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如期治愈疾病。而“专心经略财物” 者,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也无须强扯硬拉属于经方派、时方派等 “派别”。负责任医者,只图用药有效,早日治好患者的疾病。 4 月7 日二诊。自诉:“药服至第二剂经期结束,按上月第一次行经时间,应该就在这两天。若能这次不来,坚持到20 日经期至,那就是一月一行了,而且时间还没超前。” 视其面色暗红及舌质深红略退,舌苔依然薄黄,但已微显津润;复切其脉,尚无明显变化。嘱其原方续服3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时所嘱,看看经讯如何再诊。 4 月15 日三诊。自诉:“我特别高兴,可能这个月不会再行经2 次了!” 患者虽然高兴,但我却担心用药是否过于寒凉,若因此闭经不行,则为医者失慎。复诊其舌脉,与二诊时并无明显变化。为稳妥起见,改用四物汤加味,使之能在本月20 日前后经汛如期而至。处方:当归、川芎、赤芍各15g,酒炒生地黄18g,醋炒柴胡、酒炒香附各15g,泽兰18g,红花、桃仁各6g,丹参24g,3 剂。煎服法基本同首诊,每次服药时加老红糖30g 于汤药内,以助活血调经。另嘱:若本次行经时间超过7 天不净,应及时来诊。若在7 天内结束,下月仍然行经1次,超前时间在5 天左右,即算已经正常,可不再续服汤药。 11 月29 日四诊。自诉:“4 月份第三次服药刚尽剂月经即行,没超过7 天结束,半年来月经一直正常。这个月可能是喝了点酒,行经已经8 天尚未结束,我生怕再回到半年前那样,所以赶紧再来看看。” 视其舌质、舌苔,复诊其脉象皆与常人无异,仅是面色略红。用首诊时方嘱其续服3 剂,正常即可。 按语:本例体实血热,月经先期,甚至一月二行,用清经汤再加凉血调经之味,调治数次,已经正常。经期正常后,只要不饮酒及过食辛辣上火之物,保持心情平和,勿熬夜劳累,经汛即一月一行,经期不超过7 天结束。病因单纯,所以治之易愈。但这样病因单纯的案例并不多,临证所见大多都是虚实夹杂、寒热交织的患者。此类患者若不认真调治,或者不注重医嘱,不加以自我调养,多难在三两个月内调好。想回归到一月一行,超前错后及经期时间都不超过7 天,经期中无明显不适症状,则需认真调治,并加以自我呵护,方能治愈后疗效巩固。 72.经期滞后,甚则隔月 朱某,女,25 岁。2013 年9 月1 日首诊。自诉:“经期老是错后,少则十天八天,多则半月以上,甚至两月一行,严重时3 个月不来月经。经血量也偏少,偶尔有清稀无味带下。自感比别人怕冷,特别是小腹及下肢双足,即使是夏天,也感到不温。行经前后小腹冷痛格外明显,经行不畅,伴有血块,口淡纳差,多食脘胀,精神欠佳。多处治疗都说是‘宫寒’,但是调好后不久,还是老样。这次已经50 天仍无行经反应,现在若不调好,听人说结婚后可能会影响生育。” 视其面色?白,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细迟乏力之象。辨证: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治宜温肾助阳,燥湿健脾。方用自拟暖宫汤为主。处方:炙黄芪30g,人参、焦白术、茯苓、当归身、熟地黄、川芎各15g,鹿角胶9g(烊冲),益母草18g,炒吴茱萸、炮附子、桂心各6g,大枣15g,炙甘草6g,5 剂。1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饮食要有规律,不可早晨或晚间不食,还要温和而有营养,远离寒凉之物。要注重保暖,不可久睡、久坐,适当运动,以配合治疗。 此为因人制方,以治脾肾阳虚,经血量少,不能按月来潮者。方中四君子汤加黄芪以补脾益气温阳;归、地、川芎、鹿角胶、大枣以补益肝肾精血;附子、肉桂、吴茱萸以补火祛寒舒郁;益母草以活血调经。诸药相合,以成健脾温肾、补血调经之功。常用于脾肾虚寒,经期滞后,腹痛肢冷等症,效果较为显著。能够谨遵医嘱,注重自我调摄,可以明显提高疗效。 9 月13 日二诊。自诉:“服药至第三剂时月经已来,5 天多结束。这次经期小腹冷痛明显减轻,血块减少,口淡纳差及精神欠佳也有好转。” 复诊其舌脉,面色未见明显变化,舌质略显微红,齿痕略浅,舌苔依然白润;脉来略显细缓。治法方药已是对证,经汛虽至,症状减轻,但是脾肾阳虚尚未根本好转。嘱咐她原方续服10 剂,改为1 日服2 次,1 日半服1 剂,其余同首诊时所嘱。若能在服药后的10 天内经汛至,不适症状续有减轻,可经期结束后再来复诊。 10 月15 日三诊。自诉:“这次行经和上次相比推迟了2 天,不适症状基本消除。平时腰以下怕冷、下肢双足不温等症也有减轻。” 视其面色及舌质已见微红,舌苔薄黄津润;复切其脉,转为缓匀而略显有力。此为宫寒已散,病愈之象。方药依然不变,嘱其每月于经期结束后服5 ~10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时所嘱。连服2 个月后,如月经每月一行,错后时间不超过7 天,经期无明显不适症状,即可停药。但要谨记首诊时所嘱,注意个人调养,以防老问题重现。 按语:此案和上例虽然都是月经不调,而上例则属血热妄行,经期超前,甚则一月二行,故用清经汤以凉血调经;此案则属脾肾阳虚,经期滞后,甚则二三月一行,故用参、术、附、桂等味以益气温阳、补血调经,都属对证施治,因而皆在较短时间内治愈。之所以都能在预期时间内治愈,除了辨证无误、用药对证外,其病因也都并不复杂,而且皆能谨遵医嘱,注重自我调养,所以才有如此疗效。如果既不认真调治,又不注重自我调养,即使医者再用心治疗,也只能是屡治屡犯,时日延久。严重的不但影响孕育,而且对身体也会有一定伤害,故而有“女子以血为本” 之说。经血如期而至,一月一行,色正而量适中,5 天左右结束,亦无明显不适症状,是谓血和循经之兆。如此则何虑身体不健,婚后不孕?然而近几年遇到过3 例未婚女子,年龄分别为31 岁、25 岁、27 岁。其中27 岁的竟然长达8 年一滴月经未至,其余2 例也都是1 年以上、将近两年月经不潮。我是竭尽全力、绞尽脑汁地用药调治,除1 例尚在调治外,可谓是 “寸功未见”。之后才知道27 岁的患者几乎跑遍全国,经过无数名医治疗,也都是无功而返。即使是现在还在调治的31 岁患者,也已经吃药近3 个月,身体倒是逐渐比以往好了起来,但月经仍然是毫无音讯。我行医已五十余年,真还是在调经中第一次“连吃三个败仗”,可谓老中医遇到新问题矣!我作为一名基层中医,也只能是竭尽全力应对,再难也得坚持,总想在我这里少一个失望者。 73.月经不调,超前错后 杨某,女,26 岁。2012 年3 月6 日首诊。自诉:“准备结婚,可是月经一直不调,不是超前,就是错后,超前错后的时间大致都在7 天以上,每次经期都在10 天左右结束,接着出现杂色带下,虽不严重,但淋沥不净多日。婚检说是输卵管不够通畅,有可能影响怀孕。除此之外,出现杂色带下时,阴部感觉不适,时而心烦多梦,口苦,胁胀,头痛,腰酸,小腹坠胀,偶尔便溏,畏寒怕冷,下肢经常不温。西医检查为‘妇科炎症’,中医大多说是‘月经不调,妇科杂病’,吃药打针也都有一定作用,但都不能完全调好。” 视其身体尚健,气色精神正常,面色也看不出有何病象;舌质略显深红,舌苔偏于黄腻;切其脉,浮缓沉弦,略偏于数。 据其脉证表现,乃是上热下寒之候。故见上则心烦口苦,下则便溏畏寒。经血前后无定期,复加杂色带下,青年女性,病情真是有点复杂。治上则清热除烦当慎;治下则温阳祛寒助热,治则用方颇难适择。唯有先调其月经,兼治带下,以观其服药后变化,再调整治法方药。方用定经汤为主加味。处方:酒制菟丝子30g,酒炒白芍、熟地黄、当归、茯苓、山药各18g,炒荆芥穗、柴胡、醋炒香附、川芎各12g,煅龙骨30g,白扁豆15g,炙甘草6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趁热先熏后洗阴部,然后加热泡足。饮食需要有规律,早、中、晚必须吃饭,还要温和而有营养,忌食寒凉、辛辣两类饮食。保持心情平和,切勿熬夜及久睡久坐,并加以适当运动,见见阳光,对身体有好处。 定经汤功能温肾调经,主治经水先后无定期,因于阴气乘阳,胞寒气冷,血不运行,经水乍少而超前推后者。加香附、川芎以舒郁理气活血;加龙骨、白扁豆以收敛止带;加炙甘草以补中益气,调和诸药。先调治经带,以观其变化,而后随症易方用药。 3 月13 日二诊。自诉:“上次服药时经期尚未完全结束,已有杂色带下、阴部干涩等不适症状,且有腰酸腿软,5 剂药还未尽剂,经血已经结束,杂色带下也基本干净,其他不适症状亦随之减轻。个人觉得服药对证,有信心配合治疗。” 复诊其舌脉,均与首诊时相近,未见有明显变化,但依患者所述,应是用药对证有效。嘱其原方续服10 剂,改为1 日半服1 剂,以缓服续调。个人饮食等方面注意仍同首诊时所嘱。 3 月29 日三诊。自诉:“上个月经期来潮是2 月28 日,今天已经是3 月29日,只感到腰腹酸胀,但经血尚未来潮。不过以往超前错后都是7 天以上,按上次仅推后了一两天。” 再观其舌脉,舌质已见红润,舌苔微黄津润;脉来缓滑微弦之象。嘱其仍用原方,只是在欲行经的前三五天,可加玫瑰花红糖,1 次30 ~60g,用汤药调化,空腹温服,以促进经血来潮。待经期结束,再续服原方10 剂,争取3 个月调好月经,治愈带下。 10 月5 日,杨某特来告知:“用您的方药调治3 个月后,月经能够每月一行,杂色带下虽未完全消除,但仅剩月经后两三天内有少许,原有不适症状也都基本消除,国庆节已经结婚。以后若有啥问题,还要来麻烦您。” 按语:此例月经不调,起初我真是有点犯难。但本着女子以血为本,经血能够调顺,可能其他不适症状亦能随之消除的想法,凭借以往治疗此类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经验,选用定经汤为主,以温肾调经。初诊时5 剂,幸中病机,续调3 个月,看起来较为复杂的月经前后无定期夹杂色带下等症一并治愈。在调经的3 个月中,上热的舌质略显深红、舌苔黄腻、脉象略偏于数、心烦多梦、口苦头痛等脉证表现亦未加重。可见女子经血的异常亦可导致其他不适症状的同时出现。故而先调其月经乃为首要,经汛正常,其他不适症状亦能随之消除或减轻。与本例相似情况,临证颇为多见。 梳理调经经验,虽然由于禀赋不同,即所谓个体差异,其临证表现也参差不齐,但能针对病因,因人调治,其治法也都是大同小异,总以经汛每月来潮,相关兼夹症随之消除或减轻,能够正常结婚孕育,即为理想效果。如上例朱某,其治法也与本例并无较大区别,只是朱某明显偏于脾肾虚寒,本例则仅是所谓 “宫寒”,而脾胃消纳正常,故而本例用药省去参、术等味,拟方专调肝肾,因而都能在预期时间内治愈。 74.经汛紊乱,婚后不孕 张某,女,30 岁。2013 年6 月1 日首诊。自诉:“经期很乱,不是超前,就是错后,超前1 个月来2 次,错后甚至一两个月不行。经期前后胸前微胀,小腹偶痛,食欲不旺,多食脘胀,全身无力,偶尔手足心热,头痛眩晕,经血量偏少,血色时淡时浓,有时色如咖啡,有小块,拖延时间较长,1 次行经没有10天以上,难以彻底干净。结婚已经5 年,至今还未怀孕。京、沪、汉,还有很多地方的大医院,都去看过,花钱已经超过十几万,一直没有放弃治疗,不但月经没调好、没怀孕,瘦的还不足45kg 啦!后来听熟人介绍,也是跟我的情况差不多,是在您这里看好的,现在孩子都四五岁了。所以我们也想试试看,来请您瞧瞧。” 视其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淡黑枯糙,但是精神正常,言谈滔滔不绝而有序,可能是见过的世面多。观其舌质暗淡,舌苔近似花剥,津液不虚;切其脉,细弦而乱,参差不齐。 综合所见,本患者应属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冲任失于滋养,因而任脉不通,太冲脉不盛,月事不能以时下,加之东跑西奔,服药必杂,所以身瘦如柴,脉细而乱,经血色如咖啡、量少而淋沥不净等症出现。治宜培补根本、滋养精血,寄希 “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身体复健,自然妊孕。方用毓麟珠为主加减。处方:人参、焦白术、茯苓、熟地黄、酒洗当归各15g,酒炒白芍、川芎各12g,酒制菟丝子、杜仲、续断各15g,鹿角霜、龟甲胶(烊冲)、紫河车各12g,川椒壳(炒出汗)、炙甘草各6g,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4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2 日服1 剂,五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服药期间忌食绿豆、豌豆、蚕豆、萝卜、酸菜、茶水及一切含有泻下成分的药物。饮食既要有规律,还要有营养,禁食寒凉生冷及难以消化之物。保持心情平和,勿久睡久坐,多见见阳光,适当运动,注意保暖,谨防感冒。如在服药期间月经至,可暂停几日,待经停再服。 毓麟珠补益气血、滋养冲任,用治妇人气血俱虚,经脉不调,或断续淋沥,或带浊,腹痛腰酸,或饮食乏味,身体瘦弱不孕等症。今用于张某的月经失调,经期紊乱,经血色如咖啡,淋沥不净,久不受孕等症,月经有望能在3 个月左右如期来潮,身体逐渐健康,自然怀孕。 6 月12 日二诊。自诉:“这次月经已经超过40 天未至,这两天感觉腰酸,小腹微胀,有点像月经来潮,但还未见红。服药后食欲、睡眠、精神都有一定改善,我一定谨遵医嘱,耐心调治。” 复诊其舌脉,均与首诊时相同。鉴于月经欲潮不潮,遂在上方中加入茺蔚子15g,红花9g,取3 剂,服药时加入老红糖30g,亦可空腹温服,以促进经血来潮。 6 月21 日三诊。自诉:“服药至第二剂时经血至,但不够顺畅,至第三剂服下,月经方顺畅而行,3 天结束,血色较以往红,量稍增加,无血块,感觉比以往经期身体要舒适点。” 视其面色略润,舌质已见微红,舌苔尚无明显变化;复切其脉,略显细匀。遂将二诊方去茺蔚子、红花,续服10 剂,服用法及注意事项仍同首诊时所嘱。此方服后,在下次将行经前5 ~7 天,再服加红花、茺蔚子方3 剂,服药时加老红糖,待经期结束,再续服首诊时方。待调治至第三个月时,嘱咐患者丈夫:可用内科病案第23 例 “肾虚不育” 治法方药,连服10 ~20 剂,以配合促进受孕。 2014 年9 月23 日患者电话告知:“按您的嘱咐,月经前服3 剂加红花、茺蔚子方,月经后服首诊时方10 剂,连续服药将近5 个月,后即怀孕,怀孕后一切正常,生下龙凤胎,母子平安。现在快满月了,告知您一声,谢谢啊!” 按语:这是我近几年治疗月经不调、不能怀孕较为满意的案例之一。对于医者来说,比患者还高兴!因为这是对医者努力付出的最好 “回报”!这对于今后治疗类似疑难患者,无疑增添了些许信心。 女子冲任不虚,血海充盈,自然就能上行成为乳汁,下行成为月经。配偶身体正常,肾精不亏,也无其他障碍,婚后岂能不育?本例患者身体瘦弱,本元不足,加以四处奔波,劳累过度,冲任岂不受损?何以有精血滋养?故而经血不能如期而至,量少且乱,色如屋漏,身瘦如柴。当此之时,必以大补气血之剂,且要有血肉灵性之物,如参、芪、龟胶、紫河车等味,以益气养血添精,如此方能使冲任胞宫血海充盈,月事以时下,身体复原,正气不虚,因而得以自然孕育。此为治疗根本大虚者理法,若兼有瘀滞而身体不虚者,治法不在此列。误用大补、峻补,非但不能疗疾,必会滞邪增患。所以月经不调易断,辨证施治较难。同为月经不调,证型不知几多。治病之难,多难在辨证! 75.胎死腹中,屡堕不育 姚某,女,29 岁。2012 年9 月1 日首诊。自诉:“23 岁结婚,连续3 次怀孕,都是中途胎儿停止发育,胎检无胎心音而处理掉。第一次怀孕不到3 个月,第二次不到2 个月,第三次几乎是不足1 个月胎心音即停,之后这近两年索性不孕了。看过不少地方,依然至今不孕。也有人说多休息几年可能会好些,可我快30 岁了,再晚不是风险更大吗?另外,每月经血量很少,几乎不到3 天就结束,时间有点错后,血色偏淡,最后一天好像干沫似的,小腹里感觉空痛,腰膝乏力,双足经常不温。食欲不旺,食量偏小,容易疲倦,失眠多梦。” 视其形体偏瘦,面色?白,精神不够振作。舌质偏淡,舌苔薄白津润;切其脉,颇显细弱乏力。辨证:脾肾阳虚,精血不足。治宜温养脾肾,补益精血。问她下次月经何时来潮?患者回言道:“大约7 天左右。” 随即嘱咐她:“在我这里总共看3 个月,每月看2 次,月经前1 次,月经后1 次,今天正好是月经前,记住下次月经结束即来诊,3 个月都是如此。月经前一般都是服药4 剂,月经后6 剂。但你的身体较弱,应多服几剂为好。在这3 个月里,一定要避孕,精神减压,劳逸适度,饮食有规律,还要温和而有营养,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月经前处方:炙黄芪30g,人参、白术各15g,陈皮9g,当归、川芎、熟地黄、酒炒白芍、茺蔚子各15g,红花、桃仁、肉桂、炙甘草各6g,大枣9 枚,4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服1 次,每次加入老红糖30g、老黄酒适量,混合于汤药温服,1 日半服1 剂。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服药期间忌食绿豆、萝卜、酸菜、茶水,以免抵消药效。 此方亦是因人制宜,以参、芪、术、草、陈皮益气补脾醒胃;以归、芎、地、芍、大枣养血补血;以茺蔚子、红花、桃仁活血调经;以肉桂助阳祛寒,宣导百药。合而功能益气养血、温阳调经。用于脾肾阳虚,屡堕不育,经血量少,纳差神疲等症,乃是补而调之,用于经前之方。 9 月13 日二诊。自诉:“服药至第三剂时月经来潮,还是3 天结束,血色比以往略红,小腹空痛减轻,身体感到稍微有力。” 复诊其舌脉,均与首诊时相近,未见有明显变化。月经后方用养精种玉汤为主加味,以补益肝肾精血。 月经后处方:熟地黄24g,酒洗当归、酒炒白芍、酒蒸山萸肉各15g,紫河车12g(研末分3 次吞服),枸杞子、菟丝子(黄酒蒸焙干)、覆盆子、鹿角霜、人参、白术各15g,桂心6g,每月于月经结束后服6 ~10 剂。 煎服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不饮酒者可以不加黄酒。服药期间如无其他不适,身体逐渐向健康发展,月经应时而至,血色正红,血量渐多,小腹空痛及腰以下不温逐渐消除,即不用改方。服药至第三个月月经即将结束,服月经后方药时,即可解除避孕,希望能够受孕。这也是我治疗不孕症的基本方法,沿用至今,已有53 年之久,现在每天都还在使用,来诊者有增无减,治愈率不知其详。 另嘱咐患者:如能怀孕,鉴于已经流产3 次,为防不测,最好用下方按交代每月服用数剂,以保胎孕正常发育,足月生产,母子平安。这也是本人经验,已用五十余载。 泰山磐石饮方:人参9g,黄芪18g,当归、续断各12g,黄芩9g,熟地黄、川芎、白术各12g,炙甘草、砂仁、糯米各6g。水煎温服。此方怀孕后每三五日服1 剂,服至5 个月以后,即可逐渐安全。功能益气健脾,补肾固胎。主治气血两虚,或肥而不实,或瘦而血热,或肝脾素虚,倦怠少食,屡致堕胎者,但觉有孕,即宜常服之,以安其胎孕。 以上处方交给患者后,又反复叮嘱她要认真服药,精心调养,所有交代皆不可忽略。在这3 个月当中,身体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于我。如能圆满成功,则皆大欢喜,万一不能如愿,请谅解我已尽力。 2013 年11 月5 日,一和姚某病情相同的患者易某,因为姚某第四胎正常孕育并生下一男婴,听姚某介绍来诊,方知姚某已经圆满达到目地。至今不断来诊不孕不育患者,大多都是这样听人介绍而来求治的。 按语:二三年前我接诊不孕不育患者是全疗程,其内容包括调经、促孕、保胎、矫正胎位、预防难产等。后来此类患者日增,个人精力也在逐渐下降,加上可以剖宫产,也省却我许多需要劳心的内容。以前所治的每个案例都有记载,治愈率我很清楚。后来发现这样做患者多有 “疑虑”,所以成功的都是通过后来诊治的患者而得知。未成功的占多大比例?也就不知其详。但来诊者遐迩不断,各种情况都有,我依旧尽心尽力,祈望每一个患者都能够满意。 我不是妇科 “专家”,而是多科疾病都要接诊的 “杂家”。十余年来仅接诊月经不调、不孕不育这类患者,已是够 “头痛” 的啦!自己感觉患这类毛病的人比以往增加,而且治疗起来难度也大多了。有可能是自己老了,有可能是药物质量无法保障,还有可能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有影响,如此等等,都难以说清楚。所以一上班就感觉累,但还是要坚持。 76.妊娠恶阻,不难治愈 王某,女,25 岁。2014 年9 月3 日首诊。只见孕妇面色?白,双眉紧皱,异常瘦弱,双手捧腹、弯腰,两人将她搀扶勉强坐下,头倾身斜,呻吟声微,一派极度虚弱的样子。问其家人:“患者缘何如此虚弱?” 其母言道:“婚后首次怀孕,还不到2 个半月,在某大医院住院已近1 个月,原因就是怀孕后即开始不断呕吐,住院治疗一点也没减轻,呕吐依然不止,水米难进,精神难支,小腹下坠,腰部酸痛,这两天看着不行就要‘去小保大’,说是不处理掉胎儿,大人生命有危险!女儿和她的婆家都拿不定主意,我还是想保住胎儿,但又怕大人身体撑不住。多人建议请您看看,要都能保住,那可是谢天谢地啊!” 观其舌质淡白,舌苔白腻;切其脉,细如蛛丝,微弦微滑,重取欲断之象。如此羸弱的身体,正气颓败到这个地步,而且还在不断呕吐,水米难进,接诊确有风险,推却心又不忍!遂对患者及其家人言道:“我先开药1 剂,服下如能呕吐渐止,精神略振,可以进食,便有希望保住大人胎儿无恙。若药难入口,呕吐2 天内不能渐止,水米依然难进,即应回到医院处治,保大人要紧。” 以益气和胃、固肾安胎法,方用泰山磐石饮为主加减。处方:炙黄芪24g,人参15g,白术、茯苓各12g,陈皮、砂仁、煨姜各9g,续断、桑寄生、熟地黄、当归各15g,炙甘草6g,大枣5 枚,糯米15g,1 剂。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少量多次温服,1 日半至2 日尽剂。一定要文火缓煎浓汁,煎取量不宜过多,三煎浓汁合起来不超过600mL。每次温服不超过25mL,待呕吐渐止,可适当加量,绝不可冷服、急服! 2 天内能思饮食时,亦不可骤食荤腥油腻等难以消化之物,要以五谷为主,容易消化为要。 本方参、芪、苓、术、糯米、炙甘草益气补脾;陈皮、砂仁、煨姜温中行滞醒胃;续断、桑寄生、熟地黄、当归、大枣固肾养血。诸药相合,以成益气和胃、固肾安胎之功。几十年来用于无数妊娠呕吐,或者脾肾不足,以致身体羸弱,胎动不安患者,皆能转危为安,正常孕育,但愿本患者亦能如此。1 剂药服后,呕吐止,能饮食,精神略振,胎孕能安,即为见效。 9 月5 日二诊。见患者已能一人稍加搀扶,自己行走而来,身子能够直起,双手不再捧腹,愁容明显好转的样子,我也稍释紧张。患者言道:“前天来我是一点力气都没有,加之小腹下坠,腰部酸痛,水米入口即吐,生怕连命都保不住,故而一句话都说不了。开始服您的药,一次一小勺,味道还好,服下没吐,1 日后就想吃东西,喝点稀粥也没吐。后来又加点蔬菜,胃口渐好,但不敢吃荤腥油腻之物。” 复诊其舌脉,舌质依然偏淡,舌苔白润;脉来仍显细弱无力,但弦象已不明显。方药已是对证,原方续服2 剂,改为1 日半服1 剂,饮食注意同首诊,加强保暖,谨防感冒,保持心情平和,动静适度。 9 月9 日三诊。这次患者是自己走来,面色稍见润泽,精神已经正常。自诉:“呕吐未再出现,饮食也已正常。我感觉再吃3 剂就行了。” 观其舌质已见微红,舌苔依然白润;复切其脉,细滑而匀。原方仍不更动,续服3 剂可矣。但要加强自我调养,保持心情愉悦,饮食以温和容易消化而有营养为要。不可久坐久睡,需要劳逸适度,晒晒太阳,适当走走路更好。翌年4 月王某电话告知:“我已顺产一女婴,母女平安健康,谢谢您呀,周老先生!” 按语:王某属妊娠恶阻较为严重者,初诊时我也很犹豫,接诊要担很大风险,不接诊又于心不忍。虽然以往治疗这类病症从无失误,但越临证胆子越小,生怕失手,对不起患者及其家人。出于医者之天职,挽救了一个小生命,同时保住了大人生命安全,母女平安,全家欢喜。 本例的治法,乃是先益气和中,健脾醒胃,呕吐能止,正气即可渐复,如参、芪、苓、术、陈皮、砂仁、煨姜、炙甘草等;同时用固肾安胎之味,如续断、杜仲、桑寄生、熟地黄、当归等,以固其下,故而胃气和而呕吐止,肾气固而胎元安,足月顺生,母女平安。此为呕吐日久,脾胃虚寒,身体羸弱者治法。若为内有积热,或者肝脾失和,呕吐泛酸,心烦胁满,或因动怒触动肝气上逆,因而呕吐者,此方断不可用,以防肝气愈逆,呕吐更甚。所以怀孕之后,保持心情平和至关重要,医者用药更要谨慎。还是老话:因人辨证,对证施治,无论何种病症,都需严格遵循,如此方能用药有效安全。 仅近期所治几例妊娠恶阻患者,用药即有差异。举例如下: 张姓,30 岁,妊娠恶阻,住院治疗半月未见好转,观其形体偏瘦,舌质深红,苔少乏津,脉象弦滑而数,呕吐苦水色黄,胁满脘胀,小便黄短,大便数日一解(与饮食少进有关)。此为肝胆湿热偏旺、胃气失于和
相关推荐: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极道至仙
我给OL娇妻绑上了眼罩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平凡女人的甘美(限)
偷香窃钰
听说我是顶流大花的渣A
赠佳人(民国1v1)
绝对占有(H)
灿珠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