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毒大的。 这几年这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响,加上上学的女生越来越多,对一些封建理念有了微弱的反抗,各种自主意识萌发,但是行动上却迟迟不动,这让一些隐暗的洗脑和家庭渗透有些夹生。 尤其是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会觉得,这女孩子上了学以后,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让他们越发的觉得,嗯,不让她们上学是对的,出去浪一圈,心都野了。 有些地方就成了恶性循环,上学,不听话,上学不对,不让上学,刚刚明事理的女孩子被打压,不甘,想方设法的冲破牢笼,去不得其法。 这种时候就很容易钻牛角尖,把自己逼入旁门左道,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或者被人利用,也不意外。 于是,就更让有些人觉得,瞧瞧,这就是证据,老实的在家待着,心别那么野,哪能有这些事?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男的心思阴暗,觉得女性知道的多了,就更不好管了,还不如现在这样,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听话打一顿就老实了,以自己为天的心思,稳如磐石。 不管怎么样,到后世都没有解决,还不时的又拉扯的话题,在这个年代,更是一个死结,不过,看见身边人心明眼亮,简单还是很高兴的。 她跟她们相交,是因为性格相合,但是她也不希望她们,有一天会被那些鸡零狗碎的琐事,圈在谁家后院那一方天地,她更希望她们有自己的思想,能做自己,是李燕,是林招娣,谭雅君而不仅仅是未来谁家的媳妇,谁谁谁的妈。 “是不是甩手掌柜,那不得看怎么调教吗?是不是?” 大家都看出来陈建国对李燕有点小心思,就李燕自己没发现。 听了这话,陈建国顿时闹了个大红脸,偏偏李燕还一脸兴趣的问道, “啊,陈建国,你不会是,有了喜欢的人吧?已经开始做准备了?” 陈建国顿时就黑了脸,这是根木头吗? 当即二话不说,转身就往山上走,李燕一脸懵, “我说错啥了,他咋还生气了呢?” 简单林招娣谭雅君三个都无奈的摇头,这李燕,说笨吧,不笨。 要说聪明呢,别的事上都行,就在陈建国这就是看不清楚,她们也没打算提醒,好事多磨,让陈建国自己操心去吧。 这趟道有点绕远,很少有人走,这一路的枯枝也捡了不少,走了半天,就听见前面小狗的叫声,几个人加快脚步,很快就到了一片空地。 最难得的是,旁边就是一条小溪,水不急,明珠在小溪边洗脸,几小只在旁边蹦跶着呢,看见简单过来,都扑了过来。 林东方挽着裤腿,已经站在水里了, “水里有鱼吗?” 林东方擦了把脸, “有是有,就是太快了,” 他还想着在明珠面前露一手呢,结果这么半天居然还是零收获。 简单几个把背篓放下也过来洗脸,这天这温度,冰凉的水里洗一把,那可舒服了。 水不深,很清澈,那水下不时游过的一尾尾鱼,还真的不小,简单也来了兴趣。 不过那速度,也着实是不慢,躲着人游得欢快。 她总不能掏出来个大渔网,刘家屯这边的小河在二里地外,也没听说有鱼,她带着网就说不通了。 眼神扫了一圈,看到背篓时,眼睛一亮,几步过去把东西倒出来,顺手一扔, “林东方,把这个当渔网。” 林东方接过去还愣了一下, “哎?对啊,我咋没想到?” 水流不急,从上游下来的冲力也不小,他干脆按着边缘把背篓沉到水里,静静的放置一会,果然几尾鱼没有任何防备的自投罗网,他眼疾手快的拎着边缘就薅了起来,背篓一立起来,水流顺着缝隙出去,几尾鱼就开始挣扎,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力气还挺大,若不是背篓深,还真就能被它跑出去。 有了收获,林东方顿时就带了笑模样,倒在岸边,很是得意, “看看,不小吧?” 陈建国过去翻动,直接把收拾的活接过去, “是不小,哪条都有三四斤了。” “嘿嘿,小简单这法子还真好用,不费啥力气。 你们看看咋吃,我再去整几条,今天吃个够。” 几个女生看了看,没带锅,没带餐具的,异口同声, “烤鱼!” “行,那你们把柴禾点着吧,我去收拾收拾,一会回来就烤,这鱼大,估计需要的时间也得长。” 说到吃,李燕也不纠结陈建国为啥不高兴了,颠颠的去把几个背篓的柴都聚到一起, “谁带火柴了?” 也幸好这是块空地,附近没有树,一会的功夫,两个火堆就着了起来,陈建国的鱼也拎了回来,穿上树枝,就架到了火上。 陈建国去接应林东方,林招娣接了一个火堆,另一个被简单接了过去,对上几个人疑惑的目光,简单熟练的翻动, “厨艺我一般,但是我经常上山,这个做的还不错,一会给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这倒不是吹牛夸张,整天山上的跑,这手艺都是逼出来的。 更何况,她身上还带着调料呢。 她背篓里常背着一个小包,一个水壶,这会借着小包,翻出来两瓶东西,看着火候,均匀的撒在鱼身上,刺啦一声,一股烟后,一阵扑鼻的香味顿时蔓延在这山野中。 第159章 火堆旁边的几个女生,顿时就被香的瞪大了眼睛,使劲儿的吸着鼻子, “这也,太香了吧?” “天啊,我,我肚子开始叫唤了。” 几乎没吃过这么香的李燕和林招娣都要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拼命的控制着自己的手,不至于当场就出了什么事件。 就是河边的陈建国,和水里的林东方,被这味道刺激的,都不由自主的站直了身子,差点忘了自己是来干啥的、 鼻子耸动着,几个女生也没有心思干别的,干脆的都围在火堆旁边,连挪动都不想挪动一下。 “小单单,你还,你还真会啊?怎么,怎么这么香呢?” “是啊,我这肚子里的馋虫都要冲出来,天啊,这是又撒了什么,怎么更香了?” 一圈的鼻子,也止不住这香气在这山林间扩散开来,简单手里的两条鱼也终于被放了下来, “你们要尝尝吗?这两条已经好了。哎呦!” 任谁一抬头就对上六张虎视眈眈的眼睛,都会吓了一大跳。 “你们,这是咋啦,都围着我干啥?” 两个火堆,另一个火堆的林招娣干脆的把自己刚烤干了皮的两条鱼伸过来, “被你这香味一刺激,就别说干活了,我这都差点烤糊了。” 几个人盯着刚拿下去的两条鱼,眼睛发直,还没出息的不停吞口水, “能,能吃了吗?” 四小只也凑过来围着摇尾巴。 简单知道自己唯一能拿出手的厨艺就是烤鱼,虽然很久没有动手了,手有点生,但是加上后世那完美比例的调料,味道肯定是不错的,猜到了会眼前一亮,但是也没想到他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能吃能吃,你们要不先,尝尝?” 话音刚落,几个人顿时就扑了上去。 两条鱼,再大也最多十来斤,这几个人吃自然也是不够的。 好在就两个男知青,对上女生如狼的眼神,还记着自己唯二的身份,忍痛保持着风度,一人折了一块鱼尾巴,就眼睁睁的看着几个女生几秒内就把两条鱼分食干净。 简单手里拿着的是林招娣的那两条鱼,已经半熟的,看着他们这架势,只觉得自己手里这两条,好像也不顶什么事,然后冷不防的嘴里就被塞进了一大块择好刺的鱼肉,还带着酥脆的外皮,配上咸淡适宜的烧烤料, “唔,还不错。” 刚觉得胳膊有点酸,暗暗的想甩两下,旁边明珠微笑着,伸手把翻面的活接过去, “我来,你歇一会,一会你来撒料就行。” 旁边刚刚尝了个鲜的几个人顿时跳了起来,纷纷找了树枝把鱼叉上, “对对对,我们来我们来,小简你在意旁边指导一下我们吧,一会等着吃就行,不过,一会你别吝啬你的调料哈。” “是呀是呀,小单单,你这调料是真香,我们今天可是借了你的光了。” 被几个人安置在一边,简单彻底的闲了下来,看着几个人忙碌着,自己也不由自主的就带上了笑,其实这样的相处她还挺喜欢的。 气氛轻松,不为难,理解她,明明知道她的调料好,但是没有一个人张嘴就要的,他们说的是什么? 怕她累着,指导,你来撒料,开玩笑似的别吝啬,都是小细节,但是让简单则很心里很是舒服,满满的都是尊重和理解。 其实能遇到这样的小伙伴,也挺不错的。 简单烤了第一悠,然后就被迫沦为了一个吃现成的,和四小只一个待遇。 明明是为了捡柴而来,结果柴是捡了,但是也都用了,最后收拾战场的时候,几个人看着一样空空的背篓,不约而同的哈哈大笑。 最后吃的肚子溜圆的几个人到底没忍住,到底又去捞了几条鱼,说好晚上再炖一锅,又去周围捡了些柴把鱼盖好,这才算离开这新出炉的秘密基地。 林东方和明珠没有了这层窗户纸,无事不刻不在向外人展示他们的关系,简单几个早早的就跟他们拉开距离,李燕扶着肚子还好奇的很,不时的往那边张望, “你说他们是不是好事将近了呀?” 这两批新知青都不是省油的灯,一天天的闹腾的很,嘴碎又爱到处撩的王红梅,说酸话又爱挑事的唐翠,小绿茶陈红丽,杜秀玲,还有几个现在还没看出性格的,这知青院可以说热闹的很了。 就这俩人的状态,同进同出,关系亲近,估计这酸话也是避免不了的,林东方那么聪明的人不可能看不出来,所以结果估计也就是李燕说的,好事将近。 回到知青院,林东方就背着背篓出了门,旁边几个房间的人目光各异,几个人也没在意,陈建国大大方方的去收拾柴禾,几个女知青借着背篓把收拾好的鱼拿回厨房。 王红梅没看到好东西,嘴一撇,又开始嘀咕, “切,上山那么长时间,就捡了这点柴禾,整的好像比我们多能干似的,实际上,还不是也就那么一点。” 其他的几个房间都开着门,看见陈建国,新来的凌卫东还出来搭了把手, “陈知青,你们这是在山上捡的柴?” 别人态度好,陈建国也不至于鸡皮酸脸的,点点头, “对,这边冬天长,而且特别冷,过了秋收气温下来,这炕就得烧起来了,这个烧柴也都是要自己负责的,不然,冬天真的能冻死人的。” 这些话来的第一天王建成就说过了,但是当时那么热闹,很显然几乎没有人听到心里去。 凌卫东不是听不进去劝的,再说这也不是给别人,好不好的都是自己用的,当即就表示感谢, “下次你们什么时候去,能带起一起吗?我这人生地不熟的,想先去认认路,以后歘空也去捡点,积少成多吧,这要到时候真的因为没有柴禾,再冻出点啥事,都不够丢人的。” 陈建国点头, “我就是这个意思,来到这边,基本就是一个人一个家,衣食住行,除了可以搭伙吃饭,其他的还都是要自己操心,现在多干点,以后得利的也是自己。” 第160章 两个人一边归拢柴禾,一边唠家常似的,声音也并不低。 说实话,看他们这样,陈建国还是有些着急的,都是一个院子住着的知青,到时候万一真的就是没有柴禾,你说他们真的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寸步难行,看着他们冻死吗? 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但是看着他们这么悠闲,陈建国不由得又叹口气, “现在不抓紧时间,过半个多月差不多就是秋收,你们刚来,一下子就把劳动强度提到最高,你们的身体也适应不了。 秋收期间起早贪黑,劳动强度高,又累得很,不说有没有时间,压根儿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惦记柴禾,干活回来恨不得直接睡过去,听说连起来做饭吃饭,都费劲的很。 秋收完事了,是村里集体上山,捡山货啥的,算是比较自由的,但是,人家捡山货,你捡柴禾?” 那肯定不能,怎么说,还是肚子重要。 “秋收后到入冬,满打满算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还有这园子得收拾,冬天的菜得准备,粮食不够的话也得提前换,其实算算,也没有多少时间。” 陈建国没赶上,但是谭雅君有经验,照搬过来,倒是也挺合适的。 说话的功夫,跟凌卫东一起来的钱程和袁野也凑了过来,听了这话,三个男知青都沉默了一下,看着他们的衣服,家庭条件应该不是差的,陈建国就加了一句,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这边靠北有煤矿,有煤场,如果你们有门路买到煤,这些问题也都不是问题。” 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眼神,似是有些无奈, “这个好像不行,” 来之前,家里一再嘱咐,消停的别出幺蛾子,外面乱着呢,为了偷这点懒,万一再真惹出点啥事,不值当。 “我们还是老实的去捡柴吧,别到时候真的挨冻了。” 看着不像是那几个知青一看就是无事生非的,陈建国也愿意多说几句, “这倒是,而且,做饭烧水什么的也都要用柴禾,所以这个数量,肯定是不少的。 这边的灶都是连着炕的,这边烧火,炕上就能借力,这样也能节省不少柴禾,这边的冬天很冷,我们去年来的时候已经入冬了,屋里的火几乎整天都不能灭。 不过,这柴禾倒是也不挑,枯枝,树叶,蒿子,秋收后的苞米杆子,苞米瓤子,只要能烧的都行。”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在来的是不是不是时候啊?就是捡柴,也有点晚了吧?” 陈建国摇摇头, “那倒也不是,人家村民是随时看见能烧的就往回捡,家家人都不少,咱们跟他们不能比。 像你们一个屋好几个人的,这些也都是可以几个人平摊,这样下来,也能轻松不少。 我们去年来的比这还晚呢,好像是刚秋收完,他们要上山的时候。 没有办法,天天的跟着简知青上山去捡柴禾,后来落雪了也还去了一些日子,这不,也挺过来了。” 说到简单,几个人还是有些好奇的。 “简知青,不是说她是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吗?我看着,她好像不大呀?” 说到小伙伴,陈建国正经了不少, “没错,简知青是刘家屯第一批下乡的,那一批也就她自己一个人,来的时候才十五岁,现在也才十六岁。 当时就她自己,她不愿意浪费知青院的资源,就把村口那个小房子买了下来,自己找人修理了一番就住了下来。 就是刚进村的那个小房子,院子很高,但是里面就是一个人的小房间,进屋就是炕,我们过去,都是坐在院子里,那屋子转身都费劲呢。 人家比咱们小那么多,自己一个人也安排的很好,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来的,去年那年头,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艰难的时候,她带过来一点粮食,愣是跟村民一起熬过来了,我们过来的时候,村民们看她那眼神,都跟自家孩子一样。” 钱程惊呼, “她不是才,去年才十五岁?” “是啊,” 陈建国看他们的眼神也不无嫌弃, “别说你们,就是我们几个,来的时候也是不相信的。 后来,” 陈建国干脆的坐在柴禾上, “秋收完了上山吗,她在山上还发现了一大片的地瓜,她半点没藏私,当时就跟村长说了。 你们没看见,当时把村民乐的,好多人当场就哭出来了。 去年干旱,秋收上来那点东西交公粮都不够,其实上山那会,很多村民家都断粮了,就靠着这个地瓜,愣是让大伙儿都有了盼头。 后来是因为啥事来着,啊对,山上,这山上有野猪,那天早上下来一波,正好驻军在山脚下,他们就给拦住了,结果有一头差点跑进了村里,正好简知青看见,拿着那大砍刀,当场就把那野猪杀了。” “杀,杀了?” 几个人都是从小被家里练大的,身手有点,但是野猪,也没敢照量。 陈建国带着那么点自豪显摆, “可不咋的,那是大早上的,我们都没看见,但是村长是最早到的,听说是吓了一跳。 结果也不知道她是招野猪还是咋的,这边杀猪,热热闹闹的做杀猪菜呢,结果后山又下来一窝子,好像是十多头。” 一说起这个,凌卫东几个人听的聚精会神, “啊?那么多野猪?” “是啊,山脚下又驻军,小简知青家离得也近,一看,再回村里叫人也来不及了,拎着大刀又去了,跟几个兵哥哥一起,把那十多头野猪都杀了。 等村里人和驻军大部队来的时候,据说是一地的血啊,野猪躺了一地。 你们敢信吗?十多头野猪,小简知青自己干掉一半,还几乎都是一刀毙命的那种。” 沉默,就是沉默。 “小简知青,练过?” 陈建国含糊道, “可能是吧,但是她力气大倒是真的。” 钱程双眼放光, “侠女,这是我的偶像,我要拜她为师。” 陈建国,失策了,他只是想宣扬一下,没想给她找麻烦。 第161章 陈建国,失策了,他只是想宣扬一下,没想给她找麻烦。 “那你还是别了,她还小,还在长身体呢,现在除了上工,其他的力气活,村长都不怎么分给她了,就怕真累坏了,个头再长不起来。” 凌卫东几个人想了一下,好像确实不太高,钱程有些不情愿,被凌卫东轻飘飘的一瞪,立马消停了。 陈建国对小简知青的维护多明显了,那不就是当自家妹子那么护着吗? “放心,我们不会去打扰她的,不过,上山什么的,还真的得麻烦你了,我们也不能随便走,万一真的迷路了什么的,不还是给村里,给大伙惹麻烦吗?” 陈建国无所谓,上山,去就去呗。 “那都没事,今天是不行了,明后天,下工早的话,就上去转一圈,熟悉熟悉。 对了上山的工具啥的,你们都准备了吧?” 捡柴捡柴,即使不带背篓,也得有绳子砍刀之类的,总不能全靠徒手吧? 袁野顺势就接上话, “陈哥,我看你们都背着背篓,我看那个东西上山挺实用的,装个水,装个碎柴禾啥的正好,也不耽误干活,那个都是在哪儿换的?” 陈建国愣了一下, “你们还没去换东西呢?” “换啥东西?我们都是带着行李过来的啊?” 把柴禾码好,回身把柴房的门关好, “那你们还有什么缺的吗?” 男同志心不细,而且好些零碎的东西不是必需品,能将就就将就,陈建国也反应过来,自己刚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东西都是后来慢慢添置的。 几个人犹豫一下, “我们,应该还没有吃饭的碗筷,” 来的第一天跟他们吃了一顿,然后,他们这一天就一直在吃干粮,吃存货。 钱程有些受挫, “我出去走了一圈,看见村民,都不理我。” 陈建国,也不知道说什么。 可能,是受王红梅她们影响了? 同一批,村民对那个油腻的李建业印象也不咋好,给人的印象就是轻浮,不脚踏实地。 “那个,要秋收了,都忙着收拾自家园子,还有种白菜啥的,可能是确实没看出来你是新来的。” 看看天色,赶紧转移话题, “你们不是要换背篓吗?出门往这边走,拐过去,对,有一个院子,里面摆着些木头,哎?虎子?你过来?” 巧了不是,虎子领着妹妹刚从简单家回来,手上还拎着东西, “建国哥,你叫我吗?” 经常跟简单在一起,虎子对这几个知青也不陌生,听见叫他乐颠颠的就过来了。 “凌知青,你们要换背篓,去他家就行,哦,对了,他爷,就是你们过来时那个赶车的老爷子,村里人都叫刘三爷,木匠是刘三爷的儿子刘光明,也是虎子的父亲。” “虎子,这几个知青要换背篓,你带他们回去吧! 你这是,去简姐姐那儿了?” “嗯嗯,我去看了吉祥它们,简姐姐给我拿了一个大吊瓜,说让我奶做了给我们吃。” 墨绿色的吊瓜,足有十多斤,虎子自然不会让妹妹拿,这会停下来就放在脚边呢, “你看,简姐姐种的,这么大,能吃好几顿。” “还真是不小,不过,虎子的力气也很大,这都能拿动。” 虎子呲着小牙, “我奶说了,我是男子汉,厉害着呢。” 转头对陌生人,虎子还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是你们要换背篓吗?那就跟我走吧。” 一本正经的小模样还挺逗人的。 “建国哥,那我们就回家啦。” 陈建国也是温柔的很, “行,快去吧,有时间再过来玩。” 一大一小,一本正经的交流,三个人看热闹,直到虎子一挥手, “跟我走吧,” 钱程有眼力见的弯腰去帮着把吊瓜拿着, “我帮你拿着,这是叫什么瓜?是水果吗?” 虎子跟看傻子一样看他一眼,摇摇头,这知青啊,还真是啥也不懂。 嗯,除了简姐姐。 钱程不解, “不是,小弟弟,你摇头是啥意思?我说错了?” 凌卫东头疼的看了一眼,这孩子真是没治了。 袁野也不理他,慢走两步跟在凌卫东身边。 “不是,你们啥意思?” 小花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小声的问哥哥, “哥,他们不认识吊瓜吗?” 自以为小声,其实他们也都是听得见的。 虎子叹气, “爷说的没错,这新来的知青,真是啥也不懂,真是给简姐姐丢人啊。” 钱程瞪大了眼睛,挡在虎子前面, “不是,等会,你说明白了,我为啥给她丢人?她是谁啊,我又不认识?” 小花仰头看着他,好几秒,才冒出一句, “可是,你们都是知青呀,简姐姐啥都会,你怎么那么笨?” 虎子跟着就来了一句, “就是,简姐姐才那么小,啥都会,你们都那么大了,” 伸手比划着个头儿,撇嘴, “你们都那么大了,怎么连吊瓜都不认识?” 说完也没理他,拽过他拎着的吊瓜,放到自己怀里抱着,绕过他就往前走。 钱程气成了鼓鼓的松树, “不是,你,这孩子,怎们还人身攻击呢?不带这么埋汰人的?” 袁野叹口气,搭上他肩膀, “行了,人家孩子说错了吗?” “没错吗?你个什么,吊瓜,你认识吗?” “不认识啊,” “你看你看,你也不认识,那不认识我问问不是很正常吗?” 袁野又叹气, “程程啊,人家孩子都说了,能吃好几顿,好几顿,那肯定是能做菜的东西啊,你怎么还非得跟孩子犟出个对错呢? 还没到家门口呢,你就把人孩子给得罪透了。” 钱程懵了一下, “说了吗?” 前面,林东方从村部出来,走了个碰头,虎子在前面,都是认识的,就先打了招呼, “虎子,你这抱的事啥啊,这么大呢?” 虎子又开始一轮炫耀, “简姐姐种的,叫吊瓜,记住了吗?” 冷不丁的成了科普,林东方愣了一下,顺口就答道, “这我还真没见过,你要不告诉我我都不知道叫啥呢?” 虎子微微的挺起了小胸脯。 第162章 林东方想清楚,动作就很迅速,跟刘卫民说了,第二天就在简单家和村子之间选了一个靠近村口的位置,打起了地基,刘卫民的原话是, “看你着不着急,着急就这会,还没秋收,都还有时间,不过也就这半个月。 要是不着急,就等收完山的,那会到上冻,时间还能充
相关推荐:
行湿走肉
继后
花枝瘦(H)
重生之愿军多采撷
[清穿] 清穿之雍正后宫养老记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因为实习证明被动变色情了
穿成反派魔尊后我和白月光he了
我的兄长我的父(H)
我的女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