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凡事得想想自己的安危,你自身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你在乎的人陷入危机之中,你要去,那是你的选择,可若是安排好了一切,该做的都做了,便是去了似乎也没什么用处,反而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那就是蠢了。” 元景帝心里何尝不是担忧的,他出来的时候带着谢琅,带着齐王,可他的妃嫔和七皇子九皇子都在宫中。 而且长安城是一国之都,且不说不容有失,还住着文武百官的家眷以及诸多百姓。 长安城若是出了事,那就是大事了。 可他必须得稳得住。 谢琅点了点头,然后问元景帝:“敢问陛下,不知陛下派遣往北大营的人究竟是何人?” 元景帝看了他一眼,招手让他上来:“你过来,朕写给你。” 谢琅应了一声‘是’,然后抬脚走上去到元景帝跟前,元景帝让他将手伸出来,然后在他手心里写了一个字:霍 霍? 霍家人? 霍荀? 谢琅突然抬头看向元景帝。 元景帝扫了他一眼,正襟危坐,脸色平静:“现在放心了?” 谢琅确实是松了口气,心头大定。 若是领军解救长安之人是霍荀,那确实是没有比他更适合更有本事的人了。 再加上与其他人里应外合,不说长安出事是假,便是真的,依霍荀之能,也能把长安城给抢过来。 若回来的是霍荀,也难怪元景帝这般坐得住,竟然半点都不担心。 元景帝又道:“此次谋反之事,你无需担心,朕会将一切都安排好,你如今要做的,便是看清楚哪一个臣子哪一个世家参与其中。” 谢琅心头一凛,看向元景帝。 元景帝这一出以身为饵,设局给了首阳长公主造反的时机,谢琅原本是觉得没必要的,毕竟若是出了差错,那就是将长安城置身于危险之中。 那可是一国之都,是国之中枢,也居住百姓无数。 如今想来,真正的矛头,恐怕是对准这些世家。 谢琅记得元景帝说过,大盛至今已经八十年,虽说盛世昌盛,一派繁荣景象,可那些世家就像是吸附在大盛身上的瘤一般,越来越大,越来越臃肿,也越来越贪得无厌。 迟早有一天,会成为国家的大患,导致国家走向衰亡之路。 谢琅心跳砰砰砰,突然想到了殿试那个很有勇气的学子写的‘限田之法’。 那倒霉催的,还是他亲自安排离开长安的。 “那限田之法......” “过往不论,新者限之。” 过去的已经有了的,就不去再论了,但是此后再添置的,就要遵照新法。 若是元景帝刚刚平定叛乱,处理一众反叛的世家官员,抄家杀头者无数,那时候他再颁布限田之法,有那个臣子还是世家敢跳出来? 是嫌弃死的人不够多,还是觉得自己的脖子比刀硬? 若是元景帝此次事成,先清理了一批世家,又用上了限田之法,不说能完全杜绝世家壮大,但至少底层的百姓能保住田地,不会在世家的压迫之下过得太苦。 若是平白无故的,突然提出‘限田之法’,损了世家官员的利益,这些人明里暗里估计都能搞事,想要真的成事,恐怕是很难的。 如今这般境况,确实是难得的好时机,虽然有些冒险,但似乎确实可以一试。 元景帝又道:“若是又违者,到时候朕也会一并清理了。” 是圣名是骂名,他也全然一并承担了。 也给后来者留下一个郎朗青天。 谢琅心头微涩,有些酸酸涨涨的,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良久,他坐在一旁的台阶上,问元景帝:“陛下这般,会不会很辛苦?” 谢琅一直觉得做官都挺累的,若不是不得已,他都不想做,做皇帝,当真是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身上肩负的东西太多太多,若是一个决定出了错,影响也很大。 压力真的太大了。 “辛苦?”元景帝微微一顿,也沉默了一会儿,良久,他起身在谢琅身边坐下,才同他说,“人生在世,哪里有不辛苦的,只是种豆得豆,种花得花,如是而已。” 做皇帝确实辛苦,但也站在世人之巅,万里山河在脚下,却也是一种成功。 “朕也知道,其实你吧,也没什么上进心,只想和你娘子好好过日子,再生一两个孩子,一辈子平平顺顺安安乐乐,权势富贵,都是差不多就行了。” “可这世间上的许多事,并不是你不想便能不去做的,朕当年也不曾想过做皇帝,若是能做一个闲散王爷,朕觉得也不错,可是有时候,你不争,等待你的,就不是什么好下场。” 元景帝如此,谢琅也如此。 他是中宫嫡子,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之人,若是他将皇位拱手让给了别人,别人能不能容得下他是很难说的。 将自己的生死荣辱寄托于一个人是否有容人之心,那定然是不行的。 所以,就算是他再不情愿,也终究会踏上这条路。 元景帝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该做的,能做的,朕都会替你处置妥当了,只是朕啊,也不可能一直都在,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你自己去处理的。” 谢琅听了这些话,心情很是复杂。 以前首阳长公主最是厌恶他,恨不得他死,恨不得他烂在泥潭里一辈子爬不出来。 平清王虽然对他有几分关怀,但更在乎谢璟这个发妻所生的嫡长子,若是他与谢璟有什么矛盾,平清王自然是偏帮谢璟的。 平清王也知道谢琅受了很多委屈,但他又管不了谢璟,为了维持面上的一家和谐,只能让他继续受委屈。 谢琅以为父亲母亲,大概都是这样的。 或许,只因为他是个不被人所喜所爱之人,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他的生死悲欢。 所以那些年,他当真是十分厌世,觉得自己存在这个世间,就是一个不被欢迎,也无人在乎的人。 但如今见了元景帝,才恍惚明白。 其实他的父亲,会教导他做人做事,会引着他往更好的路上走。 也会尽自己所能,为他铺平将来的道路。 这个人是很在意他,也很护着他的。 第942章 你为他做得再多,他也不会领你的情的! 首阳长公主自然是知晓机不可失的道理,但凡是多给元景帝一些时间,他不知能召集多少人前来,到时候死的人还真不知道是谁。 所以必然要速战速决。 于是过了子时之后,便下令攻山。 上官仆射的人头便被她挂在阵前,令道‘若有归顺,加官进爵,若有反抗,当此下场’。 又言长安城已经在她的掌控之中,诸位不怕死,那也得想想自己家中妻儿老小。 此番言论一出,元景帝这边的文臣武将果然人心浮动。 人的立场其实是很复杂的东西,纵然自己能为了君主豁出命在所不惜,但家中的妻儿老小在心中的份量同样也不轻。 首阳长公主掌控了长安城,就相当于捏住了这些文臣武将的命脉。 “朕已经派人去往北大营,率领北大营众将士解长安城之危,诸位不必担忧,长安城必然会无忧。”元景帝带着谢琅一同出现。 他到底不至于那般冷酷无情,逼着官员在忠君与一家老小性命之间做选择。 “朕可以说,若无意外之事,诸位爱卿的家眷都是平安的。” 元景帝这话一出,很多人心里就踏实大半了。 “陛下,您这话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朕一言九鼎,岂会能骗诸位爱卿。” 众人闻言心里就更踏实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就是就是,只要家中平安就好。” 只要家中老小是平安的,眼下便是死在这里,也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了。 元景帝稳住了军心,又对众人道:“诸位也不必太过担忧,此番凤凰山驻军这虽然只有两万,但却也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对方一时半会的,想攻下来并非易事。” “我等只要死守在此,等北大营解了长安之危,再赶往凤凰山,到时候,里外夹攻,必然大胜。” 众人一听,也觉得情况不算危急,当下紧绷的心松了不少。 不过也有人疑心,站出来问:“敢问陛下,陛下派遣去往北大营领军解长安之危之人是何人?此人是否真的能解救长安,之后也能赶来救驾?” 这可是个大问题。 若是永平侯在就好了。 不过永平侯若在此,便是凤凰山上只有两万军,首阳长公主恐怕也没有胆量谋反。 永平侯与卫国公府世子霍荀,堪称大盛年轻一代的武将天骄,大盛有这两位在,可保四海边境几十年太平。 这可不是说笑的。 元景帝抬头看了一眼,只是道:“究竟是何人,等到了人来了,你们便能知晓了,眼下便不必再问了。“ “可是陛下......” “好了,不必再问了,朕自有安排。” “可陛下做了什么安排难不成便不能说吗?还是说陛下根本就没有安排,便是所谓的派人去北大营也都是假的。” “大胆!”有人呵斥了一句,“你在质疑陛下?” 元景帝抬手:“无妨,让他说。” 那人又继续道:“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去解救长安,也不会有援军,陛下命我等死守在此,不过只是想保自己性命罢了!” 元景帝笑了一下:“朕是不是贪生怕死,自有后世人评论,便不有劳你了,押下去。” 元景帝话音刚落,便有守在殿外的禁卫军走了进来将人按住,然后押下去。 那官员大概没料到自己不过是多说了几句,便有此结局,当时就懵了好一会儿,被禁卫军押着到大殿门口的时候才大声求饶。 殿里的官员面面相觑,低下头来不敢多言,元景帝站在那里,也只当是没看见。 良久,元景帝这才问:“山下如何了?” 有官员站出来道:“长公主已经命人攻山,平清王与齐王领兵抵御,凤凰山占据地势之优,尚能抵御。” “长公主那边有多少军队?” “约是六万军。” 六万。 众人心头一凉。 凤凰山的守卫不过是两万军,纵然占据地势的优势,可时间长了,却也是个问题。 谢琅道:“诸位请放心,若是对方拖久了,咱们的援军自然就到了,若是他们打算速战速决,我等占据地势,也不是没有赢的可能。” “便是在此处,平清王已经不可信,可咱们还有陛下在,难不成陛下身居帝位久了,诸位忘了陛下之能了,若要论运筹帷幄,指挥作战,陛下也是大才。” 众人闻言,忽然抬眼看着眼前的这位。 元景帝还是皇子的时候,十几岁便已经展现了惊人的才能,他并不输给他姐姐首阳长公主,也不输平清王。 如今双方交战,敌方有长公主,可他们也有陛下在是不是? “景阳侯说的是。”有人松了一口气,“我等倒是忘了此事,有陛下在,这些反贼不足为惧。” “正是。” 。 众人聚在殿中等候山下消息的时候,平清王已经将谢璟打落马背,命人将其捆起来送到元景帝面前问罪。 谢璟当场破口大骂:“你是不是疯了——你得了失心疯不成——你自己不要命了,也不要儿子的命是不是——” “若是今日长公主事败,你的儿子,你的三个儿子都要死!你是不是疯了!是不是疯了!” 若是长公主造反不成,参与其中的谢璟谢琛要死,被囚禁在东宫的太子也要死,便是置身事外的谢珀,甚至平清王自己,估计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大概是失望的时候太多了,平清王如今再看谢璟,已经没有失望的情绪,心头是一片平静和冷然。 听到这些叫骂,他也丝毫无动于衷,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搁下一句“押下去”,便提着长枪往前走去。 “谢庭——”谢璟简直要气疯,他挣扎着叫喊,“你如今这般做不会是为了谢琅吧?你是为了他吧!” “你为了他连三个儿子都可以放弃不管,当真是可笑,你以为你将他当作儿子,他就会将你当作父亲了?” “我告诉你,那是不可能的!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如今在陛下跟前,与陛下父慈子孝,早就忘了你是哪根葱了!你为他做得再多,付出得再多,他也不会领你的情的!” 第943章 霍家军 凤凰山这一仗,从午夜一直打到了天光破晓,山林四周火光冲天,敌军从四面八方围攻。 元景帝只是命人死守,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彼时,有不少官员坚定地同元景帝站在一起,死守凤凰山,也有人悄悄下山,另投新主,再或是,甚至做起了‘身在曹营心在汉’之事,暗地里开始为长公主做事。 谢琅都将这些人一一记了个清楚,待事后清算。 这一夜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也死了不少人,首阳长公主仍旧下令攻山,要入夜之前将凤凰山攻下来。 待到天光破晓之时,有一支大约一万军的骑军往凤凰山赶来,临近凤凰山附近,骑军便竖起了旗帜。 上面赫然写着一个‘霍’字。 “霍?”首阳长公主得知消息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凝了片刻。 “当真是霍字?霍家军?”首阳长公主觉得脑子有一瞬间的空白,有些不敢置信, “胡说!怎么可能是霍家军!霍家军身在北疆,若无召令不可回长安,再说北疆距离长安多远,便是霍家人得了消息归来,也不可能是现在!” “再说,便是霍家人带万军归来,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 首阳长公主脸色越来越黑,眼神也越来越冰冷。 若是真的是霍家军,那必然是元景帝早前坐下的安排,或许这霍家军不知在何时已经悄无声息地回到了长安,只等着她出手了。 “领军之人是谁?” “是一个年轻的将领。” “霍荀?” “...斥候隔得远,看得不太清......” “废物!”首阳长公主骂了一句,心中有些烦躁着急,但也很快冷静下来,“本宫不会输的,定然是不可能输的。” “便是长安已经事败又如何,只要本宫拿下凤凰山,一切皆有可能。” “来人,去将程六娘给本宫带上来。” 。 元景帝这边很快了得知了援军到来的消息,得知来人是霍家军,领军的还是霍世子,心头紧绷的那根弦也彻底松了下来。 “原来是霍世子。” “原来陛下早有安排。” “霍世子既然来了,想必长安城已经转危为安了吧。” “定然是,虽说只有万人骑兵,可霍家军神勇之名如雷贯耳,比比皆是以一敌十的悍将,此番凤凰山之危,定然能顺利解决。” “就是就是。” 有人满心欢喜,觉得时来运转,这条小命是能保住了。 有人想起自己做下的事情,当时便冷汗淋淋,心中惶恐,生怕自己做的事情被发现被清算。 齐王同样是背上冒了好几层的冷汗。 其实他也不是没有过一些想法,先前他本想去北大营领军平定长安,再等到首阳长公主攻下凤凰山之时,再来一个平定叛乱将首阳长公主拿下。 到时候,指不定皇位就属于他的了。 所幸去北大营的人不是他,若不然他真的坐下什么事,到时候被清算的就不单单是首阳长公主和太子了,他估计也没什么好下场。 “报——”大殿门口有人来报,然后快步走了进来,跪下行礼道,“禀陛下,长公主亲自来了山门前,还带来了...带来了景阳侯夫人。” “什么?”谢琅先是一愣,脑子一阵空白,“你说什么?” 程娇不是在长安吗? 他不是和薛空青商议过了,若是长安城情况不妙,就先将她送走吗? 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谢琅当时心乱如麻,也顾不上别的,快步往殿外走去。 元景帝赶紧让人跟上:“快跟上他跟上他!” 元景帝见他走得飞快,心里也不放心,生怕他一时脑子糊涂了,做下什么后悔的事情,于是也带着人跟上。 一行人快步下山。 谢琅的脑子里闪过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担忧之余,心中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对,至于哪里不对他又一时半会的说不上来。 等到了山脚下两军对阵前,他抬头看向那个人的时候,心头突然就平静了下来。 人是一样的人,脸也是一张的脸,便是那头上梳着的,也都是她平日里喜爱的发式,虽然有些许凌乱,但依稀是看得出来的。 只是她看他的目光太平静了。 若真的唤作是她,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便是不说话,估计都得委屈得掉眼泪。 谢琅一时间便起了疑心。 是了,上官仆射都能‘死’,人头还挂在两军阵前,那么程娇为何不能落在长公主手中呢? 谢琅的手臂突然被人抓住,他转头看去,却见平清王站在他面前。 “你先回去。”平清王如此道。 “不。”谢琅摇头。 此时东边的日光探出一些晨霞,天地黑暗如流水一般退去,直至天地一片清朗,黑夜散去,白昼降临人间。 “你......” “既然是抓了我娘子,自然是对我有所要求。”谢琅打断了他的话,站在山门的墙上往外看去。 墙外已经是血染黄土,尸骨遍野。 他心头狂跳了一下,一时之间心中也
相关推荐: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魔法学院禁止后宫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我的滛蕩学姐
洪荒之从不周山开始签到
再见,旧时光
小新郎、
七零大厂美人,改造反派崽暴富
艳情同谋 (H)
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