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无从得知了。” “也是啊。”程娇叹了一声,“陛下也是不容易,要想的事情太多了,这脑子不够用的,估计也坐不了这个位置。” 程娇对于这位自从她出生就在位的皇帝评价也是极高的,四野平定,番邦朝拜称臣,百姓安居乐业,全是他的功绩,其人之政绩,都可以与唐太宗一比高下了。 而且他也并不爱色,宫妃不过寥寥数人,念旧情,对待臣子也是赏罚分明,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好皇帝。 想到这里,程娇推了推谢琅:“你可千万别惹他老人家生气,知道了没。” “老人家?”谢琅眉头一挑,忍不住提醒她道,“你若是见了他,千万别说什么‘老人家’,他不喜欢听这话。” “唔...有道理,那我就不说了。”毕竟是人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程娇暗自将这事记下。 “还有,你要努力办差啊,虽然说咱们都不大喜欢这些累人的活,但既然都坐了这个位置了,就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胡来。” 若是人只做自己,那自然是怎么高兴怎么来,可既然做了官,那就是要对百姓负责的。 谢琅侧头对她微微一笑,伸手挽了挽她耳边的一缕秀发,这才道:“我心里有数,你不必挂心,该是做什么就做什么好了......” “...六娘子还是快快乐乐没有忧愁好了。” 这话中听,程娇听了都有些晕乎得找不着北了。 ...... 这一日之后,谢琅果然就在临安侯府扎根了,早晨从临安侯府去上朝或是去御史台,下衙了就直接回来,谢家那些纷纷扰扰,仿佛都与他没多大关系。 第二日便是五月初四了,端午前一日,程娇与聂静云一起领着府中的侍女一起包粽子,等程谦和谢琅下衙回来之后,院子里便送来了刚刚捞起来的粽子。 寿山和酒泉都分了一个,吃得很开心。 酒泉还奇怪道:“以前王府也经常做粽子,但就是没这个味儿,难道是临安侯府用的米更好,还是水更好?” 这会儿谢琅换了一身常服,坐在廊下慢慢地吃着一个,似乎也挺喜欢吃的,心情也很不错。 寿山挤了挤酒泉道:“这你就不知了,主要是感觉不同。” 以前谢琅在谢家,家不像家,纵然平清王妃也没有亏待他,说端午连个粽子都不分他,分,年年分,但感情那是没有的。 在临安侯府虽然也是来做客,但程老夫人对他很关心,程谦、程让对他也很不错,再加上有程娇在这里,他就不是在吃粽子,而是正儿八经地过一个端午。 寿山感慨:“明年的端午,郎君就可以和县主一起过了,可以一起包粽子吃。” 想想都觉得那日子真美啊! 第607章 我明儿就去和陛下辞官去 酒泉提醒道:“都不用明年端午,今年中秋,郎君就可以和县主一起做月饼,过中秋,都说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那该是多好啊。” 到了那个时候,谢琅也总算是有了一个像样的家。 寿山立刻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那等我回去之后,就去让人多做几个月饼模子,到时候让县主喜欢哪个就挑哪个。” “嗳,到时候咱们是不是也能吃上县主做的月饼了?” “是的哦!” “真的是想得美。”谢琅终于是忍不住回头看他们了,“要吃月饼自己做去。” 想吃他娘子做的月饼粽子,真的是想得美啊! 哼,他都还没吃上,他们就想吃。 酒泉嘿了一声:“郎君,侯爷,我们可不会做啊,您看我们哪个像是会做月饼的?这不是为难我们吗?” 让他们拔剑砍人还快一点,做月饼粽子,算了吧算了吧。 “也有道理。”谢琅想了想道,“那家中不是还有侍女,让她们给你们做。” 反正他娘子做的只能他吃,说到这里,他忍不住强调:“对了,我这几个就是六娘子包的,你们的不是。” 人与人,待遇是不同的,程娇就包了十个左右,送了两个去福安堂给程老夫人,再送两个给程让,最后送两个给谢琅,其余就自己吃了。 哦,就算是萧氏和临安侯都没有这种待遇。 至于程谦,嗯,他不需要,人家有娘子,自然吃自家娘子做的。 酒泉听罢,顿时就盯上了还剩下的一个粽子,他上前去:“要不,郎君让属下尝尝六娘子做的粽子是什么味的呗?” 谢琅真想踹他一脚:“滚滚滚,滚一边去。” 主仆三人笑闹了几句,心情都相当不错。 谢琅生怕粽子被人惦记,立刻就把另一个也吃了,等他刚刚吃完,便听闻有人来报,说平清王府的刘管事来了。 谢琅一听这话,原本愉快的心情顿时就没了。 “让人进来。”到底是在临安侯府,他连家里人都拒之门外总归是有些不好,只能是见一见了。 很快王府的刘管事便被人请了进来。 “拜见三郎君。”管事恭恭敬敬一拜。 “刘管事,你应该称呼我家郎君为景阳侯才是,再不济,谢御史也是使得的。”寿山在一旁提醒道。 谢琅厌恶极了平清王府,最不喜欢的就是这个称呼了。 刘管事闻言忙是又恭敬一拜:“拜见景阳侯。” “免了。”谢琅坐在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问他,“你来此为何?” 刘管事恭敬答道:“属下奉了王爷之命,前来见侯爷的。” “哦,他有何事?” “王爷想请侯爷明日回王府,明日正值端午,该是祭拜祖先,侯爷可万不可缺席。” 谢琅:“......” 谢琅的心情一下子就不好了,他直言拒绝:“不回。” 回去做什么?看平清王那张两人厌恶的脸吗?还是看谢璟大闹王府? 刘管事见他脸色不好,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劝道:“侯爷,您如今好歹也是侯爵,还是御史台的侍御史,时下风尚以孝为先,侯爷若是连端午祭拜祖先都不去,未免有不孝之过,到时候这百官就有话说了。” 谢琅的脸色当时就黑了:“当官这么麻烦,还不如不当了。” 他在朝堂上怼人怼得确实爽,但自身也行为也时常被人抓,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就算是早朝的时候不小心站错了地方,或是朝服有哪里没整理好,那都要被人参一本。 真的是烦死人了。 要不是首阳长公主虎视眈眈想弄死他,他真的想撂担子不干了。 谢琅想到程娇耍赖的模样,突然心头一动,立刻道:“我明儿就去和陛下辞官去。” 刘管事闻言,险些要吓得跳起来了:“侯爷侯爷,勿要冲动勿要冲动!” 刘管事真的是要吓晕过去了,就为了不回家拜祭祖先,他就能做出辞官这种事,这是人干的事情吗? 然而这位主儿向来任性惯了,估计还真的干得出来。 “侯爷,您看这样如何,属下回去和王爷说一说,问一问王爷有没有别的想法,您看这样如何?” “您千万别一时冲动就去辞官啊,这可不值当,不值当啊!” 寿山立刻就道:“就是,郎君,王爷定然会有两全其美的主意的,您这好不容易才做到侍御史,又正受陛下宠信,可不能真的辞官啊。” 说罢,寿山又催促刘管事:“你来愣着做什么,快回去禀报王爷,让他想个法子,不然我家郎君真的去辞官就来不及了!” 刘管事听了这话,立刻就不敢留下去了:“那属下立刻回去问王爷去,侯爷,属下告退了。” 刘管事说罢这些,便匆匆离开,一下子就没影了。 至于请谢琅回去平清王府过端午的事情...... 这重要吗? 最重要不是谢琅为了不想回家祭拜祖先,烦躁之下想辞官的事情吗? 等刘管事走了,寿山就忍不住一拍大腿,乐得笑出声,他赞道:“郎君,县主这耍无赖的法子可真好使啊!” 你让我回家祭拜祖先,不去世人还有意见,觉得你这人不敬祖先,是不孝之人,不配为官? 那我干脆辞官了,老子不干了。 于是,唔......事情就踢给了平清王府,让他想一个谢琅既不用回来,也不会有人议论他的主意出来。 什么? 想不出?没法子? 那不行啊,儿子他要辞官不干了,想不出也得想。 谢琅轻咳了一声,装模作样地训斥道:“什么耍无赖,我家娘子分明是聪明绝顶,对付人很有一套。” 你们不懂就不要乱说坏我家娘子名声好嘛! 寿山立刻就道:“对对对,县主就是聪明绝顶,对付人很有一套。” 这么精明又不走寻常路的,不说别人,平清王和谢璟遇见她,估计也要倒霉的。 若是旁人嫁给谢琅,被谢家那些人欺负,估计得憋憋屈屈地过日子,可若是换做程娇,倒霉的肯定是谢家人。 “郎君能娶到县主,那可真的是天大的福气!” 第608章 既不愿拜那姓谢的,便来拜姓李的 平清王听罢刘管事的回话,当时的表情就跟吃了苍蝇一样,绿了又青,噎得想骂人却又骂不出来。 “他如今倒是学会了拿捏我!” 不知从何时起,谢琅开始学聪明了,他打了谢璟,说什么‘奉父之命’,平清王不得不站出来承认是有这回事,免得旁人非议他的过错。 他离开平清王府,直接搬进了景阳侯府,平清王又不得不为他遮掩,说宅院是陛下所赐,不好一直空着,而且他已经是景阳侯,住侯府也是正理。 如今他不愿意回来过端午,就闹着要辞官,平清王若是不将这事处理了,他估计还真敢辞官了。 然而平清王为父亲,眼见着他前程大好,又怎么愿意让他就这样辞官不干了呢? 既如此,也唯有为他妥协,将那些事情处理好,才算是两全其美的结果,至于心中的诸般滋味,也只有自己一个人受着了。 对此,平清王妃评价道:“欠的债,总归是要还的。” 以前平清王为了谢璟屡屡委屈谢琅,如今也为了他屡屡妥协,为他筹谋。 只是可惜,便是平清王如今有对儿子好一些的心思,人家也不领情了,这不,端午之日,人家宁愿呆在临安侯府客居,也不愿回家来。 也不知该说是谢琅的悲哀还是平清王的悲哀。 “此事,你说该怎么办?”平清王见平清王妃有些幸灾乐祸的,忍不住问她。 “该怎么办,妾怎么会知道?”平清王妃笑笑,“妾身连自己和阿璎的事情都管不了,何况是三郎的事情呢?” 昨日平清王妃与谢璎逼迫平清王处置谢璟和谢氏族人,然而正如他们所预料的,谢璟如今已经被逐出家门,想要惩罚也无处惩罚。 至于谢氏族人,也不能关得太久,毕竟还要给平清王养父养母几分颜面,这不,今日早晨,平清王就让人去将谢氏族人放了出来。 最佳的处理结果就是如此了,可平清王妃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故而对平清王也没什么好脸色,平清王自觉亏欠,倒是对她好声好气地。 风水轮流转,也不过是这般。 平清王皱起眉头来:“可端午他都不回家,我又该给他找什么理由呢?” 有什么名正言顺的理由让谢琅能在未婚妻家中过端午,还不被那些人诟病的? “做官确实麻烦。”平清王也生出了这样的感慨,世间之事有得必有失,既然选择的做官,得到了权势地位荣华富贵,却也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 昔日谢琅是何等随性恣意、风流写意,如今却也得想想会不会有人参他一本了。 谢琅如此,平清王自然也如此,尤其是他为异姓王,这可是风头浪尖上的人,行事做事都需得小心谨慎,不敢行错踏错。 “麻烦是麻烦,可谁不想要这麻烦。”这泼天富贵,谁不想要,就算是有稍稍的一点束缚又如何。 “王爷感慨这些,还不如快些想想法子,三郎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不回来,难不成王爷想看着他被人参几本,这不是嫌他侍御史的位置坐得太稳当了?” “可本王能有什么法子!”平清王也实在是恼了,“这臭小子尽给我出难题。” “那就慢慢想,等端午之后朝会,王爷想出一个好理由就行了。” 平清王没办法,只能绞尽脑汁去想,实在是没办法,便召集了他的心腹和副官,让他们也一起来帮忙想,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一个好理由。 所幸,大概是老天爷都看不过眼他这么苦了,次日端午,元景帝便派人将谢琅召进了宫里,去参加皇族的宫宴去了。 既然是去了宫里,那就算是他不回谢家,也无人敢挑剔他的不是。 平清王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心中是万分感念元景帝的圣恩,若不然他真的要被这儿子弄得好几日都过不好了。 。 平清王逃过一劫,而突然被召进宫的谢琅是一脸菜色,不高兴几乎都摆在脸上了。 元景帝瞥了他一眼:“你是死了爹了是不是?摆这副脸色!” 谢琅摸摸脸皮,无奈道:“那倒没有,只是陛下坏了臣的好事。” 他虽然挺厌恶平清王的那张脸的,倒也不至于想他死了。 “什么好事?你能有什么好事?”元景帝冷哼,“你就这么想留在临安侯府过端午,你也不怕被人参几本,说你不敬祖先,是不孝吗?” “再说了,男子汉大丈夫,成日腻腻歪歪的,搞得像是离不开娘子似的,多丢面子啊!” 真的是叫人看不过眼。 谢琅小声逼逼:“我不觉得丢面子啊。” 他不觉得和娘子腻腻歪歪有什么丢脸的,难不成非要三妻四妾才是男子汉了? “你还说!还说!”元景帝真的是生气了。 谢琅闻言只能闭嘴,但面上的表情却不觉得自己有错,等元景帝消气了,他又问:“陛下为何召我前来?” 元景帝也不爱奢华铺张,这等端午、中秋、年节等节日,也就是与皇族一同办一个宫宴,外臣是甚少请的。 “无旁的事情,你既然不想回谢家,今年的端午,你便在宫中过吧。” 谢琅心思一动,有些诧异地问:“舅父难不成想让我随母族?” 父族他都不想回去,至于那谢家的祖先,那也都是谢璟的祖先,与他关系不大,因为谢璟的缘故,他也无感,也不想拜。 “有何不可?”元景帝笑了笑,“这天大地大,总不能让你没有容身之地吧,人生来有根,既不愿拜那姓谢的,便来拜姓李的,论理,这姓李的才是你真正的先祖。” 谢琅忽然想到自己突然被封侯,从谢家搬了出去,如今还要拜姓李的祖先,一时之间有些恍惚,心中隐约猜测元景帝是早有预谋的。 他心里也是酸酸涨涨的,情绪一时半会的,竟然难以说清这其中滋味。 原来,也有人知晓这天大地大,他没有一个容身之地,犹如无根浮萍。 原来,这世间也有人想给他谋一个容身之地。 第609章 谁先趴下谁就是狗! 这一次谢琅沉默的时间有点长。 元景帝见他久久不做声,抬头问他:“怎么?还是说你不愿?” “那倒是没有。”谢琅摇头。 他对谢家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而且巴不得离开谢家,离开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怎么会不愿呢? 而且成为皇族,那是多好的事情啊,他哪里还敢不情愿。 “只是长公主这边,怕是不会同意的。” 首阳长公主可不见得乐意他随了李姓,拜李家的祖先。 她那人,就是恨不得与他半点瓜葛都没有。 元景帝摆手:“朕同意就行了,她同不同意有什么重要的,还是说你怕了她了?” “怕她?”谢琅闻言就笑了,“这些日子以来,臣做了什么事,陛下不是心里有数吗?” 他这些日子可是逮着首阳长公主咬了很久,动不了她就断她羽翼,也是让她大动肝火却又无可奈何,这如今啊,估计也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齿,但凡是有机会,应该都想弄死他。 他若是真的怕她,那就不会干这事,早就夹紧尾巴做人了。 元景帝想到谢琅最近干的事情,心中稍稍满意:“既然是不怕,那便不管她了。” 谢琅却还有担忧:“可她若是不同意,此事恐会艰难。” “有什么艰难的,她既然是不想管你,朕随便寻个兄弟,说要将你过继过去,谁人敢反对了?”元景帝随意地说着。 他心道,反正就是个说法而已,又不是真的过继,说得过去就行了。 他这个皇帝,给早逝且没有子嗣的兄弟过继一个有李家血脉的儿郎继承香火,谁还能说他错了? 那不是该说他这个帝王有情有义吗! “行了,此事你不必管,就这样办了,她若是有意见,便让她来找朕,一会儿你同朕一起去庆华殿。” 今日这事情太过意外了,谢琅心头有些复杂,但还是应了下来: “臣遵命。” 待到差不多开宴了,元景帝便带着谢琅一同前往,众人见到谢琅今日也出现在这里,脸色各异。 姚贵妃携同诸位后妃、太子携同诸位皇子、首阳长公主以及诸位宗亲上前来行礼叩拜,周边的内侍宫女护卫也跪了一地,抬眼看去,乌泱泱的一片。 谢琅虽然不是第一次与元景帝站在一起看这些人叩拜,但心中都隐隐生出了几分居高临下,独掌乾坤之
相关推荐:
玉骨销魂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清穿之小姨带娃日常
天下美男皆炉鼎
蚊子血
娇纵美人
无双
难缠小爱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