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有那么珍惜?” “可是,有的孩子饿了,她也知道把自己的东西给人家啊,啊,还知道回来拿那不打眼的呢,那天跟人三个孩子打起来了,打完了听说人家没吃饭,颠颠回来给人家一人拿了一个那两掺的干粮,老仗义了,拍着胸脯告诉人家,管饱,让他们随便吃,不够吃就来找她。 我跟你说,要不是我看见了,我都不知道,她那背带裤口袋里,早上自己还塞了两块饼干呢,她都没说给人家。” 秦清淮想象了一下闺女拍着胸脯的小模样,忍不住又想夸两句, “多有爱心啊,还知道帮助小伙伴呢!” 简单也忍不住笑, “是啊,老仗义了,还管够,她拿啥给人家管够?也就是那是几个孩子,人家不贪心,哼,好像是个大姐大。” “你以为呢,咱们闺女在这家属院里头,可是老厉害了,手底下一群小弟,现在不说一呼百应也差不多了。 秦观跟我说的,他们跟着闺女出去,要不是他们是亲哥,都排不上号,沾不着边,闺女身边都是小孩,大的小的都有,说今天来告状的那两个孩子,也是当时被气急了,那鸡是家里最后一只,他妈妈没有奶水,就指着那只鸡下奶呢,要不然,都不能来。” “我,” 简单感觉,她的拳头又硬了, “听你的意思,你闺女成了家属院一霸,你还挺得意的?” 第930章 秦清淮心里却是得意,但是看着简单的脸色,没好意思笑的太嘚瑟, “那倒,也没有,不过女孩子,强势一些,性格厉害一些,家长总能放心点儿,是不是?” 简单也实在是不知道这孩子到底应该怎么教育了。 怀孕的时候她想的简单,后世那孩子都是被辅导班,各种特长班绑架的,既然她来到了这个年代,自然是希望孩子能过一个自由自在又开心的童年的,但是,很显然,她的目的达到了,而且,孩子的状态直接就失控了。 “是吧!只要她不再惹祸,不然她肯定要挨揍。” 本来以为要禁足的小崽儿,得知这个好消息,那乐的满地蹦跶, “要去要去,要去买好吃哒!” 不过也知道昨天惹了大祸,从早上就小心的看着妈妈的脸色,不敢像平时那么放肆,不过撒娇卖萌的,简单也没说什么,吓唬归吓唬,总不能真的把孩子吓坏了。 是个大集,这边现在人越来越多,这温度也都能冻住了,大集上人确实不少,就是这边家属院,一路上过去就碰到不少人,不管简单认识不认识的,这一路的招呼没少打。 集市上人不少,比前两年的规模也大大了不少,加上军区的有意引导约束,其实已经正规多了,虽然还是在原来的位置,但是附近已经都整理的干净多了,集市所在地和周围附近,都已经被铺平了,踩实了,现在都被一层白雪覆盖着。 秦清淮轻声的介绍, “我们是打算,这边慢慢的形成一个小市场,也不光是逢集,平时也允许一些店铺的存在,平时买卖一些日常用品,或者交换东西。 你说的对,这边要发展,扩建,增加人口是必不可少的,那就不能像现在这么将就,像是那邮寄点,供销点,如果是短期的应急,或者实在暂时性的给大家提供生活的便利,还勉强可以,但是随着迁过来的人口越来越多,以后的需求也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全面。 那与其这么将就着,等百姓都需要的时候咋想办法,还不如先将这些早晚会用上的必备设施准备好,不管是军属,还是村民,过来就能看到诚意,而不是孤注一掷的过来了,看到的还是满目的荒凉,那样,我估计他们心里只会有越来越多的绝望,对军区也只会有不信任。” “不错,想的很周全。” 秦清淮弯了弯嘴角, “计划是两趟街,这一片是市场,供销社,饭店,或者什么店面,过来买东西什么的,集中,也方便。 后面那趟街是邮局,民政,公安,等等部门,百姓有什么事解决不了的,都能找到地方解决。” 简单点点头, “不过,这边是边境啊,你确定这样不会对边境的安全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就不怕万一再混进来什么魑魅魍魉?” “不会,你没注意这个方向吗?这边和哨点是反方向,也就是说,这边和哨点中间隔着一个军区,然后慢慢的,我们也会将其他方向散落的村子都集中到这边,将这边和哨点着两个位置彻底隔开。 要说混进来,其实,哨点这边反倒是最安全的,一马平川,视野开阔,就算是有人真的想混进来,也只会选择这边,从县城或者山上,不管这边是不是扩建,这个,只要有人有心思,就是避免不了的。” “爸爸,快肘,好香呀!” 小崽儿一打岔,简单也就被岔过去了,顺势跟着就进了集市。 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不过这毕竟秋收过了,不管是家属,还是附近的农民,手里都有点东西。 和往年差不多,分的粮食,干菜,山货,野果子,自家扎的扫帚,簸箕,筐,炕席,背篓等生活用品,自家织的粗布,杀好的鸡,下蛋的母鸡,鸡蛋,等等,可以说,农村能见到能用到的东西,什么都有,还有一些家属拿的是部队发的后勤物资,毛巾,布料,茶缸,饭盒,罐头,自家用不上或者舍不得用,拿出来也能换点能用的上的东西。 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这两年军区的政策比较宽松,集市上不管卖什么的,都不像前两年那么拘谨。 有推着小车现做的,面条,包子,茶叶蛋,馄饨,烤地瓜,炸油条,炸麻花。 有在家里做好拿出来的,煎饼,豆包,炒好的瓜子,花生,松子。 还有一份推着一锅卤肉汤的,里面是什么肉不知道,不过香味可是扩散的挺远。 不过都比较新鲜,也能放得开吆喝。 小崽儿就是被香味儿勾过去的, “妈妈,米花花!” 集市入口不远处,就有一个老汉在摇着个炉子,刚刚“砰”的一声,刚出锅的爆米花散发着浓郁的米香,小崽儿就是循着这个味儿过来的,周围还围着几个跟着家长来赶集的半大孩子,盯着爆米花眼睛直放光,收爆米花的孩子被盯的如临大敌,生怕有人直接上手抢,收爆米花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 小崽儿也没好到哪儿去,看着他拎着布袋子要走,急的蹦跶着嚷嚷, “妈妈,米花花,要吃呀要吃呀!” 前面还有两份,简单也没着急,看着老汉把苞米装进去,回头问那娘俩, “放糖精吗?放糖精五分,不放糖精四分。” 妈妈没说话,孩子着急,生怕妈妈不答应, “要放要放,我要吃甜的。” 看当妈的没反对,老汉掏出一袋糖精倒进去,然后把炉子一盖,架在火上就开始摇。 这时候一斤大米一毛到一毛二分钱,苞米的价格也差不多,但是用农村的话说,大米金贵,苞米比较出数,一斤苞米出来的苞米碴子能做出一锅大碴粥,要是苞米面就更多了。 而且,好多穷人家磨苞米的时候都是整穗苞米一起的,这样虽然没有那么精细,但是量大啊。 这一锅爆米花最多需要二两的苞米,四分钱,一个鸡蛋的价格,其实,对农民来说,也不便宜了。 如果是下乡的,自己家的东西,可能半斤苞米给你崩一锅爆米花,多余的苞米人家直接就把费用顶了,不用拿现钱,可能还没有那么心疼。 但是今天是赶集,除非是有卖苞米的,不然谁会特意背着苞米出来? 这个时候白糖红糖糖块,都是需要糖票的,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对农民来说不实用,所以更便宜实用的糖精就应运而生了,一分钱一小包,细数下来可能也没有多少粒,但是对于需要的时候,跟白糖相比,还是很便宜的。 像是这个时候,或者豆包馅,大多用的都是糖精。 至于健康,糖精不好啊,还是爆米花含铅啊,这个时候没有人考虑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肚子都填不饱呢,能吃的都是好东西。 这个妈妈脸上心疼了两秒,看着孩子的兴奋,估计也是心疼孩子,没说什么扫兴的话,默默的把五分钱递了过去。 小崽儿蹲在老汉旁边,小胖手拄着下巴,不错眼的盯着,好像盯不住,那爆米花就飞了似的。 简单站在她身后,简直有些没眼看,低声跟秦清淮吐槽, “看你姑娘这傻样儿,这锅又不是她的,越看越馋。” 对于一个老父亲来说,他闺女那就是‘我能说但是别人不能说’的特殊存在,但是跟简单讲不了这个道理, “就是馋的,可能觉得多看一会儿也算是解馋了,你看看,哈喇子都要出来了!” 下一个,那个当妈的显然是个会过的,这几分钱拿的这个心疼,不停的唠叨, “这也太贵了,四分钱都能买三两苞米了,你这一锅里面才这么点,太亏了,” “要啥糖精,那么点糖精一分钱,你个败家孩子,啥样的不能吃,” “你说说你,非要吃这个干啥,这都能换一个鸡蛋了,换个鸡蛋回去给你炒,放点荤油,那多香啊!” “诶,多点,再多点啊,家里好几个孩子呢,这点不够吃啊!” 老汉显然是见惯了这种情况,动作半点没有停顿的盖上盖子,慢悠悠的解释, “这是最多了,再多崩出来的就出不来花,都是哑粒子了。” 爆米花出锅了,她就伸着胳膊护着,就怕旁边有人过来顺两把, “儿子,你快点装,傻站着干啥呢?” 小崽儿虽然馋,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个乖宝宝,尤其是陌生人的东西,大人不说话,她是不会伸手的,看热闹似的这个看看,那个看看,看着他们把网里收拾干净,连偶尔那么几个没崩开的哑粒子也没放过,小脸有些纠结。 到她的时候,她仰着小脸一本正经的说道, “爷爷,我不要蛋蛋,我要爆米花,我家里有五,五个哥哥,还有舅舅,我要多一些,能不能不要哑粒子?我四哥和小哥掉牙了,他们咬不动哑粒子,” 排队的好几个人都逗乐了。 胖乎乎的小脸,白嫩白嫩的,任谁看了心都软乎几分,这老汉说话的音量都低了一些, “行,你要不要放糖精?” 小崽儿是没吃过糖精的,她知道糖,但是刚才看见,也知道这东西也是甜的,挠挠头回头看简单和秦清淮, “爸爸妈妈,我想吃甜甜的,哥哥也喜欢吃甜甜的,” “行行行,要甜的。” 小孩惦记着哥哥,两口子自然不会不允许。 小崽儿是个见风使舵的小能手,看见爸爸答应了,妈妈也没反对,也没有了昨天生气的样子,立刻得寸进尺,伸出两个手指头, “那我要两个蛋蛋哒!” 旁边人又是一阵善意的笑。 两个,鸡蛋的,爆米花? 这话,简单简直是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来回答。 看来刚才那对母子的话真的是深入崽儿心啊,那鸡蛋都拿来直接当做计量单位了。 秦清淮张了张嘴,显然也是有些不好接话,不过刚才崽儿说了好几个哥哥,他也没反对, “行,那就两个,不是,给我们崩两锅,都要放糖精的。” “好嘞!” 借着背篓掏出一个装粮食的布袋,两锅爆米花装了半袋子,放在背篓里也占了一大半,小崽儿棉衣口袋里装的满满的,边走边吃,不时的投喂父母一个,嘎嘣嘎嘣,小崽儿得意洋洋的,还接收了不少小孩子羡慕的目光。 “妈妈,香!” “妈妈妈妈,是馄,馄馄呀!” 简单无语, “又馋啦?” “同志,来碗馄饨不,刚包的,现包现煮,热乎乎的。” 不大的小摊子,摆了一个长条桌子,几个小板凳,虽然简陋,但是也能坐好几个人。 一个只认真的包,男人手脚麻利的添柴,烧水,十几个馄饨下锅,碗里调料,葱末,香菜末,滚开后连馄饨带汤捞起来往碗里一倒,热气腾腾的一激,各种香气扑鼻而来。 两口子对视一眼, “婶子,那就给我们煮两碗。” 很快,两碗馄饨端上来,摊主还贴心的多给拿了一个空碗, “喝点热乎的,也省的冷。” 小崽儿晃了晃小脚丫,冷不丁的来了一句, “馄馄要几个蛋蛋呀?” 摊主,“......” 摊主一脸不解的看向大人,试探着, “馄饨里不放鸡蛋,这是清汤的,” 秦清淮,“......” 跟鸡蛋干上了。 “这馄饨一碗多少钱?” “哦,五分,一碗五分,两碗一毛。” 小崽儿扒拉着手指头,她现在只会查数,别的对她来说还算不明白, “爸爸,几个蛋蛋?” 蛋蛋...... “这一碗能换一个鸡蛋,那两碗,” “两个,这个也是两个蛋蛋呀!那我要吃,要吃两个蛋蛋。” 简单敷衍着, “行,吃吧,吃几个都行,” 三岁孩子,两个鸡蛋能吃得下,换成两大碗馄饨,那可真是闹呢。 三个大馄饨下肚,刚吃了一肚子爆米花的小崽儿就嚷嚷着饱了,摇摇晃晃的往秦清淮身上倚, “爸爸,肚肚要爆炸啦,米花花要出来啦!馄馄要出来啦!” 秦清淮哪能受得了这个,几口吃完,牵着闺女在附近散步。 说是出来赶集,两口子几乎没买什么东西,都是小崽儿要的,半背篓的爆米花,是给哥哥的。 一包麻花,是给奶奶的。 几串糖葫芦,是给哥哥的。 一小包大块糖,说是给舅舅,但是简单觉得,估计都得进了她自己的肚子。 一包松子核桃,说给爷爷,秦清淮笑, “也不知道爷爷的牙口能不能咬动。” 最后临走,还买了两个烤地瓜,刚消化一点的小肚子又被填满了。 第931章 赶个集吃了好几顿的小崽儿,肚儿溜圆,穿的本就多,摇摇晃晃的像只胖企鹅,出了集市不远就蔫哒哒的睁不开眼睛了。 兴冲冲的来,后半截是秦清淮抱着回去的。 今天玩的高兴,接下来禁足这几天,小崽儿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甚至还美滋滋的跟哥哥们分享她的鸡蛋文学,这鸡蛋也在家里挂了好一段日子的热门。 一个鸡蛋的包子,三个鸡蛋的鸡蛋羹,二十个鸡蛋的红烧肉,一个鸡蛋能换三个的奶糖,十个鸡蛋的桔子,一个鸡蛋三个的大饼子,一个鸡蛋好几个的冻梨...... 虽然有点魔怔,但是效果,也不能说不好,要问她什么东西多少钱她还是记不住,但是,但凡这个东西能用鸡蛋来衡量,那她脑子转的就比谁都快。 简单总觉得这样的思路应该不太对,但是她跟着掰了几天都没有用,反倒让小崽儿的反骨越来越硬,她干脆的就放弃了。 春暖花开,秦清淮说到做到,真的把小崽儿送进了军区幼儿园。 倒不是他舍得舍不得,而是他忙的连回家都几乎没了时间。 电站项目批复后,就已经是春暖花开了,这消息也就不是什么秘密,被传的五花八门,而且绝大部分都是想看热闹的。 毕竟这些年这边都是以穷出名的,不然也不能受京城后勤掣肘多年,这几年最让人觊觎的就是前几年‘好心人’的那次捐献,也就是靠着这笔‘捐献’,边境这边这几年才能弄出各种大动作,当然,这也都不是秘密,明眼人都在暗中猜测,那笔捐献到底能有多少,让他们‘嚯嚯’好几年,居然还敢惦记电站这么大的工程。 外人看热闹,看笑话,有人还想给使点绊子呢,但是自己人真就没有那多余的事件精力去在乎外人的想法,前面的手续完事,到了实际施工,这才是最耗时,最需要技术含量,也最难的部分。 不光是秦清淮这个牵头并代表边境军区的政委忙起来了,林正德程进更不用说,毕竟这说到底,也算是军区的资产,产业,政府那边政策支持,但是实际上还要靠自己,而且说实话,就是这样的工程,交给外人,他们还不放心呢。 更被说,说是开始动工,但是需要研究讨论确定的东西,才刚刚开始,大部分都是需要专业人员的,但是这几个拿主意的也不可能万事不管。 秦清淮是晚上在空间里如同海绵一般吸收相关知识,有些先进的技术,他更是想方设法的弄出去给专业人士,就希望能让这个工程好一些,更好一些。 至于程朝,从这个项目刚提出来,他就又开始了天南海北的奔波,这次找人也算是师出有名,光明正大,他干脆的去各个高校把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资料都调出来,该转关系的转关系,已经下放的,这次他是光明正大的拿着文件去的,不管是不是‘臭老九’,红头文件一摆,这人是建电站需要的,军区来要人,也比之前要顺利的多了。 和之前一样的动作,之前的形势不明,这一切动作都在暗中,怕人知道,不想节外生枝。 这次,可是真真正正的光明正大。 就连本来没事就逛逛暖棚的老爷子老太太也‘被迫’忙了起来,阎王好过,小鬼难缠,老爷子时不时的就带着警卫员去现场转一圈,脸一板,肩章一露,不管知情的不知情的,这一看,甭管大鬼小鬼的,那些一向无法无天的小兵,就是那个新的公社书记都算上,谁还敢搞小动作? 被一帮孩子当成镇山神兽,偏偏的一个两个的都乐在其中。 这不,知道自己忙起来之后,对家里这边能照顾的更是有限,秦清淮虽然宠闺女,但是也确实知道,孩子长大了,这破坏力,和气人的能耐,那更是一天一个样儿,如果还这么在家里散养,依着简单现在对她的耐心容忍度,三天揍九顿,那是早晚的事。 为了姑娘着想,很干脆的,就给送去了幼儿园,有了距离,一天不见的娘俩还能有点想念,万一一言不合,还能稍稍缓冲一下。 简单也狠狠的松了一口气,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能看孩子的性子,这两年多,也就是小崽儿的熊孩子性格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不然,她早就挨揍了。 不过,她也没闲着。 电站是重点项目,这边的扩建搬迁也在同时进行,不过这边实打实的是军区的事,不是军事机密,又都是涉及家属和后勤的负责范围,简单这个政委家属,说什么都不好置身之外了。 于是,小崽儿刚上了幼儿园,两口子几乎瞬间就忙的不见人影。 秦清淮整天的县委开会,驻军那边开会,跟各个专家开会,勘测现场,抽查材料,忙的脚打后脑勺。 简单这边倒是能好上不少,毕竟已经是开始的工程了,魏抗战他们几个退伍兵负责,又有林团长坐镇,她也就是张罗一些零碎事,或者家属情绪的调节,顶多算是个监工。 干活的大部分都是退伍兵,还有一部分是近期陆续迁过来的农民,能在种地以外还能打零工赚钱,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建房子的,平地的,做饭的,搬砖的,挖土的,做土坯的,现场很忙碌,也很热闹。 人多,不知情的人占大部分,一边干活,自然对这些房子也很好奇。 这个不是秘密,况且,引进人口对这边来说,那也是雪中送炭的好事,与其让人猜测,家属们不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半遮半掩的,还不如借着这些人的口,把这个情况宣扬出去,不管是退伍兵,还是家属,还是这些新过来还不熟悉的村民,都有着自己的人脉,五服六亲七大姑八大姨,谁知道哪句话就能引来金凤凰呢? 于是,问了林团长后,简单干脆的就把情况跟家属们说了说, “婶子们嫂子们,我听团长说了,大家的觉悟都太高了,这保密的原则上是一点都不带疏忽的,我也是刚过来,现场有的情况还不大了解,今天我去现场看了看进度,大家的干劲儿十足,我相信,离咱们搬新家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来家属院这么长时间,其实大家住的都习惯了,离营区近,这日夜巡逻,门口又有岗哨的,安全上大家也都放心,男人上下班方便,她们上工也方便,医院离得近近,就是哪哪儿都好的那种。 冷不丁的说要搬到挺远的地方,其实都有些别扭,可能心理上的那种,在一个地方住习惯的不想再重新适应陌生环境的感觉,听简单这么一说,什么搬新家的,听着是挺好的,但是有人也还是有些没底的, “嫂子,咱们就非得搬走吗?咱们也是军属,也没有犯啥错误,为啥就不能还住着呢?” “是啊,说是搬新家,这边,说实话,都住习惯了,这左右邻居都处好了,菜园我也都种好了,我还寻思来年把房子开个后窗户呢,” “是啊是啊,孩子也都习惯了,现在孩子在大院里头跑,只要不上山,我都不用管,到点儿他自个儿就回来了。” “咱们搬了新家,那边能有这么放心吗?” “我也觉着这边挨着营区,干啥都放心。” “那么远,上工的话可得早走一会儿了。” ....... 七嘴八舌的,不过倒是没有捣乱的,都是当妈的,过日子的,说的也都是自己的担忧,简单听着,心里也大致有了数,看大家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 “各位婶子,嫂子,之前后勤说的时候可能说的也不详细,所以呢,大家心里没有底,是不是? 我知道的可能比大家多一些,别的不说,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大家都是希望咱们军区越来越好,越来越壮大的,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对对对,这肯定是啊!” “那是,军区好了,咱们才能更好。” “是啊,军区好了,咱们才能更好。 这边的家属院呢,咱们早几年过来的婶子是最清楚的,那时候没有其他的地方,只有这里最合适,我也问了团长,当时也并没有考虑其他问题,毕竟这边太荒了,随军的家属就那么几户,也不可能真的单独建一个院子,那样谁都不放心不是?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家属的队伍越来越大,我们已经是一个很强大的团体,不说他们,就是我们,不能给他们丢人吧,那肯定也是要越来越正规的呀。 总不能以后上面来人视察,或者其他部队的人过来一看,啊,你们这么大阵仗,又开荒,又建厂的,结果,你们自己家的事都这么乱,这话,说出去也不好听啊是不是? 这边大家也都熟悉,那边是河,这边是我们家属院,前面就是咱们开的荒地,现在是大家上工的地方,也是咱们部队的粮仓,我们的口粮,男人的口粮,孩子的口粮,都是从这出来的。 那你们说,我们应该不应该搬走? 能不能搬走? 婶子们,嫂子们,我们是军属,我们的家属是保家卫国的军人,他们是光荣的,同样,我知道,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家属,也都有着高尚的觉悟,但是,我们的高尚觉悟,不是在嘴里说说的,到了我们表现,退让的时候了。” 这话,说的简单自己都一身的鸡皮疙瘩,之前就听说过家属们对于搬家颇有微词,她倒不想做这个政委,不过是今天话赶话赶到这了,如果不跟她们说明白了,就算让她们出去好传话,怕是也达不到那种效果。 “婶子们,嫂子们,我不妨再给你们透个底,咱们的新家,比这边还要,嗯,完整。 这么说吧,平日需要的各种设施,咱们都会一点点的完善。 需要给亲戚朋友邮寄包裹,邮寄信件,打电话,发电报,给父母汇款,需要买点生活用品,或者自家菜园的菜吃不完,想拿出去换成钱,换成东西,想买
相关推荐:
和四个仇敌流落荒岛 GL
我的女奴
某星露谷的农耕大师
赘婿
姑母撩人
媚成殇:王爷的暖床奴
鹿鼎记之韦小宝
花枝瘦(H)
春日
我的修仙过于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