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来了。 母亲躺在罗汉床上,面容疲倦。墨玉给她端了小杌子,给宋姨娘端了牡丹凳坐下,宋姨娘又细细问墨玉母亲的起居和饮食。 母亲声音很轻:“……你倒是有心的。” 宋姨娘道:“伺候夫人习惯了,昨个下午没来得及过来,心中却是十分愧怍的。我亲自给您熬了党参乌鸡汤,一会儿厨房的人便送过来……” 杜姨娘笑着说:“还是宋姨娘体贴。” 顾锦朝看了一眼杜姨娘,父亲有三房妾室,杜姨娘和郭姨娘都是他原本的通房丫头,母亲嫁过来之后,才抬了她们做姨娘,想与宋妙华抗衡一二。不过她看这两人也没人压得住宋姨娘。 母亲后来还把自己的陪嫁丫头云湘给父亲做了通房,也不久就抬了姨娘。锦朝对这个云湘的印象不是很深,此人似乎在她八岁的时候就难产而死了,但是她生前很得父亲怜爱。 少坐片刻,顾澜同顾汐、顾漪来向纪氏请安了。 顾锦朝听到女孩子说话的声音,却低下头,慢慢地转着手腕上的镯子。 “……在路上遇到三妹和四妹,便一同前来了。母亲身体可好些了?”说话的女子声音轻柔,顾锦朝这才抬头看。 顾澜乌发绾了小髻,只戴了浅碧色的璎珞珠花,身上穿着藕荷色柿蒂纹的缎袄,水青色的折枝纹综裙。小脸莹白如玉,下巴尖尖,一双弯弯妙目,似乎立刻就要笑出来。 她再过半年便及笄。 顾漪今年十二岁,性子倒是与她生母杜姨娘不太一样,她不太爱说话。顾汐扯着顾漪的袖子,怯生生地看着顾锦朝,看到顾锦朝看她,竟然露出一个小小的笑容。 顾锦朝惊诧了片刻,昨个看着她不是还怕得厉害,今天怎么还敢对她笑了。 回过神来就也对她笑了笑。 顾澜坐到顾锦朝的旁边,笑着问道:“……看长姐刚才与四妹眉来眼去呢,你们有什么亲密的事,竟然背着我,我可是不依的!” 顾汐小声说:“长姐昨天让留香送给我一盒松仁粽子糖……” 顾锦朝这才知道原来是那盒糖的缘故。 不过看她紧紧拽着顾漪的袖子,恐怕心里还是有些害怕。 郭姨娘却好像没看到自己女儿扯着顾漪的袖子,端起茶杯喝茶。 顾澜拉着她的手,有些幽怨地看着她:“长姐现在倒是偏心四妹了,我和三妹可也要松仁粽子糖!” 说得几个姨娘都笑起来,母亲也露出淡淡的笑容。 顾汐却看着顾锦朝,以为是自己说错了话,羞得脸通红通红,她不知道只是自己有糖的。 顾锦朝说:“我也就这么一盒,想起四妹爱吃糖,才给她送了去。我记得二妹、三妹可是喜欢吃些精致糕点的,等一下我让小厨房做一些,给两位妹妹送过去。” “要说糕点,我那里刚做了些粉果,若是妹妹们和姨娘们愿意,等一下便包一些送到大家住处。”顾澜笑道。 纪氏静静地听着她们说话,她总是担心锦朝的,锦朝的性子太骄纵冒失,和顾澜相比那是远远不如的,她现在也觉得心中愧疚,当时若不是把锦朝送到了祖母家,又怎得她养成那种性子。最近几日看上去倒是守规矩多了,她倒是希望自己这一病,能让锦朝懂事些。 “我也累了,大家先回去吧……”纪氏最后说。 姨娘和几个妹妹先走出房门了,宋姨娘留下来陪母亲说话。顾锦朝起身走到母亲身边,柔声说道:“母亲,我先去二妹的翠渲院小坐,晚上再来陪您。” 纪氏握了握她的手。 第六章:掩饰 顾锦朝走出房门,顾澜正站在院子里的梅花树下,她的丫鬟紫菱正帮她摘枝头红梅。 看到顾锦朝走出来了,顾澜才过来:“……还是母亲院子里红梅最好,摘一些回去插在梅瓶里。长姐病了这么久,我又在和师傅学绣艺没去看你,只得请你去我那里吃些糕点赔罪了。” 顾锦朝淡淡道:“不碍事,你有心,我是知道的。” 顾澜抿了抿唇,却又很快笑起来。 翠渲院离清桐院比较远,旁边就是两位姨娘住的桐若楼。途经一片湖泊,又上了石径,种了许多翠竹和好些花木。翠渲院是三间五架的院子,东西厢房,后院有耳房,院子一角种了四季海棠,又有一角竟搭了架,种了忍冬花。 锦朝坐下之后,紫菱便端了粉果上来,四个粉果放在描淡红牡丹的白瓷碟上,能看得见里面荼蘼露、竹胎等馅料,除此外还黄饼、白糖梨酥等糕点。 顾澜又亲自替锦朝摆了银筷、青花碗。对紫菱说:“我与长姐说些体己话,你先下去,把门合上。” 屋子里两个小丫鬟也出去了,顾澜才收了笑容,道:“……总觉得你心里藏着心事,不如往常爱笑。长姐要是有什么不高兴的,可以说给我听听……” 顾锦朝微挑了眉,她原来觉得顾澜是她的好妹妹,什么都说给她听,自己和陈玄青的事情顾澜简直是一清二楚。说起来,前世顾澜肯定比她自己还了解她。 顾锦朝也知道顾澜多半会怀疑。自己以前可是和她非常亲热的,只是她现在实在是做不出什么亲密的样子了。而且顾锦朝十五岁时的性格,她也不可能表现出来了,她可装不出自己原来的样子。 倒不如就此掩盖过去。 心中打定了注意。她叹了口气低声说:“陈玄青……他竟然已经和别的女子定亲了!我前几日去国公府的花会上才得知这个消息,也真是气急了,偏偏这个时候,母亲的病总是好不起来,我愁得日夜睡不好,既要忧思玄青,还要担心母亲……” 眼角余光撇向顾澜,她神色很平静。 顾澜也叹了气,握着她的手道:“长姐对陈七公子还真是一往情深,他竟然已经定亲了……那长姐打算怎么办?” 她既然并不惊讶,那就是早知道陈玄青已经定亲了?顾锦朝看了一眼身边的留香。 顾澜又笑道:“也不过是有了婚约而已,只要人还没有过门,这婚约便算不得数!陈七公子可只有一个,又是长姐心爱之人,可别得被旁人的言语动摇了!” 顾锦朝笑了笑:“不用二妹提点,这是当然的。”顾澜既然希望她继续纠缠陈玄青,她现在怎么着也得做这么个样子,这样顾澜才能放松警惕。 这样撺掇她去喜欢一个根本不可能喜欢她的人,顾澜当真是有心思。当年的自己,也不就是这样理直气壮的认为陈玄青只能喜欢自己吗。现在想想真是可怜又可笑! 顾澜笑容一时有点挂不住,又给锦朝夹了白糖梨酥,亲密道:“长姐尝尝这个。” 白糖梨酥味道甘甜,有梨的清香,入口化渣,十分对她的胃口。 白糖梨酥她小时候常在外祖母家吃到,特别喜欢,别的地方总觉得滋味不对,已经有十多年未曾吃到了。对了!锦朝心中微动,顾澜虽然学女红,学琴乐,却不学主中馈。这白糖梨酥自然是丫鬟所做…… 顾锦朝突然想到了青蒲。青蒲在外祖母家时,常给幼小的自己做白糖梨酥,味道与这个一模一样。 青蒲是从顾锦朝从纪家带回来的丫头。 说起锦朝为什么寄养在顾家,还要说顾锦朝的父亲。 顾德昭对道学十分信服,家中常有延庆道观的道长往来,其中有一个清虚道长,算卦卜相的道行十分精深,顾德昭奉他为上宾,两人私交极好。 顾锦朝刚出生时,父亲年二十二才得一长女,自然爱她如珍宝似的,也请清虚道长卜了一卦。清虚道长说她是火命,卜卦又得了‘震’卦,父亲是木命,若是在八岁前将锦朝养在身边,恐怕相生相克,又得‘震’卦滞碍,会对他的官途有影响。 父亲信以为真,与锦朝母亲商量后,将她送到外祖母家寄养,到九岁才接回来。 锦朝九岁前的时光,全是在纪家过的。 她年满九岁后就要回顾家了。祖母放心不过,又亲自在服侍她的人中帮她挑了性情好,聪明沉稳的丫头,也就是青蒲,陪她回顾家。 锦朝本来也是待青蒲很好的,只是青蒲不如留香会讨巧买乖,为人又沉默寡言,顾锦朝难免觉得她性子沉闷而不喜欢她。何况在陈玄青的事上,别人都怕她,自然往好的方向说,偏偏青蒲三番四次劝阻她。锦朝实在不喜欢她了,索性就烦了扔去了外院的厨房。再也不想见她。 想到青蒲,锦朝轻叹一声。 她抬头看顾澜,笑着说:“这白糖梨酥也不知是谁的手艺,你每日三次的做了给我送来岂不是麻烦,倒不如直接把这丫头给我,我也省得每日想着。” 做白糖梨酥的丫头就是青蒲! 顾澜心中一惊,顾锦朝不是不喜欢青蒲吗,怎么又突然想把她要回去?她当初把青蒲要来,肯定是有私心的,又怎么能再还给顾锦朝!她是怕这丫头瞅着机会了又被顾锦朝用了。 顾锦朝慢慢合上茶盖,说:“难不成这丫头二妹喜欢得紧,既然放在小厨房里,应该也不是贴身服侍二妹的吧。”又笑着拍拍她的手说,“二妹要是觉得放走人不甘心,等一下我让留香给你拿那对墨玉镯子来,你不是很喜欢那对玉镯吗。” 顾澜脸色都不好看起来,却只是很犹豫地说:“……只是这人原来就是长姐跟前的,叫青蒲,我看她做点心手艺不错才带回来。要是长姐要了回去,又惹了长姐生气可怎么办。” 锦朝心道果然是青蒲,也就直接向顾澜开口要人了。 “我要了回去,也不放在眼前就好,不知此人现在在何处?” 她贵为嫡长女,直接开口要人,顾澜也没有拒绝的道理,既然有这个身份,自然就要好好利用。 顾澜平时都把自己当成顾家的嫡女看,在外人面前也总要端嫡女的架子。顾锦朝这样直接向她要丫头,却如打了她的脸一样难受,一时间脸色难看恢复不过来。 顾锦朝自然了解顾澜,她最是好强,平时什么都不肯落后自己半分的。 但是顾锦朝才是顾家的嫡长女,不是她顾澜。 锦朝却好似自己根本没有以势压人,笑眯眯地说:“果然来二妹这里心
相关推荐:
比蒙传奇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强
被圈养的漂亮小可怜乖透了
占有欲
我的同学都被定住了
还你两顶绿帽子[快穿]
我可是要成为火影的男人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绮户重阁,行风织念(全)
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