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笼中白羽(1v1 h) > 第66章

第66章

伤的,自然都要讨个公道讨个说法,字字句句要太子下令彻查给朝堂上下一个交待。 萧照自然顺他们的意。 待下早朝,因知晓昨天夜里他只睡得一个时辰,已经去过忠勇伯府的陈安禀报过一应事宜,听萧照命备马,忍不住劝道:“太子殿下为朝堂之事殚精竭虑,但也应顾念自己的身体,不如歇息一场……” “该歇息的时候孤会歇息的。” “但不是现在。” 太子妃多半还在生他的气。 昨天夜里不得闲,这会儿再不去哄一哄,下回恐怕只能回去睡罗汉床了。 自己的太子妃毕竟是得自己哄才行。 萧照笑一笑,换过一身便服,待到宫人将马匹牵来,他翻身上马,在徐明盛的陪同与暗卫的保护下出宫一趟。 林苒昨夜时睡时醒,远不如平日里睡得安稳。 夜半醒来,想到自己此番受伤与太子脱不了干系,深觉吃亏,应该趁机同太子提点儿要求才对。 自她嫁入东宫便不曾回过侯府。 也许可以趁机提一提。 林苒打定主意,心中变得舒坦两分,渐渐又睡着过去。 再次醒来是因锦绣姑姑来了,皇后娘娘惦记她身体,是以一大早命大宫女锦绣来东宫探望。 洗漱一番见过锦绣姑姑,说得不少话的林苒再次生出困意,她索性继续睡觉。这一次直睡到日上三竿才悠悠醒转。醒来时春鸢和宜雪已经从忠勇伯府回东宫了。 有太医彻夜守在忠勇伯府,奚鹤鸣的伤势稳住了,一夜过去,并未恶化。 太子和太子妃的赏赐,他自也悉数收下。 林苒靠坐在床头,随意听罢春鸢和宜雪的禀报,点点头道:“不曾伤筋动骨,安心休养上一些日子也不易留下病根。”只是一谈及奚鹤鸣便想起昨天夜里萧照那些荒唐话,她默一默,正欲撇开念头让宜雪去为自己准备吃食,便听得萧照的声音从外间传进来:“太子妃昨夜休息得如何?” 人未至,声先至。 林苒转过脸,但见太子一身便服似满面春风大步进来。 虽然没有刻意去打听,但她心里清楚,昨夜之事朝堂内外闹得沸沸扬扬,太子势必没什么时间休息。即便如此,此刻在他脸上却看不见疲惫之色。 春鸢宜雪当即与萧照行礼请安。 靠坐在床榻上的林苒没动,一双眼睛看他:“妾身仍身子不适,不便行礼,请太子殿下恕罪。” “无妨。” 萧照辨认林苒语气,知道自己想得不错,太子妃依然生气昨夜之事。 他不生恼,大步走到床榻旁低头看她,见她别开脸,反而笑一笑:“孤听说太子妃才睡醒,也不曾用早膳?正好孤带了些吃食过来,太子妃瞧一瞧可合口味?” 林苒听着这话有些许奇怪。 太子哪回过来承鸾殿正巧带过吃食? 不待细想,几名小宫女端着黑漆木质托盘进来,托盘上一碟一碟吃食的香味飘至鼻尖,一闻便知,这些是集市上的小吃,而非宫中御膳房、典膳所的菜品。 两名小宫女搬了张案几摆放在床边。 那些吃食也被一一摆在案几上,扫得两眼,更确认是从集市上买回来的。 她爱吃的花生酥糖、芙蓉饼、酥油鲍螺都有。 另外还有一碟牛肉酥饼,一碗小馄饨,一笼肉包子…… 太子这是做什么? 在哄她? 林苒鼓了下脸颊,萧照已经示意宫人退下,并取过干净的碗碟,夹了一张牛肉酥饼后将白瓷碗搁在离林苒最近的地方:“将这些吃食趁热从集市上带回来也费了孤一番功夫,太子妃且赏个脸尝一尝。” “太子殿下何故费此心思?”林苒问他。 萧照直言不讳:“昨日孤说错话,今日自然是来给太子妃赔罪道歉了。” 太子一本正经令林苒颇不适应。 未曾想,下一刻,萧照变戏法似的掏出一把纸扇,纸扇“哗啦”一声被打开,林苒看见冲着她的那一面上写着遒劲有力的“太子妃”三个字。随即纸扇翻转,换另一面对着她,同样是三个字,却变成另外的半句——“原谅孤”。 林苒:“……” “太子妃以为如何?” 萧照将纸扇在林苒面前来回翻转过几次,询问她意见。 幼稚。 林苒心下腹诽,口中道:“让太子殿下如此费心,是妾身的不对。” 萧照反笑,把那纸扇收起来,搁在林苒枕边,哼一声:“陈安信誓旦旦这法子能哄得太子妃开心,孤便知不妥。到底得是孤自己的法子才可行。” 还有? 林苒有点儿好奇,又深觉对这位太子殿下少好奇为妙。 但是萧照没有对她卖关子。 “过些时日,太子妃回定远侯府省亲如何?” 不轻不重的话落在林苒的耳中使她愣住,也因太过突然而反应不及。 萧照继续道:“虽有伤在身,但不妨碍太子妃出行,回侯府休养几日对太子妃身心亦有益处。” 林苒慢慢回过神。 她抬眼看萧照,清楚他此时绝对不是在说什么玩笑话。 太子妃归宁省亲不是小事,几日的功夫准备定然是远远不够的。若非临时起意……便意味着太子早有此想法,且在她不知情的时候已经提前吩咐做好安排。 她是想借这次的事对太子提要求的。 但太子尚且不知情,会提起此事,单纯是太子明白她心中渴望。 “太子殿下是何时有的想法?” 林苒终于还是问。 第38章 第38章博得太子妃的欢心真真是任重…… 太子妃的聪慧与敏锐萧照向来是佩服的。 堪堪提起,她立刻洞察他有此想法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自然是太子妃醉酒那一日。” 萧照坦然回答,“七夕与太子妃出游也生了念,便吩咐陈安去准备了。” 七夕至今有月余时间。 她醉酒是比七夕更早一些的事情,时日更长。 “原本想着给太子妃个惊喜,未曾想遇上这样一桩事,又惹得太子妃不快,倒变成补偿。只想来太子妃应当不会介怀?若太子妃不喜,另寻闲暇也不无不可。” 在萧照的预 期,能够回定远侯府小住,林苒理应是会很高兴的。 但她反应比他预想的平静许多。 萧照忽然拿不准她想法,因此说出这几句话时,心底莫名生出两分紧张。 那是种担心一不留神惹得她更不高兴的心情。 小心翼翼,临深履薄。 这是萧照自知事起从未有过的心情,而这一切单纯与林苒有关。 “为何会不喜?”林苒不知眼前之人心思百转千回,只习惯性直言,“太子殿下能为妾身这般考虑,妾身只有高兴,多谢殿下如此费心,是不曾想殿下会这般才一时反应不及,但妾身觉得十分惊喜。” “昨天夜里,妾身亦有不对之处。” “是妾身不该恃宠而骄,对殿下那般不敬,请太子殿下见谅。” 萧照主动退一步,林苒也爽快同他认错道歉。 太子给的台阶已经足够多了,若让太子继续下不来台,便是她太过放肆。 想到马上可以回定远侯府,林苒心中畅快,本就腹内空空的她这会儿不再同太子计较,主动端起盛着牛肉酥饼的白瓷碗,津津有味用膳。一块牛肉酥饼吃罢不忘夸赞萧照几句,才继续去盛小馄饨来吃——要是放坨了就不美味了。 萧照在一旁安静看着林苒享用这些吃食。 林苒心情好转本是好事,也是他想要看到的,但回味林苒方才的话,他却有些说不出滋味。 想来即便不是他,换作旁人告诉她这个消息她一样会十分高兴。 认错道歉更无形之中将他拒之千里。 想要真正博得太子妃的欢心真真是任重道远。 好在来日方长,仍有时间。 林苒美美享用过吃食,心情更为舒畅,见太子迟迟未离去,索性道:“妾身听说,沈家人已经下狱了?”她晨早初初醒来那一次,消息便已经传到她耳中。 “外面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如何瞒得住沈妃娘娘?” “只怕要好一番折腾了。” 深宫里的弯弯绕绕,林苒不敢说自己多了解,却可以想见沈家出事少不了踩低捧高的人在沈妃面前放肆。从前沈妃行事嚣张跋扈,在她手里吃过亏的不在少数,如今岂会轻易放过她让她好过? 皇帝陛下念着沈妃腹中龙嗣或许无意太快让沈妃知晓沈家之事。 然而,悠悠众口,终究是堵不住的。 “不闹到太子妃面前,太子妃便尽管安心养伤。”萧照淡然说,“当真闹到太子妃面前,正好多个由头回定远侯府避一避这些麻烦事。” 林苒闻言,想了下问:“殿下认为沈妃会找上妾身?” 也是,若沈家被认定有罪,那日的黑衣人是冲着她来的,沈妃走投无路之下兴许会想求她原谅。 “太子殿下,妾身哪一日可以回侯府?” 光想一想那个画面,林苒便受不住,倒不如早早避开。 萧照笑:“太子妃不想替自己出口恶气吗?” 林苒斜睨他道:“明知故问。” 沈家人她是不喜欢,沈云芝、沈妃往日里也不是没有针对过她。 但她哪怕要替自己出气也不会是这样的。 沈家人罪有应得,她拍手称快。 可若要趁着沈家失意去肆意践踏沈妃的尊严,她不想。 “明知故问”四个字落在萧照耳中,他咂摸数息,深觉这话合心意得紧。 他又笑一笑:“明日,如何?” 明日? 林苒眼前一亮,不住点头:“非常好!” 从承鸾殿出来的时候,萧照想着太子妃欢欣鼓舞的样子,扬起的嘴角便没有下来过。看她如此高兴,只觉得没有白费功夫。再想起她嗔怪的一句“明知故问”,愈发感到通体舒畅。她知道他懂她。 “太子妃明日回定远侯府省亲。” 回到外书房,萧照将这件事知会陈安,让他安排下去。 饶是服侍那么久、习惯太子行事风格的陈安在听到这话时也愣了下。 萧照看他表情不对,问:“有何问题?” “没有!” 陈安回过神来,“一应事宜已经准备妥当,奴才这便去安排。” 萧照颔首,陈安行礼告退。 他这才命个小太监去将刑部的几位大人请来。 得知明日便能回定远侯府的林苒则立刻变得忙碌起来。她让宜雪去将小库房的簿册取来,细细翻看,挑选要带回定远侯府给亲友的礼物。父兄不能少,外祖一家上下亦少不得,须得认真挑选,也不能少了漏了谁,否则徒生事端。 这一天,她和春鸢宜雪一道忙着这件事。 待诸事准备妥当已是天黑之际。 典膳所将晚膳送来,林苒在桌边坐下,难得记起萧照。 她发现自己疏漏一个颇为重要的问题:太子殿下明日去定远侯府吗? 回想萧照提及省亲之言,不曾说要陪她一起。 林苒想,最近朝堂内外事务繁多,太子大抵不得闲,她独自回去父兄也能落得个轻松自在。 毕竟太子身份尊贵没法真的当成自家人。 且他住哪儿也是个问题……总不能挤一挤她的闺房罢? 各种念头在林苒脑海里转一转,她默认太子不会与她同往便把事情放下了。惦记着翌日一大清早须得起身,用罢晚膳,洗漱梳洗过,她早早歇下。 但第二日,睡得迷迷糊糊时,林苒莫名感觉呼吸艰难,鼻子像被人捏住。 烦闷中睁开眼,眼前却是太子萧照的那张脸。 “太子妃若再不起身便要耽误时辰了。” 耳边传来太子的声音,林苒回过神正是他在捉弄自己。 不过比起这个更重要的是太子出现在承鸾殿。 一大清早…… 林苒蓦地清醒过来,她拥着锦被坐起身狐疑望向萧照。 “太子殿下这个时辰怎么有空过来承鸾殿?” 闻言,萧照猜出她心中所想,于是用理所当然的语气笑道:“太子妃初次省亲,怎能让太子妃独自回去?孤今日自当陪太子妃一道回定远侯府。” 林苒:“……” 她知道太子不是开玩笑,正因为知道不是玩笑话,一瞬间,天塌了。 “朝中要紧事务孤已经处置妥当。” “定远侯府也在京城,当真有急事将消息送至侯府便可,太子妃无须担心,不会耽误了正事。” 未说出口的心思被轻易堪破,林苒哑口无言。 太子同往已是板上钉钉,她无意辩驳,老老实实起身洗漱梳妆。 他们此番去定远侯府,一切从简,并未安排什么大排场,免得劳心劳力。尽管如此,太子与太子妃出行不是小事,待他们乘金辂车与厌翟车自东宫去往侯府,依然浩浩荡荡的一行人。 定远侯府事先已得到消息。 林苒的父亲林景与二哥林长洲连同外祖家的人早早候在定远侯府大门外。 当太子与太子妃的车驾行至近前,众人纷纷下拜行礼。坐在厌翟车内把外面动静听得一清二楚的林苒,不免回想起自己出嫁那一日的情形。无论当初或现在皆是热热闹闹,这样的热闹于她却总有几分不真实,无法真正置身其中。 从厌翟车上下来,林苒随萧照上前虚扶父兄一把,与众人免礼。 之后,他们在众人的簇拥之下入得侯府。 林苒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一一分送出去便同外祖母等人离开正堂去自己未出阁时住的小院。 萧照留下来同林景等人闲谈吃茶。 太子妃要回府省亲,定远侯府虽未大肆修建亭台楼阁,但也修过一番。侯府焕然一新,往荼锦院去的路上,林苒四下瞧一瞧,知父兄费了心思。 “太子妃身子如何?今日舟车劳顿,可有什么不适之处?”长公主府发生的事情亦传到谢老夫人耳中,受了伤断没有一日两日轻易痊愈的,她关心外孙女身体。 “外孙女无碍,不觉得劳累,身上也无不适之处,请外祖母放心。” 林苒挽着谢老夫人的手莞尔一笑。 今日回府,林苒有心让春鸢和宜雪为她用心打扮 一番,虽只薄施粉黛,但她容貌昳丽,如此已然足够明艳动人,又是翠绕珠围、锦衣玉带,望过去不过一个神采飞扬、容光焕发的漂亮小娘子。 谢老夫人认真再看她几眼。 见外孙女气色很好,微微颔首,转而同她谈起其他事。 后来到荼锦院,谢老夫人陪林苒去她闺房,将一路过来跟随在她们左右的人悉数留在外面。林苒晓得外祖母这是有话要说,乖乖巧巧竖起耳朵,意料之外,听到的是谢老夫人分外直白的一句:“苒苒可曾考虑过子嗣的问题了?” 第39章 第39章他是心悦她的。 子嗣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 林苒不是没有考虑过,只是在她和太子尚未圆房面前变成多想无益。 但外祖母特地提起此事也不在预料之中。 一时之间,反而不知如何作答。 谢老夫人将外孙女的沉默理解为害羞,便语重心长拉着林苒的手道:“你娘亲走得早,许多事没有人细细教你,只得外祖母同你多说一说。苒苒,外祖母瞧着太子殿下待你不错,是真心爱重你的,但他终究是太子,身在皇家,必定看重子嗣。你是太子妃,不拘生下的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是能傍身的,因为那会是太子殿下的第一个孩子。” “苒苒也要多为自己的将来做些打算。” “虽说女儿家该矜持,但只要不会惹太子不喜,略主动些也无妨。” 谢老夫人眼中,自己的这个外孙女尚未经世便稀里糊涂嫁入东宫,在男女之事上单纯至极。 然而许多话、许多事唯有点到为止。 林苒却听得有些哭笑不得。 尤其想起自己在太子面前做过的那些事情,叫外祖母知晓怕要晕厥过去。 “苒苒省得,外祖母不必担心。”林苒反握住谢老夫人的手,甜甜一笑哄她,“太子殿下的确待我很好,爱重我,庇护我,舍不得我受半点儿委屈。外祖母说的这些,我也会仔细记在心上。” “哎……” 谢老夫人听着这些话,看着外孙女的明艳面庞,思及旧事轻叹一气。 定远侯不是贪慕虚荣之人。 若非太子认定苒苒,外孙女绝不会嫁入皇家。 太子向来行事磊落光明,也是因外孙女没有婚约在身方至于此。那时为外孙女相中陈家探花郎,可惜出了点差池,两个人没能在桃源寺顺利相看,便不曾定下。 “要是当初和陈家那……” 话出口,意识到不妥,谢老夫人止住话,“罢了罢了,只愿咱们太子妃往后都平平安安。” 林苒几乎忘记以前的那一点儿事情。 听外祖母提起,反应半晌,才明白“陈家”是指的哪一个陈家。 当初外祖母确曾安排她同探花郎陈云敬相看。想来外祖母是想起往日这些事情,多少遗憾那时他们二人未能成好事,否则她如今也不会须得直面诸般皇家纷争与朝堂明争暗斗,遭遇许多危险。 桃源寺发生的事情她不曾令任何人知晓。 外祖母不知,正因那时去桃源寺,她才会遇见太子,才有其后种种。 不过如今更不必多说。 一旦外祖母知晓她同太子产生纠葛的真正源头,不知会如何的懊悔难过。 “自然会平平安安的呀。”林苒掩下心思,笑吟吟回。晓得外祖母今日也给自己带了礼物,她撒着娇主动提起,将话题转移开来,不再聊关乎太子与皇家之事。 祖孙两个人在荼锦院闲话得一阵,府里已经备

相关推荐: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我的滛蕩学姐   洪荒之从不周山开始签到   再见,旧时光   小新郎、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艳情同谋 (H)   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