强,干啥都顺其自然,想睡就睡。 嗯,要不都说,回笼觉是最香的呢。 趴在热乎乎的炕上,到底狠狠地又补了一天,连饭都没再倒出时间吃呢,再起来,饱餐一顿,简单才恢复了神高气爽。 李燕几个过来敲门,想问问她去不去采蘑菇,主要是秋收这段时间,她们的伙食也都是和平时一样一样的,没有油水,甚至为了节省时间,还比平时简化了不少,几个人都苛达的不行,更惦记着去上次的地方改善改善。 第170章 结果一天来了好几次,这门都没敲开。 上午是为了喊她上山,下午纯粹就是担心了。 不过好在每次都有回应,外面一敲门,里面的吉祥几小只就大声的叫唤,一听狗在家呢,就知道简单在家。 至于为什么不开门,估计就是没睡醒,毕竟他们也是睡了个大大的懒觉呢。 不过,一直到下午,这门还是没人来应,几个人就有点担心了, “她在家吗?不会出什么事吧?” “应该不会吧?会不会,还在睡觉啊?” “能吗?能睡上一整天?” “她会不会自己上山了啊?” “不会吧,吉祥还在家呢。”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陈建国是觉得她们完全是杞人忧天, “我觉得小简没事,没准儿人家就是想好好休息休息呢,这半个多月,她也累啊,你们是不是忘了,她才十六。干了这么多天,不累才怪呢。 再说不是还有吉祥它们吗? 要是有事他们会出来找人的。” 几个人勉强接受这个说法,不过过了不到两个小时又过来了,李燕更是干脆的宣布, “这次要是再没有人应,我就,我就...” “你就干啥?翻墙进去啊?” 李燕顿时泄气, “那不能,” 简单那墙头可不矮,她是进不去的, “就是进山,这个时间也该回来了吧?” 没有消息,李燕已经开始发散思维了, “牛车今天出村了吗?她是不是去公社了?” “没有,中午我看见虎子,他还说他爷在家干活呢。” 几个女生在一起,说说就偏了,陈建国无语的打断, “你们啊,想的太多了,之前是忘了她是孩子,现在是完全把她当成孩子了? 是不是忘了,她比咱们所有人都厉害?” “......是吧,那再厉害她也是个孩子啊,比我小好几岁呢。” 简单醒来时,已经又是夕阳西下了。 坐在院子里,看吉祥几个翻滚着抢食,也看的津津有味。 大门被打开,几个人这心算是放到了肚子里, “你们怎么过来了?” 李燕进来就上下大量, “你上山了吗?” 简单被问的莫名其妙, “没有啊,这不是刚秋收完吗,那还不得好好歇歇,上山着啥急啊?” 陈建国一摊手, “你看,我就说吧,她肯定是没事的,你们啊,也太着急了。” 简单一听, “你们是特意来看我在不在的?” “你还说呢?没上山你就这么在屋里憋一天?可别再憋出病来,听见没?” 简单无语, “放心吧,就是你憋出病来,我也不可能。” 拿了一盘瓜子摆在桌上, “来,吃点零食,这是我园子边种的。” 回身自己也坐下来, “你们这是白天来了是吗?” 李燕嘴快, “可不是吗?本来想找你采蘑菇的,刚下完雨,蘑菇出的应该挺多,还不至于谁家垄断的程度吧?” 简答诧异, “你们不累吗?今天还有体力上山?” 都是城里来的,比她强这么多? 她一度有些不相信自己多年的眼光,自己这么差吗? 干活比不过农民正常,现在连知青都比不过了? “嘿嘿,” 李燕嘿嘿笑, “那倒不是。” 刚收回去的粮食还在村部的仓库里,捂了一宿,又没有干爽的大面积,刘卫民已经开始联系准备出发交公粮了,这边吩咐村民们翻动通风,他可不希望这临门一脚再出点啥问题。 附近的几个村子,不说别的,就是最近的柳家屯,那多少也有一些苞米被大雨拍了,那天晚上上工到到天,也到底没来得及全部收起来。 雨一停,顾不上田里的泥泞,柳家祥就已经带着村民下了地了,能抢回来一点是一点,这可都是能救命,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啊。 周围几十个村子,这种情况不在少数,都在忙着抢救泥泞里的粮食,所以现在交公粮的村子还真就不多。 直到公粮交上去,那红戳子清楚的印下去,刘卫民这颗心啊,才算安稳了,这一年,总算是完事了,剩下的那就是村里的了。 一群人牛车,板车,扁担的去的,回来的时候,都是乐呵呵的。 村部不少人,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村干部,见着他们回来第一句话都是, “公粮交上去了?没出啥问题吧?” 今年刘卫民心里有底,回答也响亮, “没事没事,公粮交完了,咱们哪天算算工分,就分粮,准备上山。” 周围的村民一听这个,都欢呼起来。 分粮分肉是农村一年之中最高兴的时刻了,尤其今天风调雨顺,他们又都是勤快的,田里的草都几乎没有,收成也都是过了手的,这会满心的都是希望。 秋收后,上工的活计也咩有多少,大多是收拾田地里的苞米杆子之类的,这个时候就不要求全员上工了,村民们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男人来上工,主妇呢,基本就把战场转移了,要过冬了,家里要准备的也不少呢。 大白菜大萝卜也快要起了,园子还没收拾完,准备秋菜冬菜,那活计,也多着呢。 这个时候,知青上工的就不多了,像是身上没有多少钱,等着工分换粮食的,比如王建成,比如林招娣。 像简单,林东方,凌卫东这样,一看就不指着这点工分的人,基本都不上工了,当然闲事闲不着的,他们也要过冬,而且,没有村里人熟悉,好多事情都要去问,去跟村民学。 像收拾园子这种简单的,都没问题,但是要囤菜,腌酸菜,腌咸菜,这些,也就谭雅君做的熟门熟路,毕竟也是有几冬经验的人。 这个时候,指挥权就完全在她手上了,收拾园子,起白菜,起萝卜,下地窖,切咸菜,烫白菜,晒干菜,一样一样,有条不紊。 好在几个老知青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也不逞能,人家让干啥就干啥,总归也是要吃到自己嘴里的东西,那干多少不都是应该的吗? 新知青那边就有些忙乱,本来还悠闲的很,看老知青这边忙碌起来,又去村里转了一圈,也终于反应过来,还有不少活没干呢,现在就猫冬,着实是为时过早,不准备好了,怕是也猫不消停。 第171章 算起来,这是简单过来的第二个秋天了,看着知青们忙忙碌碌的,简单居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王红梅她们来的时间早,几乎是种完地他们就来了,除了园子的菜晚了点,其他的基本就没耽误,王红梅几个虽然是嘴不好,但是吃进自己嘴里的东西,每天也是看的挺紧的。 用李燕的话说,比上工可细心多了。 最后一批的陈红丽,凌卫东他们,就真的是时间问题,过来没两天就是秋收,种啥都不赶趟,看着老知青们忙碌,也后知后觉的跟着做。 简单的菜园子收了一半,但是又种上白菜之后,又几乎是满满的一园子。 这秋天的白菜啊,着急的话现在就能收,很多人家都是到了快上冻的时候才收,从现在算,到上冻,也有一个来月的时间呢。 而且,秋后这段时间大多是秋高气爽的好日子,算计着过日子的村民都知道,这天气,白菜也能长不少呢。 简单虽然考虑的不是这点,但是,这一园子菜,她也确实得一点点收拾。 还有些也长到尾声的作物,豆角也枯萎的差不多了,但是这玩意儿产量还挺好,秧子上还有一些半大的,藏在叶子下面,还翠绿翠绿的,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她也是几乎一个不落的都摘了下来。 茄子还有几棵,薅掉。 辣椒还有几棵,薅掉。 特意留的两棵黄瓜,嗯,老黄瓜种也差不多了,薅掉。 绕着园子一圈的什么倭瓜,吊瓜,角瓜,通通都摘下来,然后把秧子扔到空地上,两天就晒干了。 刚秋收完,没两天,简单的小腰还酸得很,为了自己的小身板着想,这点活磨磨蹭蹭的干了一天多,厨房小,也放不下什么东西。 地窖打开通通风,于是这些东西就都堆到了屋檐下,大大小小的倭瓜一堆,吊瓜二十几个,角瓜有点老了,但是也还有不少。 还收获了两个大冬瓜,好几个老黄瓜种。 一小堆葵花头就直接放在簸箕里晒着,晒干了炒熟就是不错的零食,就是产量不高,头也不大,好在上的挺好,数量还可以,估计也能打个几斤瓜子。 住了一年,简单已经充分理解这空间小的弊端了,夏天的时候,还是特意找刘卫民找人帮着挖了一个地窖,不大,也就两米见方那么大的一块地方,但是也能存下不少东西,她一个人用是足够足够的。 虽然她可以作弊,但是面上也总要过得去不是?万一哪天谁在这吃饭,问她冬菜都在哪儿,她总不能凭空变现吧? 那可就惊悚了。 位置倒是很方便,就在厨房最里面的角落,平时放柴禾的位置。 靠着墙,一块厚厚的木板,两边嵌了粗铁丝,拎起来下面摆着一架木头梯子。 下面两米多深,和别的村民家的大同小异,一掀开就是乌漆嘛黑的,下去后,温度也要明显的比地面低上一些。 都是有经验的村民,地窖的墙壁都做了加固处理。 看出来她爱干净,估摸着直接放地下她肯定不喜欢,看她屋里炕角的架子,就猜她喜欢,特意的贴墙也放了几排木头架子,这使用空间立马就翻了好几倍,找东西也一目了然。 木架子宽宽的,用的都是厚厚的木料,虽然不是什么好木料,最起码是足够结实,也都是纯天然的,做工也并不细致,不影响它的实用,这,就很贴心了。 正正合了简单的心思。 这会看着,更是哪哪都满意。 通了一会风,简单自己先下去看了看,翻出一个灯先摆在架子一角,总不能真的摸黑吧。 干的热火朝天的,这会她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可以作弊的情况,也没用绳子,干脆的找出了平时都不咋能用的上的小背篓,装上大半下,自己背着往下顺,。 到底了把背篓卸下来,再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一样一样的摆在架子上,狭小的地窖也有了一丝生活的气息,看着一点点的填满,简单心里的喜悦也一点点的溢涨,可能,这就是简单的快乐? 上面的东西看着多,摆在这一层层立体的架子上,就显得很渺小了,这一天多的收获,连一侧的架子都没有摆满,简单自己都感叹, “这得装多少东西啊?” 不过这么一看,大白菜的地方都不用特意留出来了,简单干脆爬上去,把家里的土豆地瓜啥的,都只留了一点在外面,其余的都挪到了下面。 当然还有那些自产的西瓜,更是适合放在这里的。 该说不说,这下面的温度,比上面要保鲜的多,到时候盖子一盖,这就是一个密闭空间,都不用愁防腐的情况了。 到了冬天,这里面是保鲜,外面的冷冻,纯天然的冰箱冰柜。 这么一想,简单都把自己逗笑了。 园子里这些零碎也是刚收拾的差不多,简单把墙根的甜杆割下来,放进地窖一些,留在上面一些,留着招待小伙伴们,听刘三奶奶说,这玩意,前些年还真的有种的,这些年连吃饭都成问题,谁也没有闲心整这东西了。 不顶渴不顶饿的,说白了,还是哄孩子的玩意儿。 这几天,可能就是留给大伙收拾园子的,这边刚收拾的差不多,村里就通知,明天开始上山。 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李燕就颠颠的跑了过来, “小单单,明天就要上山啦?” “都去过多少回了呀?你怎么还这么兴奋?” 简单是有点不理解的,他们几个上山,还能开个小灶啥的,但是这集体活动,连开小灶的条件都没有,你居然还有兴奋的点? “我想找板栗,” “行,咱们看看,人要是太多了咱们就避着点,不跟他们挤。” 人多有利有弊。 人多,集体行动,安全性高点。 但是一样的,外围的东西就那么多,发现一棵树,五个人分时一样,二十个人分又是一样,虽然是谁捡的算谁的,但是折腾一回,就是为了多找点吃的,给冬天加点粮食,或者给孩子加个零嘴,谁也不想空手回去。 第172章 李燕连连点头, “嗯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明天咱们几个还要一起走啊。” 李燕,林招娣,谭雅君,陈建国,林东方,明珠,加上简单,已经成了隐形的小团体,队伍是不小,暂时看性格都还不错,没有那斤斤计较的,简单也觉得可以。 “行,那明天早点起吧。 村长没说去几天是吧?” “没有,不过来的时候路上有唠嗑的,听那意思,好像说是三天还是五天的?” 去年是灾年,找到的那些东西都是救命的,就是放在往年。凡是能填饱肚子的,也都是好东西啊。 今年村民的兴致也很高,第二天一大早,比平时上工的时间还要早,就已经等在村部外面了。 背篓,砍刀,绳子,麻袋,这都是基本的装备。 简单和平时上山差不多,系好裤腿袖口,围巾手套,砍刀铲子,绳子麻袋,又在背篓里放了一大壶水,可以说基本是最齐全的了。 李燕几个也武装好,早早的就过来跟小伙伴们汇合。 “小简,你都准备好了?” 是王桂花,看那那身衣服,显然不是上山的,那就跟去年一样,还是儿子媳妇上山,她在家看家。 简单转过去,眨眨眼睛,自然的走近了几步, “婶子,你家园子都收拾好了吗?” “好了好了,趁着昨天晴天,一个我也没让出去,一天把这点活都整完了,要不也老惦记着。” 简单笑眯眯的, “婶子,还得是你啊!” 王桂花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那你看,一年到头的,这家里的活都指着我跟你嫂子,让他们干点活还包屈咋的?” “哈哈,那肯定不能。” “你那菜啥的,都够不够?白菜长的咋样?要是又不够的,你就过来拿,今年我这园子还行,夏天下来的时候我还晒了不少,我这够吃。” “婶子,我跟你肯定不客气。 我那园子也种了不少,到时候万一缺啥了,我肯定去找你。 对了,婶子,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还真得找你呢,你今年做酱了吗?我不会做,你要是做了我寻思跟你换点。” 王桂花一摆手, “嗨,这算啥?换啥换?我今年做了一大缸呢,你要愿意吃,等上山回来,我让黑蛋给你送去一坛子。” 白拿肯定是不能的,不过这会也不必跟她在这犟,到时候把东西给黑蛋就是了。 “嗯呐,行,我就喜欢吃婶子做的酱。” 王桂花乐的合不拢嘴, “别的不敢说,我做酱这手艺可是跟我姥爷学的,那可有说头呢,我跟你说,这屯里啊,别的,我跟别人比不了,但是这个,我这还真就是独一份。” 李燕几个就打了个招呼,然后愣是一句话没插上嘴,就看着小伙伴把村长媳妇哄得乐乐呵呵的走了。 “小单单,还是你厉害,你看桂花婶子笑的,都不走直线了。” 村民到的差不多,刘卫民也没磨叽,这会儿士气正高,一说出发,那简直走出了大阅兵的气势。 和去年差不多,各家能上山的人几乎是全员出动,全副武装。 简单几个一直不远不近的,前后不差十步,几个新知青离的也不远,不管平时有多大的矛盾,现在外人看着也是一伙的。 人多眼杂,简单压根儿就没想带小狗,自家那几只现在虽然还是个崽子,但是也是流光水滑的,太打眼。 走走停停的,比平时挖野菜的位置还要往上不少,众人才停了下来,几个汉子钻进去找了半天,才钻出来, “往这边走,这边有核桃树,还有棵栗子。” 村民们呼啦啦的都跟了过去。 几个小伙伴互相看了看,不约而同的跟上,然后又悄悄的钻了出来, “两棵核桃树,一棵栗子树,前面好像还有几棵榛子,咱们是跟着村民一起,还是?” 互相看了看,林东方道, “这些树看着不少,但是你们看了吗?今天的村民也不少。” 陈建国点头, “确实是,那半大孩子还有好几个呢。” “那还等什么?走!” 趁着村里人都在忙着捡那些山货,几个人到前面的岔道就钻进了一个灌木丛,弯弯曲曲的走了十分钟,又出现在另一端,前面赫然是几棵高大的板栗树。 李燕顿时眼睛就亮了, “快快快,开工!” 有男生在,自然不用女生出头,两个男生很快的就上了树,挥手示意她们躲远点,然后使劲的晃动着树干,几个女生面前顿时就下起了板栗雨。 “等会等会,那壳上有刺,别砸着。” 这个季节的板栗也基本到了成熟得阶段,基本一晃动就松动了,这一棵树上的果实都被他们晃下来两个男生转移阵地,几个女生顿时就忙活开来。 也顾不得扒皮,戴着手套就把戴着刺的栗子往背篓里和麻袋里装, “小心点啊,这个刺挺硬呢,别扎手。” 李燕撑着麻袋,回头喊, “得亏你提醒一下,要不我们没准真就忘了手套的事了。 哎呀,这下这栗子可以吃个够了。” 毫不掩饰的吃货本质。 几个女孩子不客气的笑开, “吃一冬天,看你能不能吃够?” 李燕也不客气, “那肯定不能,我就觉着,这栗子带着一股甜味,怎么吃都好吃,” 说着说着就馋了, “我现在就想吃烤的栗子。” 简单装好了一麻袋,拿着绳子系口, “你可真有出息,烤栗子就满足了?” “那还有啥?这时候也不能做别的啊?” 掌厨的谭雅君是最有资格发言的, “过年咱们杀只鸡吧,也满足你一下,板栗炖鸡,怎么样?” 顿时就响起好几道吸气声, “真的?” “你说的我现在就馋了!” 简单刚蹲下,撑起另一个麻袋,就听见身后轻微的声响,捡起一个板栗回手就射了出去,两秒后,灌木丛后面传出一声惨叫。 “啥声音?” 几个女孩子顿时警惕,毕竟这是山里,这是野兽的地盘。 简单慢慢起身,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 “说不定,某些人的愿望,不用等到过年就能实现了呢。” 第173章 几个女孩子也顾不得手里的活,跟在简单身后也都走过去,就看简单蹲下身,然后拎起了一只,小野鸡! 顿时安静了。 简单拎着小鸡看着她们, “咋了?不认识了?刚才不还说要吃板栗炖鸡吗? 呶,人家自己送上门来了!” “天啊!”李燕最先扑上来,伸手去触摸野鸡的毛,兴奋的语无伦次, “这这这,这真的是野鸡吗?难道是老天爷听到了我的心声?” “咳,” 简单扫了一圈四周,压低声音, “胡说什么?” 李燕一梗,好吧,得意忘形了。 不过这兴奋是能传染的,毕竟这可是肉啊。 “真的是野鸡啊,板栗炖鸡就来了野鸡,这要是谁说想吃红烧肉,会不会来只野猪啊?” 第二棵树完工,没看到人过来找人的俩人,刚走近就听到这么一句,不由得问道, “什么野猪?谁炒馋肉了?” 林东方也看向明珠,明珠笑着摇头, “没有没有,刚才简单打了只野鸡,我们开玩笑呢。” 对简单的佩服,陈建国是没啥说的了,连意外都没有,只是提醒道, “先收起来吧,这边也不保证不来人。” 几个人冷静下来,感觉回去继续装栗子。 这片地是他们无意间发现的,三棵栗子树,收了足有三百斤的板栗,四个大麻袋装的满满的。 都装完了,几个人也累的直接坐在地上,擦着汗,看了看天色,又往下看了看,村民们的位置也看不太清楚,影影绰绰的,应该是在休息。 “咱们要不,趁着一会没人注意先送回去吧?” 陈建国也看了看, “你们的意见呢?这几棵树,好像算是比较丰收的,咱们几个人收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打眼了?” “好像是有点,虽然说是谁收的归谁,但是差距太悬殊,村民们也肯定会有想法的。” 简单往一边走了走,确定了一下方向,往下指了指, “你们看,这个方向,能看见吗?这有条小道,” 两个男生过来,用手卷成筒,眯着眼看, “好像是,这是通向,哎?那个小房子......” 简单点头, “发现了?是不是很近?我那后园子墙根的东西都收完了,直接扔进去就行。” 林东方兴奋了, “真是,你是咋发现的?就没有人看出来吗?” “看出来啥?这片地都没有人发现呢?再说,发现就发现呗,那房子也不是我建的,我又没干坏事。” 下面的村民还在休息,陈建国和林东方俩人吃了口东西,一人背着一个麻袋就钻进了小道。 几个女孩子也就着水,吃着干粮,还有些担心, “没事吧?会不会被人发现?” 简单摇头, “去年那次野猪下山,十多头的那回,野猪走的就是这条路,本来也很少有人走,自那以后,更是没有人敢走了。 放心吧,” 看着明珠担忧的眼神,简单还是多说了几句, “这条路我最近也经常走,很隐蔽的,也不是很陡。” 只能说,今天是个好日子,连着两趟,俩人安全的回来了, “四个麻袋都扔进你后院了,可别说,你那狗啊,可真够警觉的,扔个麻袋的动静,他们都能听见,还特意跑到后园子去看。 要不是认识的,我估计啊,没准都能冲上来咬我俩。” 说到这个,简单就自豪了,大黑一直没回来,四小只也不再是之前需要保护的模样,很自觉担负起看家护院的职责,那简直是全方位的,听到一点动静,就警惕的不行,她那小院子不说固若金汤,在村里来说,这安全上也算是有保障的了。 “那你看看,也不看看是谁喂的?” 吃饱喝足,休息了一会,几个人也没走远,就在附近找了一圈,又找到了一棵小栗子树,应该是年头不长,又收了几十斤栗子。 “前面那树上是不是红色的东西?” 简单离的近,蹭蹭的就过去了,树不高,扒拉着树叶看了一下, “谁呀,眼神这么好使?隔这么远都能看见,呶,还有不少苹果呢!” 山上的苹果树,野生的,果子自然不会很大,可能也会很酸,但是是很难得的水果了。 “真的?是苹果吗?” 果然,一听到这个,都冲了过来,扒拉着树叶寻找着。 简单对这个真就不感兴趣,基地里那各种水果都吃不过来呢,只是不能见光,所以就不能怪她吃独食了。 都不用商量,几个人放下背篓,放下麻袋,动作一致的去找苹果,两个男生也不例外,就是林东方,来到这边后,这水果吃到的次数也是有限的,这时候还挑什么品质了,有就不错了。 简单明确表示不要,也没走远,就在这附近晃悠, “这边也有一棵,” “哎,这边有棵山楂!” 这下可好,顿时就忙不过来了,简单还是挺喜欢山楂的,一边摘,一边慢悠悠的往背篓里扔,不时的再往
相关推荐:
[咒回同人] 天与暴君的妻子每天都在想什么
睡服
修真高手在校园
我在古代有片海
神秘的情趣用品(繁体与简体)
斗罗:千道流暗恋我许久
玥舞九天
老公请用力爱我
假女友被迫成真这件事
诸天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