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笼中白羽(1v1 h) > 第64章

第64章

女端着茶水点心穿梭于宾客之间,因这突来的变故,其中一个离林苒极近的小婢女惊吓之中失手将托盘上的茶盏打翻,茶水泼得林苒一身。 小婢女见状,意识到得罪太子妃,更吓得魂飞魄散,夺路而逃。陪在王皇后身边、要护送王皇后离开这个危险之地的林苒却因此事动作有所迟缓,继而被惊慌无措的宾客轻易将她和王皇后冲散。转眼之间,她再难回到王皇后身边,难同萧婵、王溪月会合。 事已至此,林苒当机立断,冲她们摆摆手,示意她们快些离开。 王皇后被王溪月、萧婵紧紧贴在左右,隔着人潮望见这一幕仍忧心忡忡。 皇后娘娘与太子妃出行,不会无人守护。 一有异动,暗卫便已经出现,围住林苒也警惕四周的所有动静。 “母后,有皇兄的暗卫在,皇嫂不会有事的。”萧婵见林苒被暗卫保护起来,劝有所迟疑的王皇后,“太危险了,母后快些离开才是。若母后今日有所差池,皇兄和皇嫂都会自责。” 王溪月忧心林苒亦忧心姑母的安危。 可一时顾不上两个人,唯有先顾身边的姑母。 “姑母,快走,皇表嫂定不会有事的。” 王溪月劝着,与萧婵对视一眼,两个人便一道护王皇后快步离开后花园。 不过片刻的时间,烟花炸裂的响动停止,取而代之的是惨叫声、惊叫声、慌乱的脚步声与兵器碰撞的打斗声。长公主府后花园陷入一片混乱骚动。 林苒在边关见过血腥场面不知凡几,并未眼前的景象被惊吓住。 她很冷静,隔着人群见王溪月和萧婵护王皇后离开,又有暗卫护在她的身侧,姑且放下心。 注意力从王皇后三人身上移开,林苒终于有心思去研究这些突然出现在长公主府后花园的黑衣人。观察这些黑衣人的身手,似外邦功夫,并且她很快 发现这些黑衣人既不是冲着长公主去也不是冲着王皇后去,反而……一个一个纷纷逼近她所在的位置。 起初是她身侧的暗卫打杀两个靠近的黑衣人。 再后来,更多黑衣人与暗卫缠斗,令他们一时间几乎寸步难移。 目标是她? 林苒不由得皱眉,在来长公主府赴宴之前她想过或有危险,须得小心,却未曾想会是这般阵仗。 倘若这些黑衣人背后当真牵扯到外邦,事情只怕远比她以为的严重。 甚至能同之前的许多事联系在一起。 但也有些许奇怪之处。 刺杀太子妃,对那背后之人有什么用处? 虽只数息,林苒心思百转,而数名黑衣人越发逼近。暗卫要护她,面对黑衣人的狠招有些招架不住,眼见便有一名黑衣人手中的长刀朝她劈砍过来,她侧身躲过,不再犹豫亮出暗藏的袖箭,一支短箭飞射出去,正中黑衣人眉心。 一名黑衣人倒下,又一名黑衣人冲上来。 林苒与暗卫互相配合,借着从萧照那里讨来的袖箭暂护得自己周全。 人影幢幢,光影明灭。 沈云芝躲在花木的阴影处见证着后花园里发生的一切。 她看着那些黑衣人朝林苒扑过去,再相继倒下,竟无人伤林苒分毫,愤怒间不觉手指用力,折断一枝木芙蓉。林苒整日躲在东宫得太子庇护,便是不在东宫在皇宫里,皇帝陛下一样轻易奈何不了,今日这样好的机会怎能错过?怎能叫林苒平平安安回去继续当那个高高在上的太子妃? 沈云芝不想忍受这一切了。 自当初东梁河边她哥哥遇到林苒起,一桩接一桩不幸便降临在沈家。 短短时日,沈家再无往日风光。 连带着她这个沈家的小娘子也落得如此下场。 凭什么林苒过得那样好?凭什么林苒是那个尊贵无比的太子妃?沈云芝闭一闭眼,手中那枝被摧残过的木芙蓉跌落在地,复被绣鞋无情碾过变成一团花泥。她从暗处走出来,埋头朝林苒走去。 长公主府后花园的混乱在继续。 被黑衣人盯得死死的林苒迟迟未能脱身。 只是同样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黑衣人身上的她觉察出一些变化。 之前黑衣人招招凶狠,到这会儿明显攻势变弱,似乎目的在将她围困住,而不再是她性命。 她想起最初引起骚乱的那一支熛矢。 那意味着这一批黑衣人在暗处是有弓箭手的,既然目标在她不会不出手。 他们是有备而来。 如此明处与暗处的人互相之间定有配合。 这些黑衣人的攻势变化,说不定正昭示着他们的策略。 或许…… 林苒一面思索一面留意黑衣人的举动,在黑衣人悄无声息阵型再生变化,位置更分散些许的这一刻,她提醒身边的暗卫:“小心弓箭手!”话音才落,忽见一人持剑出现,转瞬已砍杀两名黑衣人。 “保护太子妃!”那人朗声冲暗卫与附近的长公主府护卫喊道。 林苒定睛一看,再凭此声音,认出他身份,是奚鹤鸣。 未及细想,黑衣人反扑得比之前更猛烈。 本便是不要命的架势,且人多势众,哪怕有奚鹤鸣的加入也让暗卫和林苒面临更大的压力。 “太子妃,救救我!”偏偏在她和暗卫皆无暇分心的这一刻,林苒被人哭喊着抱住,口中喊的是救命,实际上却令她变成黑衣人的靶子。 沈云芝将她死死抱住。 林苒想挣脱而不得,随即耳边忽然捕捉到一点利箭破空而来的动静。 捕捉到响动,一支利箭也已朝她飞射而来,她被沈云芝绊住,闪躲不及,唯有勉强避开。而这一支利箭方才从她的肩头擦过,下一支利箭不留空隙逼向她,这一次再来不及躲,以为自己势必要受伤,面前一团黑影猛然间罩过来。 是奚鹤鸣替她挡下那支箭。 林苒惊愕中抬眼,望见一名黑衣人手中长刀砍在奚鹤鸣的后背。 她看见奚鹤鸣因受伤的痛楚而表情狰狞,亦听见奚鹤鸣喉咙间竭力忍耐依旧扛不住的一声痛呼。 再下一瞬,奚鹤鸣在她眼前倒下了。 林苒腾不出手去扶,脑袋嗡鸣,有些失神,但暗处飞射而来的利箭没有停止。当又一支利箭逼近她时,有人先一步将那支利箭截断,接着她身上骤然轻松,是沈云芝被两名身穿铁甲的侍卫强硬扯开了。 “苒苒!” 熟悉的属于萧照的声音传入耳中,林苒心神如拨云见雾,刹那恢复清明。 她回头,直接落入一个带着强势的怀抱。 萧照单手将她紧紧抱住,复对她说得一句:“别怕,孤来了。” 林苒下意识心弦一松。 她并不觉得怕,依旧在听见这句话时感受到一种安心。 太子来了。 她知道,太子一定会保护好她。 …… 长公主府后花园一场刺杀的骚乱最终因太子带着亲卫出现才被制止。 王皇后、萧婵和王溪月平安无恙,也被先行送回宫中。 奚鹤鸣经太医抢救,性命无恙,被送回忠勇伯府。诸般事宜落定,林苒拜别过父兄才随萧照登上金辂车回东宫。骚乱出现的时候,她的父兄因有武艺伴身须得保护其他人先离开,迟迟未能去确认她的安危,直至太子赶到了。好在她无碍,父兄也平安。 在回东宫的路上,林苒始终沉默。 太子也未多言,在一片寂静里举着颗夜明珠凑近,轻声细语:“让孤瞧一瞧你肩上的伤。” 萧照语气十分温柔,仿佛怕惊扰她一般。 林苒听在耳中,知这是在担心自己,慢慢抬了抬眼,想摇头,最终轻抿唇角,低声:“殿下,不对劲。” 萧照握着夜明珠的手动作一顿,狐疑看林苒一眼:“太子妃在想这个?” 林苒点点头道:“无论怎么想都很不对劲。” “太子殿下以为妾身在想什么?” “以为妾身在害怕?” 林苒后知后觉反问萧照,萧照没有回答,但他的确以为林苒多少受到惊吓才沉默不语。那样惨烈厮杀的场面,寻常小娘子定是要受到一番惊吓的,虽然……太子妃并不是寻常小娘子。 想到这里,萧照兀自笑了一下。 他将夜明珠收回来:“太子妃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全部。”林苒听他语气正经也认真回答,“这一场刺杀出现得便不对劲,妾身瞧着那些黑衣人似乎用的外邦功夫,可若是如此,岂不是明明白白说有人勾结外族?为了取妾身惜命,不惜暴露这么大一个把柄?是否有些划不来?除非暴露这个把柄,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 但她想不出来这该是怎样巨大的利益才值得这样冒险。 所以,她只能感觉出来不对劲。 “那些暗箭一样不对劲。” 林苒思索中说,“第一次的熛矢若说是指令,那么后面算什么呢?” 萧照挑眉:“何意?” “太刻意了。”林苒轻叹,“若计划要以暗箭伤我,为何要在最开始便暴露有弓箭手呢?” 第35章 第35章彼此都觉出其中或许有古怪。…… 今天夜里长公主府后花园发生的事萧照了解过大概,却不如林苒这个亲历者知道得详细。他沉吟中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太子妃可否与孤细细说来?” “好。” 林苒应下他 的话,念着在金辂车上,身体微微前倾想凑近些同他细说,反而牵动肩上伤口。 萧照听见林苒轻轻“嘶”一声,立时让她靠回车壁上安生歇着。 “罢了,回去再说。” 林苒点点头,复听萧照道:“让孤瞧瞧你肩上的伤。” 这是太子第二次提出查看她肩膀伤口的要求。 林苒对此无可无不可。 但在长公主府,伤口已经处理过,太子这会儿执意要瞧伤口做什么? 不对劲的人和事着实有点儿多。 “殿下若瞧过妾身的身子,可就当真没得选了。”林苒眼帘轻抬,含笑道。萧照面不改色,如之前那般一手举着夜明珠凑过去:“难道太子妃觉得孤负不起这个责任吗?”他另一手小心拉开她的衣领,动作很轻将衣裳层层剥下林苒肩头,那处伤口便暴露在他眼前。 伤口不深,故而尚未包扎,单单以伤药止血。 因此依旧可以分辨得出伤口的大致情况。 虽然没有正经确认,但萧照知道,在自己肩膀同样的位置也有伤口。 他能感觉到伤口传来的疼。 太子妃伤得不重这一点他十分清楚。 检查伤口并非担心有所隐瞒,而是须得亲眼仔细确认情况——因为他们性命相连,他得掌握更多的信息。 他一直好奇。如这般因林苒而出现在他身上的伤口,倘若不去特别处理,会不会因为林苒的伤口痊愈而跟着治愈?之前林苒没有受过什么伤,他也未曾留意到有关这一点的特别之处。今日既已如此,正好借机加以确认,以便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半晌,萧照动作很轻,小心帮林苒将衣裳重新整理好。 林苒又问:“殿下瞧明白了吗?” “嗯。”萧照淡定应她一声,收起夜明珠,在林苒继续发问之前先一步转移话题道,“奚鹤鸣今日为太子妃挡箭,救主有功,太子妃有何想法?” “殿下这话问得倒奇怪。” “既然殿下说他今日救主有功,妾身又能有何想法?” 林苒似不解,又故作沉吟。 “但殿下一向明察秋毫,不知是否殿下发现什么特别之处才有此一问?” 萧照斜眼觑林苒,辨她语气了悟太子妃没有为奚鹤鸣感动,心里顿时舒坦许多。谈及昔日故人为她挡箭全无热泪,绝非太子妃不良善,显而易见,只能是因为太子妃对今夜之事确有一些独到想法。 且这一次太子妃不想先袒露自己的见解。 是想要他来抛砖引玉? 萧照几不可见扯了下嘴角,如林苒一般做思忖状:“若说特别之处……” 林苒眼中流露好奇,认真聆听,他便几个字故意说得极慢,待话音落下,金辂车偏也稳稳停下。 “好了,晚些再说。”一句话打碎林苒的好奇心也令她不满皱眉,萧照失笑,掐一把她软软的雪腮,率先下得金辂车。他立在金辂车边朝林苒伸出手,“太子妃有伤在身,孤抱你。” 林苒呵笑,依旧不客气将手递过去。 今夜一场刺杀惊险刺激,不知多少人仍惊惶不安,太子殿下却淡定得紧。 想来如是种种,几乎在他掌握,这会儿才能这样平静。 难怪白日里在凤鸾宫太子说唯恐她醉酒。 呵。 林苒被萧照横抱回承鸾殿。 入得殿内,萧照便吩咐春鸢宜雪服侍太子妃梳洗,又吩咐宫人在偏殿备下热水,自去沐浴。 春鸢和宜雪未曾随林苒去长公主府赴宴,今夜发生的事她们尚不知情,但她们跟在林苒身边已久,在见到她时,立刻觉察出气氛沉重,猜出今日赴宴多有不顺。得知林苒身上有伤,印证猜想的同时她们更是心惊肉跳、后怕不已。 “竟有人如此大胆包天,敢设计在长公主府里行刺太子妃?!”春鸢一脸愤愤,为林苒抱不平,“这样的逆贼,非得立刻揪出来杀鸡儆猴才行!” 宜雪一面替林苒宽衣一面说:“幸而太子妃无什么大碍,便是最好的。” 当瞧见林苒肩上的伤,她目光一顿,咬咬牙道,“但若明日能将那逆贼揪出来拷打便更好了。” “这些事自有太子殿下操心。”林苒淡淡一笑,语气平和,“你们且先服侍我沐浴更衣再来气恼。”她在长公主府动过手,加上被那个小丫鬟泼得满身茶水,衣裙也脏污了,因而这会儿只想先行沐浴梳洗,让自己变得舒服一些。 “是。” 宜雪连忙应下,对春鸢使个眼神,两个人不再多言,专心服侍。 沐浴时,林苒反复思量着长公主府后花园发生的种种。 尤其是奚鹤鸣彼时以身为她挡箭又闪躲不及被迫挨下黑衣人一刀那一幕。 在回来东宫的路上,太子问她有何想法。 她避而不答,可无论是发问的太子抑或是她,他们心知肚明,彼此都觉出其中或许有古怪。 古怪在何处? 太子的心思有待确认,于她而言,是她所了解的那个奚鹤鸣不该会做这样的事情——奚鹤鸣是在军中历练过的,是年轻将士里的佼佼者,许多事会比旁人更为敏锐。譬如她清楚暗处有弓箭手,随时可能出手,奚鹤鸣怎会不知?若他知晓,又为何当时会选择以身挡箭这种自伤八百的方式救人? 但这不是实证,不能用来作为对奚鹤鸣下判断的依据。 是以,太子因何对奚鹤鸣起疑甚为关键,兴许太子掌握着其他重要消息。 萧照的确掌握着其他消息。 不过与奚鹤鸣无关,他那么问林苒单纯是看这个奚鹤鸣不顺眼。 救主有功又如何? 林苒,终究是他萧照的太子妃。 只是眼下比起长公主府发生的这些事情,更让萧照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 关于他和他的太子妃如今性命相连的这件事。 金辂车内,他查看过林苒肩上的伤。又一次可以确定,他肩膀上莫名出现的伤口与林苒的一模一样。他的伤口无人知晓,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林苒的伤是上过伤药的,他同样可以确定的是林苒的伤势变化同样会出现在他的身上。 今日之前不是没有过这种猜想。 但进一步确认之前,始终无法说得太肯定,而今日已格外明晰。 亦即是说—— 倘若林苒今夜在长公主府有个三长两短,他只怕要跟着死得不明不白了。 这些人自然无从知晓他与太子妃之间的秘密。 可是如今太子妃被盯上了,不管背后目的究竟是什么,既然今日未得手便绝不会善罢甘休。 沐浴过后,萧照一面自顾自穿好寝衣一面暗忖半晌才回到正殿。 林苒更迟约莫半刻钟才从浴间出来。 她半干未干的长发披散,热气熏得脸颊酡红,小巧的嘴唇也红润润的,衬得肤色愈发白皙。没有经历过一场生死后知后觉的惊慌害怕与无措不安,淡然得像是寻常出门吃得一顿饭后回来罢了。 即便知晓她本便是这样的人也依旧会生出些许的感慨。 到底是在边关历练过许多年的小娘子呐。 萧照摆摆手,屏退殿内一众宫人。 林苒惦记着他在金辂车内未说完的话,在罗汉床另一侧落座时直白开口:“太子殿下先前未能说个明白,不知殿下以为今夜长公主府之事到底有何特别之处?” 萧照是要与她细细分说的,故而从善如流接过她的话:“那些在长公主府后花园企图刺杀太子妃的黑衣人或被击杀或服毒自尽,唯有那名躲在暗处的弓箭手不知所踪,多半是逃了。那些尸首也仔细确认过,皆是突厥人,如此明目张胆,只怕背后的图谋远不止针对太子妃这么简单。” “单论刺杀太子妃一事。” “黑衣人在明,弓箭手在暗,本是相互配合,黑衣人为弓箭手做掩护。” “若要掩护弓箭手,便不该过早暴露弓箭手的存在。”林苒顺着萧照的话说下去,“偏偏他们以熛矢为暗号,过于张扬。事先计划,这一点不应是疏漏。” 萧照颔首:“故意为之。” “殿下以为,他们为何要如此?”林苒又问。 “或是掩盖他们的真正目的,或是……” 萧照一顿,望向林苒,林苒看他一眼,会意太子要听她的想法,只望向榻桌上的茶壶:“渴。” “太

相关推荐: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我的滛蕩学姐   洪荒之从不周山开始签到   再见,旧时光   小新郎、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艳情同谋 (H)   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