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尽剂再诊。 4 月15 日三诊。自诉:“按我的感觉可以不吃药了,因为经停药后几天观察,各方面情况都还可以。但又怕随时复发,故再来看看。” 看他的精神状况,已和常人无异。复诊其舌脉,舌质仍略显淡红,舌苔薄黄津回;脉来虽无结代之象,但仍偏于细数。遂将上方龟甲量加至24g,汤药续服5 剂。另取5 剂去粳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绿豆大,待汤药尽剂,接服丸药,每服9g,日服2 次,用温开水送服。服药时禁忌及其他注意事项仍同首诊时所嘱。争取疗效巩固,复发次数减少,症状减轻。但要加强自我调养,以后不再明显复发最好。 按语:此患 “神经性头痛” 日久,体质一派文弱之象,显然是脑劳过度之人。劳伤心营,气血不足,因而出现虚烦憔悴之状,故用归脾汤合枕中丹加减,先调其气血,益阴安神,本亏得以滋养,睡眠、饮食正常,疼痛自然随之减轻。此亦先本后标之法,故二诊时加入藁本、蔓荆子2 味,以治头痛脑胀,效果还算满意。此类患者也很多,但不是凡属劳心过度引起的都可以通治。个体差异,病状不同。但能因人辨证施治,服药乏效者必少。 13.颈椎突压,头痛眩晕 张某,女,40 岁。2013 年9 月10 首诊。自诉:“先是颈强偏头痛,后来又出现手指夜间麻木,上肢活动不便,扎针、艾灸、熏蒸、吃药都用过,也有一定效果,但均不能治愈。在二级医院做增强CT 检查,才知道是颈椎突出压迫神经造成的。经过住院治疗,没管多长时间又犯。听人介绍,特来求治。” 刻诊:观其气色精神未见异常,形体还算健壮,乍一看几乎是个正常之人。问她是做什么工作的?张某回言道:“整天和电脑打交道,休息时也常打打牌,平时很少做运动。” 视其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舌苔白滑;切其脉,濡、滑、微弦、偏迟之象。辨证:寒湿凝滞,血脉失活。治法:温化寒湿,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汤合九味羌活饮加减。方药:天麻、钩藤各18g,石决明24g,羌活、苍术各15g,细辛5g,白芷、姜黄、桂枝各9g,当归、川芎各15g,红花、苏木各9g,甘草6g,粳米15g,5 剂。1 剂药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年轻体壮,可以1 日1 剂。1 剂药的药渣加入陈醋、白酒各约1 两拌匀、加热、布包,热敷颈项、肩臂至手背强滞麻木处,冷则加热再敷不计时,以感到痛轻舒适为度。热敷时须注意勿烫伤及受凉感冒。尽量少低头静坐,适当摇晃头颈、舒展上肢,对治疗 “颈椎病” 大有裨益。 天麻钩藤汤主要作用为平肝息风,常用于治疗肝风上扰,头痛眩晕等症;九味羌活汤则温散风寒湿邪,而治头项、背脊疼痛麻木等症;加姜黄、桂枝、当归、川芎、红花、苏木,以温通血脉,而行肩臂瘀滞;加粳米以护胃气。此为我常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眩晕、肩臂强滞指麻的名方加减。内服外敷,加以自我养护,多数患者治疗十天半月后,效果都较满意,能够基本消除不适症状,工作、生活恢复正常的不在少数。 9 月18 日二诊。自诉:“服药有效,特别是药渣热敷,效果尤其显著。吃完药我还在敷,要能完全治愈该多好啊!” 复诊其舌脉,几乎未见明显变化,看来她的寒湿还是较重的。上方苍术量加至24g,羌活加3g,另加焦白术18g,续服5 剂,服用法同首诊。1 个月后患者电话告知:“我将二诊方又抓了5 剂,服后已基本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了。因为事儿多,暂时不能再去复诊,以后若出现反复,还要麻烦您的。” 按语:“颈椎病” 能够控制到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自我感觉无明显不适之后,大多数患者都会停止治疗。以后加强自我锻炼、改掉不利于健康的旧习惯,一般预后状况都较良好。但若老低头玩手机、看电脑,甚至彻夜不眠,枕头过高、过硬,或者爱穿薄衣受寒,以及作息无定时,饮食无规律等,头痛、眩晕、颈强等不适症状就会和你的影子一样,随时跟着。但能保持气顺血和,不受风寒湿邪侵袭,肢体自然就会活动自如,而无头晕项强、臂痛指麻之患。 14.血虚头痛,眩晕失眠 杨某,女,37 岁。2013 年3 月1 日首诊。自诉:“经常头痛眩晕,欲行经时头痛明显,经期结束后眩晕加重。当姑娘时就有这毛病,结婚生小孩后依然如此。西医做过多种检查,皆未查出原因。有说是‘神经性头痛’的,有说是‘神经衰弱’的,要我调养好身体,自然就会好了。可我总是食欲不旺,食量偏小,肠胃不好,大便时秘时溏,更重要的是经常失眠,全身没劲,记忆力也在明显下降,经常丢三落四,没精打采,身体疲劳。我这年纪轻轻的,该不会得抑郁了吧?家人、邻居都多次催促我来找您看看。” 刻诊:观其形体偏瘦,面色萎黄,唇色淡白,精神不振,闻其说话声音颤弱,叙述病情时,精力不够集中,语言无序;舌质淡白,舌苔白润;切其脉,细弱乏力,偶见参差不齐。问她经血量是否偏少?血色是否偏淡?平时是否怕冷?经期是否小腹冷痛?是否从小身体就弱?杨某回言:“您问的全都是,而且很明显。” 由此可见,该患者自幼脾胃就弱,到现在依然是 “肠胃不好”,故见一派气血不足之象。辨证:脾肾两虚,气血亏乏。治法:温补脾肾,养血安神。方用人参养荣汤为主加减。方药:炙黄芪24g,人参、白术、茯神各15g,当归身、熟地黄、白芍各12g,桂心6g,远志、酸枣仁各15g,阿胶9g(烊冲),煨姜15g,炙甘草6g,大枣9 枚,粳米15g,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 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1 日半尽剂。身体虚弱,服药宜缓不宜急。四煎药渣宽水,煎开后适温泡足。尽量精神减压,心情平和,劳逸适度,饮食温和而有营养,切勿饥饱无度,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人参养荣汤主要功效为益气养血,常用于脾虚食少、体倦肌瘦、色枯气短、惊悸健忘等症;去陈皮之散滞、五味子之酸敛,加阿胶、酸枣仁,以增强养血安神之功。本虚血少,以致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等症,此方宜之。治本补法之用也。 3 月9 日二诊。自诉:“虽然身体无较大变化,但睡眠有改善,头痛眩晕已有减轻,心情也稍感平静。还有半月行经,但愿也会好些。” 素体原本虚弱,服药5 剂后观察其气色及复诊其舌脉,未见有明显起色。据其自述头痛眩晕及失眠已有好转,便嘱其续服5 剂,服用法同首诊。 3 月30 日三诊。自述:“第二次5 剂药服完当天夜间经血至,3 天结束,以往一天多即无,血色较以往红,腰腹怕冷已好转,头痛眩晕及失眠续有减轻,精神也感到舒坦许多,治疗效果我很满意。” 观其面色略显红润,说话声音较首诊时有力;舌质微红,舌苔微微淡黄津润;复切其脉,细缓而匀。鉴于用药基本对证,可在补气养血药味中适度加量,炙黄芪60g,阿胶15g,另加天麻、川芎各15g,以增强益气养血而止头痛眩晕之功。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如自己感到各方面已经基本正常,即可不再续服汤药,以后用食疗及各方面注意养护,便可减少复发。如每日服用2 支复方阿胶浆,或用酸枣仁炒熟研末,每服3g,日服2 次,用龙眼肉6 ~9g,白莲子、黄小米各15 ~30g,大枣3 ~5 枚,煮粥送服,亦可有养血安神以减少头痛眩晕及睡眠不佳之功。杨某听后,欣然接受。 按语:此例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由于素体虚弱,气血不足,以致经血量少、体倦疲乏、面色萎黄等症缠绵不愈。故先用人参养荣汤加酸枣仁、阿胶以补气养血而安神;后加入天麻、川芎以止头痛眩晕,共服药15 剂,诸症得以基本平息,患者感到满意。续用小方半药半食调养之,病情未再明显反弹,且精神、气色续有改善。她担心的 “抑郁症” 亦随之烟消云散。所以有时候治病,不可“头痛医头,脚痒抓脚”。老生常谈:因人因病,辨证施治,乃是中医治病之本,舍此别无他途。治好疾病,不留后患,患者满意,这才是硬道理。 15.近似痰厥,头痛身重 陈某,女,55 岁。2010 年7 月30 日首诊。自诉:“头痛发作时眼眶憋胀,头如戴帽子紧裹,胸脘痞闷,时吐清水,偶吐痰涎,严重时头眩恶心,身体沉重强滞,精神抑郁懒动。多次全面检查,不但没找出原因,甚至说我无病。只有一老中医说我是‘痰厥头痛’,吃他的药管了两三年未再明显复发,后来复发再去找他,可惜已不在人世。就这样十余年,症状时轻时重,缠绵至今。” 刻诊:视其形体偏胖,面色乏泽,行动有些迟缓,听其声音重浊,呼吸不够顺畅,情绪略显压抑;舌质淡暗,边有齿痕明显,舌苔灰白津润;切其脉,弦滑微迟,两寸尤为明显。据其所述及形体气色、舌、脉表现,“痰厥头痛” 应为诊断无误。辨证:寒湿伤阳,痰涎上扰。治法:燥湿化痰,温中下气。以治痰涎上扰,气逆脘痞,头痛眩晕等症。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味。处方:姜半夏12g,天麻15g,茯苓18g,橘红15g,焦白术24g,甘草6g,干姜9g,大枣5 枚,吴茱萸9g,川芎、蔓荆子各15g,3 剂。1 剂药三煎,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宽水再煎,煎开后适温泡足。保持心情平和,饮食温和,注意保暖,劳逸适度。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要功能为燥湿化痰、降逆平眩。常用于痰厥头痛,脉象弦滑、眼胀头眩、胸膈痞闷、时吐清水痰涎、身重沉困等症;加吴茱萸以温中下气解郁,而治厥阴头痛呕逆;加川芎、蔓荆子,以达颠顶眼目而止痛平眩。用于本例湿痰上扰,近似痰厥头痛之患,寄望切中病机,服下见效。 8 月5 日二诊。自诉:“服药已见显效,胸膈痞闷呕吐、眉骨胀、头痛眩晕及心情郁闷等症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这是我好久都没有感受到的轻松,原方不动,再服5 剂可以吗?” 经过复诊,除闻其声音略感顺畅、视其精神略振之外,舌、脉与首诊时相比几无变化。原方续服5 剂,应属适证。 8 月13 日三诊。自诉:“胸膈痞闷、头痛眩晕、时欲呕吐、眉骨胀疼等症已大有好转,却又感到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视其面色微润,精神已不再压抑,步履较首诊时灵便,舌质稍泽,齿痕变浅,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缓滑略显无力,弦迟之象已不明显。湿痰已化、气逆已散、肝风上扰之势已衰之征。病久正虚,故见邪去而显露出 “气不够用,浑身无力” 之状。上方减去吴茱萸之温散,加人参9g 以益气扶正,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 半月后患者电话告知:“我的老毛病已经基本稳定,气短体倦已不明显。药我也吃够了,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情况再说。” 按语:“痰厥头痛” 不算常见,但偶尔也遇到。若忽略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对证用药,而一味使用 “扩管” 活血、疏散通络,而达到止痛目的,固然也对很多人的 “症”,故有时也有效,但治愈率很低。如本例头痛眩晕,其最突出的表现是身体偏胖,面色乏泽,声音重浊,舌质淡暗,舌苔灰润,脉象两寸弦滑微迟;加之自诉病史,自我感觉头痛如裹、胸膈痞闷、时吐痰涎等症,即不难辨别出属于类似痰厥头痛,所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加药不过3 味,首诊3 剂即见效果。这就是对 “证”,而不是对 “症” 的结果。见症治症,不少人也能够见效一时。能找到病因,抓住病机,则疗效就从根本上有区别,甚至有些病还能根治,而不是只取效一时。 头痛只是一个症状,而引起头痛的原因与疾病却很复杂。如较为常见的就有“脑梗”“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瘤” 等。故尽早到三级医院检查确诊,及时针对性正确治疗,是唯一能够减少失误、避免致残、甚至减少死亡的正确途径。如无 “器质性病变”,而只是 “功能性” 异常引起的不适症状,凡能审证求因、对证用药的,一般都能治愈,且预后都较良好。 特别是古人对 “真头痛” 朝患夕死的描述,极有可能就是 “脑出血”,至今仍然难以预防!故尽早检查,加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等,都是很有必要的。与其施治于得病之后,不如调摄于未病之先,这就是 “治未病” 的意义所在。 头痛眩晕病人很多,几乎每次坐诊都有来诊者。以上为个人在近几年当中,对不同头痛眩晕患者的治疗用药经验,暂选6 例,仅供读者参考。 头痛一病,古人有头风、雷头风、眉棱骨痛、真头痛(应为今之脑出血,故前人有朝患夕死之说)、头重、头摇(震颤)、头项强痛(近似颈椎病)等名称。头痛的发生,内则多因七情郁结、肝阳上亢、血热、痰火、瘀阻等引起;外则受到六淫时邪的袭扰,或热或寒,或风或火,以致表里营卫失和,而致头痛;或嗜食肥厚、熬夜饮酒等,滋生痰火湿热,上攻于头,都可使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头部各处血脉失于流畅,痛则不通,故生疼痛。 除感冒时邪头痛外,临证最多见的乃是高血压、高血脂、脑梗阻、神经性头痛,肝阳上亢、血热上壅及气血不足或血虚头痛等。以上选入最为常见头痛治验案例,以作晚年治疗此类疾患的梳理。 16.寒湿闭阻,腰痛身重 李某,男,56 岁。2012 年4 月5 日首诊。自诉:“我是农民,自幼在田间劳作,风雨不避,挑担负重,是为家常便饭。从40 岁以后,就慢慢感觉到风湿病上身,凡遇到天阴下雨或劳累过度时,就腰痛腿沉,身重疲乏,吃点三七片之类的药,或者喝碗自己做的老黄酒,暂时减轻。到了50 岁以后,小方小法就不管用了。请中医看大多说是‘风湿’‘腰肌劳损’,西医也没检查出啥问题,只是说休息休息,做做理疗就可以了。可是腰腿痛的程度却越来越重,已经明显影响我劳作。您是老中医,还会自己采药,听说治好了不少比我还严重的腰腿痛病,还请您费费心,我还要劳动啊!” 刻诊:视其形体精神一般,面色略显萎黄,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切其脉,弦滑微迟之象。 思其劳作辛苦之人,不免饥饱无度,风雨不避,所以面色略显萎黄,舌质偏淡,脉象滑迟,乃是脾肾不足、寒湿闭阻之征。治宜健脾祛湿、补肾强腰为要,方用独活寄生汤为主加减。处方:独活、桑寄生各18g,金毛狗脊30g,千年健15g,细辛6g,当归、熟地黄、杜仲、牛膝各18g,党参、焦白术各24g,茯苓15g,桂心9g,炙甘草6g,5 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中、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药渣加陈醋、白酒各约1 两拌匀加热,用布包热敷腰膝等疼痛强滞处不计时,以感到温暖舒适为度。饮食需要温和,远离寒凉水湿,注意保暖,暂勿过度劳累。 独活寄生汤主要作用为祛湿通痹,主治肝肾不足,风湿内攻,腰腿作痛、冷痹无力、屈伸不利等症;去秦艽、防风、白芍,加金毛狗脊、千年健、焦白术,以增强健脾燥湿、补肾舒筋之功。因非初受风湿,而是年久湿痹,脾肾不足,故去3 味加3 味,以重点调理脾肾。此亦因人因证加减,而又不失古方之义。 4 月13 日二诊。自诉:“服药加休息,感觉效果还不错,起码腰痛腿沉轻松了许多,走长路也感到有劲了。” 视其面色已见微润,舌质微红,齿痕略浅,舌苔白润;复切其脉,略显缓匀,弦迟之象已不明显,此为服药已经对证,嘱其原方续服5 剂,服用法同首诊。 4 月28 日三诊。自诉:“我看再服几剂巩固下疗效就可以了,因为感觉已没啥不舒服的。这几天又开始劳作,太累了好像还有点不行。不少人说泡药酒慢慢饮,方便,省钱,还有效,也给我弄点好吗?反正我天天都喝点酒,检查也没有什么‘三高’‘心脏病’的,您看可以吗?” 其实这也是我常用的方法,嘱咐他汤药再服5 剂,另取5 剂,加入三七90g(打碎),生黄芪120g,生薏苡仁120g,木瓜90g,用纯粮如玉米、高粱等大曲白酒20 斤,浸泡1 个月后,即可饮用。以增强益气活血、祛湿舒筋之功。待汤药尽剂之后,药酒浸泡至1 个月,即可每次饮半两至1 两,1 日2 次。亦可加热外用擦揉疼痛麻木处,可帮助活血止痛。首诊交代的注意事项有助于减少复发。 按语:如本案湿痹腰腿痛症,不知已经治过多少,用此方因人略作加减,疗效大都较佳。尤其是风湿日久,肝肾不足,脾肾虚弱的,基本都是用独活寄生汤为主,对证加减,内服外敷,大多都能在20 剂药左右,疼痛麻木基本消除,达到临证治愈目的。会饮酒的患者,或者身体不需要忌酒的人,泡1 料药酒缓饮,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作用较为明显。不会饮酒,或身体、工作不能饮酒的,可配制成丸药续服,亦能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只不过是没有饮酒止痛效果明显而已。 17.腰椎突出,髋腿扯痛 方某,男,43 岁。2011 年6 月3 日首诊。自诉:“不经意间腰部扭伤,随感右侧腰髋位胀痛,连及大腿外侧向下至足趾酸胀麻木,行走屈伸不利。当地医生认为是‘闪腰岔气’,经过治疗症状有减轻,但不能完全治愈。后到三级医院做磁共振检查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要做手术,我怕有风险未允。后又做过多次康复理疗,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如此已近三年,而腰腿酸痛症状还在加重,已经影响到正常工作、生活。我是慕名远道而来,还请先生费心诊治。” 刻诊:视其形体偏于消瘦,面色失于润泽,腰部弯曲,步履艰难,气色、精神一般,显得有些焦虑不安;观其舌质偏淡,舌苔白润;切其脉,细弦微涩,关尺尤为明显。问他平素体质如何?患者回言道:“身体一直偏弱,不爱运动,加上工作经常熬夜、赶写东西,饮食也无规律,食量偏小,消化力也弱,身体耐力也就跟不上同龄人。” 由此看来,方某身体素虚,主要是脾胃不足,加上后来生活、工作无规律,以及久坐不爱运动,又导致肝肾精血亏乏,不经意间闪挫,诱发腰椎间盘突出,不先调理根本,就很难巩固疗效。故虽经过治疗,但效果不算明显。治法当先培补肝肾、调理脾胃,再辅以舒筋活络之品。方用参苓菟丝丸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处方:人参15g,白术、茯苓、炒山药各18g,菟丝子、杜仲各24g,当归、熟地黄、续断、独活、桑寄生、牛膝、威灵仙各15g,炙甘草6g,粳米15g,5剂。1 剂药文火缓煎3 次,药汁混合一处,早、晚饭后半小时各温服1 次,体弱不宜服药过急。药渣少加陈醋、白酒,加热布包敷患处不计时。饮食以温和容易消化而有营养为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能减少久坐,适当运动,对治疗大有裨益。 参苓菟丝丸功能健脾固肾,而治脾肾不足,腰膝乏力等症;独活寄生汤祛湿通痹,用治腰膝作痛,屈伸不利。二方合用,仅加威灵仙一味,以助通利腰膝、活血止痛之功。这也是因人制方,标本兼治之法,寄希稳妥有效。 6 月11 日二诊。自诉:“腰胯酸痛、足趾麻木虽无明显减轻,但走路感觉稍微有力。您莫看我身体弱,可是我没得过啥病,下点猛药受得了。” 观其形体、精神等方面与首诊时相比,确无明显变化,脉象也与首诊时相近。遂将上方加入制川乌、制草乌各6g(先煎),红花12g,金毛狗脊30g,以增强祛湿通痹、活血通络之功。续服5 剂,服用法及注意同首诊。 6 月19 日三诊。自诉:“老先生,加点猛药还是不一样,我的腰可以慢慢地直起来了,腰胯酸痛及足趾麻木也减轻了不少。” 观其精神已明显振作,腰可以直起,步履也较首诊时灵活;舌质、舌苔尚无明显变化,脉象略见缓匀,二诊方再加生黄芪60g,续服5 剂。 6 月25 日四诊。自诉:“腰胯酸胀疼痛、足趾麻木等症已去过半,腰可以随便屈伸,今天能开泡药酒的方子吗?” 看样子患者对治疗较为满意,精神气色已有明显好转,舌质微红,舌苔薄黄津润;复切其脉,缓匀略显有力。便嘱其三诊方续服10 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另取5 剂加巴戟天、木瓜、穿山龙各120g,鹿茸片60g,枸杞子90g,三七180g(打碎),红糖1000g,生姜180g(温中祛寒,制川、草乌毒性),以增强补肝肾、益精血、舒筋止痛功效。用玉米大曲白酒30 斤,与药同装入小口细釉瓷坛中,密封坛口。放于室内温度较高之处,三两天晃动一次,可使药效浸出均匀加速。1 个月后取出药酒3 斤,加入白酒3斤,1 料药共可泡入40 ~50 斤白酒。每次饮半两至1 两,日饮2 次。亦可加热外擦患处,有祛湿通痹、活血止痛作用。 后来患者电话告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胯酸痛等症状已基本消除,个人认为已经治愈。现在还能参加打篮球、羽毛球之类的体育活动。像我这样的患者不少,有些还是我的亲友,以后还得多麻烦您。” 按语:我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就这么一种,以独活寄生汤为主加减,内服、外敷加药酒。患者来自四面八方,虽然不能100% 速效,或者治愈后不再复发,但有效率不低。若能饮酒或身无其他疾病需要忌酒的,待腰胯酸痛或麻木等症状基本消除后,续饮药酒,可明显减少复发。且花钱不多,也无潜在风险,见效不算太慢。若身无其他疾病的,可以先治其标,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药物如当归尾、川芎、赤芍、红花、川牛膝、鸡矢藤、三七、土鳖虫等味;如兼有年久风湿的,则以祛湿通痹为主,药物如苍术、薏苡仁、木瓜、独活、乌梢蛇、制二乌等味;肝肾不足,腰膝酸软的,则以补益肝肾为主,药物如桑寄生、巴戟天、金毛狗脊、续断、杜仲、熟地黄、当归等;脾胃虚弱,食少倦怠的,以健脾醒胃为主,药物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等味,均可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予以对证应用,不可概以通络止痛之味贯以始终。唯有如此,方称得上是因人对证施治,疗效非但不慢,而且治愈后可以减少复发。这就是我所坚持的有效安全治法。独活寄生汤一方,是我治疗肝肾不足兼有风湿的腰腿酸痛,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胯酸痛、足膝麻木等症的主方,只要加减对证,药量适度,内服外敷,加以药酒续饮,其效多较稳妥。 18.身体素健,突发腰痛 张某,男,30 岁。2012 年4 月1 日首诊。自诉:“平时身体一直很好,挑担负重毫不含糊,不知道为什么半夜突然腰痛如折,痛如刀割,连起床都很困难,真可谓坐卧不得,挪步艰难!连夜到三级医院做磁共振检查,哪儿都正常,就是腰椎间盘膨出。医院要马上手术治疗,被我拒绝。今天就来请您用中药保守治疗,这样安全,心里踏实。” 刻诊:患者被两人搀扶而来,观察其身体健壮,就是面带苦楚,可能是腰腿痛的原因。视其舌质红润,舌苔薄白;切其脉,略显弦革,此亦是疼痛导致的筋脉挛急之故。治法当以活血通络、舒展筋脉为先。方用新伤续断汤为主加减。处方:当归尾18g,土鳖虫9g,泽兰18g,制乳香、制没药、煅自然铜、红花、苏木各12g,骨碎补、续断、川牛膝各24g,三七粉9g(分3 次吞服,温黄酒送下),甘草6g,3 剂。水煎加老黄酒温服,1 日1 剂。药渣加陈醋、白酒各适量拌匀,加热布包敷腰胯部不计时。另用八角莲根茎干品、祖师麻干品各6g,共研细末,每服1g,日服2 次,用汤药送服。若止痛效果不明显时,每次可服1.5g,切不可过量服,因为八角莲有毒。暂勿勉强活动,精神不可紧张。饮食温和,谨防感冒。 新伤续断汤功能祛瘀生新、续筋接骨,用于新伤骨折肿痛等症;加川牛膝、三七粉者,一是做引药向下至腰膝,二是取其活血舒筋、通络止痛之功。加黄酒温服,以助药力。药渣热敷可直接作用于局部患处,增强活血止痛之功。加服八角莲、祖师麻,是我多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跌打伤肿疼痛的经验方,仅可用于体实者,散瘀止痛作用甚速。此为先治其标,以活血止痛为主之法。 4 月4 日二诊。见患者已不再用两人搀扶,能够自己勉强行走,面部愁容已消。坐下言道:“服药已见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就是食欲有点不旺。您加点开胃药吧,这次多开几剂,以免我往返劳顿。” 遂将上方加白术15g,砂仁9g(后下),以健脾醒胃,续服7 剂;八角莲方1 日服量不超过2g,分2 次少量黄酒送服。汤药服用法及注意事项同首诊。 4 月15 日三诊。自诉:“疼痛已去过半,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已勉强上班2天,再服几剂,我看就可以了。顺便问下,我父亲泡的治腰腿痛的药酒,还是您开的药,我是否能喝?” 视其腰已基本能够正常屈伸,行走已无明显异常,遂将上方再加巴戟天、金毛狗脊、生黄芪各30g,以益气扶正,强壮腰膝。续服10剂,服用法及注意仍同首诊。八角莲方可不再用,待汤药尽剂,续饮其父的药酒。患者自三诊服药之后,已能坚持上班。续饮药酒,疗效巩固。 按语:腰椎间盘突出一症,不少人都是突然发生,故而民间称它为 “闪腰岔气”。往往在不经意之间,或者负重用力,或者走路闪跌,或者乘车颠簸,或者弯腰、直腰时过急等,腰部一酸,立感僵硬胀痛,犹如硬棍撑持一般,屈伸不得,疼痛难忍,甚至连说话声音大一点都会疼痛加重。且此患治愈后,容易复发。原因多半是劳累过度,或者不注意保护所致。也有人得病起初疼痛不甚,时日延久,或者重复扭挫,症状立马加重,而且越来越重,直至丧失生活、工作能力,也时而有之。究其原因,多为肝肾不足,筋骨不坚,气血不充,不能滋养筋骨关节,复受外力伤损,而致关节滑脱膨出,影响血脉流通,痛则不通,故出现酸胀憋痛,甚至僵硬不能屈伸等症。或者脾虚受湿日久,湿滞血凝,着痹于腰胯,筋骨失于温煦,血脉失于流通,复因扭挫,气滞血瘀,亦可导致此患。治法虽有治标、治本之分,乃是因人而定。但总不离乎益肝肾、强筋骨、健脾胃、祛湿邪、通经络为其基本治法。 如上例方某,其人素体偏弱,脾肾不足,故治法本而标之,先健脾益肾,继而加入二乌、红花之类,以活血止痛,进而治愈。加以续饮补益肝肾之药酒,同时自我呵护、锻炼,因此疗效巩固。本例张某,则素体健康,
相关推荐:
骚动因子(H)
抗日之铁血兵王
小妖精的攻略日常
DNF不屈意志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小女妖的极品蛇夫
金銮秘闻录(NPH)
快穿之攻略影帝
重生嫁疯批太子爷,让渣男火葬场
四处发送匿名骚扰唧照的男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