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满级大佬拒做炮灰对照组(快穿) > 第162章

第162章

巴微张:“我还跟晓青说早上我俩一块包包子。” 就她还跟人家约好, 刘迎霞:“西洋他老婆多早就来了。” 啊??陈韵:“她跟我说会睡得晚一点。” 刘迎霞:“他们同太公的, 肯定得早。” 哪怕都姓陈,关系也有个亲疏, 陈韵是算不清这些谁是谁的谁,说:“那我吃个饼也干活去了。” 三句离不开个吃, 刘迎霞:“我在家是饿着你了咋的?” 陈韵嘻嘻笑:“家花没有野花香。” 又胡说八道,刘迎霞没接她的茬,只说:“你先叫阳阳不要趴地上,我说话他都当没听到。” 陈韵作势撸袖子:“打一顿就好了。” 她过去把儿子拎起来警告一番,小崽子看着像已经都听进去,多久会故态复萌就无人得知。 陈韵当然也知道,有时候常常觉得一天天都在做无用功。 她拍拍儿子身上的灰让他接着玩,两只手有点像进手术室前的医生那么举着,洗干净后才去拿油饼吃,短短十米路停下来跟无数亲戚打招呼。 都是看着她长大的,有的问她什么时候回来的,有的说她起晚了哈,还有的关心孩子长多大了,更有两位年纪大的姑婆,记忆力好像停留在十几年前,握着她的手问她什么时候结婚啊。 陈韵心中暗笑,又有一丝伤感。 老人家耳朵已经不太好,理解能力也跟不太上,她凑得很近说话,讲半天仍好似鸡同鸭讲,却好脾气地一遍又一遍回答,过了会才脱开身。 说实话,也许是已婚已育儿女双全,陈韵不用面对在这种场合会最让人讨厌的情况,因此最大程度保留着和故乡的亲密。 她甚至是有点喜欢参与其中的,能在这种熟悉的人事物里找到游刃有余的轻松。 与之相对,赵晓青的早晨就过得有点难熬了。 她不知道是起得太早的缘故,还是因为被完全听不懂的方言们包围,颇有些头昏脑胀。 偏偏大家还很爱跟“新人”搭话,问她老家的婚嫁风俗,要给多少彩礼,聘金又是什么章程。 赵晓青觉得问得都有点侵犯隐私了,好像要知道存款余额才肯罢休。 焦头烂额之际,陈韵款款出现。 她很自然地坐进包糖果的队伍里,先跟长辈们打招呼,才扭过头挤挤眼:“我来晚啦。” 赵晓青微不可闻地松口气,露出个笑容:“是我来得早。” 陈韵现在看她,总是忍不住代入十年前的宋逢林,生出一种应该帮帮她的责任感,先开话题:“每种糖要放几颗?” 赵晓青拇指食指一笔划:“八颗。” 离她近的一位婶婶纠正:“你这比的是七。” 地域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 赵晓青感觉自己是从牙缝里挤出礼貌:“我们那这样是八。” 婶婶像是听到什么天方夜谭,手挥得孔武有力,夸张地跟人复述:“她说这是八。” 说完还大笑起来。 用的是方言,赵晓青虽然听不懂,却好似才肢体动作中大致推测出。 她早起的疲惫在此刻全部涌上来,眼皮微微下垂,又抬起头想看看那个说“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人”在哪。 别的人没有,但眼前还有个陈韵:“阿婶,全国那么大,什么没有啊。” 后半句为了让赵晓青听懂,用的是普通话。 婶婶说句:“也对。我在那个手机上刷到,人家还有……” 她接话到一半,普通话又变成方言。 到底是习惯性,明知有人听不懂也不会去迁就,因为少数那个总是得跟着大众走。 赵晓青耳边嗡嗡响,明明是很热闹的场景,却感到分外孤独。 她心里安慰自己以后就会好的,努力想把这种沮丧驱除,叹了今早的第数不清的几次气。 陈韵递给她一颗糖:“你试试这个,本地特色白米糖。我小时候特别爱吃,现在不行了,牙疼。” 还真别说,赵晓青在“流水线”上干一早上,心里一直惦记着吃一点。 但她不好

相关推荐: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摄春封艳   删除她gl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我的美女后宫   毒瘤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小人物(胖受)   一不小心攻略了男主