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招娣吓得不轻,一直到开完会都没在出声。 不出所料,村长说的就是明天上山的事,去的是往年的老地方,比外围深,但是还没到深山的范围。 没有深山那么危险,但是也没差多少,距离近了,也就不排除会遇上下山或觅食的野兽,毕竟,这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听说,前些年,下山的野兽伤人,祸害庄稼,都是常事,也就最近这几年才好一些,又赶上今年这灾年,山下没有吃的,山上也不保准,挨饿的野兽也是会往山下跑的。 不过,这些都是几个人从村民的八卦中收集到的消息,上山前也被村长再三警告,都希望就是故事,不会发生。 简单跟李燕他们几个走在一起,也没有远离,混在村民中间,一边小声说话,一边竖起耳朵,听着婶子大娘们东家长西家短的,不时的配合笑一下或者点头应付,气氛很是融洽。 进山,村里默认的规矩,各家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家里的汉子和女主人跟着。 这一路上,各家的汉子们都默默的走在外围,这样即使是有危险,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应对,或者把危险挡在外面,为圈子里的人争取一线生机。 简单是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小铲子,小刀,两个麻袋,水壶灌了满满一壶的水,又用油纸包了几个干粮。 原主就身娇体弱,这段时间偷偷的营养补着,小灶加着,也才补回来一点。 她也没有真的掺野菜或者米糠的,她也没有那东西,不过为了掩人耳目,她确实掺了一半的高粱米面和黑米面。 基地里的库存,都是磨的细细的,做出来的干粮一样宣软香甜,但是,颜色上,和别家的颜色差不多,乌了巴突的,黑不黑,紫不紫,一看就没有食欲的那种。 凉了之后更是不凑近就闻不到一点香味,算是双重保险,但是简单也没打算跟大家伙凑到一块吃,到时候,别人也只能看见颜色,谁会猜到这是用精细的面子做的呢? 第29章 她有好东西,又不急在这一时,回去悄悄加餐多好。 陈建国几个,这几天都是一起开伙的,大铁锅也确实没买到,倒是淘换了一个小锅,边上磕坏了一个小口,不过对于他们几个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 几个人早早的就已经把粮食拿到村部,用石磨磨成了苞米面,熬个粥也方便。 这次要上山,昨晚开完会就回去,三个人就商量着,要带着,就只能蒸干粮。 陈建国肯定是不会的,他负责挑水。 李燕在家倒是做过饭,但是对自己信心不足,一问林招娣会,她赶紧就把位置让了出来,自己在一边烧火打下手。 三个人也算是奢侈一回,这些天都是喝粥,这次是纯纯的干粮,一点都没有掺杂别的东西的,虽然有点粗糙,但是这可是难得的干粮,干的,粮食。 早上出发前,就听了简单的,几个人都吃的饱饱的。 这会儿,背篓里装着干粮,三个人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他们不像简单力气大,但是也都多带了一个麻袋,就像简单说的,万一找到的好东西多,你却没有东西装,那多可惜?装上了,就总会想办法弄回去的。 带着憧憬,几个人也有些忐忑,山上有多少东西不说,就上山这些人,往那山坡上一站就是一片了,也不知道这么多人来一趟得弄回去多少东西? 村民们大都也是背着背篓,像汉子们的装备基本就是麻袋,扁担,绳子,简单粗暴,到时候袋子口一系,两边往扁担上一挂,就行了。 婶子大娘们的装备就丰富多彩了,背篓是基本的,还有小筐,篮子,簸箕,小刀,有的还带着包袱皮,头巾,基本能装东西的装备都能看到。 男的主要任务是上树,把东西打下来,女的装袋子,装筐,最后男的再把大件的背下去,女的拎着小件的,基本都是这个流程。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 比大家伙平时活动的地方要往里不少,但是距离简单进的深山还是挺远的,跟上次挖野山药也不是一个方向,这个更偏向东北方向。 一路上村民们也没闲着,看见能吃的能用的,也是直接就收。 偶尔能见到几株野果子,时不时也有掉落或者大风刮断的树枝,也都好好的掰断整理出来,放到背篓里,这都是冬天的烧柴,多了少了,大了小了的,没有人嫌弃。 几个知青也捡的不亦乐乎, “原来山上的东西是真多啊,这还没到地方呢,我都捡了这么多柴火了。” 简单也没有特立独行,捡到的直接扔进背篓,放不下了就往基地里偷渡,反正这东西占地方,谁也看不出来。 等到了地方的时候,几乎没有空手的,大家手里多多少少都有点收获了。 刘卫民带人走了一圈,回来的时候脸上也带上了笑容,没想到啊没想到,下面那么旱,这山货的收成居然也不错,这下乡亲们有福了,这个冬天能熬过去了。 “来来来,都听我说啊,和往常一样,男的负责弄下来,女的在下面负责捡。 老规矩,回去后,每家只需要交几斤到村里,分给村里的几个老人,其余的都是自己的。 希望大家和往年一样,不要争不要抢,但是也不要浪费,乡亲们,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就看今天了。 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震天的喊声,“扑棱棱”的震飞了一片的小鸟雀, ”好,开干!” 离的最近的是几棵榛子树。 就看妇女们熟练的把这片树下的空地清理干净,然后男人们就拿着长竿子使劲的敲打着树冠,成熟的或者马上成熟的榛子簌簌的打下来,地面瞬间就被盖的严严实实。 敲打着落下来的越来越少了,就见他们蹭蹭的就爬了上去,和刚才一样的动作,近距离,效果加倍,很快,这一棵树的果实就基本都干净了。 然后那人转移战场,轮到女人们上场,蹲在地上,把袋子口铺在地上,用手或者工具往袋子里划拉,等袋子装了一个底后,就给它正当的立起来,拿着特意带的小簸箕,小篮子,在地上装满,再倒进袋子里,同样的动作要重复几百次。 简单借着背篓也偷渡出来一个,是在刘三爷家拿的小簸箕,小巧的很,装的少,但是她速度快,装进袋子里的还要偷渡进去一些,即使这样,这一袋子也很快就装灌满了。 李燕几个也不甘落后,陈建国跟着男同志一队,她俩捡的就是他们三个人的份额,动作不熟练,不过来俩人也反应快,一个收一个撑着袋子,动作也不慢。 这边收的差不多,那边那几棵栗子树也都打下来了,远远看过去,一地的毛茸茸。 不过离近了可就要小心了,栗子外面的一层毛刺可是厉害的很,能在树上保护栗子,自然能轻易的将皮肤扎破。 成熟的用脚来回碾几次,这毛刺也就能脱落了,但是很费时间,而且很多栗子还没有完全成熟,这做起来就更加困难,所以大伙都是把栗子带着外面的毛球一起收回去,放在院子里暴晒,晒干了再轻轻一碾,就很容易了,而且,有那会过的,就是脱下来的毛刺也可以烧火不是? 简单见过,但是还真没有亲手处理过,拿着簸箕的动作也有些生涩,毕竟这可是武器啊。 李燕和林招娣也是一样,这么一看,还是合作更方便,一个人撑袋子,一个人拿着工具往簸箕里划拉,一个人短簸箕,装袋子,是比较占人,但也是最省事的。 “等弄回去,就给铺在你们院子里,就这大晴天,几天这外皮就干透了,到时候轻轻一踩就开了。” 怕他们不会处理,旁边的婶子还特意跟她们说了一下。 不光是李燕几个,就是村民们,也都是满满的兴奋。 这年景,交了公粮,分到手里的东西本就没多少,这些可都是能救命的东西啊,本来她们还猜着,都不下雨,山上能好到哪儿去,谁知道这些树这么厉害,愣是干巴巴的活下来还结果了。 第30章 几个人听着就很高兴,虽然是城里来的,既然下乡了,这点后还真的不算什么,李燕甚至还跟人家搭上话, “婶子,这个毛刺里边,就是直接能吃的栗子了吗?” 那婶子直接被逗笑了, “你这孩子,那不是还有一层皮呢吗,把那层皮扒了,就能吃了。 你们城里这栗子啥的多吗?都是咋做的?” 谁家还没有几个农村的亲戚了,李燕还真是吃过栗子的, “我们吃过几次,都是我舅舅他们从山上捡的,做饭的时候放在上面蒸熟了,或者放水里煮熟了,家里有糖的时候放上一点点糖,带上一点甜味,” 说说的,自己就馋了, “每次都吃不够。 我听说有的人家还用糖炒呢,不过得放那种干净的粗砂,而且还比较费糖,我同学家里做过,说是做好了连外皮都是甜的,还特别好扒皮,嘎嘣脆,一捏就开了,趁着热乎,甜甜糯糯的,老好吃了。 不过我妈就没做过,说三个月的糖都不够嚯嚯一次的,唉!” 语气里满满的都是遗憾, “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糖炒栗子啊?” 刚才说话那婶子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那糖可是金贵东西,拿来炒这玩意,那也太浪费了。 那糖不都粘在外皮和砂子上了吗?也吃不到嘴里,那嘴里能吃着多点啊,你咋还惦记呢?” 一边唠嗑一边干活也丝毫没耽误,李燕他们也好奇这边,再说唠嗑嘛, “婶子,那咱这边靠着山还真是比城里都好多了。 你都不知道,城里要吃一口山货可不容易。家里有那好亲戚的还行,时不时的能弄来点菜啊啥的,像这山货,蘑菇,野菜啥的,也能借着点光,你都不知道,要是拎着这东西回家,你把左邻右舍的眼神啊,那都嗯呢该黏你身上。” 婶子逗乐了, “真的啊哈哈哈,咱村里也没有几家有城里亲戚的,还真就不知道。 我都听人说,城里人都不愿意让农村亲戚上门,说是怕啥?打秋风?” “嗨,那是个别人。 你就说婶子,那亲戚还有好有不好呢是不是?有的人家亲戚就愿意给送个菜送个山货啥的,那人家稀不稀罕的,也是个新鲜。 再说这玩意,不都是互相的吗? 我就不信人家城里亲戚瞧不上你,你还愿意老这么上赶子,有好东西就颠颠的给送去? 婶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还打秋风?那不就是埋汰人吗? 谁家自己家能过得下去,愿意上别人家去又吃又拿的?” “可不是咋滴?说的好像农村人都愿意占便宜似的,” “说白了,城里不好过,农村也有困难。 城里工人发钱发票有供应粮,但是那供应粮有限不说,还经常没有货。 哎,有钱有票,只要领不到东西,那也得饿着肚子。 咱们农村,是,没有供应粮,都靠工分,你看这种时候,不必城里强多了,还能来山里找点吃的,不至于硬生生的饿着。” 一说到这个,周围的人都不由得点头应和, “可不是吗?隔壁村不是有个在县里当工人的吗? 听说啊,刚入秋那会,那县城,也是啥也没有,粮食也就能买到一丁点。 本来吧,就小两口,除了上班也不干啥,还行,那没有粮食就喝粥呗,那肚子里有点东西就饿不死。 谁寻思就这时候,他媳妇还怀孕了,那你说,这时候也确实是,怀孕的时候危险,没招儿了,他就回了农村。 他父母啊手里还有几斤粮食,是特意留的家底,从冬天留到秋天。 过了夏天,都生了虫子,都没舍得动,就寻思万一真要活不下去了,临死前全家吃上一顿饱饭,不想做个饿死鬼。 听他这么一说,老两口二话没说,就把这点老本都给他拿走了,俩人就那么生生的躺在炕上,硬生生的饿死的。” 周围沉默了几秒, “我也听说了,听说那人回去后就没再担心家里。 还是秋收完,村里人好几天没看着人,去家里看了才知道,俩人都已经死了好几天了。” 林招娣听的脸色都白了, “这是真的吗?” 这么一想,她家里虽然并没有让她过上和弟弟一样的生活,但是没让她饿着啊。 “真的,都是真的。 这周围的屯子啊,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就是隔壁条件最好的柳家屯,也没好到哪儿去。” 一时间,现场都沉默了,就连附近来回走动的几个汉子也不吱声。 人多力量大。 眼看着这一片的带皮栗子也要捡干净了,这日头也都偏了,刘卫民干脆的喊着大伙休息, “大家伙是不是都带了干粮?先吃点吧,下山这么多东西呢,空着肚子可不行。 吃完了再把前面那几棵树的核桃收了,咱们就下山。 这活不是一天干的,上山的好东西还有,明天再上来。” 刚才那个话题太过沉重,上午的愉悦气氛再也没回来,大家都沉默的吃着。 李燕几个也发觉了,更不敢出声,拿出干粮,倚着树一边吃一边休息。 简单咽了一个窝头就吃不动了,起身活动着腿脚。 不得不说,秋天的山上,景色还是不错的,阳光正好,风也不冷不热。 走着走着,就走远了。 现在简单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看着地下的东西发愣。 话说,她拿的应该不是女主剧本啊? 还是老天爷可怜她来到这个青黄不接的年代,特意给她的补偿? 这是想让她普度众生么? 这路都给摆到眼前了,也容不得她多想。 回头就高声喊道, “村长叔?” “哎?” 刘卫民正跟几个汉子商量着过一会下山的事,听见喊声,条件反射的答应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 “哎?刚才谁喊我?” 周围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还真没发现少了谁。 李燕几个左右看看,都没有看到熟悉的身影,站起来找了一圈也并没有看到,低头回想了一下,刚才的声音,还真的有点像呢。 “是谁不在这边?” 第31章 没有村民搭话,李燕更笃定了,赶紧举手, “村长,会不会是简知青?” 说着就抬脚准备朝那个方向过去了。 村长一听,哎呦,可不是,这不是那小丫头的声音吗? “哎,来了来了!” 村民们也陆续起身,有好奇的也跟着村长身后, “简知青,是你吗?” 前面传来简单的声音, “村长叔,你过来看一下。” 简单这位置比较偏,还真不是大家伙活动的范围,她前面两步就是一个往下的斜坡,斜坡下,一片杂草枯枝混乱,其中还杂乱的混着不少大小不一的石头,一看就是废弃场地的那种。 要是村民们,基本也不会在这种崎岖不平的地方多费心。 看人过来了,简单也没起身,只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 “叔,你看,” 村长第一眼看到的是紫色, “这这这,” 旁边的几个人也围了上来, “这是地瓜啊?是我眼花了吗?” 旁边人也磕磕绊绊的, “我可能,也眼花了…” “这不就是地瓜蛋子吗?” “你俩咋回事,这地瓜都不敢认了?” 村长拿这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圈,终于确认,虽然比婴儿拳头大不了多少,但是,它是货真价实的,就是地瓜啊! 这也有点激动了, “小简啊。你这是在哪儿发现的?” 简单指了指眼前的土坑,是简单刚才挖出来的,这会翻出来的黑色湿润的土还在外面,明晃晃的,旁边还有脚印滑动的痕迹。 “叔,刚才有个藤绊了我一下,我拽出来一看,就是这个。这光有叶子没有叶子,我也不敢认啊,寻思问问你,你看那些,是不是都是一样的藤?” 那些? 说着简单的手看过去,前面杂草下面隐约可见错乱交杂的手指粗的藤蔓,别人不认识,他们成天跟这玩意打交道,咋可能认不出来? 几个汉子也不顾下面的不平,大长腿直接就下去了,把碍眼的杂草扒拉到一边,找到熟悉的蔓子,用力一拽。 山上泥土松软,用力过猛直接坐到地上,顾不上疼痛,先把藤蔓举起来,那底部挂着几个紫色的小泥蛋,大小不一,大的能有成人拳头大,大部分都是和简单拿的那个差不多大小,还有几个更小,跟个小李子差不多。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真的是地瓜,村长,真是地瓜。” 那几个人也是一样的发现,同样都不太大,但是,这是粮食啊! 村长有点激动,心里想的是,这简知青真的是刘家屯的救星啊! 从她来了,这好事就没断过。 “快快快,男的抓紧把那些袋子往回送,女的,女的在这,把这些地瓜弄出来。 你们回去记得去村部多拿点袋子上来。” “村长,那核桃呢?先不弄啦?” “滚蛋,分不清轻重吗?核桃重要还是肚子重要?那核桃又不会跑了,这地瓜今天不赶紧挖出来,万一明天找不着地方了,或者被野兽嚯嚯了,你哭不哭?” 这么一说,也对。 都不用说第二遍,村民们就动了起来。 男的去把那些装完的袋子系口,挂扁担,一鼓作气就往回搬,反正各家的袋子都是不一样的,等回去再认领就是了。 有了意外发现的粮食,现在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也不觉得没有力气担不动了,走起路来都带着风。 这些婶子大娘们也是,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东西,拿着铲子就下去了。 陈建国看了看自己的身板,想想自己那可怜的力气,也没敢称大,挑了两个小的袋子,也挑上跟着一起下山。 李燕和林招娣在后面看着,这个时候终于明白村里人都为什么跟简知青的关系这么好了。 在这随时可能断粮的年景,如果有人发现了能救命的粮食,还大方的跟她分享,她应该也会把人奉为恩人亲人的吧? 反之,如果发现粮食的人是她,她会怎么做? 也会像简单一样,大方的当场就告知村里人吗? 其实,说实话,李燕自己都不敢保证,也会这么想得开。 她也缺粮食,如果是她,她可能会自己先偷偷的挖一些回去,自己有了底气,才会去告知别人。 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有机会能跟对方打好关系,自然是好的,也是必须有的。 这个道理自然谁都懂,林招娣也呆呆的看着,原本简知青和村里人的关系就不错,加上这次,简知青在这村里是彻底站住了脚跟了。 刘三爷家来的是儿媳妇孙香,刘卫民家王桂花和刘大莲都来了,小黑蛋被送到了刘三爷家,让老太太帮着看着。 两个人离得近,还在议论, “嫂子,这小简知青是真厉害,你说咱们这老农民,这还是咱们自己村里的山,咱们不说整天在这山上跑,也比这后来的熟悉啊。 你瞅瞅,这一片指定不是今年才长的,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发现,都这么荒着,哎呦,这么一想,嫂子,我心疼,我脑瓜子也嗡嗡的疼,你说说,咱们这是浪费了多少好东西啊? 哎呦喂!” 王桂花看她眼睛里没有嫉妒之类的,也就随她说了, “谁说不是呢?可能是这山上的东西跟咱们确实没有缘分,都让小简发现了。 哎,也是,这块太深了,咱们村里人还真不大敢走这么深。” 孙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是啊,嫂子,你说,大柱,还能活着吗?” 王桂花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也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小伙子,然后就不可避免的想起了他那个不着调的妈。 “唉,谁知道了。” 看看了一眼周围的热火朝天,王桂花压低了声音, “要我说啊,摊上二婶子那样的妈,哼,都不如没有。” “是啊,说的就是,就他那么干,二奶奶还到处嚷嚷他不孝呢,弄回点好东西转身就都给人送去了,也不知道还想让他怎么孝敬才能满意? 这知道的是她亲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地主家的长工呢。” 最后一句话自然是极低的,也掺了些抱怨和八卦。 第32章 “咱也不知道二婶子是咋想的,自家儿子怎么都没有娘家侄子金贵。 有点东西就想着侄子,粮食也给,布料也给,就是柱子好不容易打着点东西,也巴巴的拿回去,这都多少回了?你都再亲的关系也不能这么嚯嚯啊?” “就这样的妈,柱子能跟她亲的起来?嫂子,平时我们从那门口过,就经常见到二婶子对柱子也是又打又骂的,咱们这都是知根知底的都清楚,不知道的肯定以为她是后妈呢。 别说吃的了,就是闲一会,那二婶子就又摔又打的,说他懒骨头,吃闲饭的,非得骂到他受不了自己躲出去才算消停。” 旁边的一个小媳妇也凑过来, “嫂子们,你们说的是二婶子家的柱子哥吧?” 王桂花一看, “二蛋媳妇,” “嫂子,我一听你们说的就是他家。 嗨,这都不算啥,差不多是每天都是这些话,有时候拿回来的东西少了也骂柱子哥偷吃,不高兴了从灶坑里掏出柴火就往柱子哥身上打,还带着火星子呢。 啧啧,开始的时候我婆婆看不下去,还说几句,但是回头往柱子哥身上打的就更狠了,整的我婆婆也不敢多嘴。 谁一说什么,她就是说,这是我自己的儿子,我想怎么打就怎么打,谁要是看不下去,领你家去呀?” 别说,二蛋媳妇学的还挺形象,就是内容不怎么让人高兴。 “不过这回啊,应该不是因为吃的。柱子哥不见的前几天,我跟二蛋在那边杖子边弄园子,就听二婶子好像是想给柱子哥说个媳妇,说是,说是...” 不光王桂花,和孙香,附近被吸引过来的几个人都被提起了好奇心, “说呀,你怎么还磨叽上了?” “就是,赶紧说,这当妈的给儿子说媳妇也没毛病啊,有啥不能说的?” “是啊,没发现二婶子这方面还行啊,这都吃不上饭了,还惦记给儿子娶媳妇呢?” 二蛋媳妇赶紧阻止, “你们想啥呢?二婶子就平时对儿子都那样,你们笨寻思,也知道不对劲吧?” “我家二蛋跟柱子哥还一向都玩得好,我婆婆不让我们跟别人说,说这样对二柱哥不好。 哎,你们是都猜错啦。 二婶子要给柱子哥说的,是她娘家屯里的一个姑娘,” “这也,正常吧?” 现在大部分的婚嫁都是附近村子间的互通, “咋了,那姑娘不好?还是家里不好?” 简单在不远处也正聚精会神的听着,现在都整天操心肚子,连八卦都没有。 这好容易听着一个,可得听完整了。 “不是不好,是,” “是啥啊?” 二蛋媳妇现在是被一圈人围着了,人越多,她越有点不敢说,而且,也隐隐有点后悔说起这个事了。 王桂芬瞪了一眼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回头来安慰她, “二蛋媳妇,你想想,现在柱子生死不明,你说的没准就能帮村里找着他呢是不是?那你都说了,跟你家二蛋玩得好,那要是真找着了,你家二蛋也高兴,是不是?” 理儿是这个理儿,二蛋媳妇又寻思了一下,还是把声音压的低低的, “嫂子,我跟你说,你可千万别说出去,不然,我怕二婶子去我家闹我婆婆去。” 这都到临门一脚了,自然没有不答应的,不光王桂芬,孙香,就是周围的人也纷纷答应着, “你就放心吧,谁也不会回去胡乱瞎说的。” “二蛋媳妇,你赶紧说吧。” 二蛋媳妇下了老大决心,又看了一圈周围的人,最后才为难的凑到王桂花跟前, “嫂子,二婶子她是要柱子哥说媳妇,不过,那个媳妇是
相关推荐:
行湿走肉
继后
花枝瘦(H)
重生之愿军多采撷
[清穿] 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因为实习证明被动变色情了
穿成反派魔尊后我和白月光he了
我的兄长我的父(H)
我的女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