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触手怪抢了儿子对象 > 第27章

第27章

,她娘家屯的饿,而且,而且,已经被她侄子搞大了肚子了!” 现场静了三秒,然后就爆炸了, “啥?我听岔了?” “不是,是这么说的。” “这是当妈的让自己儿子当王八啊?” 说出来了,二蛋媳妇也就不瞒了, “二婶子说,说刘家的种不好,她娘家的种好,人家肯让二柱哥直接当爹,这是天大的好事,让他,好好感谢他表哥。 以后,有啥好东西,都勤快的送点,不然,等他老了,万一孩子亲爹不让孩子给他养老,他都没地方哭去。 然后二柱哥就问她,我是你生的吗? 二婶子说,你要不是我生的,有这好事我咋能给你?白捡一个儿子,这多大的福气啊! 然后二柱哥就说了不行,后来二婶子生气又开始打他,我和二蛋怕被发现,就赶紧走了。 然后接下来那几天都是天天的去河边打水,回来浇地,忙的起早贪黑的也没注意。 然后过了好像是三天还是五天,二蛋说去找柱子哥进山,看看有没有野菜啥的,就没找到。 问二婶子,二婶子就还是说他什么不孝,什么的,也不着急,二蛋也以为可能是他进山了,结果,好几天都没回来。 后来,大伙就都知道了柱子哥进了山没出来的事。” 简单听了也唏嘘不已,这扶弟魔什么年代都有,只要她没有底线,那难受的就是别人,亲儿子又怎么样,还不是得让道。 “摊上这样的妈,柱子也是可怜,你们说,还能活着吗?” “这深山老林的,不光有野兽,那毒蛇,毒蚊子啥的,也都不少,再说吃喝拉撒,哪个都不容易。” “其实要我说啊,在这山里当个野人,都比在家强。” “可也是,他那哪像个家啊,自己出去累死累活的,都给了别人了,搁谁谁不寻思寻思?” “这么多年,柱子可没说啥,二婶子让干啥就干啥。” 一个年纪大的嫂子一边拽着地下的藤子,一边叹口气, “你们这么一说啊,我就想起来了,柱子今年是不是二十了?” 几个人互相看看,还掐指算, “好像是吧?” “差不多,我家二蛋过了年二十,柱子哥比他大一岁。” 这么一问,王桂花也突然想起来, “老嫂子,你是说?” “你算算,是不是这时间差不多了?” 第33章 王桂花停下手里的动作想了下, “可不是,都八年了。” 八年?听到这个词,几个年纪大的也都想起来了, “你是说,柱子走了?这,不能吧?” “也不是说他走了。当年他爹走的时候,特意要求二婶子不能跟柱子分家,不能把柱子赶出去,当时咱们都以为是二叔舍不得孩子受苦,你现在看看,能不能本来就不是那意思?” “那能是啥意思?亲妈亲儿子,不能分家,不是让妈照顾儿子,难不成还是让儿子照顾妈?” 这话一落,现场的动作都是一滞,说话的人立刻摆手, “不是不是,我就瞎说的啊。” 其他人继续干活,不过, “没准你还误打误撞猜对了呢?” “你是说二叔当年就想到让柱子养活二婶子的法子了?” “你想想呢?以前他家啥样?二婶子是照顾孩子的人吗?那当年还不是二叔带着柱子上山,二婶子在家里连工都不上,” “可是,二叔走了都八年了,那时候柱子才十一二岁,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去照顾他成年有手有脚的妈? 这二叔是咋想的呀?是不是咱们想错了?” “那不知道,反正在家的时候,二叔就特别的宠二婶子,那柱子生出来才多大,三岁还是四岁,就开始晃晃着喂鸡了。” “可是,二叔刚走的时候,二婶子还没这么过分啊?那时候我记得柱子天天干了活,还盼着回家呢?” “那后来咋成了这样了?” “二婶子一直盼着二叔回来,可是二叔一直不回来,后来连信都没有了,估计是,心里还是有怨恨了吧?” “哎,就是可怜了柱子,你们说,二叔是不是知道媳妇孩子的性子,所以才有这样的话啊?” “唉呀妈呀,这是要媳妇不要孩子?” “要是这么说,柱子也太可怜了,有一个成天打骂的妈,还有一个算计他的爹,” 眼看着越说越远,越说越离谱,王桂花赶紧打断, “行了行了,听听就得了,赶紧的,还有多少没挖出来的,他们回去的都快回来了。 快点啊,那边还有多少了?” “嫂子,你们快点啊,整完那边过来溜一遍,这边也有点,别落下了。” “哎,知道了。” 简单听完八卦,在心里吐槽了一遭,就抛到了脑后,拿着棍子沿着这片地的边缘扒拉着。 毕竟也算是深山,能用的东西还是挺多的,没多远就隐隐约约看见前面树上好像有红色闪过,走近了才发现是一串串的红果子,简单也有些惊喜,没想到这山里还有山楂呢。 树不高,不过枝叶挺茂盛,上面一串一串棕红色的果子,沉甸甸的挂在上面,衬着一树的绿色,还是很好看的。 她估摸了一下树高和自己的身高,感觉问题不大,低处的树枝她伸手就能够到,伸手把树枝勾下来,左手固定,右手去摘,回手就直接从肩膀上扔到背篓里。 树下绕了一圈,试了试,上面的得找工具了。 这附近最多的就是树枝,所以在周围找了一根带叉子的树枝,上面的树枝也比较坚强,又蹦又跳的,勾了好几次才能勉强够到叶梢,一手拽着,一手去够山楂,力气用大了整条树枝就是一个抖动,树叶,尘土都飞扬起来。 “啊,呸呸呸!” 等李燕俩人找过来时,她已经摘光了高处的那些品相最好的,从树上滑了下来。 “你俩怎么过来了?那边都弄完啦?” “嗯,挖出来的都装走了,他们还溜一遍呢,担心有漏掉的。你还会爬树啊?” 帮她把衣服上粘的树叶拿掉,李燕惊讶的很, “真没发现,你居然还能爬树。” 简单擦了擦脸,刚才在树上钻的,头上和脸上都是碎叶子和灰尘, “哈哈,我会的还多着呢,这是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你看,这不是就用到了? 你们的背篓呢?” 林招娣指了指刚才的位置, “还在那边呢,村长说一会溜完了就下山,我们是过来找你的。” 简单抓了两把山楂塞到她们衣服兜里,(上衣都是带两个大兜的那种,特别实用) “尝尝,这是树上摘的,也不知道酸不酸。” 看简单已经利落的背起了背篓,俩人想拒绝的话就咽回去了,顺势帮她把背篓扶正了, “回去吧,一会下山天就黑了。” 村民们都喜气洋洋,看见简单回来,村长还乐呵呵的,这可是个小福星啊,不能得罪喽。 “小简单啊,累不累?” “叔,这是都收完了?” “是啊,还亏得你眼神好,不然这么多可都错过了,一想啊,我就想捶我自个儿啊。” “村长,你捶吧,我指定不拦着。” 跟前儿的村民都乐了。 “赶紧的啊,回去吃了饭就分,分回去你们自个儿收拾去,我可不给你们看着。” 天色有些昏暗,身上背着东西的汉子快速的穿梭着,这山里白天都是危机重重,更别提夜间了。 前一段都很顺利,眼看着马上就要离开深山的范围,后面的林子里传来几声似有似无的吼声,让正在急速行走的村民们浑身一颤。 “这是啥声?是,是狼吗?” 这话一出,又吓到了不少人。 后面压阵的村长赶紧催促, “快走快走,别出声。” 其实声音也带上了一丝颤抖。 李燕和林招娣也吓得瑟瑟发抖,林招娣更是混在村民的队伍中,踉跄的跟着往前走。 简单似乎有一点兴奋,这声音,不陌生啊,前世可都是朋友呢。 上了几次山,居然一次都没有碰到野兽,说起来,简单还是有点遗憾的。 这乍一听到这野性的声音,血液里的兴奋就开始蠢蠢欲动。 着急,腿脚快,村民们很顺利的回到了山下,一个个的都庆幸, “哎呦,刚才那是狼的声儿吧?得亏咱们走得快啊!” “是啊,要说晚上这山上可真是不安全,明天再上去可得早点回来。” 刘卫民也有些后怕,这山上,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人命。 第34章 也赶紧催促着, “别磨蹭了,赶紧的都弄回去,赶紧的赶紧的,明天早点出门早点往回走,可不能再弄得这么晚了。” 一阵不太乱的兵荒马乱之后,终于是把今天所有的收获都弄到了村部,村民们也没着急回家吃饭,把村部不小的院子围的满满的,刘卫民一看,得,也甭劝了, “来来来,把大秤弄过来,先把这些地瓜蛋子分了,也省的你们吃不下去睡不着的。” 村民顿时就哄堂大笑,一说分粮食,心就落地了。 “过来几个人过称,其他人,先去找自家的袋子,把今天的山货都弄走,我可不给你们看着。” 村民又是一阵笑,呼啦啦啦的去院子一角,白天捡的那些东西都在这里。 粮食袋子都长的差不多,但是基本都是各家主妇自己缝的,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认自己家的还是很容易的。 今天的收获也确实不小,那些山货,几乎每家都有两麻袋,这边的地瓜更是不用说,立马就成了村部的焦点,尤其是那些看家没跟着上山的老人孩子,一个个的惊讶不已。 “卫民啊,你们还真是不错啊,在哪儿找着这么多好东西?” “哈哈,老天爷还是给人留了活路啊!” 旁边的村民打岔, “二大爷,不是老天爷给留活路,这是人家小简知青找着的,不然我们都错过了。” “可不是我们找着的,” “啥?完蛋玩意! 这山你们都走了多少年了,还不如人家刚来的小知青。 你们可真有出息,这眼睛还要它干啥?那好东西都送到眼皮底下了都看不着。” “不是,二大爷,我们,我们也找了,这不是,真是没找着吗?” “哼!” 刘卫民看着也不插嘴,主要是他要是一说话,保准那炮火就得对准自己。 “赶紧的啊,老规矩,各家捡的山货都是各归各家。 这地瓜,和往常一样,作为粮食分给大家。 刚才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正常啊,还是应该按照今年的工分,但是呢,今天这个点啊,要详细的几斤几两的分也不太可能。 我们商量了一下,这毕竟是今天上山的收获,这样,称出一个数来,各家平分。 但是,今天上山的,出力的,多分二十斤,有没有意见?同不同意?” 上山的出力的肯定多分,没上山的虽然不甘心少分,但是他毕竟没出力,已经属于白得了。 “没有。” “同意!” 刘卫民点点头, “大家都知道,今天能发现这些地瓜,多亏了小简知青,所以,给她多分五十斤,有没有意见?” “没有!” 这次的声音比刚才高了不少,齐刷刷的。 上山的可都是眼睁睁的看见的,都心里清楚,如果小简知青不说,他们别说今天,就那偏僻的劲儿,就是连着上去几天也发现不了那片地。 就小简知青敢自己上山的身手和胆量,人家自己过后偷偷的上山去挖走不好吗? 要是她自己,这一冬天顿顿吃饱都不愁了,就是送人也是天大的人情啊。 那可都是粮食啊,告诉他们就相当于把到了自己手里的粮食分给别人了,这情,他们得领。 就是没上山的老人也都听说了,饥荒时候,粮食就是命,这是大善人。 “同意,同意!” 刘卫民看了一圈,点点头,还好,他们刘家屯没有那种忘恩负义,不知感恩的人。 “行,那咱们就抓紧时间,建设,你两个人,帮着小简知青把她的送回去,爱国哥,把小简知青的先给她,还有那三个小知青的也先分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今天下山那声音也都听到了,明天咱们早一个小时出发,都别迟了啊。” 陈建国三个知道这是借了简单的光了,连连道谢, “好的,村长,我们记住了,明天一定准时。” 人家的好意,简单也没拒绝,也没逞强说自己能拎动,一天下来,她也累了,人多,还不方便偷偷加餐,这会儿也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 送走了他们,村部又是一阵热闹,粮食,这可是能救命的粮食啊。 交了公粮后,一家就分了那么一点,几乎全部的希望都在山货上,就盼着多捡点山货,能顶一顶,谁也没敢想还能有这惊喜啊。 虽然山货也很好,但是什么东西能跟着纯纯的粮食相比啊,一个个的目光都火热的很, “村长,分吧!” “一会回去就煮上几个,这几年这日子过的,我都忘了吃饱是啥滋味了。” “村长,今天第一天,这算不算开门红啊?” 刘卫民没说话,周围的村民就已经接上了, “那咋不算呢?明天我得多带一个麻袋,我总觉着,跟着小简知青,还能发现好东西。” “哈哈,你要这么说,那明天我也去,给你们打个下手也行。” 刘卫民敲敲桌子, “行了行了,赶紧的,分完了回去吃饭睡觉。 今天的事,到此为止,别出去给我瞎咧咧。 你就笨寻思,今年这年景,咱们村这样,别的村能好到哪儿去? 可是,人家都饿着肚子,你们最穷的刘家屯居然能吃饱饭了,你就寻思,别的村怎么寻思?” 有那最快的,当即就接话, “那能咋寻思?山是咱们村的,小简知青也是咱们村的,他们还能来抢不成?” “糊涂!” “是不能抢山抢人,那东西呢?你弄回来这么多好东西,就好意思眼睁睁的看着别的村挨饿吗? 不说别的,不团结的帽子妥妥的当场就给你扣头上。 再说这十里八村的,哪个村没有你们兄弟姐妹姑舅老丈人的,你想想,你这点东西是悄悄的给你爹娘媳妇孩子吃,还是出去瞎显摆,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找你借粮,你借不借? 借了,父母孩子挨饿; 不借?哼,你就成了忘恩负义的狼崽子,别说父母老婆孩子,碰着那厉害的,祖宗八辈都能给你掘出来,不相信的你就去试试,看我是不是吓唬人?” 刘卫民是知道村民平时有喜欢炫耀显摆的心理,但是总得分时候不是? 第35章 这种时候出去说这些那就是妥妥的找死。 “当然了,我知道咱们刘家屯的老少爷们不是那铁石心肠的,那亲戚里道的,肯定有挂念。 你妹子挨饿呢,他老丈人也断粮了,那我能眼瞅着吗? 我要真那样,那别说你们,我老娘都看不起我,是不是? 乡亲们,我就是说啊,那自家亲戚,谁也不会挑那些没有用的理,那谁家实在困难的,你偷偷的送过去几斤地瓜,他难道不感激你,还能追着你问来路不成? 但是啊,人家不都说,升米恩斗米仇。 啥意思?你给人家一升米,人家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哎呀,他家都那么难了,还挤出东西来救济我,这人能处。 那你要给人家一斗米,人家得怎么想?他都能舍得给我这么多,拿他手里肯定更多啊,哎呀,这人这么抠呢,就给我这点。 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村民们静了两秒,然后就开始议论纷纷, “咋不是呢?那以前给我老丈人送东西,我丈母娘可不就是这样? 我说鸡下了几个蛋,都拿来了她就高兴, 我说分了三斤肉给你拿来了一斤,她就不乐意。 我还寻思呢,这咋滴,一斤肉都不如那几个鸡蛋金贵呢?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哎呀,那我知道了,这不是跟那什么,物以稀为贵,不是一个道理吗?是不村长?” 看村民们都有数,刘卫民就放心了, “都不傻就行, 还有啊,万一人家信了你的话,也进山了,但凡出了点啥事,你说人家找不找你? 说话做事的心里都有点数吧。 行了,赶紧的都过来,赶紧分吧分吧,回去睡觉。” 简单不知道村里人又说了什么,送走了刘建设,把大门一锁,大铁锅里倒上水,填上柴,就进了基地。 忙了一天,她可不想再去做饭,这微冷的秋天,还是吃点热乎的吧。 在基地厨房巡视了一圈,果断的端着火锅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小锅咕嘟着,各种食材翻滚,升腾的雾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屁股下是热乎乎的火炕,吃上一口烫嘴的羊肉,虽然意料之中被辣的斯斯哈哈,但是不得不说,是真特么过瘾啊。 计划的好好的上山,到底也没坚持到头,第五天就被泡汤了,不光村民憋屈,刘卫民也憋屈,但是,敢怒不敢言,而且,还得无条件服从。 一大早就见公社的林书记带着武装部的人拦着山脚。 “刘村长,边境那边有人逃进了山里,不排除会向村子方向逃窜,为了大家的安全,近日就先不要上山了。” 刘卫民能说什么,当然是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只能先把村民们劝回去,毕竟深山的另一边的确就是边境,有这座山隔着,他们才没有直接跟隔壁的隔着边境面对面。 “先回去收拾收拾家里吧,马上就下霜了,自留地里园子里的白菜都收了吗?” 上山正是热情高涨的时候,村民们不免觉得可惜, “村长,就这么放弃了?” 刘卫民气的直瞪他, “咋滴,那些东西比命重要是不?这几天弄得好东西还少了?” “那不少,那也没有嫌多的呀。” 话说,虽然才上去四天,但是好东西可真是没少收,不说往年的那些山货树,就是跟着小简知青就找到了不少好东西。 第一天是一片地瓜蛋子, 第二天是一小片山葡萄,得有个二三十棵。 第三天在一个陡峭隐蔽的坡后面,居然发现了一条小溪,今年天冷可能用着的时候不多,但是来年呢?这老农民就怕今年这种万一。 第四天,就是昨天,临下山的时候,居然还发现了一片红菇娘。 别说东西咋样,那咋村里人就没发现呢? 他们一心盼着看看今天还能发现啥呢? 那葡萄摘回去是不顶饿,那给老娘孩子甜个嘴不好吗? 那红菇娘弄回去挂在外面,等再冻冻的,天冷了也能给孩子当个零嘴,那皮还能留着泡水撤火啥的。 就是说,不光粮食,这山上的东西几乎都是宝贝,就没有那没有用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宝贝。 刘卫民当然也知道他们的心理, “行了,知足吧,想想往年,再想想这几天,饿肚子的事都解决了,还想要啥?” 四处看看,压低了声音, “不能太贪了,人就这么些福气,你们咋滴,是打算这一遭就都给消耗了,以后这日子不过了?” 按理,这话他这村长说了不合适,但是就得这通俗的话他们才更能往心里去。 果然,一听这话,好多人脸上的急切和跃跃欲试都好了不少, “对啊,可不是咋滴?我咋把这茬给忘了,昨晚上我娘还说呢,饿不死就好,不能把山薅秃了。” “你说得对村长,是我们想岔了。” “这就回去,家里还有不少活呢。” 说走就走,气的刘卫民都笑了,林书记在后面看着,也露出一丝笑来, “老刘啊,还是你有招啊!” 刘卫民回头苦笑, “都是穷闹的,都寻思上去多找点吃的,这冬天不就好过点吗?” 林书记点头, “是这个理,不过你们能利用自身条件,在固定的环境里寻找条件,创造条件,进行自救,这种行为很好,很值得提倡。” 领导寒暄,几个知青悄悄的从后面溜走,李燕几个回知青院,简单一拐,前面就是家门了。 看这情形,短时间内应该不能光明正大的上山了,分开前,简单也叮嘱他们, “这边马上开始猫冬,这几天估计各家都在家家里收拾园子和自留地,你们要不要去换点菜啥的,要不你们一冬天吃什么?光吃土豆地瓜?” 林招娣道, “我们昨晚也说呢,一会我们去村里问问。” 简单也就是一个提醒,点点头,想着一会回去就把种的大白菜和萝卜都给起了,这天看着也快上冻了,她可不想吃一冬天冻菜。 “对了,这边冬天好像都要腌酸菜,你们要不要试试?”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村里能有那么多白菜换吗?” 第36章 干旱,都是浇完地才有精力管自家的菜园子和自留地,菜长的也都不好,秋天种的大白菜也都是小小的棵儿,这就让村民们已经很满意了,就算没有别的,腌上一大缸酸菜,就是这冬天也能熬过去了。 几个知青去问的时候,他们还高兴着呢,换点钱,就是换点东西也行啊。 至于自家,别的不说,这边家家的自留地都不小,那种了那么多,大的换出去,不是还有那么多小的长相不好的,自家吃哪有那么多讲究? 他们这一年到头,就指着这点地,这点工分,说不得连公社都舍不得去一次。 这难得的换东西的机会,说不上就能换上什么家里能用的东西呢。 也不能这么说,就现在家里这情况,应该说,不管是啥东西,都是能用上的,一丁点都不带浪费的。 这边,简单跟几个人提醒了一句,就不管了,绕着村长几个人回了家。 这个小房子就在村口,还是挺显眼的,反正她开门进去的时候被林书记看见了。 这刘家屯他也来过,还是有点印象的, “哎?老刘啊,我记得那个房子不是空着的吗?现在这是住人了?我看那墙好像都加高了,” 刘卫民顺着指的方向看过去, “啊,那个啊,住人了。” 看林书记一脸想知道的样子, “我这边这不是两批知青了吗?第一批就一个小姑娘,说自己住知青院那么大的院子,害怕。 一看这房子小,一个人住正好,就相中这了,自己掏钱买下来,又一顿修整,自己住呢。 你别说,人家小姑娘一个人这过的也挺好,园子里种的菜,干活啥的,也不比别人差,从来没喊过累,甚至上山还挺溜呢,跟我们这些老农民比,也不差啥。” 林书记看向他, “看样子你们相处的还挺融洽。” 刘文明一顿,感觉有那么一丝不对劲,看周围没有人,于是试探着问道, “咋了老哥,知青有啥不对的吗?” 林书记摇头,也带上一点愁容, “城里来的,都不适应这农村的生活,跟乡亲们的习惯啥的也都不一样,” 刘卫民,明白了,说的这么委婉,就是又打仗了呗。 本来是想夸夸小简知青,让他高兴高兴,话都到了嘴边,突然就咽了回去。 不对,不行,要是让他知道小简知青这么好,这么厉害,万一再给换到别的村怎么办? 不行不行,三叔说得对,不能往外嘚瑟,得藏起来。 “老哥,你看你这个操心的命。 他们下乡是来支援咱们农村建设的,那适应农村生活就是第一步,那不适应,适应不了,那就一个问题,太闲了嘛。 要是天天跟秋收一样,鸡没叫就起,一忙就是一天,吃饭都得紧着来,晚上回去恨不得躺下就睡,你说,适不适应?” 林书记还有点于心不忍, “这,天天是秋收的劳累程度,他们能受得了吗?” 刘卫民很是无赖, “受不了啊,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瞎寻思了,天天起来寻思的就是我怎么干完这些活,能不能早点干完好多休息一会,我怎么能吃饱饭? 就不像现在这么闲,想的不是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是这个那个那个这个

相关推荐: 鹿鼎记之韦小宝   斗罗之最强主角   重生之愿军多采撷   我只想安静地做个反派   继后   那一片厚土   花枝瘦(H)   我的兄长我的父(H)   和四个仇敌流落荒岛 GL   艳鬼压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